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国新闻业回望(下)(论文文献综述)
唐亚娟[1](2019)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办好县市报》文中研究表明在融媒体时代要办好西部地区县市级党报,首先要确立办报思路。要立足党报特色,办出县市报的权威性;借鉴晚报特点,办出县市报的可读性;挖掘地方特色,办出县市报的独特性;突出民众需求,办出县市报的服务性;借助媒体融合,激活县市报的生命力。
金晓春[2](2017)在《新传播形态下的媒介用户权义结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及此基础上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融合,使得媒介形态和传播形式发生嬗变:一方面,自2014年8月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我国媒体纷纷打造全媒体平台或融媒体中心,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介点采用最新信息传播技术来深度整合资源并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赋权,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主动参与到传播活动中并在某些传播事件中替代了一直以来由媒体担任的传者角色从而呈现出“人人皆媒”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由于我国新闻传播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传媒业旧疾未除又添新症——传统媒体新闻敲诈、新闻造假、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依然存在,而社交媒体上谣言、群体极化等非常态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本研究认为,当前传媒业亟需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是要树立正确的媒介用户观,在强调用户权益保护的同时也应该平衡以用户的责任与义务。围绕此观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1)从受众到用户,中国传播对象研究的话语变迁;2)媒介用户权益的获取与控制。例如知情权与保密法及隐私权的博弈、接近权与表达自由的平衡;3)新媒介环境下权义结构的失衡。例如,造假与不实、新闻封锁与谣言、禁言与群体极化、议程设置与营销植入。而在上述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建立新媒介环境下用户权义结构的平衡机制,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外,也要建立健全自媒体自律组织以及开拓、畅通监督渠道,并且更为重要的是重视对媒体从业人员和媒介用户两方面的媒介素养教育。
商建辉[3](2013)在《新闻来源利用公共关系操控新闻生产的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来源作为新闻原料的提供者,与新闻部门进行交易的动机,既包括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包括避免不良的媒体信息。在公共关系产业迅速发展、记者队伍与所提供的内容之间不成比例的增长,以及记者考核体系"重量不重质"的倾向的格局下,利用公共关系的消息来源乘虚而入,一些组织和个人通过公共关系影响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形象、争取自身的利益。这些组织和个人影响媒介对他们报道的路径有:控制新闻渠道、制造新闻、信息补贴等。
强月新,熊燃[4](2011)在《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国内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传媒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传媒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全面回暖,稳重有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传统媒体急须谋求一条变通之路,而新媒体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下,盈利模式日渐明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仍是媒介规制的主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应对更加从容、自信,而网络媒体的参与也越发积极。
韩佳[5](2009)在《改革开放后新闻活动主体变化探析》文中提出1978年,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重要的拐点,改革开放的施行给中国带来了复兴契机,同时也激起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可以说新闻变革发源于改革开放后思想与体制的巨变,与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紧密相伴。文革时期“舆论一律”是新闻工作指南针,但是它对中国新闻本体的戕害也是巨大的。追溯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的文学作品或者音像品都可以发现,公众处在“不敢言”、“不能言”的话语生态环境里,新闻媒体处在政治宣传的亢奋中。数以万计的人们,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新闻自由被践踏,新闻首要的功能与道德日渐丧失。此时,改革开放提出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成为挽救社会亦成为挽救“病中之新闻媒体”的良药。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逾30年的变化从新闻活动主体上可以宏观的把握。在改革开放的的历程中,旨在透过历史视角从新闻观念与业务上把握新闻活动主体的变迁;通过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的逻辑对新闻活动主体的大背景进行回顾与梳理,解读新闻活动主体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现象,从而总结出新闻活动主体变化至今的特点与问题,并加以剖析。讨论过程中,借用了杨保军先生新闻活动主体的概念,同时基于历史的逻辑根据业界的“三要素说”重新界定了新闻传播主体。对改革开放后,新闻活动各时期的历史背景现象层面的描述,为新闻活动提供空间与时间的界限,重点是从学理上阐释新闻活动主体的变化。在这一时期的新闻活动,主要是通过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收受主体、新闻控制主体共同作用的。新闻活动主体在传播过程的历史变化是新闻活动具体内容与方式变化的起点,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30年的历程中,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提出了“依法治国”,不断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中国综合国力、政治民主建设有了明显改善。新闻活动主体在雄厚的社会资源下逐渐摆脱个体间的不良互动,不再是政治层面的附属。新闻的传播过程,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有序的、科学的影响。新闻活动的空前活跃使新闻活动主体在“学”、“术”建构上趋向专业化、完整化,新闻传播无论认知与行为都逐渐建立起独立的品格。新闻活动在观念上、功能上、传播方式手法与接受反应上都发生不同的变化,促成了整个新闻环境的新气象。值得肯定是,这种变化大部分都是进步的、发展的。新闻源主体积极提供新闻信息,“敢言”、“能言”;新闻传播主体在市场中适应生存为社会搜集整合大量的信息;新闻收受主体积极参与新闻活动;新闻控制主体减少了直接的、明确的钳制,不断强化以法律规则作为间接引导与规范的机制,日趋理性全面地服务于信息传达。