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砂岩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反演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琦[1](2021)在《三塘湖盆地非常规储层特征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塘湖盆地作为吐哈油田的重要产油区,是吐哈油田原油稳定生产的重要保证。三塘湖盆地内主要发育四种不同岩性的非常规储层,分别为:低渗砂岩储层、沉凝灰岩致密油储层、混积岩页岩油储层以及风化壳/内幕火山岩储层。复杂的油藏储层条件也直接导致了储层的物性差异较大,对于吐哈油田后续开发的过程中,难以选择更适宜开发的甜点区域。本文根据吐哈油田的基本情况,从储层条件出发,通过岩心常规物性测试、高压压汞、低温吸附等实验,对四种岩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定性及定量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核磁共振-离心技术开展了流体赋存静态实验及水驱油动态实验,进行储层流体赋存空间状态分析,确定了储层内可动流体与原油的赋存空间特征。最后对四种岩性储层进行了分级评价,优选了后续开发的甜点区域,为吐哈油田后续制定有效开发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次研究的结果不仅可以为三塘湖盆地四种不同岩性的油藏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还能够通过对多种岩性储层特征的对比性研究为其他区域的不同岩性储层的有序、有效动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四种储层整体物性较差,孔隙结构复杂。其中沉凝灰岩储层整体均质性较强,孔喉发育较好;页岩储层发育最差,孔隙最为细微,火山岩与低渗砂岩储层孔隙发育水平介于两者之间。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四种储层中的可动流动百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开发潜力变好。根据可动流体含量分析,沉凝灰岩储层开发潜力最好,页岩储层开发潜力最差,低渗砂岩储层和火山岩储层介于二者之间。储层流体均主要赋存在亚微米级和微米级孔隙空间中。对于绝大部分储层而言,即便储层内部纳米级孔隙含量较多,但由于孔喉细微,流体在其中无法流动,相应地亚微米级和微米级孔隙空间占比较小但具有较大的渗流潜力。此外边界层厚度越大,储层流体所受到的渗流阻力越大,储层开发越困难。综合孔隙结构与流体赋存空间状态分析,沉凝灰岩储层是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的甜点储层,建议优先开发。
杜堃[2](2020)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富集盆地之一,其战略地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盆地西南部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段及长8段储层作为该区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尤其受到研究人员重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孔隙流体方面的研究对储层的高效经济开发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目前对该区孔喉结构及其对孔隙流体赋存规律、运动特征、前缘推进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尚少。本次研究从盆地基础沉积特征、岩性组成、物性特征等方面入手,基于典型成岩矿物的鉴定分析,划分成岩演化阶段并反演孔隙度演化特征;同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可视化手段定性识别主要孔喉类型,并运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等温吸附等手段综合表征储层微观孔喉结构,探究其与物性特征的耦合关系;在定量表征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油水相渗、核磁共振及渗吸实验,开展储层渗流特征及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探讨渗吸效率与孔喉结构耦合关系;最终挖掘目的层水驱特征,总结水驱规律并开展储层综合评价。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华庆地区长6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8.77%,平均渗透率为0.271 10-3μm2;长8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9.02%。平均渗透率为0.664 10-3μm2,长8段储层储集及渗流能力均优于长6段。(2)华庆地区长6段抗压实能力较差,压实作用造成的减孔特征明显;长8段早期胶结减孔明显,长6段主要以晚期胶结减孔为主。两段储层均发育一定的溶蚀孔隙,该类孔隙能够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3)储层喉道半径参数及非均质特征与储层渗流能力关系密切,喉道非均质性越强,储层渗流能力越好,长8段储层孔喉配置关系及渗流能力优于长6段储层。(4)微毛管发育集中储层渗流能力较弱,微毛管发育均匀储层随孔喉半径增大,渗流能力逐渐增强。残余粒间孔的发育以及较好的孔喉配置关系造成长8段具有更好的储集能力及渗流能力,进而导致储层流体可动能力优于长6段储层。(5)早期渗吸效率较高明显高于中晚期。长6段丰富的亲水性粘土矿物提高了储层渗吸能力,长8段较大孔隙的发育能够在早期形成较高驱替效率,微细喉道与较大半径孔隙较好的连通关系提高了长8段渗吸驱替最终采出率。(6)长8段储层驱替效率普遍高于长6段储层,见水后持续注水能够有效增加长8段储层驱油效率,长6段受控于较差的孔喉配置关系,水相更易形成优势通道,见水后储层驱油效率提高程度有限。(7)华庆地区长6段及长8段Ⅰ类~Ⅳ类储层物性逐渐变差,但长8段较大的孔喉半径及相对较好的孔喉配置特征对相同类型储层品质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长6段除Ⅱ类储层外,其余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见水后持续注入对于驱油效率及波及面积改善效果有限。长8段除Ⅳ类储层外,其余储层在见水后仍能保持一定的驱油效率,稳产周期受储层类型控制明显。
屈怡倩[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石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及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致密油作为我国非常现实的非常规油气,已经实现了商业性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是我国致密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其中延长组长8段油水关系复杂,产量差异明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杂的孔喉结构导致可采收能力差异。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制约因素,是厘清可采收能力的基础工作,目前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多手段联合表征的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在资料搜集及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验测试对白豹-华池区块以及贺旗-马岭区块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埋藏-充注史进行研究;综合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分析,并引入分形理论针对储层孔喉大小、孔径分布及复杂程度进行研究并分类;综合核磁共振、核磁成像以及油水相渗实验对储层流体可动用程度进行研究,并基于生产动态对储层可采收能力进行评价;综合上述研究,分析不同可采收能力储层的孔喉结构差异及造成孔喉结构差异的基础因素,最终建立储层可采收能力与孔喉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白豹-华池区块长石含量较高,绿泥石膜发育,贺旗-马岭区块岩屑含量相对较高,白豹-华池区块的物性整体上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贺旗-马岭区块由于埋藏深度较深,导致储层压实程度更高,溶蚀作用较强,但中晚期胶结程度高,因此受控于沉积及成岩作用的差异,白豹-华池区块现今面孔率更高,粒间孔更为发育。