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灰汽油抗爆剂MAM性能好(论文文献综述)
叶涛,徐少丹,廖上富,盛华栋[1](2016)在《车用汽油抗爆剂及其检测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车用汽油抗爆剂,从爆震原理、抗爆机理、常见种类、主要代表性物质以及发展历程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介绍了非法、非常规抗爆剂种类和危害,并对其最新检测方法研究做了综述。
李跃[2](2016)在《绿色环保型芳基汽油燃烧稳定剂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车用汽油的清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油质量标准中硫、烯烃、芳烃、苯等含量及锰、铅等有机有灰类燃油稳定剂含量不断降低,汽油辛烷值难以维系。为提高内燃机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汽油内燃机的压缩比日益增加,需要匹配高辛烷值的汽油。受国内资源限制,我国难以通过异构化、烷基化等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来有效提高汽油辛烷值,使用燃油稳定剂仍然是企业提高辛烷值有效补充手段。燃油稳定剂一般含有金属、不饱和键、非烃元素,在使用中易引起汽油胶质、诱导期变化和PM的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消极影响,研发出清洁、高效的辛烷值促进剂成为油品升级的关键。以有机无灰类为主的燃油稳定剂具有可完全燃烧、不增加污染物的排放、对发动机的磨损较小等优势,是经济、环保、高效的燃油稳定剂。本实验选用对氨基苯乙醚和小分子一元醇为原料,将氨基上的氮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的产品作为燃油稳定主剂使用。通过试验和响应面法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11℃,醇胺比为2.2:1,空速为0.83h-1,此时得到最佳转化率为85.72%,选择性为94.38%。与传统苯胺类稳定剂相比,虽然只多了乙氧基和氨基烷基化结构,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苯胺作为燃油稳定剂的使用性能,同时也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稳定主剂的溶解性、低温流动性、氧化安定性有限,直接加入汽油中对汽油的其它性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燃油稳定剂混合液的最佳配方为:主剂为N-烷基-4-氨基苯乙醚,添加量56%(wt);溶剂为二甲苯,添加量35%(wt);抗氧剂为BHT2%(wt);汽油清净分散剂为丁二酰亚胺,添加量5%(wt);调节凝点的为乙二醇,添加量2%(wt)。混合液加入汽油中,对汽油辛烷值及其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低于2%(wt)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辛烷值的提高较快,平均每添加0.5%(wt)RON提高1.25个单位,当添加量为2%(wt)时,辛烷值提高5个单位。并且对汽油胶质、诱导期、馏程等参数均无明显影响。因此燃油稳定剂的研究对提高汽油辛烷值、清洁化生产意义重大。
郑健[3](2016)在《胺类燃油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燃油的抗氧剂,指的是加入到燃油中,可以有效抑制燃油在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氧化过程的一种添加剂。胺类抗氧剂最常用的抗氧剂之一。胺类抗氧剂具有比酚类抗氧剂更好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能与抗氧化耐久性,能在更高的温度上发挥抗氧化作用。苯二胺类抗氧剂是胺类燃油抗氧剂中最常用的一类抗氧剂,尤其在烯烃含量高的汽油中能起到优异的抗氧化作用。但该类抗氧剂通常采用加氢还原的合成工艺,该工艺反应条件苛刻,需要使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因而危险性高,能耗大,并且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同时在该反应工艺中,原料对苯二胺容易升华而导致反应产率下降,反应工艺控制困难。该类产品来源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并且价格昂贵。因此,对该类物质新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胺类抗氧剂与酚类抗氧剂通过物理混合复配,已被证实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协同作用,此类抗氧化协同作用已经广泛用于指导实际配方设计。而通过化学方法将酚类抗氧剂与胺类抗氧剂的主要官能团结合到一个分子中,期望借此得到更好的抗氧化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此,本论文的主要用一种温和的合成工艺一步合成两种苯二胺类抗氧剂,并研究其热稳定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同时合成了两种酚胺类的抗氧剂,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以对苯二胺与酮为原料,醋酸为促进剂,Na(OAC)3BH为还原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即可快速高效地合成苯二胺类抗氧剂180与182。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谱仪(NMR)、热重分析仪(TGA),旋转氧弹仪(RBOT)与高压示差扫描量热仪(PDSC)分别对产物的纯度、结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的180/182纯度高达98%,并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同时对180与两种酚类抗氧剂的复配性能进行了研究。2、快速高效的合成了181,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同时以181为出发点,设计并合成了新型酚胺类油品抗氧剂--(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谱仪(nmr)、热重分析仪(tga),旋转氧弹仪(rbot)与高压示差扫描量热仪(pdsc)分别对181与(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胺的纯度、结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得出,在酚胺类抗氧剂中将苯环引入,并保留氮原子上的氢原子,有助于提高酚胺类抗氧剂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能。