整个新闻传播告别对公众“俯视”的说教,新闻活动进入到“受众本位”时期;新闻活动重新回归最基本的功能,建立了较为及时、通畅的信息传播机制。新闻活动的传播形态更为丰富,社会生活对新闻活动的“依赖”不断加强。当然这种变化并非完美的,仍然存在着问题。以哲学观点来看,问题即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存在是事物不断发展的动力;在这里也是我们今后新闻改革的方向。总的看来,假新闻仍然存在,尤其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愈演愈烈;新闻活动中的冲突缺少细致、具体的法律规范,参与到新闻活动的各主体无法明确各自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同时,一些现象例如新闻娱乐化的泛滥、中国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缓慢也分化、制约了新闻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这些问题或现象,需要今后长时间的努力,才能逐渐的解决与控制。不仅需要新闻活动各环节系统的完善,同时业界与整个社会期盼的《新闻法》的出台,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新闻活动,作为社会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历史不同阶段的人类文明,这需要一种不断进步的发展状态;而新闻活动主体在各自承担的社会角色中也需要更合适的舞台以及更明确的活动场域。
卢迎安[6](2009)在《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 ——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与凤凰卫视为例,研究了1978至2008年间当代中国电视媒介公共性的发展、呈现与演变。研究发现,与西方不同的是,西方电视公共性是民主制度的产物,而中国电视媒介公共性的发展则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1978年以来,不同的力量如政府、市场、新闻工作者、公众等都从自身立场出发来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电视媒介公共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上因素的合力。第一章对媒介公共性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本文认为对媒介公共性的研究有必要区分体制层面的公共性和实践层面的公共性。第二章以1978年到1992年间央视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这一时期电视媒介的公共性尚处于萌发和初步发展阶段,电视公共性主要局限在有限的节目制作层面,主要的体现是中央台和地方台的一些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类节目、以及文化精英介入电视的运作实践等。离开政府的推动作用,这些节目难以为继。今天看来,这些节目背后的公共性其实非常有限。这一时期,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的最主要力量是政府,《新闻联播》的核心地位说明,政府对电视的强化管理意在加强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精英在理想主义的召唤下,怀着改良中国社会的梦想,纷纷介入电视的运作与实践,他们也是建构电视公共性的一种力量。第三章和第四章研究了1992年到2008年之间央视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可以用“有限而尴尬”来概括。自1992到2008年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唤醒了公民的自主意识,部分地推进了权力决策的透明合理,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于中底层官员行政权力的制约,其公共性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东方时空》打破了官方声音“一言堂”的局面,代表非官方话语的公共话语开始进入电视媒体;《焦点访谈》引发的焦点现象以对基层政府的权力监督为特色,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众利益、唤醒了公众的维权意识,但是,焦点现象所折射的媒介公共性是植根于中国社会特殊的语境中的;《新闻调查》的最大特质在于通过记者的理性、独立的调查来揭露事实真相和内幕,进而监督权力、启蒙公众,但是,由于选题的限制和播出时间的调整,《新闻调查》在央视处于边缘化态势;《实话实说》的热播引发了全国谈话节目热潮,从某种意义上说,谈话类电视节目是公共性与私人性的交汇,在一定程度上,谈话节目使公众实现了在电视上的个性化表达,激发了公众的说话意识,唤醒了公众的公民意识。但是,谈话类节目热潮对于私人性的过分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公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是电视“去公共性”的表现,凸显了电视媒介公共性的危机。2003年央视在非典初期、前期的不作为凸显了媒介公共性的危机,后期央视和其他媒体开始介入报道,对非典疫情进行全方位报道,成为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一个转折点。2003年新闻频道的开播与实践,是中国电视媒介公共性发展的重要一步。但是,总体上说,这种公共性仍然是比较有限的,就媒介公共性的应然呈现而言,中国电视公共性还有漫长的路要走。1992年以来,中国电视公共性处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境遇比较尴尬。2003年以来,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其公共性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将中国媒介的公共性完全寄托于网络也是不现实的。2003年以来,传媒业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与评论方面,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包括电视,越来越呈现出联手与合作的迹象。1992年以来,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主要力量是政府、市场与新闻工作者。政府是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主要力量,政府对媒介公共性的建构更多地是为了维护政府自身的权威。市场是建构电视媒介公共性的另一种力量,市场的力量使代表非官方话语的公共话语开始进入电视。但是,市场对电视公共性的侵蚀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必须正视的现象是,收视率导向的市场逻辑正在损害我国电视体系的经济基础。同时,电视忽略了培养公众对国家、社会发展前途的关心与参与,诸如政治参与意识等,这成为市场逻辑与媒介公共性的悖论。作为新闻专业主义力量的新闻工作者,是电视媒介公共性的践行者,他们也是建构媒介公共性的力量之一。政府与市场、新闻工作者共同推动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但是三者之间是不均衡的互动,政府是最主要的力量。第五章以凤凰卫视为对象考察商业电视台的公共性。凤凰卫视所体现的媒介公共性主要是由市场建构的,这一点与央视不同。凤凰卫视的一批优秀新闻工作者也促进了媒介公共性的建构。虽然凤凰卫视的公共性有限,但她对中国电视公共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市场并不必然地导致媒介公共性的缺失。第六章针对当前中国电视公共性的现实困境,提出中国电视公共性亟需重建,有必要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广播制度。
