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等河北省三市麻疹疫苗初免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石家庄等河北省三市麻疹疫苗初免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一、河北省石家庄等三市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元[1](2013)在《吉水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评价吉水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按照《2010年江西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强化免疫8个月4岁应种儿童23 256名,实种儿童22 896名,实际接种率达98.45%,快速评估接种率97.75%。强化免疫期间,全县共报告麻疹相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例,发生率4.37/10万。没有发生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引起的群体事件,无疫苗质量事故和实施差错事故报告,无死亡病例发生。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结论吉水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目标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95%,达到预期目的。

许阳婷,徐鹭[2](2013)在《南京市麻疹强化免疫前后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南京市强化免疫前后麻疹的发病趋势及其流行病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前后的2008、2009和2010年麻疹发病率进行分析,评价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探讨影响麻疹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南京市2008、2009、2010年麻疹发病数分别为382例、478例和44例。发病率为4.94/10万、6.34/10万和0.61/10万。2010年麻疹发病率比上两年分别下降87.65%、90.37%。麻疹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5月,发病率分别为2.41/10万、4.27/10万和0.21/10万,7、8、9月麻疹发病会增加。麻疹发病以﹤8月龄的散居儿童和≥15岁的服务业、学生、工人为主。2010年麻疹发病率显着降低的县(市)区有下关(100%)、高淳(100%)、建邺(96.58%)和雨花(96.44%)。结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降低人群的易感性,达到快速控制麻疹发病,降低麻疹发病率。

田澍[3](2012)在《儿童接种不同效价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不同滴度效价的冻干麻疹疫苗,对初免儿童接种,为消除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未患过麻疹的健康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并对其接种后的一般临床反应进行详细观察,同时对免前、免后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一般临床反应轻微,发热率为5.7%;皮疹发生率为4.3%;局部反应为2.8%。采用ELISA方法检测IgG血清抗体,A组的血清抗体阳转率为95.23%,免疫成功率为86%;GMT值为1364.22。B组的血清抗体阳转率达到了97.11%,免疫成功率86.13%;GMT值为1275.74。C组的血清抗体阳转率达到了96.84%,免疫成功率达到了85.65%;GMT值为1335.34。D组的血清抗体阳转率达到了82.53%,免疫成功率达到了72.39%;GMT值为1058.83。四组婴儿接种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免疫成功率以及GMT值组间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只要达到药典规定的滴度要求,就能获得良好的免疫应答效果。

潘宏,段林李,郭豫,邓茂铭,吴念标[4](2011)在《黔东南州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黔东南州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黔东南州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州儿童报告接种率为98.33%,其中本地儿童报告接种率为98.40%;抽样调查接种率为97.43%;州统计局公布人口数估算接种率为92.57%。结论本次MV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目标。

王晓燕,康发扬,贾永朝,孙明英,向锦华,吴运律,刘玉萍,何志军[5](2011)在《2008年广元市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评估广元市2008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方法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情况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率变化情况。结果各年龄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均达97%以上,强化免疫后全市总麻疹发病率较强化免疫前下降98.48%,为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且2008-2009年已连续2年无暴发疫情。结论 2008年广元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着,麻疹发病显着降低。

