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间联系的联络线上调车作业时信号联锁的适应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石,于世武,车富奇[1](2021)在《佳木斯站运输组织情况的分析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为全面贯彻落实国铁集团推进供给侧改革深化现代物流建设的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任务要求,对佳木斯站的运输生产全要素全流程进行了分析研判,以期在找出制约效率能力瓶颈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运输生产组织效率的建议,以加强装卸车作业组织,合理、及时安排车辆取送,压缩等装、待卸时间,不断提升运输组织的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最终实现货运增运增量的目标。
张磐[2](2020)在《侯马北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铁路网络布局的日益完善和运输企业改革持续深入,铁路运输组织朝市场化方向不断迈进,在“蓝天保卫战”、运输结构调整政策推动下,更多人认可了铁路高效运输对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铁路枢纽是连接各条铁路干线与错综复杂的各支线间的纽带,在路网上处于主导、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体的运输效率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评价侯马北编组站二级四场系统能力协调优化问题,提出协调优化措施。本文首先对国内和国外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针对二级四场编组站各车场车流交换更为复杂的特殊性,提出传统的协调度模型并不适用于所研究的编组站,以不均衡车流影响作为基础,对各车场能力运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通过调研写实对侯马北站到达列车规律进行分布拟合验证,确定其服从爱尔兰分布。在车流的规律性到达基础上以3h时段划分对影响因素进行整合,构建了以影响因素为指标的系统能力协调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继而得到各子系统及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程度,并与实际作业对比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本文针对编发子系统作为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的瓶颈环节,从内部提高车场能力运用的扩改建,到外部车流机车的衔接、合署办公等优化对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侯马北站的编发子系统协调度不高的限制环节,间接提升了整个车站系统能力的总体协调度,可为全路同类型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提供参考。
薛青娜[3](2016)在《CTCS-3级列控系统RBC设置及容量计算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RBC(Radio Block Center,无线闭塞中心)是CTCS-3(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level 3,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3级)列控系统的地面核心设备,技术融合复杂、设备造价昂贵。RBC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车地通信的质量。RBC为列车提供行车许可,是高速铁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同厂家的RBC设备在接口能力和控制能力方面也有所不同,在一条新建高铁线路或高铁线路中的大型枢纽车站中合理计算RBC的数量、合理配置RBC,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和后期的运营安全。本文研究了RBC在CTCS-3级列控系统中的数据流向,分析并清楚地展现了RBC与CTCS-3级列控系统其他子系统设备间的通信关系;通过分析RBC对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网络配置的质量要求,得出GSM-R网络配置对RBC设置的影响因素,重点从RBC的工作原理、关键工作环节、接口能力、控车能力、维护扩展能力等方面,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工程设计及案例分析,提出工程设计中RBC的设置位置、控制范围、分界点设置、车地通信范围等设计原则及单个RBC数量计算方法。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出现一个车站设置多个RBC的情况,但是当大型车站或枢纽站因扩容需要,超出单个RBC的控制能力时,需要考虑在同一个车站增加多个RBC的情况,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三种设置方案,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尚属首例。并以西安北站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我国高速铁路大型枢纽站多个RBC的设置提供了借鉴。
