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酵母麦芽糖酶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瑾[1](2021)在《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萜类化合物在食品、药品和化学品等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从自然界中天然提取和化学法合成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萜类化合物则被认为是绿色且经济的途径。酿酒酵母因为具有生物安全性高、易于遗传操作和可利用廉价碳源等优势而成为合成萜类化合物的最有价值的一种宿主。目前,关于在酿酒酵母中异源合成萜类化合物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引入并过表达异源代谢途径酶;增加前体代谢物的供应;动态控制或删除竞争途径;筛选合适的发酵底物,降低合成成本。亲脂性的萜类化合物一般被认为是积累并包裹在脂滴(LD)中的,但是脂滴中各组分的代谢合成与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共用多种前体代谢物、ATP和NADPH,这使整个代谢网络变得复杂。所以,虽然在酿酒酵母中已有很多策略用于萜类化合物的异源合成,但其产量仍受到存储方式和代谢网络的复杂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重新定向脂类代谢通量对增加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十分重要。在底物利用方面,SUC2基因编码的酿酒酵母蔗糖转化酶(Sc In V)能够水解蔗糖进入细胞参与多种生化反应,这使酿酒酵母能够利用廉价的蔗糖进行代谢发酵。为了更好的利用蔗糖发酵生产高价值的化合物,有必要对转化酶进行定点突变研究其突变体酶活性。本研究以酿酒酵母CEN.PK 113-5D菌株为宿主菌,通过引入并过表达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异源合成途径,探究了脂类代谢通量扰动与不同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关系。通过对酿酒酵母中的蔗糖转化酶进行定点突变降低酶活性,研究了蔗糖转化酶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和其他特性的影响,为在酿酒酵母中利用更为廉价的甘蔗糖蜜发酵生产高价值的化合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表征酿酒酵母积累不同萜类化合物的能力,分别在酵母细胞中引入了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异源合成途径。首先,通过采取基因组整合表达方式和强启动子实现crt YB基因、crt I基因、crt E基因和t HMG1基因的高表达,使构建的YZ03菌株可生产3.67 mg/g DCW的β-胡萝卜素。其次,通过采取强启动子并利用基因组整合方式表达ZSS1基因,并进一步过表达内源性的限速酶ERG20基因和动态调控竞争途径中的ERG9基因,使构建的ZH04菌株可生产93.94 mg/L的α-葎草烯。在酿酒酵母中成功构建了分别产生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工程菌株。2.细胞的多种功能离不开脂类代谢网络的调控,我们表征了改造脂类代谢网络对不同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在YZ03菌株基因组上整合一个额外的由强启动子控制表达的ARE1和ARE2可以产生5.67 mg/g DCWβ-胡萝卜素,比YZ03的产量提高了54%;在YZ03菌株中敲除磷脂酸磷酸酶基因(PAH1、DPP1和LPP1)也使β-胡萝卜素产量增加了2倍。结合上述两种策略更是将β-胡萝卜素的产量提高了2.4倍。结果表明,脂质代谢网络的改造与调控对于酿酒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积累很重要。然而,在α-葎草烯生产菌株中过表达ARE1或删除磷脂酸磷酸酶基因导致其产量均有所下降。这表明针对不同的萜类化合物,其在酿酒酵母中的积累、存储与脂类代谢网络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同萜类产物与脂类代谢的关系具有一定差异。虽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但该工作也为研究改变脂质代谢网络与萜类化合物积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见解。3.酿酒酵母中内源的蔗糖转化酶使其利用蔗糖发酵成为可能。研究了在蔗糖条件下,降低蔗糖转化酶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和其他特性的影响。通过设计具有不同标签并与Golden Gate克隆兼容的标准化载体,构建了几种含有不同标签的蛋白表达质粒,并在此基础上快速高效地完成蔗糖转化酶的定点诱变,加速了突变蛋白的表达。在高蔗糖条件下,SUC2Q148A和SUC2Q201V突变体具有较低的转化酶活性和增强的发酵能力,为菌株的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
冀凤杰[2](2021)在《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60%-70%。肠道不仅是饲料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黏膜屏障。肠道上皮结构是肠道行使各种生理功能的基础。肠道健康是动物健康发育、快速生长的前提,对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早期断奶应激造成仔猪肠道功能紊乱。过去主要通过在仔猪饲粮中添加促生长抗生素来缓解断奶应激。然而考虑到抗生素残留,这类物质已经禁止使用。养殖业迫切需要寻找安全、高效、绿色的抗生素替代品。与传统抗生素不同,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是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然而,人工合成Amp极其复杂,很多产品的使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Amp产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基因转录、消化和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揭示Amp调控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分子机制,为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提供技术支持,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替代品提供参考。研究一:源自昆虫和真菌的复合Amp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选取42头21日龄的健康三元杂交仔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根据体重相近(8.01±0.64 kg)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14个重复,单栏饲养。1)Con组,基础饲粮;2)Ant组,基础饲粮+吉他霉素500 mg/kg,金霉素500 mg/kg,多粘菌素200 mg/kg;3)Amp组,基础饲粮+ceropin AD 300mg/kg,plectasin 500 mg/kg。试验期25天。本研究结果表明:与Ant组比较,Amp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和黏膜麦芽糖酶活性均显着增加(P<0.05),Amp的作用效果优于抗生素。空肠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Ant组与Amp组共有690条DEGs,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营养代谢、消化酶分泌以及免疫有关信号通路(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与Ant组比较,Amp组空肠黏膜中促炎因子TNF-α含量显着下降,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显着下调(P<0.05)。后肠微生物菌群分析结果表明,与Ant组比较,Amp组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总和(P=0.080)和乙酸(P=0.095)含量均有增加趋势;在genus水平上,Amp组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Lactobacillus丰度均显着降低(P<0.05);Prevotella_9丰度显着增加(P<0.05),Succinivibrio也有增加趋势(P=0.070)。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仔猪盲肠中Lactobacillus属和PrevotellaUCG-003属丰度均与空肠黏膜麦芽糖酶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而空肠黏膜TNF-α含量与Prevotella-9属显着负相关(P<0.05),与Prevotella_NK3B31_group属显着正相关(P<0.05)。综上,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复合Amp提高了小肠的消化和免疫功能,改变后肠菌群结构并增加肠短链脂肪酸浓度,因此Amp改善了整个肠道的屏障功能。研究二:源自半野生猪肠道的Natucin P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选取204头健康的28日龄三元杂交仔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根据体重接近(7.97±1.04 kg)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7头):1)Con组,基础饲粮;2)Ant组,基础饲粮+金霉素(d 1-24添加1000 mg/kg,d 25-37添加500 mg/kg);3)Npl组,基础饲粮+低剂量Natucin P(d 1-14添加400 mg/kg,d 15-37添加300 mg/kg);4)Nph组,基础饲粮+高剂量Natucin P(d 1-14添加600 mg/kg,d 15-37添加500 mg/kg)。试验期37天。研究结果表明,与Ant组比较,Npl组D 1-24平均采食量有增加趋势(P=0.075);Npl组空肠隐窝深度显着降低(P=0.0001),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着提高(P<0.05);Npl组空肠Ki-67阳性细胞数量有增加趋势(P=0.070)。空肠RNA-Seq测序结果表明,Npl组和Ant组共有867条DEGs,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肠道营养代谢和屏障功能等信号通路(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Npl组空肠黏膜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肠碱性磷酸酶以及SIgA的数值最高,且显着高于Con组和Nph组(P<0.05)。