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厦汽车重组 闽台合作建造车业旗舰(论文文献综述)
唐璐[1](2018)在《历史商业街区的功能再生与改造设计研究 ——以闽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02年文物保护法将历史街区划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考量范畴后,部分地区便开始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更新,但由于经验较少,很多地区的保护更新尚未达到很好效果,并且部分具有保护价值的街区未被列为保护对象。随着“旧城更新”“城市修补”等政策的提出,政府专家学者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数目,同时对于已列为历史街区的对象进行新一轮的保护规划,以便更好地保护历史街区。历史商业街区兼具历史建筑价值和历史商业价值,相较于住宅型历史街区,其涉及保护原有的商业形态和促进其经济繁荣等内容。因此,本文从历史商业街区功能入手,对闽南地区近年进行改造更新的三条街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收集,梳理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街区内功能演变情况并作以分析,并对受功能演变影响且规划中较少提及的街区内单体建筑改造设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寻求从功能再生和建筑改造两方面提出历史商业街区保护更新策略。论文首先梳理了历史商业街区发展起源、更新历程、现状特征,并对本文选取的三个典型案例基本情况做以陈述。其次,依据实地调研获取信息数据和相关规划资料进行整理和对比,从功能演变和建筑改造设计两方面,将街区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展开叙述。功能再生分别从街区功能、街道功能、建筑功能(即零售业业种)三方面入手,分析在政府政策引导、市场经济调节影响下的功能演变情况,并着重关注旅游文化产业在街区内发展情况。建筑改造设计首先从受功能改变影响的过渡空间、室内空间改造设计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改造中材料选取、设备遮挡、氛围烘托三方面设计细节经行分析研究。再次,选取与闽南地区历史商业街区形式相近且保护更新较好的案例——台北迪化街,分析其在功能再生及改造设计方面的策略及成果。最终,结合自身和案例的研究,得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情况的历史商业街区功能再生与建筑改造实施策略,促使历史商业街区在经济发展和保护更新两方面实现发展。
林坚[2](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景秀艳[3](2007)在《网络权力及其影响下的企业空间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和地方化并行的时代,生产网络的功能与影响日趋凸现,经济地理学对其关注日渐增多。与国内学者从价值链治理对地方生产网络或产业集群升级影响的视角来研究地方生产网络不同,本文主要研究关键行为者与网络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网络权力对企业空间行为的影响。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分别对企业权力、网络治理与企业的投资空间决策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利用地理学相关理论,通过解析网络内部关系来阐释网络企业空间行为现象。本文构建了网络权力这一概念,认为在特定的企业网络中,一个企业动员获驱使其他企业实现自身意愿、满足自身利益需求的能力。笔者首次从全球生产网络及权力结构、地方生产网络及权力演化、网络权力的全球与地方契合三个方面对网络权力的形成演化和治理机制加以阐释。并从网络权力空间分布的等级性及网络权力所引发的空间跟随效应等视角出发,分析了企业群体行为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影响,对基于单体企业投资的区位理论进行补充、更新。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及理论研究,笔者认为,在生产网络中,存在生产型领导公司和购买型领导公司两类基本的权力中心。网络权力治理则可分为领导型、关系型、模块型三种模式,并表现出全球和地方二维空间尺度。在内部企业差别化成长和全球大公司的共同影响下,原生型地方生产网络权力从对称向非对称方向演化;非原生型地方生产网络权力结构保持了原有的非对称特征。购买型领导公司主要采用外包购买方式,通过地方生产网络中的主要供应商,对地方生产网络进行控制。生产型领导公司则通过母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权力互动,来实现与地方生产网络的链接。网络权力己成为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跨界迁移时,需考虑自身与母地生产网络、投资地生产网络的依存关系。全球生产网络的权力结构与企业区位具有耦合性。网络权力地位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网络区位决策影响力。生产网络的空间转移、扩张往往是在全球和地方领导公司驱动和影响下完成的。生产型领导公司具备较强的区位选择能力、区位优势利用能力及区位优势再造能力,能带领网络成员迁移。购买型领导公司能借助其权力影响,驱使地方领导公司(主要供应商)带领网络成员向成本低地或目标市场进行转移,或对现有生产网络进行重组。发育完善的地方网络也可影响领导公司的区位选择。本文以福建东南汽车城及晋江石狮服装产业的QL公司作为实证案例,分析了汽车和服装生产网络的权力关系及其空间行为。笔者认为,汽车产业是典型的生产者驱动型产业,其网络权力呈现金字塔结构,品牌汽车制造公司位居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汽车制造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引发原供货商的空间跟随。随着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出现,部分汽车生产网络出现类似品牌购买商组建的OEM、ODM网络权力治理模式。而服装产业是典型的购买者驱动型产业,掌握研发设计、品牌和营销渠道的品牌营销商、零售商、制造商成为服装生产网络的领导公司。原生型本土领导公司对母地供货商具有较强的依赖,本地网络治理的关系型特征明显。但是,出于提升自身在生产网络中权力地位的考虑,原生型领导公司也通过与区外相关企业合作,获取异质资源,来维持和提升自己的网络权力地位。
郑文义[4](2007)在《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战略环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介绍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概况入手,简要介绍东南汽车成立背景、成长步伐、各方股东的基本情况、管理架构、主要产品情况。通过PEST工具分析了企业目前面临的宏观环境。在对汽车行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行业的目前形势和发展趋势,并做出初步的市场预测,通过预测分析表明中国的汽车行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接着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东南汽车面临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而且对东南汽车内部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上述这些分析,总结出东南汽车目前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得出东南汽车处于机会大于威胁的外部环境之中的结论,同时对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作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应用SWOT矩阵分析方式,得出公司目前应采用扭转型战略。本文根据公司采用的战略特点,制订出公司在未来3~5年内的战略目标。强调实施差异化战略,突出三菱汽车动力、性能等高品质高品位特点;发挥轻型客车10年累积的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消化三菱汽车先进技术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应用了PEST、波特五力模型、SWOT等有关分析工具对东南汽车发展战略环境进行分析。