白豹-华池区块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以Ⅰ类和Ⅱ类为主,贺旗-马岭区块以Ⅱ、Ⅲ和Ⅳ类为主;恒速压汞曲线白豹-华池区块全部为孔隙主导型,贺旗-马岭区块Ⅲ和Ⅳ类为喉道主导型;白豹-华池区块孔喉特征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联合表征法能克服各种实验手段的缺陷,更真实反映储层孔喉结构全尺径分布特征,基于全尺径孔喉表征结果,由Ⅰ类至Ⅳ类孔喉分布区间收窄,大孔喉为主向小孔喉为主过渡。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越大,孔喉结构复杂程度越高。基于前述研究成果对孔喉结构分类可得,两个研究区块储层孔喉结构各分为4类,由Ⅰ类至Ⅳ类孔喉结构逐渐变差。储层可采收能力由1类至4类逐渐变差,对应的可动流体饱和度逐渐降低,T1-T2图信号分布面积逐渐减小,相渗能力逐渐降低,驱油效率逐渐降低,日产油量逐渐降低,稳产周期逐渐缩短,白豹-华池区块比贺旗-马岭区块具有更好地生产动态表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孔喉结构的差异。由1类至4类粒间孔含量减小,粒间孔主导逐渐变为晶间孔主导,溶蚀孔含量在前两类较为发育;最大孔喉半径逐渐减小,喉道半径平均值减小,分形维数值增大,孔喉半径减小且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增加。沉积及成岩是影响孔喉结构的基础因素,由1类至4类石英含量减少,填隙物含量增加,比较显着的差异在于1类以高绿泥石膜含量为特征,2类溶蚀增孔作用强,但压实程度高于,3类易塑变组分含量高,因此压实程度最高,4类发育大量碳酸盐岩胶结物,导致致密无孔。白豹-华池区块压实程度相对较弱,粒间孔保存较好,且长石溶孔发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孔喉结构。
曹阳[4](2020)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常规油气产量逐渐下降,具有较大潜力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则越来越受重视。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是对致密油储层研究的基础。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关于致密油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长岭凹陷泉四段致密油储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以及流体赋存状态两部分内容。针对研究区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物性相关性较差的特征,首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镜下观察等方法,确定长岭凹陷泉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及微裂缝等;然后,根据压汞法和核磁共振实验资料,分析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曲线形态以及孔隙结构参数,定性、定量地表征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了储层孔隙结构的分类方法。针对流体赋存状态研究,本文利用核磁共振实验方法确定储层致密砂岩可动流体赋存状态,在大量实验数据及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核磁共振T2谱是由多个对数正态分布谱叠加得到,本次研究将致密砂岩T2谱分解为毛细管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和大孔隙对数正态分布曲线。给出了对数正态分布函数μ和σ值的取值方法。分析可动流体赋存状态影响因素,根据可动流体T2谱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分类。利用可动流体T2谱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
王桐[5](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油气资源丰富,多年来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其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比较发育,储层内部的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直接制约影响着储层的品质和其采收程度,因此厘清研究区储层基本的微观地质特征和油气在其中渗流的运动规律以及优质储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储层进一步的油气开采工作具有很好的精准科学指导意义。本次研究笔者从基本的岩心观察起步,运用铸体薄片和电镜技术对储层的基础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物性测试实验分析、多种压汞实验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油水相渗实验和水驱油实验对储层的孔喉结构的品质发育特征以及流体的渗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初步总结了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并结合多种微观地质特征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合理分类。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属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相和河口坝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域,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类型居多,填隙物平均总含量为21.05%,主要由杂基和胶结物组成,整体物性较差,属于特低渗-超低渗储层。粒间孔和溶蚀孔隙的相互组合类型构成了油气储集的主要孔隙空间,总面孔率平均为3.05%;应用高压压汞实验将储层孔隙结构品质由好至坏,分为四类,对应的最大孔喉半径平均值依次减小分别为2.5μm、1.56μm、0.78μm和0.48μm,恒速压汞表明不同样品之间喉道半径的差异性大,孔喉非均质性强,喉道的大小发育直接影响油气的渗流能力;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的差异也是影响可动流体在储层内赋存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据相渗曲线所获得的油水运动参数,将渗流能力优劣分为四类,所对应的驱油效率也依次变差;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和微裂缝等四个因素对储层物性起主要控制作用,同时根据各微观地质特征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合理的分类评价,为后期油田开发工作提供科学的建议。
刘亮[6](2020)在《核磁共振测井反演及应用研究 ——以杭锦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是勘探开发致密气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又属于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长久以来,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流体识别、孔隙度、渗透率计算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致密油气藏孔隙结构方面具有其他测井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另一方面核磁共振测井致密砂岩气藏应用中还经常存在测井资料解释失败的案例,例如受杭锦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的影响,导致在该地区的水层经常出现核磁共振差谱信号,核磁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值偏小等问题,不仅制约了杭锦旗地区勘探开发的进展,同时也对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砂岩等复杂储层的有效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对致密砂岩气储层展开核磁共振反演及应用研究,解决核磁共振测井在当前复杂储层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本文从核磁共振测井反演及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杭锦旗地区数据开展核磁共振反演及应用研究。首先,以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为主,常规测井资料为辅,结合岩心实验数据开展储层特征分析,总结出不同地层的岩性、物性、电性以及含气性特征。在分析典型气、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总结和提炼气、水层的核磁共振T2谱十组分量分布特征。