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厌食能用药物来补充营养吗?(论文文献综述)
许雪娜[1](2021)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膳食营养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文中指出
王慧珠[2](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明朝那些事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生死关头》(塔里木文学月刊2018.10);《健康咨询300例》(保健-基本知识-维吾尔语2002.1)》文中提出
彭筱[3](2020)在《增能理论指导下个案工作介入白血病儿童照顾者压力缓解的实务研究 ——以广州市R医院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四,每年新增数量庞大,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就有4万余人,其中,新增儿童白血病患者占二分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白血病已经不是不治之症,运用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若患儿进行长期正规的治疗,急性细胞性白血病5年以上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在技术的进步下,白血病治愈率提升,但是照顾者面临的压力并未减少。相比其他疾病,白血病治疗周期长,病情凶险难控,治疗费用更是高达十万甚至数百万,家庭不堪重负。近年来医务社会工作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照顾者,但是,社会工作介入白血病儿童照顾者服务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社会的隐性弱势群体,缓解照顾者压力,帮助他们提升能力,激发对生活的信心,社工可以发挥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以增能理论为指导,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帮助R医院白血病儿童照顾者提升应对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从而减轻压力。本研究先对R医院65名白血病儿童照顾者进行现状调研,结果显示照顾者面临较大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压力、心理压力、身体压力、家庭关系压力四大方面。笔者从中选取一名《照顾者压力量表》评分在7分以上且自愿接受社工介入的被调查者进行研究,探索以增能理论为指导,从增能三个层面,即个人层面、人际层面及社会层面出发,采用个案工作手法进行介入照顾者压力问题,使用观察法、访谈法对个案进行过程评估,并使用的自编《照顾者压力水平前后测问卷》及《个案结束服务对象评估意见表》进行结果评估。最后,评估结果表明,增能理论指导下个案工作介入能够有效缓解白血病儿童照顾者压力,笔者在实务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作出反思,以期为之后社工介入该群体提供实务案例参考及借鉴。
林艳[4](2018)在《儿童脂肪肝,你重视了吗?》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了,以前都是中老年人才容易得脂肪肝,现在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儿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儿童脂肪肝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儿童为什么会发生脂肪肝除了继发于其他疾病外,绝大部分
刘明明[5](2017)在《基于数据分析对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护理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本文基于数据分析,以《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为数据源,筛选出适宜阳虚证、阴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和常用配伍,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补阳类、补阴类可食用物品,对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护理进行探讨和总结,为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物品食膳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为进一步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中医饮食护理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是建立在指导小组和专家质量监控的基础上,以《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为研究对象,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由药食同源物品和(或)保健品组成的治疗阳虚证方剂、阴虚证方剂按照统一标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可用于保健品的物品名单》、《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进行筛选和整理,并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模板。依据《中药学》、《中药药名辞典》规范中药药名。对筛选出阳虚证方剂、阴虚证方剂运用计算机进行性味归经统计、频数统计、基于频繁k项集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根据《中药大辞典》建立可食用物品Excel表格数据模板,按谷物、蔬菜、肉禽蛋奶、花茶、水产品、水果、干果和其他八项进行分类、整理和规范,利用计算机合作单位构建的数据库筛选出较常见的补阳类、补阴类可食用物品。结果1.中医饮食护理中适宜阳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1)药食同源物品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是菟丝子,频率为11.63%;杜仲,频率为10.08%;益智仁,频率为9.30%;(2)二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山茱萸、熟地黄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13.85%;三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肉桂、山茱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的使用频次均最高,频率为23.53%;(3)补阳类常见可食用物品:谷物1种;菜类5种;水产品7种;肉禽蛋奶8种;花茶类1种;水果3种;干果4种;其他类4种。2.