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70 倍频器、分频器、混频器、变频器、移相器(论文文献综述)
谢启隆[1](2021)在《Ka波段小型化雷达前端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雷达自诞生以来,无论军事还是民事都有着大量的应用,如反恐预警、搜索警戒、导航、交通测速等等。随着技术的发展,雷达的性能和体积成为了各应用领域关注的重点,这就必然推动着雷达朝高性能、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毫米波具有波长短,穿透能力强,波束窄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得毫米波雷达易实现小型化,工作更可靠,分辨力更高。雷达前端是雷达系统的关键部件,研制一款高性能、小型化的雷达前端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基于雷达前端理论,结合小型化、高性能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工作于Ka波段的小型化雷达前端。该前端可以分为频综,发射机,接收机三个功能模块。频综产生三路同步信号和一路收发共用的本振信号;发射机将中心频率750 MHz的中频信号上变频到Ka波段,放大后直接送入天线辐射出去;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被天线接收,而后经接收机滤波、变频、放大处理后中心频率变回750 MHz,送入信号处理单元。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雷达的作用及分类,阐明了雷达前端在雷达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毫米波频段及毫米波雷达的优势,并对国内外小型化前端电路发展现状做了调研。其次介绍了设计雷达前端需要用到的理论基础。包括发射机、接收机、频综的原理及主要参数;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脉冲调制电路、微带-波导过渡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参数。而后基于理论和设计要求,提出了雷达前端的总体方案;对器件进行选型并绘制了原理图和版图,设计了腔体。完成加工和装配工作后,对设计实物展开调试和测试,记录所有指标的测试结果。最后总结全文的主要工作,实测指标,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下一步可改进的方向。
林凯[2](2021)在《一种基于锁相环的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第五代(5G)无线通信有望在2025年代初部署。频率综合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可以生成激励信号,并在各种上变频和下变频方案中用作本地振荡器。频率综合器目前广泛的用于许多现代设备中,例如无线电接收器,电视,移动电话,无线电话,对讲机,无线电通信,有线电视转换器,卫星接收器和全球定位系统中,因此研究一款高性能的频率综合器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频率综合器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和关注。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本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初步简要的介绍了频率综合器的发展历程,说明频率源设计是现代通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电子战争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接着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频率源设计的最新情况和所发表的文献,详细的说明频率综合器设计发展的趋势和设计工艺上的变化。介绍了频率源综合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指标,主要包括频率准确度、相位噪声、射频输出功率、频谱纯度。同时还介绍了锁相环的相关理论,说明了锁相环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的电路构成,为后续的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本文实现了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的设计方案和电路。为方便设计,从该电路的主要性能参数设计目标出发,按照电路的工作频段和功能,将整个模块分为锁相环电路、参考频率电路、混频器电路、中频电路以及供电控制电路五个部分。第三章将先介绍总体电路设计,再分为五个小结对这五个电路进行介绍。然后对于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测试的相关信息详细给出了测试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主要的测试项目为f0信号的频率准确度、相位噪声以及杂散抑制度,同时还测试了f0±75k Hz信号的频率准确度。尽管主要的测试项均满足指标要求,但要看到在相位噪声、杂散抑制度等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最后对本论文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概述了本文课题的设计方式、实现步骤以及元件的选择与设计标准。然后阐述了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包括锁相环电路的供电、输出信号的杂散抑制、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为针对本课题设计中几个主要的不足点进行的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条落实,继续努力以提高该模块的性能指标。
侯杰[3](2020)在《U波段监测接收机毫米波前端电路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长期以来的发展与进步,不管是对社会整体生产还是对人们生活便利的方面来说,其发展已经与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电磁波长久以来,作为无线通信的主要载体,电磁频谱资源一直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非常宝贵并且稀缺的资源。近年来,通信领域逐渐将研究方向投入到了更高频段的通信传输技术当中,尤其是频率更高、频带更宽、波长更短、保密性更强的毫米波段,希望开拓更大的信道容量与传输速率,并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本文研究的正是应用于毫米波段通信的接收机前端系统,研究内容来自于科研项目课题,主要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U波段毫米波监测接收机前端电路,对U波段内指定的监测频段信号进行扫描接收,经过下变频输出到中频进行相应的数字解调处理,作为监测接收系统平台整体的前端工作,应用于空间通信当中。本文的研究方式为先结合理论分析设计方案,仿真验证,后进行实物测试,主要的工作内容为:1.首先介绍毫米波接收机前端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态。然后分析了常见的接收机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的参数指标,以及锁相环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指标分析确定接收机电路各模块的基本架构。2.根据确定的架构,给出整个毫米波接收机的设计方案,并分别完成接收链路与频率源模块的结构方案设计,以及对应电路的元器件选型,采用Genesys软件进行链路仿真,验证设计方案可行性。3.针对接收链路上要用到的单元模块元件,采用ADS软件进行设计与仿真,调谐并优化元件模型电路的尺寸参数,并将设计完成的单元模块元件导入到PCB设计图中。4.完成接收机系统各个模块的电路设计,采用AD软件设计并制作出整个接收机前端系统PCB实物,最终实现的接收机尺寸为76.5mm*69mm,实现了小型化设计以及兼容整个硬件平台的目标。最后搭建测试平台,对接收机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频率源模块与接收电路的设计基本达到系统的指标要求,能够实现毫米波段信号的监测接收功能。