然后,针对杭锦旗地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特点,将粘土束缚水信号加入核磁共振二维反演。通过TSVD法反演明确了在考虑粘土束缚水信号的情况下,二维T2-T1谱识别含气储层中四种信号的能力要优于二维T2-D谱。对于T2-T1谱反演来说,保持长等待时间有利于中、长弛豫信号反演的稳定性,保留较低的短等待时间有利于短弛豫信号的聚焦。大回波数有利于增强长弛豫组分流体信号的聚焦性,小回波数有利于短弛豫组分流体信号的增强。同时,建立一种基于交点定位法的粘土束缚水信号反演发散校正法。该方法基于谱峰定位和谱宽度计算,进而重建了粘土束缚水二维谱信号,能够解决除原始回波串采集质量原因之外的粘土束缚水信号反演发散问题。最后,结合反演研究成果开展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研究。在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应用方面,分析了致密砂岩气、水层的弛豫特征变化机理,统计了杭锦旗地区气、水层T1和T2谱分布范围特征,并依据该特征构建了杭锦旗地区T2-T1二维谱解释模版。通过二维核磁的应用,使得一维核磁各种流体信号重叠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率已由原来的一维核磁测井的78%上升到二维核磁的91%。在孔隙度计算方面,建立了核磁联合声波时差的计算方法,抵消了部分含气性的影响,有效缓解了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致密砂岩气层孔隙度普遍偏小的问题。在渗透率计算方面,建立了基于可变参数p、q、h、i的新型核磁渗透率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由其储层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共同决定的原理,结合了岩心实验数据和核磁测井数据二者各自在渗透率计算上的优势。实例证明,新渗透率模型计算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相关系数达到0.94,进一步提升了致密砂岩气储层的渗透率计算精度。在孔隙结构识别方面,建立了核磁十组分孔径分级法用于识别孔隙结构,既能识别出连续深度下储层孔隙结构的精细变化,也能够进一步基于泥浆驱替流体技术建立的横向转换系数构建出新的伪毛管压力计算模型。经实例验证,该模型构造的砂岩储层的伪毛管压力曲线与岩心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符合率大于80%。
白泽[7](2020)在《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和油水关系复杂,孔隙流体对测井响应贡献小,油层和水层的电性和物性差异不明显,低对比度油层大量发育,测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这一类油层困难,测井解释符合率低,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进程。本研究从储层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以及数字岩心技术,系统研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岩石物理特征与“四性”关系,从储层微观和宏观因素两个角度明确了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构建流体识别因子,建立了双Rw曲线重叠法、分区图版法、全烃录井-测井信息联合法和P1/2正态分布法,并基于图版符合率和投票策略提出了一种综合流体判别法。同时,优化并构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和阵列声波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建立并优选了合适的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模型,分区研究了变阿尔奇指数模型、双孔隙度模型和等效岩石组分模型。基于等效岩石毛管束理论推导了变胶结指数饱和度模型。此外,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出发,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了用于流体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的SVM分类模型和SVR回归模型。最后,利用构建的测井解释方法和模型在研究区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研究得出,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和岩石复杂的润湿性是造成低对比度油层的主要微观因素;同时,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和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区域性差异在宏观上控制了低对比度油层的分布。提出的综合流体判别法既体现不同方法的独立判断,又考虑了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应用效果比单一图版法更好,提高了常规测井流体识别精度。基于核磁共振和阵列声波测井建立的流体识别方法充分反映了孔隙流体信息,有效增强了新技术测井对复杂油水层的识别能力。基于测井曲线多元回归的孔隙度模型和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构建的渗透率模型精度更高。不同饱和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密闭取芯数据对比发现,利用等效岩石毛管束模型推导的变胶结指数模型计算精度最高,说明利用孔隙结构特征建立饱和度模型是有效的。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精度比常规测井交会图版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高;利用SVR回归模型预测的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比实验数据拟合模型计算的精度更高,表明利用SVM方法开展复杂油水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是可行的。上述研究成果为陇东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和老井复查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解释依据。
王谦[8](2020)在《致密砂岩饱和度模型与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致密砂岩油气藏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在我国各大主要盆地均有分布。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测井解释难度大。裂缝发育既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也给储层的测井评价带来挑战,储层参数难以准确计算。含水饱和度是储集层定量评价的重要参数,含水率是产能预测和储层评价的关键,二者对于指导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与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建立了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类型含水饱和度与气柱高度和物性指数的关系,应用效果较好。考虑到研究区裂缝发育,优选了裂缝-孔隙双孔隙介质模型,完成了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同时,本文重点开展了裂缝性致密砂岩数值模拟,建立了不同裂缝开度、不同裂缝角度的数字岩心模型,基于数学形态法和格子玻尔兹曼法建立了不同含水饱和度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数字岩心。利用有限元算法进行数值模拟,探索了岩石电阻率与不同裂缝特性的关系。基于模拟结果建立了胶结指数与裂缝开度和裂缝倾角的数学模型,探索了电阻增大系数和饱和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电阻率随着裂缝开度增大而降低,随着裂缝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电阻率增大率与含水饱和度在双对数坐标下不呈现一种指数关系。根据模拟结果,建立了新的含水饱和度的模型,该模型在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裂缝性致密砂岩应用效果较好。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延长组长8储层致密砂岩,首先分析岩心相渗实验结果,研究了致密砂岩的相渗曲线特征,以孔隙结构指数与束缚水饱和度为依据进行储层分类,基于分类结果分别拟合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模型系数,建立系数与孔隙结构指数的关系,得到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相对渗透率模型。利用分流量方程建立不同孔隙结构的含水率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22口井的22个试油层,计算正确率符合率约为72.72%。同时,本文探索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预测方法,优选高斯函数和最近邻聚类算法构建网络模型。根据误差分析确定油、水相对渗透率预测最佳网络模型及参数,基于预测结果计算含水率。该方法在本研究区进行应用,预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相渗实验结果一致,计算的含水率与测试结果吻合。
