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拉风Show(论文文献综述)
胡小龙[1](2021)在《11至13世纪西藏帕拉风格绘画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易娇[2](2021)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IP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全国范围内开启全面彻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能否实现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解决目前被垃圾围城的困境,做好前端的垃圾分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又是分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垃圾分类在各城市的实践成果不尽如人意,各类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的科普宣传不少,但是公众在垃圾分类行为中却依旧不知所措,由此可见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科普IP形象是当今IP形象热潮中衍生的全新概念,在IP形象设计中植入科普的概念,使得IP形象更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在竞争激烈的IP形象中脱颖而出,具备长期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目前IP形象设计在市场上已经汇聚了具有强力购买力的庞大粉丝群体,借鉴成功的IP形象设计经验,借力科普的文化内涵完善IP形象的设计与开发,实现垃圾分类科普与IP形象结合后传播力和吸引力相互促进的共赢局面。本文提出由垃圾处理认知科普带动垃圾分类行为,在垃圾分类科普中引入科普IP形象设计的概念,对垃圾分类的后端垃圾处理流程进行归纳整理。将垃圾分类科普内容与科普IP形象设计相结合,探索科普IP形象设计要素与垃圾分类科普的融合方式,分析打造垃圾分类科普IP的必要性,总结围绕垃圾分类科普的IP形象设计方法。从垃圾分类的科普视觉形象设计入手,挖掘IP形象设计特点,提炼设计要素,设计具有人格设定的IP形象,从表情、动作、场景、设定等多方面丰富形象塑造,印证围绕垃圾分类科普进行科普IP形象设计开发的可执行性。
汪盼盼[3](2021)在《“很+名词”的构式语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式语法理论从崭新的角度深层次剖析了语言的本质,对于之前难以用语言学理论解释的语言结构展示了很强的解释力。构式语法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度,打破了词汇和句法之间的界限,使得我们对语言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构式语法区分了构式义和词汇义以及构式义与词汇义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现了构式语法理论在解释特殊的语言现象上的实用性。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副词主要应该用来修饰形容词,“很+名词”结构被认为是不符合传统语法的搭配。但在20世纪60年代,大量出现了“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广泛注意。基于此,本研究展开了对“很+名词”构式的探讨。本研究基于戈德堡构式语法理论,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BCC),在BCC语料库中检索“很+名词”结构,筛选出5类共计311条涵盖文学、报纸、多领域、微博、科技的“很+名词”构式语料,其中文学类80条,报纸类69条,多领域类47条,微博62条,科技类53条。本研究采用描述与解释相结合,形式与意义相结合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试图揭示“很+名词”构式的构式义以及“很+名词”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的不同特征。研究发现:“很+名词”构式具有独立的构式义,其构式义为“加强该名词所指代的实体的属性义”。其次,从句法上来看,“很+名词”构式中的名词活用为了形容词,其语法角色类似于形容词,在句中可做定语、状语、补足语和表语等句法成分,起到了修饰限定,描述,说明以及解释的句法功能。从语义角度来看,“很+名词”构式中被概括掉的名词的细节得以显现,名词所表达的是其描述性语义,“很+名词”构式中的名词存在使用频率高低的差异。从语用角度来看,“很+名词”构式语言简洁且增大了所要表达的信息量,强化了名词的语义特征,使语言新奇,幽默风趣,在表达人物性格,事物属性上具有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构式语法理论解释了特殊的语言现象,验证了构式语法理论在深层次解释“很+名词”构式上的实用性,由此对“很+名词”构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即将副名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与已有其他构式之间的继承关系。但是,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之后的研究应当适时作以补充修正,扩大语料范围,从更多角度揭示“很+名词”构式的普遍规律。
李芳[4](2020)在《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网络词语的多角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总共收录226个网络词语,其中字母词网络词语19个,汉语网络词语207个。上述网络词语经过与汉语固有词的对照分析、语料分析和词源分析,本论文认为网络词语的主要来源有社会方言来源、地域方言来源和外来词。网络词语的语义类型即表达内容涵盖有社会生活类新增词语、思想情感类新增词语、文化娱乐类新增词语、科技信息类新增词语,而研究网络词语的语法构造则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归纳分析。网络词语的词义演变过程主要是在探究词义的多元增加、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变异对应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派生词义的方式有修辞性派生和引申式派生,修辞性派生的方式有借代式、比喻式,引申式派生的方式有变“特”存“范”式、变“范”存“特”式、“范”“特”均变式、语素义向词义的派生式发展,非派生词义的方式有语义重组和其他特殊形式。网络词语的语言学价值从宏观角度来说,对语言观和语言学观念的调整、对语言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改变、对推动语言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对语言变异和语言调节关系的新思考、对语言规范化工作的新启示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网络词语与社会生活的双向互动主要表现在网络词语与社会生活的双向投射、网络词语对社会生活的双重影响。第一章论述网络词语的来源,其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群来源,二是地域来源。