余建清[7](2009)在《我国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空间视角全面审视了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状况,研究了传媒产业布局嬗变及其影响、传媒机构的跨地区经营以及竞争合作、传媒业的空间集聚与集群、传媒制度创新、传媒业的地区差距与区域协调战略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同地区间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因素、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因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区位因素上出现的巨大差异,导致我国传媒产业布局从按照行政区划的均衡分布逐步走向了按照市场规律的非均衡分布,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传媒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明显,区域分异是当前我国传媒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典型特征。传媒业布局的区域分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媒业发展,但由于传媒管理体制不成熟等原因,当前传媒业的区域分异状况还并未真正造就有利于传媒竞争和产业效率提升的市场环境,也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是当前传媒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传媒市场的行政分割制约了传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传媒业效率的提升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整合和构建区域传媒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市圈的发展为区域传媒市场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从市场运行的微观机制看,整合区域传媒市场就是要让传媒机构实现跨地区发展;而在当前政策条件下,传媒跨地区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依靠与异地传媒之间的合作竞争,传媒联盟就是其主要形式。传媒联盟在推进传媒竞合方而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机会主义是对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威胁,因此,如何防范和治理机会主义是传媒联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传媒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导致了传媒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地理集中,最终形成传媒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具有集聚效应、外部效应以及网络效应,因此产业集群被视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传媒产业在经历了市场化、集团化等阶段之后,要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实施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空间集聚和地理集中,但是远未形成传媒产业集群,因此,培育传媒产业集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分权让利”的改革措施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一级独立的权益主体,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能对传媒制度创新施以影响。我国传媒制度创新表现为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传媒机构的三元博弈中,按照供给主导、中间扩散和需求诱致的“上、中、下”三结合方式,从微观、中观向宏观深入的渐进性边际调整过程。在现有政策框架内,推动我国传媒制度创新,让传媒跨地区经营真正具有现实操作性,可考虑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传媒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拉大可能对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目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应该尽快研究、制定并实施传媒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传媒业的区域协调的关键就是推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传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既需要构建传媒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又需要发挥西部地区传媒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刘勇[8](2008)在《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以来,伴随新闻改革的历程,我国报纸新闻文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其背后蕴涵了哪些规律性的质素?不同因素又如何促发和影响了新闻文体的发展?本论文立足历时性维度,试图在考察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脉络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本研究从“历史—现实”、“理论—实践”两条路径切入,着力贯通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将新闻文体研究置于历史、理论与业务的立体网状的研究框架中,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立足于新闻文体自身的发展逻辑,又力图跳出单纯的业务研究层次,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历时地考察新闻文体的实存状态和发展脉络,从中探寻新闻文体与社会生态环境、媒体竞争格局、读者的接受心理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独立的文体意识、学术界的对应性研究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求其中的普适性规律,最终从“实然”中探索“应然”。论文还借鉴文体学的相关知识,从内涵上厘清新闻文体的基本特质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加强对不同历史分期新闻文体的原色分析、原因解析以及规律探寻,进而探索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整体上为新闻工作者勾勒出新闻写作理论、历史与实务的“知识地图”。本文以报纸新闻文体作为研究切口,不仅对10届“全国好新闻评选”(1979-1988年)和17届“中国新闻奖”(1990-2006年)获奖作品中的796件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还选取了不同历史分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了个案解读,力图透过不同阶段具体的新闻作品来描述、解释和评价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历程。