何柳[4](2015)在《基于添加剂的汽油PPCI发动机着火和爆震的研究》文中指出汽油PPCI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燃烧方式,特别是在高压缩比发动机上实现汽油PPCI能进一步提高燃烧热效率,但同时高压缩比发动机上实现汽油PPCI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发动机在低负荷时着火困难;高负荷容易发生爆震。因此本文尝试在燃料中掺混各种添加剂,对汽油进行改性,组成混合燃料,来改善高压缩比发动机PPCI燃烧的工况范围与性能;并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此方案的可行性。本文在总结与分析碳氢燃料的燃烧氧化机理以及添加剂的氧化机理的基础上,以燃料着火与剧烈氧化的关键活性自由基为依据,并通过理论模拟计算,确定了合适的十六烷值添加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与抗爆添加剂—碳酸二甲酯(DMC)。通过计算模拟DTBP与DMC的不同混合比例对着火与抗爆的效果,确定了DMC添加比例的大致范围。为更清晰地研究添加剂对汽油PPCI燃烧的作用与影响,采用基础燃料(90%异辛烷-10%正庚烷)PRF90代替90#汽油,并与所确定的各种添加剂混合,组成混合燃料。实验结果表明:基础燃料在不添加添加剂的情况下,需要提高进气温度才能正常起燃;而使用添加剂DTBP后,常温即能正常燃烧,但是高负荷爆震倾向增大;在本文中,DTBP的添加量为1%,低于此添加量不足以改善发动机着火性能,高于此添加量着火太提前。在单独添加DMC时,能降低汽油PPCI燃烧高负荷下的爆震倾向,其中添加量为20%时,效果最明显,高于此添加量时油耗上升太大;同时DMC的加入会引起低负荷着火性能的恶化。复合添加剂(1%DTBP-20%DMC)能大幅改善汽油PPCI燃烧在低负荷以及高负荷下燃烧性能;因此证明了添加剂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汽油PPCI燃烧。本文还进行了添加剂影响汽油PPCI着火与抗爆性能的机理研究,包括机理的敏感性分析和路径分析。机理研究表明:添加剂DTBP是通过自身在低温时刻分解产生活性自由基OH·来达到改善燃料低负荷下着火性能的;而添加剂DMC是通过降低中间产物过氧化物以及活性自由基OH·的生成速率及数量来达到减缓燃烧氧化速率,从而降低爆震倾向的;同时DMC的加入并不会改变燃料的反应路径。
葛传花[5](2014)在《武汉石化油品调和对改进油品质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品调和将武汉石化各个装置组分按一定的配方进行调和,用最少优质的原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且成本最低的高品质石油产品。而且尽可能实现一次调和成功,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全面的装置数据分析,对武汉石化的调和方案进行优化,以尽可能的减少质量过剩,提高我厂汽柴油的一次性调和成功率。生产93#车用汽油的最佳配比为催化汽油:重整调和油:MTBE=82:10:8或催化汽油:重整调和油:MTBE=80:12:8。生产93#乙醇汽油时,催化汽油加入量已选择为82%-85%之间,重整调和油的选择量在10%-15%之间为宜。MMT汽油抗爆剂的加入量为50-80ppm。国Ⅲ车用柴油调和最佳组分配比为常二线:常三线:焦化柴油:催化柴油=25:35:35:5。论文考察了柴油添加剂对柴油性能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确定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最高加剂量不能超过1%,抗静电剂加入2ppm即可满足要求,抗磨剂最佳加入量控制在150ppm。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汽油和柴油的一次调和成功率大大提高,成品汽油的辛烷值过剩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在柴油方面,减少了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用量,增加了低品质催化柴油的使用量,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
陈楠,韩乔,宋乐春,朱丽君[6](2013)在《金属化合物类辛烷值改进剂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油质量要求的提高,具有优良抗爆性能的金属化合物类高辛烷值改进剂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综述了金属化合物类高辛烷值改进剂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作为高辛烷值改进剂的金属组分的变化经历了由Pb、过渡金属Mn、Fe、Ni到稀土金属La、Ce再到碱金属Li、K等发展的过程;而与高辛烷值改进剂中的金属组分相结合的有机组分则由烷基、茂基、羰基发展到羧基、酚基等基团。预计今后过渡金属类汽油抗爆剂的使用会越来越少,而含有碱金属类的汽油抗爆剂会受到重视。
张胜利[7](2006)在《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发现甲基叔丁基醚污染地下水源并可能含有致癌物,故其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二异丙基醚辛烷值高、含氧量高、雷德蒸气压低,很可能成为甲基叔丁基醚的一种理想替代物。甲缩醛含氧量大、氢碳比高、闪点低,加入柴油中能够提高其十六烷值。目前有关这两种物质相平衡的研究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其热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是分离过程得以实现和添加剂研究开发的理论基础。为了考查在含水体系中,二异丙基醚、甲缩醛分别和汽油、柴油中主要组分以及其他添加剂组分的互溶性,本研究分别测定了在常压下、298.15K时,三元混合液(水+异丙醇+异辛烷)、(水+甲苯+异辛烷)、(水+甲缩醛+二异丙基醚)、(水+甲缩醛+异辛烷)和四元混合液(水+乙醇+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异丙醇+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甲基叔丁基醚+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甲苯+二异丙基醚+异辛烷)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由此得出,二异丙基醚、甲缩醛分别与汽油、柴油中各组分及其他添加剂组分互溶性良好,且二异丙基醚与水的互溶性明显小于甲基叔丁基醚。 针对本研究所测定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特点,作者分别采用了Modified UNIQUAC和Extended 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了推测和关联计算,并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odified UNIQUAC和Extended UNIQUAC模型都能准确地关联实验测得的相平衡数据。