苗壮[4](2015)在《CTCS-3级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适应铁路的发展需求,我国积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CTCS系统,现今国内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全电子化日益成熟,新型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从联锁层到执行表示层全部实现了电子化,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必然成为未来C3级客运专线联锁系统的发展趋势,在C3级列控系统中,通过应用控制、监测、监督一体化的全电子执行单元,全面取消了故障率高、维护强度大的安全型继电器,有效提高了联锁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根据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组成结构,参照C3系统对于联锁系统的技术规范及功能需求,本文完成了以下工作:研究讨论了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新技术特征及接口条件,设计了C3级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整体结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监控机子系和联锁机子系统统进行模块划分,给出软件设计方案。在监控机子系统中对开发环境和软件特点进行了介绍,设计了监控机软件开发流程,进行了站场图形的设置、定义和调用,实现站场图形的实时显示;对操作命令输入及操作命令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叙述,最后对监控机报警功能进行了说明。在联锁机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对静态、动态数据及其结构进行了介绍,讨论了站场型数据数据结构的建立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无往返进路搜索算法并在软件开发中予以实现,对操作命令执行、进路处理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设计,并给出具体处理流程。最后讨论了计算机联锁系统内部之间的通信方式,分别研究设计了监控机与联锁机之间、联锁机与执行单元之间的通信方式,实现了整个联锁系统的互联互通,验证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
陈庆华[5](2015)在《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C2工程验收开通组织方案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为充分发挥既有枢纽车站的便捷优势,方便出行和争取市场,新建高铁多接入到了既有枢纽车站,信号系统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升级改造,而为保证地面、车载不同制式的信号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组织信号系统的施工调试和开通试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首先通过对信号系统CTCS-0级与CTCS-2级的设备组成架构进行分析,研究信号系统CTCS-0级升级为CTCS-2级工程的主要工程和验收工作量组成,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工程验收组织管理各环节的关键要素。其次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对既有线信号系统由CTCS-0级升级为CTCS-2级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针对性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最后以施工开通组织方案中车站联锁试验核对工作为参考,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中的关键路径、时间参数估算等方法,对车站联锁开通试验的工程验收管理过程进行工作分解,对联锁进路试验核对工作持续时间、联锁试验核对时间进行估算,从时间结构、工作量结构等方面研究优化验收开通组织方案。通过对既有线车站C2级联锁开通试验方案的优化研究,探索了对既有线信号系统施工验收开通的组织优化可行性,可供项目管理机构、施工单位及设备维护管理单位等进行工程管理、施工组织、验收组织时进行参考。
魏彬[6](2015)在《铁路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编组站作为铁路列车生产工厂,主要对货物列车进行解体和编组,将到达编组站的各种到达列车进行解体,按照编组计划的要求进行重新编组出发。编组站编组出发列车以“正点、满轴”为主要目标,按照图定时刻正点发出,减少车辆在站停留时间,加速车辆周转。同时,编组站具有协调路网点、线能力和调节车流的作用。编组站调度系统综合自动化是现代大型铁路编组站的发展方向,其理论难点在于阶段计划的优化上,而阶段计划的核心就是科学确定列车解编顺序和编组内容,即配流问题。配流问题按照作业过程可以分为动态配流和静态配流两种,动态配流确定到达列车的解体顺序和出发列车的编组顺序;静态配流根据动态配流得到的解编顺序确定最终的出发列车车流来源和编组内容,即配流方案。编组站配流计划的优化,就是动态配流与静态配流的合理结合,制定相对更优的配流方案,从而确保编组站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作业效率,保证路网畅通。本文针对铁路编组站配流计划的优化研究,首先分析编组站的主要作业及各个作业子系统,以此为基础,分析配流问题的特点与实质,总结解决配流问题的基本方法;其次,建立阶段内发出车辆数最多的配流优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然后,以蚁群算法为基础,结合配流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动态配流的蚁群算法,并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紧接着,在动态配流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对不同种类的出发列车分配权值,确保高等级列车优先满轴,从而设计静态配流蚁群算法,算法执行过程中对动态配流得到的解编方案适时监控,以便最终得到最优的配流方案。最后,结合兰州北编组站的实际情况,以某一阶段内的数据为基础,验证动态配流和静态配流算法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该算法能够快速得到结果,基本符合实际要求。