林星[5](2004)在《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近代福建城市为研究对象。在福建这个独特的区域内,以福州和厦门为龙头,以开埠为契机,福建城市开始了百年缓慢而曲折的近代化历程。全文以城市近代化作为主线,力图全面深入地反映近代福建城市经济的成长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变迁,探析城市发展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导论部分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进而说明本文的相关概念、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基本史料。 本文试图对福建近代城市的历史作多角度的长时段的分析,将分段叙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顺序,以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中华民国建立和抗日战争爆发作为切点,将近代福建城市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主要从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城市发展的概况。各章之中分节讨论贸易商业、金融、工业、城市建设等。上篇包括以下几章: 第一章是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主要探讨生态环境对福建城市的影响和古代福建城市的历史沿革、发展概况和特点。第二章是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时间跨度是1843年开埠到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这一阶段是福建城市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发展的起步时期。主要叙述开埠后福建城市贸易商业、工业、金融、城市建设方面的初步近代化。第三章是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时间跨度是1912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一阶段是城市初步发展时期。主要阐述民国建立后福建城市贸易商业、工业、金融、城市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是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即从抗战爆发到1949年。这一阶段福建城市处于相对停滞状态。沿海城市发展滞缓,内地城市有了一些发展。 下篇是横向的专题研究,选择一些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力图从多层面反映城市的变迁。包括以下几章: 第五章是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主要探讨福州和厦门作为福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以及城市和附近乡村的互动关系。第六章是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人口的结构,城市中的外国人,以及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出现的变化。第七章是城市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发展。讨论的是近代教育的发展、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第八章是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主要阐述衣食住行,宗教信仰,婚丧嫁娶,闲暇生活等方方面面风俗的嬗变。 结语部分是对福建城市发展的整体考察。着重对福建城市近代化的动力、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近代化成效及制约因素进行探讨。
赵怡本[6](2004)在《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都澳地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作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特别是随着温福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温福铁路即将开工,宁德至景德镇高速公路提前规划建设,三都澳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期。为促进宁德市在2l世纪前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研究选择三都澳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全面分析其港湾资源、十地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气候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在宁德市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研究,认为深水港湾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三都澳是宁德市最人的潜在优势,必须把三都澳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在三都澳海岸带建设人型区域性甚至枢纽性中转港口,布局临海工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努力培育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中心城市,构筑三都澳海岸带的便捷交通系统,探索了在沿海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并在实践上提山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为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白珂[7](2002)在《福厦汽车重组 闽台合作建造车业旗舰》文中指出入世给国内汽车工业带来了空前的兼并,联合、重组。继上汽兼并奇瑞、柳州五菱,江淮汽车集团联合重组安凯客车,华晨集团控股一汽金杯、三江雷诺之后,福厦汽车联合重组也在历时6年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福厦汽车重组 闽台合作建造车业旗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厦汽车重组 闽台合作建造车业旗舰(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商业街区的功能再生与改造设计研究 ——以闽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鼓励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
1.1.2 新常态下历史商业街区发展优势显现 |
1.1.3 我国历史商业街区功能更新面临的困境 |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2.1 历史商业街区 |
1.2.2 历史商业街区的功能 |
1.2.3 功能再生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框架 |
第2章 历史商业街区发展历程及闽南地区典型案例概述 |
2.1 历史商业街区发展历程 |
2.1.1 历史商业街区起源 |
2.1.2 历史商业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2.1.3 历史商业街区现状特征 |
2.2 闽南地区典型案例的选取及其历史沿革 |
2.2.1 泉州西街 |
2.2.2 厦门中山路 |
2.2.3 漳州台湾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历史商业街区功能演变的特征及影响研究 |
3.1 城市视角下历史商业街区的街区功能增加 |
3.1.1 历史商业街区规划功能定位的转变 |
3.1.2 街区具有提升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功能 |
3.1.3 街区契合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充当城市生产力 |
3.2 步行化策略下历史商业街区的街道功能演变及其对建筑过渡空间的影响 |
3.2.1 历史商业街道步行措施及交通转换处理 |
3.2.2 历史商业街区街道景观增加 |
3.2.3 历史商业街区街道空间中休闲、商业、展示功能植入 |
3.2.4 街道功能演变对建筑过渡空间的影响分析 |
