论第四媒体的兴起对新闻传播实践和理论的影响

论第四媒体的兴起对新闻传播实践和理论的影响

一、论第四媒体的崛起对新闻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赫[1](2021)在《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爆发式增长的用户基数、游戏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逐渐剥去包裹在电子竞技外部饱含隐秘和禁忌色彩的坚硬外壳,使之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数字竞技项目。而作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符号,电子竞技同样引发媒介的高度关注,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传播中的“新势力”。现阶段,“电竞热”仍然在持续升温,但表面的浮华却难掩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困境,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利益相关主体需求的日益增长,初期依靠资本植入的粗犷式发展已经开始后继乏力,客观上出现了传媒实践先于理论指导、平台发展与价值定位模糊不清、评价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而其症结则在于学界和业界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理论建构、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的认知与实践不足。现阶段,电子竞技和网络媒体传播分别回应了当前中国社会不断突显的竞争意识、时间性和效率思想,以及人们普遍对于身份流动、自由连通和共享叙事的渴望,两者不断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极具张力的统摄性娱乐装置。具体而言:一方面,随着盈余时代的到来和技术赋能的不断提升,用户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游戏表象进一步突显,趣味性、个性释放、自我选择与控制的外显表征也更加具体;另一方面,随着平台资本主义下隐性剥削机制的逐步建立,数字产消者逐渐取代“受众商品”,主导着网络传播中的商业化思维和价值攫取。换言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演变成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新秩序。本文以传播游戏理论、游戏批评理论体系和框架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理论建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扎根理论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阐释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发生机制与内涵结构,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梳理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问题,构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评估,最终提出具有指导性、层次性的优化策略。力求能够在传播学视域下,完善电竞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强化其服务大众的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研究认为:(1)在传统框架理论视角下,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源自于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博弈。首先,在框架的背后存在网络媒体商业化趋势、电子竞技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两大“隐形推手”;其次,博弈的维度是以具身体验为基础的“认同”和因数字劳动所引发的“消费”;最后,博弈的结果则表现为经由具身体验产生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身份认同,以及在数字劳动中形成符号消费、权力消费和空间消费,并且它们分别具有形塑网络商业思维、建构网络文化关系的功能。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商业化、平台化,受众数字化、用户化的环境中,“体验”与“劳动”之间的相互置换成为用户的身体感知与价值生产的源动力,结合现实语境分析,两者又分别指向了游戏的经验性和资本化,并且推动了以文本变革为核心的网络电子竞技传播游戏化进程。(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本质上是因信息流动引起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考察电子竞技网络媒体传播的游戏范式,并且询唤出用户作为玩家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了其传播效果更为明确的指向性,即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3个维度:首先,从游戏表象的视角分析,作为具备生产复数化故事的超叙事系统,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兼具控制与规则等核心游戏元素,并且整合了游戏文本设计理念,故参照游戏批评的第一向度,将文本呈现效果(用户对于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解构为叙事叙述效果、机制创设效果、审美匹配效果和技术应用效果;其次,“双环境化”造成用户角色与行为双重性,此时符号的功能只存在于游戏之内,但是符号的感知与识别却来源于现实经验,所以用户通常在功利性或抵抗性的活动中不断寻求自我价值,故主观体验效果具体表现为情感沉浸、交互体验和自我实现;最后,用户作为游戏玩工所进行的劳动,兼具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的双重属性,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依靠数字秩序,赋予并改造了用户新的身份政治和身体关系,客观上形成了以“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为核心的价值链,并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在上述价值链中,前两个部分可以被概括为是劳动成果,后两个部分则分别对应价值转化效果与经验塑造效果。(3)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经由三级编码,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平台建设、盈利能力、责任意识和创新实践6个主范畴与其下属的24个子范畴。将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作为一个整体,其盈利能力属于目标导向性因素,责任意识属于环境制约性因素,创新实践属于竞争动力性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而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和平台建设则是形成上述三个主范畴的前提条件,故能够通过对于三者的作用,进而影响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播效果。通过理论对话发现,本文的影响因素模型在内涵与关系层面,能够展现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要素与特征,并且具备了解释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游戏范式的能力,客观上同第三章的理论基础形成呼应。与此同时,该模型也符合“O-S-O-R”研究模式中两次对于受众差异(两个“O”)的认知,并且与游戏化设计模型中,以“感知-意图-行为”为主线的用户体验路径关联度较高。本文以该影响因素模型为问题分析框架,从商业创收、责任履行和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分别对现阶段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媒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资本植入过度、内容良莠不齐、专业性仍需强化、文化定位尚需明确、用户媒介素养和电竞形象构建有待提升等问题,进而围绕刺激用户生产、塑造文化氛围、注重文本互动三个维度,总结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趋势特征。(4)基于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的传播效果内涵结构,经由理论推导、文献分析和走访调查初拟评价体系,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和加权平均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完成评价指标的筛选,并且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起由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组成的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游戏化传播为基础,从网络媒体的视角出发,深入考察用户参与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与行为趋势,从而实现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衡量与评判。