刘仁德[8](2005)在《新型油溶性有机金属盐化合物与纳米金属粒子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鉴于不含硫、磷元素的有机金属盐抗磨剂具有独特的摩擦学性能,开发高效的、环境友好的、油溶性有机金属盐类润滑添加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论文对一系列油溶性有机羧酸金属盐(如环烷酸的稀土、锡、锌、镍、锰、钴、铅和铜盐及油酸亚锡、烷基水杨酸稀土等)的摩擦学特性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它们大多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且稀土和锡盐之间具有摩擦学协同效应。通过能谱分析探讨了摩擦表面上的金属氧化物和还原金属对摩擦化学的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盐类在摩擦过程中的分解产物绝大部分为金属氧化物,而单质金属很难发现。为了进一步提高添加剂性能,并考察单质金属在摩擦过程中的真实贡献,文章以微乳化化学还原法成功地制备出表面修饰纳米金属粒子(包括纳米稀土、纳米铜和纳米铅),并考察了它们的摩擦学性能与作用机理。此外,还对纳米稀土作为新型环保发动机油添加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所制备的表面修饰纳米金属粒子的团粒径均在40nm以下,其中金属核的粒径在10nm以下,它们在基础油中呈透明状液体,有极好的油溶性,在苯、甲苯等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纳米稀土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其最佳添加量为3.0%,此时最大无卡咬负荷(pB=647N)是基础油的3.30倍,磨斑直径(D30min294N=0.29mm)为基础油的45.3%,摩擦系数是基础油的87.5%。且它具有比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环烷酸稀土(REN)更加优良的抗磨能力。在196、294、392和490N载荷条件下,纳米稀土的抗磨性能分别为ZDDP的1.24、1.52、1.37和1.15倍。能谱分析显示纳米稀土在边界润滑条件下促进了摩擦表面的氧化反应,其润滑保护膜中除了纳米单质稀土沉积膜外,还存在有因摩擦化学反应而生成的高价态铁的氧化物(主要为Fe3O4和Fe2O3)和稀土氧化物所组成的化学反应膜,这种厚度甚至超过24nm的复杂保护膜的出现是其具有优良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采用纳米稀土添加剂试制出一种新型的不含硫、磷元素的环保发动机油,对其摩擦学性能和高温氧化安定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室考察,结果表明其抗磨和减摩性能明显优于市售成品油,其高温氧化安定性也达到了SF级发动机油的要求。 表面修饰纳米铜和纳米铅添加剂也具有一定的抗摩和极压性能。它们抗磨能力与相应有机羧酸金属盐的基本相当,但承载能力更高。能谱分析显示,纳米铜
靳明[9](2004)在《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及抗爆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发展非铅抗爆剂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找高效清洁的抗爆剂,明确抗爆机理对抗爆剂的研制开发显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前人对抗爆机理的研究多集中于金属抗爆剂,由于金属抗爆剂的使用业已受到限制,非金属抗爆剂的使用将会逐渐增多,非金属抗爆剂抗爆机理的研究在抗爆剂的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但由于非金属抗爆剂电子转移机理复杂或在一般条件下不发生电子转移反应,从而使其抗爆机理的研究进展缓慢。本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具有抗爆性的非金属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及过氧化物的影响,旨在探讨研究变价抗爆剂的抗爆机理的电化学方法。 许多苯胺类化合物,如苯胺、N-甲基苯胺、二苯胺是性能良好的非金属抗爆制,也是抗爆剂常用的调合组分,且具有电子转移性质,适于电化学研究。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交流阻抗法,以抗爆剂中的常用辅助组分1,2-二氯乙烷作溶剂,研究了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属自由基反应,在低浓度、非质子溶剂的条件下,苯胺类化合物正离子自由基的偶合方式主要为“尾-尾”式,其中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偶合方式呈现多样化。 抗爆剂的抗爆震作用是抑制或消除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产生的过氧化物。本文在分析苯胺类化合物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苯胺类化合物与过氧化氢的作用,为芳香胺抗爆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并由此探讨抗爆剂的抗爆性与电化学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苯胺类化合物均能与过氧化氢发生作用,其中对甲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与过氧化氢的作用不明显,而N-甲基苯胺与过氧化氢反应较显着。而实际上采用胺类化合物作抗爆剂时,一般使用N-甲基苯胺、苯胺、邻甲苯胺及间甲苯胺,尚未见到使用对甲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报道。这一实际应用情况与各苯胺类化合物所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质是相符的,表明利用电化学性质探讨抗爆机理是可行的,也对抗爆剂的寻求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工作对苯胺类化合物的电聚合性能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钱伯章,王祖纲[10](2003)在《燃料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
