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栽花卉越冬要诀(论文文献综述)
阎婷婷[1](2012)在《四本古代花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人生活的环境和方式与今天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他们在研究园林花卉时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应用上与今天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这四本古代花谱中有关于园林花卉部分的研究时发现,《群芳谱》和《广群芳谱》两书中含有大量的花卉诗文引证。《长物志》的内容偏向园林花卉造景。而《花镜》中的内容则更加偏向于园林花卉栽培方面的研究。其次本文还发现,在《群芳谱》、《长物志》、《花镜》这三本花谱中含有园林观赏动物方面的内容。本文在研究在研究这四本古代花谱之前,阅读了有关四本花谱的研究书籍和文献后发现,虽然有很多学者、专家等对各书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遗憾的是在园林花卉方面,至今尚没有针对这四本古代花谱各自的体例构架和内容方面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比较经验。所以本文便以园林花卉的角度出发,对这四本古代花谱进行分析研究,摘录其中和园林花卉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梳理,将这四本古代花谱中有关于园林花卉分类、园林花卉栽培和园林花卉造景方面的内容做重点阐述。通过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更进一步研究这四本古代花谱的园林花卉内容做基础性工作。
王子凡[2](2010)在《中国古代菊花谱录的园艺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菊花谱录是我国所有古代观赏植物谱录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但至今尚未对其进行完整、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菊谱中记载着历代菊花品种的性状,通过分析统计可以寻找中国古代菊花品种演进的线索。菊谱中许多有关品种的记述方式以及品种命名、分类及鉴赏思想至今仍有可借鉴之处。菊谱中记述的详尽、有效的栽培和育种技术对当今菊花栽培和育种仍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作者在对中国古代菊谱的全面收录的基础上,按照不同朝代、不同问题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了数学统计分析,从园艺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菊谱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得到如下结果:1.对中国古代菊花谱录的数量、成书年代、成书地域、存世状况进行了全面考证,经统计发现,中国菊花谱录历史上曾经出现68部,现尚存世46部。按照内容可将其分为品种谱、栽培技艺谱、画谱、品类诗谱、综合谱五大类。2.从文献记载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菊花品种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菊谱中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共2886个,经查重发现共有1776个品种。品种发展趋势为:宋朝菊花主要为小菊,花径大多在2.3cm到3.5cm之间;花色以黄、白菊为主;花型表现为筒状花发达,重瓣性较弱等特点。主要为野生菊花向栽培菊花的过渡类型。明代中期菊花花径大约为6.5到10cm之间。晚期有花径超过15cm的品种出现;明代菊花花色与宋代相比,红、紫、粉、复色品种比例大大增高,并出现了墨色品种;花型在明代有了质的发展,在明代晚期,已经上形成了中国现在大菊品种的品种群雏形。清代菊花的花径有了显着的增长,四寸(13.2cm)以上的品种明显增多,甚至有花径30cm的品种出现;清代品种的花色极为丰富,花型也进一步丰富。菊花瓣型的演化规律为平瓣类品种所占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管瓣类则逐渐上升,明代是瓣型分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匙瓣和桂瓣开始出现,他们二者和畸瓣一样比例发展较为稳定。清代各个瓣型所占比例已经和现代十分相近。3.获得了关于菊花品种命名和品种分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宋代开创了按花色分类的先河,其品种名多为两个字,主要反映出的信息为花色、花期、产地、瓣型等,体现出了品种的原始性;明代晚期形成了中国古代较为成熟的菊花品种分类体系,即首先根据花期分为“早径”、“中径”、“晚径”,而二级分类单位是品种的“品第”高下:晚花中的优良品种称为“细种”,其余为“粗种”,第三级分类单位是花型,再次是花色。其品种名往往能体现出最后两级的分类标准,其典型品种命名方式为一个单字表示花色+一个表示花型的二字词语。清代菊花品种分类的标准又回归到花色和品第上来。其品种命名以三个字和四个字的居多,除了延续明代的花色+花型组合外,清人善于用四字词语,命名手法倾向于较为诗意地表现品种性状,将中国菊花品种命名的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4.