本论文也着力探究新闻文体发展进程中“人”(记者)的因素的影响,对记者群体和“名记者”个体的研究交相呼应。同时,对于新闻学术界的贡献,我们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着力从梳理文体研究史的角度出发,重新剖析和评价了文体发展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学术论争,进而探察学术界之于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相比而言,在同类研究中,这种整合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张莉[9](2008)在《论报业人才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竞争与合作成为报业发展的显着特征。人才作为报业发展的根本力量,自然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本论文就以此为背景,论述了报业的人才战略。我国报业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以后,取得了十足的成绩和进步,但是很多新问题也应运而生。比如人员的高流动性、人员结构的不合理性、聘用人员的管理问题等。因此,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报业人才的现状,从理论和现实的层面深刻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分五章阐述:第一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报业人才现状,并对报业人才队伍中以及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论述。解决当前的人才问题,改善人才结构,首先要把好入口关,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战略。因此第二章分别从报业人才的选拔原则和方式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科学的选拔战略要坚持结构优化和能力为本的原则,注重人才专业、学历和年龄的优势互补,不惟学历和资历,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第三章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论述了报业人才的激励战略。就物质激励而言,笔者认为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该是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组合;就精神激励而言,笔者着重论述了明星制和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两种激励方法。第四章分别从院校新闻教育和新闻从业人员在职教育两个角度阐述了报业人才的培养战略。就院校新闻人才培养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此解决当前新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要建立实习生制度,以此改善新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当前报业人才的在职培训,笔者突破了一般的划分方法,将其总结为“两种类型,两种模式”,“请进来,走出去”。笔者认为报业组织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流动观念,既鼓励人才的正常流动,以保持报社的活力,适应报社的发展;同时要使人才的流动处于正常的轨道,防止人才的过度流失,影响报业的发展。因此,第五章阐述了报业组织应对人才流失问题的策略。笔者力求借鉴人才学、管理学的理论,从新闻学的专业视角,深刻剖析当前报业人才现状,从报业人才的选拔、激励、培养以及流动等四个方面分别论述。希望能对报业的发展做一些探索,为读者提供一个视角、一点启迪。
彭祝斌[10](2008)在《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化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视内容产业逐渐脱离了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依赖,获得了独立的发展。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和WTO各项条款的全面实施,电视内容产业已逐渐显示出应有的产业特性和价值增长潜力。在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全球电视内容产业竞争格局中,中国电视内容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如何准确分析和揭示中国电视内容产业的成长特点,探寻和掌握电视内容产业的成长规律,整合各种电视内容产业资源,促进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快速成长,迅速壮大中国电视内容产业,使中国电视内容产业在世界电视内容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的现状分析为逻辑起点,从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形成、延伸与整合等多个层面,对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依据该理论,提出了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对策。本文揭示了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特点。研究发现,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形成具有产业链短而不完整、各环节衔接不紧密、各环节发展不平衡、各环节规模偏小以及各环节龙头企业数量少等特点;而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能力则主要表现出生产能力不足、资本运营水平较低以及资金缺口大、人才短缺比较普遍、盈利模式和利润来源单一、龙头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并且带动作用有限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不仅规模和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而且成长潜力不足,成长能力不强。本文构建了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模型。本文认为,电视内容产业链作为电视内容产业各企业之间依据技术经济联系为生产电视内容产品或提供相关服务而形成的一系列互为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包括电视节目市场调查、节目创意、节目生产、节目交易、节目播出和衍生产品开发六大环节。价值增值、分工深化以及交易费用的降低,是电视内容产业链形成与成长的三个主要条件;市场需求强度、市场供给意愿、技术进步水平、政府主体决策共同构成电视内容产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它们所形成的市场拉动力、市场诱致力、技术推动力和政府驱动力,是促进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的主要动力。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来自交易效率、劳动生产效率、专业化分工、社会资本积累能力、交易信息传递水平,甚至隐性知识传递和技术溢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而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交易效率水平、劳动分工深化和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整体效应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内生的关系。