从血清中肠道屏障功能标志物来看,与Con组比较,Npl组D-乳酸浓度显着降低(P<0.05),二胺氧化酶(P=0.074)和内毒素浓度(P=0.068)也有降低趋势,表明Npl组小肠屏障功能得到显着改善。Npl的作用效果与Ant相似。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与Ant组比较,Npl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包括ACE、chao1、observed species均显着升高(P<0.05);beta多样性指数也有升高趋势(P=0.054)。在species水平上各组间微生物菌群组成具有显着差异:与Ant组比较,Nph组有益菌Alloprevotella_sp_feline_oral_taxon_309丰度显着升高,同时机会致病菌Clostridium_disporicum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Npl组比较,Nph组Clostridium_disporicum丰度显着降低(P<0.05)。因此,在饲养环境较差的猪场,推荐使用较高剂量的Natucin P。Spearman分析表明,结肠有益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丰度和空肠黏膜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以及SIgA含量均显着正相关(P<0.05)。因此,Natucin P通过塑造肠道菌群影响空肠的消化和免疫功能,从而改善了整个肠道的屏障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饲粮Amp通过改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提高黏膜消化酶含量,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表达,增加SIgA浓度,促进隐窝细胞增殖来改善空肠的消化和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是Amp改变了肠道中与营养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有关的基因转录。此外,Amp的添加改变了后肠菌群结构组成和增加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并通过塑造后肠微生物菌群影响了小肠消化酶、炎症因子和SIgA的分泌,从而改善了整个肠道的屏障功能。本研究为寻找新型抗生素替代品及营养调控仔猪肠道健康提供了重要参考。
孙溪,刘海晴,张军,范志华,黄亮[3](2021)在《高表达MAL62基因对面包酵母耐高糖的影响》文中指出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抗逆性对于烘焙工业至关重要。以前期获得的耐冷冻酵母突变株B+MAL62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高糖环境下的生长特性、形态特征、胞内海藻糖与甘油的积累以及产气的变化,并与市售高糖酵母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质量分数为40%~60%的糖胁迫环境下,B+MAL62菌株的胞内海藻糖与甘油水平分别比对照菌株提升55. 03%~64. 27%与1. 2~1. 3倍,且高糖环境下B+MAL62具有更好的细胞形态稳定性,其产气速度以及最终产气量可优于市售高糖酵母。结果表明,麦芽糖酶编码基因MAL62高表达可增强面包酵母耐高糖能力。
常瀚文,郑鑫铃,骆健美,王敏,申雁冰[4](2020)在《抗逆元件及其在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细胞工厂,其应用时经常面临的各种胁迫条件严重制约细胞活力和生产性能。大量文献证明,微生物的胁迫耐受性是受到胞内多个代谢途径和生理系统调控的复杂表型。那么,挖掘和应用增强菌株胁迫耐受性的抗逆元件是构建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报道的微生物抗逆元件主要包括调控细胞壁和细胞膜、DNA修复、氧化应激、相容性溶质、能量产生和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以及外排泵、热激蛋白和全局转录因子等。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抗逆元件及其在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实例,同时,讨论了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余娜[5](2020)在《黄酮与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目前使用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具有胃肠胀气等副作用,为了获得活性高、安全性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本论文研究了黄酮和1-脱氧野尻霉素(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及机制,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分离纯化了基因重组的麦芽糖酶葡糖淀粉酶(MGAM-C/N),评价12种黄酮单体化合物对哺乳动物α-葡萄糖苷酶及纯化的MGAM-C/N的麦芽糖酶抑制活性。发现野黄芩素具有最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80.1±3.8μM,其次为黄芩素、六羟黄酮、槲皮素和2,3,4-三羟基苯乙酮。黄酮的3’,4’-羟基和5,6,7-羟基基团对发挥抑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评价了黄芩素、野黄芩素以及六羟黄酮与1-DNJ联用对鼠源α-葡萄糖苷酶及纯化的重组MGAM-C/N抑制活性,发现这三个黄酮和1-DNJ对MGAM-N均显示协同抑制活性,协同指数(CI)分别为0.65-0.85,0.36-0.76和0.54-0.82。对MGAM-C,仅黄芩素显示协同抑制活性,CI值为0.26和0.89之间。发现苯乙酮发挥协同作用的最小活性单元。体内麦芽糖负荷实验中,黄芩素与1-DNJ联用可协同降低正常小鼠的餐后血糖及AUC水平,降低效果与阿卡波糖相当。其次使用抑制动力学、分子对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等手段探索了黄芩素和1-DNJ的协同机制。结果表明,黄芩素和1-DNJ分别是MGAM-C/N的非竞争性和竞争性抑制剂,两种抑制剂的非竞争性结合是抑制剂间发挥协同抑制的基础。黄芩素和1-DNJ结合在MGAM-C/N不同的位点,改变了酶的构象,增加了彼此与MGAM-C/N结合能力,是导致酶和抑制剂结合能力增强和抑制活性增加的主要原因。最后,筛选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药食同源中药,发现70%乙醇热回流提取黄酮效果最优。七种药食同源中药中,槐米黄酮含量最高,桂圆多糖含量最高,桑枝提取物具有最强的哺乳动物α-葡萄糖苷酶的麦芽糖抑制活性。HPLC-ESI-MS分析表明,桑枝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并且桑枝黄酮与1-DNJ联用可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麦芽糖活性。本论文发现了黄芩素和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机制,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天然组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奠定了理论基础。
冯宇隆[6](2020)在《维生素A对北京鸭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的调节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3个体内试验研究了维生素A对北京鸭生长发育、肠道发育以及损伤修复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并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视黄酸(ATRA)对IPEC-J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试验一旨在研究日粮维生素A添加对121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组织视黄醇含量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估测最佳需要量。本试验共8个处理(0、500、1000、1500、2500、3500、7000和14000IU/kg),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结果显示,与饲喂基础日粮组相比,维生素A添加显着提高了121日龄北京鸭的日增重、日采食量、血浆和肝脏视黄醇浓度、血浆甘油三酯和胸肌率(P<0.05),显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以血浆视黄醇浓度、血浆甘油三酯和日增重为评定指标,基于直线折线模型和二次曲线模型的联合应用,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A的需要量为3341.66347.6IU/kg。试验二旨在研究日粮维生素A添加对121日龄北京鸭肠粘膜发育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本试验利用试验一建立的北京鸭维生素A缺乏和充足模型,21日龄时,采集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用于组织切片,采集十二指肠粘膜样品,用于酶活性测定及利用iTRAQ-PRM白质组学技术鉴定粘膜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维生素A显着增加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面积和杯状细胞数量,显着增加空肠绒毛高度、V/C、绒毛面积和杯状细胞数量(P<0.05),但对回肠各个形态指标影响不显着(P>0.05);维生素A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碱性磷酸酶和二糖酶活性和空肠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P<0.05);共筛选到147个差异蛋白质,其中涉及维生素A代谢的差异蛋白质4个、细胞迁移的差异蛋白23个、细胞增殖的差异蛋白10个、粘膜免疫相关差异蛋白4个,代谢相关的39个。研究表明,维生素A添加促进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粘膜的发育,通过调控ECM、Arp2/3及RhoA通路相关蛋白促进肠上皮细胞主动迁移,通过延长细胞周期抑制肠上皮细胞增殖,此外维生素A调控肠上皮细胞内脂质代谢且促进脂质跨膜吸收转运。试验三旨在研究视黄酸(ATRA)对肠上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理。IPEC-J2细胞在视黄酸缺乏和视黄酸添加(3、6和12μM)的培养基中培养。