获得了关于中国古代菊花栽培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的全面技术资料。栽培技术的记载始于宋代,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古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总结出菊花的习性,并不断发展菊花的栽培方法,总结了一整套有效的菊花栽培技术体系。传统菊花栽培技术虽然有些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但仍有很多技术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5.对中国传统菊花育种的方式和技术特点进行考证发现,中国古代菊花育种的方法多样,主要有引种、嫁接产生嵌合体、芽变选择、实生选择等4种方法。中国古人在菊花育种中十分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并有多样高效的保种措施和相对完善的育种体系。6.将菊花审美与栽培育种结合论述了中国菊花品种群出现的成因。宋人对花色的审美上升到比德的高度,使菊以黄色为正统的思想影响深远。明代打破了这一审美的框架,开始以更开放的态度欣赏菊花的多种形态和姿色,清代注重对菊花“品第”的欣赏,在留种时往往选择奇特优美的花色、花型,为今天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品种群特征设定了育种目标。而善于保存芽变的保种技术和越来越成熟的实生苗育种技术则为中国菊花品种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撑。7.总结了菊花在古代的实用和观赏应用的方式。菊花在古人的生活中有着药用、酿酒、泡茶、入馔等实用价值。作为观赏菊,则在室内有编篱、列屏、插瓶等应用方式,室外多与水体结合,造成菊坡、菊江等造景手法。古代文人出于对菊花的厚爱,总结出了菊花一系列的“宜”与“忌”,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对菊花的审美已经进入了一定的“程式”。
王意成[3](2008)在《一月花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月天气与养护要点]由于不断受到较强冷空气的侵袭,本月是全年气温、降雨量最低的月份,室内明显感到寒冷干燥。北方地区有暖气设备的客厅,室温在20℃~22℃,比较适合花卉的生长发育。长江流城地区,不用空调的房间只有5℃左右,对大多数花卉来说过于寒冷。因此,本
胡一民[4](2008)在《百事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怎样区别楸树、黄金树、梓树?河南省郑州市读者胡先进来信问:近几年我市及周边地区的楸树苗非常好卖,但常混有黄金树、梓树等外形相似的种类不好辨别。请问怎样才能准确区分楸树、黄金树、梓树?答:这三种树木同为紫葳科梓树属的落叶树术,大树在秋季均挂有细长的蒴果.确实比较难区别。但他们之间的形态特征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楸树叶呈卯
黄雯[5](2003)在《中国古代花卉文献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立足现代观赏园艺学,结合古代花卉园艺传统理论知识及栽培技术经验,试图形成对中国古代花卉文献的系统认识与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章 概论 为了对古代花卉文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对以下诸问题作了交代:花卉文献的涵义与研究范畴的界定,明确花卉文献的概念;对古代花卉文献作以简要概述,同时对文章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略作说明;古代花卉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料、科学及文化价值;传统花卉园艺技术和经验可为当今所借鉴和利用。 第二章 花卉文献的类型 花卉文献的类型既有数量基础,又有学术意义,可按不同标准划分为各种类型,本文主要从体裁和内容范围、地域性、作者三方面进行划分,以此阐明花卉文献的类型特征。 第三章 花卉文献的历史演进 为了对古代花卉文献有个总体性的把握,本章将其划分为萌芽、形成、全面发展和繁荣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内容、特色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花卉文献的传承和演变过程,进而表现出传统花卉园艺的进展和花卉园艺学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 花卉文献的区域性 花卉栽培有其非常强的地域性特点,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花卉文献。其中重点以洛阳、苏杭及天府之国的成都的文献为代表,论述其花卉文献形成的原因及内容。 第五章 花卉文献中的园艺技艺 总结历代花卉文献所记载的园艺技术知识及其结构布局,阐述花卉文献技术体系的主要方面:栽培法、育种和繁殖、养护与管理、收获与贮藏及种类与品名,体现出它们各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第六章 花卉文献中的花卉业 花卉栽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中唐之前花卉栽培量较少,栽培地点多限于宫廷和豪家贵室的宅院之中。而且花草种艺,向受轻视,被唐以前的农学家所不齿。自中唐时起,伴随着农业商品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花农便开始从农桑种植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种专业性种植队伍,同时城市的繁荣及社会赏花风气的影响,花卉商品化程度得到进一步发展,本节依据大量史料,论述古人发展花卉生产的可贵经验,体现花卉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