中医饮食护理中适宜阴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1)药食同源物品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是麦门冬,频率为14.96%;熟地黄,频率为10.68%;枸杞子为10.26%;(2)二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山药、熟地黄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8.92%;三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山药、茯苓、熟地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6.71%;四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山药、茯苓、熟地黄、山茱萸频次最高,频率为12.07%;(3)补阳类常见可食用物品:谷物7种;菜类1 2种;水产品1 3种;肉禽蛋奶13种;花茶类2种;水果8种;干果3种;其他类7种。结论1.本研究能够为下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2.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饮食护理提供参考依据。3.本研究归纳总结了适宜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物品及常见的可食用物品,并交给课题组计算机合作单位构建药食同源物品数据库。
陈敏仪[6](2017)在《捏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学龄前儿童疳积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脾虚型疳积患儿为临床干预对象,通过运用小儿捏脊结合岭南中医流派独特的推拿手法对脾虚型疳积患儿进行调治,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的影响,并通过与小建中汤科学中药颗粒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疗法的优劣,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分院针灸门诊及黄陂医院针灸门诊收集确诊为疳积(脾虚型)的患儿70例。疳积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疳症的诊断:(1)饮食异常,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15%40%;(3)兼有精神不振,烦躁易怒,喜揉眉擦眼,吮指磨牙等症;(4)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长期消瘦史;(5)"蛔疳"大便镜检虫卵阳性;(6)贫血者伴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7)营养性水肿,血清总蛋白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20g/L以下。脾虚证辨证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卫生部版)(1)主症:久不欲食,食而不化,食后腹胀,便溏或久泄;(2)次症:少气懒言,腹痛绵绵,形体偏瘦,面色少华;(3)舌脉象: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具2项主症,或1项主症加2项次症,即可诊断。将纳入的70例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再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捏脊疗法结合岭南中医流派推拿手法进行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内服小建中汤科学中药颗粒。药物组成:桂枝6g,甘草2g,芍药8g,生姜2片,胶怡5g。每日1剂(<3岁的用2/3量)。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相关量表对患儿进行评分,评价捏脊结合岭南推拿手法对脾虚型小儿疳积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比较,经秩和检验,Z=-4.788,P=0.000<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比较,经秩和检验,Z=-4.792,P=0.000<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对小儿厌食症中医证候的改变有显着的作用。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Z=-2.206,P=0.0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食后腹胀、少气懒言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建中汤对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照组对各临床表现也有改善作用,但治疗组对食后腹胀、少气懒言方面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X2分析,X2=0.000,P=1.00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安全性都较高。结论:捏脊结合岭南推拿手法及小建中汤对脾虚型疳积患儿厌食症中医证侯及食后腹胀、少气懒言症状的改善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捏脊结合岭南推拿手法的效果更佳。
徐超[7](2017)在《一种貉僵化症病因、流行病学调查及比较转录组、蛋白组研究》文中指出貉子是我国广泛养殖的珍贵的毛皮动物之一,近几年出现的貉僵化症,又称僵貉病,严重影响养殖貉经济效益。本试验首先以河北某地的典型僵化症貉为研究对象,从僵貉临床症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感染源确诊和疾病治疗方面对貉僵化病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进行了探索性的初步研究,并调查了我国养貉主产区微孢子虫、附红细胞体和僵化病的流行情况。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僵貉与正常貉的肝脏、脾脏进行比较转录组、蛋白组研究,取得了以下发现:1、针对河北某地的僵化貉样品,利用常规病理剖检、胶体金试纸条、PCR、细菌分离培养、动物回归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测,并利用相应药物治疗,排除冠状病毒、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水貂阿留申病毒、貉蓝狐源阿留申病毒和遗传原因,综合确诊该场为以附红细胞体为主由附红细胞体和毕氏肠微孢子虫混合感染导致僵化。2、利用巢氏PCR调查我国养貉主产区发现貉毕氏肠微孢子虫总阳性率为22.30%,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河北省阳性率为40.74%,公貉阳性率为27.10%,母貉阳性率为17.33%;DNA测序结果发现鉴定了六个不同的ITS区,包括四个已知的基因型(D,CHN-DC1,NCF2和CHN-F1)和两个新的基因型(NCR1和NCR2),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所有六种基因型属于组1-人兽共患病组,表明貉是人类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的潜在来源,应注意貉毕氏微孢子对人类公共健康的威胁。