本文利用该评价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传播效果和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分别为3.5295(较好水平)和3.0238(一般水平)。进而通过对于评价结果纵向的相互比较,以及横向的综合比较,认为其基本符合现实情况,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机制、审美、价值生产和负面效果等评价维度仍然需要改进。进一步分析,将该评价体系同业界的工作总结与观赛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其与现阶段网络媒体的电竞传播实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并且其所包含的用户主观评价,能够有效弥补业界算法程序评价的不足,但在过程评价、趋势预判和市场衡量等方面的精确度与适配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5)总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以中国“政府+产业”的电竞产业模式转型为契机,促进本土电竞文化由资本催化向文化自生转变,并且参考游戏化传播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游戏化叙事、游戏化体验和游戏化规制;具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不断提升文本的完整度和新颖性,进一步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加快平台化转型发展的速度,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情感输出的积极性和生产的时间与效率;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并非仅仅需要媒体平台自身的努力,而是要依靠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调控,紧密结合中国电竞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引导优质人才的培养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促进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

郭芳[2](2020)在《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文中认为新闻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其文体演变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在人工智能、AR、VR、5G等媒介技术推动下,“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新闻游戏”“AR”“H5”等一大批融合新闻产品频现,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呈现形式与内容生产模式。本文以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以新华社全国“两会”报道(2014-2019)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融合新闻在结构方式、表达形式、语言风格方面的文体特征,以探究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文体变迁的表征,并预测未来融合新闻文体变革的趋势。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融合新闻呈现文本多模态、智能化,新闻叙事互动化、杂糅化,传播沉浸式等文体特征。具体表现为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呈现新旧媒体语言的交融性;新闻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到钻石形叙事变化;传播模式由内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内外联动传播向“沉浸式传播”演进。另外,研究也发现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存在一些不足。

庞雅瑄[3](2020)在《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成为了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媒介融合”将成为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运作下的一种新模式。网络信息技术将我们带入了媒体融合时代,它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它也在潜移默化地更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信息传播方式;本文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及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路径作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媒体融合的特征及对思想教育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即充分利用媒介整合的技术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环境建设,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开辟媒体传播新领地,加强媒体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媒体传播的反馈机制,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沟通渠道,并不断强化保障措施。媒介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媒体也为马克思的大众化提供了先进的传播渠道,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实践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就更迫切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

张兰[4](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李科[5](2019)在《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与人类社会的深度融合,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而且重塑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过去20多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从边缘的新兴媒体发展为当之无愧的“主流媒体”,成为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网络媒体政策是党和政府为规范网络媒体运行所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网络媒体的发展,设定了网络媒体运作的种种框架,形塑和建构了网络媒体角色功能、市场产业、生产方式、绩效评价和社会形象。因此,政策研究既是透视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视窗,也是助力网络媒体健康发展无法回避的议题。当前多数网络媒体政策研究成果,要么着眼于宏观的体制机制分析,要么着眼微观的网络传播问题分析,而缺乏从中观视角综合分析政策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融合新闻传播学和公共政策研究相关理论,从中观层面进入我国网络媒体政策过程,研究其制定与实施机制,分析政策供需之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引导。我国在网络低俗内容治理、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犯罪打击方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但是在网络媒体内容管控、产业发展等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网络媒体政策演变受到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体制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网络媒体形态高频迭变、网络传播功能日益聚合,需要网络媒体管理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形成具有灵活和融合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受制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分业规制惯性,以及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我国网络媒体存在多头管理和政出多门的现象,相关政策的调整跟不上网络媒体发展节奏。政策供需失衡是推动我国网络媒体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政策过程来看,网络媒体政策供需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密切相关。