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炼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孙紫薇[1](2019)在《酸性磷酸酯胺盐的合成及复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使用极压抗磨剂来提高机械效率以及使用寿命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在此背景下对磷氮型极压抗磨剂在合成路径以及使用方法上进行研究。用P2O5、异癸醇反应合成酸性磷酸酯,后通过胺化反应合成酸性磷酸酯胺盐。合成方法以往合成方法相比,改变了醇的种类、未使用溶剂,合成过程绿色环保。同时合成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并分别对两种产物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最后考察两种添加剂的复配使用效果。通过红外、VPO数均分子量、热重以及核磁共振等分析表征手段证明合成物为目标产物。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量考察生成物的产率和pH寻找最佳合成条件,其最佳合成条件:n(P2O5):n(异癸醇):n(油胺)=1:3:0.9,反应温度85110℃,反应时间12.5 h。此条件下,合成产物酸性磷酸酯胺盐的pH在5.5左右,收率可达92.76%。通过四球试验、抗腐蚀性测试、及油溶性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此添加剂不仅有良好的油溶性,抗腐蚀性,在极压抗磨性能上也有很大的提高。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最佳合成条件:质量比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硼酸=16:1,溶剂摩尔比正丁醇:甲苯=1:2,反应温度95℃,抽滤温度110120℃,反应时间6 h,抽滤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合成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收率为89.6%。考察了两种添加剂的单独使用与复配使用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单独使用,酸性磷酸酯胺盐添加量为2 wt%、硼氮型加剂量为3 wt%时极压抗磨性最佳。当酸性磷酸酯胺盐与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质量比为2:1时复配效果最佳,比单独使用酸性磷酸酯胺盐及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PB值分别提高了17.5%和38.8%,磨斑直径分别降低了2.67%和18.1%。在抗腐蚀性和低温油溶性方面,复配使用优于单独使用的效果。
孙凯[2](2016)在《碳四馏分的全加氢及作为乙烯原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炼油副产碳四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度的研究,经统计,兰州石化公司气分、MTBE、烷基化三套装置每年平均副产14.6万吨的可用碳四资源,一部分重碳四被利用生产甲乙酮,还有大部分碳四由于以前加工水平及技术有限,只能作为民用燃料销售。本文通过对兰州石化公司碳四资源情况的分析,阐述了碳四资源平衡对于炼油装置及乙烯装置的重要性,在原顺酐装置碳四加氢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将富余碳四全部回收,进行全加氢,生产出高价值的乙烯裂解原料。经全加氢之后用作裂解原料生产乙烯是碳四最大且最具潜力的应用途径,为企业创造了很高的利润。本文对碳四资源从燃料型向化工利用型转化有深远意义。对现有的碳四加氢装置的工艺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加以实施验证,装置产能改进之后效益更加凸显。通过本论文,解决了碳四烯烃资源未深度加工的问题,并从实际生产出发,解决了催化剂结焦活性降低难题,进一步延长了加氢催化剂的使用周期,为企业创造了更高的效益价值。
马玲玲,许海光,郜闯[3](2013)在《烷基化技术工业应用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烷基化工艺是一种环保的气体加工工艺过程,更能符合炼厂生产要求。文章综述了烷基化工艺发展历程,介绍了液体酸烷基化技术,以及固体酸烷基化工艺、间接烷基化工艺等新兴烷基化技术,对烷基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曹祥[4](2010)在《硫酸法烷基化与固体酸烷基化工艺比较》文中认为分析了几种烷基化工艺的技术特点,对不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阐述,为烷基化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史肃[5](2009)在《LY-DBiso-03加氢催化剂的工业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炼油能力的迅速扩大,烃类蒸汽裂解过程、FCC产生相当数量的副产碳四,大部分作为烷基化原料。一般含有0.2%2.0%的丁二烯,其在烷基化反应中,可生成一种分子量很高的粘稠重质迭合物,使烷基化油的干点升高,辛烷值降低,并且它还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酯而加大酸耗量。因此必须经过选择性加氢除掉丁二烯,同时,将部分1-丁烯异构化为2-丁烯,以提高烷基化油的辛烷值。研制出了新型催化剂LY-DBiso-03,通过工业试验,其加氢效果良好,优于国内同类催化剂。
