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像测井解释图集库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冯斌[1](2019)在《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油田上使用的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所存在的机构复杂,在实际测井推靠过程当中存在的可靠性低,机构运动到位但推靠力不足,或者机构收拢不完全而造成的整体仪器不能顺利取出等系列问题而展开的。在国内外研究背景下,通过分析测井仪推靠系统的传动机理,掌握其整体运行状态之后,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运动平稳性;2)初始传动角;3)极板推靠力;4)运动可靠性;5)机构自适应性;进行了推靠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基于该结构应用闭环矢量链法建立了推靠系统的运动分析数理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数值分析,以曲线图揭示了微球推靠系统的运动规律。以运动学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微球推靠系统的动态静力分析模型,建立了各杆件的约束处支反力及力矩方程。揭示了微球推靠系统传动过程中传动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各杆件的动力学特性。应用Adams建立了微球推靠系统的运动及动力仿真模型。结合油田实际工况约束,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实现整个机构的运动及动力仿真。将仿真结果与前述的Matlab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立的推靠系统运动及动力学数理模型。最后,针对推靠系统运动平稳性以及推靠力问题,提出了基于推靠极板的质心速度、加速度以及推靠系统传动角的多目标约束优化数理模型,并通过改进的复合形--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具有足够初始传动角、运动平稳、加速度峰值降低、运动精确到位,并确保足够推靠力的推靠系统。
李曦宁[2](2019)在《缝洞型储层综合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缝洞型储层中,裂缝和溶蚀孔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然而,缝洞体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着测井定量解释和评价方法的精度。目前对于缝洞型储层,仍缺少行之有效的测井解释和评价方法。本文为提高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解释和评价水平,有针对地开展了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和声波全波列测井3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综合测井资料进行缝洞型储层定量表征和评价方法的认识。针对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缝洞型储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分析研究区不同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础,研究不同储层类型的常规测井响应,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综合缝洞评价指数,连续定量识别三类储层的改进方法,并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类型划分标准和识别图版,实现了储层缝洞发育程度的综合快速评价。应用效果验证了综合缝洞评价指数的有效性,对于缝洞发育程度的评价以及与储层产能的关系获得了比传统测井处理方法更为合理的结果。为精细评价缝洞体孔隙结构和定量表征储层参数,针对高覆盖率和高分辨率的电成像测井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自动分离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快速算法。结合电成像图中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响应特征,选取适应图像的结构元素和形态学滤波算子,实现井壁缝洞体电导率异常边缘检测。从一维形态学算法出发,针对原始纽扣电极极板数据,压制噪声,去除井周其他地质特征(除裂缝和溶蚀孔洞外)的影响,达到增强电成像图中缝洞体信息的目的;从二维形态学算法出发,建立了一种基于路径形态学算法的裂缝和溶蚀孔洞自动识别和提取方法。此外,构建了基于形态学算法的缝洞孔隙结构谱,实现了基质孔、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定量表征。对研究区多井的实测数据测试表明,形态学方法对处理电成像测井数据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为精细评价缝洞型储层提供算法支持。为开展精细储层流体预测,从声波全波列数据出发,提出一种基于STC的分频-互相关算法获取纵波速度频散的全新方法。将声波数据分解成一系列频率成分,利用时间慢度相关方法获取每个频率成分波形的时间-速度域矩阵,计算相邻频率成分时间-速度域矩阵的互相关,获得速度梯度和速度频散曲线。分析XMAC仪器与DSI仪器的速度频散曲线特征,探究缝洞层段含油性对声波频散和衰减的影响,总结缝洞型储层的衰减机制和岩石物理特性,并进行储层流体预测。速度频散识别流体的结果与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对比表明,速度频散曲线与含油储层对应良好,验证了分频-互相关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识别储层流体提供有效的指示作用。缝洞型储层的综合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对于解决缝洞型储层评价、指导勘探部署、制定开发方案和选取开采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华北油田上产稳产800万吨的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鹏飞[3](2019)在《基于CIFLog的成像处理解释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成像测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测井新技术,与数控测井技术相比,成像测井技术具备采集信息多、分辨率高、能准确确定底层等特点,对复杂油气藏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在大庆测井公司已实际投产应用多年的探井资料处理解释软件平台(简称探井平台)对各种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方法已经十分成熟,其中的声电成像模块可处理解释8种仪器(FMI、XRMI、STAR、EMI、CAST、CBIL、HDIP、公司自研仪器慧眼2000)数据资料,有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但是,随着生产科研的逐步深入和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平台框架在功能性、易用性及扩展性方面难以适应解释工作的新需求,迫切需要一套新的处理解释平台来作为载体。