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栅喷锚施工支护在断层破碎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瑞泽[1](2020)在《PPP项目建设方案的研究》文中认为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2016年,政府在全国各地区大力开展PPP模式建设运营项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资本组成方式、不同政策及不同运营方式等出现了各式各样的PPP建设项目,带动了全国市场经济发展,激活了各行各业尤其是基础建设行业相关企业、民间资本的有效融合与发力。其项目建设方案也层出不穷,针对典型大型项目的建设方案进行罗列、排布、总结、分析,举一反三,有助于及时规避新型建设或融资模式项目参建各方的风险,有效总结项目建设运营各阶段数据,以促进项目建设进程及资本回收效率等等。从而强化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单位管理制度等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和培养优秀全能的PPP模式建设项目管理人才和团队,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层层发力,互相转换;深入研究成功推进的大型典型项目,形成范本或范例,大力推广,尽可能做到“异地复制,因地制宜”的效果。通过对工可、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的实施方案的学习与实践经验总结,尽可能提供可靠、有效、真实的数据来为后续项目管理学等学科提供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基础素材。
韩志林[2](2019)在《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风化砂岩在我国的宁夏、甘肃、四川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分布,该种岩体在干燥状态下或含水率非常低的情况下,岩体强度较高,在这样的地层中开挖隧道,岩体的自稳能力较好,隧道不易变形,采用一般的支护体系就可以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但是,一旦强风化砂岩的含水率升高,其岩体强度迅速下降,岩体软化、崩解,在其中开挖隧道,隧道极易发生坍塌、衬砌开裂、大变形等灾害,如果不改变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隧道施工将难以推进,还有可能对隧道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针对强风化砂岩的特点,总结国内外强风化砂岩隧道以及其他软弱围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施工控制措施。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至西吉高速公路偏城隧道为工程依托,根据现场监测数据,总结初期支护的变形规律和特点,分析围岩大变形破坏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围岩大变形的施工控制措施。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偏城隧道的施工过程,验证围岩加固措施的控制效果,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同时,应用FLAC3D软件,探讨了系统锚杆、长锚杆、提高支护体系整体刚度等围岩加固措施对控制隧道变形的效果。(1)强风化砂岩的围岩强度主要受其颗粒组成、胶结作用、风化程度以及富水程度等的影响。偏城隧道YK25+172YK25+195段隧道开挖揭示围岩为强风化砂岩,掌子面有两条顺层透水夹层,并且掌子面沿夹层以下渗水,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发生了严重的大变形。(2)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发生根据其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与岩体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如砂岩颗粒的强度以及颗粒间胶结力的强弱等;第二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隧道所处的地形地貌、隧道的埋深、初始地应力的大小、偏压和渗流等;第三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隧道断面的大小和形式、开挖方式、支护体系的强弱,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等。根据对偏城隧道围岩大变形产生原因的分析,围岩强度低、岩体间存在渗流、隧道存在一定的偏压、施工过程中的扰动以及支护体系强度偏弱等是导致偏城隧道产生围岩大变形的原因。(3)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控制可以通过选择受力较好的隧道断面形状,采用对围岩扰动较小的开挖方式,运用柔性支护的理念,并且适当提高支护体系的刚度,在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变化及现场监测数据,合理调整预留变形量及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偏城隧道围岩大变形发生后,采取了施作临时仰拱、临时钢护拱、6 m长Φ89大锁脚锚杆等围岩加固措施,稳住了围岩变形。在后来的开挖中,通过采用微型爆破、提高支护刚度、大锁脚锚杆、并加快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工进度等措施,使得隧道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4)FLAC3D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的变形趋势与实际开挖趋势吻合;渗流对强风化砂岩隧道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存在渗流,隧道拱顶下沉的最大值仅为76.3 mm,水平收敛为35.4 mm,而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计算的隧道拱顶下沉达193.2 mm,水平收敛达214.5 mm;通过数值模拟还发现,在强风化砂岩隧道中,系统锚杆的作用效果有限,而长锚杆能够对围岩的加固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提高支护体系刚度等措施能较好的控制围岩变形。