利用细胞迁移实验和Alarmar BlueTM试验分别测定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利用RT-qPCR技术检测与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表达丰度,利用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ATRA对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ATRA显着增加上皮细胞的迁移率并上调与迁移相关的标志基因,如ZO-1、ECAD、ICAM-1和Occuldin(P<0.05);ATRA显着抑制了细胞增殖活性并下调了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基因,如PCNA、Cyclin B1和Cyclin D1(P<0.05);ATRA显着增加ERK1/2的磷酸化水平,但显着抑制了ERK1/2下游转录因子的活性,如Elk-1、c-Jun、Creb和Chop(P<0.05)。结果表明ATRA促进IPEC-J2细胞增殖可能与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而ATRA抑制肠上皮细胞增殖是否与ERK1/2与其下游转录因子的解偶联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试验四旨在探究日粮维生素A添加是否缓解LPS诱导的北京鸭生产性能降低和肠道损伤。采用2x3两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即2个攻毒处理(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和3个维生素A水平(0,7000,14000 IU/kg),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分别在第14、16和18天腹腔注射LPS或生理盐水,饲养周期为121d。结果显示,LPS注射显着降低了21日龄北京鸭末重、14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耗料量(P<0.05),然而日粮添加维生素A显着提高了21日龄北京鸭末重、1421日龄平均日增重、平均耗料量和料重比(P<0.05);LPS注射显着提高谷草转氨酶活性,显着降低血浆白蛋白含量(P<0.05),日粮维生素A添加显着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胆汁酸含量(P<0.05);LPS注射显着降低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面积和蔗糖酶活性(P<0.05)及空肠绒毛面积和麦芽糖酶活性(P<0.05),维生素A添加显着增加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V/C、绒毛表面积和麦芽糖酶活性(P<0.05)。通过体外试验发现视黄酸可缓解LPS对上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且提高与迁移密切相关的ERK1/2磷酸化水平;视黄酸可通过抑制NF-kB的激活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A显着提高LPS注射后北京鸭生产性能,且能有效缓解LPS对肝脏和肠粘膜的损伤。以上研究表明,日粮维生素A添加能显着改善前期北京鸭生产性能,维生素A添加促进十二指肠及其近端空肠粘膜的发育,维生素A通过调控肠上皮细胞主动迁移、细胞增殖、免疫以及代谢维持粘膜健康;ATRA能显着提高IPEC-J2细胞磷酸化ERK1/2和未磷酸化ERK1/2的比值,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是ATRA刺激肠上皮细胞迁移的机制之一,维生素A能有效缓解LPS造成的生产性能下降和肠粘膜的损伤。
张明芳[7](2020)在《高温敏感型啤酒酵母的选育及其自溶研究》文中指出酵母营养丰富,其自溶物中包含核苷酸、生物活性多糖、抗氧化活性多肽及多种营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温度是影响酵母自溶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酵母的自溶程度以及自溶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并且在自溶过程中,热胁迫会导致酵母的蛋白质功能、细胞代谢等发生调控,引起酵母的压力应答。因此,选育高温敏感型酵母有助于促进酵母低温自溶、提高自溶物的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同时,研究热胁迫应答对酵母自溶的影响能为选育优良酵母菌株以及研究热胁迫下酵母自溶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温敏感型酵母的筛选方法,并以自溶能力较强的Pilsner啤酒酵母为出发菌株,选育获得了一株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自溶并产生高活性自溶产物的突变菌P-510,利用转录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了与热胁迫下酵母自溶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关键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温敏感型突变菌的选育及筛选方法的建立: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和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BCIP)平板筛选,建立了一种高温敏感型酵母的筛选方法。并以Pilsner啤酒酵母为出发菌株,获得了一株高温敏感型啤酒酵母P-510。突变菌P-510对高温敏感,在37℃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抑制,72 h后死亡率达到87.8%。与出发菌株Pilsner相比,该菌更易发生自溶,自溶液的核酸抽提率、蛋白质抽提率、氨基酸态氮抽提率分别提高了142.8%、60.0%和10.9%。将该方法应用于面包酵母AQ和葡萄酒酵母D254中,也成功筛选到高温敏感型突变菌A-14和D-12。(2)高温敏感型突变菌P-510自溶产物特性研究:与菌株Pilsner相比,37℃下自溶时,P-510自溶产物中的5’-鸟苷酸(5’-GMP)和5’-肌苷酸(5’-IMP)含量均较高,且72 h和144 h后得到的自溶产物中呈味核苷酸含量(5’-GMP+5’-IMP)分别提高134.9%和193.4%;自溶36、84、132 h后,P-510自溶产物中β-葡聚糖溶出分别提高7.9%、30.0%和40.3%。同时,P-510在37℃下自溶产物的DPPH清除率在60 h达到最高值,比Pilsner在50℃和37℃下自溶分别提高13.3%和22.2%。对自溶物多肽组成分析发现,与50℃相比,37℃下自溶有利于获得小分子多肽。(3)热胁迫应答对酵母自溶的影响:相比于Pilsner,热胁迫下P-510的胞内腺苷三磷酸(ATP)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水平低、活性氧(ROS)积累高。通过转录组学分析突变菌和原始菌中热胁迫和基因突变造成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在热胁迫下,P-510和Pilsner的基因表达调控不同,相比于Pilsner,P-510的三羧酸循环途径下调、糖酵解途径上调、磷酸戊糖途径下调和己糖转运途径下调。推测P-510的线粒体代谢受到抑制、糖原代谢紊乱、己糖转运调控异常,不利于细胞抵御热压力,从而造成了P-510对高温敏感。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P-510中的突变基因,并结合转录组学数据分析,推测GRE1、RKI1、ERG5、NDE2、HXT7等22个基因可能是热胁迫下酵母自溶的关键基因。
李美林[8](2020)在《Sclerotium rolfsii硬葡聚糖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clerotium rolfsii(Athelia rolfsii)是一种植物致病性担子菌,是工业生产硬葡聚糖的重要菌种。由于缺乏遗传工具,S.rolfsii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无法开展。在已有报道中,预测的S.rolfsii生物合成硬葡聚糖共有五个步骤,其中前三个步骤是真菌生物合成胞外多糖的通用步骤,而剩下两个步骤为硬葡聚糖生物合成特有步骤,但目前参与此特有步骤的关键基因和催化反应的酶等尚未被鉴定,合成通路与转录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这极大地限制了其高效生产,影响了其在工业、食品和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本论文以齐整小核菌(S.rolfsii)为研究对象,前期实验通过产糖转录组测序和RT-qPCR分析,得到了六个可能参与特有产糖步骤的功能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S.rolfsii转化系统,以实现对该菌种的遗传操作。利用同源过表达技术上调候选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利用RNAi技术使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在发酵条件下观察候选基因表达水平对硬葡聚糖产量的影响,验证硬葡聚糖合成途径中第四步和第五步的关键基因。最后对筛选到的关键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纯化与体外酶活检测,以确认该基因是否具有对应步骤的催化酶活和功能。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第一,预测并分析了六个候选基因的蛋白结构,构建了候选基因编码蛋白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所有筛选基因的编码蛋白都具有糖类蛋白家族的功能团,大多候选基因与糖类合成酶等功能酶类亲缘关系较近,此预测结果给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成功构建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S.rolfsii遗传转化体系。利用根癌农杆菌LBA 4404菌株,成功地转化了S.rolfsii并表达了在内源GPD启动子控制下的三个报告基因(红色荧光蛋白DsRed和tdTomato,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和一个basta抗性基因bar。我们发现在齐整小核菌转基因表达中内含子不是必需的,而且红色荧光蛋白DsRed和tdTomato表达持续时间较短,但GUS基因可较长时间存在。此遗传转化系统为后续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三,分别对六个候选基因进行了同源过表达和RNAi,在相同发酵培养条件下,我们发现第五步骤中基因GME1658表达水平下调时,产糖量发生了肉眼可见的下降,与野生型菌株相比RNAi1658(1658down)菌株产糖量至少下降了40%,菌株OE1658(1658up)产糖量至少是野生型菌株产糖量的2倍。RT-qPCR的结果表明,RNAi1658菌株的GME1658表达量至少是野生型菌株的1/12,过表达菌株中GME1658表达量至少是野生型菌株的30倍。