张艳红[7](2014)在《高铁时代计算机联锁管理》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加强在高速铁路运行模式下的计算机联锁的施工管理,并制定了先进的、切合实际的、与高速铁路相匹配的计算机联锁管理办法,从而保证计算机联锁系统地正常、有效的运行,以确保高速列车行车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针对课题的特点,全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概念上对高铁时代计算机联锁管理界定,分析了它与普通列车时速下管理的比较区别。并对日本、英国高速列车下的计算机联锁的管理的运行方式与我国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其次,从我国的现状看联锁管理只能适应普通时速下的列车运行,还有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高速铁路运行下要求的管理规范,比如联锁试验设备的选择管理上存在漏洞;负责联锁试验的人员的选拔、任用上存在弊端;联锁试验的管理程序与方法混乱,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列车下的技术要求,以至于影响行车时间,甚至造成联锁失效,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通过分析,确定了计算机联锁管理在整个电务大修中的重要性,全文阐述了三个方面来加强高铁时代下的新型计算机联锁管理模式。一是制定了贴合高速铁路下计算机联锁设备管理方法,二是制定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人员管理方法,三是制定了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站联锁试验管理办法;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上提出了管理的方法和防范的措施。最后,在XX站的具体电务大修工程中进行管理方法的验证,也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联锁工作的管理仍然是我国铁路电务大修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高速铁路时代到来的今天,更体现出了联锁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更好的加强联锁管理才能保证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正点和稳定。
刘勇[8](2013)在《新钢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提出本文基于新钢集团主片区5个车站微机联锁的改造升级项目,根据实现大密度行车安全、维护简单直观目标,同时保证设备的先进性,调度可实时监控等设计原则,本文研究了新钢集团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的结构、微机联锁系统设计方案及实现、“双机热备”方式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新钢铁路运输运输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原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存在的问题,为微机联锁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找到了依据。根据通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的原则,依据系统必须遵循“故障-安全(要求铁路信号设备或系统一旦发生安全故障后,能防止出现灾难性后果自动导向安全一方的重要设计原则)”的原则,对微机联锁系统总体进行了设计。主要对微机联锁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硬件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方案、接口与通道设计、冗余结构的设计、双机储备系统的设计、接口电路的设计。在软件的设计中,研究了联锁数据、软件的逻辑分类、联锁控制程序及其任务调度方式。通过西门子S7三类工业软件实现了人机界面(HMI),设计了新钢集团铁路信号微机联锁控制系统PLC下位机组态,这种组态可以随着6502站场的扩张而扩充。设计并实现了新钢运输部以太网和调度监督系统。论文讨论了软件系统需要实现的5个方面的功能;研究了微机联锁软件的总体结构;研究了联锁控制程序的基本模块及其任务调度方式;设计并实现了操作命令执行模块流程和子模块流程等项目的关键部分。最后,设计并实现了新钢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系统已经正常不问断地运行至今,系统通过了功能测试,满足了现场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曹桂均[9](2013)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及其扩展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铁路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提高编组站整体解编能力,降低现场劳动强度,是一个高智能化、自动化的综合性系统。本文描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织结构、总体框架和系统主要功能,研究探讨各子系统的组织方式,研究管理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结合方式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信号控制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细致的梳理,对于实现综合自动化需要新研发的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原有成熟控制系统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中应用的有效改进和功能提升做了总结。本文研究系统层次架构,提出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不同子系统的专业归属,通过规范管理维护的划分界限及维修界面,对于设备维护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本文研究管控结合的关键部分-集中控制系统,描述了集中控制系统的系统组成和控制模式、应用功能及接口设计,阐述了集中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实现方式。