韦乐[3](2018)在《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收敛监测与支护时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造山带,因超长而跨越主要构造单元,因埋深大而面临高地应力条件,加之秦岭造山带的多期造山运动过程,因此隧洞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岭北TBM施工段属于千枚岩段,总长度16.59km,根据工程经验预计会发生围岩大变形。从整体上把握隧洞地质环境特征,对围岩进行收敛和围岩压力监测,分析其规律性,对围岩支护方式和时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具有明显的工程应用价值。(1)梳理了围岩隧洞大变形机理和支护方式研究,秦岭造山带已建隧洞工程地质和围岩特性研究的主要成果。围岩大变形的成因主要来自围岩自承能力不足或膨胀岩石,刚柔联合支护是其主要支护方式,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工程特性是围岩收敛和围岩压力表现的内在原因,传统的工程地质分析方法解释围岩工程特性难度较大,需要发展新的工程地质分析思路。(2)首次将以板块构造为核心的秦岭造山带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秦岭隧洞围岩地质环境研究中。考虑了隧洞围岩宏观构造特征、细观组构特征、变质程度的划分、是否发育流动构造等因素,在构造层次理论基础上,将隧洞围岩划分为8个区段,从根本上把握了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基本特性是:属于中层次构造,埋深大,属于高应力区。千枚岩面理与隧洞走向垂直或大角度相交,有利于围岩稳定。千枚岩强度大,不易发生围岩大变形。局部节理发育带或涌水带围岩稳定性差,需加强支护或预支护。(3)选取若干典型断面进行围岩收敛和围岩压力监测,并恢复收敛损失。得到全收敛值。5号支洞最大水平收敛和拱顶相对沉降值分别为33.84mm和19.68mm。左右拱腰和拱顶压力监测最大值为0.31MPa、0.53MPa和0.43MPa.TBM主润k56+926.5处最大水平收敛和拱顶相对沉降值为53.68mm和6.09mm:TBM主洞k56+963.62处,最大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值为60.01mm和6.28mm。与《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相对位移比较,围岩均处于稳定状态。采用工程类比法,判定监测段均未发生大变形。围岩未发生大变形的原因是:岩石属于较硬岩或坚硬岩,岩体相对完整,粒状矿物含量多,高应力下围岩发生弯折破坏,沿结构面未发生滑移。(4)岭北TBM施工段围岩破坏方式主要是拱顶脆性弯折破坏,主要位于本段南部隧洞。表现为TBM掘进后洞壁拱顶附近20~50cm厚度范围内围岩破碎,出现拱顶部位的围岩弯折内鼓破坏现象,掉块现象严重。分析其成因,认为是高地应力引起的拱顶附近因岩石抗拉强度不足发生的弯折破坏现象。因碎块体积小,数量多,建议采用钢筋排结合钢拱架支护技术,效果很好。本文提出了以板块构造为核心的秦岭造山带理论研究成果在秦岭隧洞围岩工程特性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法,即通过一级决定因素和二级决定因素,层层逼近围岩工程特性的研究尺度,完成了大尺度、小比例尺、精度低的造山带理论研究成果向工程应用尺度的转化,具有创新性。
刘成华[4](2018)在《蒙华铁路中条山隧道高地应力F7断层软岩破碎段施工技术》文中提出为解决中条山隧道在施工至高地应力F7主干断层段时,左右线已施工完成的247 m初期支护发生严重变形开裂的问题,选取不同段落对"刚性支护一次到位"和"柔性支护释放应力后进行二次支护"2种方案进行试验,通过对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和初期支护表面观察,得出以下结果:1)软岩大变形段落采取"刚性支护一次到位"相比"柔性支护释放应力后进行二次支护"变形速率明显下降,最大收敛速率由28 mm/d下降至18 mm/d,最大沉降速率由24 mm/d下降至12.8 mm/d,释放应力时发生变形的"度"更易掌控;2)在采取"刚性支护一次到位"的基础上,辅以优化"隧道边墙曲率"和"施工工法"等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确保隧道结构的质量,顺利通过F7主干断层。
张扬帆[5](2018)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公路隧道拉锚支护结构试验分析》文中提出软弱围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围岩大变形、甚至塌方等事故,塌方往往会导致工期延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影响隧道运营。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的支护设计和施工是广大科研技术人员必须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论文对软弱围岩工程特性、支护类型作了归纳分析研究,对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配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以拉锚支护结构为代表的不同支护条件在渐进性破坏试验中围岩的破坏模式、应力应变、以及支护构件的受力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重晶石粉为细骨料,石英砂为粗骨料,建材石膏为调节料、松香~酒精溶液为胶结剂的原材料可以配置Ⅳ级围岩的相似材料,通过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得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能满足模型试验要求范围,该类具有成型容易、价格便宜、来源广泛、干燥迅速、无毒无害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围岩相似材料。(2)自行设计加工了一套模型试验装置,可进行多功能地下结构模型试验。试验装置具有可拆卸、能进行全场监测、经济适用性良好的特点。(3)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围岩变形破坏规律:①隧道的破坏有两个阶段,一是拱顶沉降但不塌方并伴有边墙内挤现象,第二个阶段时拱顶大面积塌方并往塌落拱形态发展。②隧道变形破坏是由拱腰发生的剪切破坏并随上覆荷载的增加向拱顶转移转移导致的。③当上覆荷载取同一水平时,毛洞隧道位移量最大,其次是锚杆支护隧道和拉锚支护隧道,说明锚杆和拉锚支护结构能起到限制围岩变形的作用,且拉锚支护结构对围岩变形的约束作用更为明显。④毛洞隧道破坏最终形态为拱形塌方方式,形成了完整的塌落拱;锚杆支护隧道与拉锚支护隧道塌落形式为局部塌方,无明显的塌落拱形成。(4)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围岩应力变化规律:①围岩竖向压力大于水平压力,竖向压力改变值也大于水平压力改变值。②试验结果验证了围岩应力由隧道轮廓线往外分别处于松动圈→压力拱→原岩应力三种状态。③毛洞隧道的松动圈大于锚杆支护及拉锚支护隧道,拉锚支护结构隧道围岩松动圈稍小于锚杆支护隧道,说明锚杆及拉锚结构加固了围岩,提高了围岩承载力,缩小了围岩松动范围,且对锚杆施加钢带能更有效的减小围岩松动范围。(5)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支护构件受力特征变化规律:①拉锚支护结构中,锚杆的最大轴力靠近锚杆杆尾处;锚杆支护条件下,锚杆的最大轴力位于锚杆的中部。②拉锚支护结构下的锚杆最大轴力增量大于锚杆支护条件下的增量。③锚杆支护情况下的帮锚杆轴力大于顶锚杆轴力,拉锚支护情况下两者轴力相当。