此外,我们发现第四步中基因GME4934也产生了与上述类似的表型,当GME4934表达水平下调时,产糖量发生了肉眼可见的下降,与野生型菌株相比RNAi4934(4934down)菌株产糖量至少下降了42%,菌株OE4934(4934up)产糖量比野生型菌株至少增加了66%。RT-qPCR的结果表明,RNAi4934菌株的GME4934表达量比野生型至少下降了80%,过表达菌株中GME4934表达量至少是野生型表达量的1.6倍。第四,构建了酿酒酵母异源表达GME1658和GME4934的菌株以及单独表达GME1658和GME4934的菌株,为后续研究体外酶活和关键调控因子等工作提供了基础。综上,我们成功构建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齐整小核菌遗传转化系统和RNAi与过表达基因操作系统,并利用此筛选到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参与硬葡聚糖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将进一步利用酿酒酵母表达系统证实了这两个蛋白的体外催化活性。本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S.rolfsii生物合成硬葡聚糖通路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并为基因工程改造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吴昊[9](2019)在《微生物源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链霉菌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它能够产生诸多抗肿瘤、抗病毒、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受到科研人员持续关注。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一种亚胺糖多羟基哌啶生物碱,主要存在桑叶、鸭跖草等植物和芽孢杆菌、链霉菌等特定微生物中,因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在治疗糖尿病、艾滋病、肿瘤等疾病有潜在应用价值。由于植物源DNJ含量极低(桑叶为0.1341 mg/g干重,鸭跖草为0.1125 mg/g干重),成为其体内外活性评价、构效关系研究和工业化应用瓶颈,因而微生物源DNJ逐渐吸引研究人员注意。当前微生物源DNJ增产方法集中在菌种选育和发酵过程优化,缺乏对DNJ生物合成途径了解,极大限制基于合成途径信息调控产物产量研究。此外,作为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NJ能抑制多种α-葡萄糖苷酶(二糖酶、多糖酶)活力,其抑制机理的解析将有助于根据DNJ结构,合成和设计高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淡紫灰链霉菌UN-8是课题组前期从自然生境分离的一株DNJ产生菌。本论文首先开展不同碳源及其浓度下DNJ产生菌UN-8的生理特性研究,挖掘该菌株其他性能;其次开展DNJ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之后根据已阐明的生物合成途径,针对性开发调控DNJ合成策略;最后从生物物理学角度揭示DNJ抑制不同α-葡萄糖苷酶(二糖酶麦芽糖酶、多糖酶葡萄糖淀粉酶)活力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UN-8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当固体培养基中葡萄糖或麦芽糖浓度为40 g/L时,UN-8的生长分别受到100%和70%的抑制,表现低葡萄糖浓度和低麦芽糖浓度耐受特性。UN-8可以琼脂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发酵测得琼脂酶活为0.03 U/ml,它的产生不依赖NaCl的存在,与海洋琼脂降解微生物存在差异。UN-8能生长在不含氮源培养基中,从中克隆得到固氮基因nifU长度为462 bp,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与Streptomyces sp.NRRL S-104、Streptomyces sp.NRRL F-4428、Streptomyces sp.PCS3-D2固氮蛋白NifU相似性分别达到98%、98%、97%,表明UN-8具有潜在生物固氮能力。这些生理特性将为后续DNJ合成调控提供参考。(2)通过前体喂养、13C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核磁共振、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阐明UN-8中DNJ生物合成途径。结果表明葡萄糖是DNJ合成最佳前体,合成过程中葡萄糖碳骨架经历C2/C6环化反应,同时分离鉴定出2-氨基-2-脱氧-D-甘露醇(ADM)、野尻霉素(NJ)及其脱水物中间体。合成路线简述如下:前体葡萄糖首先经糖酵解途径生成果糖-6-磷酸,而后经氨基化生成ADM,ADM继续氧化成NJ中间态,同时中间态以C2-N-C6环化成环状NJ,最后进行脱水、氢化生成DNJ。此外,实验发现较高浓度葡萄糖(>5 g/L)不利于DNJ合成,随后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葡萄糖对DNJ合成调控不是由于葡萄糖磷酸化过程导致,而是较高浓度葡萄糖使细胞代谢过程中菌体生长环境pH成酸性,胞内ATP含量较低,菌体过早进入衰亡期,从而抑制DNJ合成。(3)根据阐明的DNJ合成路径,针对性地通过添加代谢抑制剂、前体及中间体类似物等策略调控DNJ合成。结果表明莽草酸途径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羟戊酸途径抑制剂辛伐他汀、糖酵解途径抑制剂柠檬酸钠和碘乙酸,前体葡萄糖及中间体类似物山梨糖可促进DNJ合成。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开发调控DNJ合成策略:在初始培养基中加入山梨糖和柠檬酸钠,浓度分别为1g/L和5 g/L,待发酵至20小时和26小时,再分别添加碘乙酸和葡萄糖至浓度分别为50 mg/L和7 g/L,在此策略下共发酵72小时,DNJ最高产量达到296.56 mg/L,较前期提高2.3倍,表明此调控策略有效。(4)运用酶抑制动力学和多光谱学技术揭示DNJ对酿酒酵母来源二糖酶麦芽糖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DNJ抑制麦芽糖酶活力成剂量依赖性特征,表现非竞争性抑制占主导地位的混合型抑制机理。DNJ对麦芽糖酶的荧光猝灭机制为动态猝灭,其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到麦芽糖酶活性中心,诱导麦芽糖酶构象发生变化,导致α-螺旋比例下降、β-折叠比例上升、水力半径减小。此外,通过分子对接可知DNJ结构中2-OH、3-OH、4-OH、6-OH和-NH基团的氢原子与活性中心附近氨基酸残基Asp68、Asp214、Asp68、Glu276和Asp349形成氢键,键长分别为4.6A、1.9A、6.0A、1.9A和1.8A,从而干扰底物和麦芽糖酶的结合,抑制麦芽糖酶活力。(5)研究了DNJ对黑曲霉来源多糖酶葡萄糖淀粉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DNJ抑制葡萄糖淀粉酶活力成剂量依赖性特征,表现竞争性抑制占主导地位的混合型抑制机理。DNJ对葡萄糖淀粉酶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结合力为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DNJ结合后引起葡萄糖淀粉酶构象发生变化以及色氨酸残基周围亲水性增加,导致α-螺旋比例下降、β-折叠比例上升、水力半径减小。分子对接模型结果显示DNJ结合到葡萄糖淀粉酶催化结构域,并与结构域保守氨基酸残基Arg78、Asp79、Glu203、Glu424形成氢键,同时被Trp76、Leu201、Trp202、Leu343、Met422、Gln425、Ala445疏水性氨基酸包围。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DNJ结合后葡萄糖淀粉酶催化结构域氨基酸残基比游离葡萄糖淀粉酶具有较低的均方根波动值,并且结合位点在模拟过程中保持刚性。
李彪[10](2019)在《日粮中添加尿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提出核苷酸在仔猪日粮添加,对仔猪胃肠道发育、肠道的损伤修复、脂质代谢、免疫系统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核苷酸被称作是一种“半必需”或“条件性”营养素。通过检测对比母猪整个哺乳期乳中和仔猪教槽料中的核苷酸含量变化,发现仔猪教槽料中尿苷酸最缺乏。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尿苷酸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情况、氨基酸代谢、脂肪代谢、肠道黏膜形态和核苷酸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尿苷酸对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促进肠道黏膜发育和调节脂肪代谢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仔猪教槽料中添加的可行性,为教槽料的升级改进方向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选取48只21日龄断奶的(长白×大白×杜洛克)仔猪(6.64±0.23 kg),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尿苷酸组,每组分6栏进行饲养,每栏为1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尿苷酸组饲喂0.07%尿苷酸二钠+基础日粮,饲喂14天。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尿苷酸组ADFI(P<0.05)和ADG(P<0.01)显着增加,添加尿苷酸的仔猪F:G极显着降低(P<0.01)。日粮中添加UMP可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结果提示:尿苷酸在仔猪断奶日粮中添加有很好的改善仔猪生产性能的应用效果。2、尿苷酸组血液中球蛋白GLB、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含量都高于对照组。尿苷酸组血液乳酸脱氢酶LDH显着增加(P<0.05)。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尿苷酸组中的尿素氮Urea(P<0.05)比对照组显着降低,肝脏中氨基酸含量,尿苷酸组牛磺酸(P<0.01)和甘氨酸(P<0.01)含量极显着性提高。结果提示:尿苷酸可提高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同时可加速脂肪酶解。3、与对照组相比,尿苷酸组空肠绒毛长度(P<0.05)和绒腺比(P<0.01)显着提高,回肠绒毛长度(P<0.01)和绒腺比(P<0.01)均极显着提高。结果提示:尿苷酸可显着性改善仔猪空肠和十二指肠的肠道黏膜形态,这可能是尿苷酸能降低仔猪料肉比的原因之一。4、相比对照组,尿苷酸组肝脏中牛磺酸(P<0.01)、甘氨酸(P<0.01)含量极显着提,肝脏中尿苷酸合成酶UMPS(P<0.01)表达显着降低,尿苷酸组肝脏中γ-亚麻酸甲酯(P<0.01)和二十碳五烯酸(P>0.05)含量提高,脂肪酸合成酶FAS(P<0.01)极显着降低。结果提示:尿苷酸可促进仔猪肝脏中脂肪代谢。综上所述,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尿苷酸,可以提高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尿苷酸的添加可增加仔猪空肠和回肠的肠绒毛长度和绒腺比,改善仔猪的肠道黏膜形态。尿苷酸可使肝脏中牛磺酸的合成量增加,同时提高肝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反向抑制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的含量,减少脂肪合作,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机体能量损耗,也可能是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的原因之一。