此外在这一章还会研究在网络词语中极具能产,属于本体语言学研究边缘范畴的外来借词。第二章以静态分析的视角,从词汇学角度着重分析网络词语的语义类型和语法类型。第三章从动态分析的视角阐述网络词语的词义演变,分别从语义的多元增加、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变异对应关系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一章将在众多个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汉语固有词的语义演变过程,对网络新义的存在与变异作出一定的分析和解释。第四章论述的是网络词语的语言学价值,这是一个静态分析的过程。第五章探究的是网络词语与社会生活的双向互动,这主要涵盖两大板块,一是网络词语与社会生活的双向投射;二是网络词语对社会生活的双重影响,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海仁姑丽·吾拉依木[5](2020)在《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语法语义特点及流行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语法语义特点及流行原因进行研究。语言是人类交流过程中必备的一部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也随之持续更新。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在一定社群内人们普遍使用的,反映时代特色的,传播范围较广的词语。就表现形式来讲,流行语包括词、短语、句子及句子模式。流行语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政治经济,其二是语言自身,其三是文化,其四是心理因素,在这些因素和传媒的促进之下,流行语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整个社会中,大学校园和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交往之中,一种不同寻常的语言风格随之产生,也就是“大学校园流行语”。这种语言在传统的形式如词、短语和句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在内部构成方式和语义方面表现除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语言形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本文以应用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疆四所大学在校的学生进行大学校园流行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基于获得的问卷数据,通过SPSS软件以及百分比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为了保证分析的完整性,笔者也使用了定性分析。在问卷末尾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学生在调查中可以对调查表中未出现、而自己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流行语进行补充。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文献分析法、分类考察、定量、定性分析法,从而保证整个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笔者以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内部结构分析为切入点,基于认知、构式语法等理论,分析了大学校园流行语在现代汉语词汇方面表现出来的内部构造特点及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流行动因。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综述进行阐述,介绍了本论文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析,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和梳理了学界对“流行语”概念的认识,并对流行语的使用人群和来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三部分主要从语法分类和句法层面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点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从语义层面对大学校园流行语语义变化的方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语言本身、社会、大学生自身特点等角度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流行动因进行研究。结语是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实际效用进行阐述,并将问题、不足点指了出来。
罗琳[6](2020)在《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笔者已经出版的三部英译汉译着撰写而成,分别为《燃烧的主世界》、《神秘的宝箱》以及《斯特兰德庄园》。三部译着均为文学着作,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文雅,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笔者作为这三部译着的独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互文性文学翻译策略,故本翻译报告将以此三部译着为分析对象,以期深入阐明翻译心得和经验,为文学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燃烧的主世界》(原名Overworld in Flames)是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马克·谢弗顿(Mark Cheverton)2018年出版的童书,书中描绘了游戏骑士999及其同伴穿越进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与潜在的敌人斗智斗勇,于熊熊火海中拯救整个主世界的热血故事,是向儿童展现勇气、团结与智慧的范本。《神秘的宝箱》(原名Hidden in the Chest)是美国着名童书作家温特·摩根(Winter Morgan)的畅销作品,书中讲述了史蒂夫一行人意外发掘了隐藏着黑暗秘密的宝箱,释放出邪恶魔力,让各地备受牵连,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压制并消灭这些宝箱的历险故事,是国内少见的儿童猎奇题材。《斯特兰德庄园》(原名Tell Me You’re Mine)是英裔瑞典作家伊丽莎白·诺尔贝克(Elisabeth Noreb?ck)的畅销悬疑小说,该书围绕着一件一岁女婴失踪案展开,描绘了在女婴伊莎贝尔长大后,生母斯特拉和拐走她的养母克斯廷相遇、揭穿和纠缠之间的爱恨情仇,书中悬念迭起,疑雾重重,却也不乏温情叙述,实属一部悬疑佳作。