冯秋庆[6](2006)在《FCC汽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评价》文中认为汽油和柴油是一次性消耗液体燃料的主体,国家关于新的燃油标准即将出台,新的标准主要是控制成品油中硫化物和烯烃的含量,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在燃烧后释放的有害物质是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国成品汽油中有80 %是催化裂化汽油,成品汽油中的硫约90 %来自催化裂化汽油、成品汽油中的烯烃约90 %来自催化裂化汽油,所以降低FCC汽油组分中的硫和烯烃的含量是满足未来汽油质量要求的关键。研究表明:如果将汽油中的硫含量从450μg/g降到50μg/g,汽车尾气中SO2的含量平均减少90 %,NOx含量平均减少9 %,CO含量平均减少19 %,HC含量平均减少18 %,有害毒物组成平均减少16 %;烯烃在较低的温度下,容易氧化生胶,造成汽车输油管路、喷嘴堵塞;在较高的温度下容易缩合积碳,在汽车发动机进气阀及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影响汽车的排放及使用性能,烯烃挥发排入大气,会加速对流层臭氧的生成,形成光化学烟雾。研究表明:如果将汽油中的烯烃含量从20 %降到5 %,汽车尾气中的NOx平均减少9 %,HC平均减少6 %,有毒物质减少30 %,对流层的臭氧减少70 %。因此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是改善空气质量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开发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对汽油进行加氢处理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脱硫降烯烃的主流技术。在设计催化剂时,首先研究分析不同原油基属、不同催化裂化工艺的FCC汽油中硫和烯烃的组成及其分布特点,并对国内外现有技术进行研究比较,认为高水平的汽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必须同时具有加氢精制(脱硫、降烯烃)和加氢改质的功能,也就是在脱硫降烯烃的同时,通过催化剂的异构化功能对烃类进行异构化,使得由于烯烃饱和损失的辛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硫化态的钴和钼广泛的用于加氢精制脱硫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组分,钼的硫化物为催化剂的主体,钴的硫化物为催化剂的促进剂。本文以此为思路主要研究以γ-Al2O3为催化剂载体,以Mo为主活性金属组份,并添加Co、Mg、P以及F等其他化学元素为助剂,主要是控制催化剂的酸
杨玉明,缪炜,高玉杰,董海明[7](2005)在《T-99催化剂2-丁烯齐聚工业应用》文中提出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的丙烯齐聚装置上应用T-99催化剂进行了2-丁烯齐聚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丁烯单程转化率均超过指标要求的76%,汽油组分中异辛烯选择性为61.23%72.04%,汽油组分马达法辛烷值81.083.6,研究法辛烷值95.0104.0,达到了从2-丁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目的,为2-丁烯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在T-99催化剂上齐聚的液体收率达1100kg/kg,远远高于传统剂110kg/kg的液体收率水平。
郭小军[8](2005)在《环烷基橡胶油的光稳定性与热稳定性改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橡胶油在橡胶油工业中占有越来越来重要的位置。克拉玛依绿色环保的环烷基橡胶油投放市场以来,得到国内三大橡胶厂的普遍欢迎,打破了国内高档橡胶制品市场被国外及台湾垄断的局面。但是环烷基橡胶油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高压加氢所共有的缺点:光、热稳定性差。高压加氢技术是最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优越性已经得到石油加工行业的一致认可,但是它的光热稳定性差的缺点也成为石油工作者新的课题,尽管形成了氮化物、重芳烃和碱性氮等观点,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释高压加氢产品光、热稳定性差的原因。