二、酵母麦芽糖酶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酵母麦芽糖酶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酿酒酵母细胞工厂 |
1.1.1 酿酒酵母代谢工程 |
1.1.2 酿酒酵母合成生物学工具的应用 |
1.1.2.1 CRISPR-Cas9 技术在细胞工厂中的应用 |
1.1.2.2 单碱基编辑技术 |
1.1.2.3 重组蛋白表达技术 |
1.2 酿酒酵母中的脂类代谢和脂滴 |
1.2.1 脂类代谢 |
1.2.2 脂滴组分 |
1.3 萜类化合物 |
1.3.1 酿酒酵母的甲羟戊酸途径 |
1.3.2 萜类化合物在酿酒酵母中的合成 |
1.3.3 萜类化合物的存储和发酵培养 |
1.4 酿酒酵母的发酵底物 |
1.4.1 碳源的来源与应用 |
1.4.2 蔗糖转化酶 |
1.5 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异源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的酵母工程菌株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
2.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3.2 PCR扩增基因片段 |
2.3.3 同源重组整合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 |
2.3.3.1 YZ01 菌株的构建 |
2.3.3.2 YZ02 菌株的构建 |
2.3.3.3 YZ03 菌株的构建 |
2.3.4 PCR扩增构建p2CRT质粒的基因片段 |
2.3.5 β-胡萝卜素的提取与定量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MRI21-P_(TDH3)-P_(TEF1)质粒和pMRI31-P_(TDH3)-P_(TEF1)质粒的构建 |
2.4.2 酿酒酵母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引入 |
2.4.3 产β-胡萝卜素的酵母工程菌株构建 |
2.4.4 高拷贝p2CRT质粒的构建 |
2.4.5 游离型质粒对β-胡萝卜素生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脂类代谢途径改造对萜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
3.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3.3.2 CRISPR质粒的构建和供体的制备 |
3.3.3 酿酒酵母电转化与基因型验证 |
3.3.4 产α-葎草烯的异源代谢途径引入 |
3.3.5 强启动子表达限速酶基因 |
3.3.6 ERG1 启动子控制ERG9 基因的表达 |
3.3.7 β-胡萝卜素的提取和HPLC-UV定量分析 |
3.3.8 酵母细胞中β-胡萝卜素分布的显微镜观察 |
3.3.9 磷脂类的提取和LC-MS定量分析 |
3.3.10 α-葎草烯的定量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重新定向脂类代谢网络影响β-胡萝卜素的积累 |
3.4.2 磷脂酸磷酸酶缺失增加了β-胡萝卜素的产生 |
3.4.3 甾醇酰基转移酶的过表达增加β-胡萝卜素的积累 |
3.4.4 组合多种策略进一步增加β-胡萝卜素的积累 |
3.4.5 α-葎草烯工程菌株的成功构建 |
3.4.6 工程改造α-葎草烯生产菌株的代谢网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酿酒酵母中蔗糖转化酶突变体的构建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
4.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4.3.2 Golden Gate克隆反应系统和程序 |
4.3.3 质粒构建 |
4.3.4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4.3.5 酵母电转化与突变位点验证 |
4.3.6 突变体重组蛋白的动力学分析 |
4.3.7 突变体菌株的酶活力和发酵力测定 |
4.3.8 突变体菌株的β-胡萝卜素提取和HPLC-UV定量检测 |
4.3.9 突变体菌株中的乙醇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蔗糖底物有利于增加β-胡萝卜素产量 |
4.4.2 ScInV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4.4.3 ScInV的结构分析 |
4.4.4 ScInV突变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4.4.5 ScInV突变体蛋白的动力学分析 |
4.4.6 酿酒酵母突变体重组菌株酶活力分析 |
4.4.7 ScInV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
4.4.8 酿酒酵母中ScInV突变体菌株的发酵力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断奶应激影响肠道上皮结构和功能 |
1.1 肠道屏障组成及其功能 |
1.2 肠道上皮细胞组成及其功能 |
1.3 断奶应激造成肠道上皮稳态失衡 |
2.断奶应激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 |
2.1 仔猪肠道微生物屏障的构建 |
2.2 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稳态的影响 |
3.抗菌肽研究进展 |
3.1 抗菌肽分类 |
3.1.1 哺乳动物抗菌肽 |
3.1.2 人工合成抗菌肽 |
3.2 抗菌肽的结构和杀菌机制 |
3.2.1 作用于细胞壁 |
3.2.2 作用于细胞膜 |
3.2.3 作用于细胞内靶标 |
3.3 抗菌肽在断奶仔猪和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
4.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
4.1 微生物16S rDNA测序技术 |
4.2 转录组测序技术 |
5.论文研究的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抗菌肽试验研究 |
试验一 复合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产品复合抗菌肽 |
1.1.2 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 |
1.1.3 仔猪饲养管理 |
1.1.4 猪粪、血液、器官和肠道样品采集 |
1.1.5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1.1.6 检测指标 |
1.1.6.1 生长性能、腹泻率和粪便评分 |
1.1.6.2 养分表观消化率 |
1.1.6.3 血清生化指标 |
1.1.6.4 器官指数 |
1.1.6.5 肠道形态学观察 |
1.1.6.6 转录组测序(RNA-seq) |
1.1.6.7 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 |
1.1.6.8 免疫组化(Ki-67) |
1.1.6.9 黏膜炎症因子ELISA检测 |
1.1.6.10 黏膜炎症因子mRNA表达 |
1.1.7 数据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生长性能、粪便评分和腹泻率 |
1.2.2 养分表观消化率 |
1.2.3 血清生化指标 |
1.2.4 器官指数 |
1.2.5 肠道形态结构 |
1.2.6 肠道消化酶活性 |
1.2.7 RNA-Seq测序 |
1.2.7.1 测序数据质控及基因组比对 |
1.2.7.2 RNA-seq相关性分析 |
1.2.7.3 DEGs定量分析 |
1.2.7.4 DEGs筛选 |
1.2.7.5 DEGs的 GO功能富集分析 |
1.2.7.6 DEGs的 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1.2.8 隐窝细胞增殖 |
1.2.9 肠黏膜炎症因子含量 |
1.2.10 肠黏膜炎症因子mRNA表达 |
1.3 讨论 |
1.3.1 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指数 |
1.3.2 肠道形态和消化酶 |
1.3.3 转录组测序 |
1.3.4 肠道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 |
1.4 小结 |
试验二 复合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盲肠SCFA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产品、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饲养管理 |
2.1.2 样品采集 |
2.1.3 检测指标 |
2.1.3.1 SCFA含量测定 |
2.1.3.2 微生物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CFA含量 |
2.2.2 微生物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2.2.2.1 测序质量分析 |
2.2.2.2 菌群结构组成 |
2.2.2.3 Alpha多样性 |
2.2.2.4 Beta多样性 |
2.2.2.5 菌群结构差异 |
2.2.2.6 PICRUSt预测菌群基因功能 |
2.2.2.7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肠道SCFA |
2.3.2 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和多样性 |
2.3.3 微生物菌群组成差异 |
2.3.4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纳吐素P试验研究 |
试验三 纳吐素P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产品Natucin P |
3.1.2 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 |
3.1.3 饲养管理 |
3.1.4 样品采集 |
