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脂砚斋评批《石头记》的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1](2018)在《“红楼梦是镜花缘”——金克木对《红楼梦》的解读》文中提出金克木先生是博通群学的智慧型学者。他常以《红楼梦》为例,在其论着中研讨读书方法、探讨小说艺术,形成了大量的解读《红楼梦》及红学的评说。金先生虽非红学家,但这些论述颇具《红楼梦》研究的经典性与红学史的价值。金先生在撰写和评点《旧巢痕》时,《红楼梦》又是他艺术的源泉。我们总结、考察他对《红楼梦》的解读与运用,不仅有益于红学研究,亦有益于加深我们对金克木学术方法及成果特色的理解。
孙伟科,何卫国,胡晴,李虹[2](2018)在《2017年度中国红学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红学是一门显学,2017年的《红楼梦》研究在文献、文本、文化三个基本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推出了不少新成果。其学术研究在方法上中西融合,促进领域整合,增强学科意识,需要通古今之变,继往开来,更需要有危机意识、变革意识和超越意识。在艺术改编和艺术传播方面,涌现了许多新亮点,但怎样才能做到既忠实于原着又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则需要深入研究。所谓非学术的草根喧哗有愈演愈烈之势,依然缺少有力的学术批评。在当下,《红楼梦》已经走出一本书的范围,成为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以古典文学名着充实地域文化,发展地域文化,是一项富有眼光的文化发展战略选择,但如何切入,如何获得长远发展,则需要更多的学术支撑。
乔福锦[3](2018)在《多重依据 大体格局 基础工程——红学学科建设综论》文中指出红学学科之成立,除一般依据、特殊依据之外,还需另寻依据。据脂批之提示,《红楼梦》实是一部"反面《春秋》",由此,红学研究即具有了专门"经典"研究的意义,红学之学科存在亦因此而获得根本依据。今日之"古典文学"研究,从观念、方法到问题意识,几乎全从西方拿来。以外来"文学"研究方式宰制华夏固有之学,乃是当下"主流红学"的主要为学方式。从"《春秋》学"之角度观,《红楼梦》之文艺学研究,仅是红学研究的一个层面,红学研究之总体取向,应涵盖文、史、义三个方面,此亦是红学学科重建之大体架构。如果说《红楼梦》研究在"脂评"时代本就是一门专门学问,当下之学科建设实际是重建。红学学科重建,工作千头万绪,学术反思、文献整理与学科理论建设乃是三大基础工程。其中学术反思是地基清理,文献整理是材料准备,理论建设则是蓝图绘制之举。
乔福锦[4](2017)在《“旧时真本”辑考》文中指出清末民初以来的笔记、序跋、诗文杂说中,保存着关于"旧时真本"的大量文献记载。其中有存前八十回情节且近于现存脂本者,有存前八十回材料且迥异于现存脂本者,更多的是存有脂本所"迷失"的后数十回情节的"全璧本"。最后一类抄本,即是笔者所认定的严格意义上的"旧时真本"。"旧时真本"的文献定性与版本定位,可作如下归纳:其一,"旧时真本"的结尾故事证明,这些本子的大体结构与现存抄本基本一致,仍不出曹雪芹所确立且为脂砚斋所揭示的"以"麟游凤仪"、"乘槎待帝"为结局的"反面《春秋》"文本构想,说明它们的确出于曹雪芹本人之手,而非后世之人所能模拟。其二,现存脂本,无论是初评本还是曹雪芹生前的最后"定本",均不超过前八十回,是结局残缺的"焦尾本"。这一现象也间接说明,将结尾明显有"违碍"的文字暂且"隐去不传",是曹雪芹与脂砚斋等人的生前决定。由此亦可证,保留有全书结局文字的"旧时真本",是现存八十回脂本之前的早期抄本,即初始全本。其三,在现存脂本前八十回文字之第四十五至第五十四回一个整年的"中《春秋》"文字中,隐伏一部完整的"大春秋"结局文本,从而为天下后世预留的相对"完整"的脂本,是曹雪芹与脂砚斋在"百十回本"不便外传情形之下的非常选择。由此可证,"旧时真本"也是现存脂批本形成之前的未定稿本。
乔福锦[5](2016)在《《石头记》三期“脂评”考》文中研究说明现存《石头记》"脂评"文字,由脂胭斋、畸笏叟等人撰写,有回前与回后批、文中双行夹批及眉批等形式,可分为"初评"、"重评"至"四评"及脂砚斋身后评三个时期。其中"初评"文字存于戚蒙三本、列藏本、师大三本、甲戌本、甲辰本,"重评"文字存于甲戌本、甲辰本、靖藏本,"三评"文字存于蒙府本、靖藏本,"四评"文字存于甲戌本、师大三本、靖藏本,脂砚斋身后评存于甲戌本、师大三本、靖藏本。