二、无灰汽油抗爆剂MAM性能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灰汽油抗爆剂MAM性能好(论文提纲范文)
(1)车用汽油抗爆剂及其检测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爆震及抗爆剂作用机理 |
1.1 爆震 |
1.2 汽油辛烷值 |
1.3 抗爆剂作用机理 |
2 抗爆剂分类 |
2.1 金属有灰型抗爆剂 |
2.1.1 铅基 |
2.1.2 锰基 |
2.1.3 铁基 |
2.1.4 其他 |
2.2 有机无灰型抗爆剂 |
2.2.1 醚类 |
2.2.2 醇类 |
2.2.3 酯类 |
2.2.4 胺类 |
2.2.5 其他 |
2.3 新型抗爆剂 |
2.3.1 生物型 |
2.3.2 物理型 |
2.3.3 纳米型 |
3 非常规抗爆剂检测方法 |
3.1 红外光谱法 |
3.2 气相色谱法 |
3.3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 |
4 结语 |
(2)绿色环保型芳基汽油燃烧稳定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燃烧 |
1.2.1 爆震 |
1.2.2 汽油抗爆性能表示方法——辛烷值 |
1.2.3 爆震的消除 |
1.3 汽油燃烧稳定剂的发展 |
1.3.1 发展历程 |
1.3.2 燃烧稳定剂分类 |
1.4 燃烧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
1.4.1 有机有灰类作用机理 |
1.4.2 有机无灰类作用机理 |
1.5 优良燃油稳定剂具有的特性 |
1.6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7 课题内容、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课题内容及意义 |
1.7.2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对氨基苯乙醚的N-烷基化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和原料 |
2.1.2 燃油稳定主剂的合成 |
2.1.3 催化剂的选择 |
2.1.4 合成及分离工艺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对氨基苯乙醚的N-烷基化过程 |
2.2.2 产品的分离 |
2.2.3 红外光谱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油稳定剂的配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2 抗氧剂的选择 |
3.1.3 清净分散剂的选择 |
3.1.4 流动性改进剂的选择 |
3.2 配方的确定 |
3.2.1 抗氧剂的添加量 |
3.2.2 清净分散剂的添加量 |
3.2.3 乙二醇的添加量 |
3.2.4 混合液的配制 |
3.2.5 油溶性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油稳定剂的抗爆效果及其他性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 |
4.1.2 低温稳定性实验 |
4.1.3 铜片腐蚀性实验 |
4.1.4 辛烷值实验 |
4.1.5 诱导期实验 |
4.1.6 胶质实验 |
4.1.7 馏程实验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铜片腐蚀实验 |
4.2.2 辛烷值实验 |
4.2.3 诱导期实验 |
4.2.4 胶质实验 |
4.2.5 馏程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胺类燃油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 概述 |
2. 燃油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 |
2.1 抗爆剂 |
2.2 抗氧化防胶剂 |
2.3 金属钝化剂 |
2.4 防腐剂 |
2.5 防冰剂 |
2.6 清净分散剂 |
3. 油品抗氧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
3.1 油品氧化机理 |
3.2 油品氧化的危害 |
3.3 抗氧剂的种类 |
3.4 油品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
3.5 抗氧剂的协同抗氧机理 |
4. 胺类油品抗氧剂的合成方法 |
4.1 苯二胺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 |
4.2 2,6-二叔丁基4(二甲氨基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
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5.1 研究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二、实验部分 |
1. 实验试剂及测试设备 |
1.1 实验原料 |
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 化合物的结构及纯度表征 |
2.1 核磁共振谱(NMR) |
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 气相质谱(GC-MS) |
2.4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3. 化合物抗氧性能表征 |
3.1 热失重分析(TGA) |
3.2 旋转氧弹法(RBOT) |
3.3 高压示差扫描量热分析(PDSC) |
三、180/182 的合成工艺探索与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1. 引言 |
2. 180/182 合成工艺的探索 |
2.1 反应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2 酮与胺的反应配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 还原剂与胺的反应配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 180的结构与纯度表征 |
3.1 180的核磁共振谱氢谱谱图 |
3.2 180的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图 |
3.3 180的气相谱图与质谱谱图 |
3.4 180的高效液相色谱谱图 |