3.1.5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1.6 检测指标 |
3.1.6.1 生长性能、腹泻率 |
3.1.6.2 血清生化指标 |
3.1.6.3 器官指数 |
3.1.6.4 肠道形态学观察 |
3.1.6.5 转录组测序(RNA-seq) |
3.1.6.6 ELISA检测黏膜消化酶和SIgA |
3.1.6.7 免疫组化(Ki-67和ChgA) |
3.1.6.8 杯状细胞的AB-PAS染色 |
3.1.6.9 ELISA检测血清肠道屏障指标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长性能、腹泻率 |
3.2.2 血清生化指标 |
3.2.3 器官指数 |
3.2.4 肠道形态结构 |
3.2.5 RNA-Seq测序 |
3.2.5.1 测序数据质控及基因组比对 |
3.2.5.2 RNA-seq相关性分析 |
3.2.5.3 DEGs定量分析 |
3.2.5.4 DEGs筛选 |
3.2.5.5 DEGs的 GO功能富集分析 |
3.2.5.6 DEGs的 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3.2.6 隐窝细胞增殖分化 |
3.2.7 肠黏膜SIgA和消化酶含量 |
3.2.8 细胞旁屏障功能标志 |
3.3 讨论 |
3.3.1 生长性能和腹泻 |
3.3.2 肠道形态结构 |
3.3.3 转录组测序 |
3.3.4 隐窝细胞增殖分化 |
3.3.5 黏膜免疫 |
3.3.6 黏膜消化酶 |
3.3.7 细胞旁通透性 |
3.4 小结 |
试验四 纳吐素P对断奶仔猪结肠SCFA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试验设计、饲粮配制与饲养管理 |
4.1.2 样品采集 |
4.1.3 检测指标 |
4.1.3.1 SCFA含量测定 |
4.1.3.2 微生物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CFA含量 |
4.2.2 微生物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4.2.2.1 测序质量分析 |
4.2.2.2 菌群结构组成分析 |
4.2.2.3 Alpha多样性 |
4.2.2.4 Beta多样性 |
4.2.2.5 T-test分析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差异 |
4.2.2.6 LEf Se分析肠道微生物组成差异 |
4.2.2.7 Tax4Fun预测菌群基因功能 |
4.2.2.8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微生物代谢产物SCFA |
4.3.2 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 |
4.3.3 微生物菌群组成差异 |
4.3.4 微生物菌群功能预测和Spearman分析 |
4.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论文和成果情况 |
致谢 |
(3)高表达MAL62基因对面包酵母耐高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及培养基 |
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菌种培养条件 |
1.3.2 海藻糖与甘油检测方法 |
1.3.3 生长性能测定 |
1.3.4 细胞形态观察 |
1.3.5 产气性能测定 |
1.3.6 数据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胞内物质含量 |
2.2 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
2.3 菌株细胞形态观察 |
2.4 菌株产气性能比较 |
3 结论 |
(4)抗逆元件及其在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壁和细胞膜调控相关基因 |
1.1 细胞壁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 |
1.2 细胞膜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 |
1.3 膜蛋白 |
2 外排泵 |
3 热激蛋白 |
3.1 GroESL |
3.2 DnaK |
3.3 其他热激蛋白 |
4 DNA修复相关基因 |
5 氧化应激相关基因 |
6 相容性溶质调控相关基因 |
7 能量调控相关基因 |
8 信号转导 |
9 全局转录因子 |
9.1 Crz1p |
9.2 HAA1 |
9.3 其他全局转录因子 |
10 其他基因 |
10.1 中介体(Mediator) |
10.2 氨基酸脱羧途径 |
11 结语 |
(5)黄酮与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糖尿病 |
1.1.1 糖尿病分类 |
1.1.2 糖尿病诊断标准 |
1.1.3 糖尿病治疗药物 |
1.2 具有降糖活性的天然产物 |
1.2.1 黄酮类化合物 |
1.2.2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2.3 多糖 |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1.3.1 麦芽糖酶葡糖淀粉酶(MGAM)和蔗糖酶异麦芽糖酶(SI) |
1.3.2 临床中应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1.3.3 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天然产物 |
1.3.4 药物联用抑制α-糖苷酶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黄酮与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动物 |
2.2.2 材料及试剂 |
2.2.3 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 |
2.2.4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哺乳动物α-葡萄糖苷酶、重组MGAM-C/N的获得、表达、纯化 |
2.3.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 |
2.3.3 协同抑制的评价方法 |
2.3.4 黄芩素与1-DNJ联用对小鼠餐后血糖的影响 |
2.3.5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讨论 |
2.4.1 MGAM-C/N的纯化与鉴定 |
2.4.2 黄酮抑制α-葡萄糖糖苷酶的构效关系 |
2.4.3 5,6,7-三羟基黄酮与1-DNJ的协同作用 |
2.4.4 黄芩素与1-DNJ联用对小鼠餐后血糖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黄芩素与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及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 |
3.2.3 实验试剂及配置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抑制类型的动力学分析 |
3.3.2 分子对接 |
3.3.3 荧光光谱分析 |
3.3.4 圆二色光谱分析 |
3.4 结果讨论 |
3.4.1 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
3.4.2 分子对接研究 |
3.4.3 荧光光谱分析 |
3.4.4 圆二色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药食同源植物黄酮与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及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 |
4.2.3 实验试剂及配置方法 |
4.3 实验方法 |
4.3.1 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和α-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
4.3.2 植物提取物的黄酮成分分析 |
4.3.3 桑枝的液质正负模式检测 |
4.3.4桑枝黄酮与1-DNJ协同实验 |
4.4 结果讨论 |
4.4.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
4.4.2 植物提取物的黄酮成分分析 |
4.4.3 桑枝黄酮与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维生素A对北京鸭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的调节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维生素A在肠道吸收、转运和肝储存过程 |
1.2 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评价 |
1.3 维生素A对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 |
1.3.1 肠粘膜介绍 |
1.3.2 维生素A与肠粘蛋白的合成 |
1.3.3 维生素A与肠道粘膜免疫 |
1.3.4 维生素A与内源性β-防御素的分泌 |
1.4 维生素A维持肠上皮屏障完整性及其机制 |
1.4.1 维生素A与肠上皮细胞增殖 |
1.4.2 维生素A与肠上皮细胞迁移 |
1.4.3 维生素A对肠上皮细胞间连接的影响 |
1.4.4 维生素A在细胞内的代谢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1.4.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维生素A对北京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2.1.2 试验材料及饲粮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生长性能的测定 |
2.2.2 屠宰性能的测定 |
2.2.3 血浆和肝脏中视黄醇浓度的测定 |
2.2.4 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试验结果 |
2.4.1 日粮维生素A添加对北京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2 日粮维生素A添加对血浆和肝脏视黄醇浓度的影响 |
2.4.3 日粮维生素A添加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2.4.4 日粮维生素A水平对器官指数的影响 |
2.4.5 日粮维生素A对血浆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2.4.6 生长前期北京鸭营养需要量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维生素A对北京鸭肠粘膜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2.1 肠道组织形态学指标测定 |
3.2.2 肠粘膜酶活测定 |
3.2.3 十二指肠粘膜iTRAQ相对定量蛋白质 |