翁瑶[4](2020)在《基于AD9371的Ku波段数字化T/R组件研究》文中认为T/R组件是相控阵系统的核心。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相控阵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和移动通信等领域。21世纪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时代,这对相控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智能化和小型化是相控阵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实现这些的关键在于发展相控阵系统的核心——T/R组件。针对T/R组件的数字化和小型化的发展需求,本文基于高集成度的宽带射频收发芯片AD9371,结合I/Q变频技术和锁相环技术,研制了一套四通道Ku波段数字化T/R组件。该数字化T/R组件包括软件无线电部分(AD9371)、Ku波段射频链路、时钟与本振和电源四大部分。2片AD9371将来自JESD204B接口的数字信号转换成4个通道的L波段射频信号;Ku波段射频链路通过放大、I/Q混频和滤波,实现L波段射频信号和Ku波段射频信号之间的频谱搬移;时钟与本振能产生高品质的时钟信号和本振信号,并实现T/R组件之间的同步功能;电源部分将12V主电源转换成各个部分需要的电源,为各个部分供电。本文从首先介绍了数字化T/R组件研究背景和发展状况。接着介绍了数字化T/R组件用到的理论基础,包括相控阵、模数转换、混频器、锁相环和传输线相关理论。基于这些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Ku波段数字化T/R组件的方案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和印刷电路板设计。之后展开加工和测试工作,测试结果满足设计预期。最后总结了本文的成果和不足,提出了下一步可开展的工作内容。
任光源[5](2020)在《W波段空间场幅相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毫米波具有通信容量大、成像分辨率高、制导精度高等显着优点。随着5G毫米波的推广与应用,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所涉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已经快速向W波段发展。W波段的微波器件由于插入损耗等因素多采用波导结构,尤其在大功率传输和发射应用下,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高的功率容量,波导结构通常还需要进行过模设计,伴随而来的则是器件的测试。空间辐射场的幅度和相位测试是检测这类毫米波器件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对W波段空间场幅相测试技术的研究,提出利用扩频模块和鉴相芯片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种小型化、低成本、操作简单的W波段幅相测试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毫米波的特点,并综述了幅相测试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然后基于超外差接收机结构设计了幅度测试子系统,并利用微波鉴相器件设计了相位测试子系统,再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W波段空间场幅相测试系统。针对相位测试子系统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发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多个支路相位相参性问题,进一步改进并完善系统方案。2.针对对测试系统各模块展开具体设计。设计了基于锁相环的宽带频率合成源,测试结果表明频率源具有优异的相位噪声和杂散抑制,完全满足系统的指标要求。利用HFSS软件对基于鳍线的WR10波导微带过渡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在全波导带宽内反射系数优于20dB,插入损耗小于0.3dB。基于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和倍频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设计了W波段放大器、基波混频器和倍频器;为了提高变频接收机的灵敏度,还设计了窄带微波幅度和相位检测电路。W波段较短的导波波长很容易引起器件腔体的谐振,文中还重点解决了腔体的谐振问题。在系统整体级联与调试过程中,对遇到的灵敏度、动态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3.利用所研制的幅相测试系统对W波段双工器进行了测试,实际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得较好,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可以满足W波段器件实际的测试需求。
杨帆[6](2020)在《用于宽带自组网的变频器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微波毫米波在现代科技社会的信息传递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自组网通信系统逐渐崭露头角。自组网中每一个终端都具有主机和路由器两种功能,可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和便捷化。由于信号不仅需要在基带进行多种处理而且还需要在较高频段进行传输,于是存在上下变频这一问题。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信息传输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研制了一个Ku波段的时分双工上下变频收发器,可将低频信号混频至较高频段进行发送,同时可接收高频信号并混频至较低频段进行处理。针对变频收发系统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课题指标要求发射通路上将-20d Bm的1GHz信号上变频至20d Bm的Ku波段14GHz~16GHz信号进行发送;接收通路上将接收到-5d Bm的Ku波段射频信号,并下变频至1GHz。经研究分析,确定了两次变频的系统方案,将1GHz信号首先变频至4GHz,再与10GHz~12GHz的本振信号混频至14GHz~16GHz。并利用单刀双掷开关完成上下两路的选择切换。然后,对论文设计中所需的滤波器进行设计仿真。本文设计了4个滤波器,分别为4GHz扇形低通滤波器、4GHz交指带通滤波器、14GHz~16GHz交指带通滤波器和14GHz~16GHz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课题使用Wasp-net的快速设计向导功能完成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效率。对14GHz~16GHz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对上下变频收发器的细节进行设计仿真,调整细节直至链路预算结果满足课题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具体框图并制作实物。软件程序包括PC端程序和单片机固件,并结合硬件进行实物测量。上变频链路测试结果中,输出14GHz~16GHz的范围内功率均在19.2d Bm以上,平坦度为3d B,输出三阶交调截取点约为30d Bm,输出15GHz处相位噪声为-86.12 d Bc/Hz@10KHz。下变频链路在输入-5d Bm的14GHz~16GHz范围内输出1GHz功率均在-9.7d Bm以上,平坦度为2.8d B,输出三阶交调截取点约为8d Bm,输入15GHz时输出1GHz处相位噪声为-92.5 d Bc/Hz@10KHz。输入-5d Bm的6GHz~8GHz信号,镜频抑制度约为88d Bc。在实验环境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上下变频器的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工程实现。
