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对实在的破坏(论文文献综述)
谢扬真[1](2020)在《大卫·布鲁尔的“强纲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知识水平提升的革命性力量,并深刻而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所有领域。人类正逐渐向知识经济社会过渡,未来社会将以知识为核心进行系统建构,科学技术将成为决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论文以大卫·布鲁尔的“强纲领”理论研究为主题,旨在深化科学知识的理论研究,并结合时代背景提供有限的现实关照。知识论是哲学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板块之一,因此这就决定了有大量学者对其的关注和研究。在早期时期,西方国家主张知识的本真和纯粹,而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演变,直到上世纪中期后,以布鲁尔“强纲领”为代表的这一观点的出现,对之前的知识论主张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并对其思想进行了抨击和批判,在该思想中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由社会建构和决定的”。“强纲领”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诞生,实现了科学社会学研究从非认知科学社会学向认知科学社会学的转变。布鲁尔认为,“强纲领的‘强’是指所有知识都包含了永远无法消除或者超越的社会维度”。所以可以发现,这一思想的出现更多的是主张社会学维度来分析科学知识,同时要按照其原则严格执行。但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强纲领”的相对主义立场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不仅招致了不少学者的批评和质疑,也使理论的创新发展遭遇了极大困境。本论文基于学界以上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阐明大卫·布鲁尔“强纲领”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理论来源,打牢理论建构的逻辑基础;然后从“强纲领”的四个信条及其与相对主义、经验主义的关系系统阐释“强纲领”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从相对主义问题、理论内部矛盾问题、科学合理性问题三个切入点剖析其理论困境;最后对大卫·布鲁尔“强纲领”思想进行理论评析,并预测其未来走向。
熊亮[2](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重哲学维度论析》文中认为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实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成主线,唯物辩证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工具,世界历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意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重维度,既可以深入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蕴、本质、旨趣和规律,又有助于整体性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可以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规律提供历久弥新的哲学思维和认知路径。
代利刚[3](2018)在《后现代科学合理性危机与康德主义转向——求证威尔逊命题“科学哲学应当回到‘回到康德’”》文中研究说明自然主义规范性难题与科学社会学相对主义困境导致后现代科学合理性危机。解决危机的科学哲学康德主义思想运动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宣言式命题"科学哲学应当回到‘回到康德’"。从命题合法性来看,当代康德主义者激活了逻辑经验主义被遮蔽的康德主义传统,以此证明:相对论语境下,康德的绝对先验论没有完全失效,可变革为诸如框架性公理、联结性公理之类的相对先验论,以此对抗逻辑经验主义以来的科学哲学对于形而上学的拒斥。从命题有效性来看,此种方法论变革带来解决当前思想难题的可能性:通过康德晚年"自我设定和有机体理论",自然主义可以以"具身性理论"为中介融合先验论;通过范式与相对先验论的贯通,科学社会学可引入"哲学元框架"解决不可通约难题。作为正在进行的思想运动,康德主义转向正在激活马堡学派与剑桥-西安大略大学研究传统,开启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周正[4](2018)在《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表征及其遭遇的批判》文中研究指明自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以来,科学主义思潮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从经验主义到实证主义,再到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最后实现语言学转向,发展成为以分析哲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科学哲学对科学的研究也一直以理性主义为基础,以经验、事实、实验为手段而逐步向前推进。但是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问题也逐步显现,表现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对立,环境、生态、伦理等一系列问题频频发生。因此,逻辑实证主义的地位慢慢开始衰落,对科学的态度也发生了各种分歧,其中出现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以及60年代初兴起的历史主义,代表人物为库恩。库恩的“范式”和“不可通约性”思想包含了许多相对主义的成分,对后来的科学哲学产生重大影响,并促成了科学学的社会转向。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大卫·布鲁尔、巴里·巴恩斯为代表的、以爱丁堡学派为主要阵营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在英国出现,该学派立足于迪尔凯姆的宗教社会学和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进一步推进了默顿学派的研究方向,并且吸收了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思想以及继承和发展了库恩的历史主义思想。