3、采用血液滴片检测方法检测了我国养貉主产区貉血液样品,发现附红细胞体阳性率为62.29%,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河北省阳性率为68.64%,母貉和公貉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61.16%和63.38%。应引起我们对附红细胞体大面积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问题关注。4、调查统计7省区38个貉养殖场发现貉僵化症总体阳性率为4.71%,各省区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省区内各个养殖场之间差异明显,发生率高的比低的场子相差18.4倍,僵化症发生率与管理水平呈相反趋势,管理好的场子貉僵化症发生率低。5、应用比较转录组学技术对僵化症貉和正常貉的肝脏和脾脏2个器官的14个样品进行研究,共得到1,571,229个转录本和290568个unigenes,通过与Nr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发现貉与狗相似性最高达到61.62%,符合已知分类学地位。僵貉脾脏相对于正常貉的转录组有1842个基因上调和876个基因下调,僵貉肝脏相对于正常貉有1392个基因表达上调和604个基因表达下调,其相关基因可以作为僵化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候选基因。6、对僵貉脾脏比较转录组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共涉及六大分类42个通路,聚类发现,僵貉与正常貉脾脏差异基因Pathway富集显着性最高的为代谢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对僵貉肝脏比较转录组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共涉及六大分类41个通路。聚类发现,僵貉与正常貉肝脏差异基因Pathway富集显着性最高的为环境信息中的加工信号转导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代谢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7、对僵化貉和正常貉的脾脏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共鉴定出2,469个蛋白,其中1,484个蛋白可以被定量,僵化貉脾脏中相对于正常貉正常貉有23个蛋白表达上调,33个蛋白表达下调。上调差异主要是细胞骨架成分涉及生物粘附和细胞粘附过程中的酶活性调节等。下调差异蛋白主要是MHC蛋白复合物涉及免疫系统、免疫反应等功能。KEGG分析发现上调差异基因共涉及25个通路,下调差异基因共涉及2个通路。8、对僵化貉和正常貉的肝脏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总共鉴定出有2,025个蛋白,其中有1,282个蛋白可以被精确定量,僵化貉肝脏中相对于正常貉有93个蛋白表达上调,119个蛋白表达下调。上调差异基因共涉及1个通路,下调差异基因共涉及16个通路。在僵化貉与正常貉差异蛋白分子功能富集分析排名前三位的是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血红素结合,与机体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内呼吸和氧气运输相关功能分子关系较大。
陈伟[8](2017)在《中国健康成人体成分评估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当前人体成分尤其是肌肉量已逐步作为诊断营养不良的客观性指标。尤其在病理状况下,肌肉的消耗和修复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准确、迅速、简便并具有良好性价比的测量体成分的方法,已成为临床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当前被分别视为测定身体水、脂肪与去脂组织含量的“金标准”方法如稀释性同位素法、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DXA)和磁共振成像(MRI)均因各自方法学缺陷,无法直接测定肌肉量,只能依赖阿基米德定律以及尸体解剖得出,并依据水/脂肪的固定数学关系推算,且因检测昂贵、放射损伤等可能原因不同人种也具有不同常数。近三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电阻抗技术(BIA),以欧姆定律为基础利用身体组分的不同电阻特性,结合水含量、体密度以及年龄、种族和性别等相关生物学特性,得出身体各组分构成。因设计简便、无创且快速、廉价而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体成分测量手段。但因受基于人群差异影响带来的计算公式差异,其测量某一种体成分的直接精度无法与“金标准”方法相比,且其他BIA仪器的研究仅按与某一种标准方法对比得出全部体成分校正公式,从而限制了其精确临床应用。如何利用BIA技术将测定人体各测量组分综合计算,反映相对真实的人体营养状况,最终建立疾病营养不良和肌肉减少症的诊断工具,已成为临床营养研究最大难题。目的检测BIA方法的测量精度并建立中国人BIA体成分测试校正方程组,用“金标准”方法验证BIA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建立中国健康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并为中国肌肉减少症的诊断标准建立数据基础。内容本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以3种“金标准”研究方法为基础,得到健康人BIA体成份测量的标准校正公式。研究中纳入30名健康成年同时采用稀释性同位素法、MRI和DXA分别作为测定总体水(TBW)、脂肪以及骨质的标准方法。分别得出BIA的TBW校正方程:y=4.06+0.80x(R2 = 0.917);脂肪量校正线性方程 y=1.02x+0.76(R2 = 0.854)以及骨质校正方程y=0.76x+0.03(R2 = 0.897)。最终国内首次采用数学微分方程为适合中国人BIA得出了汇集三种标准方法的“精确”方程。最终建立BIA体成分测试校正方程组。测试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为BIA快速、精确评价人群TBW、脂肪组织(FM)、骨质奠定了数据基础,并以此注册两种II类医疗器械成功。第二部分:为进一步验证BIA的检测准确性及可重复性。针对209名健康成年人进行研究。所有数据按照BIA新的校正方程,准确获得人体成分结果。再与DXA测定的分节段肌肉进行进一步校对。发现DXA测定脂肪组织与BIA建立简单线性方程为 y =0.9995x + 0.691(R2 = 0.874,P<0.001)。研究发现瘦体组织(FFM)与握力呈显着线性相关,R2= 0.7181;p<0.0001;骨骼肌指数与握力呈显着线性相关,R2= 0.7262;p<0.0001。发现经校正的BIA与临床金标准DXA有极好的一致性,并以此建立中国首次应用标准BIA测定的健康青年人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第三部分:应用经校正的BIA测定400名>65岁的社区常住老年人的肌肉状况和营养状况,并与欧洲、亚洲的肌肉减少症诊断标准对比,为中国肌肉减少症的诊断标准建立数据基础。平均年龄71.98±5.34岁,BMI:24.93±3.13 kg/m2。采用BIA测定FFM均数43.56±7.63kg;骨骼肌含量均数23.55±4.54kg。肌肉质量指数(SMI)中,男性9.16±0.55 kg/m2;女性7.08±0.52 kg/m2。