3.2.4 PRM相对定量分析目标差异蛋白质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维生素A对1~21日龄北京鸭肠组织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3.3.2 维生素A对1~21日龄北京鸭肠粘膜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十二指肠粘膜差异表达蛋白质鉴定结果 |
3.3.4 十二指肠粘膜差异表达蛋白质的GO功能分析 |
3.3.5 十二指肠粘膜差异表达蛋白质的KEGG通路分析 |
3.3.6 PRM验证部分差异蛋白的表达 |
3.4 讨论 |
3.4.1 维生素A对肠粘膜发育的影响 |
3.4.2 维生素A对肠粘膜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视黄酸对IPEC-J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细胞培养 |
4.1.3 试验设计和处理 |
4.1.4 细胞增殖活性试验 |
4.1.5 RNA提取及RT-q PCR |
4.1.6 细胞迁移试验 |
4.1.7 Western Blot试验 |
4.1.8 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 |
4.1.9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ATRA对 IPEC-J2 细胞增殖活性及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2 ATRA对 IPEC-J2 细胞迁移及迁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3 ATRA对 IPEC-J2 细胞ERK1/2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4.2.4 ATRA对 ERK1/2 下游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维生素A对LPS刺激的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
5.1 饲养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5.1.2 试验材料及饲粮 |
5.2 饲养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1 生长性能的测定 |
5.2.2 屠宰性能测定和样品采集 |
5.2.3 血浆和肝脏中视黄醇含量的测定 |
5.2.4 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 |
5.2.5 肠道形态指标测定 |
5.2.6 肠粘膜酶活测定 |
5.2.7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细胞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1 细胞培养 |
5.3.2 试验设计和处理 |
5.3.3 试验指标测定 |
5.4 试验结果 |
5.4.1 维生素A添加对1~21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
5.4.2 维生素A添加对1~21日龄北京鸭屠宰性能及组织视黄醇浓度的影响 |
5.4.3 维生素A添加对1~21日龄北京鸭器官指数的影响 |
5.4.4 维生素A对1~21日龄北京鸭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5 维生素A对1~21日龄北京鸭肠粘膜形态指标和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
5.4.6 视黄酸和LPS对 IPEC-J2 细胞迁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7 视黄酸和LPS对 IPEC-J2 细胞ERK1/2 信号通路的影响 |
5.4.8 视黄酸和LPS对转录因子NF-k B活性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血浆和肝脏视黄醇测定(HPLC紫外检测法) |
附录B 蛋白质定量和差异分析列表 |
附录C 组织切片制作和染色步骤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高温敏感型啤酒酵母的选育及其自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酵母自溶物的概述 |
1.1.1 酵母自溶物的定义 |
1.1.2 酵母自溶物的主要成分和应用 |
1.1.3 酵母自溶物的生产方法 |
1.2 酵母自溶的研究进展 |
1.2.1 促进酵母自溶的研究 |
1.2.2 酵母自溶的成因 |
1.2.3 环境压力应答机制 |
1.2.4 热胁迫应答的研究 |
1.3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
2.3.1 酵母模拟自溶分析 |
2.3.2 ARTP诱变 |
2.3.3 BCIP平板筛选 |
2.3.4 酵母生长性能分析 |
2.3.5 酵母自溶程度分析 |
2.3.6 酵母发酵性能分析 |
2.3.7 酵母自溶产物分析 |
2.3.8 热胁迫应答差异分析 |
2.3.9 转录组测序 |
2.3.10 基因组测序 |
2.3.11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高温敏感型突变菌的选育及筛选方法的建立 |
3.1.1 筛选方法的建立 |
3.1.2 突变菌的筛选 |
3.1.3 筛选方法在其它酵母中的应用 |
3.2 高温敏感型突变菌P-510自溶产物特性研究 |
3.2.1 呈味核苷酸含量分析 |
3.2.2 β-葡聚糖含量分析 |
3.2.3 不同温度对自溶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3 热胁迫应答对酵母自溶的影响 |
3.3.1 突变菌与原始菌的热胁迫应答差异分析 |
3.3.2 热胁迫造成的基因表达差异 |
3.3.3 基因突变造成的基因表达差异 |
3.3.4 突变菌与原始菌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8)Sclerotium rolfsii硬葡聚糖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齐整小核菌(S.rolfsii) |
1.2 硬葡聚糖 |
1.3 硬葡聚糖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路线图 |
第2章 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rolfsii合成硬葡聚糖候选基因进化树 |
2.3.2 S.rolfsii合成硬葡聚糖候选基因保守结构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根癌农杆菌转化系统的构建 |
3.1 引言 |
3.1.1 丝状真菌遗传体系简介 |
3.1.2 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方法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齐整小核菌抗真菌素敏感度 |
3.3.2 质粒载体的构建 |
3.3.3 齐整小核菌的农杆菌转化 |
3.3.4 三种报告基因的表达及其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合成硬葡聚糖关键基因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株 |
4.2.2 质粒和引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真菌RNA的提取方法 |
4.3.2 齐整小核菌生物合成硬葡聚糖产糖量测定 |
4.3.3 重叠延伸PCR |
4.3.4 利用LiAc/SS载体DNA/PEG进行酵母转化 |
4.3.5 使用Y-PER进行酵母转化子DNA提取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生物合成硬葡聚糖第五步关键基因研究 |
4.4.2 生物合成硬葡聚糖第四步关键基因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与展望 |
5.1 讨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9)微生物源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放线菌概述 |
1.2 链霉菌产物活性 |
1.2.1 抗菌 |
1.2.2 抗肿瘤 |
1.2.3 抗病毒 |
1.2.4 酶 |
1.2.5 酶抑制剂 |
1.3 次级代谢 |
1.3.1 概述 |
1.3.2 部分次级代谢途径 |
1.3.3 次级代谢研究方法 |
1.3.4 次级代谢产物增产方法 |
1.4 1-脱氧野尻霉素 |
1.4.1 糖尿病 |
1.4.2 1-脱氧野尻霉素化学结构 |
1.4.3 1-脱氧野尻霉素来源 |
1.4.4 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
1.5 抑制剂与α-葡萄糖苷酶作用机理 |
1.6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1-脱氧野尻霉素生产菌株UN-8的菌种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2 菌株 |
2.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2.4 ATCC 8664菌株鉴定 |
2.2.5 特性之琼脂酶分泌 |
2.2.6 特性之糖类抑制 |
2.2.7 特性之生物固氮潜力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特性之琼脂酶分泌 |
2.3.2 特性之糖类抑制 |
2.3.3 特性之生物固氮潜力 |
2.4 小结 |
第三章 葡萄糖调控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2 菌株 |
3.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4 DNJ分离纯化方法 |
3.2.5 DNJ含量测定方法 |
3.2.6 DNJ合成前体分析 |
3.2.7 HILIC-MS/MS分离鉴定DNJ合成中间体 |
3.2.8 DNJ合成关键中间体ADM胞内外含量跟踪 |
3.2.9 ~(13)C稳定同位素核磁共振波谱 |
3.2.10 葡萄糖浓度 |
3.2.11 2-脱氧葡萄糖、3-O-甲基葡萄糖添加 |
3.2.12 ATP测定 |
3.2.1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NJ合成前体分析 |
3.3.2 DNJ合成代谢中间体鉴定 |
3.3.3 DNJ合成关键中间体ADM胞内外含量跟踪 |
3.3.4 DNJ合成碳骨架来源分析 |
3.3.5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DNJ合成的影响 |
3.3.6 不同浓度乳糖对DNJ合成的影响 |
3.3.7 不同浓度可溶性淀粉对DNJ合成的影响 |
3.3.8 2-脱氧葡萄糖、3-O-甲基葡萄糖添加对DNJ合成的影响 |
3.3.9 不同浓度葡萄糖下细胞内ATP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1-脱氧野尻霉素发酵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盒仪器设备 |
4.2.2 菌种 |
4.2.3 培养基成分、条件及培养方法 |
4.2.4 抑制剂添加对DNJ产量的影响 |