刘继龙[9](2020)在《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日益深入,火山岩油气藏已发展为油田勘探开发的热点。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岩性和孔隙结构复杂、含水饱和度高,造成储层流体性质评价困难,因此,建立适用于该地区储层综合解释方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营城组砂砾岩作为标准层,对全区进行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岩石薄片资料,确定研究区储层主要有安山质(沉)火山岩以及流纹质(沉)火山岩两大类岩性,优选了 10条测井曲线,建立了火二段8个岩性识别图版,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理论、决策树理论以及随机森林理论建立了火山岩细分岩性识别模型,并优选随机森林模型作为研究区火山岩的岩性识别模型,并对储层岩性进行了识别,符合率为92.3%。利用电成像处理技术确定孔隙度分布谱,利用核磁处理技术将T2谱转化为伪毛管压力曲线,实现了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描述;根据伪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分岩性确定了3种储层类型,优选常规以及特殊测井曲线,建立了 10个火山岩储层类型识别图版,确定了火山岩储层分类方法及标准,完成了研究区储层类型识别;对储层进行四性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气水层识别的敏感曲线,建立了5个安山质(沉)火山岩流体识别图版以及3个流纹质(沉)火山岩流体识别图版;分别确定了安山质(沉)火山岩以及流纹质(沉)火山岩的岩石骨架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曲线与岩心分析数据回归的方法分岩性建立了中子-密度组合或密度-核磁组合孔隙度解释模型,利用渗透率与孔隙度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渗透率解释模型。利用核磁数据中束缚水饱和度与渗透率回归的方法确定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岩电实验研究表明火山岩岩电规律在双对数坐标上呈现非阿尔奇特征,它是由火山岩复杂孔隙结构引起的。针对火山岩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核磁实验分析数据以及压汞实验数据,确定了各种不同孔隙组分的孔隙半径,将孔隙组分划分为微孔、小孔、中孔、大孔,确定了不同孔隙类型下不同孔隙组分的T2界限值以及不同T2界限所对应的孔隙度,利用有效介质导电理论描述小孔、中孔、大孔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火山岩储层的改进有效介质导电模型。同时,还建立了改进阿尔奇方程和孔隙几何形态导电模型。对比分析改进有效介质导电模型、改进阿尔奇方程以及孔隙几何形态导电模型的处理结果,表明改进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解释结果更好。利用建立的火山岩储层综合解释方法,处理与解释了 36 口探井,解释符合率为95.0%,为本研究区域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卿元华[10](2020)在《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文中提出川中凉上段、沙一段是川中致密油的主要勘探层系,致密油资源丰富,但是,因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认识不清晰,使川中致密油勘探开发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利用油藏工程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方法,确定致密油储层下限,进而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通过显微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等实验分析,系统分析致密油储层岩石学、储集性及成岩作用等特征;根据泥岩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温度、粘土矿物演化、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及不同自生矿物的赋存关系等,定时反演致密油储层成岩演化和孔隙演化特征;以铸体薄片定量统计为基础,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条件,定时定量恢复地史时期孔隙演化过程;根据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分析,结合埋藏史及孔隙定时定量演化特征,明确孔隙演化与主成藏期耦合特征;以储层微观研究认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开展深入研究,总结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起3种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的形成模式,为预测致密油储层分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储集下限渗透率0.03m D、孔隙度2%,有效下限渗透率0.2m D、孔隙度2.8%。基于储层下限分析结果,根据物性将砂岩分为Ⅰ、Ⅱ、Ⅲ、Ⅳ类,其中,Ⅰ、Ⅱ、Ⅲ类为致密油储层。凉上段、沙一段的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于滨浅湖滩坝微相、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的细、中砂岩内;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最重要因素,与溶蚀作用有关的自生矿物充填是中-晚期砂岩物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石、岩浆岩岩屑溶蚀是改善和形成致密油储层的关键因素;孔隙衬里绿泥石、烃类充注是原生孔隙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晚期次生孔隙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广泛发育的裂缝主要与晚期燕山运动、早-中期喜马拉雅运动有关,显着提高了致密油储层的渗透率,是致密油储层低孔产油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凉上段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4.42%、24.32%,加之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2.87%、1.11%,中成岩A期是次生孔隙主要发育期,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25%、3.05%。沙一段衬里绿泥石型、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3.66%、24.79%、23.0%,以及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4.12%、3.70%、1.45%,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78%、2.33%、2.81%。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经历了3期烃类充注,以第二、第三期为主,第一期为典型的早期烃类充注。储层是在第二期烃类充注过程变得致密(孔隙度<10%)的,然后在整体致密背景下开始第三期烃类充注,表现出“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这是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及大规模富集油气的重要因素。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溶蚀孔隙主要与中成岩A期的有机酸溶蚀有关;自上而下存在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表现为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沉淀带交替出现,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异常高压的幕式释放、扩散作用、热对流使溶蚀产物迁移出溶蚀带。最后,根据有利于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是衬里绿泥石、溶蚀作用、烃类充注和裂缝)、古构造及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分布的综合预测。