4. 182结构与纯度表征 |
4.1 182 的核磁共振谱氢谱谱图 |
4.2 182 的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图 |
4.3 182 的气相谱图与质谱谱图 |
4.4 182 的高效液相色谱 |
5. 180与182性能研究 |
5.1 热稳定性测试 |
5.2 旋转氧弹测试 |
5.3 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测试 |
6. 180抗氧剂与酚类抗氧剂的二元复配 |
6.1 180 与 101(2,6-二叔丁基苯酚)复配 |
6.2 180 与 102(2,6-二叔丁基对甲酚)复配 |
7. 本章小结 |
四、181 与新型酚胺油品抗氧剂的合成与抗氧化性能研究 |
1. 引言 |
2. 181的合成工艺的探索 |
2.1 醛的种类的选择 |
2.2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 181的结构与纯度表征 |
3.1 181 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
3.2 181 的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图 |
3.3 181 的气相谱图与质谱谱图 |
3.4 181 的高效液相色谱谱图 |
4.(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胺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
4.1(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胺的合成 |
4.2(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胺的结构与纯度表征 |
5. 酚胺类抗氧剂的性能研究 |
5.1 热稳定性测试 |
5.2 旋转氧弹测试 |
5.3 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测试 |
6. 本章小结 |
五、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贡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添加剂的汽油PPCI发动机着火和爆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内燃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1.2 HCCI燃烧方式简介 |
1.3 部分预混合压燃燃烧方式的研究现状 |
1.4 化学动力学机理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台架及设备介绍 |
2.1 实验台架系统设计 |
2.2 实验主要测试设备 |
3 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及选择 |
3.1 十六烷值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3.2 抗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3.3 添加剂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燃料添加剂对汽油PPCI燃烧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用燃料介绍 |
4.2 基础燃料PPCI燃烧的实验研究 |
4.3 十六烷值添加剂对PPCI燃烧影响的实验研究 |
4.4 抗爆添加剂对汽油PPCI燃烧影响的实验研究 |
4.5 复合添加剂对汽油PPCI燃烧影响的实验研究 |
4.6 市售汽油的实验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添加剂作用机理研究 |
5.1 碳氢燃料的氧化分解过程 |
5.2 添加剂DTBP作用机理 |
5.3 添加剂DMC的作用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工作总结及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武汉石化油品调和对改进油品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油品调和现状 |
1.3 油品调和的作用、目的以及调和机理 |
1.4 调和方法 |
1.4.1 调和步骤 |
1.4.2 调和工艺 |
1.5 影响调和质量的因素 |
1.6 汽油调和 |
1.6.1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燃料的使用要求 |
1.6.2 车用汽油的主要性能 |
1.6.3 汽油调和使用添加剂简介 |
1.7 柴油调和 |
1.7.1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对燃料的使用要求 |
1.7.2 柴油的主要性能 |
1.7.3 柴油调和添加剂 |
1.8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和思路 |
第二章 汽油调和 |
2.1 武汉石化目前汽油执行标准及内控指标 |
2.1.1 武汉石化车用汽油质量指标及内控标准 |
2.1.2 武汉石化车用乙醇汽油质量指标及内控指标 |
2.2 武汉石化汽油调和的现状 |
2.2.1 平稳状态调和方案 |
2.2.2 非正常状况下的调和对策 |
2.2.3 各种调和组分辛烷值的一般规律 |
2.3 各装置汽油组分及成品汽油分析结果 |
2.3.1 1#催化裂化装置 |
2.3.2 2#催化裂化装置 |
2.3.3 重整加氢装置 |
2.3.4 烷基化装置 |
2.3.5 MTBE装置 |
2.3.6 成品汽油分析结果 |
2.4 调和试验 |
2.4.1 调和组分比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
2.4.2 油品添加剂对汽油质量的影响 |
2.4.3 调和改进效果的考察 |
2.4.4 经济效益核算 |
2.5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柴油调和 |
3.1 武汉石化目前柴油执行标准及内控指标 |
3.1.1 普通柴油质量指标及内控标准 |
3.1.2 国Ⅲ车用柴油质量指标及内控标准 |
3.2 各装置馏出口分析结果测试 |
3.2.1 常减压装置 |
3.2.2 延迟焦化装置 |
3.2.3 催化装置 |
3.2.4 成品柴油 |
3.3 武汉石化柴油调和现状 |
3.3.1 武汉石化柴油生产现状 |
3.3.2 武汉石化目前柴油调和情况 |
3.4 调和试验 |
3.4.1 调和组分比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
3.4.2 油品添加剂对柴油质量的影响分析 |
3.4.3 调和改进效果的考察 |