陆红梅[6](2001)在《江苏省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阐述课题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对国际和中国花卉业的发展现状作了概述,并对江苏花卉业在全国的地位作了评估。接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江苏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气候、种质资源、基地设施、龙头企业、花卉市场及人才状况、信息、资金和相应的立法等进行了客观分析,从中找出产业的基础薄弱或不足之处,包括资源、市场、科研、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及花卉统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产业化的角度出发,以实现江苏“森林式城郊、园林式城市、花园式小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方向,提出了通过结构调整,实现江苏化卉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突出重在应用科技,提高花卉质量,并重点提出了发掘本土花卉资源,实现花卉目标的科技策略。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就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花卉业正迅速崛起为最具活力与前景的产业之一,并出现了全球性转移和产销分离的趋势。中国花卉面积稳步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并呈现区域化布局。在流通上,已导入拍卖方式,与国际初步接轨。尽管存在诸如基础薄弱、结构失衡、管理无序等问题,但由于中国具备气候、资源、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势,及全球性生产转移、加入WTO的良好外环境,而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江苏作为传统花木大省,以27%的产值年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各花卉项目的实力综合而言,位居全国第六。但江苏的单产较低,在流通上尚无拍卖方式。 2、江苏花卉已呈六大区域化布局,各产区内均有各自的优势项目。鉴于苗木是江苏的拳头产品,相应地出现了经纪人这一特色销售途径,另有大型集散/综合性批发市场。花卉业投资呈多元化格局,然而各产区的投资回报率差异很大。花卉业人才结构合理,但注重产中、忽略产前和产后,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全,政府投入、产业信息、法制法规建设方面多有欠缺。 3、江苏花卉资源并不丰富,且利用率不高,使得花卉种类、品种单一,规格不全。尤其是种子、种苗(球),对外埠、外国依赖较大。科研忽略育种,研究或育成后转化率不高。引进温室效益差,高效设施和作物参数软件栽培技术应用不够。特别是鲜切花、盆花反季节生产应市程度不够,不能满足本省需求。市场建设规模偏小,交易设施和辅助手段简易,仍以对手交易为主。期货 中 文 拍 耍和拍卖等形式少,且结算不及时,信誉度低。花卉出口近年来处于低迷状态。 4、江苏花卉产业化发展包括九大措施:(一)花木区域化分布,建设商品基地;(二)花卉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三)科技策略及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以“应用科技、提高质量”为核心,提出了相应的科技策略:l、新品种更新,包括引种、品种改良和育种:2、种子、种苗和种球的工厂化生产体系;3、智能温室及高效设施栽培。4、无土栽培和测土平衡配方施肥。5、标准化、多商品化花卉生产:6、采后保鲜、贮运问题;7、切花、盆花反季节促控栽培,提高周年应市能力;8、病虫害防治;9、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四)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市场硬/软件建设和流通方式(经纪人、直销、网络、拍卖)的改进;(五)花卉产业一体化的途径,包括产、供、销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和花卉生产、科研、教育的一体化:(六)建立快捷、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七)多方位、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八)政府宏观调控及加强立法;(九)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陈学年[7](2000)在《几种夏季芳香花卉的盆栽要诀──兼答读者问》文中研究说明