网络媒体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部分,其政策过程注定由党和政府主导。在政策制定环节,网络媒体政策问题确定主要来自于党的执政需求和政府主管部门对网络传播问题的体认,政策议程创建以“内输入”模式为主,政策方案选择过程中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以各种形式嵌入政策决策。在政策实施环节,形成了双轨运行和多头管理的网络媒体政策实施体制,实施方式以审批准入、内容审查、专项行动、行政约谈等行政手段为主。从政策评估看,我国暂未形成系统的网络媒体政策评估机制,对政策效果缺乏必要的跟踪监测和后续反馈。综合而言,在这样的政策运行模式之下,党和政府针对网络传播问题可以快速启动政策议程,并形成政策方案,在网络媒体社会性规制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政策运行机制也容易导致对媒介意识形态过度强调、对管控手段过度依赖,造成政策理念窄化、政策选择偏狭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网络传播的扩张而日益明显,掣肘网络媒体发展的情况日益加剧,进而难以持续有效的落实党和政府在网络媒体领域的政策目标。面对网络技术扩张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网络媒体政策亟需适当地调整。基于我国网络媒体政策所处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我国网络媒体政策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更新理念、创新体制、平衡政策结构、科学处理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之间的关系,深度重构政策体系;开放政策过程,形成多元共治模式和主体多元化、完善政策制定机制和决策程序化;健全政策监督机制形成合理的评估体系,全面提升政策质量和执行效率;实现网络媒体政策体系的良性发展。

吴立斌[6](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杨娟[7](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孙德宏[8](2010)在《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虽然过去学界从未明确提出“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但在事实上,新闻传播的根本动力就是审美;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自觉认识和把握新闻传播与审美能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一、从审美高度认识新闻传播。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新闻传播无疑是人类在精神层面把握物质世界和超越自身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精神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们自觉自由的新闻传播活动显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优秀的新闻传播本身具有真实、客观、惊奇的审美品质。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在新闻传播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审美关切。审美关切是新闻传播的深层意识。这表现在:一方面,对新闻的接受者而言,是报道与当下人生的真诚亲近,是报道对受众的心灵呵护;另一方面,对新闻的传播者而言,对新闻的审美关切必须成为其自身的自觉追求。二、新闻的审美构成及其有效传播。这表现在: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以“人是目的”的人文关怀作为题材展开的阐释立场;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进行新闻采编。三、思想的力量与审美的传播。新闻的“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新闻的“令人感动”,会通过新闻文本所展现出的思想的力量来实现的,是某种能够打动人的思想在人的情感维度上的审美反应。因此,在传递信息中坚定而感性地显现和传播思想,是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重要追求。四、新闻传播之审美与艺术的审美既有某种联系,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新闻文本中,想象、隐喻、象征等,都有着新闻传播规律制约的鲜明烙印,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客观报道事实的新闻传播具有了真实、生动、深刻,乃至惊奇的审美意味。五、我国新时期以来新闻传播的三大“热潮”(新闻评论热、深度报道热、现场短新闻热)以及那些优秀的文本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虽然理论上并不十分清晰,但事实上都很大程度地遵循了审美传播的原则和方法。也正因此,它们才“引起了受众的心灵共鸣”,才“令人感动”。为此我们不能认为乃至期望新闻传播活动外在于审美化的日常生活。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人们尤其是新闻业者对新闻传播拥有一种审美的自觉。

杨宁[9](2004)在《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因特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正以指数增长方式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上网人数和上网计算机数反映出这个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和繁荣程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03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到2300万。而2003年上半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580万和1613万,短短的四个月内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分别比今年上半年增加21%和30%。现在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个新网络与因特网相联,每过一个月就有100万新的使用者加盟。与此同时,网上信息也在高速发展,以www方式提供的信息平均每过53天就翻一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大的报纸日均页面访问量均在300万以上。因特网已渗透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 面对日益庞大的中国上网人群,网络上使用中文和内涵中华文化的网站需求日增。“由于拥有13亿庞大人口,中文终将成为网际网路上的主流语文。”中国现存的多数网站大都是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业,这一方面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新闻业务等方面问题,给新闻网站的发展投下了阴影。 就国内新闻媒体自办或联合创办的新闻网站、以报导新闻为主业的商业网站的管理问题,本文采用了规范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网络媒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体的特点出发,分析目前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赢利模式,预测新闻网站的发展方向,并对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找出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和优劣,提出适合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对策。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北青网际公司的发展状况,设计出国内新闻网站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验证得出合理的新闻网站发展模式。 训一究表明:新闻网站要真正成为有公信力的大众传媒,必须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必须改变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必须严格培训从业者的素质;必须按新闻规律的要求和网络传播的特性来经营,提高网络新闻产品质量。通过对北青网际的研究,在分析新闻网站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设计评价新闻网站发展绩效的指标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新闻网站包括两个方面的网站,一类是新闻媒体建立的网站,即新闻单位建立或新闻单位联合创办的新闻网站(包括报纸、)’一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等媒体所创办或联合创办的网站);另一类是指非新闻媒体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即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业的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关键词:新闻网站发展模式指标体系