本文选择基于CIFLog测井软件平台开发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软件,CIFLog测井软件平台不仅是一个符合生产需求的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也是一个可以满足用户二次开发的应用开发平台。本文从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平台中增加了XTF、LIS、DLIS、NTI、CLS格式等在内的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与导出。数据信息识别准确,数据回放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5‰,能够满足资料处理解释的要求;为了满足成果图绘制的需求,开发了孔隙度频率成像、纵向二维曲线图、柱面展开正弦线图等绘图对象;开发了曲线滤波模块,该模块相比之前的曲线滤波功能更加强大,用户可以一次完成多条曲线或者设置多个层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滤波,为解释人员提供功能更加强大的数据预处理工具;集成了电成像、交叉偶极子声波、核磁共振和阵列感应等四大成像处理模块,并开发了相关的人机交互处理功能,达到了提供算法计算参数、控制算法运行的目的。通过选取若干井次的多种成像测井资料对软件处理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评价,本文开发的软件可满足成像测井的实际需要,已经开始推广应用。在论文的最后,对本软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恒博[4](2019)在《南哈Marsel探区南路边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参数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哈Marsel探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位置,对中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繁荣有重要的作用。南哈Marsel探区主力产层石炭系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变化大、储集空间类型丰富,认识不清,给探区的开发带来了困难,因此利用测井资料对该区进行储层类型、岩性和流体性质的识别、储层参数的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论文在文献调研和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基础上,结合研究区项目资料,完成了研究区的储层类型划分,并对各类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岩心分析数据、测井响应特征,建立碳酸盐岩储层参数计算模型;结合试气资料,对气层的敏感参数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开展南哈Marsel探区南路边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参数计算。研究成果表明,南哈萨克区块气层类型多样,既有孔隙型气层,也有裂缝型及裂缝-溶洞型气层。其中石炭系以缝洞型灰岩、云灰岩、泥灰岩气层为主,其次是孔隙型礁滩灰岩气层;泥盆系则以孔隙型气层为主,兼有裂缝性气层的发育,尤其是在盐下段底部的砾岩段,裂缝性致密气层具有高产特征。PRDS-18井共有两个含气层段:C1SR段II类储层27.1m/3层,III类储层11.6m/2层;C1V段II类储层64.4m/7层,III类储层46.9m/11层。SK1017井整体有三个含气层段:C1t-C1v1段主要以裂缝型储层为主,含气性较好;泥盆含盐段砂岩储层含气性较好;泥盆砾岩段上部含气、中间为气水过度、下部为水层。Southpri 17井和Southpri 16井仅有常规测井数据,未测量中子和密度曲线(文件中的中子曲线为套管井测量数据)。根据中子和密度曲线可以初步判断Southpri 17井和Southpri 16井分为三个含气层段,分别为I类、II类、III类。
黄建红[5](2018)在《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勘探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先后共发现了25个中小型常规油气田。近年来,勘探家们加大对柴达木盆地基岩的勘探力度,同时,在多个油气田的基岩层系见不同程度的工业油气流。2011年在阿尔金山前东段钻探的东坪1井,在基岩3159-3182m试气层段,6mm油嘴日产气11×104m3。继东坪1井之后,甩开部署了东坪3井,在E31、E32、E1+2、基岩层系试气均发现工业气流,其中基岩1856-1870m试气层段,5mm油嘴日产气3.6×104m3,东坪1井、东坪3井高产气流的发现,证实东坪地区基岩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是未来柴达木盆地勘探的重要区带。基岩油气藏具有产量高、储量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多个地质时代均有分布,因此,对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必将是今后勘探家们努力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已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现基岩油气藏,我国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至今并未发现整装油气藏,尤其是基岩气藏。东坪气藏的发现填补了国内无基岩整装气藏的历史,更为今后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对于我国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基岩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于沉积岩的基底结晶。东坪地区的基岩储层岩性复杂、既有岩浆岩、又有变质岩;孔隙结构多样,具有裂缝溶蚀孔的双重孔隙结构特征。