舒迎澜[8](1995)在《菊花传统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菊花属于十大名花之一,散见于各种古籍有关菊花的记载不计,仅菊的专谱达四十余种,多于任何一种作物。相传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代,就有菊的记载;引种菊花当有三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菊花传统栽培技术,各种花卉种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与其他作物相似,中国的菊花传统栽培技术亦以精耕细作为特点。
王霄飞,陈鑫峰,王小军[9](2015)在《花菱草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文中认为花菱草为罂粟科花菱草属草本植物,叶形优美,花色鲜艳夺目,耐寒又耐旱,是一种新兴的优质花卉。着重介绍了花菱草的植物学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花菱草的种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王爽[10](2014)在《梅花园林应用调查分析及北方专类园应用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梅花(Prunus mume)原产于中国,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古名木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了促进梅文化的不断传播与梅花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梅花园林应用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通过查阅梅花相关文献与资料,总结了梅花品种资源与分类、花文化以及植物造景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通过对武汉、青岛、杭州等地代表性梅花专类园的广泛调查,总结梅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包括孤植、丛植、片植、盆景、切花、花境、花带等;梅与园林要素的结合设计,包括水体、山石、建筑、小品、道路等;通过对北京植物园梅园、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梅园的详细调查,以绘制梅园平面图为基础,具体分析了专类园中梅花园林应用的整体设计思路、梅花品种的选择、植物种类的选择与配置以及梅花与其他园林要素的搭配应用等,提出了北方专类园中梅花园林应用的建设意见。具体建设意见如下:1.梅花专类园的选址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排水良好,灌溉便利的地方,选择周边有环山等合适的小气候保护很重要,除此之外,还可密植油松、圆柏等大乔木设置风障,对梅花起到保护作用。2.应用时选择抗寒性强的杏梅品种群和樱李梅品种群,可将‘丰后’、‘淡丰后’、‘美人’梅等梅花品种作为基调树种大量栽培,同时搭配其他抗寒性较好的品种,延长观赏期。3.其他植物以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为主,增加观花、观叶、观果的灌木,丰富景观层次,种植藤本及草本植物丰富空间景观,增加彩叶植物的运用,丰富季相景观。4.梅与园林要素搭配方面,应拓展景观设计与梅花文化的融合,拓宽梅文化景观内涵。
二、盆栽花卉越冬要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盆栽花卉越冬要诀(论文提纲范文)
(1)四本古代花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及成果 |
1.2.1.1 作者研究 |
1.2.1.2 内容研究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缘起 |
1.4 研究方法 |
1.5 古代花谱分析 |
1.5.1 古代花谱历史发展 |
1.5.2 古代花谱类型及作者分析 |
1.5.3 古代花谱目录分析 |
1.5.4 古代花谱内容分析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各书及作者简介 |
2.1 各书结构简介 |
2.1.1 编排结构 |
2.1.2 文章内容 |
2.1.3 写作手法 |
2.2 各书成书背景 |
2.2.1 《群芳谱》成书背景 |
2.2.2 《长物志》成书背景 |
2.2.3 《花镜》成书背景 |
2.2.4 《广群芳谱》成书背景 |
2.3 两书版本、名称介绍 |
2.3.1 《群芳谱》版本、名称 |
2.3.2 《长物志》版本、名称 |
2.3.3 《花镜》版本、名称 |
2.3.4 《广群芳谱》版本、名称 |
2.3.5 各书分类比较 |
2.4 各书版本比较结论 |
2.5 各书作者 |
2.5.1 《群芳谱》作者 |
2.5.2 《长物志》作者 |
2.5.3 《花镜》作者 |
2.5.4 《广群芳谱》作者 |
第三章 花卉的分类 |
3.1 花木分类的目的 |
3.2 各书花木分类类别 |
3.2.1 《长物志》花木分类 |