爱丁堡学派极其尖锐地提出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的元理论问题,即:人类的知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因素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一切的追问,都是针对科学知识本身进行的,其主要研究目的是对科学知识进行一种社会学说明,在论证的过程中,爱丁堡学派把包括自然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都归结为是相对的、不具有任何确定性和客观性的。由此,爱丁堡学派提出像“强纲领”、“有限论”等很多重要理论,从这些理论中我们能够得出其相对主义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因此理解爱丁堡学派的相对主义就要从他们的基础理论入手。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思想提出后遭受到来自科学家、传统科学哲学家以及科学社会学家等学术界多方抨击,他们对其中的某一点或者某几点甚至对整个学派的理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其中比较着名的有拉里·劳丹、马丁·霍利斯、史蒂芬·科尔等。随着理论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是外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内部成员也同样出现了见解分歧,比如,布鲁诺·拉图尔后期组建了巴黎学派来修正爱丁堡学派。对来自各界的批判,爱丁堡学派自身也在反思,不仅积极回应那些无理由的诽谤,也同时逐渐修正、改良其极端的相对主义理论。爱丁堡学派的兴起、发展直至式微这一系列过程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并具有研究意义的。它的出现顺应了科学的发展,是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融合的一次典型案例,是科学哲学社会转向的必然产物。通过对爱丁堡学派思想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爱丁堡学派,了解“强纲领”、“有限论”思想,了解科学知识社会学,还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知识的本质含义。
代利刚[5](2015)在《科学的先天形式研究 ——从康德、逻辑经验主义到后康德主义》文中研究指明反思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现状和理论一直是阐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路径。当代科学哲学的两种重要思潮(自然主义和科学社会学)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相对主义的困境。为走出困境,一个可能的进路是寻找构成科学知识的规范性维度。沿着这一路径,国际学界的一个重要思潮是“整合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在此思潮下,国际学界反思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是康德主义类型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康德的先天形式理论及其在现当代科学哲学中的演变。基于以上学术背景,我们研究的中心主题是认识的先天形式的生成和演变,对此,国际学界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摒弃说”、“中断说”和“连续说”。然而,我们可能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先天形式的生成和演变与当时科学的核心内容有着内在关联性(本文使用的“科学”主要包括科学中具有基础地位的“精密科学”)。作为本文的创新点,我们将以精密科学核心内容的反思为视角研究先天形式的演变过程,对此,我们将使用康德提出并由马堡学派(新康德主义学派)总结出的“先验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从对“事实”(主要包括精密科学及其相关内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提炼、分析和推演出具有哲学意义的先天形式和机制,这一先天形式或机制是精密科学成立的前提条件,对于知识的形成具有构成作用,构成了包括精密科学在内的科学知识。后来的部分逻辑经验主义者使用了这种方法,明确表示要把康德的绝对先天形式相对化。以先验分析方法为新的研究方法,我们着眼于对一些重要思想家的文本进行构建,进而对科学“事实”与“先天”形式(或机制)之间互动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根据对康德重要文本和手稿的诠释,我们发现,康德从当时的科学(欧几里德几何学和牛顿的基本理论)中分析出绝对(固定)的先天形式;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和五章,关于逻辑经验主义,我们可能忽略的一个思想成分是,面对当时的科学(非欧几何学、相对论等精密科学)取代欧几里德几何学和牛顿力学,一些逻辑经验主义者并没有完全抛弃康德的先天形式思想,而是摈弃了先天形式的绝对性(固定性),保存了先天形式对于知识形成的构成性,进而使康德的先天形式相对化;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通过对科学史的分析,当代科学哲学领域中的后康德主义者(以弗里德曼为例)提出了沟通“绝对先天形式”和“相对先天形式”的“哲学元框架”。对于以上历史梳理,我们的基本结论是:(i),科学(主要指精密科学)有着使其成立的先天形式,科学的发展推动先天形式的变化,这种形式对于包括精密科学在内的知识的形成具有构成作用;(ii),科学及其先天形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起到沟通作用的“哲学元框架”,“哲学元框架”驱动科学的转型;综合(i)和(ii),(iii)科学和哲学有着内在的一致和互动关系,即,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驱动科学的进步。当然,康德主义类型的科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分注重形式,忽视实践、社会和文化的维度等。然而,这一思想对于从根源上反思自然主义和科学社会学的相对主义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理解科学哲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艾战胜,刘建金[6](2014)在《论爱丁堡学派强纲领的相对主义困境及其辩护》文中指出"强纲领"是爱丁堡学派所构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它的提出实现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由非认知科学社会学向认知科学社会学转型,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诞生。科学知识社会学从此取代了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主导地位。但是,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立场否认了科学的客观性标准,受到了科学家、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猛烈批评。爱丁堡学派针对这些批评尽管作出了积极的辩护,但仍难化解其理论困境。