在阅读分析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比比皆是,故于翻译伊始,便选择了互文性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工作完成后,笔者根据前人的智慧及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适用于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及策略。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简要描述翻译实践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翻译过程及后期校对;然后,剖析了三部译作中出现的互文性翻译表征;接着,对文学翻译、互文性与文学、互文性与文学翻译三者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对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的总结;基于该模式与原则,笔者结合四种普适于文学翻译、一种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翻译策略,对三部译作中具有互文性特征的翻译进行配对分析。本报告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力证了互文性策略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的结合。经探究,笔者参照N.Fairclough(1992)对互文性的分类,将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列入明显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类。其中,明显互文性总结为反讽、否定、仿拟和预设;篇际互文性则立足于武建国(2010)的研究结论,依次分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虽然文中的互文表征并非所有都能各得其所,但大部分都充分契合各大类别,进而推动笔者探索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四足鼎立的互文空间,衍射出文学翻译过程中基于互文性发生的“文学神韵”和“文学意象”的对等演变,并总结出重组、强化、模仿、增补和通俗化五种互文性翻译策略。准确贴切地还原文学着作中的互文性对译者提出了极高要求,除译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外,有的放矢的互文翻译策略更能事半功倍地精进译文。本报告表明,互文性是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文学翻译的话语分析理论。笔者提出的文学翻译互文性原则有助于译者精准地挖掘出原文中的互文性表征,并通过重组、强化、模仿、增补、通俗化五种策略完善贴切地重现文学着作中的神韵和意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可以合理地总结文学翻译中互文性表征的处理策略,并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李小凡[7](2020)在《边缘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草根文化发展,“底层文化”的盛行,一类以边缘人为主人公,展现其生活状态的电影正逐渐在大众视野中显露头角,从小的角度出发,边缘人电影展现了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角落,但却真实存在的生活,从宏观视角来看,它又能很好地彰显一个国家的时代发展历程、反思当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其中的人物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又普遍存在在我们身边,并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情怀,值得深度挖掘。社会中的边缘人可以总分为被社会大群体所孤立的人和性格存在缺失、具有边缘人格两大类,他们所处环境压抑,被社会隔离。本文主要内容是对边缘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此类人物的塑造手段分析,关于边缘人形象的表现方式主要研究了平淡写实式与大胆跳脱式两种,通过列举的几位导演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展现他们自己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在人物塑造上,主要从角色特质、空间环境、和《故事》1一书中的人物创作理论三方面来分析,人物角色特质大致概括为社会底层的呐喊、压抑躁动的青春与冲破宿命的牢笼三类,并列举大量影片例证,而空间环境专属的边缘化处理才更能使人物身份获得认同,再根据剧本创作中的叙事结构理论分析导演是如何从人物性格、困境设置、人际关系等方面塑造人物形象的,最后用以上理论展现自己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的应用。
杨露[8](2020)在《现代汉语网络词语的感情色彩义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发生感情色彩义变化的网络词语。研究主要从网络词语已收入/未收入词典这两方面出发,已收入的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收录的网络词语;未收入词典的数据来源为近五年(2015-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汉语盘点”系列报告中的十大网络用语盘点。论文通过梳理具体变化过程,分析网络词语感情色彩义变化的纵向和横向特点。重点研究发生感情色彩义变化的原因:包括语言内部的变异、社会文化的变异以及人们心理的变异三个方向。并分析感情色彩义变化对网络词语的语法功能和交际意义的影响,分别得出两者的变化特点。本文结合了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对网络词语的感情色彩义变化进行综合研究。与真实语料结合,在一定的语言事实上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对涉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赵铮[9](2019)在《校园青春网络剧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整个网络剧市场呈现良好态势的大背景下,校园青春网络剧也逐步形成规模,并初步显现出一些类型化的特征。本文选取了自2000年到2018年期间的内地校园青春网络剧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叙事范式和叙事策略着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该题材目前所面临的叙事困境,以期对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将校园青春网络剧界定为:“以中学和大学校园为主要叙事空间,重点展现学生时期的青春理想、纯真爱情和成长故事,并以网络为第一传播渠道,专为满足网络用户观看而制作的连续剧或系列剧。”第一章详细梳理了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2013年为萌芽期,剧集多为网民自发制作上传,内容上体现创作者强烈的个人表达,多是以吐槽为主的系列剧;2014年-2015年为探索期,这一时期视频网站瞄准校园青春网络剧市场开始发力,网文IP改编成为掘金之地,题材上以言情和魔幻为主;2016年至今为发展期,视频网站和影视公司的合作模式逐渐成熟,资深影视制作团队和新一代导演、编剧开始加入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创作,出现了《最好的我们》等多部口碑较好的作品,并且呈现出类型融合的趋势。