宋丹[6](2015)在《《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892年森槐南的《红楼梦序词》发表,至2015年锦埜文的《红楼梦故事》的出版,日本的《红楼梦》翻译已经走过了123年的历程。在这123年间,共产生了38种日译本,其中含摘译本12种、编译本12种、全译本10种、节译本3种、转译本1种。这38种日译本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利用赴日交换留学的机会,竭尽所能地完成了日译本和相关文献的搜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分为明治、大正、昭和前期、昭和后期、平成五个时段,对38种译本进行了逐一分析与研究,并对由这些译本共同组成的《红楼梦》日译体系的整体特征作了综合考察。本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含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浅尝辄止——明治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5种摘译本,分别出自森槐南、岛崎藤村、笹川临风、长井金风、宫崎来城之手。本章重点放在揭开百年红楼日译大幕的森槐南和岛崎藤村这两位译者“一汉一和”的两篇摘译上,详细考察了他们各自的翻译背景、考证了他们使用的底本、探讨了他们的翻译目的、分析了他们的译文文体与翻译风格,并探讨了这两篇译文的翻译意义。第三章“方兴未艾——大正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6种译本,分别是岸春风楼的节译本,盐谷温、井上红梅、宫原民平各自的摘译本,平冈龙城、幸田露伴合译的前八十回全译本(即国译本)及太宰卫门的编译本。本章的主角是国译本,笔者重点论述了两位译者的分工、只全译前八十回的缘故、训读体和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被中国红学界忽视的幸田露伴对《红楼梦》的创见,以及该译本对后来译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几大问题。第四章“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4种摘译本,分别由野崎骏平、永井荷风、神谷衡平、近藤昌翻译。本章的研究重点是为昭和前期昏暗的《红楼梦》翻译增添一抹亮色的永井荷风的《秋窗风雨夕》译文。笔者重点探讨了荷风的父辈与《红楼梦》的渊源、荷风本人与《红楼梦》的接触、其在小说《濹东绮谭》中引用的《秋窗风雨夕》和翻译该诗时用到的底本、译文采用的和歌七五调文体等问题。第五章“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占据了本文大量的篇幅,因为该章涉及的译本多达17种。其中含出自松枝茂夫(2种)、伊藤漱平(4种)、饭塚朗之手的全译本7种、出自陈德盛、大高岩、石原岩彻、松枝茂夫(2种)、君岛久子、立间祥介、饭塚朗笔下的编译本8种,以及富士正晴、武部利男的节译本和佐藤亮一的转译本各1种。在如此众多的译本中,笔者的研究重心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饭塚朗三位译者的百二十回全译本。笔者从以下四个方向着手研究了他们的译本:第一,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历程、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与知识背景;第二,他们各不相同的底本选择模式受到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三,他们各自迥异的韵文和散文翻译文体及在这种文体下呈现的各有千秋的翻译风格;第四,他们对先译和自身的沿袭与超越。其次是佐藤亮一据林语堂英文编译原稿用日文转译《红楼梦》一事。笔者在日本找到了备受学界关注的林语堂英译原稿,详细介绍与分析了这份原稿的篇章结构、采用底本、编译特色等,揭示了佐藤亮一日文转译本在篇章结构和翻译处理等方面与林译本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六章“连绵不绝——平成时代的《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对象是6种译本,含伊藤漱平、井波陵一的全译本,堺行夫的节译本和王敏、小林恭二、锦埜文的编译本。本章重点论述了井波陵一的全译本与小林恭二的编译本。探讨了井波陵一对原文的高度重视,诗歌翻译回归训读传统等的翻译策略和其融入到译本注释里的、对《红楼梦》独一无二的解读,以及小林恭二用四行诗的形式翻译原文律诗和绝句的独创性。第七章是总论。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对各个译本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译者的《红楼梦》观、译本结构、底本选择、文体演变、译者身份、出版状况、流传状况、译本影响的角度对整个《红楼梦》日译体系作了综合考察和归纳总结。
乔福锦[7](2013)在《华夏固有学术视域中的“红学”》文中研究说明华夏传统学术,发展至清代,最终形成经、史、子、集"四部"架构体系。产生于中华历史文化与学术综汇期的"古典红学",同样可以从经学、史学、子部之学、诗赋文章之学四种角度观察评析。作为迥异于西方"文学"及"小说研究"的既定学术存在,"古典红学"不仅是当代红学正本清源的历史依据,也是这门华夏固有之学实现学科重建乃至返本开新的学术前提。