苟仲春[6](2018)在《林织铁路坪子上隧道岩溶段地质灾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坪子上隧道进口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化起镇大山村,是林歹到织金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煤层瓦斯、溶洞、暗河、突水突泥、断层岩体破碎等困难的地质条件,隧址区大部分为白云质灰岩、灰岩,岩溶强烈发育,多条横穿隧道,其中以支断层通过隧道进口,隧道遇大型储水体及溶洞可能性极大。论文利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对隧道的工程概况、隧址地形地貌、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条件进行论述,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和条件。并对隧址两个典型溶洞的地质条件、设计资料、施工措施及灾变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得出,注浆措施是地下水害的主要防治对策。隧道涌水突泥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岩溶区,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影响也较大,隧道涌水量的预测的准确性也是一大难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共同进步,通过隧址区相应的资料,用几种方法对隧道的涌水量做了简单的预测。论述了铁路隧道涌水量预测的几种主要方法,然而,各方法预测结果相差较大,根据方法所用原理,论述各预测公式的适用条件和结果差距的原因,要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需要更为完善的理论和全面的基础资料。论文总结岩溶隧道水害的治理原则及主要治理方法,并对坪子上隧道两个典型溶洞的水害防治方法进行了论述,可为附近地区地下工程水害治理提供参考。
张澄宇[7](2017)在《海底隧道施工期塌方机理及处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海底隧道施工中,塌方是一种常见的事故,隧道塌方的影响因素很多,治理比较困难,塌方事故一旦发生,不仅延误工期,提高工程费用,损坏施工机械,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本课题以某电厂位于海底的取排水隧道工程为案例,全面分析了隧道塌方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海底隧道塌方的处置方案,并运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隧道塌方的处置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处置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分析,,对以后类似隧道塌方的治理有实际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海底隧道局部坍塌的影响因素一般有地质条件,地下水,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因素等几个方面。在这些因素中,不良地质条件属于引起隧道坍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地下水则是隧道塌方的第二位的影响因素。当然隧道建设过程中隧道设计、隧道施工和管理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样不能忽略,这些都是引起隧道塌方的相关因素。(2)针对某电厂取排水隧道工程塌方实例,可以得到海底隧道洞口段地质条件一般较差,围岩极为破碎、承载能力很差,围岩级别一般为Ⅳ或Ⅴ级,若发生塌方,其基本处置步骤为:塌体控制,塌体表面处理,塌体坡脚加固,塌体内部处理,拱顶上部塌腔处理,隧洞开挖支护,塌方体二次开挖支护,监控测量。(3)对某电厂取排水隧道工程塌方进行应力场、位移场的数值模拟得出:上下台阶开挖会导致应力释放现象,位移也会增大,隧道围岩的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上下台阶交接处,施工时应注意此区域的施工质量,及时施工二衬可以有效的增加隧道围岩的稳定性。(4)如果发生海底隧道塌方需按照“先治水,后加固;防扩大,再处理”这一处置原则进行处置,按照工程实际状况选择适合的开挖方法及支护方式,施工中坚持信息化指导,不断提高施工的管理水平,施工中始终要遵循开挖能量最小原理,避免对围岩稳定性造成影响,这是优化海底隧道塌方处置方法的最基本途径。
王春阳[8](2017)在《裂隙破碎带地段水工隧洞掘进支护参数优化及可靠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利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并且引用了可靠度计算的方法,对水工隧洞工程穿越裂隙破碎带的围岩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并且验证可行性,使其支护参数设计更趋于科学,更严谨,更能反映出水工隧洞软弱围岩问题的本质。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的前提基础之下,归纳了新奥法的支护结构的作用原理和开挖形式的优势弊端,以及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的特征,根据依托水工隧洞的工程概况,深入论述有效地隧道支护方法;依托工程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支护的特殊性,本文利用FLAC3D软件对设计出的围岩采用上下开挖法进行参数模拟,模拟出水工隧洞断面围岩在开挖,支护,再开挖时的围岩收敛情况以及应力重分布情况,并据此得出合理的钢拱架间距,锚杆长度,锚杆环向间距以及喷射混凝土厚度。根据依托工程的现场施工监控量测,分别对同级的普通段围岩和断层破碎带地段围岩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进行比较,并用回归曲线推算出拱顶沉降的最终位移。将优化后的支护参数与普通围岩设计支护参数在同类型的断层破碎带围岩进行分组实验,分别对围岩变形,喷射混凝土压力,钢拱架内外侧应力与初期支护围岩压力进行监控量测分析,得出实验优化段的支护完全可以保持断层破碎带围岩的稳定,而初始设计参数在围岩的拱腰以及偏上处出现了破坏,从监控量测得到的数据与围岩稳定情况分析,数值模拟优化后的参数可以承载裂隙破碎带的围岩并保持稳定。