二、砂岩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反演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砂岩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反演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三塘湖盆地非常规储层特征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储层流体赋存状态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2.1 储层孔渗参数特征研究 |
2.2 低温氮气吸附微孔隙发育特征研究 |
2.2.1 低温氮气吸附原理简介 |
2.2.2 迟滞环曲线特征研究 |
2.2.3 微孔隙发育程度研究 |
2.3 高压压汞孔隙发育特征研究 |
2.3.1 高压压汞实验原理简介 |
2.3.2 毛管压力曲线研究 |
2.3.3 高压压汞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研究 |
2.3.4 孔径分布及渗透率贡献研究 |
2.4 不同岩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2.4.1 全尺度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2.4.2 不同岩性储层孔隙结构球棍模型 |
2.5 不同岩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流体赋存空间研究 |
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3.2 可动流体饱和度研究 |
3.3 不同孔隙空间流体赋存状态研究 |
3.4 边界层厚度研究 |
3.4.1 边界层厚度计算方法 |
3.4.2 边界层厚度计算结果 |
3.5 原油赋存空间研究 |
3.5.1 原油赋存空间定量分析方法 |
3.5.2 原油赋存空间定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层分级评价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微观孔喉研究现状 |
1.2.3 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
1.2.4 可动流体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1.4.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1 岩石组分特征 |
2.2.2 粒径特征 |
2.2.3 颗粒结构特征 |
2.2.4 填隙物组分特征 |
2.2.5 粘土矿物特征 |
2.3 储层物性特征 |
2.3.1 物性参数特征 |
2.3.2 物性相关性特征 |
2.3.3 储层岩石学特征对物性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划分 |
3.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
3.1.1 压实作用 |
3.1.2 胶结作用 |
3.1.3 溶蚀作用 |
3.1.4 交代作用 |
3.2 储层成岩阶段划分 |
3.3 致密砂岩孔喉演化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4.1 储层孔喉发育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孔隙组合类型 |
4.1.3 喉道类型 |
4.1.4 图像孔隙特征 |
4.2 孔喉结构及其对储层品质控制特征 |
4.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4.2.2 孔喉分布特征 |
4.2.3 孔喉特征对物性控制特征 |
4.3 喉道及其对储层品质控制特征 |
4.3.1 恒速压汞实验原理及样品特征 |
4.3.2 恒速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4.3.3 喉道分布特征及孔喉配置特征 |
4.3.4 喉道参数对物性控制特征 |
4.4 基于等温吸附实验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 |
4.4.1 实验方案及步骤 |
4.4.2 等温吸附-脱附线分布及孔喉结构特征分析 |
4.4.3 微毛管孔喉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储层流体渗流特征及可动能力分析 |
5.1 储层油水相渗特征研究 |
5.1.1 储层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
5.1.2 储层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
5.1.3 储层相渗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5.2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5.2.1 核磁共振实验及分析原理 |
5.2.2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5.2.3 储层可动流体饱和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5.3 储层自发渗吸特征研究 |
5.3.1 自发渗吸实验方案 |
5.3.2 自发渗吸实验结果分析 |
5.3.3 自发渗吸结果与孔喉结构耦合关系研究 |
5.4 微观水驱特征分析 |
5.4.1 实验装置及步骤 |
5.4.2 微观水驱特征 |
5.4.3 水驱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 |
1.2.2 孔隙演化 |
1.2.3 微观孔喉结构 |
1.2.4 流体可动用程度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
2.3.1 沉积特征 |
2.3.2 砂体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储集层基本特征研究 |
3.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类型 |
3.1.2 碎屑颗粒成分及特征 |
3.1.3 填隙物成分特征 |
3.1.4 碎屑结构特征 |
3.2 储集层物性特征 |
3.2.1 物性参数特征 |
3.2.2 物性分布特征 |
3.3 成岩作用 |
3.3.1 压实作用 |
3.3.2 压溶作用 |
3.3.3 胶结作用 |
3.3.4 溶蚀作用 |
3.3.5 交代作用 |
第四章 充注期次及孔隙演化研究 |
4.1 储层烃类类型及成熟度 |
4.1.1 烃类类型 |
4.1.2 烃类成熟度 |
4.2 埋藏史及油气充注期次 |
4.2.1 埋藏演化史研究 |
4.2.2 充注期次及时间 |
4.3 孔隙演化 |
4.3.1 孔隙演化定量过程 |
4.3.2 各研究区孔隙演化特征 |
第五章 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
5.1 孔隙及喉道定性识别 |
5.1.1 孔隙类型 |
5.1.2 孔隙组合类型 |
5.1.3 喉道类型 |
5.2 高压压汞定量表征孔喉结构 |
5.2.1 高压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分类 |
5.2.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5.3 恒速压汞定量表征孔隙及喉道特征 |
5.3.1 恒速压汞曲线分类 |
5.3.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5.4 全尺径孔喉分布 |
5.4.1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转化方法 |
5.4.2 全尺径孔喉分布特征 |
5.5 分形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性 |
5.5.1 分形理论 |
5.5.2 孔喉及喉道分形特征 |
5.5.3 孔喉结构复杂性分类 |
5.6 储层孔喉结构分类 |
5.6.1 白豹-华池区块 |
5.6.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六章 渗流特征及储层流体可动程度分析 |
6.1 核磁共振T_2谱表征储层流体可动程度 |
6.1.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 |
6.1.2 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因素 |