吴瑞南[7](2019)在《Ka频段通用宽带地检射频收发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卫星通信传统频率资源的逐步饱和,开发Ka频段卫星通信的时机与技术基础已经成熟。因此各国对Ka频段通信产品的需求与研发力度不断提升,这就对Ka频段地面检测设备提出更多的需求与更高的要求。射频收发系统是通信检测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指标直接决定整个检测设备的性能。本文以标准化、高性能为目标,基于微组装工艺,完成对Ka频带通用宽带地检射频收发系统的研制。本文首先针对射频测试设备与宽带高性能Ka频段收发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并对其做出总结性介绍。以此为基础提出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收发系统技术指标。通过对比几种常用方案,优选出性能最佳的“超外差”作为系统变频架构,选定一中频为3030MHz,基带中频为70MHz,对射频宽带进行频率划分,并根据系统指标要求分别对收发系统进行详细地设计与仿真。该收发系统能够满足绝大多数Ka频段卫星通信产品的检测需求,且能兼容于同标准的S-、C-、X-频段地检系统。其次,本文对收发系统有源芯片进行调研选型,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减少对国外芯片的依赖,实现国产化。同时本文对系统中关键性的无源器件进行了优化,主要包括:无源滤波器的小型化、分支线定耦高阻线的实现与宽带匹配结构设计。对于射频滤波器,分别设计出带内插损低于3dB,近端杂散抑制高于40dBc的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与平行耦合线滤波器,在此基础上通过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技术与交指线结构分别对两者进行小型化。对于中频滤波器,设计出基于缺陷地技术,采用SRR结构,一中频处插损<2dB,二次谐波抑制度>35dBc的低通滤波器。对于Ka频段分支线定向耦合器,采用DGS技术解决分支线阻抗过高、工艺难实现的缺陷。对于宽带过渡结构,采用短节变阻线结构,在有限面积内完成Rogers5880微带与陶瓷薄膜介质之间的阻抗变换。最后,根据通用标准尺寸与系统设计方案对信号链路、电源控制电路及腔体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其单模块尺寸为147*87*14mm3。其中射频链路结构采用加载载片的方法实现器件的便携式拆装。最终加工实物,并对整机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收发系统实现4GHz宽带覆盖,谐杂波抑制>90dBc,发射系统输出动态范围-50~10dBm,1dB压缩点>14dBm,输出平坦度<±0.5dB;接收系统接收动态范围覆盖-60~30dBm,最大增益>60dB,噪声系数<12dB。
刘志强[8](2019)在《高性能微波频率源与毫米波FMCW射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波毫米波频率源是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和测试测量设备等电子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其相位噪声特性、杂散抑制性能和扫频线性度等指标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系统射频前端向更高频段和更宽带宽的方向发展,对频率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实现高性能微波频率源和毫米波射频前端为目标,研究了基于Delta-Sigma调制器(Delta-Sigma Modulator,DSM)的宽带小数N分频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DDS驱动PLL的高线性度扫频源、低相位噪声的混频PLL等频率源,以及毫米波调频连续波(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射频前端中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对频率源扫频状态下的相位噪声理论模型、扫频线性度精确测量方法、杂散抑制技术、频率源相位噪声和扫频线性度对射频前端性能的影响,以及基于相参本振源的毫米波射频前端中相位噪声抵消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内容:1、应用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模型(Linear Time Invariant Continuous Time Model,LTI-CTM),建立了基于高阶有源环路滤波器的DSM宽带小数N分频PLL在线性扫频状态下的相位噪声理论模型。将环路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和线性扫频稳态条件相结合,得到了PLL线性扫频稳态相位误差与环路参数的函数关系,将传统的基于低阶无源环路滤波的PLL的稳态相位误差理论模型推广应用到了宽带扫频源中更加常用的基于三阶、四阶有源环路滤波器的PLL的相位噪声分析,得出了在给定稳态相位误差情况下扫频斜率和环路参数应满足的条件。设计了基于DSM小数N分频PLL技术的双频X波段频率源和C波段宽带扫频源,对其相位噪声、杂散抑制等指标进行了仿真、测试与分析。测量了宽带线性扫频状态下不同电荷泵增益和扫频斜率时的小数N分频PLL分频端口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验证了关于扫频状态下相位噪声的理论模型。2、提出了一种分段采样并结合数字域Weaver接收机架构信号处理方案的宽带线性扫频信号线性度的精确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下变频技术,通过切换本振频率将高频宽带线性扫频信号变换为可直接采样的中频扫频信号,在扫频同步信号和延时采样触发信号的控制下,对指定时间长度的扫频信号采样,在数字域拟合出与采样信号扫频斜率相同的理想线性扫频信号作为Weaver接收机的第一本振,采样信号经过数字混频后变换为近似于点频的低中频信号,解决了宽带扫频信号的滤波和镜频干扰抑制问题,降低了幅度噪声和杂散对瞬时频率解调精度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进行实验验证,设计了高线性度的DDS和DDS驱动的宽带整数分频PLL电路,实验结果表明频率步进、时间步进和扫频斜率是影响扫频线性度的重要因素。上述方法还应用于测量基于DSM的宽带小数N分频PLL的扫频线性度,考察了环路带宽、电荷泵增益和扫频斜率对线性度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线性度测量方法为线性FMCW雷达研制生产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简单实用、高精度的线性度测量手段。3、在全面分析频率源和射频收发系统中的常见杂散来源的基础上,研究了包括优化频率分配和PLL环路带宽、带通/带阻滤波、吸收型滤波、优化射频方案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杂散抑制方法,为后续研制高性能雷达、通信系统等提供了丰富、灵活的技术手段。为了减小传统波导滤波器的体积且便于与平面电路集成,基于空气填充基片集成波导(Air-Filled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AFSIW),设计了多款新型的高性能滤波器及过渡电路。此外,基于高品质因数的AFSIW谐振器设计了一款低相位噪声振荡器,由于消除了谐振器内部的介质损耗,实现了比传统SIW振荡器低约10d B的相位噪声指标。4、深入研究了基于相参本振源架构的FMCW雷达系统的相位噪声对消机理,提出了包含本振源相位噪声与射频链路附加相位噪声的完整的相位噪声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中各节点的相位噪声特性及其抵消效应,讨论了系统附加相位噪声对接收机输出信号相位噪声的影响,为相参本振源设计和系统相位噪声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短毫米波人体安检主动成像雷达为应用背景,设计了一种采用混频锁相架构的C波段低相位噪声双路频率源,并成功应用于W波段FMCW收发前端中。W波段收发前端的实测相位噪声抵消比达到了17 d B以上,验证了所建立的相位噪声模型及理论分析结果。5、针对机场跑道外来物(Foreign Object Debris,FOD)检测雷达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以宽带DSM小数N分频PLL为扫频源的W波段FMCW雷达射频前端的系统设计方案。根据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EIRP)、探测距离、FOD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Cross Section,RCS)和分辨率等系统指标,确定了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接收输入功率范围等射频链路关键技术指标。在深入分析频率源相位噪声和扫频线性度对FMCW雷达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DSM小数N分频PLL的点频源和三角波调制线性扫频源的方案与相关指标。进行了射频前端详细方案设计,研制了关键电路模块并完成了系统集成与测试,系统具备自检、状态监测和接收保护能力。将射频前端与天线系统集成,成功实现了FOD检测雷达前端样机,并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了多种FOD样品的探测。