以响应面法为基础,本文加入了蒙特卡洛的数据采集形式,将水工隧洞断层断面的结构可靠度进行了理论模拟计算,计算出的可靠度β值拱脚处最大,然后在拱腰处达到一个最小值,在拱腰上部三分之一出现拐点,然后逐渐变大,然后可靠度出现峰值后又变小直到拱顶达到一个极小值,与此前的数值模拟与现场观测相比分布与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这种模拟与监测相结合并对结果进行可靠度计算分析的方法在实际地下工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何宇[9](2016)在《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战略重心的转移以及保经济增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铁路隧道以及引水隧道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机械设备以及人力资源进行修建。然而隧道施工的难度较高,其质量和安全控制也较难控制。本文对在建或已建隧道中出现的地质构造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归纳研究,力求取得一些共性规律,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借鉴,提前起到预示危险的作用,为人生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各种现场典型的工程实例为素材,通过对各种地质构造现象进行归类分析,探寻隧道施工中穿越每一种地质构造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节理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可能造成围岩变形失稳坍塌及涌水等地质灾害情况。褶皱对隧道施工可能发生(1)通过背斜核部破碎岩体或层间错动破碎带(顺层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失稳坍方。(2)揭穿背斜核部破碎岩体含水体涌水;揭穿地下向斜含水构造单元涌水;通过地下向斜核部断层,地下向斜含水构造单元水通过断层涌水。(3)通过背斜、向斜核部断层,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失稳坍方;通过层间错动破碎带(顺层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失稳坍方。(4)开挖揭穿可溶岩地区褶皱核部岩层脱空部位发育的岩溶带来的岩溶地质灾害(包括涌突水、涌突泥、涌沙、泥石流等)。岩溶对隧道施工可能发生(1)涌突水、涌突泥、涌沙。(2)隧道洞内泥石流。(3)围岩变形失稳坍方。(4)由以上三点灾害引发的地表塌陷及地表水源枯竭。断层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可能发生(1)压性断层带:围岩破碎变形、围岩失稳坍方、涌水、上盘破碎带饱水夹黏土破碎围岩坍塌流动形成隧道洞内泥石流等。(2)张性断层主干断层带及两侧破碎带:围岩变形以及失稳坍方、涌水。
周凯[10](2016)在《断层带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施工方案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断层是岩层大量应变能积聚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不连续构造体,断层带岩体整体性差、承载力低,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引起塌方。研究断层带深埋隧道稳定性因素及开挖方案,对于减小断层等特殊地质对隧道稳定的不利影响,解决断层带深埋隧道在设计和施工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具有重大工程意义。本文以浙江省苍南县石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1)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断层带深埋隧道不同循环进尺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相同监测断面围岩变形、应力变化及塑性区分布等力学特征,得出隧道开挖最优循环进尺;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埋深、断层宽度对断层围岩的影响规律,为隧道后续施工进行指导。(2)对断层带深埋隧道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开挖方案下不同断面围岩变形、应力及塑性区的差异,以了解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科学指导施工提供参考。(3)通过对比不同施工方案下的隧道断层处断面围岩变形、应力释放及塑性区分布情况,分析了断层断面围岩的稳定性,得到合理施工方案。本文立足于学科前沿,采用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与分析手段,对断层带深埋隧道稳定性因素以及隧道开挖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为系统开展穿越深埋隧道断层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二、格栅喷锚施工支护在断层破碎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格栅喷锚施工支护在断层破碎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PPP项目建设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1.3 项目概况 |
1.1.4 项目采用PPP模式性质和意义 |
第2章 重难点工程在PPP模式运行中的特点 |
2.1 东天山特长隧道 |
2.1.1 工程概况 |
2.1.2 辅助坑道设置情况 |
2.1.3 施工工区及任务划分 |
2.1.4 施工工效指标 |
2.1.5 施工顺序 |
2.1.6 工期安排 |
2.1.7 劳动力配置 |
2.1.8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
2.1.9 重、难点分析 |
2.1.10 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
2.1.14 一般工程施工方案 |
2.1.15 东天山特长隧道优化建议 |
2.1.16 东天山特长隧道施工科研攻关 |
2.1.17 PPP模式下东天山特长隧道施工问题总结 |
第3章 PPP项目发展空间和未来 |
3.1 PPP项目发展空间 |
3.2 PPP项目未来前景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强风化砂岩围岩强度研究 |
1.2.2 水对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1.2.3 变形机制研究 |
1.2.4 开挖方法研究 |
1.2.5 支护措施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强风化砂岩隧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
2.1 概述 |
2.2 强风化砂岩的工程特性 |
2.2.1 胶结作用 |
2.2.2 强风化砂岩的强度特性 |
2.2.3 风化程度对砂岩强度的影响 |
2.2.4 富水程度对强风化砂岩强度的影响 |
2.3 依托工程概况 |