第二、三章为本文的主体章节,阐述了校园青春网络剧在叙事上的特点。第二章从纯爱剧和逐梦剧两种范式出发,对多部校园青春网络剧进行系统梳理,关注作品在主题思想、角色设定和情节设置上的共同点。纯爱剧传达爱和成长的主题,人物设定上力图展现青春群像,形成六种成熟的角色类型——光芒四射的白马王子、平凡的灰姑娘、无所不能的骑士、高贵的公主、搞怪的小丑、“无用”的导师,情节上呈现“相遇——相知——相爱——分别——重逢”的叙事序列。逐梦剧永恒的主题是梦想,围绕“问题导师”和“问题学生”展开,情节序列上多为在梦想中嵌入爱情的镶嵌式复合序列。第三章从叙事物象、空间构建和性别视角三个角度对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叙事策略展开研究。策略一:叙事物象符号化。剧中经常出现时代物象和情感物象两类符号。校服和游戏机是剧中高频出现的时代物象,展现时代记忆。单车和书信为情感物象,推动角色情感变化。策略二:叙事空间多维化。校园青春网络剧在现实空间进行怀旧叙事,在异质空间进行“网感”叙事。现实空间包括集体空间、私密空间、特殊空间,异质空间包括彼此中断的异质空间、不能直接沟通的异质空间。策略三:叙事视角性别化。因受众的性别定位不同,可分为以男性、女性为主的两类性别叙事。目标受众为男性的网络剧中添加热血与励志元素;目标受众为女性的网络剧多利用女性角色的旁白和日记等进行叙事。在前文所总结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基础上,第四章探讨校园青春网络剧目前所面临的叙事困境,指出“影像叙事薄弱,缺乏视听感染力;创新力量不足,陷入同质化藩篱;过度迎合受众,缺乏艺术关照”三大问题,期望在理论研究层面推动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健康、良性发展。
尚攀[10](2019)在《《奥利弗神父的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报告研究了作者如何在中国当代重要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原则的指导下完成小说《奥利弗神父的湖》(节选)的翻译实践。文学翻译不同于别的翻译类型,它更多的是对原作的一种再创造,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译文的影响意义非凡。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崛起,软实力对增强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更加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走进来”。文学翻译的重要地位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独特古老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自成一格的爱尔兰文学,以及大批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在翻译文学中,爱尔兰文学家的名字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沧海遗珠也是在所难免。因种种原因,不少优秀的爱尔兰文学作品未能翻译成中文,让国内的读者知晓和了解。本文所选择的翻译材料节选自19世纪爱尔兰作家乔治·莫尔的中篇小说《湖》。这部小说的叙事方式较为特别,主要以书信体构成,且包含了大量的景色描写和心理独白,由于作者不只从事于文学创作,也是一个深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的画家,因此这部小说的语言较为晦涩难懂。本次翻译实践材料属于文学作品,包含了不少宗教背景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历史典故、引文出处、专有名词,长难句等。针对这些问题,译者对翻译策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深度翻译策略,长句翻译方法,以及汉语四字结构的应用,译者力求在“信、达、雅”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实现译文的简洁流畅。通过此次试译,旨在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爱尔兰作家,了解爱尔兰文学,了解文学翻译的艰辛与魅力。
二、个性拉风Show(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性拉风Show(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IP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学术价值 |
1.1.3 应用价值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框架思路 |
1.2.3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科普IP形象解读 |
2.1 关于IP形象 |
2.2 科普IP形象 |
2.3 科普IP形象特点 |
2.3.1 高价值内容 |
2.3.2 时代原创力 |
2.3.3 广泛传播度 |
2.3.4 亲密互动性 |
2.4 垃圾分类科普IP形象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理论 |
3.1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的概念 |
3.1.1 什么是垃圾 |
3.1.2 什么是城市生活垃圾 |
3.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 |
3.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内容 |
3.3.1 城市生活垃圾四分法 |
3.3.2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方法 |
3.4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意义 |
3.4.1 从认知到行为 |
3.4.2 垃圾减量化 |
3.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IP形象设计理论 |
3.5.1 视觉审美与高辨识度 |
3.5.2 人格属性 |
3.5.3 有价值观的内容表达 |
3.5.4 情感渗透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IP形象案例分析 |
4.1 国内垃圾分类IP形象案例 |
4.1.1 北京市“分小萌” |
4.1.2 香港“大嘥鬼” |
4.1.3 “拉风仔Love-fun” |
4.2 国外垃圾分类IP形象案例 |
4.2.1 美国“Dunk” |
4.2.2 日本“Ree-chan” |
4.3 国内外垃圾分类IP形象对比分析 |
4.3.1 形象功能定位模糊 |
4.3.2 形象设计风格局限 |
4.3.3 形象设计元素复杂 |
4.3.4 形象设定单薄 |
4.3.5 形象传播渠道狭窄 |
4.3.6 形象衍生发展受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城市垃圾工厂”科普IP形象设计 |