3.3 历史商业街区商业业种业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建筑改造设计的影响 |
3.3.1 零售业业种数量变化特征 |
3.3.2 零售业业种分布变化特征 |
3.3.3 政策指导的业态与地租支付能力矛盾促使店铺功能复合化 |
3.3.4 业种业态变化对建筑空间需求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历史商业街区中建筑适应功能再生的改造设计研究 |
4.1 旅游商业发展影响下历史商业街区建筑过渡空间的应变设计研究 |
4.1.1 对骑楼五脚基空间传统行为的展示性设计分析 |
4.1.2 呼应步行街的门头设计的主导要素分析 |
4.1.3 商业空间扩大影响下“宅店分离型”骑楼建筑“楼梯”空间设计分析 |
4.2 基于业种变化与功能复合的历史商业街区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
4.2.1 顾客空间与商品空间的公共性增加 |
4.2.2 室内商业空间利用率提高 |
4.2.3 功能复合后多种功能分布方式及流线优化 |
4.3 再生功能空间设计的细节处理研究 |
4.3.1 建筑改造中非“修旧如旧”材料的选用处理 |
4.3.2 空调消防电力设备的有机融入 |
4.3.3 室内空间历史文化氛围的烘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典型案例实地调研分析与启示 |
5.1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的历史发展与保护更新概况 |
5.1.1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发展沿革与产业文化 |
5.1.2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 |
5.1.3 台湾历史商业街区建筑保存及改造建筑管制条令 |
5.2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建筑空间再利用案例 |
5.2.1 民艺埕 |
5.2.2 米粮桁 |
5.2.3 阿嬷家 |
5.3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功能再生方式 |
5.3.1 传统产业业种多机制保存 |
5.3.2 文创产业带动保存机制 |
5.3.3 街区活动对街区保存的促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历史商业街区功能再生及建筑改造实施的主要策略 |
6.1 明确历史商业街区功能定位 |
6.2 合理疏导交通,完善街区步行交通体系及步行环境 |
6.3 零售业业种结合区位历史条件合理布局统筹发展 |
6.4 设计结合生活商业功能丰富活化建筑空间 |
6.5 历史文化元素多元置入过渡空间及室内空间 |
6.6 增设街区建筑管制法规,加强建筑师改造设计参与度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泉州西街、厦门中山路、漳州台湾路、台北迪化街商业统计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二、产业转移理论 |
第四节 博弈论 |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
一、产业结构 |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
一、区域分布 |
二、区域演进 |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
一、GDP总量大 |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
四、投资成本低 |
五、人才储备多 |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
七、政策环境好 |
八、区位条件优越 |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
一、产业升级 |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
一、基本格局 |
二、区域定位 |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
三、产业集群战略 |
四、科技人才战略 |
五、科技园区战略 |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
二、合作生产模式 |
三、良性竞争模式 |
四、资源整合模式 |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3)网络权力及其影响下的企业空间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文摘 |
图录 |
表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命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创新与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网络权力的相关理论渊源 |
2.3 企业空间行为的相关理论剖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权力及网络治理 |
3.1 网络权力及其运作机理 |
3.2 生产网络的结构与权力治理 |
3.3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权力的结构演绎 |
4.1 生产网络的成因及空间分布 |
4.2 全球生产网络组织结构及权力关系 |
4.3 地方生产网络权力关系 |
4.4 网络权力的全球与地方二维契合 |
4.5 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权力影响下的企业空间行为 |
5.1 网络权力的空间性 |
5.2 网络权力结构与组织结构的空间耦合 |
5.3 网络权力对企业空间行为影响机理 |
5.4 网络权力影响下的领导公司空间行为及影响 |
5.5 网络权力影响下网络成员的空间适应行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服装生产网络权力及其领导公司空间行为 |
6.1 服装生产网络及其权力结构解析 |
6.2 石狮服装网络权力及QL公司发展历程 |
6.3 QL公司网络权力及其空间行为 |
6.4 小结 |
第七章 汽车生产网络权力及其影响下非原生网络形成 |
7.1 汽车生产网络及其网络权力的形成 |
7.2 东南汽车城网络权力关系解析 |
7.3 东南汽车城生产网络的形成及其空间效应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创新点 |
8.2 主要结论 |
8.3 新的政策思路 |
8.4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图一 |
附图二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战略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公司概况 |
第一节 公司成立概况 |
第二节 公司成长步伐 |
第三节 公司股东基本情况 |
第四节 公司管理架构 |
第五节 主要产品情况 |
第三章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发展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政策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文化对汽车行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技术发展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第四章 汽车行业状况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近年来汽车市场回顾 |
第三节 汽车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
第四节 行业发展形势及需求预测 |
第五章 公司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
第一节 现有竞争者的力量 |
第二节 潜在进入者的力量 |
第三节 替代者的的力量 |
第四节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五节 客户的议价能力 |
第六章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状况 |
第二节 生产和技术情况 |
第三节 人力资源 |
第四节 财务分析 |
第七章 公司SWOT分析 |
第一节 竞争环境中存在的机遇 |
第二节 竞争环境中存在的威胁 |
第三节 竞争优势 |
第四节 竞争劣势 |
第五节 SWOT矩阵模式分析与结论 |
第八章 东南汽车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东南汽车战略目标 |