最终参照国际标准得出中国老年人正常肌肉质量范围建议为男性:10.26~8.06 kg/mm2;女性:8.12~6.04 kg/m2。在营养不良的老年人中,获得区分性别的BMI工作切点,但与肌肉数量尚无更好的相关性,提示在老年人群BMI并非很好的营养评估指标。小样本临床应用改善老年患者的肌肉质量。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基于三种体成份测量“金标准”,提出并建立了多组分模型的BIA测量国人体成分的统一拟合方程,对于争议中的BIA在临床营养评估中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基于拟合方程,在209例健康成年人国内首次应用临床标准DXA方法和经过校正的BIA方法测定人体成分,建立良好的相关性方程并依此结果在不同性别建立骨骼肌指数正常值范围。最后,对比青年人数据,在400名北京社区老年人中应用亚洲、欧洲标准肌肉减少症诊断方法,依次检测握力、步速和肌肉质量,国内首次应用校正后的BIA技术建立了社区老年人肌肉质量和正常参考标准,设立了不同性别的肌肉质量的安全上限及下限值,填补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空白,初步在临床建立中国老年人肌肉减少症的诊断标准。
郭艳侠[9](2016)在《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构建及多中心联合横断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①采用Delphi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②联合多家医院实施多中心横断面调研我国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患率、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为临床一线护士准确筛选皮肤撕裂伤高危人群、持续动态监测皮肤护理质量和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①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资料整合,头脑风暴,形成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条目池,构建指标体系初级版本,选择11个省18个市的26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家进行3轮咨询,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调研工具的指标形成最终版本,并通过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及协调程度(用各指标变异系数描述)来检验该工具的内容效度;选取南京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预调研以验证工具的信度和可行性。②培训考核14所参研医院的1017名护士,应用构建的调研工具对来自9个省、11个城市的1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9010例住院患者实施横断面调研,初步了解我国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患率、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结果]①Delphi法专家咨询结果:经过三轮专家的意见反馈和指标修改,最终形成了由一般资料、疾病资料、皮肤观察资料、预防护理措施组成的4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的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三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三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均为0.84,三轮专家咨询各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16~0.63、0.12~0.52、0.08-0.27。②工具在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预调研的验证结果:工具中Braden评分量表总的Cronbacha系数为0.86,不同病房Braden量表的Cronbacha系数范围为0.80~0.90。工具的可行评价结果显示,实用性评价率为94.05%,方便性评价率为93.58%;完成每份调查表平均用时5.96±3.31min。③参研护士考核结果:1017名护士平均护龄10.58±6.41,平均得分91.79±5.33,≥85分963人,合格率为94.69%。④皮肤撕裂伤多中心联合横断面调研结果:共发放19010份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8806份,有效率98.93%;调研发现199例共计238处皮肤撕裂伤患者,均为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和医院内发生率均为1.06%。皮肤撕裂伤患者分布特征:依据国际皮肤撕裂伤专家咨询组制定的STAR分级系统,最常见的分级为3级116处(48.74%),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双上肢83处(34.87%);男性现患率(1.49%)高于女性(0.5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现患率最高为6.42%,不同病房撕裂伤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撕裂伤主要的3个原因为跌倒(28.99%)、钝力损伤(23.11%)、移除医用粘性敷料(19.75%);199例皮肤撕裂伤患者中无任何预防护理措施者占51.76%,仅有两项护理措施落实率超过了50%。皮肤撕裂伤相关危险因素:男性、高龄、低活动能力、营养不良、摩擦力及剪切力、低蛋白、皮肤撕裂伤史、未使用辅助工具(P均小于0.05)。[结论]①自行研制的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行性较高,操作简单,适用于我国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现况调查,为我国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干预研究提供评价工具。②本次调研显示皮肤撕裂伤现患率为1.06%,均为医院获得;皮肤撕裂伤现患率男性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皮肤撕裂伤好发于ICU、神经内科、老年科等老年危重科室;最常见的撕裂伤分级和部位为3级、双上肢;跌倒、钝力损伤和移除医用粘性敷料是引起皮肤撕裂伤的主要原因;皮肤撕裂伤的高危因素有男性、高龄、低活动能力、营养不良、摩擦力及剪切力、低蛋白、皮肤撕裂伤史、未使用辅助工具。