本文建立了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的延伸模式。本文认为,在电视内容产业链延伸中,应以寻找经济增长点、提高电视内容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市场需求、增加对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提高电视内容产业集中度以及消除法律隐患为目标,同时应把握经济效用原则、社会效用原则、紧密性原则、资源匹配性或技术兼容性原则、创建或增强核心竞争力原则等基本原则。电视内容产业延伸的具体方式,从传统产业角度来看,主要有横向延伸和纵向延伸两种,其中横向延伸主要包括内容延伸和品牌延伸,纵向延伸则包括产业内延伸和产业外延伸;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电视内容产业链延伸主要指电视内容产品的开发,包括核心产品的开发,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的开发,还包括电视内容成品节目的再次开发。本文建立了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的整合模式。本文认为,主导企业的存在是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的前提条件,信息共享机制是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的基础,协调运作是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的目标,风险、成本和利益共但是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的结果。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整合有水平整合、垂直整合以及混合整合三种类型。股权并购、战略联盟以及产业集群是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的三条主要途径。在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中应特别重视知识整合,电视内容产业链知识整合的途径与措施主要有知识在电视内容产业链中开放、电视内容知识交流与共享、电视内容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电视内容产业的知识联盟等。本文提出了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策略。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包括产业链的形成、延伸与整合等多个层面。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形成策略,一是创新电视内容产业管理体制,降低电视内容产业的交易成本;二是创新电视内容产业运营机制,加快电视内容产业的分工深化;三是积极扶持电视内容产业内龙头企业,强化其辐射作用和带动能力。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延伸策略是,不仅应延伸电视内容产业链的电视节目创意生产环节,而且应延伸电视内容产品的流动环节,电视内容产品流动环节的延伸,应从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纵向渠道、横向渠道和立体渠道,国内渠道和海外渠道等多方面进行,另外还应延伸电视内容产品的价值环节,包括挖掘电视内容产业链中原创环节的高附加值、开发电视内容品牌相关消费产品、再开发已有电视内容产品客户群和发行队伍的价值、深加工电视内容产业的资讯以及链接新兴产业等。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整合策略是,整合电视内容产业资源、整合电视内容产业市场、建立电视内容产业联盟以及优化电视内容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等。
二、2003年中国新闻业回望(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中国新闻业回望(下)(论文提纲范文)
(2)新传播形态下的媒介用户权义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媒介、媒体与新传播形态的定义 |
1.2.2 “权利”、“权益”、“义务”及“权义结构”的界定 |
1.2.3 从群众到受众再到媒介用户 |
1.3 研究创新和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受众研究回顾 |
2.1.1 受众角色及传播主体变迁研究 |
2.1.2 特殊群体分析 |
2.1.3 媒介与受众关系研究 |
2.1.4 受众心理研究 |
2.2 媒介用户研究回顾 |
2.3 相关权益研究回顾 |
2.3.1 读者利益研究 |
2.3.2 受众权益研究 |
2.3.3 用户权益研究 |
2.4 权义结构研究回顾 |
3. 权义结构的变迁与消长 |
3.1 我国近代维新派的“权义对应” |
3.2 民国时期报刊的“服务读者”意识 |
3.3 “文革”时期的义务本位论 |
3.4 商品经济时期的“利本位论” |
4. 新传播形态下媒介用户权义结构的博弈 |
4.1 与知情权有关的博弈 |
4.1.1 保密与知情权的博弈 |
4.1.2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 |
4.2 接近权与自由表达的博弈 |
4.2.1 媒介接近权的提出 |
4.2.2 接近权的分类与义涵 |
4.2.3 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介接近权 |
4.2.4 新媒介环境中意见表达的边界与用户义务 |
5. 新传播形态下媒介用户权义结构的失衡与失范 |
5.1 资讯的造假与失实 |
5.1.1 新闻造假 |
5.1.2 收视率和票房造假 |
5.1.3 虚假广告 |
5.2 新闻封锁与谣言 |
5.3 禁言与群体极化 |
5.4 议程设置与营销植入 |
5.5 内容失衡与价值观偏颇 |
6.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用户权义结构的平衡机制 |
6.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加强组织管理 |
6.1.1 扩大着作权适用范围 |
6.1.2 加强对影视植入的监管 |
6.1.3 建立健全自媒体自律组织 |
6.1.4 强化他律,开拓和畅通监督渠道 |
6.2 强化媒介素养教育 |
6.2.1 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形成 |
6.2.2 世界主要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及研究变迁 |
6.2.3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 |
6.2.4 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
7. 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闻来源利用公共关系操控新闻生产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控制新闻渠道 |
(一)评估记者 |
(二)对记者进行“公关” |
(三)对媒体进行收买或“公关” |
二、制造新闻 |
三、信息补贴 |
四、结语 |
(5)改革开放后新闻活动主体变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新闻活动的历史背景 |
1.1 1978 年——1989 年新闻活动的历史背景 |
1.1.1 历史认识的束缚 |
1.1.2 新闻本位思想的回归 |
1.1.3 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复苏 |
1.2 90 年代新闻活动的历史背景 |
1.2.1 时代发展的催促 |
1.2.2 新闻改革的思想清理 |
1.2.3 受众本位观念的确立 |
1.3 21 世纪新闻活动的历史背景 |
1.3.1 跌宕起伏的时政环境 |