董西露[7](2014)在《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文中提出巴里·巴恩斯(Barry Barnes)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以曼海姆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和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重要思想上,独创性地提出自己新的理论观点。在巴恩斯看来,科学知识在根本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科学专业化在改变知识分配的同时,又改变了知识的社会角色。同时,巴恩斯指出,科学知识在产生过程中,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科学知识的产生带有不确定性与偶然性,所以不能用完全同一的科学方法对科学知识进行标准性衡量,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亚文化的集合。巴恩斯采用社会学分析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将传统认识论的框架解构,并改变和影响了我们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深化了对科学复杂性的理解。他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外其他领域,在西方文化界,科学知识社会学成为了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新兴思潮的理论依据。当今,在科学的世界观已成为了国内的主流文化的情况下,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我们今天如何去理性的看待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的本质。从根本上说,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观点就是相对主义思想,而其相对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则是库恩的科学哲学中对于范式之间不可通约性命题的解读。本文旨在对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详细的阐述巴恩斯对于库恩相对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尝试从另一个维度解读科学知识社会学。关于相对主义论断的争议从古至今从未停止,尽管相对主义思想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我们仍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相对主义倾向,本人试图证明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相对主义是存在逻辑自洽的。
郭文静[8](2012)在《巴恩斯相对主义科学知识观》文中研究说明巴恩斯是爱丁堡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传统科学观,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并展示了科学及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巴恩斯认为,知识只是被群体共同协商一致地接受的信念,这信念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信念。在科学知识获得、形成及对科学评价的过程中,在科学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社会因素不可避免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巴恩斯对科学各个过程中的相对主义分析,让我们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了科学及科学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科学及科学活动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社会的维度置于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位置,这一点是巴恩斯最重要的贡献。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复杂缤纷的科学世界,分析了科学知识的产生、使用到评价各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各种力量对其的约束和影响。巴恩斯的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科学知识的相对性,最终否定了知识的客观性。
覃春妮[9](2012)在《卡琳·诺尔—塞蒂纳的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研究》文中指出卡琳·诺尔-塞蒂纳(Karin D. Knorr-Cetina)是美国着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和科学人类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重要人物,塞蒂纳主要学术成就在于建立并完善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这一后现代科学知识观在西方学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塞蒂纳的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分为经验建构论的实验室微观研究和文化建构论的实验室研究。