3.2.2 《花木》花木分类 |
3.2.3 《广群芳谱》花木分类 |
3.2.4 《群芳谱》花木分类 |
3.3 各书花木分类结论 |
3.4 各书花木分类今昔对比 |
3.5 各书花木详细今昔对比 |
3.6 两书植物各论形式对比分析 |
3.7 各书花木分类总结 |
3.7.1 花卉分类的特点及不足 |
3.7.2 现代书籍花卉分类特点 |
3.7.3 原因 |
第四章 花卉栽培 |
4.1 栽培方面 |
4.1.1 《花镜》花卉栽培 |
4.2 《花镜》课花十八法要点及今昔对比 |
第五章 园林植物造景及室内陈设 |
5.1 园林植物造景的意义 |
5.2 园林植物造景的历史 |
5.3 各书植物造景 |
5.3.1 《花镜》植物造景 |
5.3.2 《广群芳谱》植物造景 |
5.3.3 《长物志》配景 |
5.4 园林陈设 |
5.4.1 《花镜》陈设 |
5.4.2 《花镜》《长物志》家具陈设 |
5.5 《花镜》花卉装饰和应用 |
第六章 花卉文化的解读 |
6.1 花卉文化 |
6.2 名人与名花 |
6.3 花卉寓意比较 |
第七章 花谱中观赏园林动物比价 |
7.1 观赏园林动物的意义 |
7.2 各书观赏园林动物的对比 |
7.3 园林观赏动物寓意对比 |
第八章 总结 |
8.1 各书内容特点 |
8.2 各书中花卉造园与今对比 |
8.2.1 造园对比 |
8.2.2 花木造景对比 |
8.3 经验与启迪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中国古代菊花谱录的园艺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花卉谱录的概念与特点 |
1.1.1 花卉谱录的定义和分类 |
1.1.2 中国古代花卉谱录的特点 |
1.2 花卉谱录相关文献分析 |
1.2.1 花卉谱录相关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 |
1.2.2 花卉谱录研究人员、机构和学科的现状分析 |
1.2.3 花卉谱录的主要研究领域分析 |
1.2.4 不同花卉基于谱录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较为成熟的花卉谱录研究成果概述 |
1.3.1 花卉谱录存世状况的考证和保存 |
1.3.1.1 花卉谱录存世状况的考证 |
1.3.1.2 花卉谱录的整理保存工作进展 |
1.3.2 基于花卉谱录中品种发展的研究 |
1.3.2.1 基于花卉古籍研究的品种演化过程 |
1.3.2.2 古代花卉品种数目查重整理情况 |
1.3.2.3 古老品种传世状况的考证 |
1.3.3 菊谱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
1.4 菊谱中栽培育种技术的研究综述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
1.6.1 菊花谱录数量和古代菊花品种数量 |
1.6.2 菊花品种演化的问题 |
1.6.3 菊花育种方法和中国菊花品种特征的形成原因 |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8 本论文的研究材料和方法 |
1.8.1 本文研究材料范围 |
1.8.2 本文研究方法 |
1.8.2.1 菊谱数量和存世状况的考证方法 |
1.8.2.2 菊花品种园艺性状演变的研究方法 |
1.8.2.3 菊谱中菊花品种的查重方法 |
1.8.2.4 菊谱中菊花品种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统计方法 |
2 中国古代菊花谱录存世状况以及主要特点 |
2.1 存世状况的考证 |
2.1.1 研究现状 |
2.1.2 综合考证的结果 |
2.2 菊谱的体例和分类 |
2.2.1 菊谱的体例 |
2.2.2 菊谱类型概述 |
2.2.2.1 品种谱 |
2.2.2.2 栽培技术谱 |
2.2.2.3 画谱 |
2.2.2.4 品类诗谱 |
2.2.2.5 综合谱 |
2.2.2.6 历代各类菊谱数目分析 |
2.3 历代菊谱发展的特点 |
2.3.1 宋代 |
2.3.2 元代 |
2.3.3 明代 |
2.3.4 清代 |
2.4 菊谱成书的地域性特点 |
2.5 菊谱作者的写作目的及艺菊经验考证 |
2.5.1 菊谱作者着书目的 |
2.5.1.1 前人未着而品种繁多 |
2.5.1.2 纠正前人品种记载的混乱 |
2.5.1.3 记载地域性菊谱做资料 |
2.5.1.4 分享对菊花理解的心得 |
2.5.1.5 借菊怀友 |
2.5.2 菊谱作者的艺菊经验 |
2.5.3 菊谱作者的写作态度 |
2.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3 中国历代菊谱中菊花品种的研究 |
3.1 宋代菊花谱录中的品种记载分析 |
3.1.1 宋代菊谱中的品种谱记载情况 |
3.1.2 宋代菊花品种的品种数和品种延续性 |
3.1.3 宋代菊花品种的性状分析 |
3.1.3.1 宋代菊花品种的花径记载分析 |
3.1.3.2 宋代菊花品种的花色记载分析 |
3.1.3.3 宋代菊花品种的瓣型记载分析 |
3.1.3.4 宋代菊花品种的重瓣性记载分析 |
3.1.3.5 宋代菊花品种的花型记载分析 |
3.1.4 宋代菊花品种命名的方式和特点 |
3.1.5 宋代菊花品种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
3.2 明代菊花谱录中的品种记载分析 |
3.2.1 明代菊谱中的品种谱记载情况 |
3.2.2 明代菊花品种的品种数和品种延续性 |
3.2.3 明代菊花品种的性状分析 |
3.2.3.1 明代菊花品种的花径记载分析 |
3.2.3.2 明代菊花品种的花色记载分析 |
3.2.3.3 明代菊花品种的瓣型记载分析 |