2.3.1 隧道概况 |
2.3.2 围岩概况 |
2.3.3 开挖与支护设计 |
2.4 现场施工特点及难点 |
2.4.1 围岩强度低 |
2.4.2 岩体存在渗流 |
2.4.3 隧道偏压 |
2.4.4 施工扰动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围岩变形监测及分析 |
3.1 围岩变形监测目的及项目 |
3.1.1 围岩变形监测的目的 |
3.1.2 围岩变形监测项目 |
3.2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方案及监测断面布置 |
3.2.1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方案 |
3.2.2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断面布置及监测点选取 |
3.3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 |
3.3.1 拱顶下沉分析 |
3.3.2 水平收敛分析 |
3.4 围岩变形特点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围岩大变形原因分析及施工控制措施 |
4.1 概述 |
4.2 围岩大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岩体渗流的影响 |
4.2.2 软弱夹层的影响 |
4.2.3 偏压的影响 |
4.2.4 施工扰动的影响 |
4.2.5 支护体系刚度偏弱 |
4.3 强风化砂岩隧道工程类比分析 |
4.3.1 砂岩隧道建设统计 |
4.3.2 隧道建设经验总结 |
4.4 偏城隧道围岩大变形处理措施 |
4.4.1 围岩大变形紧急处理措施 |
4.4.2 提高支护体系整体刚度 |
4.4.3 加快二次衬砌、仰拱施工进度 |
4.4.4 施工过程中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依托工程围岩大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
5.1 概述 |
5.2 有限差分FLAC3D原理 |
5.2.1 有限差分基本原理 |
5.2.2 FLAC3D建模流程 |
5.3 YK25+172~YK25+195 段隧道三维模型构建 |
5.3.1 计算参数选取 |
5.3.2 几何模型 |
5.3.3 隧道施工过程模拟 |
5.4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4.1 拱顶下沉分析 |
5.4.2 水平收敛分析 |
5.4.3 左右收敛变形比较 |
5.4.4 数值模拟与实际开挖比较 |
5.5 渗流对强风化砂岩围岩变形的影响性数值分析 |
5.5.1 无渗流条件模型的建立 |
5.5.2 无渗流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支护措施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分析 |
6.1 概述 |
6.2 系统锚杆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
6.2.1 有无系统锚杆模型的建立 |
6.2.2 系统锚杆加固效果分析 |
6.3 长锚杆的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
6.3.1 长锚杆加固模型的建立 |
6.3.2 长锚杆加固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 |
6.4 提高支护体系整体刚度的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
6.4.1 提高支护体系刚度的模型建立 |
6.4.2 提高支护体系刚度的加固效果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收敛监测与支护时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钻爆法施工隧洞监测研究现状 |
1.2.2 TBM施工隧洞监测现状 |
1.2.3 监测数据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4 软弱围岩大变形机理和支护方式研究 |
1.2.5 秦岭地区已建隧洞或隧道围岩变形和支护的研究成果 |
1.2.6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研究现状 |
1.2.7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地质环境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2 秦岭隧洞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
2.3 秦岭输水隧洞围岩工程地质分段和岭北TBM施工段特性分析 |
2.4 岭北典型围岩宏观构造和细观组构分析 |
2.5 地质构造体系对围岩工程特性的影响研究 |
2.5.1 构造层次的研究及其工程意义 |
2.5.2 各种构造体制的岩体断裂结构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影响 |
2.6 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和支护方式研究 |
3.1 软岩及工程力学特性 |
3.1.1 软岩概念 |
3.1.2 工程软岩力学特性 |
3.2 软岩大变形理论 |
3.2.1 软岩大变形的定义 |
3.2.2 隧洞软岩大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 |
3.2.3 TBM隧洞软岩大变形问题 |
3.3 隧洞支护理论发展现状 |
3.4 典型隧洞或隧道围岩大变形案例及分析 |
3.4.1 钻爆法施工隧道围岩大变形案例 |
3.4.2 TBM法施工隧道围岩大变形案例 |
3.5 隧洞支护结构类型 |
3.5.1 刚性支护结构 |
3.5.2 柔性支护结构 |
3.5.3 联合支护体系结构 |
3.6 软岩隧洞大变形控制技术 |
3.6.1 联合支护要点 |
3.6.2 先护后挖 |
3.6.3 喷射混凝土预留间隙支护 |
3.6.4 选用可缩式钢架支护 |
3.6.5 选用伸缩式锚杆支护 |
3.6.6 隧洞支护施工要点 |
3.6.7 实际工程施工中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 |
3.7. 隧洞支护体系当前应用现状 |
3.7.1 支护时机研究 |
3.7.2 围岩流变条件下衬砌受力分析 |
3.7.3 隧洞支护优化方案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4 秦岭输水隧洞围岩收敛监测和结果分析 |
4.1 现场监测方案分析 |
4.1.1 监测意义 |
4.1.2 监测内容 |
4.1.3 监测部位确定 |
4.1.4 监测工具及使用方法 |
4.1.5 监测方案布置 |
4.1.6 监测要求 |
4.1.7 监测仪器设置及频率 |
4.2 数据处理方法 |
4.2.1 变形计算 |
4.2.2 压力计算 |
4.3 容许极限位移和容许速率 |
4.3.1 容许极限位移 |
4.3.2 容许速率 |
4.4 秦岭隧洞监测断面围岩地质条件 |
4.5 钻爆法5号支洞监测 |
4.5.1 5 号支洞介绍 |