早期的实验室研究理论采用科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聚焦科学知识的微观建构过程,探索科学知识背后作用的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塞蒂纳认为科学知识是由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建构出来的,是社会因素建构的产物,主要包括科学事实的建构和科学论文的建构。这种建构论思想挑战了科学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合理性的传统观念,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建设性意义。然而,由于塞蒂纳实验室建构论科学观的偏激性和局限性,遭致SSK内外不少的质疑,使其实验室建构论思想面临重重困境,研究难以为继。在SSK走向衰微之际,塞蒂纳及时拓宽、调整了实验室建构论的研究视角,侧重关注和科学知识生产相关联的认知活动及其背后的文化蕴涵,形成其科学知识的文化建构论观点,成为SSK实验室微观经验研究转向文化研究的一个显着标志,在学术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文化建构论的实验室研究由于采用了温和的文化论视角,使其理论显现出了极大的解释柔性与合理性,较之早期的实验室建构论更具有建设性意义。因此,塞蒂纳的实验室研究纲领在整个SSK中极具典型性和启发性,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林国兵[10](2012)在《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中,艺术观念的演进呈现出两种不同趋势:不断纯化和不断综合。在此过程中,追寻自律性的现代艺术分别从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确证自身。形式方面,1747年,巴托在《论美的艺术界限与共性原理》中,将绘画、雕塑、音乐、诗歌、舞蹈五种艺术命名为“美的”艺术。“美的艺术”的概念随之出现,这标志着现代艺术在形式上的确立。内涵方面,1790年,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通过对鉴赏判断的“质”的分析,确立了鉴赏判断的经验性质和美的形式特征:美不关涉认知、伦理,仅在于对象的形式表象给主体的精神带来愉悦。与美的理想、天才相关的审美由此成为现代艺术的构成性原则,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伦理也同时形成。在康德的纯粹美思想之外,仍存在着如下事实,即现代艺术以种种不同方式指向理性。这一现实已反映在康德关于美的思想中,如美由纯粹形式过渡为道德的象征。康德关于自由人格的思想曾对席勒产生很大影响。但席勒通过艺术和美感教育,克服了康德美学中自由人格的先验性与抽象性的局限,由此完成了审美作为现代艺术构成性原则的理论论证工作。唯美主义对现代艺术的内涵作了进一步拓展。一般认为,作为文艺批评的唯美主义主要体现在戈蒂叶、佩特、王尔德等人“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活动和追求纯粹美的精神世界中。但是,唯美主义还体现在惠斯勒、王尔德、西蒙斯等人追求生活艺术化、美化等“为生活而艺术”的社会实践行为上。美的艺术开始被西方知识分子视为解放和超越的途径。一种以独立、超然艺术为基础的审美化生存原则逐渐冲出艺术的象牙塔,它高举着一面审美伦理的大旗,对世俗社会进行抗议和批判。艺术和美在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具有终极意义,他们的审美化生存思想对人类精神世界影响深远。在尼采看来,生命活动本身就是最真实的存在,超感性的生命是不存在的;强健感性生命的最高追求是自在的生命,而自在生命的本源即在生命自身之中,且自在生命就是艺术。尼采坚信艺术是生命的本来使命,是人所固有的形而上活动。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探索“存在”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就是显隐一体的存在本身由隐入显的运作;真理就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无蔽状态;艺术则是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是发生在艺术作品中的世界和大地的冲突。艺术、艺术品在本源上与存在归于一体。经过尼采与海德格尔思想的洗礼,审美即由艺术家的职业伦理,演化成具有本体意义的、个体乃至人类的生存原则。以艺术独立为基础的审美化生存原则,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中演化为具有批判性质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系列灾难性事件的影响下,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主要通过回归青年马克思的黑格尔传统,以及对弗洛伊德心理学和人类学思想的创造性发挥,对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在他们看来,现代资本主义以技术异化和社会异化两种方式消灭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冲突构成西方社会的主要冲突,个体启蒙遂取代阶级启蒙而成为社会革命的最根本前提。马尔库塞认为,被“异化”社会所否定的人的潜能,只能以“异在”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异在”形式就是艺术;“异在”的艺术通过特定形式构建自己的世界,展开对“异化”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它代表着所有革命的终极目标,即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幸福;现代技术理性条件下的异化社会和大众,只有凭此艺术才能从根本上被拯救,艺术在此终极目标和意义上获得了合法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大众文化的兴盛和法兰克福学派影响力的减弱,以艺术独立为基础的审美开始指向人类自由状态的所有方面,不仅存在着美的艺术、美的人格,而且存在着美的制度、美的环境和美的日常生活等。如詹姆逊努力寻找的是,作为社会象征性行为的叙事“文本”中蕴含的、政治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因素。詹姆逊认为政治视角构成一切阅读和一切阐释的绝对视域。在福柯的主张下,伦理审美化倾向在文艺、文化批评领域迅速传播开来,并产生深远影响。而在以利奥塔为代表的某些思想家看来,审美化倾向构成道德的根本,审美化倾向弥漫于包括道德在内的后现代社会的多个角落。现代性是一项未竟工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既要否定精英式面具下的虚伪行为,也要提防感性化颂歌中的欲望化倾向,谨慎对待包括艺术和美在内的一切现象及其表现。总之,在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史上,经过不同艺术家和美学家阐释,审美由艺术欣赏原则演化为艺术构成的一般原则,进一步成为部分艺术家和美学家逃避和抗拒社会庸俗现象的职业伦理、个体乃至人类生存的普遍伦理,后又成为部分美学家、艺术家据以批判“异化”社会和个体的意识形态,最终演化为后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它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等相结合,成为抗拒庸俗物化倾向并指引人类心灵的灯塔。