本文针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高压加氢环烷基橡胶油光热稳定性差的状况,分别从改善工艺条件和加入添加剂两个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了高压加氢的工艺路线和添加剂技术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工艺路线和加入光、热稳定复合添加剂,可以提高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的光、热稳定性,使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达到在160℃高温下不变色,在太阳光照射3天不变色(赛波特色度>+20),达到橡胶行业对橡胶油光、热稳定性的要求。
钱伯章[9](2005)在《炼油催化剂的现状分析和技术进展》文中认为
徐文长[10](2004)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文中认为锦西石化分公司0.8Mt/a蜡油催化裂化装置在扩能改造时采用了石油大学(华东)开发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通过装置一年的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与改造前相比,轻质油收率提高了2-3%(m),液化气收率提高了3-4%(m),汽油烯烃含量可下降6-8%(v),此外改造后装置能量单耗下降了10kgEO/t原料。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催化剂接力、分段反应、短反应时间和大剂油比特点的优越性,并对采用两段提升管技术后装置的生产状况进行核算,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两段提升管技术的计算各提升管中催化剂循环量的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出装置目前存在的第二提升管剂油比低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兰炼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炼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酸性磷酸酯胺盐的合成及复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润滑油简介 |
1.1.1 润滑油的组成与作用 |
1.1.2 传统炼油工艺 |
1.1.3 加氢生产工艺 |
1.1.4 异构脱蜡工艺 |
1.2 润滑油添加剂近况 |
1.2.1 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面临的问题 |
1.3 润滑油添加剂的介绍 |
1.3.1 无灰分散剂 |
1.3.2 清净剂 |
1.3.3 分散剂与清净剂的区别 |
1.3.4 黏度指数改进剂 |
1.3.5 极压抗磨剂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两种添加剂的合成方法、表征方法以及性能测试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添加剂的制备 |
2.2.1 酸性磷酸酯胺盐的制备 |
2.2.2 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制备 |
2.2.3 表征方法 |
2.2.4 性能考察 |
3 酸性磷酸酯胺盐合成条件考察、表征与性能分析 |
3.1 酸性磷酸酯胺盐合成条件考察 |
3.1.1 磷氮摩尔比对生成酸性磷酸脂胺盐的收率及p H的影响 |
3.1.2 反应总时间对产物收率及pH的影响 |
3.1.3 成酯温度对酸性磷酸酯的收率及pH的影响 |
3.1.4 胺化温度对酸性磷酸酯胺盐的收率及pH的影响 |
3.2 酸性磷酸酯胺盐的结构鉴定 |
3.2.1 红外分析 |
3.2.2 核磁共振分析 |
3.2.3 产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
3.3 酸性磷酸酯胺盐的抗腐蚀性以及油溶性测试 |
3.3.1 酸性磷酸酯胺盐的抗腐蚀性 |
3.3.2 酸性磷酸酯胺盐的油溶性能 |
3.4 酸性磷酸酯胺盐的摩擦性能 |
3.4.1 酸性磷酸酯胺盐的最佳添加量 |
3.4.2 酸性磷酸酯胺盐的使用温度 |
3.4.3 合成酸性磷酸酯胺盐与市售磷氮型添加剂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酸性磷酸酯胺盐与含硼添加剂的复配特性研究 |
4.1 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合成条件考察 |
4.1.1 反应温度产物收率与pH的影响 |
4.1.2 溶剂比对产物合成的影响 |
4.2 合成样品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的表征 |
4.2.1 红外分析 |
4.2.2 热重分析 |
4.3 复配使用对润滑油使用性能的影响 |
4.3.1 含硼添加剂对润滑油极压抗磨性的影响 |
4.3.2 复配比例对润滑油极压抗磨性的影响 |