4.5.2 5 号支洞断面收敛和围岩压力监测 |
4.6 主洞TBM施工段收敛监测 |
4.6.1 主洞TBM施工段简介 |
4.6.2 监测数据整理及分析 |
4.7 围岩收敛和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4.7.1 关于围岩全收敛值的恢复 |
4.7.2 围岩收敛规律分析 |
4.7.3 围岩未产生大变形原因分析 |
4.7.4 拱顶相对沉降规律分析 |
4.7.5 围岩压力规律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秦岭输水隧洞围岩支护时机研究 |
5.1 支护时机的确定原理 |
5.1.1 不同支护类型下的围岩变形与支护体受力分析 |
5.1.2 最佳支护时机含义及原理 |
5.2 秦岭输水隧洞支护时机分析 |
5.2.1 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支护类型分析 |
5.2.2 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收敛监测的启示 |
5.3 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局部破坏的机理分析和防控措施 |
5.4 5号支洞开挖数值仿真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蒙华铁路中条山隧道高地应力F7断层软岩破碎段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F7断层隧道设计概况 |
2.1 地质条件 |
2.2 设计支护参数 |
3 施工变形情况分析 |
3.1 变形开裂情况 |
3.2 变形分类 |
3.2.1 前期渐变, 后期突变型 |
3.2.2 前期突变型 |
3.2.3 持续增长型 |
3.3 变形原因分析 |
4 变形控制施工技术 |
4.1 已施工变形段落加固措施 |
4.2 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比较 |
4.2.1 柔性支护释放应力后进行二次支护 |
4.2.2 刚性支护一次到位 |
4.2.3 2种施工技术方案试验监测结果 |
4.2.3. 1 柔性支护释放应力后进行二次支护 |
4.3.3.2刚性支护一次到位 |
4.2.4 方案比选及确定施工参数 |
4.2.4. 1 加大支护强度 |
4.2.4. 2 预留变形量加大 |
4.2.4. 3 优化边墙曲率[9] |
4.2.4. 4 加强支护, 提高支护体系整体受力性能 |
4.2.4. 5 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控制围岩变形 |
4.3 试验取得的支护参数 |
4.4 强化信息监测手段的应用 |
4.4.1 超前地质预报 |
4.4.2 监控量测 |
5 施工效果验证 |
6 结论与建议 |
(5)软弱围岩条件下公路隧道拉锚支护结构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支护作用理论 |
1.2.2 软弱围岩支护技术 |
1.2.3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工程特性及支护类型特征分析 |
2.1 软弱围岩的力学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 |
2.1.1 软弱围岩的力学特征 |
2.1.2 软弱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 |
2.2 软弱围岩隧道传统支护结构支护机理及力学特征 |
2.2.1 超前管棚 |
2.2.2 锚杆 |
2.2.3 喷射混凝土 |
2.2.4 钢拱架 |
2.2.5 二次衬砌 |
2.3 软弱围岩隧道拉锚支护结构力学特征 |
2.3.1 支护构件形式 |
2.3.2 拉锚支护结构支护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研制 |
3.1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3.1.1 模型试验相似三定理 |
3.1.2 围岩破坏试验的相似理论 |
3.1.3 模型试验相似比的确定 |
3.2 围岩材料的研制 |
3.2.1 围岩目标参数选取 |
3.2.2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取 |
3.2.3 围岩相似材料配比研究 |
3.3 锚杆及钢带相似材料选取 |
3.3.1 锚杆相似材料的选择 |
3.3.2 钢带相似材料的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模型试验设计 |
4.1 模型试验装置研究 |
4.2 模型试验测试设备及技术 |
4.2.1 应力应变测试系统 |
4.2.2 DSCM测试系统 |
4.3 模型试验步骤 |
4.4 模型试验工况 |
4.5 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结果分析 |
5.1 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5.1.1 毛洞围岩变形特征 |
5.1.2 拉锚支护隧道围岩变形特征 |
5.1.3 锚杆支护围岩变形特征 |
5.1.4 三种不同支护情况下围岩变形特征的对比分析 |
5.2 隧道围岩应力变化特征 |
5.2.1 毛洞隧道围岩应力变化特征 |
5.2.2 拉锚支护隧道围岩应力变化特征 |
5.2.3 锚杆支护隧道围岩应力变化特征 |
5.2.4 三种不同支护情况下围岩应力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
5.3 支护结构受力特征 |
5.3.1 拉锚支护结构受力特征 |
5.3.2 锚杆支护受力特征 |
5.3.3 两种不同支护情况下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林织铁路坪子上隧道岩溶段地质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坪子上隧道基本情况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址区地质环境及岩溶发育规律 |
2.1 工程概况 |
2.2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隧址自然地理特征 |
2.4 岩溶发育规律与地质条件 |
2.4.1 岩溶发育条件 |
2.4.2 岩溶发育规律 |
2.4.3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 |
2.5 小结 |
第3章 隧址岩溶地段灾变控制技术 |
3.1 隧址正1#溶洞基底钻孔注浆技术 |
3.1.1 工程及设计概况 |
3.1.2 施工措施 |
3.1.3 钻孔注浆 |
3.1.4 安全保证措施 |
3.1.5 质量保证措施 |
3.2 隧址正3#溶洞施工处理技术 |
3.2.1 设计概况 |
3.2.2 施工组织安排及各项工序施工工法 |
3.2.3 安全保证措施 |
3.2.4 质量保证措施 |
3.3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 |
3.3.1 设计概况 |
3.3.2 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 |