吴崇杰[10](2004)在《新思想战争与战略反宣传》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的一场新军事革命引发了全球性的军事技术、武器装备、作战平台、战争样式和战略思想等全领域的彻底变革。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传统的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转变到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的全新时代。基于这一重大变革,并通过对海湾战争以来世界瞩目的几场典型战争的个案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这场世界性的新军事革命,并非是单纯的新技术推动,其本质是一场新军事思想革命。由此而进行的战争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比重型武器、拼人海战术的战争,而实质上是一场比思想、拼智慧的战争,简言之就是新思想战争。为了赢得这一战争的正义之声和配合信息战需要而展开的舆论宣传,必须要有全新的思维和全新的宣传战略指导思想。于是,本论文提出了“新思想战争”与“战略反宣传”这两个新概念。新思想战争是背景,而战略反宣传则是本论文的中心思想。论文从六个方面对战略反宣传这一中心论题进行了逐层的阐述。论文首先提出了新思想战争和战略反宣传这两个新概念。新思想战争的本质也是政治的属性;新思想战争背景下的战争与媒体、与记者道德、与社会正义之间,既相互充斥矛盾,但又紧密联系;战略反宣传是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准确定位,直接关乎国家的安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今西方在新思想战争背景下的战略性宣传,具有明显的“战略隐型模式”与“战术显形模式”的“双模式”宣传特征。他们在战略上巧设“议程”,使强权演绎成正义;他们掀起“沉默的螺旋”,便赢得民众的高支持率;他们借用媒介霸权的隐型影响,使自由媒体变成“一个声音”。他们在战术上运用他们的高技术和传播优势,大胆使用“开放式主导性传播”,故意让战场呈现“透明”,结果成功地变成象美军主导战场一样,主导着世界的舆论。这些都给我们中国的战略反宣传提供了深刻的反思。西方主流媒体的反华态度为何如此成惯性的顽固,这种顽固态度对我国的战略反宣传构成直接挑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媒体的本能反映,实质上隐藏在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等因素。国会山中的“反华帮”不可小视;两个社会、两种制度直接影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的向背,也是重要原因。危机传播是战略反宣传的实践形式。当前中国的战略反宣传,一方面面对当今国际传播强势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却又难以突破旧的和过时的宣传模式。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深埋在人们骨子里的实用理性思维的羁绊。其消极后果是: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创新的风险意识;缺乏宏观理念。要改变这种局面,应建构多元的危机传播理论思维平台;培植危机传播中国家利益至上的大局理念;牢固树立危机传播与危机处理的世界受众意识。作为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就应该勇敢地让现行的<WP=7>军事战略理论接受时代的洗礼,该过时的过时,该废弃的废弃。中国的战略反宣传理论建构,既要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又要有勇气向西方学习,要有世界意识。为此,本论文提出了五点理论构想:第一,建议设立国家战略反宣传专门机构,成立国家战略反宣传办公室;设立国家战略反宣传研究中心;在预备役部队中列编军事记者队伍。做大“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第二,要在新思想战争下赢得战略反宣传,还必须要实现军事媒体的功能再强化;第三,学习伊拉克战争中“萨哈夫效应”的经验,重视新闻发言人的国际攻关意义;第四,在培养人才上要创新观念,探索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化办学新模式,打造精于国际游戏规则的‘外向型’传媒人;第五,网络新媒体方兴未艾,在网络媒体宣传领域要抢占制高点,建构第四媒体的全球战略反宣传优势。面对新世纪的新安全观,中国的战略反宣传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战略目标追求、首要战略任务和战略指导思想。中国当前战略反宣传的最重要任务是要用新思想反“台独”。同时为了降低理论创新的风险,对中国宣传实力应有正确的评估。要防止国际战略反宣传中的盲情与异端;在当前全球信息传播的博弈场上,过分地误导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带来的“效果”也将是祸国殃民。由于主客观原因,本论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由于某些国外资料搜集可能不够全面,给本论文的实证分析也许会带来些影响。同时,本人虽然极力反对研究过程中的“实用理性”和“浪漫主义”的成分,但由于本人自身事实上无法超脱现实生活环境,加上个人研究能力、学识和水平的限制,文中肯定难免还有遗憾。

二、论第四媒体的崛起对新闻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第四媒体的崛起对新闻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子竞技风靡世界:认可与质疑并存
        1.1.2 电子竞技媒介传播成为新的研究议题
        1.1.3 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是指导电竞传播实践的重要抓手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厘定
        2.1.1 电子竞技
        2.1.2 网络媒体
        2.1.3 传播效果
        2.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
    2.2 核心理论
        2.2.1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
        2.2.2 游戏批评理论体系
        2.2.3 框架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关于电子竞技与游戏化传播的研究
        2.3.2 国内关于电子竞技媒介传播的研究
        2.3.3 国内外关于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2.3.4 文献述评
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形成与结构
    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
        3.1.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构成要素
        3.1.2 具身体验视域下的网络商业思维形塑
        3.1.3 数字劳动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关系建构
        3.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反思与启示
    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同游戏的范式勾连
        3.2.1 盈余时代与电子竞技娱乐本质之间的关系建构
        3.2.2 互联网“下半场”的受众变革与媒体转型
        3.2.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社会性与时代思维
    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内涵结构
        3.3.1 文本层面:游戏表象中的文本呈现
        3.3.2 体验层面:“双环境化”的主观体验
        3.3.3 劳动层面:主体询唤下的价值生产
        3.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结构与性质
    本章小结
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4.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过程
        4.1.1 研究方法的选择——扎根理论分析法
        4.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背景
        4.1.3 访谈提纲的拟定与专家选择
        4.1.4 访谈过程与资料整理
    4.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三级编码结果
        4.2.1 开放式编码
        4.2.2 主轴编码
        4.2.3 选择性编码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4.3.1 用户差异
        4.3.2 环境条件
        4.3.3 平台建设
        4.3.4 盈利能力
        4.3.5 责任意识
        4.3.6 创新实践
    本章小结