二、社会对实在的破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对实在的破坏(论文提纲范文)
(1)大卫·布鲁尔的“强纲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 |
第2章 大卫·布鲁尔简介及“强纲领”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 |
2.1 大卫·布鲁尔简介 |
2.2 “强纲领”形成的社会背景 |
2.3 “强纲领”的理论来源 |
2.3.1 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继承 |
2.3.2 对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的发展 |
2.3.3 对卡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
2.3.4 对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反思 |
第3章 大卫·布鲁尔“强纲领”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 “强纲领”的四个信条 |
3.1.1 因果性 |
3.1.2 公正性 |
3.1.3 对称性 |
3.1.4 反身性 |
3.2 相对主义立场 |
3.2.1 相对主义的特征 |
3.2.2 对相对主义的辩证思考 |
3.3 “强纲领”与经验主义 |
3.3.1 经验主义的特征 |
3.3.2 强纲领对经验主义的辩证思考 |
3.3.3 感觉经验的可靠性 |
3.4 “强纲领”对“科学知识”的新界定 |
3.4.1 “强纲领”对科学知识的解释 |
3.4.2 对科学知识具有社会性的分析 |
第4章 大卫·布鲁尔“强纲领”理论的困境 |
4.1 相对主义问题 |
4.1.1 来自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的批判 |
4.1.2 面对反身性的困惑 |
4.2 理论内部矛盾问题 |
4.2.1 对称性原则的“不对称” |
4.2.2 亚纲领的出现 |
4.3 “强纲领”与科学合理性问题 |
4.3.1 “强纲领”合理性对科学理性的背离 |
4.3.2 “强纲领”科学合理性的误区 |
第5章 大卫·布鲁尔“强纲领”理论评析及未来走向 |
5.1 “强纲领”理论的评析 |
5.1.1 “强纲领”在SSK中的地位 |
5.1.2 “强纲领”在科学发展中的现实影响 |
5.2 “强纲领”理论的未来走向 |
5.2.1 社会学有限主义的提出 |
5.2.2 “强纲领”未来出路——协调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重哲学维度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核 |
二、实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成主线 |
三、唯物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工具 |
四、世界历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意义 |
(3)后现代科学合理性危机与康德主义转向——求证威尔逊命题“科学哲学应当回到‘回到康德’”(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思想难题:规范性难题与相对主义困境 |
二、康德主义的解题工具:重构逻辑经验主义与激活理性传统 |
三、康德主义知识策略:后现代思想难题病症与病理的双重治疗 |
四、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康德科学思想学术传统的深度挖掘 |
(4)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表征及其遭遇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理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案 |
第二章 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思想诞生的背景 |
第一节 面对的问题 |
一、传统知识社会学 |
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 |
第二节 思想与方法论源泉 |
一、库恩科学范式思想 |
二、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思想 |
第三章 爱丁堡学派理论纲领及其相对主义表现 |
第一节 爱丁堡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纲领 |
一、布鲁尔与“强纲领” |
二、巴恩斯与“有限论” |
第二节 相对主义的几种表征 |
一、非真理性 |
二、知识即信念 |
三、科学是一种亚文化 |
第四章 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思想遭遇的批判 |
第一节 科学哲学家的批判 |
一、劳丹 |
二、霍利斯 |
第二节 社会学家的批判 |
一、默顿科学社会学 |
二、科学知识社会学 |
第三节 科学家的批判 |
第五章 对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思想的反思 |
第一节 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 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科学的先天形式研究 ——从康德、逻辑经验主义到后康德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新的研究路径:以科学核心结构与先天形式(或机制)的关系为视角 |
四、本文使用的重要范畴的界定 |
五、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先验分析方法:“科学的先天形式研究”的方法论 |
第一节 康德和新康德主义对先验分析方法的提出和界定 |
第二节 逻辑经验主义和后康德主义对先验分析方法的继承和运用 |
第三节 分析对象的演变(相对论等精密科学的出现)与先天形式的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康德论“绝对的先天形式” |
第一节 构建具体先验分析过程的可能性论证 |
第二节 对牛顿的基本理论的具体分析与“绝对先天形式” |