王化磊[9](2019)在《基于FMCW安防雷达的系统前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FMCW雷达即为调频连续波雷达,其作为一种短距离测量雷达,可以对静态目标或者动态目标进行距离或速度的测量。相对于市场上主流的几种安防产品而言,FMCW安防雷达能够完全覆盖监测区域,且具有无速度盲点、距离盲区小、分辨率高、能进行目标跟踪等优点。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77GHz频段的FMCW安防雷达前端系统方案,该前端系统能够对不同检测距离有不同的检测范围,适用于划分安全区、预警区、驱离区不同安全级别同时使用同一雷达检测的应用场景。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实际场景的应用需求和安防系统前端各模块的原理,对安防雷达整体方案的工作频带、雷达制式、系统框架、系统指标、天线参数等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指标拟定。根据分析出的天线阵参数指标进行赋形天线的设计,最后根据天线阵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馈电网络方案。(2)安防雷达收发天线的建模仿真设计。接收天线为1*16的微带串馈天线,该天线上各贴片的电流分布满足道尔夫契比雪夫分布,由于安防雷达系统采用一发两收的天线方案,所以接收天线的个数为两个;发射天线以1*16的微带串馈天线为阵元,组成8*16的面阵天线,使发射天线的方向图能实现双平肩的赋形波束效果,且方向图的笔形波束区域的半功率波瓣宽度和增益值、两处平肩处的波瓣宽度和增益值都要满足安防雷达系统的设计要求;发射天线的馈电网络在设计时,为减小损耗采用了基片集成波导的结构,功分器为一分八等功率分配的SIW功分器,移相器为SIW自补偿移相器,并进行了功分移相器的联合调试,最后提出和设计了功分移相器的改进方案。(3)从前面计算出的安防雷达前端系统指标和选定的系统框架出发,选用南京问智微电子的77GHz雷达射频芯片为射频电路的核心芯片,然后根据设计需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锁相环模块、线性稳压电源模块、超低抖动振荡器等,参考各个器件的手册和电路设计的基础准则,完成射频前端系统电路的设计并搭建完整电路,生成版图。
吴文敬[10](2019)在《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雷达目标搜索与定位是反舰导弹飞行末端的重要引导方式之一。相对于反舰导弹,反—反舰导弹系统为实施有效拦截,需要对具有严重威胁并会带来致命后果的微波辐射源进行迅速精确定向,以便实施有效拦截。这类问题属于辐射源测向研究领域,相关干涉仪理论与技术相对于其它技术途径具有响应及时和适用于机动平台等突出优点,这对于反—反舰导弹系统尤为重要。在现代反舰导弹家族中,末端低空掠海飞行反舰导弹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类型,由于海面散射杂波的多径干扰,使反—反舰导弹系统对于反舰导弹末端引导雷达高精度测向变得十分困难。当大型舰船上的相关干涉仪以低仰角姿态被动探测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时,因为海面散射引起的多路径效应导致相关干涉仪不能精确定位,甚至出现定位的空间坐标是目标镜像的情况。国内外针对短波测向定位的研究比较多,研制出了很多测向系统,比如相位干涉仪、相关干涉仪以及乌兰韦伯测向天线阵等,但是这些系统都不能解决辐射源引起的多路径问题。考虑到系统构造的复杂程度、性价比、可靠性、体积以及成本等问题,本文选择相关干涉仪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该系统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海面舰船防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海面多径雷达散射效应的几何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随后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低仰角海杂波多径散射的相关干涉仪目标定位算法。在对系统进行综合规划的基础上,为系统射频组成模块分配关键技术指标。完成射频模块设计、加工和调测,最后对射频前端系统进行测试。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当舰船上的相关干涉仪以低仰角的姿态被动探测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时,海面产生的多路径效应会导致测向偏差。传统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采用谱峰搜索的方式会导致运算时间过长,在不降低测向精度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基于维度拆分的相关干涉仪算法,该算法可大大提升测向速度,有利于实时测向。针对海面引起的多路径散射信号问题,提出利用空间谱估计算法,包括MUSIC算法和ESPRIT算法,对多目标进行空间坐标的定位分析。最后提出利用MVDR空域滤波和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对多路径散射矢量和信号进行空间方位的抑制,以达到降低多路径散射信号影响的效果。2、利用P-M谱构建海面模型,并因此建立多路径效应的几何模型。根据反舰导弹和相关干涉仪的高度、两者之间的距离、收发天线的方向图信息以及海面起伏特性,确定出海面雷达波有效散射区域。然后依据光亮点计算模型,在有效散射区域内寻找到与掠海辐射源有关的所有光亮点。最后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理论验证。系统工作过程和原理(以本文仿真场景为例)是:当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天线为垂直极化)向舰船袭来时,相关干涉仪先打开垂直极化扫描方式,存储直达信号和海面散射多径信号的混合信号的空间相位β1。再打开水平极化方式,存储此时海面散射多径信号的空间相位β2。然后根据空间相位β1和β2,运用干涉仪算法和MUSIC算法可以计算出混合信号的空间坐标方位角30和俯仰角82°,总散射信号空间坐标方位角40和俯仰角860。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空间坐标关系,可以得出导弹的空间坐标方位角小于30,俯仰角小于820。后采用MVDR空域滤波算法来消除散射信号的影响,可以看出,加入MVDR空域滤波算法后,散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分别被抑制了大约23dB和17dB,得到导弹的空间坐标方位角20,俯仰角800。比较导弹的方位角为00、俯仰角为790的场景设置,本文方法使相关干涉仪测向精度获得显着改善。(注:该部分提到方位角和俯仰角,是在本文的仿真场景下得到的)。3、相关干涉仪硬件系统的设计,总体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双极化无源相控阵天线,移相器,功分器,微波开关电路,延时线,低噪声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混频器,振荡器,中频滤波器(包括在混频器中),鉴相器以及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微波电路模块负责把接收到的微弱的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信号进行接收、滤波、放大和混频,得到200MHz中频信号。通过鉴相器得到包含信号空间相位函数,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从函数中解出相应的空间坐标值,得到反舰导弹的直达信号的空间相位,测出反舰导弹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本文主要设计了射频前端系统,所设计的接收机系统在参考超外差接收机的基础上,增加I、Q两路支路以加强对镜像信号的抑制,并用ADS仿真软件对射频前端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接收机系统动态范围86dB,噪声系数3.5dB,灵敏度-96dBm,系统带宽10MHz。最后在技术可行性分析基础上,为各个射频模块分配适合的关键技术指标。4、根据各个模块的技术指标,进行射频模块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阵列天线、移相器、开关电路、功分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本振等前端电路。