5 基于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与问题分析
    5.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检验
        5.1.1 同“发生机制”与“O-S-O-R”模式的理论对话
        5.1.2 同“游戏范式”与游戏化传播模型的理论对话
        5.1.3 同电子竞技与体育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
    5.2 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问题分析
        5.2.1 商业创收层面
        5.2.2 责任履行层面
        5.2.3 文化创新层面
        5.2.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的趋势特点
    本章小结
6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
    6.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6.1.1 建构方法的选择——德尔菲法
        6.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中的操作性定义
        6.1.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
        6.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6.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6.2.1 初拟指标体系
        6.2.2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6.2.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指标修正
        6.2.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确定指标权重
    6.3 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指标内涵与关系阐释
        6.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
        6.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
        6.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关系阐释
    本章小结
7 基于评价体系的实证评估与比较研究
    7.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过程
        7.1.1 评价方法的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7.1.2 评价对象的介绍
        7.1.3 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7.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的操作步骤
    7.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结果
        7.2.1 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 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7.2.2 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7.2.3 评价结果的现实审视
    7.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7.3.1 硬性量化指标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7.3.2 “玩法”的效果呈现愈发受到重视
        7.3.3 品牌构建的能力认定关注度升级
        7.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本章小结
8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8.1 观念层面:网络媒体应构建符合现实情境的电竞传播理念
        8.1.1 摆正心态,认清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处境
        8.1.2 打牢基础,理解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文化内涵
    8.2 路径层面:网络媒体应参考游戏理论设计电竞传播思路
        8.2.1 提升文本呈现的完整度和新颖性,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
        8.2.2 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保证用户情感输出的积极性
        8.2.3 坚持平台化的媒介转型,保证用户生产的时间与效率
    8.3 要素层面:培育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优质环境
        8.3.1 塑造媒介文化,加强自我完善
        8.3.2 依托政策支持,配合政府管理
        8.3.3 加强行为监督,提升用户素养
        8.3.4 拓展外部渠道,强化产业融合
        8.3.5 针对现实需求,培养优质人才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实践调查走访提纲
    附录2:扎根理论分析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相关调查文本材料(节选)
    附录4: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1)
    附录5: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2)
    附录6: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调查问卷(样张)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习经历

(2)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融合新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3.2 新闻文体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对象
        1.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1.4.3 类目建构与编码表
        1.4.4 编码及分析方法
        1.4.5 研究设计与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6 论文创新点
        1.6.1 选题新颖
        1.6.2 研究方法新颖
2 技术迭代与融合新闻文体的变革
    2.1 技术的演进与媒介形态的变革
        2.1.1 史前媒介与文字媒介
        2.1.2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
        2.1.3 数字媒介与智能媒介
    2.2 传播媒介的变化与新新闻文本的催生
        2.2.1 文字诞生之前:口头语言
        2.2.2 文字与印刷术诞生:印刷文本
        2.2.3 电子技术革命之后:电子文本
        2.2.4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数字文本
        2.2.5 21世纪以来:智能化文本
    2.3 技术的赋权与受众、媒介关系的重塑
        2.3.1 史前媒介时期:人与媒介比较疏远
        2.3.2 传统媒介时期:人与媒介关系紧密
        2.3.3 智能媒介时期:人趋向于媒介沉浸
3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语言风格分析
    3.1 词汇构成:网络化、交融性
        3.1.1 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
        3.1.2 新旧媒体词汇的融合
    3.2 句法特征:简单化、新颖化
        3.2.1 灵活融入网络流行句式
        3.2.2 省略句和简短句常态化
        3.2.3 感叹句、悬念句在自媒体平台流行
        3.2.4 语句出现不规则变化和杂糅倾向
    3.3 语言修辞:多符号、跨媒体
        3.3.1 形貌修辞呈现多种符号
        3.3.2 跨媒体语言的多模态化
    3.4 本章小结
4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结构形式分析
    4.1 文本构成:多媒体、多模态
        4.1.1 文字与图片
        4.1.2 音频与视频
        4.1.3 地图与图表
        4.1.4 超链接和互动设置
        4.1.5二维码+H5
    4.2 语篇结构:超链接、超文本
        4.2.1 单篇报道的融合文本
        4.2.2 组合式的融合文本
        4.2.3 跨媒体互动型融合文本
    4.3 叙事模式:数据化、互文性
        4.3.1 传统叙事
        4.3.2 互动叙事
    4.4 本章小结
5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表达方式分析