虽然我国对基岩油气藏有发现,但却未做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钻井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的岩性、储层特征、基岩纵向内部结构、成藏条件及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东坪地区基岩岩性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为侵入岩浆岩类,主要为发育在东坪3井区的花岗岩,块状结构,岩石的颜色多为杂色和浅肉红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第二类为变质岩,主要为发育在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为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岩石的颜色多为深灰色和杂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各种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辉石等)组成。(2)基岩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可以很好的识别和划分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层,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由上至下可分为古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四个结构层。其中,半风化层是主要的储层发育段,也是油气聚集的主要位置;影响风化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基岩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古气候、上覆沉积环境、岩性、断裂构造及古地貌的控制。(3)基岩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特征,既有基质孔隙,也有裂缝孔隙;既有溶蚀孔隙,也有溶蚀裂缝;既有溶蚀孔洞,也有溶蚀缝洞等多种类型,东坪地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基岩风化壳裂缝分为溶蚀裂缝、风化裂缝、片理裂缝和节理裂缝。基岩溶蚀孔隙主要有晶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暗色矿物含量高,易发生溶蚀,发育大量的晶肉溶孔,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半风化层溶蚀带顶部。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能好,溶孔和裂缝发育,占34.8%,Ⅱ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中等,溶孔和裂缝较发育,占56.5%,Ⅲ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较差,溶孔和裂缝不发育,分布相对较少,占8.7%。(4)提出了基岩气藏评价标准,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可划分s为I、II、III类,I类储层为好储层,裂缝-孔洞发育,岩性为片麻岩,基质孔隙度大于4%,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上,产量大于10×104m3;II类储层储层为中等储层,裂缝-孔洞较发育,岩性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基质孔隙度2-4%,主要分布在构造腰部,产量小于10×104m3;III类储层储层为较差储层,裂缝溶孔不发育,岩性为花岗岩,基质孔隙度1-2%,主要分布在构造边部有油气显示。研究区以II类为主,I类较少,主要分布于基岩上部,下部多为III类。(5)东坪气田为构造控制的裂缝型气藏,具有良好的成藏地质条件。一是东坪地区主要发育坪东和牛东侏罗系两大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优质气源岩;二是储层发育,半风化层是基岩最主要的储集层段,储层厚度较大,内部微孔、裂缝发育,渗透性较好,可形成高产气层;三是有良好的盖层,半风化层顶部的土壤层和残积层是直接盖层,路乐河组底砾岩之上沉积的近百米的含膏质泥岩层是区域性盖层;四是运移条件好,基岩气藏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裂和不整合,坪东断层是东坪气藏最重要的输导体系,是沟通油源的桥梁,第三系地层底界的区域不整合面对油气向东坪构造运移聚集至关重要。(6)结合油源特征、圈闭类型、输导体系等研究成果,认为东坪地区油气的运移特点是侏罗系烃源岩所生高成熟油气沿源岩断裂作垂向运移,然后沿不整合面作横向运移,首先在东坪1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然后再沿不整合面向东坪3井区调整运移,并在该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
刘应飞[6](2018)在《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动静态评价方法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通过调研可以看出我国碳酸盐岩油藏产量占比例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其预测资源量约17亿吨,潜力巨大。其中哈拉哈塘油田目前探明储量约4亿吨,建成年产100万吨大油田。由于油水分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类型等的复杂性,造成储量动用程度低,井生产周期短,给油田的上产稳产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重点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缝洞型油藏动静态评价方法研究;2)典型单井缝洞单元开发概念模型建立及开发机理研究;3)典型多井缝洞单元开发概念模型建立及开发机理研究;4)分储层、分类型、分阶段的开发技术政策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点:1)油藏评价方法研究;2)单井缝洞单元分类开发技术政策研究;3)典型缝洞单元动静态综合表征及注采机理研究;4)分储层、分流体、分阶段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总之,哈拉哈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具有“一井一藏”特征,非均质性极强。