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比较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琼,陈志刚[1](2022)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针对学生的审美感受和鉴赏能力进行培养。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标的专业是师范类专业,教学方向与教学目标由于定位不清晰,导致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根据其课程面临的教学不足,提出课程改革应用要点和改革策略,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Eman Sayed Abdelaal Elyan(亿纯)[2](2021)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研究》文中指出
莫远强[3](2021)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吴皖琼[4](2021)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现当代文学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海南省五指山市W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林媛媛[5](2021)在《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今的阅读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在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特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体验式阅读”由来已久,它强调通过对文本体验,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在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当中,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增强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本论文从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为基础,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实际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实施策略。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层面阐述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分别从概念和理论依据两方面对“体验式阅读”和“体验式阅读教学”展开具体的阐释,并且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含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分别从语文核心素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发展特点三方面来展开论述。第三部分,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分为四节,第一节论述了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调查情况。第二节说明了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所取得的成绩。第三节是按照不同维度对问卷和访谈的调查结果进行梳理,通过梳理发现在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文学作品的体裁特点,教学没有侧重点、教学步骤不够明确,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创设情境的方式单一,不够灵活具体、背景知识了解不充分,体验表层化等问题。第四节主要是对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应用策略。这一部分共分为五节。第一节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文学作品,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第二节提出了体验式阅读教学要从三方面创设情境,要创设自然情境、生活情境和真情的氛围。第三节提出要根据文学作品的创作年代,结合背景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第四节提出了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要分为四个步骤来体验。第五节提出要利用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学习。
韦倩[6](2021)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了“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两个重要概念。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阶段,课程改革的方向已经转向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旨在落实新课标对这一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旨在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过程中,提升文学素养,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文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引言,阐述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界定和教学理论基础。重点阐述这一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涉及的的几个重要概念、基本特征及介绍这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教学价值。重点明确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总目标是力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并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方面设计具体目标;接着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当地及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弘扬三个方面探讨这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第三部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根据文化适应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整合教学资源及构建学习专题,并列出具体的学习专题内容,旨在将专题教学变成这一任务群的教学常态。第四部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路径和策略。分析了如何通过创设学习情境、选择学习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开展学习评价四个教学实施路径完成任务群教学目标;根据不同体裁作品以及通过相同题材作品的群文阅读、经典篇目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或链接时代热点的主题式阅读与写作等丰富的语文活动实施教学。第五部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活动实施难度大、教师专业素养跟不上、成果展示和评价趋于形式;并提出解决教学问题的几条粗浅建议: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结语,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反思研究之不足,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柳楠[7](2020)在《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尤其是我党成立以来,一大批中国的作家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奏响了时代变革的先锋号角,从此,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文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强劲力量一直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是坚持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本文通过探讨现当代以来我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思考如何顺应时代的呼唤和青年人的诉求,发挥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满足青年不断提升的文化素养,通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广大青年从多个方面感知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诉求,多样化展现中国人为追寻梦想、实现价值而坚韧勤劳、创新创造的故事,还要立足现实生活分析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时遇到的影响性因素,探索更好的发挥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性,提升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共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体为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艺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部分具体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进行了阐述,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治教育功能审视,这一部分包括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引领功能、道德塑造功能、文化凝聚功能和社会调适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包括培养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端正青年的价值取向两个方面,道德塑造功能包括教育教化功能和审美育德功能两个方面,文化凝聚功能包括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和凝聚民族的理想信念两个方面,社会调适功能包括社会调解功能和心理调适功能两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及优势,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本文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十八大以来四个时期分别进行了探讨;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优势也由四部分构成,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容易普及,二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着,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得以优化,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容易接受。第四部分是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影响性因素,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教育理念的阻碍,二是受教育者阅读效能的阻碍,三是社会环境变化对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阅读带来的挑战,四是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教材选编的局限,五是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改编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上一部分存在的影响性因素,提出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二是提升受教育者的阅读效能;三是多方协同,优化阅读环境;四是强化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向;五是提升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质量。