1.3.2 “互动性”大行其道 |
1.3.3 “泛娱乐化时代”的出现 |
第2章 新闻活动主体当前的变化 |
2.1 新闻活动主体的界定 |
2.1.1 新闻源主体的界定 |
2.1.2 新闻传播主体的界定 |
2.1.3 新闻收受主体的界定 |
2.1.4 新闻控制主体的界定 |
2.2 新闻活动主体当前变化特点 |
2.2.1 新闻源主体的变化特点 |
2.2.2 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特点 |
2.2.3 新闻收受主体的变化特点 |
2.2.4 新闻控制主体的变化特点 |
第3章 影响新闻活动主体变化的因素 |
3.1 制度影响 |
3.1.1 政治制度的影响 |
3.1.2 经济制度的影响 |
3.1.3 法律制度的影响 |
3.2 思想动因 |
3.2.1 传播学补充的改革动力 |
3.2.2 非媒介形态的意识动力 |
3.3 技术支持 |
第4章 新闻活动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认识前提 |
4.2 新闻活动主体当前存在的问题 |
4.2.1 新闻源主体的问题 |
4.2.2 新闻传播主体的问题 |
4.2.3 新闻收受主体的问题 |
4.2.4 新闻控制主体的问题 |
4.3 引导新闻活动良性发展的途径 |
4.3.1 健全法律机制 |
4.3.2 建立媒介素养教育机制 |
4.3.3 完善新闻传播主体的整体教育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 ——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为什么要研究媒介公共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媒介公共性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一、理论阐释: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媒介公共性的研究 |
二、聚焦电视:西方学术界关于电视公共性的争论与研究 |
三、国内关于媒介公共性的研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第五节 研究结构 |
本章注释 |
第一章 媒介公共性辨析 |
第一节 公共性的理论溯源 |
第二节 中国媒介有公共性吗 |
第三节 媒介公共性辨析 |
第四节 电视媒介与公共性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被建构的公共性(1978-1992)——基于央视的考察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背景下的中国电视(1978-1992) |
第二节 电视公共性的萌发与初步发展 |
一、早期的电视批评性报道与公共性 |
二、"四级办电视":为电视公共性发展奠定技术和物质基础 |
第三节 喉舌论、《新闻联播》与公共性 |
第四节 文化精英介入电视:八十年代思想启蒙与纪录片的热播 |
第五节 对这一时期电视公共性的评价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有限而尴尬的公共性(1992-2008)(上)——基于央视的考察 |
第一节 1992年后中国媒介的政治经济版图 |
一、电视媒介生产的"非常规实践":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 |
二、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电视媒介的困局 |
第二节 横空出世: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三部曲——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到《新闻调查》 |
一、《东方时空》:公共话语开始进入电视 |
二、中国语境中的媒介公共性:焦点现象审视 |
三、理性、启蒙与监督:《新闻调查》透析 |
第三节 公共性与私人性的交汇:《实话实说》引发的谈话节目热潮评析 |
第四节 电视媒介的媚俗化:市场逻辑与公共性的悖论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有限而尴尬的公共性(1992-2008)(下)——基于央视的考察 |
第一节 网络媒体的崛起与主流政治话语的转型 |
第二节 公共性的危机与转机:非典中的电视媒介 |
第三节 电视公共性的重要一步: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与实践 |
第四节 公共性只能寄托于网络吗—兼评网络媒体的公共性 |
第五节 电视公共服务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
第六节 对这一时期电视公共性的评价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市场建构的媒介公共性——基于凤凰卫视的考察 |
第一节 凤凰卫视的公共性透视 |
第二节 知情权与能见度:《社会能见度》的个案研究 |
第三节 公共议题·公共话语·公共空间:《一虎一席谈》的个案研究 |
第四节 对凤凰卫视公共性的评价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重建中国电视公共性的思考 |
本章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阈:传媒业发展的空间维度 |
一、区域:传媒业发展不能回避之"痛" |
二、空间:传媒产业学术研究的"缺席" |
第二节 关键词:核心概念的辩证与厘清 |
一、区域与地区 |
二、传媒与传媒产业 |
三、区域传媒与区域传媒产业 |
第三节 顺思路: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文章思路与框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分异:我国传媒业发展的空间特征 |
第一节 区域分异及其客观基础 |
一、区域分异 |
二、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
第二节 传媒产业布局:媒介生态的空间考量 |
一、产业布局和传媒产业布局 |
二、我国传媒产业布局的嬗变 |
三、区位因素:传媒产业布局嬗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传媒业空间发展的困境与难题 |
一、效率问题 |
二、公平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竞合与传媒机构的跨地区扩张 |
第一节 区域传媒市场整合的时代背景 |
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二、城市圈发展与区域传媒市场整合 |
第二节 企业竞合的经济学解释 |
一、竞争:传统经济学的研究主线 |
二、竞合:当代企业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我国传媒竞合的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传媒机构的跨地区扩张历程 |
二、传媒联盟:传媒竞合的新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群与传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
第一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传媒产业发展 |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
二、传媒产业的集群效应 |
第二节 产业集群:传媒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 |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
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我国传媒产业竞争力 |
第三节 我国传媒产业的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培育 |
一、我国传媒产业的空间集聚 |