    5.1 呈现形式:可视化、视觉化
        5.1.1 短视频新闻占据鳌头,“微视频”带来多元传播
        5.1.2 “图”说两会受青睐,大数据应用扩大信息容量
        5.1.3 “两会”直播常态化,实时展现“两会”现场
        5.1.4 网页交互、H5设计,提升受众“两会”参与度
        5.1.5 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助力“两会”报道
    5.2 新闻叙事:非线性、对话化
        5.2.1 蜂巢型叙事
        5.2.2 菱形叙事
        5.2.3 钻石形叙事
    5.3 传播模式:全媒体、沉浸式
        5.3.1 全媒体传播型
        5.3.2 内外联动传播型
        5.3.3 虚拟场景传播型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反思: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文体的演变
    6.1 融合新闻文体的创新趋势
        6.1.1 新闻叙事空间多维虚拟化
        6.1.2 新闻符号表达多元化与匹配智能化
        6.1.3 新闻文本的沉浸式构建
    6.2 融合新闻报道的不足
        6.2.1 新闻语言溢出传统规范
        6.2.2 泛娱乐化的文体叙事
        6.2.3 脱离内容的技术堆积
        6.2.4 拘泥形式的互动效果
    6.3 融合新闻报道的提升对策
        6.3.1 建立行业标准,规范融合新闻的报道
        6.3.2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合理进行文体的创变
        6.3.3 优化用户互动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6.3.4 强化技术和团队建设,升级融合新闻的生产流程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
        1.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
        1.3.2 媒体融合相关理论
        1.3.3 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之处
2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及发展
    2.1 发展历程
        2.1.1 民主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2 改革开放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3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 基本经验
        2.2.1 从战略高度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前提
        2.2.3 加强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
        2.2.4 以人民群众为宣传对象是基础
        2.2.5 创新方式与内容是根本途径
3 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媒体融合的特征
        3.1.1 传播内容多样化
        3.1.2 媒介资源丰富
        3.1.2.1 “容器类”媒介资源
        3.1.2.2 通讯类媒介资源
        3.1.2.3 广播类媒介资源
        3.1.2.4 网络类媒介资源
        3.1.3 受众群体扩大化
    3.2 媒体融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新机遇
        3.2.1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快速传播
        3.2.1.1 信息主体多元化
        3.2.1.2 接收终端统一化
        3.2.1.3 组织方式一体化
        3.2.2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贴近民众
        3.2.2.1 拓宽了传播渠道
        3.2.2.2 增强了民众的接受力
        3.2.2.3 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效性
        3.2.3 媒体融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全面覆盖
    3.3 媒体融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3.3.1 媒体形态相互交织,增加了思想传播的难度
        3.3.2 新媒体多元化发展,受众适应性滞后
        3.3.3 虚假信息的不断涌入,受众识别难度加大
        3.3.4 宣传工作者理论功底较弱导致话语权不足
        3.3.5 传播媒介资源的缺失和功能弱化
        3.3.6 媒体融合对内容的生产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冲击
4 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4.1 加强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建设
        4.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建设
        4.1.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4.1.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
        4.1.2 建立符合大众实际需求的马克思主义文本
        4.1.2.1 探寻大众的实际需求
        4.1.2.2 建立符合实际的文本
        4.1.3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
    4.2 构建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环境
        4.2.1 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体传播新领地
        4.2.2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体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
        4.2.3 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媒体传播的反馈机制
    4.3 创新现代技术手段下的媒体传播方式
        4.3.1 充分利用新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
        4.3.1.1 新媒体的特点
        4.3.1.2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4.3.1.3 现代技术的优越性
        4.3.1.4 现代技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4.3.2 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沟通渠道
        4.3.2.1 传统媒体的特征
        4.3.2.2 新媒体的特征
        4.3.2.3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联系
        4.3.2.4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
    4.4 强化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措施
        4.4.1 建设一支适应媒体融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队伍
        4.4.2 提供强有力的宣传、培训、财政等政策保障
        4.4.3 提供强大的现代技术保障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4)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1.4.2 解决措施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1.5.1 论文结构
        1.5.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2.1.1 研究对象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2.2.1 场域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4.1.1 “认同”的概念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5.2.1 新闻品质下降
        5.2.2 职业失范频发
        5.2.3 “离职潮”时现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6.2 预备性研究
        6.2.1 深度访谈法
        6.2.2 扎根理论