6.2 联合T_1-T_2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
6.2.1 样品饱和水及离心状态成像特征 |
6.2.2 样品T_1-T_2图像特征及划分 |
6.3 油水相渗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
6.3.1 油水相渗曲线分类 |
6.3.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
6.4 储层流体可动程度综合评价 |
6.4.1 白豹-华池区块 |
6.4.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七章 可采收能力及其与孔喉结构的响应规律 |
7.1 储层可采收能力评价 |
7.1.1 白豹-华池区块 |
7.1.2 贺旗-马岭区块 |
7.2 成岩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7.2.1 岩石学特征与孔喉结构的关系 |
7.2.2 孔隙演化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7.3 孔喉结构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 |
7.3.1 白豹-华池区块 |
7.3.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0.2.1 致密油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2 岩石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
0.2.3 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现状 |
0.2.4 流体赋存状态的研究现状 |
0.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1.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1.2.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二章 基于压汞法表征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 |
2.1 压汞法的基本原理 |
2.2 压汞法实验设计 |
2.3 基于毛管压力曲线致密油储层分类研究 |
2.3.1 基于毛管压力曲线形态致密油储层定性分类研究 |
2.3.2 毛管压力曲线参数与物性之间关系 |
2.3.3 基于毛管压力曲线致密油储层定量分类研究 |
第三章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表征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 |
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3.2 核磁共振实验设计 |
3.3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致密油储层分类研究 |
3.3.1 核磁共振T_2谱多组分分布特征 |
3.3.2 基于核磁共振T_2谱多组分分布特征致密油储层分类 |
3.3.3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及压汞法致密油储层分类研究 |
第四章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致密油储层流体赋存状态研究 |
4.1 利用实验方法确定可动流体赋存状态 |
4.1.1 T_2谱面积比值法 |
4.1.2 称重法 |
4.2 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确定可动流体赋存状态 |
4.2.1 统一T_2截止值法 |
4.2.2 谱系数法 |
4.2.3 定量参数求取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4.3 基于核磁共振T_2饱和谱拟合T_2可动流体谱新方法 |
第五章 基于可动流体T_2谱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
5.1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储层物性对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分析 |
5.1.2 孔喉大小与均值程度对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分析 |
5.1.3 喉道均值程度对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可动流体T_2谱的储层分类 |
5.3 基于可动流体T_2谱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 |
5.3.1 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基本原理 |
5.3.2 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方法研究 |
第六章 应用实例与结果验证 |
6.1 核磁共振T_2饱和谱求取束缚水饱和度新方法的实例验证 |
6.2 核磁共振T_2谱构建伪毛管压力方法的实例验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
1.2.2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2.3 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特色 |
第二章 储层地质特征和成岩作用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岩石学特征 |
2.2.1 岩石学类型 |
2.2.2 结构特征 |
2.2.3 填隙物特征 |
2.3 储层的物性特征 |
2.3.1 物性参数特征 |
2.3.2 相关性分析 |
2.4 成岩作用 |
2.4.1 压实-压溶作用 |
2.4.2 胶结作用 |
2.4.3 溶蚀作用 |
2.4.4 交代作用 |
第三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
3.1 储集空间结构特征 |
3.1.1 孔隙类型 |
3.1.2 孔隙组合类型 |
3.1.3 喉道类型 |
3.2 高压压汞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
3.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3.2.2 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的关系研究 |
3.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
3.3.1 实验样品信息和结果 |
3.3.2 恒速压汞技术定量分析孔喉特征 |
3.3.3 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相关性 |
第四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
4.1 核磁共振技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4.1.1 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 |
4.1.2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测试结果 |
4.1.3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4.2 油水相渗特征研究 |
4.2.1 相渗曲线结果分析 |
4.2.2 水驱油实验特征 |
第五章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综合评价 |
5.1 优质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 |
5.1.1 沉积作用 |
5.1.2 成岩作用 |
5.1.3 微裂缝 |
5.1.4 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
5.2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核磁共振测井反演及应用研究 ——以杭锦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杭锦旗地区地质及储层特征 |
1.2.1 地质构造及沉积特征 |
1.2.2 储层特征 |
1.2.3 核磁共振测井响应特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核磁共振测井方法和仪器的发展 |
1.3.2 核磁共振测井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
1.3.3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磁共振测井及应用原理 |
2.1 核磁共振测量的物理基础 |
2.1.1 单个原子核弛豫过程 |
2.1.2 宏观原子核弛豫机制 |
2.2 核磁共振仪器测量原理 |