二、我国传媒产业集群的培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创新与区域传媒产业发展 |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
一、制度、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二、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传媒制度变迁特征分析 |
一、制度变迁顺序:微观、中观、宏观的渐次深入 |
二、制度变迁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传媒机构的三元博弈 |
三、制度变迁模型:供给主导、中间扩散、需求诱致的"上、中、下"三结合 |
四、制度变迁路径:渐进性的边际调整 |
第三节 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
一、区域传媒产业发展亟须传媒制度创新 |
二、当前传媒制度创新的困境与难点 |
三、传媒制度创新的路径突围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协调: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传媒产业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一、区域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
二、传媒业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的基础 |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传媒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梯度发展与跨越式发展 |
二、西部地区传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三节 传媒产业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
一、构建传媒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 |
二、发挥西部地区传媒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
三、传媒业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传媒产业布局嬗变及其影响 |
二、传媒机构的跨地区经营以及竞争合作 |
三、传媒业的空间集聚与集群 |
四、传媒制度创新 |
五、传媒业的地区差距与区域协调战略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
三、本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核心概念与论文体例 |
第一章 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脉络分析——基于历时性维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的纵向展示 |
一、1978—1982年:拨乱反正——突出"短新闻"、强化"可读性" |
二、1983—1988年:核心追求——"信息"与"启蒙" |
三、1989—1991年:认知转型——启蒙淡出,信息凸显 |
四、1992—1999年:多元化发展——信息化·故事化·深度化 |
五、2000年至今:走向"专业" |
第二节 互动与博弈:三种范式下的新闻文体写作 |
一、"范式"(Paradigm)与新闻文体 |
二、宣传范式 |
三、故事范式 |
四、专业范式 |
第二章 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奖项的设置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
第一节 新闻评奖:意识形态与专业标准的互动 |
一、新时期我国新闻评奖的历史沿革 |
二、新时期我国国家级新闻评奖的特质分析 |
三、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作品评奖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从样本分析看新闻文体的发展变化 |
一、标题的变化 |
二、导语的变化 |
三、时效性方面的变化 |
四、引语的变化 |
五、文体技巧层面的变化 |
第三章 自发到自觉:记者文体意识的勃兴与新闻文体创新 |
第一节 记者在新时期新闻文体变革中的特征描述 |
一、现实问题与个体困惑导引记者文体意识的自发 |
二、新闻改革的内在要求强化了记者文体意识的自觉 |
三、"名记者"在文体创新中具有示范效应 |
四、新闻专业主义逐渐成为新闻共同体的文体追求 |
第二节 记者文体创新的因素剖析 |
一、记者与新闻文体的关系 |
二、促发记者寻求新闻文体创新的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引领与示范:"名记者"的文体实践与文体创新 |
第一节 穆青与"新闻三论" |
一、"散文式新闻" |
二、"视觉新闻" |
三、"实录性新闻" |
第二节 郭玲春对"新华体"的突破 |
一、"追悼会新闻"的突破 |
二、常规会议新闻的突破 |
第三节 张建伟与"张建伟模式" |
一、"张建伟模式"的开创 |
二、会议新闻的再突破 |
第五章 因应与建构:来自新闻学术界的影响 |
第一节 新闻学术界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
一、学术界在新时期新闻文体研究中的特征描述 |
二、学术界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直面时代的问题——80年代关涉新闻文体发展的三次学术争鸣述评 |
一、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 |
二、关于"典型报道"的争鸣 |
三、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论争 |
第三节 文体理念与规范的建构——"学院派"的贡献 |
一、引入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与方法 |
二、"实践指南"——教材的变迁 |
结语: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与趋势前瞻 |
一、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 |
二、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趋势前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报业人才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报业人才现状与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一节 报业人才队伍 |
一、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
二、报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
第二节 报业人事制度改革 |
一、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工制度 |
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
三、改革工资制度 |
第二章 报业人才选拔战略 |
第一节 报业人才选拔的原则 |
一、结构优化的原则 |
(一) 专业组合 |
(二) 学历组合 |
(三) 年龄组合 |
二、能力为本的原则 |
第二节 报业人才选拔的方式 |
一、外部招聘 |
(一) 校园招聘 |
(二) 社会招聘 |
二、内部选拔 |
第三章 报业人才激励战略 |
第一节 物质激励 |
一、股权激励 |
二、经营者年薪制 |
第二节 精神激励 |
一、实施明星制 |
二、建立独特的报业组织文化 |
第四章 报业人才培养战略 |
第一节 加强院校新闻教育 |
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人文与科技兼修 |
(一)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