苗家豪[8](2020)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分析 ——以新课标下人教版必修教材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中心》文中提出自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出台之后,关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等方面的争论就不绝于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新的教材和学生之间能否相互适应。在建国后的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其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是学生们“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的重要途径。恰逢本文撰写之际,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已于2019年秋季学期在北京市、海南省等6省区进行试用。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各自五册,共十册必修教材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并结合新课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正在进行试用的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作为参照,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教材进行研究,分析它们的特点以及与新课标之间的关系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章主要研究2017版新课标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并辅以部编版必修上册所选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篇目进行对照。通过对其在“学生语言能力”上的积累与运用价值和情境价值,在“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归纳出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情境与历史文化情境价值”等特点。第二章主要研究现行人教版必修和苏教版必修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特点。从被选篇目的数量及被选篇目的创作年代、作者的性别等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散文”占比大,“现代”篇目多,男性作家的作品偏多;在编排方式上,“诗歌”得到优先编排。这样的选编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第三章主要研究“新课标”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新目标”。“新课标”在“编排的整合理念”与“选文的时代均衡性”方面对中国新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编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将“新课标”与“新教材”结合起来,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编上应注意丰富选文类型,协调文体比例,为教师、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选择空间。
齐肖洁[9](2020)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和粤教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材既是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载体,又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工具。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四种文体在内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在本论文中,笔者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时间界定为:自1917年文学革命至今,研究范围为现行使用最广泛和影响力较大的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和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创作于1917年以后的白话文作品。由于目前研究这一主题的资料不太多,所以本论文试图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等方法,来得到足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从而为教材的选编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本论文首先通过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编篇目与数量、作品的编排方式,从而发现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选编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比对第一手的实践经验,最终从四个方面对以后教材的选编提出建议:一、均衡不同时代的选文比重。二、均衡四种文体的选文比重。三、树立开放多元的选文理念。四、树立以学生为主的选文理念。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10](2020)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比较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比较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概述 |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发展面临的不足 |
(一)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 |
(二)教学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应用要点 |
(一)文史结合,多维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
(二)深读作品,促进思维活跃 |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策略 |
(一)转变教学理念,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
(二)提高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式,重构教学内容 |
1. 调整教学方式 |
2. 重构教学内容 |
(5)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
(二)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二、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价值 |
(一)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助推学生发展 |
(二)呼应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满足教学需要 |
(三)符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拓展阅读兴趣 |
三、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
(一)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调查情况 |
(二)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
(三)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四)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
(一)结合体裁,分类体验 |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体验 |
(三)结合背景,丰富体验 |
(四)循序渐进,优化体验 |
(五)利用留白,加深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6)“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
2.学习任务群 |
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 |
(二)基本特征 |
1.综合性 |
2.情境性 |
3.自主性 |
(三)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教学价值 |
(一)总体目标 |
1.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 |
2.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 |
3.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 |
4.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 |
(二)具体目标 |
1.阅读与鉴赏目标 |
2.表达与交流目标 |
3.梳理与探究目标 |
(三)教学价值 |
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
2.促进当地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 |
3.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弘扬 |
三、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 |
(一)资源整合 |
1.资源整合的原则 |
2.资源整合的内容 |
(二)专题内容 |
1.从体裁特征确定专题内容 |
2.从题材内容确定专题内容 |
3.从文学发展阶段确定专题内容 |
四、“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路径及策略 |
(一)实施路径 |
1.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主题 |
2.走进作品,选择学习方式 |
3.设计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
4.以评促学,促进学习深度 |
(二)实施策略 |
1.基于体裁的任务群实施策略 |
(1)诗歌散文的主题诵读 |
(2)小说阅读的精略结合 |
(3)经典戏剧的研习与演绎 |
2.基于学习活动的任务群实施策略 |
(1)相同主题作品的群文阅读 |
(2)整本书阅读交流与探讨 |
(3)主题式阅读与写作 |
五、“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反思 |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问题 |
1.活动实施难度大 |
2.教师专业素养跟不上 |
3.成果展示和学习评价趋于形式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 |
1.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
2.组织结构化的学习活动 |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高中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情况调查问卷 |
附表二: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本目录 |
附表三: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一、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1.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 |
2.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1.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2.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二、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治教育功能审视 |
(一)思想引领功能 |
1.培养青年的爱国情怀 |
2.端正青年的价值取向 |
(二)道德塑造功能 |
1.教育教化功能 |
2.审美育德功能 |
(三)文化凝聚功能 |
1.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 |
2.凝聚民族的理想信念 |
(四)社会调适功能 |
1.社会调解功能 |
2.心理调适功能 |
三、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及优势 |
(一)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 |
2.建国初期的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 |
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 |
4.十八大以来的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 |
(二)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优势 |
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容易普及 |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着 |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得以优化 |