3.4.4 经济效益核算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金属化合物类辛烷值改进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含铅类金属抗爆剂 |
2 过渡金属类汽油抗爆剂 |
2.1 含铁类金属抗爆剂 |
2.2 含锰类金属抗爆剂 |
2.3 含镍金属汽油抗爆剂 |
3 稀土金属类汽油抗爆剂 |
3.1 铈配合物类汽油抗爆剂 |
3.2 镧配合物类汽油抗爆剂 |
4 碱金属类汽油抗爆剂 |
4.1 含锂金属类汽油抗爆剂 |
4.2 含钾、钠金属汽油抗爆剂 |
5 金属类抗爆剂中有机基团 |
6 结语 |
(7)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1.燃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
(1) 汽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
(2) 柴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汽油添加剂研究现状 |
(2) 柴油添加剂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目的 |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意义 |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思路 |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方法 |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汽油添加剂 |
1.1 汽油的主要成分 |
1.1.1 汽油的主要成分 |
1.1.2 我国汽油的特点 |
1.1.3 国外对汽油的相关法规 |
1.1.4 提高汽油质量的生产技术措施 |
1.2 汽油成分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
1.2.1 汽油组成对汽车排放的影响 |
1.2.2 对CO、HC和NOx排放的影响 |
1.2.3 对臭氧形成的影响 |
1.2.4 对CO_2的影响 |
1.3 辛烷值对汽油性能的影响 |
1.3.1 爆震 |
1.3.2 辛烷值 |
1.3.3 辛烷值对汽油性能的影响 |
1.4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 |
1.4.1 预混合燃烧原理 |
1.4.2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 |
1.5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1.5.1 爆震产生的原因 |
1.5.2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1.6 汽油添加剂的类型 |
1.6.1 醚类汽油添加剂 |
1.6.1.1 甲基叔丁基醚(MTBE) |
1.6.1.2 二异丙基醚(DIPE) |
1.6.1.3 乙基叔丁基醚(ETBE)和叔戊基甲基醚(TAME) |
1.6.2 醇类汽油添加剂 |
1.6.2.1 异丙醇/甲醇混合物 |
1.6.2.2 叔丁醇/甲醇混合物 |
1.6.2.3 乙醇 |
1.6.3 酸酯类汽油添加剂 |
1.6.3.1 碳酸二甲酯(DMC) |
1.6.3.2 TKC取代酯 |
1.6.3.3 丙二酸二甲酯 |
1.6.4 有机金属化合物 |
1.7 新型汽油添加剂 |
1.7.1 M19环保燃料添加剂 |
1.7.2 HS系列环保添加剂 |
1.7.3 纳米燃料油添加剂 |
1.7.4 “油公”燃油添加剂 |
1.7.5 MTN汽油抗爆剂 |
1.7.6 NY—02直馏汽油抗爆剂 |
1.7.7 FE—1汽油辛烷值添加剂 |
1.7.8 FA—90Ⅱ抗爆剂 |
1.7.9 邻甲酚型Mannich碱基化合物 |
1.7.10 丙二酸酯 |
1.8 汽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柴油添加剂 |
2.1 柴油的主要成分 |
2.1.1 柴油的主要成分 |
2.1.2 我国柴油的特点 |
2.2 柴油主要成分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2.1 废气有害成分及其产生 |
2.2.2 硫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2.3 芳烃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2.4 烯烃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2.5 十六烷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3 十六烷值对柴油性能的影响 |
2.3.1 十六烷值与滞燃期 |
2.3.2 十六烷值的高低及其影响 |
2.3.3 提高十六烷值的方法 |
2.4 柴油添加剂的作用 |
2.5 柴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2.5.1 柴油机内燃料燃烧过程 |
2.5.2 “放热”机理和“自由基”机理 |
2.5.3 “反相胶束微爆”机理 |
2.6 汽油添加剂的类型 |
2.6.1 柴油添加剂的基本类型 |
2.6.2 几类典型的柴油添加剂 |
2.6.2.1 烷基硝酸酯 |
2.6.2.2 过氧化物 |
2.6.2.3 有机硫化物 |
2.6.2.4 醚类 |
2.6.2.5 二硝基化合物 |
2.7 新型柴油添加剂 |
2.7.1 GEN—49D |
2.7.2 依重木 |
2.7.3 NDDA |
2.7.4 二正戊基醚(DNPE) |
2.7.5 草酸二丁酯/草酸二异戊酯 |
2.7.6 1,2,4—三氧杂环己烷化合物 |
2.7.7 硝酸异辛酯/硝酸环己酯 |
2.7.8 碳酸二甲酯(DMC) |
2.7.9 二甲氧基甲烷(DMM) |
2.8 柴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仪器及装置 |
3.1 实验仪器 |
3.1.1 GC—14C气相色谱仪 |
3.1.1.1 仪器及主要部件 |
3.1.1.2 仪器规格 |
3.1.1.3 仪器参数设定范围 |
3.1.2 色谱分析 |
3.1.2.1 色谱分离原理 |
3.1.2.2 气相色谱分离原理 |
3.1.2.3 气相色谱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骤 |
3.1.2.4 检测器 |
3.1.2.4.1 检测器的类型 |
3.1.2.4.2 对检测器的基本要求 |
3.1.2.4.3 两种常用的气相色谱检测器 |
3.1.2.5 载气 |
3.1.2.5.1 载气选择 |
3.1.2.5.2 载气流速 |
3.1.2.6 固定相 |
3.1.2.6.1 固体固定相 |
3.1.2.6.2 载体 |
3.1.2.6.3 固定液 |
3.1.2.7 色谱柱 |
3.1.2.8 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 |