2.3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原理 |
2.3.1 流体性质识别原理 |
2.3.2 储层参数计算原理 |
2.3.3 孔隙结构识别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磁共振测井反演 |
3.1 核磁共振测井响应方程 |
3.1.1 一维核磁共振 |
3.1.2 二维核磁共振 |
3.2 核磁共振数据压缩及反演算法 |
3.2.1 数据压缩算法 |
3.2.2 反演算法 |
3.3 考虑粘土束缚水的二维核磁共振反演 |
3.3.1 二维谱反演影响因素 |
3.3.2 二维T_2-D谱反演 |
3.3.3 二维T_2-T_1谱反演 |
3.4 基于交点定位法的粘土束缚水信号校正 |
3.4.1 交点定位法原理及方法 |
3.4.2 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研究 |
4.1 核磁共振测井测前设计分析 |
4.1.1 测前设计方法 |
4.1.2 观测模式选择 |
4.2 流体性质识别 |
4.2.1 致密砂岩气、水层弛豫特征变化机理分析 |
4.2.2 杭锦旗地区气、水层弛豫谱特征分析 |
4.2.3 流体性质识别在杭锦旗地区的应用实例 |
4.3 孔隙度计算 |
4.3.1 孔隙度计算理论模型 |
4.3.2 孔隙度计算在杭锦旗地区的应用实例 |
4.4 渗透率计算 |
4.4.1 基于可变参数的新核磁渗透率计算模型 |
4.4.2 新渗透率模型在杭锦旗地区的应用实例 |
4.5 孔隙结构评价 |
4.5.1 孔隙结构评价模型 |
4.5.2 基于泥浆驱替流体的横向系数转换 |
4.5.3 基于十组分孔径分级的孔隙结构评价法及纵向系数转换 |
4.5.4 新孔隙结构模型在杭锦旗地区的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低对比度油层的定义 |
1.2.2 低对比度油层的成因 |
1.2.3 复杂油水层流体识别研究进展 |
1.2.4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5 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识别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研究成果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低对比度油层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2.1 研究区基本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岩性特征 |
2.2 岩石物理分析与特征 |
2.2.1 物性特征 |
2.2.2 水性特征 |
2.2.3 孔隙结构特征 |
2.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2.3.1 岩性与含油性 |
2.3.2 物性、电性与含油性 |
2.4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
3.1 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概述 |
3.2 微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2.1 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 |
3.2.2 束缚水含量 |
3.2.3 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
3.2.4 润湿性 |
3.3 宏观因素对低对比度油层的影响 |
3.3.1 地层水矿化度的区域性差异 |
3.3.2 烃源岩排烃能力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岩心电性微观响应特征分析 |
4.1 三维数字岩心构建 |
4.1.1 X-CT扫描岩心成像 |
4.1.2 阈值分割提取组分 |
4.1.3 代表体积元分析 |
4.2 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4.3 数字岩心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有限元电阻率数值模拟方法 |
4.3.2 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 |
4.3.3 电阻率微观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
5.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1.1 双视地层水电阻率曲线重叠法 |
5.1.2 流体识别因子交会图版法 |
5.1.3 P~(1/2)正态分布法 |
5.1.4 综合流体判别法 |
5.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 |
5.2.1 核磁测井流体识别 |
5.2.2 阵列声波测井流体识别 |
5.3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模型 |
5.3.1 孔隙度模型 |
5.3.2 渗透率模型 |
5.3.3 饱和度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持向量机测井解释与评价模型 |
6.1 方法原理 |
6.2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6.2.1 SVM分类模型构建 |
6.2.2 流体识别效果分析 |
6.3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 |
6.3.1 SVR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构建 |
6.3.2 储层参数预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效果及分析 |
7.1 常规测井流体识别软件模块挂接与应用 |
7.2 成像测井流体识别方法应用 |
7.2.1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效果 |
7.2.2 阵列声波测井应用效果 |
7.3 基SVM方法的测井解释与应用效果 |
7.3.1 SVM分类模型流体识别 |
7.3.2 SVR回归模型储层参数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致密砂岩饱和度模型与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饱和度模型研究进展 |
1.2.2 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裂缝性致密砂岩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 |
1.3.2 致密砂岩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 |
1.3.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裂缝性致密砂岩饱和度计算模型与评价方法 |
2.1 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含水饱和度 |
2.1.1 方法原理 |
2.1.2 J函数 |
2.1.3 饱和度模型 |
2.2 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饱和度模型 |
2.2.1 基质饱和度模型 |
2.2.2 裂缝饱和度模型 |
2.2.3 双孔隙介质饱和度模型 |
2.3 裂缝性致密砂岩电学特性数值模拟与饱和度模型 |
2.3.1 裂缝性三维数字岩心构建 |
2.3.2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
2.3.3 模拟结果与电性特征分析 |
2.3.4 Archie参数优化与饱和度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库车坳陷白垩系致密砂岩饱和度评价方法 |
3.1 基本地质概况 |
3.2 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3.3 裂缝特征分析 |
3.4 实例分析与结果对比 |
3.4.1 毛管压力曲线饱和度计算实例分析 |
3.4.2 裂缝性砂岩饱和度模型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致密砂岩含水率模型与测井评价方法 |
4.1 相渗曲线分类及特征分析 |
4.2 分流量原理含水率计算模型 |
4.2.1 分流量原理 |
4.2.2 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相对渗透率模型 |
4.2.3 不同孔隙结构储层含水率计算模型 |
4.2.4 实验验证 |
4.3 RBF神经网络相对渗透率预测与含水率计算 |
4.3.1 RBF网络原理 |
4.3.2 RBF网络相对渗透率预测与含水率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陇东西部长8致密砂岩含水率评价与应用 |
5.1 基本地质概况 |
5.2 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 |
5.3 实例分析与结果对比 |
5.3.1 分流量原理含水率计算模型实例分析 |