为了实现油藏高效开发,分类开展动静态评价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技术手段,为相似油藏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陈晶[7](2018)在《鄂尔多斯奥陶系马五5-马四段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国内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现象严重,测井评价和试油结果的符合率一直比较低,准确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已经成为制约油气勘探成效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于降低试油成本、储量的准确计算等都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盆地中部的靖边-安塞地区及盆地东部的榆林-神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马四段的碳酸盐岩储层,分析统计了其岩性、物性、储集空间及电性特征,同时对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三个储层参数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密度测井曲线的孔隙度计算模型和适用于缝洞储层的变骨架参数非线性孔隙度计算模型;通过去除低孔、高渗的裂缝区域及高孔、低渗的孤立溶蚀空洞对应的数据点,建立了针对于三个不同地区的渗透率计算模型;基于核磁资料建立了变m、n值的饱和度计算方法。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低、储集空间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导致的流体识别困难,本文在研究区复杂气水层识别过程中建立了5种方法,其中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仅适用于局限台地,基于成像测井资料的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法可实现气水层的定性识别,视地层水电阻率谱均值-方差交会图法可实现定量识别。同时,基于阵列声波资料的弹性力学参数法及基于核磁共振资料的T2谱分布法也在研究区的流体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上述基础上,通过电成像孔隙度谱的研究,实现了单井储层质量以及孔隙结构有效性的定性评价。同时,基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流体移动指数能够有效识别碳酸盐岩储层中的渗透性地层,弥补了常规测井在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中的不足。
李宁[8](2017)在《松辽盆地科学钻探松科2井东孔成像测井岩心空间归位及井旁构造分析》文中指出科研钻探是获取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信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径。松科2井东孔作为松辽盆地的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主体钻孔,其未采取定向取心技术。许志琴院士曾经指出,岩心资料是否准确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研成果的精度。因此有必要针对科研钻井对未定深、定向的岩心进行空间归位,为高精度的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深度和方位信息。论文通过收集松科2井东孔成像测井资料和岩心扫描资料,利用成像-岩心扫描图像综合处理软件开展岩心空间归位工作,完成了松科2井东孔三开井段的岩心空间归位工作并对归位结果进行了质量评级。归位结果显示,随着深度的增加,岩心校正深度误差也随之增加,符合钻杆和电缆由于拉伸产生系统误差随深度逐渐增大的规律。依照岩心空间归位质量分级标准对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结果进行质量评定分级显示,归位质量等级在AA和AB的岩心占半数以上,表明电成像测井岩心空间归位效果整体上良好,说明该岩心空间归位方法在松科2井东孔适用性较好,为下一步的地质分析及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详细分析了不同岩性层段对归位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粗砂岩、砾岩及火成岩等层段岩心深度归位一般较为准确,但无法实现精确的方向定位,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层段岩心方向定位较为准确,而深度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总结概括归位过程中主要的岩性、层理、裂缝等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 4种岩心空间归位典型特征,这些归位典型特征可为该地区后续的岩心空间归位工作提供参考。最后,论文结合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带构造演化历史和地层产状分布规律,利用井震显示技术对松科2井井旁构造进行解释。结果表明,该地区构造演化分为断陷期和坳陷期两个阶段,断陷期地层受区域性的挤压改造作用影响,形成了地层倾角为14°左右,倾向为正西、南西向的鼻状构造带;坳陷期受到地质改造作用较弱,形成了地层倾角较低的沉积地层。
曹博超[9](2017)在《肯基亚克盐下石炭系上部储层特征与预测》文中提出肯基亚克盐下油藏于1971年6月被前苏联发现,前期钻探成功率低,部署三维地震采集并设计评价井(234井)后,通过深化对盐下石炭系复杂碳酸盐岩油藏的认识,油田开发取得成功,目前石炭系钻井102 口,投产88 口。但受限于区域内二叠系孔谷阶巨厚膏盐层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以及盐下石炭系油藏低孔、特低渗、异常高压、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当前油田开发面临难题。本文在取心井岩心、薄片鉴定以及测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沉积旋回与标志层法,合理选择基干剖面——234井,形成一套在研究区内井间具有良好可对比性的石炭系分层标准,将巴什基尔阶、谢尔普霍夫阶共分为6段:Д1~Д6段。利用取心井岩心、薄片鉴定以及测井资料,确定研究区储层岩性以颗粒灰岩为主,颗粒类型主要为生物碎屑;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发育少量裂缝与溶洞;储层孔隙度整体分布在2~18%之间,主要在4~10%之间,渗透率则变化较大,主要分布在0.001~10×10-3μm2之间;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为:井径曲线相对规则,自然伽马和无铀伽马较低,一般在15API以下;PE曲线相较于致密层呈明显高值;三孔隙度曲线显示孔隙度明显增大,且电阻率较围岩呈相对低值;通过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对储层参数(泥质含量、基岩孔隙度、基岩渗透率、饱和度)实现定量计算,并利用相对渗透率-孔饱关系法确定研究区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为5%。