3.2.3.4 明代菊花品种的花型记载分析 |
3.2.4 明代菊花品种命名的方式和特点 |
3.2.5 明代菊花品种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
3.2.6 明人对菊花认识的进步 |
3.3 清代菊花谱录中的品种记载分析 |
3.3.1 清代菊谱中的品种谱记载情况 |
3.3.2 清代菊花品种的品种数和品种延续性 |
3.3.3 清代菊花品种的性状分析 |
3.3.3.1 清代菊花品种的花径记载分析 |
3.3.3.2 清代菊花品种的花色记载分析 |
3.3.3.3 清代菊花品种的瓣型记载分析 |
3.3.3.4 清代菊花品种的花型记载分析 |
3.3.4 清代菊花品种命名的方式和特点 |
3.3.5 清代菊花品种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3.4.1 中国古代曾记载的菊花品种数量查重统计 |
3.4.2 中国菊花品种花径演化的分析 |
3.4.3 中国菊花品种花色演化的分析 |
3.4.4 中国菊花品种瓣型演化的分析 |
3.4.5 古代中国菊花品种分类和命名的演变 |
3.4.6 古代中国菊花品种名的现代解读 |
3.4.6.1 有关花瓣形态的古语解读 |
3.4.6.2 有关花瓣颜色的古语解读 |
3.4.6.3 有关花型的古语解读 |
3.4.6.4 有关株型的古语解读 |
3.4.6.5 有关菊花其他特征的古语解读 |
3.4.7 栽培菊花杂交起源的古籍证据 |
4 菊谱中的栽培育种技术研究 |
4.1 历代菊谱中栽培技术的事项总结 |
4.2 菊谱中记载的栽培技术研究 |
4.2.1 历代艺菊者对菊花生长发育规律和习性的认识 |
4.2.1.1 对菊花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发展 |
4.2.1.2 对菊花生态习性认识的发展 |
4.2.2 古代菊圃(园)的规划设计 |
4.2.2.1 选址与整地 |
4.2.2.2 栽培设施的建设 |
4.2.3 古代菊花的普通繁殖方式 |
4.2.3.1 种株的养护 |
4.2.3.2 分株繁殖 |
4.2.3.3 扦插繁殖 |
4.2.3.4 嫁接繁殖 |
4.2.3.5 压条繁殖 |
4.2.4 古代菊花的盆栽技术 |
4.2.4.1 盆的选择 |
4.2.4.2 上盆注意事项 |
4.2.4.3 换盆注意事项 |
4.2.5 古代菊花的土肥水管理 |
4.2.5.1 土壤改良与消毒 |
4.2.5.2 培养土的配制 |
4.2.5.3 肥料的制作 |
4.2.5.4 施肥的方法 |
4.2.5.5 浇花水的选择 |
4.2.5.6 浇水的方法 |
4.2.6 占代菊花的修剪整形管理 |
4.2.6.1 摘心、整枝 |
4.2.6.2 抹芽、疏蕾 |
4.2.6.3 裱扎、整形 |
4.2.7 占代菊花的植物保护措施 |
4.2.7.1 护叶的措施 |
4.2.7.2 病虫害防治措施 |
4.2.8 古代菊花的花期调控方法 |
4.2.8.1 促成栽培的方法 |
4.2.8.2 延长花期的方法 |
4.3 菊谱中有关育种的研究 |
4.3.1 菊谱中记载的育种方法总结 |
4.3.1.1 引种 |
4.3.1.2 嫁接产生嵌合体 |
4.3.1.3 芽变选择 |
4.3.1.4 实生选择 |
4.3.2 中国古代菊花育种的技术特点 |
4.3.2.1 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 |
4.3.2.2 多样高效的保种措施 |
4.3.2.3 相对完善的育种体系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5 菊谱中的菊花审美与应用 |
5.1 中国历代菊谱中反映出的品种审美婵变 |
5.1.1 菊品当若君子德,唯有黄白真菊格——宋人对菊花的审美 |
5.1.2 淡妆浓抹总相宜,晚花"细叶"尤为贵——明人对菊花的审美 |
5.1.3 纵是天地自在物,自有文人品第之——清人对菊花的审美 |
5.2 古代菊花审美程式 |
5.3 古代菊花应用方式 |
5.3.1 菊谱中记载的菊花实用价值 |
5.3.2 菊花的观赏应用形式 |
5.3.2.1 室内造景形式 |
5.3.2.2 室外造景形式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中国古代菊花谱录和记载品种的数量结果 |
6.2 中国古代菊花品种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
6.3 中国古代菊花品种分类与品种命名的发展 |
6.4 中国古代菊花的栽培育种体系 |
6.5 中国古代菊花谱录的价值与现代意义 |
6.5.1 品种分类方法 |
6.5.2 菊花生产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
6.5.3 菊花的应用方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中国古代花卉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论 |
1.1 花卉文献的涵义及研究范畴 |
1.2 花卉文献的研究现状 |
1.3 花卉文献的价值 |
1.4 花卉文献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二章 花卉文献的类型 |
2.1 按体裁和内容范围划分 |
2.2 按地域性划分 |
2.3 按作者划分 |
第三章 花卉文献的历史演进 |
3.1 先秦花卉文献萌芽 |
3.1.1 园艺生产经验的积累 |
3.1.2 初期花卉文献的孕育 |
3.1.3 花卉文献萌芽的特色 |
3.2 汉魏六朝花卉文献形成 |
3.2.1 花卉专书出现的条件 |
3.2.2 花卉专书的出现 |