刘健敏[10](2014)在《两种营养制剂改善喉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喉癌患者术后两周内不能正常经口进食,而手术所致的失血、疼痛、发热、失眠、剧烈咳嗽等原因更加大了机体的消耗,术后常会出现营养不良。患者常伴有感染、肺功能障碍、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可直接或间接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临床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喉切除术导致患者喉咽部正常生理结构破坏,吞咽功能受到明显影响,虽暂时不能经口进食,但大部分喉癌患者胃肠功能完好,因此肠内营养是对喉癌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最佳方法。鼻饲是最适宜于喉癌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根据喉癌术后患者康复特点,常规需留置胃管14日左右。经胃管注入各种营养制剂是目前喉癌术后患者主要的营养支持方式。近年来,瑞素、能全力及匀浆膳等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发展迅速。目的:喉癌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瑞素联合能全力与成品匀浆膳对患者术后营养改善情况,为喉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制剂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和经济因素等影响,来提供更具实际意义的营养制剂,便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100例喉癌患者术前采用鼻胃管置入,术后进行肠内营养,其中50例患者给予瑞素联合能全力(干预1组),另外50例患者给予成品匀浆膳(干预2组),分别于术前、术后7日、术后14日进行体格测量、生化指标检测、营养缺乏症状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7日,干预1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水平高于干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组患者在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异常率情况低于干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营养缺乏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4日,干预1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干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4日干预1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BMI异常情况与干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缺乏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干预1组患者术前、术后7日及术后14日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显示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血红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组患者术前、术后7日及术后14日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显示,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血红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干预1组患者术前、术后7日及术后14日三个不同时间点血清白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和BMI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组患者术前、术后7日和术后14日三个不同时间点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BMI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1组患者术前、术后7日及术后14日营养缺乏症状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组患者术前、术后7日及术后14日营养缺乏症状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与鼻饲匀浆膳相比较,瑞素联合能全力能有效地改善喉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有利于在术后保持患者的机体免疫力。(2)与鼻饲匀浆膳相比较,瑞素联合能全力能保持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血红蛋白等血生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3)瑞素联合能全力临床营养支持效果优于成品匀浆膳。
二、儿童厌食能用药物来补充营养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厌食能用药物来补充营养吗?(论文提纲范文)
(2)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明朝那些事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生死关头》(塔里木文学月刊2018.10);《健康咨询300例》(保健-基本知识-维吾尔语2002.1)(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介绍 |
(二)维译汉 |
1.《生死关头》介绍 |
2.《健康咨询300例》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明朝那些事儿》译文 |
(二)维译汉 |
1.《生死关头》译文 |
2.《健康咨询300例》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明朝那些事儿》原文 |
(二)维译汉 |
1.《生死关头》原文 |
2.《健康咨询033例》原文 |
结语 |
(3)增能理论指导下个案工作介入白血病儿童照顾者压力缓解的实务研究 ——以广州市R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白血病及其他癌症患者照顾者压力现状研究 |
2、不同专业领域对白血病患者照顾者的关注 |
3、社会工作介入白血病患者照顾者相关研究 |
4、增能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病患照顾者的研究 |
5、文献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问卷法 |
2、访谈法 |
3、参与式观察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点 |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白血病儿童及照顾者 |
2、压力及压力源 |
(二)理论基础 |
1、增能的概念及内涵 |
2、增能理论的基本假设 |
3、增能的三个层面 |
三、R院白血病儿童照顾者压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R医院血液科相关情况概述 |
(二)R医院白血病儿童照顾者压力现状调研方案 |
(三)照顾者面临的压力问题及成因分析 |
1、照顾者压力问题 |
2、照顾者压力问题成因分析 |
(四)个案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1、必要性 |
2、可行性 |
四、白血病儿童照顾者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 |
(一)接案 |
1、个案基本信息 |