5.1 “城市垃圾工厂”科普IP形象设计分析 |
5.1.1 设计概念 |
5.1.2 情感设定 |
5.1.3 造型提取 |
5.1.4 色彩构成 |
5.1.5 形象应用 |
5.1.6 故事架构 |
5.1.7 设计意义 |
5.2 “城市垃圾工厂”IP形象场景设定 |
5.2.1 “城市垃圾工厂”废纸回收处理流水线 |
5.2.2 “城市垃圾工厂”玻璃回收处理流水线 |
5.2.3 “城市垃圾工厂”金属回收处理流水线 |
5.2.4 “城市垃圾工厂”塑料回收处理流水线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很+名词”的构式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Purpose of the Study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Layout of the Stud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Overview of Construction |
2.1.1 The Definition of Construction |
2.1.2 The Definition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
2.1.3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
2.2 Overview of “Hen(很)+N” |
2.2.1 Researches on Adverb Modifies Noun |
2.2.2 Researches on “Hen(很)+N”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nstruction Grammar |
3.2 Goldberg’s Construction Grammar |
3.3 Coercion Theory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Data Collection |
4.2.1 The Retrieving of Data |
4.2.2 The Screening out of Data |
4.3 Data Analysis |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The Constructional Meaning of “Hen(很)+N” Construction |
5.2 Syntactic Features of “Hen(很)+N” Construction |
5.2.1 “Hen(很)+N” Construction Works as Attribute |
5.2.2 “Hen(很)+N” Construction Works as Adverbial Modifier |
5.2.3 “Hen(很)+N” Construction Works as Complement |
5.2.4 “Hen(很)+N” Construction Works as Predicative |
5.3 Semantic Features of “Hen(很)+N” Construction |
5.3.1 The Revelation of Details of the Noun in“Hen(很)+N” Construction |
5.3.2 The Descriptive Meaning of the Noun in“Hen(很)+N” Construction |
5.3.3 The Social or Cultural Meaning of the Noun in“Hen(很)+N” Construction |
5.4 Pragmatic Features of “Hen(很)+N” Construction |
5.4.1 “Hen(很)+N” Construction——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
5.4.2 “Hen(很)+N” Construction——Strengthening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Noun |
5.4.3 “Hen(很)+N” Construction——Making the Language Expressions Humorous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
6.3 Suggestions of this Thesis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List of “Hen(很)+N”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 from BCC |
ACKNOWLEDGEMENTS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网络词语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对语言研究本身的意义 |
1.1.2 社会生活方面的意义 |
1.2 选题来源及研究对象 |
1.2.1 选题来源 |
1.2.2 研究对象 |
1.3 网络词语的定义及特点 |
1.3.1 网络词语的定义 |
1.3.2 网络词语的特点 |
1.4 学界研究概述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网络词语的来源 |
2.1 社会方言 |
2.1.1 社区词 |
2.1.2 行业词 |
2.2 地域方言 |
2.3 外来词 |
第三章 网络词语的类型 |
3.1 语义类型 |
3.1.1 社会生活类新増词语 |
3.1.2 思想情感类新増词语 |
3.1.3 文化娱乐类新増词语 |
3.1.4 科技信息类新増词语 |
3.2 语法类型 |
3.2.1 词 |
3.2.2 短语 |
第四章 网络词语的词义演变 |
4.1 语义的多元增加 |
4.1.1 理性义基础上的派生式增加 |
4.1.2 语素义重组基础上的非派生式增加 |
4.2 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变异对应 |
4.2.1 网络词语中的同义词 |
4.2.2 网络词语中的反义词 |
第五章 网络词语的语言学价值 |
5.1 引导语言观和语言学观念的调整,推动着现代语言学的全面发展 |
5.2 新的语体形式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影响和改变 |
5.3 推动语言学交叉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激发对语言变异和语言调节关系的新思考 |
5.4 网络词语带给语言规范化工作的新启示 |
5.4.1 树立动态的规范观 |
5.4.2 制定适宜的规范原则 |
5.4.3 构建网络词语监测平台,强化语言文化强国意识 |
5.4.4 提供网络汉字输入技术的支撑 |
5.4.5 完善网络治理机制,加大规范网络词语使用的执法力度 |
第六章 网络词语与社会生活 |
6.1 网络词语与社会生活的双向投射 |
6.1.1 社会生活为网络词语提供了养分和土壤 |
6.1.2 网络词语对现实生活的渗透和改变 |
6.2 网络词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6.2.1 网络词语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