3.3 隋唐宋花卉文献全面发展 |
3.3.1 花卉专书大量涌现 |
3.3.2 大型花卉专书产生 |
3.3.3 花卉专谱初具规模 |
3.3.4 地区性花卉文献增多 |
3.3.5 插花着作初现 |
3.4 明清花卉文献空前繁荣 |
3.4.1 种类和数量激增 |
3.4.2 花卉月令专书不断出现 |
3.4.3 总结性观赏园艺学着作出现 |
3.4.4 插花盆景专书自成体系 |
第四章 花卉文献的区域性 |
4.1 洛阳牡丹谱 |
4.1.1 牡丹谱形成的历史背景 |
4.1.2 洛阳花卉专谱 |
4.1.3 洛阳牡丹谱对全国的影响 |
4.2 苏杭百花谱 |
4.2.1 苏杭花谱形成的条件 |
4.2.2 品种繁多的花卉专谱 |
4.3 成都海棠谱 |
4.4 扬州芍药谱 |
第五章 花卉文献中的园艺技艺 |
5.1 栽培技术 |
5.1.1 播种 |
5.1.2 栽培法 |
5.1.3 促成栽培与抑制栽培 |
5.2 培育与繁殖 |
5.2.1 引种 |
5.2.2 育种 |
5.2.3 无性繁殖 |
5.3 养护与管理 |
5.3.1 浇灌 |
5.3.2 施肥技术 |
5.3.3 整枝 |
5.3.4 病虫害防治 |
5.4 收获与贮存 |
5.5 种类与品名 |
5.6 精湛的盆景和插花技艺 |
第六章 花卉文献中的花卉业 |
6.1 花工花户的出现 |
6.1.1 专业花农的出现 |
6.1.2 花工花户的大量涌现 |
6.2 城市花卉交换的繁荣 |
6.2.1 花市的出现 |
6.2.2 花市的繁荣 |
6.3 花卉的海外贸易 |
6.4 花卉商品化的进一步发展 |
6.4.1 花卉产区的扩大和商品性生产 |
6.4.2 花卉的加工利用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花卉发展大事记 |
附录二: 历代花卉名着 |
附录三: 历代着名园艺家 |
参考文献 |
(6)江苏省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花卉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国际花卉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花卉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江苏花卉业概况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
第三章 江苏花卉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江苏省的自然概况 |
一、 地理位置与面积 |
二、 气候资源 |
第二节 江苏省的花卉现状分析 |
一、 生产基地布局、种植结构及设施状况 |
二、 花卉栽培资源状况 |
三、 花卉市场状况 |
四、 龙头企业状况 |
五、 花卉产业信息系统 |
六、 花卉业人才结构状况 |
七、 花卉产业资金投入情况 |
八、 与花卉业相适应的法制法规类型与作用 |
第四章 江苏花卉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资源不够丰富,利用率低 |
第二节 市场建设重硬轻软,批发—零售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科研投资力度小,成果转化率低 |
第四节 温室和高效设施栽培技术落后 |
第五节 花卉统计制度不完善 |
第五章 调整结构,实现花卉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
第一节 花木区域化布局,建设商品化基地 |
一、 因地制宜,花木区域化布局 |
二、 围绕花木基地,选准主导花卉项目 |
三、 基地规模及设施栽培选择 |
第二节 花卉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 |
一、 江苏的本土花卉资源 |
二、 江苏城市绿化发展对植物资源的要求 |
1、 空间绿化——大力发展观赏乔木和攀缘植物 |
2、 居间香化——大力发展香花、观花树种 |
3、 本底彩化——大力发展地被草花、草坪 |
第三节 科技策略及科研成果转化、推广 |
一、 科技策略 |
1、 新品种更新 |
2、 种子、种苗和种球工厂化生产体系 |
3、 智能温室及高效设施栽培 |
4、 无土栽培和测土平衡配方施肥 |
5、 标准化、商品化花卉生产 |
6、 采后保鲜、贮运问题 |
7、 切花、盆花反季节促控栽培,提高周年应市能力 |
8、 花卉病虫害防治 |
9、 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 |
二、 科技贮备、推广及培训体系 |
第四节 以花农为主体,培育市场体系 |
一、 合理进行国内花卉市场建设 |
1、 加强花卉市场硬件建设 |
2、 改进花卉市场流通方式 |
3、 加强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
4、 加强引导和创造市场 |
二、 扩大花卉国际市场 |
第五节 花卉产业一体化的途径 |
一、 花卉产业经营一体化 |
1、 花卉公司+花农 |
2、 花木经纪人+花农 |
3、 产区花卉技术协会+花农 |
4、 科研单位(或政府机构)+花农 |
5、 合作经济组织+花农 |
6、 花卉市场+花农 |
二、 花卉产业产、科、教一体化 |
第六节 建立花卉业信息管理体系 |
第七节 多方位、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
一、 成立花卉产区合作基金会 |
二、 产业化政策性贷款 |
三、 大型工商企业投入花卉业 |
四、 吸引外资投资花卉业 |