对于编组站的车辆实时位置追踪问题,描述了实时追踪的原理,提出利用编组站站场结构有向图的方式,建立编组站车辆实时追踪模型,实现以站场表示信息为基础的车辆实时追踪。通过对采集到的站场实时表示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将结果跟踪得到的结论,结合进路跟踪预判及作业计划等信息,采用多重判别,得到机车车辆的实时位置。并与车号自动识别信息以及作业计划信息有效融合,得到机车车辆在编组站中的实时准确位置信息,作为各种现场作业实绩自动反馈的基础数据。本文研究集中控制系统的作业计划自动执行技术,对于将作业计划转换成控制设备可执行的作业指令的分解转换模式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作业任务的表达和作业指令的表达方式,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建立数学模型,求解作业指令的调优问题。文章描述了采用一种改进的MMAS算法来对编组站作业指令进行调优计算,及实现算法的收敛性与寻优能力的动态平衡的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将成熟的驼峰无线机车遥控系统及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研发新型调机综合控制系统,使编组站调车机车在整个编组站作业时实现全面机车遥控。本文提出将推峰机车遥控与平调遥控采用统一的模型进行优化的控制方式,根据调车作业遥控控制的特点,选择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自校正控制模型,实现机车控制参数的在线自校正,在合理利用机车动力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使控制过程更加合理、精细。统一模型优化的控制方式,降低编组站机车控制的复杂性,使不同站场、不同机车及不同作业模式等机车控制中的复杂性问题得到解决。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扩展应用到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中,实现动车基地管理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闭环控制。文章描述了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列车及调车作业计划的自动调整和管理、作业进路的自动控制、动车组位置追踪及查询、人机交互统一管理等几大功能和实现方法,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进一步扩展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斌[10](2012)在《鞍钢灵山自动化驼峰改造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鞍钢铁路运输公司灵山站铁路运输系统改造为背景,针对目前铁路运输生产管理手段的相对落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公司生产需求对铁路站场工程改造进行了系统优化和选择。本文主要针对鞍钢灵山站自动化驼峰改造,介绍了现存问题和改造的必要性,并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优化方法和驼峰峰高的判定,以确保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由于驼峰峰高计算上已有许多标准方法。本文主要论述对驼峰峰高可以采取精确的数学方法与模糊的综合评判方法,因既有驼峰峰高在最终确定时,还有很多诸如气象、车辆情况、建设费用等多种因素都具有模糊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方法和数学计算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可避免精确数学评判方法中,由于条件因素量值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评判结果的偏差。本文针对铁路站场咽喉进路能力不足,建立调车编组优化算法,实现列车车流合理疏导,减轻编组场到发线压力,有效利用咽喉道岔通过能力,从而实现整个编组站中心枢纽作用。在灵山站驼峰系统,本文同时对驼峰尾部控制系统等设备应用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对主要设备进行了描述。通过灵山站驼峰改造方法的优化,使工程顺利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并节省了大量资金。
二、场间联系的联络线上调车作业时信号联锁的适应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场间联系的联络线上调车作业时信号联锁的适应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佳木斯站运输组织情况的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佳木斯站概况 |
1.1 站场设备设施及车站作业情况 |
1.2 货场及各专用线能力 |
1.3 货物运输现状 |
2 制约佳木斯站运输组织的因素 |
2.1 设备设施条件制约运输组织 |
2.2 运输生产组织水平制约运输组织 |
2.2.1 调车作业组织环节 |
(1)计划指挥不利。 |
(2)交接班衔接不利。 |
(3)检修车保有量大。 |
(4)调车机车运用影响。 |
2.2.2 车流组织环节 |
2.2.3 劳力调动、装卸车组织环节 |
(1)劳力方面。 |
(2)夜装夜卸。 |
(3)集中到达。 |
(4)装卸车组织。 |
2.2.4 结合部作业环节 |
2.3 货运营销不足制约运输组织 |
3 提升佳木斯站运输组织的几点建议 |
3.1 补强车站设备设施 |
3.2 提高车站运输组织水平 |
3.2.1 提高计划指挥准确性 |
3.2.2 合理编制调车作业计划 |
3.2.3 压缩不必要非有效时间 |
3.3 树立正确营销意识 |
4 结束语 |
(2)侯马北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编组站相关知识概述 |
2.1 编组站概况 |