第三节 绝对的先天形式的绝对性和对于知识的构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赖欣巴哈论“相对的先天形式” |
第一节 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对“异常现象”的解释 |
第二节 “先天形式”的两重分析与“先天形式的相对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里克论“相对的先天形式” |
第一节 对广义相对论的测量理论的分析与“简易的符号系统” |
第二节 对希尔伯特公理体系的分析与“概念之网” |
第三节 “相对先天形式”的形式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关系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卡尔纳普论“相对的先天形式” |
第一节 对广义相对论的测量理论的分析与“拓扑关系” |
第二节 对能量论等精密科学的分析与“结构”和“基本关系” |
第三节 对哥德尔数学基础理论的分析与“两种语言” |
第四节 “相对先天形式”思想与传统观点和实证主义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后康德主义者论“两种先天形式”之间的沟通:以弗里德曼为例 |
第一节 弗里德曼对于两种(绝对和相对)先天形式的承认 |
第二节 对科学史的分析与沟通两种先天形式的“哲学元框架” |
第三节 对弗里德曼“哲学元框架”的批判与重建 |
本章小结 |
讨论:结论、理论困境与理论意义 |
一、结论 |
二、理论困境 |
1. 无法真正解决形式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关系问题 |
2. 忽视科学知识的社会文化维度 |
3. 忽视科学知识发生的自然主义维度 |
三、理论意义 |
1. 反思自然主义思潮的相对主义困境 |
2. 反思科学社会学的相对主义困境 |
3. 科学哲学的一种新理解 |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7)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以及提出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传统哲学认识论 |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认识论 |
第三节 科学社会学认识论 |
第四节 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思想的超越 |
第二章 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思想的继承 |
第一节 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的科学史观 |
第二节 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的范式概念 |
第三节 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的不可通约性概念 |
第三章 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强纲领”与相对主义 |
第二节 “强纲领”到社会学有限主义 |
第三节 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 |
第四章 对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的评述 |
第一节 温和的相对主义 |
第二节 库恩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的态度 |
第三节 与绝对主义相对立的相对主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巴恩斯相对主义科学知识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社会与学术背景 |
(一) 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社会背景 |
(二) 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思想背景 |
1. 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思想渊源 |
2. 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认识论前提 |
3. 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方法论前提 |
(三) 巴恩斯的相对主义科学知识观 |
1. 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 |
2. 认识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 |
3. 方法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 |
二、巴恩斯的相对主义科学知识观 |
(一) 自然信念的多样性 |
1. 自然信念的多样性 |
2. 信念的有限论 |
3. 信念与知识相关联 |
(二) 科学知识的相对性 |
1. 科学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相对性 |
2. 科学观察报告的相对性 |
3. 已接受科学知识的相对性 |
(三) 科学知识评价的相对性 |
1.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
2. 科学内部各学科间的划界 |
(四) 科学发展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 |
三、对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评价 |
(一) 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贡献 |
1. 对传统认识论的修正 |
2. 科学的社会建构 |
(二) 巴恩斯科学知识观的不足 |
1. 将信念等同于知识 |
2. 否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卡琳·诺尔—塞蒂纳的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演变 |
二、关于塞蒂纳“实验室研究”的研究综述 |
三、文章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
四、选题的来源及其意义 |
第一章 塞蒂纳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的形成机理 |
1.1 塞蒂纳简介 |
1.2 塞蒂纳建立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的社会背景 |
1.2.1 “大科学”时代的发展趋势 |
1.2.2 科学的文化解释潮流 |