乔福锦[8](2013)在《《石头记》庚寅本考辨》文中研究指明从外证、内证、理证、旁证、反证等方面作综合考辨,可以肯定,新近发现于天津的庚寅本,确是一个《石头记》清代抄本。庚寅本之发现,不仅填补了"脂本"乃至"佚稿"之文献空白,也为现存版本考证鉴定提供出十分重要之学术依据,为"列藏系五本"乃至整个《石头记》版本源流考辨梳理提供出极具价值之文献参照。从版本研究史之角度观,庚寅本之发现,也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甲戌本、"庚辰本"发现以来红学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文献收获。
王丽耘[9](2012)在《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部英国汉学史同时也是一部中英交流史。汉学家在其间承担的是中英文学、文化交流的媒介角色,是比较文学与汉学领域研究者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尤其,二战后英国专业汉学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专业汉学家,是个极具研究价值的群体。从译介为主到译研并重,是20世纪汉学研究的基本走向,而专业汉学家的出现使得译研工作走上更加专业化与学术化的道路。他们阐释中国文学文化比前辈学者更为理性与精准,他们传播中国文学文化也比前辈学人更为全面与接近源文化的真实状态。汉学家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1923-2009)接受了专业的汉学训练,整个汉学生涯正好活跃在英国的专业汉学时代,是英国第一批专业汉学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交流的角度综合梳理与评述其一生主要的三大汉学活动——汉学教学、汉学研究与汉学翻译,不仅有利于霍克思汉学面貌的清晰呈现,也裨益于中国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以及透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这一交流语境中的霍克思个案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暂付阙如。论文借鉴历史分析、“推源溯流”及整合描述等传统中西学术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西方新史学理论、接受传播学理论、文本发生学理论、文本细读理论、跨文化研究理论、文化诗学及文化传递中的误读、误释理论等汉学领域、翻译领域、社会历史领域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语料库分析,从中英文学交流的角度契入对霍克思一生三大主要汉学活动进行全景扫描,准确定位其在英国汉学史上的地位,清晰勾勒其汉学活动促进中英文学、文化交流发展的脉络。论文在汉学史大背景下,首先梳理霍克思六十余年的汉学生涯并界定其在英国汉学史中的地位:英国专业汉学的奠基人与中坚力量。其次通过阅读与分析霍克思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书评、译着及其为友人所作序文或前言等一手文献,笔者整理出指导霍克思一生汉学活动的主要汉学观点。霍克思摆脱了英国传统汉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提倡汉学以文学为内容,主张学习汉学旨在体验人类世界遗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了望“亚洲尽头的另一个欧洲”。霍克思就任牛津汉学讲座教授及汉学科主任后对牛津汉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立了牛津的专业汉学时代,培养与储备了一批后继的专业汉学人才,他们是英国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传播中国文学文化的生力军。霍克思的汉学研究坚持人文主义原则,广涉《楚辞》、汉赋、杜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现代文学等领域;研究路径上与前辈学者相比也有较大转向,由传统的史迹考察走向比较思想视野下阐释学术文献的意义。在深厚的汉学修养之上,他对中国文学作品所作的意义解读与文化阐释趋于理性与精准,这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而霍克思的汉学翻译更是其汉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他的译文精准、译笔流畅,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楚辞》、杜诗、《红楼梦》、《蟠桃会》和《洞庭湖柳毅传书》等相继远游西方,真正实现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论文逐一解读霍克思中国文学作品的几大代表性译本,通过细读透视译者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拳拳之枕;并借助译本海外接受情况的一手文献探究译本的西方地位,以明确其在中英文学交流中的作用并总结其中的翻译启示;同时对于译本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翻译进行归类分析。