通过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确定沉积作用是该区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台缘滩和台内滩;成岩作用中,埋藏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较为明显,风化岩溶作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较弱,白云岩化作用主要发育于研究区台缘滩相区靠台缘滩一侧;裂缝作为油气的储集空间与渗流通道,虽然对储层具有改造作用,但研究区内裂缝张开度普遍较小,降低了裂缝的沟通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利用测井资料标定层位,利用相干、曲率技术刻画断层,实现构造精细解释,并通过合理时深转换确定研究区现今构造形态呈一南高北低、东西两侧受逆断层控制的断鼻构造;进一步利用地震属性提取及储层反演技术,通过储层综合预测,以现今构造、古地貌、沉积相、地震几何属性、地震振幅属性、储层反演、储层厚度等七方面因素作为分类依据划分Ⅰ、Ⅱ、Ⅲ类储层,其中,Ⅰ类储层位于现今构造高部位、古地貌近流体来源,属于台缘滩相沉积,地震几何属性指示裂缝发育,地震振幅属性及储层反演结果指示储层发育,已钻井情况印证区域内储层发育;Ⅱ类储层位于现今构造高部位、古地貌较靠近流体来源,属于台缘滩、台内滩相沉积,地震几何属性指示裂缝较发育,地震振幅属性及储层反演结果指示储层较发育,已钻井情况印证区域内储层较发育;Ⅲ类储层位于现今构造较高部位、古地貌较靠近流体来源,属于台缘滩、台内滩相沉积,地震几何属性指示裂缝程度一般,地震振幅属性及储层反演结果指示储层欠发育,已钻井情况印证区域内储层欠发育。进而确定研究区西部、南部储层最发育,见Ⅰ、Ⅱ、Ⅲ类储层;东北部储层较发育,仅见Ⅱ、Ⅲ类储层;中部及北部储层欠发育,以指导下一步油田开发。
吴清东[10](2015)在《浅析测井地质一体化解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测井地质一体化解释目前在国内多个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好解决了勘探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对深层气藏、多层层状油气田、复杂断块油气田等储层问题。有效实现了增储建产,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二、成像测井解释图集库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像测井解释图集库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测井仪推靠系统研究概况 |
1.1.1 推靠系统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
1.1.2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球推靠系统结构方案设计 |
2.1 微球推靠系统的工况环境分析 |
2.2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要求 |
2.3 微球推靠系统原理分析及方案设计 |
2.3.1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原理分析 |
2.3.2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推靠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3.1 推靠系统运动学分析 |
3.1.1 推靠系统运动学数理模型 |
3.1.2 推靠系统运动过程分解 |
3.1.3 推靠系统总体运动学描述 |
3.2 推靠系统运动学实例计算 |
3.2.1 推靠系统各杆件运动特性参数 |
3.2.2 推靠系统机构运动曲线 |
3.3 推靠系统动力学分析 |
3.3.1 推靠系统各杆件受力分析 |
3.3.2 建立力平衡方程 |
3.4 推靠系统动力学实例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dams推靠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
4.1 推靠系统运动学仿真研究 |
4.1.1 推靠系统物理样机模型 |
4.1.2 推靠系统运动学仿真模型 |
4.1.3 推靠系统运动学仿真曲线 |
4.2 推靠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
4.2.1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 |
4.2.2 推靠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4.2.3 推靠系统动力学仿真曲线 |
4.2.4 结果分析与探讨 |
4.3 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比对 |
4.3.1 运动学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比对 |
4.3.2 动力学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比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5.1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优化参量分析 |
5.1.1 推靠系统优化对象运动描述 |
5.1.2 推靠系统位移、速度、加速度、传动角方程 |
5.2 工作行程传动角最优的微球推靠系统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5.2.1 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 |
5.2.2 推靠系统工程化约束条件 |
5.2.3 优化设计算例 |
5.3 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5.3.1 设计变量 |
5.3.2 目标函数及其处理过程 |
5.4 优化算法 |
5.5 优化结果与讨论 |
5.5.1 算法参数设置与优化结果 |
5.5.2 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缝洞型储层综合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常规测井缝洞评价 |
1.2.2 电成像测井缝洞研究 |
1.2.3 声波测井缝洞与流体识别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缝洞型储层的综合常规测井评价方法 |
2.1 缝洞型储层的孔隙类型及特征 |
2.1.1 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以冀中坳陷古潜山地层为例 |
2.1.2 孔隙类型及特征 |
2.2 缝洞型储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2.2.1 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 |
2.2.2 声波时差测井响应特征 |
2.2.3 密度和中子测井响应特征 |
2.2.4 自然伽马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响应特征 |
2.3 基于常规测井响应的缝洞异常提取方法 |
2.3.1 三孔隙度比值 |
2.3.2 电阻率侵入校正差比 |
2.3.3 测井曲线变化率 |
2.3.4 等效弹性模量差比 |
2.3.5 次生孔隙指数 |