1.2.3 对“科技异化”的反思 |
1.2.4 科学研究的实践转向 |
1.3 塞蒂纳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的产生 |
1.3.1 SSK“强纲领”的理论困境 |
1.3.2 塞蒂纳开创实验室研究的主要缘由 |
1.3.3 塞蒂纳对默顿学派的批判与超越 |
第二章 塞蒂纳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主要内容 |
2.1 科学事实的建构机制 |
2.1.1 塞蒂纳的实验室研究:科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
2.1.2 实验室:制造知识的作坊 |
2.1.3 科学事实的建构性及其与境性 |
2.2 科学论文的建构机制 |
2.2.1 建构科学论文的社会策略 |
2.2.2 建构科学论文的修辞技巧 |
2.2.3 建构科学论文的理性之网 |
2.3 科学认知的建构机制 |
2.3.1 实验室研究的新拓展 |
2.3.2 认知文化的界定 |
2.3.3 塞蒂纳的实验室文化建构论 |
第三章 塞蒂纳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的评价 |
3.1 塞蒂纳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的进步性 |
3.1.1 实验室研究为SSK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
3.1.2 塞蒂纳积极批判传统的科学观 |
3.1.3 塞蒂纳揭示科学建构的复杂情境 |
3.1.4 塞蒂纳超越SSK早期的社会建构论 |
3.2 塞蒂纳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的局限性 |
3.2.1 塞蒂纳淡化自然的作用 |
3.2.2 塞蒂纳夸大科学的相对性 |
3.2.3 塞蒂纳面临“你也一样”的反身性诘难 |
3.3 塞蒂纳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的启发 |
3.3.1 田野作业研究模式:“异乡人”的研究姿态 |
3.3.2 实验室研究的新扩展:后SSK持续发展的出路 |
3.3.3 实践建构论的启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绪论 |
第一章 艺术自律思想诞生 |
第一节 现代艺术概念初步确立 |
一、巴托与现代“美的艺术”概念登场 |
二、康德与现代艺术的合法性诉求 |
第二节 现代艺术合法性诉求的拓展 |
一、康德与独立艺术的先验普遍性 |
二、席勒与艺术美的现实普遍性 |
三、自律艺术与浪漫主义 |
第二章 职业化审美伦理 |
第一节 唯美主义的法国渊源 |
一、唯美主义与法国文化精英 |
二、唯美主义与法国社会变革 |
三、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旗手 |
第二节 王尔德与鼎盛期唯美主义 |
一、英国唯美主义的内因与外缘 |
二、英国唯美主义研究的旧貌与新颜 |
三、“为生活而艺术”及证人席上的王尔德 |
四、唯美主义的理论谱系 |
第三节 唯美主义与审美现代性 |
一、“审美现代性”的本真面目? |
二、唯美主义运动之后的现代主义艺术 |
三、唯美主义与早期现代主义艺术 |
四、唯美精神与社会思潮 |
第三章 审美化生存 |
第一节 审美化生存思想前史 |
一、对艺术的拯救 |
二、世俗劳动的勃兴 |
三、世俗活动中的艺术 |
第二节 尼采与强健感性生命 |
一、生命与艺术的同一及其对传统的革命 |
二、“权力意志”思想的直接来源 |
三、“权力意志”与生命“意志” |
四、“权力意志”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德格尔与“诗意”生存 |
一、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轨迹 |
二、“存在”与艺术、真理 |
三、“存在”与诗、技术 |
四、此在:诗意地栖居 |
第四章 审美本体论的社会批判 |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与现代性 |
一、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独立性 |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社会基础 |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精神渊源 |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
二、霍克海默与基于个体的社会批判思想 |
三、阿多诺与“非同一性” |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拯救思想 |
一、马尔库塞与“同一性” |
二、“普遍性”诉求下的审美批判 |
三、归宿:文化心理的审美革命 |
第五章 后现代社会、伦理和日常生活审美化 |
第一节 世界主要思潮新变 |
一、世俗情绪复归 |
二、法兰克福学派式微 |
三、大众文化兴起 |
第二节 后现代社会审美伦理的多重表现 |
一、后现代社会、伦理和日常生活审美化 |
二、20世纪艺术:拯救与逃避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社会对实在的破坏(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卫·布鲁尔的“强纲领”理论研究[D]. 谢扬真. 湘潭大学, 2020(02)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重哲学维度论析[J]. 熊亮. 改革与战略, 2020(05)
- [3]后现代科学合理性危机与康德主义转向——求证威尔逊命题“科学哲学应当回到‘回到康德’”[J]. 代利刚.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3)
- [4]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表征及其遭遇的批判[D]. 周正. 安徽大学, 2018(10)
- [5]科学的先天形式研究 ——从康德、逻辑经验主义到后康德主义[D]. 代利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6]论爱丁堡学派强纲领的相对主义困境及其辩护[J]. 艾战胜,刘建金. 广东社会科学, 2014(04)
- [7]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的继承与发展[D]. 董西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8]巴恩斯相对主义科学知识观[D]. 郭文静. 湖北大学, 2012(08)
- [9]卡琳·诺尔—塞蒂纳的科学知识实验室建构论研究[D]. 覃春妮. 广西大学, 2012(02)
- [10]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D]. 林国兵. 武汉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