3.3.3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
3.3.4 喷射混凝土质量检查及标准 |
3.3.5 施工注意事项 |
3.4 格栅钢架施工技术 |
3.4.1 设计概况 |
3.4.2 格栅钢架工艺流程 |
3.4.3 格栅钢架施工工艺 |
3.4.4 注意事项 |
3.5 钢筋网施工技术 |
3.5.1 设计概况 |
3.5.2 钢筋网片施工 |
3.5.3 施工要点 |
3.5.4 钢筋网片质量控制及检查 |
3.5.5 安全环保 |
3.6 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 |
3.6.1 设计概况 |
3.6.2 小导管工艺流程 |
3.6.3 Φ42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 |
3.6.4 超前小导管质量控制及检查 |
3.6.5 施工注意事项 |
3.7 锚杆施工技术 |
3.7.1 设计概况 |
3.7.2 Φ22 组合中空锚杆施工工艺 |
3.7.3 Φ22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 |
3.7.4 注意事项 |
3.7.5 锚杆质量控制及检查 |
3.8 小结 |
第4章 隧址区岩溶段涌水突泥预测研究 |
4.1 岩溶含水构造与隧道涌水 |
4.1.1 岩溶区储水构造 |
4.1.2 岩溶区隧道涌水及岩溶区铁路选线技术 |
4.2 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条件分析 |
4.2.1 岩溶隧道涌水类型 |
4.2.2 岩溶隧道涌水条件 |
4.2.3 岩溶涌水灾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
4.3 隧址岩溶区涌水量的预测 |
4.3.1 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 |
4.3.2 几种涌水量预测方法的计算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岩溶隧道水害防治技术 |
5.1 岩溶隧道水害治理原则 |
5.2 岩溶隧道水害防治方法 |
5.3 坪子上隧道岩溶段涌水突泥控制措施 |
5.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海底隧道施工期塌方机理及处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置方法 |
1.2.2 隧道塌方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 |
1.2.3 隧道塌方支护加固机理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海底隧道施工风险及塌方影响因素 |
2.1 海底隧道施工风险 |
2.2 海底隧道塌方影响因素 |
2.2.1 不良地质条件 |
2.2.2 地下水因素 |
2.2.3 设计因素 |
2.2.4 施工和管理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见隧道塌方支护方法及处置技术分析 |
3.1 隧道塌方处置预支护方法分析 |
3.2 隧道塌方常见处置方法 |
3.2.1 浅埋隧道的塌方处置 |
3.2.2 隧道洞口段的塌方处置 |
3.2.3 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的塌方处置 |
第4章 隧道塌方处置现场处置方法 |
4.1 工程概况 |
4.1.1 事件描述 |
4.1.2 塌方段地质水文情况 |
4.1.3 该段施工方案 |
4.1.4 事件现场照片 |
4.2 塌方原因 |
4.2.1 地质勘探与设计方面 |
4.2.2 现场实施方面 |
4.2.3 应急处理方面 |
4.3 处置情况 |
4.3.1 塌体控制 |
4.3.2 塌体表面处理 |
4.3.3 塌体坡脚加固 |
4.3.4 塌体内部处理 |
4.3.5 拱顶上部塌腔处理 |
4.3.6 隧洞开挖支护 |
4.3.7 塌方体二次开挖支护 |
4.3.8 监控测量 |
第5章 隧道塌方处置计算及优化分析 |
5.1 隧道塌方处置的一般原则 |
5.2 隧道塌方处置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隧道塌方处置优化途径 |
5.3.1 开挖方法选择 |
5.3.2 支护方式选择 |
5.3.3 信息化指导施工 |
5.3.4 提高智能监测水平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裂隙破碎带地段水工隧洞掘进支护参数优化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靠度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水工隧洞支护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断层破碎带新奥法施工及其工程概况 |
2.1 新奥法及其支护结构的作用原理 |
2.1.1 喷射混凝土的作用原理 |
2.1.2 锚杆的作用原理 |
2.1.3 钢拱架作用原理 |
2.2 新奥法隧道开挖的方法和形式 |
2.2.1 全断面法 |
2.2.2 台阶法 |
2.2.3 分部开挖法 |
2.3 工程概况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3.3 水文条件 |
2.3.4 破碎带围岩开挖情况 |
2.4 断层破碎带特点 |
2.4.1 隧道不良地段形成原因 |
2.4.2 地质构造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
第三章 围岩支护参数数值模拟与变量分析 |
3.1 FLAC软件简介 |
3.1.1 FLAC软件的特点 |
3.1.2 有限差分法(FDM) |
3.2 岩土工程非线性本构模型的简介 |
3.2.1 弹性模型 |
3.2.2 非线性弹性模型 |
3.2.3 弹塑性模型 |
3.2.4 粘弹性模型 |
3.3 计算模型 |
3.3.1 模型参数 |
3.3.2 隧道支护结构对围岩作用的模拟 |
3.3.3 衬砌接触问题 |
3.3.4 模型分析 |
第四章 监控量测与现场试验 |
4.1 水工隧洞施工监测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
4.1.1 量测的目的 |
4.1.2 监测的任务 |
4.1.3 监测的内容 |
4.2 施工监测的数据反馈 |
4.3 位移变形监测及其分析 |
4.3.1 水工隧洞围岩变形监测的目的及必要性 |
4.3.2 测点布置与量测频率 |
4.3.3 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
4.3.4 数据预处理、计算与绘图 |
4.3.5 回归分析法 |
4.4 支护参数模拟现场试验分析 |
4.4.1 基本假设 |
4.4.2 模型分组 |
4.4.3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4.5 支护参数优化值与支护承载力 |
第五章 断层破碎带支护参数可靠度分析 |
5.1 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概述 |
5.2 隧道结构的可靠度分析 |
5.2.1 响应面法 |
5.2.2 随机参数确定 |
5.2.3 功能函数数学模型构造 |