霍克思的专业汉学家身份,虽然使其译文免于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干扰,但仍无法保证他能够完全准确无误地解读中国文学文化。这些语言、文化或美学意味上的误读、误释及误译是中西文学文化互识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同时也是可以不断完善之处,翻译批评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有关霍译文问题翻译的讨论既裨益于后人的翻译实践,也为霍克思汉学译本的再版修缮提供了警戒与参考。
乔福锦[10](2009)在《“红学”成因之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现代学科立场亦即一般意义上观,"红学"应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具体领域,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即使从特殊角度考察,《红楼梦》研究也难以成为具备自主性品质的专业学问。"红学"成"学"之因,必须从华夏固有的经学本源中探索,从"脂学"及其学统形成的历史脉络中追寻,这也是一门旧有之学实现学科重建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二、论脂砚斋评批《石头记》的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脂砚斋评批《石头记》的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红楼梦是镜花缘”——金克木对《红楼梦》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 就红楼而谈读书 |
二、 读红楼而论创作 |
(一) 初读 |
(二) 趣读 |
(三) 解读 |
三、 说红楼而入红学 |
四、 借红楼而作小说 |
(5)《石头记》三期“脂评”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头记》“初评” |
(一)“初评”起始时间与早期评书之人 |
(二)“初评”之本 |
(三)“初评”形式 |
二、从“抄阅再评”到“四阅评过” |
(一)“重评”时间、“重评”者与“重评本” |
(二)脂砚斋“三评” |
(三)“四阅重评本” |
三、从“壬午”至“丙申”———后期之评 |
(一)畸笏叟“后评”所存之底本与形式 |
(二)畸笏后期批主要时段 |
(三)畸笏后期批中的“佚稿” |
(6)《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
1.2.2 中国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浅尝辄止——明治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2.1.1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
2.1.2 明治文人对“诗料”的需求和对人情小说的关注 |
2.1.3 明治文坛的写实主义新风 |
2.1.4 中国小说研究和中国文学史编撰的兴起 |
第二节 森槐南的摘译 |
2.2.1 森槐南其人 |
2.2.2 森槐南的红学成果及先行研究 |
2.2.3 翻译背景 |
2.2.4 底本考证 |
2.2.5 翻译风格 |
2.2.6 翻译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岛崎藤村的摘译 |
2.3.1 岛崎藤村其人 |
2.3.2 翻译背景 |
2.3.3 底本考证 |
2.3.4 翻译风格 |
2.3.5 译文的影响 |
第四节 笹川临风的摘译 |
2.4.1 笹川临风其人 |
2.4.2 底本考证 |
2.4.3 译文分析 |
2.4.4 临风的《红楼梦》观 |
第五节 长井金风的摘译 |
2.5.1 长井金风其人 |
2.5.2 底本考证 |
2.5.3 译文分析 |
2.5.4 金风的《红楼梦》观 |
第六节 宫崎来城的摘译 |
2.6.1 宫崎来城其人 |
2.6.2 底本考证 |
2.6.3 译文分析 |
2.6.4 来城的《红楼梦》观 |
第三章 方兴未艾——大正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岸春风楼的节译本 |
3.1.1 岸春风楼其人 |
3.1.2 译本例言 |
3.1.3 底本考证 |
3.1.4 翻译特征 |
第二节 盐谷温的摘译 |
3.2.1 盐谷温其人 |
3.2.2 底本考证 |
3.2.3 忠实的训读扞卫者 |
3.2.4 盐谷温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井上红梅的摘译 |