2.1.1 编组站简介 |
2.1.2 编组站设备 |
2.2 不均衡运输的影响 |
2.2.1 车流分类 |
2.2.2 不均衡运输对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的影响 |
2.3 影响编组站能力的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侯马北编组站车流规律分析 |
3.1 侯马北编组站简介 |
3.1.1 侯马北编组站概况 |
3.1.2 车站作业组织 |
3.2 车流情况分析 |
3.2.1 车流到达数据分组与整理 |
3.2.2 车流到达数据特征计算 |
3.2.3 列车到达规律分布假设 |
3.2.4 分布拟合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度评价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2 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 |
4.3 耦合协调度模型下的侯马北编组站系统能力评价 |
4.3.1 耦合协调度模型简介 |
4.3.2 协调度结果验证 |
4.3.3 协调度结果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侯马北编组站系统协调优化 |
5.1 到解子系统协调优化 |
5.2 解编子系统协调优化 |
5.3 编发子系统协调优化 |
5.4 编组站系统环境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CTCS-3级列控系统RBC设置及容量计算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RBC技术基础 |
2.1 CTCS-3 级列车控制技术 |
2.1.1 CTCS-3 级列控系统设备功能 |
2.1.2 CTCS-3 级列控系统数据走向 |
2.2 GSM-R技术 |
2.2.1 GSM-R系统结构 |
2.2.2 GSM-R网络通信结构 |
2.2.3 GSM-R网络配置对RBC设置的影响 |
3 RBC系统与配置分析 |
3.1 RBC系统概述 |
3.1.1 RBC系统构成 |
3.1.2 RBC主要功能 |
3.1.3 RBC工作原理 |
3.1.4 RBC设备接口 |
3.2 RBC配置分析 |
3.2.1 RBC接口能力分析 |
3.2.2 RBC控制能力分析 |
3.2.3 RBC维护适应性分析 |
4 RBC工程设计与大站内RBC设置方式研究 |
4.1 RBC工程应用设计 |
4.1.1 RBC容量计算主要技术指标与参数分析 |
4.1.2 RBC工程设计原则 |
4.1.3 RBC数量计算 |
4.2 大站内RBC设置方式研究 |
4.2.1 不同厂家的RBC对大站内RBC设置的影响 |
4.2.2 大站内多个RBC的设置方案 |
5 RBC设置方案分析 |
5.1 客运专线RBC设置案例分析 |
5.1.1 郑西客运专线简介 |
5.1.2 郑西客运专线RBC设置案例分析 |
5.2 大站内多个RBC设置方案分析 |
5.2.1 西安北站简介 |
5.2.2 西安北站多个RBC设置方案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CTCS-3级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 |
2 计算机联锁系统 |
2.1 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 |
2.2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 |
2.3 CTCS-3 级计算机联锁新特征 |
2.3.1 CTCS-3 级计算机联锁系统接 |
2.3.2 CTCS-3 级计算机联锁新技术条件 |
3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 |
3.1 系统的结构划分 |
3.2 监控机子系统模块划分 |
3.2.1 人机界面显示模块 |
3.2.2 操作输入及操作命令形成模块 |
3.3 联锁机子系统模块划分 |
3.3.1 操作命令执行模块 |
3.3.2 进路处理模块 |
3.3.3 实时调度模块 |
4 监控机研究设计 |
4.1 监控机软件 |
4.1.1 开发环境 |
4.1.2 监控机软件特点 |
4.1.3 监控机软件开发流程 |
4.2 监控机功能实现 |
4.2.1 站场图形界面显示 |
4.2.2 操作输入及操作命令形成 |
4.2.3 报警功能 |
5 联锁软件的开发 |
5.1 联锁数据及其数据结构 |
5.1.1 静态数据及其结构 |
5.1.2 动态数据结构 |
5.2 联锁控制程序 |
5.2.1 操作命令执行 |
5.2.2 进路处理 |
5.2.3 实时调度程序 |
6 系统内部之间的通信 |
6.1 监控机与联锁机之间的通信 |
6.2 联锁机与执行单元之间的通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C2工程验收开通组织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2 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级C2工程概况 |
2.1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概况 |
2.2 CTCS-0级信号系统设备组成 |
2.3 CTCS-2级信号系统设备组成 |
2.4 C0级与C2级信号系统主要设备变化情况 |
2.5 既有线信号系统C0级升C2级的工程内容 |
3 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级C2工程项目验收组织 |
3.1 新建铁路C2级信号系统工程验收组织 |
3.2 既有线信号系统C0改造为C2工程验收组织 |
4 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级C2工程验收安全风险管理 |
4.1 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有关情况 |
4.2 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级C2工程验收风险识别 |
4.3 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级C2工程验收风险评价 |
4.4 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级C2工程验收风险控制 |