4.3.3 单剂和复配添加剂对润滑油腐蚀程度的影响 |
4.3.4 添加剂单独使用与复配使用低温油溶性能考察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碳四馏分的全加氢及作为乙烯原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碳四馏分利用综述 |
1.1 序言 |
1.2 市场分析 |
1.2.1 碳四市场分析 |
1.2.2 异丁烷资源利用分析 |
1.3 现状调查 |
1.3.1 兰州石化碳四资源现状 |
1.3.2 乙烯原料现状 |
1.3.3 碳四全加氢技术现状 |
1.3.4 催化剂工艺技术现状 |
第二章 碳四馏分全加氢生产乙烯裂解原料研究 |
2.1 生产乙烯原料可行性研究 |
2.1.1 可行性分析 |
2.1.2 精制碳四作为乙烯裂解的评价 |
2.2 碳四全加氢装置改造研究 |
2.2.1 原料来源 |
2.2.2 技术思路 |
2.3 装置改造创新内容 |
2.3.1 原装置能力核算 |
2.3.2 工艺及操作改造优化 |
2.4 碳四全加氢装置改造过程 |
2.4.1 装置简介 |
2.4.2 碳四全加氢装置工艺原理 |
2.4.3 碳四全加氢装置工艺流程 |
2.5 催化剂延长使用研究 |
2.5.1 催化剂应用情况 |
2.5.2 优化条件延长寿命 |
2.5.3 高温氢气还原恢复活性 |
2.6 异丁烷分离设计研究 |
2.6.1 生产异丁烷流程改造方案 |
2.6.2 生产异丁烷的成本核算 |
2.7 效益成果与竞争力 |
2.7.1 装置改造后经济效益核算 |
2.7.2 推广应用情况 |
2.8 论文小结 |
2.8.1 碳四全加氢作为乙烯裂解原料 |
2.8.2 碳四全加氢装置优化 |
2.8.3 全加氢催化剂的使用周期延长 |
2.8.4 异丁烷生产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烷基化技术工业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烷基化工艺概况 |
1.1 烷基化发展历程 |
1.2 烷基化技术概况 |
1.3 我国现状及发展趋势 |
2 液体酸烷基化技术 |
2.1 氢氟酸法 (HF) 烷基化 |
2.1.1 氢氟酸法烷基化工艺 |
2.1.2 国内氢氟酸法烷基化装置 |
2.2 硫酸法 (SA) 烷基化 |
2.2.1 硫酸法烷基化工艺 |
2.2.2 国内硫酸法烷基化装置 |
3 新兴的烷基化技术 |
3.1 固体酸催化工艺 |
3.2 间接烷基化技术 |
4 小结 |
(4)硫酸法烷基化与固体酸烷基化工艺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简介 |
1.1 硫酸法烷基化 |
1.2 固体酸法烷基化工艺 |
2 技术特点 |
2.1 DUPONT STRATCO公司硫酸法烷基化 |
2.2 UOP公司固体酸烷基化 |
2.3 ABB LUMMUS公司固体酸烷基化 |
3 工艺技术对比 |
4 总结 |
(5)LY-DBiso-03加氢催化剂的工业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LY-DBiso-03催化剂物性参数及反应机理 |
1.1 LY-DBiso-03催化剂物性参数 |
1. 2 加氢反应机理 |
2 工业应用试验 |
2.1 工业试验装置流程图 |
2.2 试验综述 |
3 相关参数与丁二烯加氢率、异构化率之间的关系 |
3.1 丁二烯加氢率、异构化率与氢/丁二烯的关系 |
3.2 催化剂稳定运转数据介绍 |
4 结束语 |
(6)FCC汽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清洁燃料的发展与国内外油品规格 |
1.2 硫在石油及其制品中的存在和危害 |
1.3 FCC 汽油中硫和烯烃的分布规律 |
1.4 硫在石油馏分中的转化规律和加氢性能 |
1.5 国内外馏分油加氢处理技术的发展 |
1.6 催化裂化汽油及相关脱硫技术 |
1.7 加氢脱硫(HDS)催化剂 |
1.7.1 加氢催化剂的载体的选择 |
1.7.2 加氢催化剂的活性金属 |
1.8 本文工作目的 |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模型化试验 |
2.1 催化剂的制备 |
2.2 催化剂的表征 |
2.3 催化剂的模型化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模型化试验装置 |
2.3.3 模型化试验分析方法 |
2.4 模型化试验数据和讨论 |
2.4.1 噻吩正己烷模型化合物试验 |
2.4.2 噻吩庚烯-1 溶液模型化合物试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试试验材料、装置、方案和分析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操作工艺的试验 |
3.3 试验分析方法和分析标准 |
3.4 试验条件和指标 |
3.5 试验方法和开工方案 |
3.5.1 加氢装置的清洗和标定 |
3.5.2 催化剂的装填 |
3.5.3 催化剂的活化处理 |
3.5.4 加氢试验的工艺条件 |
3.6 催化剂性能评价的计算方法 |
3.6.1 脱硫活性的计算方法 |
3.6.2 烯烃饱和活性的计算方法 |
3.6.3 抗爆指数损失的计算方法 |
第四章 试验数据和分析 |
4.1 试验装置和试验原料油基本数据 |
4.2 欧Ⅱ、欧Ⅲ标准试验数据和分析 |
4.3 催化剂稳定性试验 |