第二节 东南汽车的战略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理论方法 |
第四节 主要资料情况 |
上篇 |
第一章 福建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 |
第一节 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 古代福建城市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1843-1911年) |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兴盛 |
第二节 近代金融业的产生 |
第三节 近代工业的起步 |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兴起 |
第三章 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1911-1937年) |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发展 |
第二节 金融业的转型 |
第三节 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开展 |
第五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
第四章 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9年) |
第一节 沿海城市的停滞 |
第二节 省会内迁与内地城市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抗战后城市的恢复和萧条 |
下篇 |
第五章 区域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 |
第二节 城乡关系的透视 |
第六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 |
第一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 |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分析 |
第三节 城市中的外国人 |
第四节 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的变化 |
第七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的发展 |
第一节 近代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
第八章 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 |
第一节 晚清社会风俗的初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社会风俗的嬗变 |
结语: 对近代福建城市变迁的总体考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地理位置与区城范围 |
二 经济区位 |
三 研究的背景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研究的现实意义 |
六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海岸带特性和海岸带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海岸带的定义及其开发利用特性 |
第二节 海岸带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区域经济理论 |
第二章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评价 |
第一节 宁德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评价 |
第三节 自然资源评价 |
第四节 区域资源特征 |
第三章 三都澳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状况 |
第二节 市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中心城区(蕉城区)在市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四节 宁德市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 |
第五节 历史上制约宁德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的提出和思想内核 |
第二节 宁德发展战略的演进 |
第三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战略意义 |
第四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五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总体方向和重点 |
第六节 产业结构重构与提升策略 |
第七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空间布局 |
第五章 三都澳海岸带港口资源评价与港口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港口资源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三都澳海岸带港口现状分析与开发评价 |
第六章 建设三都澳海岸带临海工业基地 |
第一节 三都澳海岸带建立钢铁产业基地的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日本发展临海钢铁产业的成功经验 |
第三节 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第三节 三都澳海岸带发展临海钢铁产业的重要意义 |
第七章 优化三都澳海岸带经济结构和城镇体系格局 |
第一节 中心城市功能再造 |
第二节 城市发展容量分析 |
第三节 城市规模分析预测 |
第四节 城市景观生态结构营造 |
第五节 理想城市空间结构 |
第六节 城市战略空间与整合 |
第七节 城市形象设计 |
第八节 城市流动空间组织 |
第八章 三都澳海岸带农业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一节 农业土地资源及其评价 |
第二节 生物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八章 三都澳海岸带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战略 |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貌和特色 |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节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战略 |
第九章 三都澳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加强三都澳海岸带规划、搞好国土综合治理 |
第二节 完善管理法规制度,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第三节 坚持开发治理结合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
第四节 增加投入,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致谢 |
四、福厦汽车重组 闽台合作建造车业旗舰(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商业街区的功能再生与改造设计研究 ——以闽南地区为例[D]. 唐璐. 华侨大学, 2018(01)
- [2]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 [3]网络权力及其影响下的企业空间行为研究[D]. 景秀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4]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战略环境分析[D]. 郑文义. 厦门大学, 2007(08)
- [5]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 林星. 厦门大学, 2004(04)
- [6]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D]. 赵怡本.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8)
- [7]福厦汽车重组 闽台合作建造车业旗舰[N]. 白珂. 中国经营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