5 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级C2工程验收开通组织方案优化 |
5.1 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级C2工程验收的项目管理 |
5.2 工程验收开通组织方案的网络计划图布局 |
5.3 工作结构分解 |
5.4 联锁试验持续时间特性分析 |
5.5 联锁试验网络计划图的优化 |
5.6 既有信号系统C0改造为C2工程验收开通组织方案优化 |
5.7 验收开通联锁试验持续时间估算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6)铁路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
1.1.2 配流问题概述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综合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2 编组站作业系统及配流机理 |
2.1 编组站作业系统分析 |
2.1.1 编组站主要作业分析 |
2.1.2 编组站各子系统简介 |
2.1.3 编组站各子系统的联系 |
2.2 编组站作业计划 |
2.2.1 班计划 |
2.2.2 阶段计划 |
2.3 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机理分析 |
2.3.1 调度系统的系统界定及分析 |
2.3.2 配流问题的实质 |
2.3.3 配流问题的特点 |
2.3.4 配流问题的难点 |
2.3.5 配流的基本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构建 |
3.1 配流系统分析 |
3.1.1 编组站组号分析 |
3.1.2 配流中车流来源分析 |
3.1.3 配流接续时间分析 |
3.2 配流优化模型建立 |
3.2.1 设定条件 |
3.2.2 目标函数 |
3.3 配流模型分析 |
3.3.1 列车解体顺序确定规则 |
3.3.2 调车机车安排规则 |
3.3.3 到发线运用规则 |
3.3.4 调车场股道分配规则 |
3.3.5 出发列车编组内容规则 |
3.4 本章小结 |
4 编组站动态配流算法设计 |
4.1 算法选择 |
4.2 蚁群算法原理 |
4.2.1 蚁群算法 |
4.2.2 求解过程 |
4.2.3 生成方案树 |
4.3 选择策略 |
4.3.1 信息素分布 |
4.3.2 启发式因子 |
4.3.3 选择策略 |
4.3.4 信息素更新 |
4.4 动态配流算法 |
4.4.1 选择参数 |
4.4.2 虚拟到达场 |
4.4.3 算法步骤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编组站静态配流算法设计 |
5.1 简单配流问题 |
5.2 一般配流问题 |
5.3 交换车的处理 |
5.3.1 交换车转场方式 |
5.3.2 交换车处理 |
5.4 算法步骤 |
5.5 算列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兰州北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 |
6.1 兰州北站概况 |
6.2 兰州北站原始车流数据 |
6.3 兰州北站配流计划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论文的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高铁时代计算机联锁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写作背景 |
1.2 国内外计算机联锁管理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2章 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2.1 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2.1.1 计算机联锁硬件设备管理 |
2.1.2 计算机联锁软件设备管理 |
2.1.3 计算机联锁维修中心的建立 |
2.2 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2.2.1 联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
2.2.2 建立、健全培训质量保障机制 |
2.3 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试验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2.3.1 联锁试验的管理方案 |
2.3.2 计算机联锁试验办法 |
2.3.3 联锁试验规范用语 |
第3章 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管理解决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
3.1 XX站工程概况 |
3.2 XX站施工方案、工艺标准和方法 |
3.2.1 施工方案 |
3.2.2 施工流程 |
3.2.3 工艺标准和方法 |
3.3 XX站计算机联锁施工计划与控制 |
3.3.1 进度计划与控制 |
3.3.2 安全计划与控制 |
3.3.3 质量计划与控制 |
3.4 XX站计算机联锁管理 |
3.4.1 XX站计算机联锁设备管理 |
3.4.2 XX站计算机联锁人员管理 |
3.4.3 XX站计算机联锁试验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8)新钢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铁路运输发展的现状 |
1.1.1 国外铁路运输发展的现状 |
1.1.2 国内铁路运输发展的现状 |
1.2 企业铁路运输调度系统 |
1.3 微机联锁系统 |
1.4 课题的背景来源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改造前铁路运输调度及联锁系统分析 |
2.1 新钢集团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结构 |
2.2 新钢铁路运输调度系统业务结构描述 |
2.2.1 铁路基本概念 |
2.2.2 新钢运输部铁路运输工艺概述 |
2.2.3 货物运输计划 |
2.2.4 运输动力的准备 |
2.2.5 机车作业模式 |
2.2.6 运输部运输生产工艺流程 |