3.3.1 井上红梅其人 |
3.3.2 底本考证 |
3.3.3 自由发挥的口语体译文 |
第四节 平冈龙城、幸田露伴的前八十回全译本 |
3.4.1 译者简介与译者分工 |
3.4.2 底本问题 |
3.4.3 训读体与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 |
3.4.4 幸田露伴的《红楼梦》观 |
3.4.5 国译本的意义 |
第五节 太宰卫门的编译本 |
3.5.1 太宰卫门其人 |
3.5.2 底本考证 |
3.5.3 编译结构与编译特点 |
3.5.4 译文分析 |
3.5.5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
第六节 宫原民平的摘译 |
3.6.1 宫原民平其人 |
3.6.2 底本考证 |
3.6.3 对口语文体的坚决拥护 |
第四章 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野崎骏平的摘译 |
4.1.1 野崎骏平其人 |
4.1.2 底本考证 |
4.1.3 文体特征 |
第二节 永井荷风《秋窗风雨夕》的翻译 |
4.2.1 永井荷风其人 |
4.2.2 父辈的《红楼梦》渊源 |
4.2.3 荷风与《红楼梦》的接触 |
4.2.4 底本考证 |
4.2.5 译文分析 |
第三节 神谷衡平的摘译 |
4.3.1 神谷衡平其人 |
4.3.2 底本考证 |
4.3.3 译文分析 |
第四节 近藤昌的摘译 |
4.4.1 近藤昌其人 |
4.4.2 底本考证 |
4.4.3 译文分析 |
第五章 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松枝茂夫的全译本 |
5.1.1 松枝茂夫其人 |
5.1.2 翻译历程 |
5.1.3 初译底本 |
5.1.4 对胡适红学研究成果的吸收 |
5.1.5 对国译本的继承与超越 |
5.1.6 关于改译 |
5.1.7 松枝本的意义 |
第二节 陈德胜的编译本 |
5.2.1 陈德胜其人 |
5.2.2 底本考证 |
5.2.3 译文分析 |
第三节 大高岩的编译 |
5.3.1 大高岩其人 |
5.3.2 编译内容 |
5.3.3 底本考证 |
5.3.4 编译特点 |
第四节 石原岩彻的编译本 |
5.4.1 石原岩彻其人 |
5.4.2 底本考证 |
5.4.3 编译特点 |
5.4.4 译文分析 |
第五节 伊藤漱平的全译本 |
5.5.1 伊藤漱平其人 |
5.5.2 翻译历程 |
5.5.3 底本青睐俞校本 |
5.5.4 关于改译 |
5.5.5 承前启后 |
第六节 松枝茂夫的两次编译与《画本红楼梦》 |
5.6.1 两次编译 |
5.6.2 《画本红楼梦》 |
第七节 富士正晴、武部利男节译本 |
5.7.1 译者简介 |
5.7.2 译者分工 |
5.7.3 底本考证 |
5.7.4 译文分析 |
第八节 君岛久子的编译本 |
5.8.1 君岛久子其人 |
5.8.2 底本考证 |
5.8.3 编译结构 |
5.8.4 编译特点 |
第九节 立间祥介的编译本 |
5.9.1 立间祥介其人 |
5.9.2 使用底本 |
5.9.3 编译结构与特点 |
5.9.4 译文分析 |
第十节 饭塚朗的编译本 |
5.10.1 饭塚朗其人 |
5.10.2 底本考证 |
5.10.3 编译结构 |
5.10.4 编译特点 |
第十一节 饭塚朗的全译本 |
5.11.1 松枝茂夫笔下的饭塚朗 |
5.11.2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
5.11.3 翻译意义 |
第十二节 日本所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 |
5.12.1 学界对林语堂英译《红楼梦》的认知情况 |
5.12.2 佐藤亮一转译林语堂英译原稿经过 |
5.12.3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篇章结构 |
5.12.4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解说 |
5.12.5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底本 |
5.12.6 林语堂的编译特色 |
第十三节 佐藤亮一的转译本 |
5.13.1 译本结构 |
5.13.2 译文分析 |
5.13.3 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 |
第六章 延绵不绝——平成年代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堺行夫的节译本 |
6.1.1 堺行夫其人 |
6.1.2 底本考证 |
6.1.3 译本特色 |
第二节 王敏的编译本 |
6.2.1 王敏其人 |
6.2.2 底本考证 |
6.2.3 对伊藤漱平1969大系本的借鉴 |
6.2.4 编译结构 |
6.2.5 编译特点 |
第三节 小林恭二的编译本 |
6.3.1 小林恭二其人 |
6.3.2 底本考证 |
6.3.3 编译结构 |
6.3.4 编译特点 |
第四节 井波陵一的全译本 |
6.4.1 井波陵一其人 |