(二) 新闻院系与非新闻院系联合培养 |
二、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与能力并重 |
(一) 建立实习制度 |
(二) 聘请业界人士任教 |
第二节 加强在职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第五章 正确看待人才流动 |
第一节 建立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的正常流动 |
第二节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才的非正常流动 |
一、鼓励人才的内部流动 |
二、加强知识管理,进行知识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状况分析 |
2.1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历程 |
2.1.1 事业统筹阶段 |
2.1.2 产业孵化阶段 |
2.1.3 产业成型阶段 |
2.2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现状 |
2.2.1 电视节目的研发 |
2.2.2 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 |
2.2.3 电视节目的交易与销售 |
2.2.4 电视节目的播出 |
2.2.5 衍生产品的开发 |
2.3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环境 |
2.3.1 政策法律环境 |
2.3.2 经济社会环境 |
2.3.3 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媒介环境 |
2.3.4 数字化的技术环境 |
2.4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特点 |
2.4.1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形成特点 |
2.4.2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能力特点 |
第3章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机理及模型 |
3.1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构成 |
3.1.1 电视内容产业的构成 |
3.1.2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构成 |
3.2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途径与条件 |
3.2.1 电视内容产业链形成的途径 |
3.2.2 电视内容产业链形成与成长的条件 |
3.3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动因与机理 |
3.3.1 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的动因 |
3.3.2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机理 |
3.4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模型 |
3.4.1 基础模型建立及说明 |
3.4.2 超边际结构模式分析及模型求解 |
3.4.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章 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的延伸模式 |
4.1 电视内容产业链延伸目标与原则 |
4.1.1 电视内容产业链延伸目标 |
4.1.2 电视内容产业链延伸的原则 |
4.2 基于传统产业的电视内容产业链延伸 |
4.2.1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
4.2.2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横向延伸 |
4.3 基于文化产业的电视内容产业链延伸 |
4.3.1 电视内容核心产品的开发 |
4.3.2 电视内容的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的开发 |
4.3.3 电视内容成品节目的再次开发 |
第5章 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的整合模式 |
5.1 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的目标与类型 |
5.1.1 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目标 |
5.1.2 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类型 |
5.2 电视内容产业链整合实现途径 |
5.2.1 股权并购途径 |
5.2.2 战略联盟途径 |
5.2.3 产业集群途径 |
5.3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知识整合 |
5.3.1 电视内容产业链的知识分工模式与创新模式 |
5.3.2 电视内容产业链知识整合的途径与措施 |
第6章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策略 |
6.1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形成策略 |
6.1.1 创新管理体制,降低交易成本 |
6.1.2 创新运营机制,加快分工深化 |
6.1.3 扶持龙头企业,强化辐射作用 |
6.2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延伸策略 |
6.2.1 电视节目创意生产环节的延伸 |
6.2.2 电视内容产品流动环节的延伸 |
6.2.3 电视内容产品价值环节的延伸 |
6.3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整合策略 |
6.3.1 电视内容产业资源的整合 |
6.3.2 电视内容产业市场的整合 |
6.3.3 电视内容产业联盟的建立 |
6.3.4 电视内容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2003年中国新闻业回望(下)(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媒体时代如何办好县市报[A]. 唐亚娟. 人文与科技(第四辑), 2019
- [2]新传播形态下的媒介用户权义结构研究[D]. 金晓春. 厦门大学, 2017(02)
- [3]新闻来源利用公共关系操控新闻生产的路径[J]. 商建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4]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熊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1(00)
- [5]改革开放后新闻活动主体变化探析[D]. 韩佳. 湘潭大学, 2009(S2)
- [6]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公共性研究(1978-2008) ——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例[D]. 卢迎安. 复旦大学, 2009(12)
- [7]我国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 余建清. 武汉大学, 2009(09)
- [8]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D]. 刘勇. 复旦大学, 2008(03)
- [9]论报业人才战略[D]. 张莉. 中央民族大学, 2008(07)
- [10]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研究[D]. 彭祝斌. 湖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