2、建立关系 |
(二)预估 |
1、经济压力 |
2、身体压力 |
3、心理压力 |
4、家庭关系压力 |
(三)计划 |
1、服务总目标 |
2、服务分目标 |
3、服务计划 |
(四)介入 |
1、第一阶段:学会运用社会资源,缓解经济压力 |
2、第二阶段:构建对疾病理性认知,建立信心 |
3、第三阶段:学习照顾知识,合理分工,缓解身体压力 |
4、第四阶段:提升管教能力,改善亲子关系 |
5、第五阶段:促进人际互动,“受助者”到“助人者”转变 |
五、白血病儿童照顾者个案介入成效评估 |
(一)过程评估 |
1、第一阶段评估 |
2、第二阶段评估 |
3、第三阶段评估 |
4、第四阶段评估 |
5、第五阶段评估 |
(二)结果评估 |
六、总结与反思 |
(一)总结 |
1、增能理论贯彻实施 |
2、个案工作介入的优越性 |
3、社工多重角色有效发挥 |
(二)反思 |
1、家庭关系介入有限 |
2、出院后追踪回访及转介服务困难 |
附录 1:照顾者压力量表(CSI) |
附录 2:自编个案压力水平前后测问卷 |
附录 3:白血病儿童照顾者访谈提纲 |
附录 4:R 医院医护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 5:项目社工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1)学术期刊文献 |
(2)学术着作 |
(3)学位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数据分析对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护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药食同源理论概述 |
(一) “药食同源”概念 |
(二) “药食同源”理论渊源 |
(三) “药食同源”现代传承与应用 |
二、中医饮食护理相关内容概述 |
(一) 中医饮食护理的概念 |
(二) 食物的性、味、归经 |
(三) 辨证施食 |
(四) 饮食宜忌 |
三、中医证候相关内容概述 |
(一) 虚证的概念 |
(二) 阳虚证 |
(三) 阴虚证 |
四、数据分析相关内容概述 |
(一) 数据分析的概念 |
(二) 数据分析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成立研究小组 |
(一) 指导小组 |
(二) 实施小组 |
二、数据来源 |
(一) 方剂来源 |
(二) 可食用物品来源 |
(三) 筛选方剂、药食同源物品来源 |
三、数据录入 |
(一) 《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录入 |
(二) 《中药大辞典》数据录入 |
四、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 |
(一) 数据分析 |
(二) 质量控制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一、《中医方剂大辞典》的分析结果 |
(一) 阳虚证方中药食同源物品分析结果 |
(二) 阴虚证方中药食同源物品分析结果 |
二、《中药大辞典》的数据分析结果 |
(一) 《中药大辞典》的结果概况 |
(二) 补阳类可食用物品的筛选结果 |
(三) 补阴类可食用物品的筛选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中医方剂大辞典》的结果讨论 |
(一) 阳虚证药食同源物品结果讨论 |
(二) 阴虚证药食同源物品结果讨论 |
二、《中药大辞典》的结果讨论 |
(一) 补阳类可食用物品的结果讨论 |
(二) 补阴类可食用物品的结果讨论 |
三、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捏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学龄前儿童疳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西医对疳积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1 中医病因病机 |
1.1.2 辩证分型 |
1.1.3 西医发病机制 |
1.2 现代医学治疗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概况 |
1.2.1 现代医学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认识 |
1.3 针灸治疗疳积的研究概况 |
1.3.1 针灸治疗疳积的概况 |
1.4 其它疗法治疗疳积的概况 |
1.4.1 推拿疗法 |
1.4.2 中药治疗 |
1.4.3 推拿结合中药治疗 |
1.4.4 推拿结合其他疗法 |
1.4.5 民族疗法 |
1.4.6 其它疗法 |
1.5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疳积的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终止和撤出临床实验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病例分组 |
2.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安全性指标 |
2.3.2 疗效性观测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4.1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
2.4.2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1.1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见表2,3) |
3.1.2 两组病程比较(见表4,5) |
3.1.3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比较(见表6)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两组疾病疗效比较(见表7) |
3.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比较 |
3.2.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见表9) |
3.2.4 治疗组与对照组服药后不良反应比较(见表10) |
3.2.5 安全性观察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医对小儿疳积的认识 |
4.2 小建中汤治疗脾虚型小儿疳积的处方依据 |
4.3 临床疗效分析 |
4.3.1 推拿疗法对人体作用的基本原理 |
4.3.2 推拿治疗的总体原则 |
4.3.3 传统中医古籍文献对推拿疗法的论述 |
4.3.4 推拿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 |
4.3.5 岭南流派推拿疗法的概况 |
4.3.6 推拿疗法调理小儿消化系统治疗疳积的研究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一种貉僵化症病因、流行病学调查及比较转录组、蛋白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我国貉养殖业发展情况 |
第二章 动物僵化(生长障碍)病研究进展 |
2.1 不同的动物生长障碍 |
2.2 僵化产生原因 |