2.3 微机联锁控制系统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机联锁系统设计 |
3.1 微机联锁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微机联锁系统设计原理 |
3.1.2 微机联锁系统的规范 |
3.1.3 微机联锁系统设计方案 |
3.2 微机联锁系统硬件设计 |
3.2.1 微机联锁系统硬件设备设计依据 |
3.2.2 微机联锁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3.2.3 接口与通道设计 |
3.2.4 微机联锁系统的冗余结构设计 |
3.2.5 双机储备系统设计 |
3.2.6 微机联锁系统接口电路设计 |
3.2.7 微机联锁系统的信息传输设计 |
3.2.7.1 总线传输 |
3.2.7.2 局域网传输 |
3.2.7.3 光纤传输 |
3.3 微机联锁系统软件设计 |
3.3.1 联锁数据与数据结构 |
3.3.2 软件系统功能划分 |
3.3.3 按照系统层次结构分类 |
3.3.4 联锁控制程序及其任务调度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机联锁系统总体实现 |
4.1 微机联锁系统控制实现 |
4.1.1 信号继电器 |
4.1.2 状态信息采集 |
4.1.3 输出控制接口 |
4.1.4 双机切换控制电路 |
4.2 进路选择模型的算法研究和实现 |
4.2.1 模型的简化处理 |
4.2.2 进路选择算法的设计 |
4.2.3 进路选择模型的算法实现 |
4.3 微机联锁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4.3.1 操作命令执行模块 |
4.3.1.1 取消进路子模块的实现流程 |
4.3.1.2 人工解锁子模块的实现流程 |
4.3.1.3 进路故障解锁子模块实现流程 |
4.3.2 进路处理模块 |
4.3.2.1 选排一致检查及道岔控制命令生成模块 |
4.3.2.2 进路锁闭模块 |
4.3.2.3 信号开发模块 |
4.3.2.4 信号保持开放模块 |
4.3.2.5 进路自动解锁模块 |
4.4 人机界面的实现 |
4.4.1 SIMATIC S7工业软件 |
4.4.2 微机联锁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实现 |
4.5 微机联锁系统下位机组态扩充实现 |
4.5.1 下载组态到可编程控制器 |
4.5.2 上传网络组态 |
4.5.3 微机联锁下位机组态扩充实现 |
4.6 新钢集团运输部调度监督实现 |
4.6.1 新钢运输部以太网 |
4.6.2 分布式调度监督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及其扩展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编组站自动化技术发展概述 |
1.1.1 国外编组站自动化技术发展 |
1.1.2 我国编组站控制技术发展 |
1.1.3 我国编组站信息技术发展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1 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2 铁路发展形势的的要求 |
1.2.3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 |
2.1 系统设计原则及实现目标 |
2.1.1 系统设计原则 |
2.1.2 系统实现目标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2.2.1 系统框架 |
2.2.2 系统主要功能 |
2.2.3 系统组成 |
2.2.4 系统主要岗位设置及职责 |
2.3 系统设计特点 |
2.3.1 专业分工 |
2.3.2 管控结合 |
2.3.3 系统建设 |
第3章 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 |
3.1 系统组成 |
3.2 系统功能描述及控制模式 |
3.2.1 功能描述 |
3.2.2 控制模式 |
3.3 计划交互与管理 |
3.3.1 列车作业计划交互与管理 |
3.3.2 调车作业计划交互与管理 |
3.3.3 计划执行进度的交互 |
3.4 人机交互与管理 |
3.4.1 大屏幕综合调度表示 |
3.4.2 集中操作终端 |
3.4.3 作业过程监控终端 |
3.4.4 电务维护终端 |
3.5 车辆实时追踪及闭环控制 |
3.5.1 车辆实时追踪 |
3.5.2 闭环控制 |
3.6 作业计划自动执行 |
3.7 系统接口的设计 |
第4章 车辆实时追踪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追踪模型的理论基础 |
4.3 车辆实时追踪原理 |
4.3.1 站场结构有向图 |
4.3.2 站场进路模型 |
4.3.3 轨道电路占用模型 |
4.3.4 追踪结果校核模型 |
4.3.5 车辆追踪模型举例 |
4.4 车辆实时追踪的实现 |
4.4.1 车辆实时追踪的接口信息 |
4.4.2 车辆实时追踪的软件算法设计 |
4.5 现场应用测试 |
4.5.1 现场测试环境 |
4.5.2 测试结果与算法验证 |
第5章 作业计划自动执行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作业任务的分解转换 |
5.2.1 作业任务的表达 |
5.2.2 作业指令的表达 |
5.2.3 作业任务分解转换方法 |
5.3 作业指令的动态调优 |
5.3.1 常用智能算法系统简介 |
5.3.2 常用智能算法系统的比较分析 |
5.3.3 作业指令调优算法选择 |
5.3.4 作业指令调优模型 |
5.3.5 作业指令调优模型 MMAS 算法设计 |
5.3.6 作业指令调优算例分析 |
第6章 调机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系统概述 |
6.2.1 系统功能描述 |
6.2.2 系统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
6.2.3 系统优化控制研究 |
6.3 车列控制过程的动力模型 |
6.3.1 列车运行阻力 |
6.3.2 机车牵引力 |
6.3.3 列车制动力 |
6.4 算法基础 |
6.4.1 自校正控制系统 |
6.4.2 模糊控制理论 |
6.4.3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
6.5 调车机车遥控的优化控制 |
6.5.1 定速牵引控制 |
6.5.2 定距离停车控制 |
6.6 现场应用 |