先对各个模块电路进行原理图仿真,从理论上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然后实验验证方案,所设计模块技术指标基本与仿真结果一致。本文设计的下变频器,采用一个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把中心频率10GHz的射频信号与2.55GHz本振信号下变频到200MHz的中频信号,以避免直接产生9.8GHz本振信号时频率源不稳定和相位噪声过大的问题,且镜像抑制混频器能很好地抑制镜像信号的干扰。5、实验验证设计的射频前端模块。将阵列天线、功分器、开关电路、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和本振模块搭接,用一个带宽为2~18GHz的标准喇叭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发射天线与信号发生器连接,产生中心频率为10GHz及功率为-20dBm的单频点信号。观察频谱分析仪可看出当天线为垂直极化时的输出中频功率大约为-42dBm;当天线为水平极化时的输出中频功率大约为-44.5dBm。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并达到所需预期指标。因为缺少相关的测试仪器和该射频前端系统设计的不完备性,所以没有对动态范围、系统噪声系数、1dB压缩点以及IOP3等指标进行测试。6、在电子对抗中,压制干扰是常见的对抗方式之一。为了保证在侦查行动中,有效对敌方超高频频段信号进行压制以及保证我方大功率电子干扰设备隐蔽性,设计一款高度有效降低、尺寸减小,工作频带在800MHz~1.5GHz宽带天线尤为重要。在双圆锥宽带天线的基础上,制作出一个天馈网络以展宽限制尺寸的天线带宽。最后在外场试验中,峰值200W的发射极连接所设计的低轮廓宽带天线可以很好地屏蔽200米以内相应频段的信号;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相对于普通微带滤波器具有更好的带外抑制能力和更低的带内损耗,降低系统电磁信号之间的互调干扰,因此在卫星通信和军事领域同样可以取代腔体滤波器。高温超导滤波器应用于基站收发系统中,可以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从而扩大基站覆盖范围和信道容量;在4G、5G无线基站中,配备了更多的收发系统就需要更多的高功率放大器和更多更大的散热片,为了降低基站成本、重量和散热问题,必须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Doherty功率放大器具有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效率的优势,因此在现代无线通讯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7GHz~1.9GHz频段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1dBm,饱和效率基本大于60%,功率回退6dB时效率依然在50%以上,相比其他的功率放大器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1070 倍频器、分频器、混频器、变频器、移相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70 倍频器、分频器、混频器、变频器、移相器(论文提纲范文)
(1)Ka波段小型化雷达前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雷达前端理论介绍 |
2.1 发射机结构及重要指标分析 |
2.1.1 发射机结构 |
2.1.2 发射机重要指标 |
2.2 接收机结构及重要指标分析 |
2.2.1 接收机结构 |
2.2.2 接收机重要指标 |
2.3 频综结构及重要指标分析 |
2.3.1 频综结构 |
2.3.2 频综重要指标 |
2.4 收发机中重要部件分析 |
2.4.1 混频器原理 |
2.4.2 滤波器理论 |
2.4.3 放大器原理 |
2.4.4 脉冲调制电路原理 |
2.4.5 微带-波导探针过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a波段小型化雷达前端设计 |
3.1 前端总体方案 |
3.2 发射机设计及仿真 |
3.2.1 发射机设计 |
3.2.2 发射机参数仿真 |
3.3 接收机设计及仿真 |
3.3.1 接收机设计 |
3.3.2 接收机参数仿真 |
3.4 频综设计 |
3.4.1 频综硬件电路设计 |
3.4.2 软件程序设计 |
3.5 其它电路设计 |
3.5.1 控制电路设计 |
3.5.2 电源电路设计 |
3.5.3 脉冲调制电路设计 |
3.6 印刷电路板及腔体设计 |
3.6.1 印刷电路板设计 |
3.6.2 腔体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a波段小型化雷达前端测试 |
4.1 Ka波段小型化雷达前端装配 |
4.2 频综电路测试 |
4.3 脉冲调制电路测试 |
4.4 发射机测试 |
4.4.1 增益及增益平坦度测试 |
4.4.2 1dB压缩点及谐波杂散抑制度测试 |
4.5 接收机测试 |
4.5.1 增益及输出1dB压缩点测试 |
4.5.2 衰减器精度测试 |
4.5.3 噪声系数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一种基于锁相环的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频率综合的基本原理 |
2.1 频率综合器概念 |
2.1.1 频域和时域特性 |
2.1.2 频谱纯度 |
2.1.3 射频输出功率 |
2.1.4 相位噪声 |
2.2 |
2.2.1 锁相环的基本功能 |
2.2.2 锁相环在通信系统中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的设计 |
3.1 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的总体电路方案设计 |
3.2 锁相环电路的设计 |
3.2.1 主要器件选择 |
3.2.2 锁相环电路的仿真 |
3.2.3 锁相环电路的实现 |
3.3 参考频率电路的设计 |
3.3.1 主要器件选择 |
3.3.2 参考频率电路的实现 |
3.4 微波电路的设计 |
3.4.1 主要器件选择 |
3.4.2 微波电路的实现 |
3.5 中频电路的设计 |
3.6 供电控制电路 |
3.7 模块的整体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f_0 信号的相关参数测试 |
4.1.1 f_0 信号的测试方案 |
4.1.2 f_0 信号的频率准确度测试 |
4.1.3 f_0 信号的相位噪声测试 |
4.1.4 f_0 信号的杂散抑制度 |
4.2 f_0±75k Hz信号的频率准确度测试 |
4.2.1 测试方案 |
4.2.2 测试方法 |
4.2.3 测试结果 |
4.2.4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5.2.1 锁相环电路的供电 |
5.2.2 输出信号的杂散抑制 |
5.2.3 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U波段监测接收机毫米波前端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态 |
1.3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毫米波段接收机系统结构与原理 |
2.1 接收机结构与指标分析 |
2.1.1 接收机的基本结构 |
2.1.2 接收机的主要指标 |
2.2 锁相环结构与基本原理 |
2.2.1 频率合成技术 |
2.2.2 锁相环路的基本结构 |
2.2.3 锁相环路的特性分析 |
2.2.4 锁相环路的相位噪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毫米波段接收机方案设计与仿真 |
3.1 接收机系统整体方案 |
3.1.1 接收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
3.1.2 整体方案设计 |
3.2 接收链路方案设计与仿真 |
3.2.1 接收链路结构设计方案 |
3.2.2 接收链路元器件选型 |
3.2.3 接收链路系统级仿真 |
3.3 频率源模块方案设计 |
3.3.1 频率规划与模块设计 |
3.3.2 锁相环路的设计 |
3.3.3 倍频支路的设计 |
3.3.4 接收机前端频率源完整设计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元模块的独立设计与仿真 |
4.1 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
4.1.1 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设计理论基础 |