6.4.2 井波陵一的《红楼梦》观 |
6.4.3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
6.4.4 译本特色 |
6.4.5 井波本的意义 |
第五节 锦埜文的编译本 |
6.5.1 锦埜文其人 |
6.5.2 底本考证 |
6.5.3 钟爱国译本 |
6.5.4 编译特点 |
第七章 总论——《红楼梦》日译本的综合考察 |
第一节 译者的《红楼梦》观考察 |
7.1.1 对《红楼梦》文学价值的认识 |
7.1.2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
7.1.3 对续书、续作者问题的认识 |
7.1.4 对成书等其他问题的认识 |
第二节 译本结构考察 |
第三节 底本考察 |
7.3.1 五种全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 |
7.3.2 日译本整体的底本选择情况 |
第四节 文体考察 |
7.4.1 文体的纵向演变 |
7.4.2 文体的横向比较 |
第五节 译者身份与流传状况考察 |
7.5.1 译者身份 |
7.5.2 流传状况 |
第六节 译本影响考察 |
7.6.1 内部影响 |
7.6.2 外部影响 |
第七节 今后的课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红楼梦》日译本一览表(1892-2015) |
附录二 关于《红楼梦》最早传入日本时间的考察 |
个人简历 |
(7)华夏固有学术视域中的“红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学与经学 |
二、红学与史学 |
三、红学与子部之学 |
四、红学与诗赋文章之学 |
(8)《石头记》庚寅本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9)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内霍克思研究现状 |
二、国外霍克思研究现状 |
三、其他重要资料与信息 |
第三节 可拓展的空间 |
第一章 霍克思——英国专业汉学奠基人与中坚力量 |
第一节 英国汉学史分期 |
一、“汉学”相关概念厘定 |
二、英国汉学史的四个时代 |
三、专业汉学时代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霍克思在英国汉学史上的地位 |
一、六十余年的汉学生涯 |
二、英国专业汉学奠基人与中坚力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霍克思的汉学观——以学术为本位 |
第一节 霍克思的汉学研究观 |
一、汉学研究价值的认知 |
二、汉学研究内容的明确 |
三、汉学论着读者的判定 |
四、汉学研究方法的主张 |
五、汉学文献阐释的视域 |
第二节 霍克思的中国文学文化观 |
一、霍克思谈儒教 |
二、霍克思论新中国的文化发展 |
三、霍克思看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霍克思的汉学翻译观 |
一、追求忠实传译与接受效果 |
二、明确目的与读者群 |
三、注重文本的学术研究 |
四、再现意象与典故 |
五、兼顾作者、读者与文本 |
六、主张翻译无定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霍克思的汉学教学——专业汉学人才的培养 |
第一节 牛津汉学教学的滥觞与发展 |
一、牛津学院式汉学的建立 |
二、牛津汉学科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牛津专业汉学的正式确立 |
一、霍克思汉学讲座教授就职演说 |
二、霍克思牛津汉学教学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霍克思的汉学研究——汉学文献的意义阐释 |
第一节 霍克思《楚辞》研究 |
一、《楚辞》研究概述 |
二、《楚辞》研究成果 |
第二节 霍克思中国诗歌研究 |
一、霍克思对汉诗欣赏的见解 |
二、霍克思对超自然现象的继续关注 |
第三节 霍克思《红楼梦》研究 |
一、《红楼梦》中的超自然力 |
二、《红楼梦》中的象征主义与幻灭主题 |
三、《红楼梦》的前身与开篇 |
第四节 霍克思的中国戏曲研究 |
一、霍克思中国杂剧研究 |
二、霍克思《桃花扇》研究 |
第五节 霍克思的中国文学专题研究 |
一、对中国文学“情”的关注 |
二、关于钱钟书的个案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辞》全译本——南楚文化的西方展示 |
第一节 霍克思《楚辞》翻译渊源 |
第二节 《楚辞》英译的预设目标 |
第三节 《楚辞,南方之歌》的准确性诉求 |
一、选择可信的翻译底本 |
二、倚重中外学者的前沿成果 |
三、全译展现原貌 |
四、做足辅助工作 |
五、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
第四节 《楚辞,南方之歌》的可读性追求 |
一、注释和导论简单明了 |
二、花草译名趋于通俗易懂 |
三、度量衡西化及独特排版 |