4.4 欧Ⅳ标准试验数据和分析 |
4.5 催化剂加氢反应选择性的试验 |
4.6 汽油的切割和分析 |
4.7 催化剂芳构化性能的试验 |
4.8 催化剂异构化功能的试验 |
4.9 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烃重组馏分油的试验 |
4.10 催化剂化学氢耗的试验 |
4.11 加氢反应过程物料平衡考察 |
4.12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催化剂的设计定型 |
5.1.1 催化剂助剂的选择 |
5.1.2 催化剂加工工艺 |
5.2 催化剂的工艺操作条件 |
5.3 催化剂性能 |
5.3.1 催化剂脱硫效果 |
5.3.2 催化剂烯烃适度饱和性能 |
5.3.3 催化剂的加氢异构化性能 |
5.3.4 加氢油的液收 |
5.3.5 催化剂对原料适应性能 |
5.3.6 催化剂对不同操作工艺的适应性 |
5.3.7 加氢汽油的其他指标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T-99催化剂2-丁烯齐聚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装置概述 |
3 试验部分 |
3.1 原料和催化剂性质 |
3.2 分析和计算方法 |
4 工业标定试验结果 |
4.1 主要操作条件 |
4.2 烯烃转化率XP |
4.3 产品质量 |
4.4 联产LPG丁烷组分 |
4.5 物料平衡与能耗 |
5 结 论 |
(8)环烷基橡胶油的光稳定性与热稳定性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橡胶油发展状况 |
1.1.1 橡胶油的用途 |
1.1.2 橡胶油的选用原则 |
1.1.3 橡胶油的分类 |
1.1.4 橡胶油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家简介 |
1.1.5 橡胶油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
1.2 加氢油光、热稳定性研究状况 |
1.2.1 加氢油的性质特点 |
1.2.2 加氢油光、热稳定性研究状况 |
1.2.3 加氢油的氧化机理 |
1.2.4 改善并解决加氢油光热稳定性的方法 |
1.3 课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课题的提出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3.3 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所用的原料与试剂 |
2.2 所用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步骤 |
2.3.1 橡胶油高压加氢试验步骤 |
2.3.2 橡胶油KN4010日光安定性试验步骤 |
2.3.3 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热安定性试验步骤 |
2.3.4 高压加氢橡胶油生产工艺流程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工艺流程及参数的改变对KN4010橡胶油光、热稳定性的影响 |
3.1.1 工艺流程改变对橡胶油KN4010光、热稳定性的影响 |
3.1.2 高压加氢处理段工艺参数改变对橡胶油KN4010光、热稳定性的影响 |
3.1.4 高压加氢橡胶油日光安定性实验 |
3.1.5 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热安定性试验 |
3.2 添加剂对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光、热稳定性的影响 |
3.2.1 添加剂种类对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热稳定性的影响 |
3.2.3 添加剂种类和加入量对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光稳定性的影响 |
3.2.4 紫外吸收剂和热稳定添加剂复合对改善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光、热稳定性实验结果 |
3.2.5 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改变和添加光、热稳定复合剂对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光稳定性的影响 |
3.2.6 添加光、热稳定复合添加剂对高压加氢橡胶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 放大生产方案的确定 |
3.3.1 生产工艺路线 |
3.3.2 光、热稳定复合添加剂配方 |
3.3.3 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产品性质 |
3.4 高压加氢橡胶油KN4010产品的应用试验 |
3.4.1 岳阳石化总产的工业使用报告 |
3.4.2 茂化合成橡胶厂的评价 |
3.4.3 燕化合成橡胶厂的评价 |
3.5 测算 |
3.5.1 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 |