第7章 既有控制系统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 |
7.1 驼峰自动化系统在编组站应用的研究 |
7.1.1 驼峰自动化系统简介 |
7.1.2 系统组成 |
7.1.3 系统基本原理 |
7.1.4 既有驼峰自动化系统介绍 |
7.1.5 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 |
7.2 计算机联锁系统在编组站应用的研究 |
7.2.1 计算机联锁简介 |
7.2.2 计算机联锁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
7.2.3 系统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
7.3 停车器控制系统在编组站应用的研究 |
7.3.1 系统简介 |
7.3.2 系统组成及基本原理 |
7.3.3 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
第8章 扩展应用-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的研究 |
8.1 概述 |
8.2 系统架构 |
8.2.1 系统层次 |
8.2.2 系统组成 |
8.3 系统岗位及职责 |
8.4 系统控制模式及功能实现 |
8.4.1 系统控制模式 |
8.4.2 动车组识别与追踪 |
8.4.3 作业计划管理 |
8.4.4 作业过程管理 |
8.4.5 现存动车管理 |
8.4.6 人机交互管理 |
8.5 系统数据流及接口设计 |
8.5.1 系统内部数据流 |
8.5.2 系统对外接口及数据流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2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详细摘要 |
(10)鞍钢灵山自动化驼峰改造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改造的必要性 |
1.1.1 灵山站作用及设备现状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改造的紧迫性 |
1.2.1 运输能力不足 |
1.2.2 驼峰解体效率低 |
2. 灵山驼峰自动化改造重点问题分析 |
2.1 原灵山站站场设备能力 |
2.1.1 驼峰设备能力不足 |
2.1.2 各站场及咽喉能力 |
2.2 编组场尾部问题分析 |
2.2.1 驼峰尾部防溜措施问题 |
2.2.2 场联设计 |
3. 实施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 |
3.1 驼峰及编组场设计 |
3.1.1 驼峰峰高设计及推送线调整 |
3.1.2 改造方案的能力验算 |
3.1.3 驼峰纵断面调速系统设计 |
3.2 站场及咽喉调整设计 |
3.2.1 南咽喉改造调整 |
3.2.2 南、北下行场改造 |
4. 峰高和运输组织优化 |
4.1 峰高系统检测与评价 |
4.1.1 驼峰峰高方案选择及因素分析 |
4.1.2 方案因素量化 |
4.1.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1.4 评价结果分析 |
4.2 驼峰峰高能力检算 |
4.2.1 减速器制动能力设计 |
4.2.2 溜放部分间隔检算 |
4.2.3 结论 |
4.3 调整优化运输组织方案 |
4.3.1 调整小运转列车编组方式 |
4.3.2 调整列车开行方式 |
4.3.3 调车编组计划目标优化及算法 |
4.3.4 增加南咽喉平行进路 |
5. 驼峰系统技术设备应用 |
5.1 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 |
5.2 驼峰自动控制设备 |
5.2.1 驼峰电气集中设备 |
5.2.2 驼峰自动集中设备 |
5.2.3 溜放速度自动控制设备 |
5.3 采用WTZK-99 型调车场尾部可控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 |
5.4 场联实施技术方案 |
5.4.1 驼峰原有功能 |
5.4.2 化检验联锁关系优化 |
6. 结论 |
6.1 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场间联系的联络线上调车作业时信号联锁的适应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佳木斯站运输组织情况的分析及建议[J]. 黄石,于世武,车富奇.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21(02)
- [2]侯马北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研究[D]. 张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CTCS-3级列控系统RBC设置及容量计算研究及应用[D]. 薛青娜.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4]CTCS-3级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研究[D]. 苗壮.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5]既有线信号系统C0升C2工程验收开通组织方案优化研究[D]. 陈庆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5)
- [6]铁路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研究[D]. 魏彬.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7]高铁时代计算机联锁管理[D]. 张艳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8]新钢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刘勇. 东北大学, 2013(03)
- [9]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及其扩展应用的研究[D]. 曹桂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3(05)
- [10]鞍钢灵山自动化驼峰改造研究与应用[D]. 王斌. 辽宁科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