    6.3 实证检验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7.2 变量的测量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8.1 数据分析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8.2 研究假设检验
        8.2.1 相关分析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8.3 管理建议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中文期刊论文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文献
    五、其他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二、对专家的访谈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网络媒体政策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网络媒体政策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网络媒体的界定
        二、网络媒体政策的界定
    第二节 网络媒体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规制理论
        二、媒介规范理论
        三、政策过程理论
第二章 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萌芽
        一、网络媒体的兴起
        二、网络媒体政策的起步
        三、本时期网络媒体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第二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发展
        一、网络媒体的拓展与繁荣
        二、网络媒体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三、本时期网络媒体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深化
        一、网络媒体的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
        二、网络媒体政策体系日益严密
        三、本时期网络媒体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第四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强化
        一、网络媒体的融合泛化
        二、网络媒体政策体系升级加强
        三、本时期网络媒体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章 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绝对价值:政治统治安全可控
        二、相对价值:信息权利保护和约束
        三、潜在价值:网络媒体产业发展
    第二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制定分析
        一、内输入式的网络媒体政策议程创建
        二、自上而下的网络媒体政策决策模式
        三、网络媒体政策制定过程具有相对封闭性
    第三节 网络媒体政策的实施分析
        一、双轨并行和多头管理的网络媒体政策实施体制
        二、性质单一而形式多样的网络媒体政策实施手段
        三、网络媒体政策实施缺乏监督控制
第四章 中国网络媒体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制度惯性与网络媒体政策理念局限
        一、媒介强意识形态特征与网络政策概念窄化
        二、媒介管控导向与网络媒体政策选择的偏向
        三、维护主流话语权与网络媒体政策的双重标准
    第二节 规制体制与网络媒体政策供给困境
        一、多头管理与网络媒体政策融合阻力
        二、党政主导与网络媒体政策质量提升障碍
        三、强制性变迁与网络媒体政策前瞻性不足
    第三节 互联网深度全球化对我国网络媒体政策的挑战
        一、网络媒体政策的全球化趋向
        二、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重构与隐忧
        三、我国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政策需求
第五章 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的优化对策
    第一节 网络媒体政策顶层设计的优化
        一、网络媒体管理体制的适当调整
        二、网络媒体政策框架的平衡构建
        三、网络媒体政策目标与手段的科学处理
    第二节 网络媒体政策制定过程的开放与完善
        一、网络媒体政策制定过程的多元参与
        二、网络媒体政策制定程序的规范与完善
        三、网络媒体政策法律化程度的提升
    第三节 网络媒体政策实施机制的改进
        一、网络媒体政策实施主体的合理规范
        二、网络媒体政策实施手段的多元融合
        三、网络媒体政策实施评估机制的健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94 年以来我国出台的主要网络媒体政策列表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一、印刷媒体
        二、国际广播媒体
        三、电视媒体
        四、通讯社
        五、互联网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三、传媒“引进来”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四、实施人才工程
        五、提供技术支撑
        六、开展战略研究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说明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三、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为何研究新闻的审美传播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新闻传播与美学的关联性研究现状
    三、“大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由
    四、关于“大报”与“都市报”的讨论
    五、本研究的基本逻辑
第二章 新闻传播的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
    一、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二、从审美角度重新认识新闻传播
    三、真实、客观、惊奇:新闻传播的审美品质
    四、新闻审美传播在报业市场机制中的有效性
第三章 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
    一、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价值与审美价值
    二、人文关怀中的美学问题
    三、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
    四、新闻审美传播的特殊人文品格
    五、全面提高新闻传播的审美价值
    六、本章结语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及其实现方式
    一、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
    二、以人文关怀作为素材展开的阐释立场
    三、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作为新闻传播的落脚点
    四、新闻的审美传播是通过思想形式实现的
    五、在传递信息中坚定而感性地显现和传播思想
    六、推动“以人为本”是传播思想的根本指向
第五章 新闻审美传播中的文本与修辞问题
    一、新闻文本与其它文本
    二、传播主体的理想和想象
    三、新闻文本的隐喻和象征
    四、新闻审美传播中的隐喻、想象、象征的关系
    附录 寻找时传祥
第六章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热点的美学扫描与分析
    一、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是不断确认“人”的价值的历史
    二、“新闻评论热”的崛起及其审美取向的流变
    三、“深度报道热”的全面崛起及其审美流变
    四、“现场短新闻热”的昙花一现及其对审美传播的影响
    五、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审美流变的大致线索
    六、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审美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结语 关于理想、思想、想象,以及尊严……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问题的提出
2. 目前国内网络媒体研究综述
    2.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2.2 国内新闻网站绩效评价的主要观点
3. 国内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的相关性分析
    3.1 网络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3.2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3.2.1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关系