2.4 综合缝洞评价指数及其在缝洞型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
2.4.1 综合缝洞评价指数 |
2.4.2 缝洞型储层应用与评价 |
2.5 小结 |
第3章 电成像测井数据预处理与二值形态学图像提取 |
3.1 缝洞等井壁地质结构的电成像测井响应特征 |
3.1.1 FMI仪器的测量原理 |
3.1.2 井周地质结构在电成像图中的响应特征 |
3.2 电成像测井数据的预处理 |
3.2.1 奇异谱分析空白条带插值 |
3.2.2 Otsu成像图基质自动分割 |
3.3 基于二值形态学算法的缝洞提取与边缘检测 |
3.3.1 形态学结构元素 |
3.3.2 二值形态学的基本算法 |
3.3.3 形态学算子去噪与缝洞提取 |
3.3.4 形态学边缘检测 |
3.4 基于二值形态学算法的缝洞参数表征与实例分析 |
3.4.1 构建缝洞孔隙结构谱 |
3.4.2 裂缝参数定量计算 |
3.4.3 基于二值形态学算法的缝洞提取实例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和路径形态学算法的缝洞识别与提取 |
4.1 一维自适应结构元素的电极板数据缝洞识别 |
4.1.1 一维数学形态学基本变换及组合滤波器 |
4.1.2 自适应多尺度结构元素构建 |
4.1.3 模拟与实测数据去噪效果分析 |
4.1.4 地层层理和泥质条带的剔除 |
4.2 二维电成像图的路径形态学处理与缝洞子图像分离 |
4.2.1 路径形态学基本原理 |
4.2.2 基于电成像图特征的邻接图模式 |
4.2.3 电成像图中裂缝与溶蚀孔洞的路径开运算实现 |
4.2.4 基于路径形态学的图像数据噪声压制与缝洞提取 |
4.2.5 实际资料处理与应用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声波速度频散与衰减的流体识别 |
5.1 声波全波列数据的频散与衰减模式 |
5.1.1 阵列声波测井的探测原理 |
5.1.2 孔隙介质中的声波频散与衰减 |
5.1.3 孔隙介质中的声波频散与衰减 |
5.2 基于STC的分频-互相关速度频散计算方法 |
5.2.1 基于STC的分频-互相关算法原理 |
5.2.2 算法误差讨论 |
5.2.3 算法计算流程 |
5.3 实测数据的速度频散与衰减分析 |
5.3.1 XMAC声波数据分析 |
5.3.2 DSI声波数据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CIFLog的成像处理解释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成像测井系统简介 |
第3章 软件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系统组成 |
3.3 软件组织结构 |
3.4 软件的详细设计 |
第4章 数据格式解编与转换模块开发 |
4.1 模块开发 |
4.2 数据格式解编结果对比 |
4.2.1 解编信息与数据对比 |
4.2.2 误差分析 |
第5章 辅助功能模块开发 |
5.1 绘图模块开发 |
5.1.1 实现流程 |
5.1.2 模块开发 |
5.2 曲线滤波模块 |
5.3 成果图绘图模板制作 |
第6章 处理解释方法模块集成 |
6.1 电成像处理解释方法模块集成 |
6.1.1 集成方案设计 |
6.1.2 算法模块集成 |
6.1.3 算法模块开发 |
6.1.4 人机交互功能模块开发 |
6.2 交叉偶极子声波处理模块集成开发 |
6.2.1 集成方案设计 |
6.2.2 算法模块集成 |
6.2.3 人机交互功能设计与开发 |
6.3 阵列感应处理解释模块集成 |
6.3.1 模块集成方案 |
6.3.2 原算法结果对比 |
6.3.3 一维反演算法模块开发 |
6.4 核磁共振处理解释方法模块集成 |
6.4.1 整体框架搭建 |
6.4.2 算法集成 |
第7章 软件模块的应用 |
7.1 自研电成像仪器处理解释评价 |
7.2 自研阵列声波测井仪器处理解释评价 |
7.3 自研阵列感应仪器处理解释评价 |
7.4 核磁共振处理解释模块应用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认识和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南哈Marsel探区南路边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参数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孔隙度计算方法 |
1.2.2 碳酸盐岩渗透率计算方法 |
1.2.3 碳酸盐岩饱和度计算方法 |
1.2.4 碳酸盐岩裂缝综合评价方法 |
1.2.5 碳酸盐岩流体性质评价方法 |
1.2.6 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
1.3.3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基本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2 南哈区块构特征分析 |
2.2.1 南哈区块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样式分析 |
2.2.3 构造演化分析 |
2.3 南哈区沉积特征分析 |
2.3.1 主要沉积相类型 |
2.3.2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2.4 研究区地层划分 |
2.5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对比结果 |
第3章 南哈储层主要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 |
3.1 各层系不同类型储层划分标准 |
3.2 各层系不同类型储层及测井响应特征 |
3.3 各层系气层发育与气层厚度分布规律 |
第4章 测井解释方法及单井解释 |
4.1 测井解释方法 |
4.1.1 解释模型 |
4.1.2 参数计算 |
4.1.3 解释标准 |
4.2 单井解释 |
4.2.1 PRDS-18井测井解释 |
4.2.2 SK1017井测井解释 |
4.2.3 Southpri17 井测井解释 |
4.2.4 Southpri16 井测井解释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岩油气藏定义及其类型 |
1.2.2 基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
1.2.3 基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断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2 构造发育史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第3章 东坪地区基岩岩性特征及识别模式 |
3.1 基岩岩石学特征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变质岩特征 |
3.2 东坪地区及邻井岩浆活动时期 |
3.3 基于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 |
3.3.1 常规测井资料识别 |
3.3.2 电成像识别 |
3.3.3 自然伽玛能谱识别 |
3.3.4 ECS测井识别 |
3.3.5 识别模式建立 |
3.3.6 基岩岩性分布特征 |