4.1.2 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
4.2 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的设计与仿真 |
4.2.1 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设计理论基础 |
4.2.2 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的设计与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毫米波段接收机实现与测试 |
5.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5.2 接收电路设计 |
5.3 PCB整体设计与制作 |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AD9371的Ku波段数字化T/R组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控阵T/R组件相关理论 |
2.1 相控阵对T/R组件的要求 |
2.2 T/R组件的实现 |
2.2.1 模拟的T/R组件 |
2.2.2 数字化T/R组件 |
2.3 采样同步和相位同步 |
2.3.1 采样定理 |
2.3.2 带通采样 |
2.3.3 数字采样同步 |
2.3.4 射频相位同步 |
2.4 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 |
2.4.1 锁相环基本结构 |
2.4.2 锁相环数学模型 |
2.5 镜像抑制变频器原理 |
2.5.1 混频基本原理 |
2.5.2 I/Q混频器原理 |
2.6 传输线理论 |
2.6.1 传输线方程 |
2.6.2 传输线阻抗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u波段数字化T/R组件设计 |
3.1 T/R组件总体指标 |
3.2 T/R组件总体方案 |
3.3 射频链路设计 |
3.3.1 射频链路方案 |
3.3.2 I/Q上变频电路 |
3.3.3 I/Q下变频电路 |
3.3.4 信号转换电路 |
3.3.5 发射滤波电路 |
3.3.6 低噪声放大电路 |
3.3.7 时分切换电路 |
3.4 AD9371电路设计 |
3.4.1 AD9371电路结构 |
3.4.2 AD9371电源接口电路 |
3.4.3 AD9371数字接口电路 |
3.5 时钟和同步设计 |
3.5.1 多T/R组件同步 |
3.5.2 时钟和本振 |
3.5.3 JESD204B时钟电路 |
3.5.4 射频本振电路 |
3.6 电源和上电时序设计 |
3.6.1 电源方案 |
3.6.2 AD9371电源电路 |
3.6.3 射频和时钟电源电路 |
3.6.4 上电时序控制电路 |
3.6.5 电源检测电路 |
3.7 其他电路设计 |
3.7.1 FMC接口电路 |
3.7.2 SPI总线电路 |
3.7.3 FRU EEPROM电路 |
3.8 印刷电路板设计 |
3.8.1 叠层和工艺 |
3.8.2 布局和布线 |
3.8.3 信号完整性 |
3.8.4 电源完整性 |
3.8.5 安装和散热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u波段数字化T/R组件测试 |
4.1 AD9371测试 |
4.1.1 AD9371发射测试 |
4.1.2 AD9371接收测试 |
4.1.3 AD9371环回测试 |
4.2 Ku波段射频链路测试 |
4.2.1 Ku波段发射链路测试 |
4.2.2 Ku波段接收链路测试 |
4.3 整机测试 |
4.3.1 整机发射测试 |
4.3.2 整机接收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W波段空间场幅相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W波段空间场幅相测试系统的方案设计 |
2.1 幅度测试子系统 |
2.1.1 超外差接收机 |
2.1.2 幅度测试方案 |
2.2 相位测试子系统 |
2.2.1 相位测量原理 |
2.2.2 鉴相芯片简介 |
2.2.3 相位测试方案 |
2.2.4 幅相检测模块的设计与测试 |
2.3 W波段幅相测试系统的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频率源及扩频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3.1 频率源的设计 |
3.1.1 频率合成器基本理论 |
3.1.2 方案设计与实现 |
3.1.2.1 主要技术指标 |
3.1.2.2 关键器件选型 |
3.1.2.3 频率源方案设计 |
3.1.3 频率源的测试与分析 |
3.2 基于鳍线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设计 |
3.2.1 基于鳍线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 |
3.2.2 仿真设计 |
3.3 W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3.3.1 低噪声放大器的基本理论 |
3.3.1.1 低噪声放大器基本原理 |
3.3.1.2 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
3.3.1.3 低噪声放大器的整体方案 |
3.3.2 低噪放单片选取 |
3.3.3 低噪声放大器偏置电路设计 |
3.3.4 低噪放的腔体设计 |
3.4 W波段混频器设计 |
3.4.1 混频器的基本理论 |
3.4.1.1 混频器的简单介绍 |
3.4.1.2 混频器的技术指标 |
3.4.1.3 混频器的分类 |
3.4.2 混频器单片选取 |
3.4.3 混频器偏置电路设计 |
3.4.4 混频器的腔体设计 |
3.5 W波段倍频器设计 |
3.5.1 倍频器的基本理论 |
3.5.1.1 倍频器工作原理 |
3.5.1.2 倍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3.5.1.3 倍频器的类别 |
3.5.2 倍频器单片选取 |
3.5.3 倍频器偏置电路设计 |
3.5.4 倍频器的腔体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波段空间场幅相测试系统的调试与应用 |
4.1 系统的级联 |
4.2 系统的调试 |
4.3 幅相测试系统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进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用于宽带自组网的变频器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上下变频系统的收发模块国内外发展动态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方案设计 |
2.1 混频器 |
2.1.1 混频增益和混频损耗 |
2.1.2 噪声系数 |
2.1.3 1d B压缩电平 |
2.1.4 三阶交调 |
2.1.5 功率隔离度 |
2.1.6 镜频抑制 |
2.2 放大器 |
2.2.1 放大器的偏置 |
2.2.2 放大器的自激 |
2.3 滤波器 |
2.4 变频器技术指标和技术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 扇形滤波器 |
3.2 交指滤波器 |
3.2.1 4GHz带通滤波 |
3.2.2 14GHz~16GHz带通滤波 |
3.3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 |
3.3.1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理论知识 |
3.3.2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设计 |
3.3.3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制作和测试 |
3.3.4 转接处的仿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下变频通道链路设计 |
4.1 本振信号模块 |
4.1.1 本振信号的实现原理 |
4.1.2 本振信号的实现方案 |
4.2 上变频链路 |
4.2.1 分离电路 |
4.2.2 第一次上变频混频设计 |
4.2.3 第二次上变频混频设计 |
4.3 下变频链路 |
4.3.1 第一次下变频混频设计 |
4.3.2 第二次下变频混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物制作与测试 |
5.1 上下变频链路的原理图设计 |
5.1.1 逻辑控制设计 |
5.1.2 上下链路设计 |
5.1.3 电源设计 |
5.2 PCB铺板设计 |
5.3 结构件的设计与制作 |
5.4 实物制作与编程准备 |
5.4.1 PCB实物制作 |