4.2.5 氨基酸添加对DNJ产量的影响 |
4.2.6 前体及中间体类似物添加对DNJ产量的影响 |
4.2.7 前体葡萄糖补加对DNJ产量的影响 |
4.2.8 正交试验 |
4.2.9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莽草酸途径抑制剂EDTA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2 甲羟戊酸途径抑制剂辛伐他汀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3 糖酵解途径抑制剂碘乙酸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4 糖酵解途径抑制剂氟化钠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5 糖酵解途径抑制剂柠檬酸钠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6 磷酸戊糖途径抑制剂正磷酸钠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7 三羧酸循环抑制剂丙二酸钠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8 氨基酸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9 前体及中间体类似物添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10 葡萄糖补加对DNJ产量影响 |
4.3.11 正交实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1-脱氧野尻霉素与麦芽糖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设备 |
5.2.2 材料 |
5.2.3 麦芽糖酶活力分析 |
5.2.4 DNJ对麦芽糖酶抑制类型的测定 |
5.2.5 荧光光谱测定 |
5.2.6 紫外光谱扫描 |
5.2.7 圆二色谱测定 |
5.2.8 动态光散射测定 |
5.2.9 麦芽糖酶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
5.2.10 统计分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DNJ和阿卡波糖对麦芽糖酶抑制活力的比较 |
5.3.2 抑制类型分析 |
5.3.3 荧光猝灭机制 |
5.3.4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 |
5.3.5 结合作用力分析 |
5.3.6 麦芽糖酶的二级结构分析 |
5.3.7 动态光散射测定 |
5.3.8 分子对接 |
5.4 小结 |
第六章 1-脱氧野尻霉素与葡萄糖淀粉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6.2.2 材料 |
6.2.3 葡萄糖淀粉酶抑制活性测定 |
6.2.4 DNJ对葡萄糖淀粉酶抑制类型的测定 |
6.2.5 荧光光谱测定 |
6.2.6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6.2.7 同步荧光光谱测定 |
6.2.8 圆二色谱测定 |
6.2.9 动态光散射测定 |
6.2.10 分子对接 |
6.2.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葡萄糖淀粉酶抑制活力的测定 |
6.3.2 抑制类型测定 |
6.3.3 葡萄糖淀粉酶和DNJ的荧光猝灭机理 |
6.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6.3.5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 |
6.3.6 热力学参数和相互作用力 |
6.3.7 同步荧光光谱 |
6.3.8 圆二色谱测定葡萄糖淀粉酶二级结构 |
6.3.9 动态光散射测定 |
6.3.10 分子对接 |
6.3.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实验试剂 |
附录2 主要仪器设备 |
附录3 标准曲线绘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10)日粮中添加尿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苷酸的研究进展 |
1 核苷酸的来源 |
2 核苷酸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
2.1 核苷酸的消化 |
2.2 核苷酸的吸收 |
2.3 核苷酸的代谢 |
3 核苷酸的功效作用 |
3.1 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
3.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二节 尿苷酸的研究进展 |
1 尿苷酸的结构、吸收和代谢 |
1.1 尿苷酸的结构 |
1.2 尿苷酸的合成途径 |
1.3 尿苷酸在肠道的吸收与转运 |
2 尿苷酸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
2.1 尿苷酸与糖代谢 |
2.2 尿苷酸与氨基酸代谢 |
2.3 尿苷酸与脂质代谢 |
3 尿苷酸的生物学功能 |
3.1 尿苷酸与免疫 |
3.2 尿苷酸与氧化应激 |
3.3 尿苷酸与细胞周期 |
4 尿苷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4.1 提高动物采食量 |
4.2 促进肠道发育,维护肠道健康 |
4.3 降低腹泻率,提高生长性能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尿苷酸的添加 |
2 尿苷酸的需求量 |
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尿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动物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生长性能的测定 |
1.6 腹泻指标的测定 |
1.7 样品的采集 |
1.8 脏器指数的测定 |
1.9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性能 |
2.2 腹泻情况 |
2.3 器官指数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尿苷酸对仔猪生理生化指标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1.3 氨基酸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理生化指标 |
2.2 血浆氨基酸的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石蜡切片的制备与HE染色 |
1.3 HE染色 |
1.4 肠道组织形态学的测定 |
1.5 肠道荧光定量PCR(RT-q PCR) |
1.6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形态学的影响 |
2.2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粘膜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形态学的影响 |
3.2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黏膜核苷酸代谢基因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尿苷酸对仔猪肝脏脂肪和核苷酸代谢基因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肝脏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1.3 肝脏中脂肪酸的测定 |
1.4 肝脏的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1.5 肝脏中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RT-q PCR) |
1.6 肝脏中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RT-q PCR) |
1.7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肝脏游离氨基酸 |
2.2 肝脏脂肪酸 |
2.3 肝脏中核苷酸代谢基因 |
2.4 肝脏脂肪代谢基因 |
3 讨论 |
3.1 尿苷酸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的影响 |
3.2 尿苷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脂肪酸的影响 |
3.3 尿苷酸对仔猪肝脏核苷酸代谢基因的影响 |
3.4 尿苷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脂肪酸相关基因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酵母麦芽糖酶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D]. 赵一瑾.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抗菌肽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 冀凤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高表达MAL62基因对面包酵母耐高糖的影响[J]. 孙溪,刘海晴,张军,范志华,黄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01)
- [4]抗逆元件及其在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进展[J]. 常瀚文,郑鑫铃,骆健美,王敏,申雁冰.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6)
- [5]黄酮与1-DNJ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及机制[D]. 余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维生素A对北京鸭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的调节作用与机理研究[D]. 冯宇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高温敏感型啤酒酵母的选育及其自溶研究[D]. 张明芳. 江南大学, 2020(01)
- [8]Sclerotium rolfsii硬葡聚糖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研究[D]. 李美林. 西南大学, 2020(01)
- [9]微生物源1-脱氧野尻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机理研究[D]. 吴昊. 广西大学, 2019(01)
- [10]日粮中添加尿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李彪. 湖南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