5.3.2 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
0.2.1 岩性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0.2.2 孔隙结构划分以及优质储层划分识别标准研究进展 |
0.2.3 流体定性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0.2.4 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区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 |
1.1 标准层标准值的确定 |
1.2 标准化处理效果评价 |
第二章 火二段储层岩性识别方法 |
2.1 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
2.2 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 |
2.2.1 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图版及标准的建立 |
2.2.2 火山岩岩性图版解释结果 |
2.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 |
2.4 基于决策树的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 |
2.5 基于随机森林的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 |
2.6 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对比评价 |
2.6.1 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型优选 |
2.6.2 火山岩岩性解释评价 |
第三章 火山岩储层类型划分和识别方法 |
3.1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参数提取 |
3.1.1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电成像参数提取 |
3.1.2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核磁参数提取 |
3.2 火山岩储层类型识别方法 |
3.2.1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类型 |
3.2.2 火山岩储层类型测井识别图版及标准 |
3.2.3 火山岩储层类型识别结果评价 |
第四章 火山岩储层流体测井定性识别方法 |
4.1 火山岩储层四性关系分析 |
4.2 火山岩储层流体定性识别图版及标准 |
4.2.1 安山质(沉)火山岩储层流体定性识别图版及标 |
4.2.2 流纹质(沉)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图版及标准 |
第五章 火山岩储层流体测井定量解释方法 |
5.1 孔隙度计算模型 |
5.1.1 岩石骨架参数的确定 |
5.1.2 安山质(沉)火山岩储层孔隙度计算模型 |
5.1.3 流纹质(沉)火山岩储层孔隙度计算模型 |
5.2 渗透率计算模型 |
5.2.1 安山质(沉)火山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 |
5.2.2 流纹质(沉)火山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 |
5.3 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5.4 饱和度计算模型 |
5.4.1 火山岩储层低含气饱和度成因分析 |
5.4.2 岩电规律研究 |
5.4.3 改进阿尔奇方程 |
5.4.4 孔隙几何形态电导率模型 |
5.4.5 改进的有效介质电导率模型 |
5.5 饱和度模型优选 |
5.5.1 XX12井的饱和度模型优 |
5.5.2 XX4井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第六章 应用效果分析 |
6.1 XX12井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6.2 XX10井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6.3 XX4井的解释实例与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10)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划分 |
2.1.2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演化 |
2.2.2 构造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区域沉积格架 |
3.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
3.3 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 |
3.3.1 单井沉积微相 |
3.3.2 连井沉积微相 |
3.3.3 主要砂体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分布 |
第4章 致密油储层下限分析 |
4.1 储层下限分析 |
4.1.1 储集下限 |
4.1.2 有效下限 |
4.2 分类评价标准 |
第5章 致密油储层特征 |
5.1 岩石学特征 |
5.1.1 成分特征 |
5.1.2 结构特征 |
5.1.3 岩石类型 |
5.2 储集性特征 |
5.2.1 储渗空间、喉道类型及组合特征 |
5.2.2 孔隙结构特征 |
5.2.3 物性特征 |
5.3 成岩作用特征 |
5.3.1 压实作用 |
5.3.2 胶结作用 |
5.3.3 溶蚀作用 |
5.3.4 交代作用 |
5.3.5 破裂作用 |
5.4 致密油储层分类 |
第6章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
6.1 致密油储层演化特征 |
6.1.1 致密油储层定时演化特征分析 |
6.1.2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量演化特征分析 |
6.1.3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时与定量演化特征 |
6.2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与主要成藏期耦合特征 |
6.2.1 成藏期次 |
6.2.2 主要成藏期与孔隙演化耦合特征 |
第7章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 |
7.1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 |
7.1.1 原生孔隙保存机理 |
7.1.2 溶蚀孔隙形成机理 |
7.1.3 裂缝形成机理 |
7.2 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7.2.1 沉积微相 |
7.2.2 成岩作用 |
7.2.3 烃类充注 |
7.2.4 裂缝 |
7.3 致密油储层分布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砂岩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反演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塘湖盆地非常规储层特征研究与应用[D]. 刘天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21(10)
- [2]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D]. 杜堃. 西北大学, 2020(01)
- [3]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D]. 屈怡倩. 西北大学, 2020
- [4]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方法研究[D]. 曹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分析[D]. 王桐. 西北大学, 2020(02)
- [6]核磁共振测井反演及应用研究 ——以杭锦旗地区为例[D]. 刘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陇东地区致密砂岩低对比度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白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致密砂岩饱和度模型与含水率评价方法研究[D]. 王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D]. 刘继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10]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D]. 卿元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