5.4.2 编程准备 |
5.5 测量结果及分析 |
5.5.1 上变频测试结果和分析 |
5.5.2 下变频测试结果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Ka频段通用宽带地检射频收发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通用宽带地检射频收发系统的发展动态 |
1.2.1 射频测试设备国内外发展概述 |
1.2.2 Ka频段发射机国内外研发情况 |
1.2.3 Ka频段接收机国内外研发情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2 射频收发系统基础理论 |
2.1 接收系统与发射系统的基础理论 |
2.1.1 射频收发系统结构介绍 |
2.1.2 接收系统常用指标分析 |
2.1.3 发射系统常用指标分析 |
2.2 本振模块的基础理论 |
2.2.1 本振模块技术介绍 |
2.2.2 本振模块常用指标分析 |
2.3 地检射频收发系统技术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射频收发系统方案与设计 |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2 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
3.3 频率规划 |
3.3.1 过渡中频频点选择 |
3.3.2 本振频点选择 |
3.3.3 射频频段划分 |
3.4 系统方案详细设计 |
3.4.1 中频模块设计 |
3.4.2 发射系统射频链路设计 |
3.4.3 接收系统射频链路设计 |
3.4.4 射频本振模块设计 |
3.5 射频收发系统仿真 |
3.5.1 射频链路增益仿真 |
3.5.2 射频链路谐杂波仿真分析 |
3.5.3 P-1dB、OIP3及NF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射频收发系统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4.1 有源芯片的研究与选型 |
4.1.1 混频器 |
4.1.2 放大器 |
4.1.3 数控衰减器 |
4.1.4 射频开关 |
4.1.5 频率综合器及DDS |
4.1.6 倍频器 |
4.2 无源电路的设计与研究 |
4.2.1 滤波器 |
4.2.2 超宽带分支线定向耦合器 |
4.2.3 宽带过渡结构与电磁兼容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射频收发系统电路的实现与测试 |
5.1 射频收发系统的实现 |
5.1.1 收发系统的射频模块设计 |
5.1.2 收发系统射频链路的本振电路设计 |
5.1.3 收发系统腔体结构设计 |
5.2 射频收发系统的测试 |
5.2.1 收发系统测试仪器 |
5.2.2 上下变频测试 |
5.2.3 增益与功率测试 |
5.2.4 谐杂波抑制度测试 |
5.2.5 噪声系数测试 |
5.2.6 相位噪声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高性能微波频率源与毫米波FMCW射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频率合成技术 |
1.2.2 毫米波FMCW雷达系统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DSM的小数分频PLL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DSM的小数分频PLL特性分析 |
2.2.1 小数N分频PLL |
2.2.2 Delta-Sigma调制器基本理论 |
2.2.3 MASH调制器建模与性能分析 |
2.2.4 PLL的相位噪声特性 |
2.3 双频段LNB中的频率源 |
2.3.1 LNB研究背景与总体方案设计 |
2.3.2 基于DSM的小数N分频双频率本振源 |
2.3.3 LNB模块设计与实验研究 |
2.4 基于DSM的宽带小数分频PLL研究 |
2.4.1 基于连续时间模型的扫频状态下相位噪声特性分析 |
2.4.2 基于DSM的宽带小数分频PLL方案设计 |
2.4.3 PLL性能仿真分析与电路设计 |
2.4.4 点频状态下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5 扫频状态下性能测试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宽带扫频信号线性度精确测量方法与DDS驱动的锁相扫频源 |
3.1 引言 |
3.2 扫频线性度测量方法研究 |
3.2.1 扫频信号采集方案 |
3.2.2 瞬时频率计算 |
3.2.3 数字信号处理方案 |
3.2.4 仿真验证与分析 |
3.2.5 分段测量结果的整合 |
3.3 DDS电路设计与实验研究 |
3.3.1 DDS电路基本原理与扫频线性度分析 |
3.3.2 整体方案 |
3.3.3 DDS电路设计 |
3.3.4 DDS电路的点频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5 DDS电路的扫频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 整数分频锁相环电路研究 |
3.4.1 方案设计 |
3.4.2 PLL相位噪声分析、仿真和电路设计 |
3.5 DDS驱动的PLL性能测试与分析 |
3.5.1 单频点输出性能测试与分析 |
3.5.2 扫频输出性能测试与分析 |
3.6 DSM小数N分频PLL扫频线性度的测试与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杂散抑制技术研究与低相位噪声振荡器设计 |
4.1 引言 |
4.2 频率源杂散分析与抑制方法 |
4.2.1 器件固有杂散 |
4.2.2 变频杂散 |
4.2.3 电源杂散 |
4.2.4 数字与控制电路杂散 |
4.3 低相位噪声振荡器设计 |
4.3.1 高Q值 AFSIW谐振器设计 |
4.3.2 低相位噪声振荡器设计与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低相位噪声双路相参频率源及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异频双本振架构的LFMCW雷达系统 |
5.2.1 系统概述 |
5.2.2 频谱特性分析 |
5.2.3 相位噪声抵消特性分析 |
5.3 C波段双路频率源方案设计与实验 |
5.3.1 频率源性能指标分析 |
5.3.2 基于混频锁相的双路频率源方案设计 |
5.3.3 双路频率源性能测试 |
5.4 C波段双路频率源在W波段射频前端中的应用 |
5.4.1 W波段射频前端系统方案概述 |
5.4.2 关键电路研制 |
5.4.3 W波段射频前端相位噪声抵消实验研究 |
5.5 X波段低相位噪声频率源研究 |
5.5.1 频率源方案设计 |
5.5.2 频率源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W波段FMCW雷达射频前端设计与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FOD检测雷达系统概述 |
6.2.1 射频前端架构分析与选择 |
6.2.2 FMCW雷达基本原理 |
6.3 FMCW雷达系统设计考虑与关键指标分析 |
6.3.1 收发链路设计考虑与关键指标分析 |
6.3.2 频率源设计考虑与关键指标分析 |
6.4 射频前端详细设计方案与实验研究 |
6.4.1 射频前端总体方案 |
6.4.2 本振链路设计与实验研究 |
6.4.3 接收链路设计与实验研究 |
6.4.4 发射链路设计与实验研究 |
6.4.5 控制方案 |
6.5 射频前端集成测试 |
6.5.1 发射链路输出功率测试 |
6.5.2 接收链路噪声系数测试 |
6.5.3 接收链路输出频谱及增益测试 |
6.6 FMCW雷达系统目标检测实验 |
6.6.1 雷达系统测试平台搭建 |
6.6.2 多目标探测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FMCW安防雷达的系统前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FMCW安防雷达前端系统原理分析 |
2.1 调频连续波原理 |
2.2 安防雷达射频前端系统 |
2.2.1 射频收发系统分类 |
2.2.2 射频收发系统基本参数 |
2.3 微带阵列天线原理 |
2.3.1 N元等幅线阵 |
2.3.2 契比雪夫线阵 |
2.3.3 平面阵 |
2.4 FMCW安防雷达系统解决方案 |
2.4.1 规则区域解决方案 |
2.4.2 非规则区域解决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MCW安防雷达前端系统整体设计 |
3.1 FMCW安防雷达系统方案指标 |
3.2 天线阵方案指标 |
3.2.1 天线指标分析 |
3.2.2 赋形天线设计 |
3.2.3 馈电网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线及天线阵设计 |
4.1 天线单元设计 |
4.2 天线阵设计 |