第八节 有关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和相应法制法规的制订 |
一、 政府职能的转变 |
1、 服务 |
2、 扶持和保护 |
二、 花卉业有关的法制法规 |
第九节 设施配套,完善花卉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一、 健全要素市场 |
二、 加强科技咨询、指导服务,充分发挥花协的作用 |
三、 建立花卉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
四、 成立省、市级花卉产品质量监督体系 |
五、 确立品种审定标准 |
六、 设立花卉保险 |
附: 花卉产业化网络模型图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9)花菱草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1.1 形态特征 |
1.2 生长习性 |
2 栽培技术 |
2.1 选地 |
2.2 育苗与定植 |
2.3 肥水管理 |
2.4 中耕除草 |
2.5 病虫害防治 |
2.6 采收种子 |
2.7 越冬管理 |
3 花菱草发展现状 |
(10)梅花园林应用调查分析及北方专类园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品种资源研究 |
1.1.1 梅花资源分布及南梅北移 |
1.1.2 梅花品种收集与分类研究 |
1.2 梅花花文化研究 |
1.2.1 古代梅花文化研究 |
1.2.1.1 古代文献中的梅文化研究 |
1.2.1.2 古代诗词画曲中的梅花文化 |
1.2.2 现代梅花花文化研究 |
1.3 梅花园林应用研究 |
1.3.1 梅花造景 |
1.3.2 梅花专类园研究 |
1.4 国外梅花及其园林应用发展现状 |
1.4.1 国外梅花分布现状 |
1.4.2 国外梅园林应用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梅花园林应用形式研究 |
2.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内容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现代梅花展览与梅经济发展 |
2.2.2 梅园林应用形式 |
2.2.2.1 花境与花带 |
2.2.2.2 盆景与切花 |
2.2.2.3 孤植、丛植、片植 |
2.2.3 梅与各园林要素的结合 |
2.2.3.1 梅与水体的结合 |
2.2.3.2 梅与山石的搭配 |
2.2.3.3 梅与园林建筑的搭配 |
2.2.3.4 梅与道路的结合 |
2.2.3.5 梅与雪的结合 |
2.2.3.6 梅与月的结合 |
2.2.3.7 梅与鹤雀等鸟禽的结合 |
2.2.4 梅与其他植物搭配 |
2.2.4.1 梅与乔木类的搭配 |
2.2.4.2 梅与灌木类的搭配 |
2.2.4.3 梅与地被类的搭配 |
2.3 小结 |
3. 北方梅花专类园现状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地概况 |
3.1.1.1 北京植物园梅园 |
3.1.1.2 鹫峰国际梅园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内容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北京植物园梅园 |
3.2.1.1 抗寒梅花品种的选择 |
3.2.1.2 植物种类的选择 |
3.2.1.3 群落季相结构 |
3.2.1.4 梅花与各园林要素景观分析 |
3.2.2 鹫峰国际梅园 |
3.2.2.1 抗寒梅花品种的选择 |
3.2.2.2 植物种类的选择 |
3.2.2.3 群落季相结构 |
3.2.2.4 梅花与园林要素景观分析 |
3.3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理想中梅园建设建议—以北京地区为例) |
4.2.1 北京地区梅花专类园的选址 |
4.2.2 抗寒梅花品种选择 |
4.2.3 与梅配置植物种类的选择 |
4.2.4 其他园林要素的搭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盆栽花卉越冬要诀(论文参考文献)
- [1]四本古代花谱研究[D]. 阎婷婷. 天津大学, 2012(07)
- [2]中国古代菊花谱录的园艺学研究[D]. 王子凡.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3]一月花事[J]. 王意成.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08(12)
- [4]百事问[J]. 胡一民. 中国花卉盆景, 2008(12)
- [5]中国古代花卉文献研究[D]. 黄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6]江苏省花卉产业化系统工程研究[D]. 陆红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01(01)
- [7]几种夏季芳香花卉的盆栽要诀──兼答读者问[J]. 陈学年. 西南园艺, 2000(03)
- [8]菊花传统栽培技术[J]. 舒迎澜. 中国农史, 1995(01)
- [9]花菱草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J]. 王霄飞,陈鑫峰,王小军. 现代园艺, 2015(14)
- [10]梅花园林应用调查分析及北方专类园应用实践[D]. 王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