四、尽力保留原作的意象与典故 |
五、利用节奏与谐音稍现原作音韵 |
第五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修订与标准 |
一、修订版的改动 |
二、修订标准 |
第六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的影响 |
一、西方评价 |
二、被征引情况 |
三、翻译启示 |
第七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的误译问题 |
一、初版正确修订时改错 |
二、两版译文均存在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杜诗入阶》——中国文化的入门教材 |
第一节 《杜诗入阶》的翻译渊源 |
一、早期对杜诗的关注 |
二、译介对象的选定 |
第二节 《杜诗入阶》的特色编排体例 |
一、注本体例 |
二、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
第三节 《杜诗入阶》的中国文化传播 |
一、《杜诗入阶》中国文化传播全举 |
二、《杜诗入阶》的交流价值界定 |
第四节 《杜诗入阶》的西方接受 |
一、《杜诗入阶》在西方的接受情况 |
二、《杜诗入阶》西方接受之思考 |
第五节 《杜诗入阶》译文问题 |
一、专有名词把握不准 |
二、一词多义选择不当 |
三、字词句义不解 |
四、诗句停顿或结构混乱 |
五、典故与成语的误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石头记》——说英语的“石头” |
第一节 娱乐读者的文学翻译 |
一、《石头记》的翻译渊源 |
二、《石头记》的翻译初衷 |
三、签约翻译《红楼梦》 |
第二节 《石头记》的翻译底本 |
一、以程高本为主 |
二、综合脂本文字 |
第三节 《石头记》的翻译策略 |
一、地道英语生动再现异域文化 |
二、文内添译减轻通信负荷 |
三、以不同语种分类翻译原作人名 |
四、调和中英文化差异的必要改译 |
五、“译出一切”再现译本原貌 |
第四节 《石头记》的接受效果 |
一、华人世界的普遍赞同 |
二、西方世界的广泛关注 |
第五节 关于《石头记》的更多思考 |
一、《石头记》成功的译外因素 |
二、《石头记》存在的问题 |
三、关于《石头记》的归化问题 |
四、《石头记》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霍克思中国戏曲翻译——未竟的理想 |
第一节 戏曲片段翻译 |
第二节 《蟠桃会》翻译 |
第三节 《洞庭湖柳毅传书》翻译 |
一、力求译出一个演出剧本 |
二、长篇导论与附录的助阵 |
第四节 霍克思戏曲英译之反思 |
一、主观上的西方立场 |
二、客观上的重重困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霍克思亲笔赋次韵汉诗 |
附录2 大卫·霍克思汉学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红学”成因之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论脂砚斋评批《石头记》的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楼梦是镜花缘”——金克木对《红楼梦》的解读[J]. 张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2017年度中国红学发展研究报告[A]. 孙伟科,何卫国,胡晴,李虹. 2017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2018
- [3]多重依据 大体格局 基础工程——红学学科建设综论[J]. 乔福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4]“旧时真本”辑考[J]. 乔福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5]《石头记》三期“脂评”考[J]. 乔福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6]《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D]. 宋丹. 南开大学, 2015(12)
- [7]华夏固有学术视域中的“红学”[J]. 乔福锦.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8]《石头记》庚寅本考辨[J]. 乔福锦.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9]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D]. 王丽耘.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10]“红学”成因之辨[J]. 乔福锦.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