6.2.2 网络词语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5)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语法语义特点及流行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学者对流行语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研究的角度 |
1.3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6 创新点 |
第1章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基本情况概述 |
1.1 流行语概念的界定 |
1.1.1 流行语 |
1.1.2 大学校园流行语 |
1.2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使用人群 |
1.3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主要来源 |
第2章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构成特点 |
2.1 以词形式出现的大学校园流行语 |
2.1.1 字母 |
2.1.2 数字 |
2.1.3 拼音 |
2.1.4 谐音 |
2.1.5 单语素词 |
2.1.6 语素构词 |
2.1.7 重叠 |
2.1.8 附加式 |
2.1.9 省略 |
2.1.10 外来词 |
2.2 以短语的形式出现的大学校园流行语 |
2.2.1 转类 |
2.2.2 中英文并用 |
2.2.3 缩略 |
2.2.4 复合式(叠加式) |
2.2.5 仿语 |
2.2.6 类推式(套用格式) |
2.2.7 按结构类型 |
2.3 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大学校园流行语 |
2.3.1 构式 |
2.3.2 非构式 |
第3章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语义特点 |
3.1 理性义的特点 |
3.1.1 假借他词 |
3.1.2 创造新词 |
3.1.3 通过比喻、借代引用 |
3.2 色彩义的特点 |
3.2.1 褒义词语中性化,贬义化 |
3.2.2 贬义词语中性化、褒义化 |
3.2.3 中性词语褒义化、贬义化 |
3.3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语义变化 |
3.3.1 语义扩大 |
3.3.2 语义缩小 |
3.3.3 语义转移 |
第4章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流行动因研究 |
4.1 语言本身因素 |
4.1.1 语言的经济原则 |
4.1.2 语言类推机制的影响 |
4.2 社会因素 |
4.2.1 大学生所处的校园文化 |
4.2.2 网络的普及 |
4.2.3 大众传媒的作用 |
4.3 大学生自身因素 |
4.3.1 求新求异(追求时尚) |
4.3.2 模拟仿效 |
4.3.3 求简求快 |
4.3.4 逆反宣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大学校园流行语调查问卷 |
附录 B 大学校园流行语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1 Introduction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s |
1.3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 Introduction |
2.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3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
2.4 Translation plans established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
3.1 Introduction |
3.2 Comprehending the source texts |
3.3 Organizing the language of the target texts |
3.4 Proofreading the target texts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Intertextual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4.1 Introduction |
4.2 Notes on intertextuality |
4.3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
4.3.1 Irony |
4.3.2 Negation |
4.3.3 Parody |
4.3.4 Presupposition |
4.4 Interdiscursivity |
4.4.1 Blen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2 Embed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3 Switched interdiscursivity |
4.4.4 Chained interdiscursivity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1 Introduction |
5.2 Previous studies of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1 Previous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2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ture |
5.2.3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5.3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4 The intertextual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The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6.1 Introduction |
6.2 Realignment |
6.3 Enhancement |
6.4 Imitation |
6.5 Supplementation |
6.6 Popularization |
6.7 Summary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
7.2 Limitations |
7.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7)边缘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边缘人电影的衍生与发展 |
二 边缘人电影的意义与价值 |
第1章 电影中的边缘人 |
1.1 边缘人的基本概念 |
1.2 边缘人的生存状态 |
1.3 电影中不同风格的边缘人物形象 |
1.3.1 大胆跳脱式 |
1.3.2 平淡写实式 |
第2章 电影中边缘人的形象塑造策略 |
2.1 角色特质勾勒边缘形象 |
2.1.1 社会底层的呐喊 |
2.1.2 压抑躁动的青春 |
2.1.3 冲破宿命的牢笼 |
2.2 空间环境的边缘化设置 |
2.3 人物结构打造边缘困境 |
2.3.1 人物性格设置 |
2.3.2 困境设置 |
2.3.3 人际关系设置 |
2.3.4 对白语言设置 |