        3.2.2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补关系
        3.2.3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关系
4. 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及评价
    4.1 商业网站新闻的模式
    4.2 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模式
    4.3 多形态媒体联合的模式
5. 国内新闻网站的赢利模式分析
    5.1 赢利模式分析
        5.1.1 经营信息赢利的模式
        5.1.2 经营广告赢利的模式
        5.1.3 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赢利的模式
        5.1.4 提供宽带服务赢利的模式
        5.1.5 其他模式
    5.2 对目前国内新闻网站赢利模式的评价
6.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瓶颈分析
    6.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趋势分析
        6.1.1 “独立性”将进一步突出
        6.1.2 进一步促进传统媒体的变革
        6.1.3 宣传的导向性将进一步强化
        6.1.4 向跨国经营实体转变
        6.1.5 分散-整合-细化并存
        6.1.6 网络新闻传播的规范性将会进一步加强
    6.2 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瓶颈
        6.2.1 管理方式的制约
        6.2.2 经营模式的制约
        6.2.3 业务结构的制约
        6.2.4 人力资源的制约
7.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对策
    7.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对策
        7.1.1 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健全新闻网站的管理
        7.1.2 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媒体经营方式
        7.1.3 按照网络新闻规律的要求运营网站
        7.1.4 建立优秀的网络新闻队
        7.1.5 建立新闻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2 北青网际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7.2.1 北青网际简介
        7.2.2 北青网际绩效评价
8 结论
附表一: 北青网际发展指标调查表
附表二: 指标权重咨询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十期间发表的文章
声明
致谢

(10)新思想战争与战略反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战争--一个被设置的正义
    第一节 新思想战争及其政治属性
        新思想战争的定义
        新思想战争的政治属性
    第二节 战争、媒体、道德与正义
        战争与传媒的关系
        战争与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正义的矛盾
    第三节 战略与战略反宣传
        战略定义
        战略反宣传的定位与定义
第二章 新思想战争下的西方宣传模式
    第一节 战略“隐形”模式--媒介霸权下的议程设置
        “媒介霸权”掌阵 自由媒体成“一个声音”
        赁借传播势巧设“议程设置” 强权成正义
        掀起“沉默的螺旋” “赢”得民众的支持率
        “隐形”巨手现身战争前台--强效果回归
    第二节 战术“显形”模式--开放式主导性传播
        开放式主导性传播--美军方的战术选择
        “CNN”--“套牢”全球
        战后--中国宣传人的反思理由
第三章 析西方主流媒体的反华“基因
    第一节 西方主流媒体的“意见”偏袒
        看似新闻独立 实为默契合作
        霸气颠倒是非 媒体职能失衡
        强权政治浸染下的“新闻自由”
    第二节 “反华帮”的“同意”制造
        “同盟”的核心是少数国会议员
        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
        “同盟”妄称已将恐惧植入华盛顿的心脏
    第三节 价值鸿沟的媒体演绎
        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的向背
        西方媒体诋毁中国的政治因素
第四章 以超越实用理性思维开启危机传播理念
    第一节 实用理性是危机传播思维创新的羁绊
        何谓实用理性
        危机传播是战略反宣传的实践形式
        实用理性阻碍创新思维
    第二节 实用理性在我国危机传播中的几种消极实践形式
        “近视眼”看天 缺乏战略眼光
        “守摊子”思维 缺乏“创新”风险意识
        “知足常乐”思维 稀缺宏观理念
    第三节 以超实用理性思维浸染危机传播理念
        突破“传统”、“权威”束缚 建构多元的危机传播理论思维平台
        克服“华夏中心”心态 培植危机传播中国家利益至上理念
        宏观远虑 牢固树立危机传播与危机处理的世界受众意识
第五章 战略反宣传的理论构想与运作
    第一节 战略反宣传的机构设置与职能
        建议成立国家战略反宣传办公室
        在预备役部队中列编军事记者队伍
        设立国家战略反宣传研究中心
        做大“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第二节 新思想战争背景下军事媒体的功能再强化
        重视“传播效果”研究
        军兵种报应尽早改日报
        尝试被动式导入广告
        积极争取公开发行
    第三节 “萨哈夫效应”与新闻发言人的国际攻关意义
        主动谋划 沟通传媒
        正视危机 化解风险
        诚实描绘 提升形象
    第四节 打造精于国际游戏规则的“外向型”传媒人
        创新观念:探索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化办学新模式
        大进大出:挖掘潜力“进” 打开门槛“放”
        两头在内:酝酿国际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良性循环
    第五节 建构第四媒体的全球战略反宣传优势
        面对信息战 南网上媒体全球传播建奇功
        第四媒体--使全球信息实现瞬间共享
        抢占制高点 跻身全球传播的排行榜
第六章 新安全观与中国战略反宣传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战略反宣传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
        “国家利益至上”是战略反宣传的根本战略目标
        “做负责任大国”是中国战略反宣传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反“台独”是中国战略反宣传的重要战略任务
        台湾问题关系到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最核心部分
        反“台独”宣传要有新思想
    第三节 防止国际战略反宣传中的盲情与异端
        何谓“制新闻传播权”
        新闻战≠第四种战争
        理论“制新闻传播权”弊多利少
        不当“制”先生不等于甘当“懦夫”
附: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论第四媒体的崛起对新闻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D]. 杨赫.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D]. 郭芳. 暨南大学, 2020(04)
  • [3]媒体融合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 庞雅瑄.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5)
  • [4]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5]中国网络媒体政策研究[D]. 李科.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7]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8]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D]. 孙德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9]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D]. 杨宁. 四川大学, 2004(02)
  • [10]新思想战争与战略反宣传[D]. 吴崇杰. 复旦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论第四媒体的兴起对新闻传播实践和理论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