第4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结构特征 |
4.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特征 |
4.1.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模式建立 |
4.1.2 测井响应特征 |
4.1.3 地震响应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 |
4.2 基岩风化壳厚度与影响因素 |
4.2.1 风化壳厚度 |
4.2.2 风化壳厚度影响因素 |
4.3 风化壳发育模式 |
第5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其评价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1.1 裂缝特征 |
5.1.2 孔隙特征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物性特征 |
5.3.1 孔渗特征 |
5.3.2 基岩风化壳与孔隙度纵向分布 |
5.4 风化壳的再成岩作用 |
5.5 基岩储层流体特征 |
5.6 储层分类评价 |
5.6.1 基岩储层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
5.6.2 储集层评价 |
第6章 基岩油气藏成藏条件 |
6.1 基岩油气藏特征 |
6.1.1 基岩气藏特征 |
6.1.2 油气分布特征 |
6.2 基岩油气藏成藏规律 |
6.2.1 生、储、盖的良好配置成藏基础 |
6.2.2 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保障 |
6.2.3 优越的油气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根本 |
6.3 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动静态评价方法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缝洞型油藏动静态评价方法研究 |
1.3.2 典型单井缝洞单元开发机理研究 |
1.3.3 典型多井缝洞单元开发机理研究 |
1.3.4 不同类型缝洞储集体的开发技术对策 |
1.4 关键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技术关键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2 断裂特征 |
2.2.1 走滑断裂解释与刻画 |
2.2.2 走滑断裂分段、分层与分级 |
2.2.3 走滑断裂发育具有继承性与改造性 |
2.3 储层特征 |
2.3.1 储层岩石类型 |
2.3.2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2.3.3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
2.3.4 钻井工程异常响应特征 |
2.4 开发存在问题及难点 |
2.4.1 资料品质差,油藏描述难 |
2.4.2 非均质性强,储量计算难 |
2.4.3 流体复杂,井位部署难 |
2.4.4 天然能量弱,稳产难度大 |
2.4.5 缝洞体空间结构方面 |
第三章 缝洞型油藏动静态评价方法研究 |
3.1 油藏动静态评价的必要性 |
3.2 缝洞型油藏动静态评价方法研究 |
3.2.1 基于缝洞体空间结构描述的缝洞量化雕刻研究 |
3.2.2 缝洞型油藏储层类型分类评价研究 |
3.2.3 缝洞体油水分布规律评价方法 |
3.2.4 缝洞体储量动静态评价研究 |
第四章 缝洞型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4.1 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2 分储层、分布类型、分阶段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第五章 矿场应用 |
5.1 应用效果 |
5.2 取得成效 |
5.2.1 通过精细注水,注水开发效果显着改善 |
5.2.2 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建成年产百万吨油田 |
5.2.3 产建井成功率常年保持较高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鄂尔多斯奥陶系马五5-马四段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综合分类 |
1.2.2 基于常规资料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 |
1.2.3 成像测井在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1.3.2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 |
1.3.3 储层有效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
1.3.4 储层流体性质测井识别方法 |
1.4 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关键技术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资料基础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地层特征 |
2.1.3 沉积特征 |
2.1.4 储层特征 |
2.2 资料基础 |
第3章 储层特征与四性关系研究 |
3.1 岩性及电性特征 |
3.2 物性特征 |
3.3 储集空间特征 |
第4章 储层参数计算 |
4.1 孔隙度计算模型研究 |
4.1.1 基于体积模型的密度测井曲线的孔隙度模型 |
4.1.2 基于声波时差的孔隙度非线性计算模型 |
4.2 渗透率模型研究 |
4.3 变m、n值的饱和度计算模型 |
4.3.1 饱和度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4.3.2 饱和度计算方法及应用实例 |
第5章 复杂气水层识别方法及研究 |
5.1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 |
5.2 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法定性识别气水层 |
5.3 视地层水电阻率谱均值-方差交会图法 |
5.4 基于阵列声波资料识别气层 |
5.5 基于核磁共振T2谱的气水识别 |
第6章 测井储层有效性评价 |
6.1 基于电成像孔隙谱分类的储层渗透性评价 |
6.2 斯通利波流体移动指数评价储层渗透性 |
第7章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松辽盆地科学钻探松科2井东孔成像测井岩心空间归位及井旁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岩心空间归位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井旁构造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松辽盆地主要构造单元 |