4.3 功分移相器设计 |
4.3.1 SIW传输结构 |
4.3.2 SIW功分器 |
4.3.3 自补偿移相器 |
4.3.4 功分移相器改进方案 |
4.4 转换结构设计 |
4.4.1 微带-SIW转换结构 |
4.4.2 GCPW-SIW转换结构 |
4.5 发射天线整体方案 |
4.6 接收天线整体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防雷达射频前端系统的电路设计 |
5.1 芯片及器件选型 |
5.1.1 收发芯片 |
5.1.2 锁相环 |
5.1.3 超低抖动振荡器 |
5.1.4 线性稳压电源 |
5.2 搭建电路 |
5.3 版图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相关干涉仪研制背景和意义 |
1.1.2 低轮廓天线、高温超导滤波器和Doherty功放研制背景和意义 |
1.2 测向技术发展及现状 |
1.2.1 测向体制 |
1.2.2 国内外测向技术简介 |
1.3 多路径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海面模拟的现有主要方法 |
1.5 低轮廓天线、高温超导滤波器和Doherty功放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干涉仪测角原理和DOA估计算法 |
2.1 相关干涉仪的测角原理 |
2.1.1 阵元相位差输出模型 |
2.1.2 传统的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 |
2.1.3 改进的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 |
2.1.3.1 仿真实例 |
2.1.4 维度拆分算法原理 |
2.1.4.1 仿真实验 |
2.2 DOA估计算法 |
2.2.1 Music算法用于信号DOA估计 |
2.2.1.1 仿真实例 |
2.2.2 信号DOA估计的ESPRIT算法 |
2.2.2.1 ESPRIT算法用于信号DOA估计的原理 |
2.2.2.2 仿真实例 |
2.3 空域滤波和数字波数形成 |
2.3.1 仿真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面多路径效应的建模与仿真 |
3.1 引言 |
3.2 多路径效应基本几何模型 |
3.2.1 镜面反射模 |
3.2.2 漫反射模型 |
3.3 海面特性及描述 |
3.3.1 海面的基本特性 |
3.3.2 海面的分形描述 |
3.3.3 基于海谱的海面描述 |
3.3.3.1 频谱 |
3.3.3.2 方向谱 |
3.4 海面模拟 |
3.4.1 基于海浪高度起伏为高斯分布的海面模拟 |
3.4.2 基于分形的海面模拟 |
3.4.3 基于海谱的海面统计模拟 |
3.4.3.1 基于海谱的海面统计模拟 |
3.4.3.2 仿真参数设置 |
3.4.3.3 基于海浪谱的海面模拟结果 |
3.4.4 几种海面模拟方法的比较 |
3.5 海面的多路径效应的建模与仿真 |
3.5.1 海面的多路径效应 |
3.5.2 海面多路径效应的几何模型 |
3.5.2.1 辐射源发射信号模型 |
3.5.2.2 多路径信号的求解 |
3.5.2.3 有效散射区的计算 |
3.5.2.3.1 收发天线方向图圆锥与海面的截面 |
3.5.2.3.2 漫散射区域的“闪烁表面” |
3.5.2.3.3 海面雷达波有效散射区 |
3.6 多路径效应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1 仿真场景 |
3.6.2 仿真参数 |
3.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前端系统规划论证 |
4.1 射频接收前端的基本结构 |
4.1.1 接收机射频前端的系统结构 |
4.1.1.1 超外差结构 |
4.1.1.2 零中频结构 |
4.1.1.3 低中频结构 |
4.1.1.4 数字中频结构 |
4.2 射频接收前端主要技术指标 |
4.2.1 本设计中射频前端主要技术指标 |
4.2.2 接收机技术指标 |
4.2.2.1 灵敏度 |
4.2.2.2 噪声系数 |
4.2.2.3 动态范围 |
4.3 接收机的系统设计和仿真 |
4.3.1 接收机的系统框图 |
4.3.2 接收机的性能仿真 |
4.3.2.1 系统动态范围 |
4.3.2.2 链路增益 |
4.3.2.3 噪声仿真 |
4.4 射频前端系统各个模块的技术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频前端各个模块的设计 |
5.1 X波段阵列微带天线 |
5.1.1 阵列天线指标 |
5.1.2 天线单元仿真实现 |
5.1.3 组阵的研究与设计 |
5.1.4 泰勒线阵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
5.1.5 阵列实测结果 |
5.2 移相器的设计 |
5.2.1 微带反射式模拟移相器的设计 |
5.2.2 模拟移相器实物加工与测试 |
5.2.3 五位数字移相器的设计 |
5.2.3.1 联合仿真设计 |
5.3 开关电路的设计 |
5.4 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
5.4.1 低噪声放大器的实测结果 |
5.5 滤波器设计 |
5.5.1 实测结果分析 |
5.6 混频器的设计 |
5.6.1 X波段单平衡混频器的设计 |
5.6.1.1 实测结果 |
5.6.2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设计 |
5.6.2.1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仿真 |
5.6.2.2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测试 |
5.7 振荡器设计 |
5.7.1 介质振荡器设计 |
5.7.1.1 串联反射型DRO |
5.7.1.2 介质块电路 |
5.7.2 介质振荡器整体设计 |
5.7.2.1 实测结果分析 |
5.7.3 频率源的设计 |
5.7.3.1 锁相环的结构组成 |
5.7.3.2 锁相环的设计 |
5.7.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8 功率放大器设计 |
5.8.1 X波段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5.8.1.1 测试结果 |
5.9 射频前端系统验证 |
5.9.1 射频前端系统整体验证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轮廓大功率宽带天线和高温超导滤波器以及Doherty功放设计 |
6.1 低轮廓大功率宽带天线的研制 |
6.2 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 |
6.3 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作者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1070 倍频器、分频器、混频器、变频器、移相器(论文参考文献)
- [1]Ka波段小型化雷达前端的研制[D]. 谢启隆.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一种基于锁相环的X波段低相噪多功能频率源的设计与实现[D]. 林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U波段监测接收机毫米波前端电路设计[D]. 侯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AD9371的Ku波段数字化T/R组件研究[D]. 翁瑶.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W波段空间场幅相测试技术研究[D]. 任光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用于宽带自组网的变频器研究与实现[D]. 杨帆. 东南大学, 2020(01)
- [7]Ka频段通用宽带地检射频收发系统的设计[D]. 吴瑞南.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8]高性能微波频率源与毫米波FMCW射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 刘志强. 东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FMCW安防雷达的系统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 王化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10]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D]. 吴文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