3.5.2 KN4010新工艺新增成本见下表: |
3.5.3 经济效益计算 |
第四章 结论 |
(10)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催化裂化的历史及现状 |
2.2 渣油催化裂化工艺新技术 |
2.3 催化裂化的家族技术 |
2.4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 |
第三章 催化裂化反应原理 |
3.1 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反应 |
3.2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
第四章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
4.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的概况 |
4.2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产生的背景 |
4.3 TSRFCC 技术的反应工程理论分析研究 |
4.4 常规催化裂化的弊端和 TSRFCC 的基本原理 |
4.4.1 常规催化裂化工艺存在的弊端 |
4.4.2 TSRFCC 技术的基本原理 |
4.5 段间抽出柴油的TSRFCC 方案(TSRFCC-I 型) |
4.6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化 |
4.7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和常规催化裂化的比较 |
4.8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能量消耗 |
第五章 锦西石化分公司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 |
5.1 锦西石化分公司催化装置的现状及改造情况简介 |
5.2 应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需满足的要求 |
5.2.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压力平衡 |
5.2.2 反应-再生两器的布置 |
5.2.3 新增轻汽油分离罐 |
5.3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的基本方法 |
5.3.1 反应部分有关参数的计算 |
5.3.2 再生部分有关参数的计算 |
5.4 锦西蜡油掺渣20%原料两段催化裂化实验室研究结果 |
5.4.1 原料主要性质 |
5.4.2 装置总物料平衡 |
5.4.3 两段提升管技术的物料平衡 |
5.5 两段提升管设计推荐设计条件 |
5.6 反应-再生系统计算结果汇总 |
5.6.1 反应部分 |
5.6.2 再生部分 |
5.6.3 反应-再生系统压力平衡计算 |
5.7 装置改造后反应-再生工艺流程简述 |
5.8 反应-再生系统主要改造内容 |
5.9 改造后装置运行操作数据 |
5.10 改造后装置标定情况 |
5.10.1 原料性质 |
5.10.2 催化剂情况 |
5.10.3 主要操作条件 |
5.10.4 产品分布情况 |
5.10.5 产品质量 |
5.10.6 催化剂流化状况 |
5.10.7 装置能耗情况 |
5.11 两段提升管催化剂循环量的计算方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兰炼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酸性磷酸酯胺盐的合成及复配研究[D]. 孙紫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2]碳四馏分的全加氢及作为乙烯原料的研究[D]. 孙凯. 兰州大学, 2016(01)
- [3]烷基化技术工业应用综述[J]. 马玲玲,许海光,郜闯.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3(12)
- [4]硫酸法烷基化与固体酸烷基化工艺比较[J]. 曹祥. 广东化工, 2010(06)
- [5]LY-DBiso-03加氢催化剂的工业试验[J]. 史肃.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 [6]FCC汽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评价[D]. 冯秋庆. 南京工业大学, 2006(05)
- [7]T-99催化剂2-丁烯齐聚工业应用[J]. 杨玉明,缪炜,高玉杰,董海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5(10)
- [8]环烷基橡胶油的光稳定性与热稳定性改进研究[D]. 郭小军. 青岛科技大学, 2005(06)
- [9]炼油催化剂的现状分析和技术进展[A]. 钱伯章. 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
- [10]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D]. 徐文长. 天津大学,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