3.1.2.8.1 柱温 |
3.1.2.8.2 气化室温度 |
3.1.2.8.3 检测室温度 |
3.1.2.8.4 进样量 |
3.1.3 N2000色谱工作站 |
3.1.3.1 主要性能与技术指标 |
3.1.3.2 相关概念 |
3.1.3.2.1 色谱图的相关概念 |
3.1.3.2.2 色谱处理的相关概念 |
3.1.3.2.3 本工作站特有的概念 |
3.1.3.3 在线色谱工作站介绍 |
3.1.3.3.1 在线实时采集界面 |
3.1.3.3.2 主菜单 |
3.1.3.3.3 工具栏 |
3.1.3.3.4 采样通道窗口 |
3.1.3.3.5 实时进样基本操作步骤 |
3.1.3.4 离线色谱工作站介绍 |
3.1.3.4.1 离线工作站系统界面 |
3.1.3.4.2 比较谱图 |
3.1.3.4.3 手动积分 |
3.2 液液相平衡实验装置 |
3.3 定量计算 |
3.3.1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3.3.2 基于峰面积归一化的质量校正法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理论计算模型 |
4.1 Wilson模型 |
4.1.1 活度系数方程与超额自由能的关系 |
4.1.2 局部组成 |
4.1.3 Wilson方程 |
4.2 NRTL模型 |
4.3 UNIQUAC模型 |
4.4 Extended UNIQUAC模型 |
4.5 Modified UNIQUAC模型 |
4.6 本研究所用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液液相平衡的测定 |
5.1 实验所用试剂 |
5.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5.3 测定方法 |
5.4 测定条件 |
5.5 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5.5.1 三元体系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5.5.1.1 水+异丙醇+2,2,4—三甲基戊烷 |
5.5.1.2 水+2,2,4—三甲基戊烷+甲苯 |
5.5.1.3 水+二甲氧基甲烷+2,2,4—三甲基戊烷 |
5.5.1.4 水+二甲氧基甲烷+二异丙基醚 |
5.5.2 四元体系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5.5.2.1 水+乙醇+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
5.5.2.2 水+异丙醇+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
5.5.2.3 水+甲基叔丁基醚+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
5.5.2.4 水+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甲苯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1 二元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1.1 二元完全互溶组分相互作用参数的计算 |
6.1.2 二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
6.1.3 二元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2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2.1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
6.2.2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3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3.1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
6.3.2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符号一览表 |
附录 |
致谢 |
(8)新型油溶性有机金属盐化合物与纳米金属粒子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极压抗磨添加剂 |
1.2.1 概况 |
1.2.2 极压抗磨剂的发展趋势 |
1.3 有机金属盐的研究进展 |
1.3.1 有机稀土化合物 |
1.3.2 有机锡化合物 |
1.4 纳米金属粒子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思想和技术路线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思想和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油溶性环烷酸金属盐的摩擦学性能 |
2.1 环烷酸的性质 |
2.2 环烷酸盐的摩擦学特性 |
2.2.1 引言 |
2.2.2 试验部分 |
2.2.3 油溶性环烷酸盐的摩擦学特性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有机羧酸亚锡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方法 |
3.2.1 添加剂油溶性的解决方案 |
3.2.2 有机羧酸亚锡合成方法 |
3.3 油酸亚锡的摩擦学性能 |
3.3.1 引言 |
3.3.2 油酸亚锡的合成 |
3.3.3 油酸亚锡的摩擦学性能 |
3.4 环烷酸亚锡的摩擦学性能 |
3.4.1 环烷酸亚锡的合成 |
3.4.2 环烷酸亚锡的摩擦学性能 |
3.5 表面分析和摩擦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
3.5.1 试验部分 |
3.5.2 磨斑的形貌分析 |
3.5.3 磨斑的能谱分析和摩擦化学反应机理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有机稀土化合物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稀土及其化合物的性能 |
4.3 有机稀土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方法 |
4.3.1 添加剂油溶性的解决方案 |
4.3.2 油溶性测试方法 |
4.3.3 有机羧酸稀土的合成 |
4.4 环烷酸稀土化合物的摩擦学性能 |
4.4.1 环烷酸稀土的合成 |
4.4.2 环烷酸稀土的摩擦学性能 |
4.5 烷基水杨酸稀土化合物的摩擦学性能 |
4.5.1 引言 |
4.5.2 烷基水杨酸稀土的合成 |
4.5.3 烷基水杨酸稀土的摩擦学性能 |
4.6 表面分析和摩擦化学反应机理 |
4.6.1 引言 |
4.6.2 钢球的表面分析 |
4.6.3 混合稀土氧化物的摩擦学特性 |