4.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容易接受 |
四、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影响性因素 |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的阻碍 |
1.思想政治教育者文学教育意识淡薄 |
2.语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待提升 |
3.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足 |
(二)受教育者阅读效能的阻碍 |
1.阅读动机功利化 |
2.阅读行为浅表化 |
3.多元解读的泛化 |
(三)社会环境变化对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阅读带来的挑战 |
1.市场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 |
2.大众传媒环境的负面冲击 |
(四)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教材选编的局限 |
1.语文教材话语流变带来的挑战 |
2.语文教材选文编排面临的困境 |
(五)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改编存在的问题 |
1.文学经典形象的颠覆 |
2.文学改编的形式主义 |
五、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 |
(一)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 |
2.思想政治教育者强化运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意识 |
3.语文教师深化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
(二)提升受教育者对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效能 |
1.增强自主阅读意识,追求阅读形式多样化 |
2.深度思考阅读内容,分享阅读提升学习质量 |
3.科学把握阅读方法,联系实际提升阅读能力 |
(三)多方协同,优化阅读环境 |
1.社会层面:宏观引导,多管齐下 |
2.学校层面:课堂内外,营造氛围 |
3.家庭层面:以身作则,重视家风 |
4.媒体层面:净化环境,拓宽渠道 |
(四)强化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向 |
1.选用更多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 |
2.选用更多弘扬民族文化的作品 |
3.选用更多适宜学生身心的作品 |
(五)提升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质量 |
1.“引领社会”为途径 |
2.“喜闻乐见”是方法 |
3.“提升人格”为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分析 ——以新课标下人教版必修教材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题的提出的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17版新课标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教育价值分析 |
一 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一)加强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
(二)丰富的语言情境价值 |
二 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一)从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中提升美的表达与创造 |
(二)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综合美育优化 |
第二章 现行人教版必修和苏教版必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特点分析 |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数量、年代及作者性别分析 |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数量分析 |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年代分析 |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作家性别分析 |
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编排方式分析 |
(一)编排顺序——与学生心理以及认知发展相适应 |
(二)单元设计——辅助教师培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三章 “新课标”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新目标” |
一 “新课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的导向作用 |
(一)教材编写整合理念的体现 |
(二)选文时代均衡取向 |
二 “新课标”与“新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的启示 |
(一)根据“新课标”中的“新要求”丰富选文类型 |
(二)文体比例的协调发展 |
(三)教材的开放性与选择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和粤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现状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篇目与数量分析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文文体情况分析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编排方式分析 |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特点 |
第一节 教材选文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理念 |
第二节 教材选文在服务高考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
第三节 教材选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问题 |
第一节 现代选文和当代选文数量差距大 |
第二节 选文体裁搭配不均衡 |
第三节 大陆与港台作品选文比例失调 |
第四节 有些选文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四章 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建议 |
第一节 均衡不同时代的选文比重 |
第二节 均衡四种文体的选文比重 |
第三节 树立开放多元的选文理念 |
第四节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选文理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
一、法国殖民文化统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抵制 |
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至1975年间的传播与接受 |
一、越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战争环境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在越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 |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后传播与接受的困局与新貌 |
一、中越战争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困局 |
二、中越复交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新貌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上)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49年前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小说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诗歌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戏剧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报告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五、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现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文革后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新生代与网络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下)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研究 |
二、越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论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媒介考察 |
一、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及其传播成就 |
二、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报刊及其传播成就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与越南的外国文学教育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与选本研究 |
二、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科研活动 |
第四章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20世纪文学作家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吴必素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二、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五章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接受概况 |
二、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取得的成就 |
一、中越文学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二、中越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偏向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误区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展望 |
一、全面扩大传播对象 |
二、严格把关译作质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作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比较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J]. 王雅琼,陈志刚. 文学教育(下), 2022(02)
- [2]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研究[D]. Eman Sayed Abdelaal Elyan(亿纯).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D]. 莫远强.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4]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现当代文学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海南省五指山市W中学为例[D]. 吴皖琼.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5]初中现当代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应用策略研究[D]. 林媛媛.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D]. 韦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我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柳楠.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8]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分析 ——以新课标下人教版必修教材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中心[D]. 苗家豪.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和粤教版教材为例[D]. 齐肖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