5.2.4 模拟步骤方法 |
5.3 计算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9)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节理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2.1 概述 |
2.2 节理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3章 褶皱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向斜构造对隧道中涌水灾害的影响 |
3.2.1 褶皱对涌水影响分析 |
3.2.2 应用--涌水情况探测 |
3.3 背斜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岩溶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峰丛洼地地貌区岩溶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4.2.1 隧道区地质概况 |
4.2.2 隧道施工揭露岩溶及其发育分布规律 |
4.2.3 受地质构造影响岩溶发育规律 |
4.3 槽谷地区岩溶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4.3.1 隧道区地质概况 |
4.3.2 隧道施工揭露岩溶及其发育分布规律 |
4.3.3 受地质构造影响岩溶发育规律 |
4.4 岩溶暗河区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4.4.1 隧道穿越区域地层岩性 |
4.4.2 地形地貌及构造条件 |
4.4.3 水文地质条件 |
4.4.4 武隆隧道岩溶发育分布规律 |
4.4.5 武隆隧道中段2#暗河、3#暗河分布情况及地质分析 |
4.4.6 受地质构造影响岩溶发育规律 |
4.5 小结 |
第5章 断层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逆断层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5.2.1 地质概况 |
5.2.2 隧道施工通过断层时的物探结果 |
5.2.3 开挖验证结果 |
5.2.4 断层对地质灾害的潜在影响 |
5.3 正断层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5.3.1 地质概况 |
5.3.2 洞身开挖揭露状况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断层带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施工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1.2.1 断层带隧道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弱岩层分类及有限差分求解原理 |
2.1 软弱岩层的分类方法 |
2.2 有限差分法求解原理 |
2.2.1 FLAC3D有限差分法简介 |
2.2.2 FLAC3D有限差分求解过程 |
2.3 开挖与支护过程的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断层带隧道循环进尺优化及不同影响因素分析 |
3.1 前言 |
3.2 石塘隧道工程概况 |
3.3 断层带隧道施工对策 |
3.3.1 施工原则 |
3.3.2 施工对策 |
3.3.3 施工支护措施 |
3.4 断层带深埋隧道循环进尺优化数值模拟 |
3.4.1 隧道模型基本假定 |
3.4.2 隧道模型参数选取 |
3.4.3 模型建立 |
3.4.4 F9断层破碎带开挖进尺的优化分析 |
3.5 不同影响因素对断层带开挖循环进尺围岩稳定性分析 |
3.5.1 隧道埋深对断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及变形规律 |
3.5.2 断层宽度对断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及变形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埋隧道穿越断层带施工方法优化 |
4.1 前言 |
4.2 断层破碎带一般开挖方法 |
4.3 不同施工方法穿越隧道断层带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1 两台阶法穿越隧道断层带围岩稳定性分析 |
4.3.2 预留核心土法开挖穿越断层带稳定性分析 |
4.3.3 单侧壁导坑法穿越断层带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
4.4 施工方法比选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
5.1 前言 |
5.2 隧道断层带监控量测内容 |
5.2.1 超前地质预报及现场观察记录 |
5.2.2 拱顶下沉与周边位移量测 |
5.2.3 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格栅喷锚施工支护在断层破碎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PPP项目建设方案的研究[D]. 史瑞泽.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2]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韩志林. 长安大学, 2019(01)
- [3]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收敛监测与支护时机研究[D]. 韦乐.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4]蒙华铁路中条山隧道高地应力F7断层软岩破碎段施工技术[J]. 刘成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S1)
- [5]软弱围岩条件下公路隧道拉锚支护结构试验分析[D]. 张扬帆.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5)
- [6]林织铁路坪子上隧道岩溶段地质灾害研究[D]. 苟仲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7]海底隧道施工期塌方机理及处置方法研究[D]. 张澄宇.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8]裂隙破碎带地段水工隧洞掘进支护参数优化及可靠性分析[D]. 王春阳.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4)
- [9]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D]. 何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10]断层带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施工方案优化[D]. 周凯.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