4.6.4 有机稀土化合物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有机稀土与有机锡化合物的协同效应 |
5.1 引言 |
5.2 有机稀土与有机锡化合物的协同效应 |
5.2.1 环烷酸稀土与环烷酸亚锡复配前后的摩擦学特性 |
5.2.2 载荷对复配物抗磨性能的影响 |
5.2.3 载荷对复配物减摩性能的影响 |
5.2.4 钢球的表面分析 |
5.3 含稀土和锡的复合添加剂RES_2的合成及其摩擦学特性 |
5.3.1 试验原料和添加剂的合成 |
5.3.2 添加剂含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3.3 载荷对抗磨性能的影响 |
5.3.4 载荷对减摩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纳米金属粒子的制备方法和摩擦学特性 |
6.1 引言 |
6.2 纳米粒子种类和制备方法 |
6.3 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 |
6.4 纳米金属粒子的制备方法 |
6.5 试验部分 |
6.5.1 试验原料 |
6.5.2 表面修饰纳米金属粒子的合成方法 |
6.5.3 油溶性、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试验 |
6.5.4 表面修饰纳米金属粒子的形貌 |
6.6 表面修饰纳米铜粒子的制备与摩擦学特性 |
6.6.1 表面修饰纳米铜粒子的制备 |
6.6.2 表面修饰纳米铜粒子的油溶性、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
6.6.3 表面修饰的纳米铜粒子的形貌 |
6.6.4 表面修饰纳米铜粒子的摩擦学性能 |
6.6.5 磨斑的表面分析 |
6.7 表面修饰纳米铅粒子的制备和摩擦学特性 |
6.7.1 表面修饰纳米铅粒子的制备 |
6.7.2 表面修饰纳米铅粒子的油溶性、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
6.7.3 表面修饰纳米铅粒子的形貌 |
6.7.4 表面修饰纳米铅粒子的摩擦学性能 |
6.7.5 磨斑的表面分析 |
6.8 纳米稀土粒子的制备和摩擦学特性 |
6.8.1 表面修饰纳米稀土粒子的制备 |
6.8.2 表面修饰纳米稀土粒子的油溶性、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
6.8.3 表面修饰纳米稀土粒子的形貌 |
6.8.4 表面修饰纳米稀土粒子的摩擦学性能 |
6.8.5 磨斑的表面分析 |
6.9 表面修饰纳米金属粒子的摩擦学作用机理 |
6.9.1 表面修饰纳米铜和纳米铅的摩擦学作用机理 |
6.9.2 表面修饰纳米稀土的摩擦学作用机理 |
6.10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纳米稀土添加剂的应用初探 |
7.1 引言 |
7.2 新型发动机油的研制 |
7.2.1 基础油的选择 |
7.2.2 纳米稀土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
7.2.3 其它添加剂的选择 |
7.3 试制发动机油的摩擦学性能 |
7.4 试制发动机油的氧化安定性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9)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及抗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 提高汽油辛烷值添加剂的研究及进展 |
二 苯胺类化合物电化学性质及其作为抗爆剂的研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苯胺类化合物电氧化还原反应的循环伏安研究 |
一 引言 |
二 基本理论 |
三 实验部分 |
四 结果与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苯胺类化合物的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
一 引言 |
二 实验部分 |
三 结果与讨论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苯胺类化合物电子转移过程的交流阻抗研究 |
一 引言 |
二 基本理论 |
三 实验部分 |
四 结果与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燃料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汽油添加剂 |
1.1 汽油辛烷值添加剂的发展 |
1.2 MTBE替代添加剂 |
1.2.1 乙醇 |
1.2.2 车用甲醇燃料 |
1.2.3 异辛烷 |
1.2.4 替代MTBE的清洁燃料新添加剂 |
1.2.5 二异丙基醚 |
1.3 汽油清净剂的开发和应用 |
2 柴油添加剂 |
2.1 柴油乳化剂 |
2.2 十六烷值改进剂 |
2.3 低温流动性改进剂 |
2.4 稳定性改进剂 |
3 纳米燃油添加剂 |
四、无灰汽油抗爆剂MAM性能好(论文参考文献)
- [1]车用汽油抗爆剂及其检测研究综述[J]. 叶涛,徐少丹,廖上富,盛华栋.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6(10)
- [2]绿色环保型芳基汽油燃烧稳定剂研究[D]. 李跃.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3]胺类燃油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郑健.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6(07)
- [4]基于添加剂的汽油PPCI发动机着火和爆震的研究[D]. 何柳.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5]武汉石化油品调和对改进油品质量的研究[D]. 葛传花.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6]金属化合物类辛烷值改进剂研究进展[J]. 陈楠,韩乔,宋乐春,朱丽君. 工业催化, 2013(11)
- [7]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D]. 张胜利. 暨南大学, 2006(06)
- [8]新型油溶性有机金属盐化合物与纳米金属粒子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D]. 刘仁德. 上海大学, 2005(07)
- [9]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及抗爆机理研究[D]. 靳明. 曲阜师范大学, 2004(04)
- [10]燃料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J]. 钱伯章,王祖纲.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