2.3 防治措施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貉僵化病常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家养貉毕氏肠微孢子虫、附红细胞体和僵化症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僵貉肝脏、脾脏比较转录组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僵貉脾脏比较蛋白组学及与转录组联合分析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僵貉肝脏比较蛋白组学及与转录组联合分析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中国健康成人体成分评估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部分 应用人体测量标准方法验证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评估肌肉成分 |
前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实验材料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统计方法 |
结果 |
人口学基本信息 |
实验室检查 |
稳定性同位素测定结果 |
MRI测定结果 |
DXA的测试结果 |
BIA的测定结果 |
BIA测定结果与各“金标准”方法测定组分结果比较 |
DXA测定结果与MRI测定结果比较 |
基于线性拟合公式建立BIA测定体成分校正算法方程 |
讨论 |
总体水 |
骨骼肌及瘦体组织 |
脂肪组织 |
骨质 |
多频段多点式生物电阻抗分析 |
多组分线性拟合公式的建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应用BIA技术测定健康青年人肌肉量及功能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材料 |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人口学基本信息 |
实验室指标 |
DXA测定结果 |
BIA测定结果 |
BIA测定结果与DXA测定结果比较 |
两种测定方法在全身各组织的比较 |
受试者肌肉功能的基本情况 |
FFM与握力的关系 |
骨骼肌指数与握力的关系 |
讨论 |
中国健康年轻成人的筛选 |
中国年轻成人肌肉数据与亚洲、欧洲的异同 |
DXA与BIA在中国年轻成人肌肉指标测定的比较 |
中国年轻成人简易人体测量学与肌肉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应用BIA技术测定老年人肌肉量及功能的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材料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人口学基本信息 |
人体测量结果 |
肌肉功能检测 |
营养状况与生化指标 |
EQ-5D生活质量评价 |
人体活动情况 |
人体成分测量结果 |
人体骨骼肌含量测定 |
按照年龄组分层的结果 |
将性别和年龄分组比较肌肉相关指标 |
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肌肉质量与传统指标BMI的相关性 |
基于老年肌肉评估数据临床应用干预老年人肌肉减少症 |
讨论 |
老年人肌肉减少症 |
中国老年人肌肉减少症的诊断 |
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年人的肌肉情况 |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诊断与肌肉量的关联 |
基于BIA检测骨骼肌数量应用临床营养干预老年肌肉减少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证明书 |
附录三 握力和步速测量的方法 |
附录四 肌肉减少症筛查步骤(欧洲&亚洲标准) |
附录五 发表文章首页 |
综述: 应用相位角技术诊断营养不良的开发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构建及多中心联合横断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皮肤撕裂伤理论研究 |
1 相关概念 |
1.1 皮肤撕裂伤定义 |
1.2 皮肤撕裂伤分级系统(Skin Tears Classification System,STCS) |
2 皮肤撕裂伤流行病学资料 |
3 皮肤撕裂伤危险因素 |
3.1. 年龄 |
3.2. 感知、听觉、视觉及认知功能改变 |
3.3. 跌倒史 |
3.4. 营养状况 |
3.5. 多重用药 |
3.6. 活动能力 |
3.7. 医用粘性敷料 |
4 皮肤撕裂伤预防护理措施 |
4.1. 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
4.2. 保持皮肤完整性 |
4.3. 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
5 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研究现状 |
5.1 ISTAP对ST现况调研工具的研究现状 |
5.2 日本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 |
5.3 加拿大ST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 |
5.4 葡萄牙和巴西ST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 |
5.5 新西兰ST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 |
5.6 澳大利亚ST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 |
5.7 国内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技术路线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3.1 Delphi法介绍 |
3.2 研究步骤 |
3.2.1 咨询专家的选择 |
3.2.2 筛选和建立条目池 |
3.2.3 形成专家咨询表(见附录1) |
3.2.4 资料的统计方法 |
3.3 质量控制 |
3.3.1 咨询问卷的设计 |
3.3.2 咨询专家的选择 |
3.3.3 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
3.3.4 防止录入错误 |
3.4 研究结果 |
3.4.1 咨询专家结构分析 |
3.4.2 专家积极程度 |
3.4.3 专家权威程度 |
3.4.4 专家协调程度 |
3.4.5 调研工具专家意见反馈和指标修改状况 |
4. 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预调研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工具 |
4.1.3 调研方法 |
4.2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 |
4.3.1 调研工具可靠性分析 |
4.3.2 调研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
4.3.3 完成每份调研工具所需调研时间分析 |
5. 讨论 |
5.1 调研工具的专家效度分析 |
5.2 预调研验证结果分析(一致性信度和可行性) |
第三部分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的多中心联合横断面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参研医院的筛选 |
2.2 调查设计 |
3 研究方法 |
3.1 调研对象 |
3.2 调研工具 |
3.3 调研前期准备 |
3.3.1 参研人员培训 |
3.3.2 培训后考核 |
3.4 调研方法 |
3.4.1 调研分组安排 |