第3章 边缘人物剧本《珍重》的创作 |
3.1 边缘人物剧本创作阐述 |
3.1.1 剧本主旨与立意 |
3.1.2 同类影片人物参照 |
3.2 叙事结构、电影意象推动人物发展 |
3.2.1 叙事结构推动人物发展 |
3.2.2 电影意象构建人物形象 |
3.3 结合《故事》理论塑造人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珍重》剧本 |
致谢 |
(8)现代汉语网络词语的感情色彩义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和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网络词语感情色彩义变化情况分析 |
2.1 变化情况的整理 |
2.2 变化的具体过程 |
2.3 变化的纵向和横向特点 |
3 网络词语感情色彩义变化的原因分析 |
3.1 语言内部的变异 |
3.2 社会影响的变异 |
3.3 心理变化的变异 |
4 网络词语感情色彩义变化对词语语法功能及交际意义的影响 |
4.1 语法功能变化 |
4.2 交际意义变化 |
5 结论 |
尾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校园青春网络剧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四、理论方法与论证方式 |
第一章 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萌芽期(2000 年-2013 年) |
第二节 探索期(2014 年-2015 年) |
第三节 发展期(2016 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叙事范式 |
第一节 纯爱剧范式 |
第二节 逐梦剧范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物象的符号化 |
第二节 空间建构的多维化 |
第三节 叙事视角的性别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叙事困境 |
第一节 影像叙事薄弱缺乏视听感染力 |
第二节 创新力量不足陷入同质化藩篱 |
第三节 过度迎合受众缺乏现实关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奥利弗神父的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e source tex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1.3.1 Previous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China |
1.3.2 Introduction to the Irish literature |
2.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About the author |
2.2 Brief descriptions of the source text |
2.2.1 Introduction to the selected chapters |
2.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ected chapters |
3.TRANSLATION PROCESS |
3.1 Task preparations |
3.1.1 Translation of old English words |
3.1.2 Translation tools |
3.1.3 The parallel text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3.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
3.3 Revision and refinement of the target text |
3.3.1 From the supervisor |
3.3.2 From the translator |
4.CASE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1 Theoretical basis: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
4.2 Thick translation strategy |
4.2.1 Adding footnotes for proper names |
4.2.2 Adding cut-in notes for quotation and place names |
4.2.3 Adding covert notes |
4.3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long sentences |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
4.3.2 Inverted translation |
4.3.3 Division |
4.4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
4.4.1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
4.4.2 Adding logical conjunctive words |
4.4.3 Diction |
4.4.4 The use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structures |
5.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5.2 Limit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四、个性拉风Show(论文参考文献)
- [1]11至13世纪西藏帕拉风格绘画艺术研究[D]. 胡小龙. 西藏大学, 2021
- [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IP形象设计研究[D]. 易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
- [3]“很+名词”的构式语法研究[D]. 汪盼盼.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网络词语的多角度研究[D]. 李芳.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语法语义特点及流行动因研究[D]. 海仁姑丽·吾拉依木. 新疆大学, 2020(07)
- [6]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D]. 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边缘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D]. 李小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现代汉语网络词语的感情色彩义变化研究[D]. 杨露. 暨南大学, 2020(07)
- [9]校园青春网络剧叙事研究[D]. 赵铮.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10]《奥利弗神父的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尚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