2.1.2 松辽盆地层层序介绍 |
2.2 松科2井东孔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基本原理及归位方法 |
3.1 岩心空间归位原理 |
3.2 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方法 |
3.2.1 松科2井东孔资料收集 |
3.2.2 松科2井东孔资料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 |
4.1 岩心空间归位典型特征 |
4.2 岩心空间归位结果分析 |
4.2.1 岩心空间归位结果 |
4.2.2 成像测井及岩心层理产状对比 |
4.2.3 岩心深度校正量分析 |
4.3 岩心空间归位质量评价 |
4.3.1 岩心空间归位质量分级标准 |
4.3.2 松科2井三开中完井段岩心空间归位质量评价 |
4.3.3 松科2井三开完井井段岩心空间归位质量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松科2井东孔井旁构造分析 |
5.1 地层产状提取原理 |
5.2 井旁构造分析原理 |
5.3 松科2井旁构造分析 |
5.3.1 松科2井地层产状分析 |
5.3.2 松科2井东孔构造解释 |
5.3.3 松科2井东孔井震显示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肯基亚克盐下石炭系上部储层特征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储层特征与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1.2.2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勘探开发概况 |
第3章 地层划分对比 |
3.1 地层层序 |
3.2 巴什基尔阶 |
3.2.1 C_2b~3段(Д_1层) |
3.2.2 C_2b~2段(Д_2层) |
3.2.3 C_2b~1段(Д_3层) |
3.3 谢尔普霍夫阶 |
3.3.1 C_2s~3段(Д_4层) |
3.3.2 C_2s~2段(Д_5层) |
第4章 储层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性特征 |
4.1.1 储层岩石类型 |
4.1.2 储层颗粒特征 |
4.2 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
4.5 储层测井解释模型 |
4.5.1 储层岩性识别 |
4.5.2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4.5.3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 |
4.5.4 有效孔隙度下限 |
第5章 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
5.1 储层平面展布规律 |
5.2 沉积对储层的影响 |
5.2.1 沉积模式及相标志 |
5.2.2 岩石相划分 |
5.2.3 地震相识别及相带展布 |
5.2.4 沉积对储层的控制 |
5.3 成岩对储层的影响 |
5.3.1 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3.2 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3.3 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3.4 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3.5 裂缝对储层的影响 |
5.4 储层主控因素小结 |
第6章 储层预测研究 |
6.1 构造解释 |
6.1.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6.1.2 地震构造解释方法 |
6.1.3 断裂特征 |
6.1.4 构造特征 |
6.2 储层预测 |
6.2.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6.2.2 地震属性分析 |
6.2.3 储层反演 |
6.3 储层综合预测 |
第7章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肯基亚克油田裂缝测井解释处理综合成果表 |
附录2 单井资料收集整理情况表 |
(10)浅析测井地质一体化解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针对油藏特点,结合评价需求,以测前设计为依托,应用成象测井技术 |
2以核磁共振为代表的成像测井、处理解释技术 |
3利用测井新技术,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开发储层精细描述分析技术应用效果显着 |
4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应用不断取得新成果 |
5根据 “三低”储层特点,围绕评价难点,研究相应的储层综合评价技术 |
四、成像测井解释图集库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D]. 冯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9)
- [2]缝洞型储层综合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 李曦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3]基于CIFLog的成像处理解释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D]. 李鹏飞. 吉林大学, 2019(11)
- [4]南哈Marsel探区南路边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参数计算[D]. 恒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D]. 黄建红.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6]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动静态评价方法及开发对策研究[D]. 刘应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7]鄂尔多斯奥陶系马五5-马四段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D]. 陈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松辽盆地科学钻探松科2井东孔成像测井岩心空间归位及井旁构造分析[D]. 李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9]肯基亚克盐下石炭系上部储层特征与预测[D]. 曹博超.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10]浅析测井地质一体化解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 吴清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