3.4.2 实施调研 |
3.5 数据库建立和统计学处理 |
3.6 伦理原则 |
3.7 质量控制 |
3.7.1 调查人员的基线控制 |
3.7.2 资料收集的质量控制 |
3.7.3 调研过程的监控协调 |
3.7.4 资料和数据库建立的质量控制 |
4 结果 |
4.1 不同组别护士得分情况 |
4.2 不同医院护士得分情况 |
4.3 住院患者基本资料 |
4.4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部位及分级的分布情况 |
4.5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发生原因分布情况 |
4.6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预防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
4.7 皮肤撕裂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5 讨论 |
5.1 调研结果分析 |
5.1.1 皮肤撕裂伤现患率 |
5.1.2 人口统计学资料 |
5.1.3 皮肤撕裂伤发生部位、分级以及原因 |
5.1.4 不同病房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分布特征 |
5.1.5 皮肤撕裂伤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
5.1.6 皮肤撕裂伤危险因素分析 |
5.2 调研质量控制及调研结果的可靠性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 |
1 全文结论 |
2 本研究的意义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4 建议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两种营养制剂改善喉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喉癌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治疗 |
1.1.1 喉癌的概念 |
1.1.2 喉癌的影响因素 |
1.1.3 喉癌的治疗 |
1.2 营养支持与喉癌的关系 |
1.2.1 营养不良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影响 |
1.2.2 喉癌术后营养支持的必要性 |
1.3 临床营养概况 |
1.3.1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
1.3.2 肠内营养制剂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实验分组 |
2.3 材料与方法 |
2.4 临床观察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组间比较结果 |
3.1.1 术前两组患者入院基本情况的比较结果 |
3.1.2 术前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比较结果 |
3.1.3 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异常率情况比较 |
3.2 术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及营养缺乏症状的组间比较 |
3.2.1 术后 7 日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比较 |
3.2.2 术后 7 日两组患者各指标异常率情况比较 |
3.2.3 术后 7 日两组患者营养缺乏症状的组间比较 |
3.2.4 术后 14 日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比较 |
3.2.5 术后 14 日两组患者各指标异常率情况比较 |
3.2.6 术后 14 日两组患者营养缺乏症状的组间比较 |
3.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和营养缺乏症状比较 |
3.3.1 干预 1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比较 |
3.3.2 干预 2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比较 |
3.3.3 干预 1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异常率情况比较 |
3.3.4 干预 2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异常率情况比较 |
3.3.5 干预 1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营养缺乏症状发生情况的比较 |
3.3.6 干预 2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营养缺乏症状发生情况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儿童厌食能用药物来补充营养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膳食营养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 许雪娜. 南华大学, 2021
- [2]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明朝那些事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生死关头》(塔里木文学月刊2018.10);《健康咨询300例》(保健-基本知识-维吾尔语2002.1)[D]. 王慧珠. 新疆大学, 2020(07)
- [3]增能理论指导下个案工作介入白血病儿童照顾者压力缓解的实务研究 ——以广州市R医院为例[D]. 彭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儿童脂肪肝,你重视了吗?[J]. 林艳. 健康人生, 2018(08)
- [5]基于数据分析对阳虚证、阴虚证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护理的探讨[D]. 刘明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捏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学龄前儿童疳积的临床研究[D]. 陈敏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一种貉僵化症病因、流行病学调查及比较转录组、蛋白组研究[D]. 徐超.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1)
- [8]中国健康成人体成分评估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 陈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1)
- [9]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构建及多中心联合横断面研究[D]. 郭艳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两种营养制剂改善喉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比较分析[D]. 刘健敏. 吉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