颜卫丰[6](2010)在《镇江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加强麻疹预防控制,降低麻疹发病率。方法:针对镇江市目标人群开展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实际强化接种61767人,强化接种率为96.66%;学龄前儿童、在校学生、单位成人报告强化接种率均>95%;流动儿童总估算强化接种率为87.33%;8月龄~4岁流动儿童强化接种率为97.11%。结论:此次MV强化免疫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丁晓艳[7](2009)在《江苏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分析江苏省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寻找其中的一些变化规律,为江苏省消除麻疹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2)了解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以对江苏省消除麻疹进程实施监控;(3)监测江苏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鉴别病毒的来源,确定病毒的传播途径,科学地阻断其传播;(4)建立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预测2008-2012年期间历年江苏省麻疹发病数;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估算2008-2012年期间历年的基本再生数(R0);判断能否在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研究内容:(1)江苏省麻疹疫情及流行病学特点;(2)江苏省正常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研究;(3)江苏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4)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在消除麻疹可行性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方法:(1)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江苏省麻疹病例的三间分布;(2)采用定量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3)用Vero-SLAM细胞从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的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末端600个核苷酸片段,进行序列测定,鉴定病毒亚型。用Bio-Edit软件进行遗传变异距离和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4)以1952-2007年江苏省麻疹发病资料建立模型,以2008年的发病资料作为模型预测效果的考核样本。并预测2009-2012年期间历年麻疹发病数;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运用常微分方程的方法来进行求解,计算2008-2012年期间历年的R0值。研究结果:(1)麻疹病例年龄分布双向移位现象比较明显,发病高峰已由5-9岁年龄段儿童转向<1岁儿童,25-30岁年龄段也出现一个发病高峰;麻疹病例的地区分布已由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转向流动人口较多的苏南地区;麻疹病例的时间分布仍以3-5月为主。(2)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麻疹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同一年龄段不同地区麻疹抗体阳性率的分析显示:0-7月、8月-2岁、10-14岁、15-19岁、30-39岁、≥40岁等几个年龄组地区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8月-2岁年龄段接种疫苗组与未接种疫苗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作比较,接种疫苗组总体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未接种组。(3)2003-2008年江苏省共分离211株麻疹野病毒,同属于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2003-2008年麻疹毒株组内遗传距离为1.79%;不同年份内麻疹毒株代表株间核苷酸的遗传距离在1.59%(2008年)-2.64%(2007年)之间;不同年份间麻疹毒株代表株间的遗传距离在1.19%-2.84%之间;(4)通过模型推测,在未来的几年内江苏省麻疹发病数逐年减少,但仍保持在4000以上;2008年R0估计值约为2.58-3.39,且全局稳定,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未来的易感者被接种疫苗的比例提高到92%时,R0的大小将接近于1(流行阈值)。结论:江苏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株的绝对优势基因亚型为H1a,与我国大陆其他省份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相同。以目前的发病数和免疫策略预测,2012年不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要实现该目标,应提高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并开展防控麻疹的应用型研究,以解决<8月龄和成人麻疹发病增多的问题。

张富斌,孙印旗,张俊棉,梁勇,李静,刘曙光,张振国[8](2006)在《河北省2004年实施麻疹疫苗后续免疫活动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2004年对保定、沧州市和华北油田715 414名8月龄5岁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MV)后续免疫活动。利用省统计局资料、疫苗分发数、疫情资料等,对报告接种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报告接种率92.67%,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为76.06%99.64%。结论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免疫对控制麻疹效果非常显着。

梁勇,刘兰芬,柳絮婷,孙印旗,张富斌,张振国[9](2006)在《河北省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抽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河北省首次实施麻疹疫苗(MV)初始强化免疫(catch-up)血清学效果。方法通过抽样,对同一人群采集强化免疫前后双份血清以及对不同人群分别于强化免疫前后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强化免疫接种11920936人,接种率为92.30%;强化免疫后麻疹抗体阳性率从90%上升至99.7%以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从小于1000上升至2000以上,平均增长3倍以上;人群麻疹抗体滴度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低抗体人群比例下降,高抗体人群比例上升;强化免疫后3年内,抗体水平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MV初始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非常显着,极大提高了人群抗体水平,减少了易感人群的积累,使麻疹发病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郑金成,黄小涛,赵焕杰,马菲,陈素娜[10](2005)在《汕头市潮阳区200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汕头市潮阳区2000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4年汕头市潮阳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37例,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19/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组儿童,占病例总数的73.00%(173/237),<1岁组和12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3.34/10万和31.35/10万;全区各镇各街道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季节分布呈双峰,分别在46月、12月至次年1月,各占病例总数的33.33%和21.94%;61.16%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30.36%免疫史不详。结论汕头市潮阳区麻疹仍存在高接种率高发病率现象,为降低麻疹发病率,减少麻疹暴发,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初始接种率,并尽快在全区范围内对8月龄至5岁儿童中开展初始强化免疫。

二、河北省石家庄等三市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石家庄等三市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吉水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组织实施
    1.3 方法
    1.4 实验室血清学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目标儿童摸底
    2.2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
    2.3 接种率快速调查情况
    2.4“零剂次”免疫儿童
    2.5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
    2.6 强化免疫前后Ig G抗体检测情况
    2.7 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情况
3 讨论

(3)儿童接种不同效价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什么是麻疹
    1.2 麻疹疫苗的发展史
        1.2.1 麻疹灭活疫苗
        1.2.2 麻疹活疫苗
    1.3 麻疹病毒及其传播
    1.4 麻疹疫苗
    1.5 麻疹的危害
    1.6 我国的麻疹流行情况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1.7 我国麻疹的现状以及要实现的目标
第二章 不同效价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2.1 观察对象与分组
        2.1.1 观察对象
        2.1.2 分组
    2.2 疫苗
        2.2.1 细胞制备
        2.2.2 细胞培养与收获
    2.3 病毒滴定
        2.3.1 麻疹病毒的理化性状
        2.3.2 病毒感染
    2.4 疫苗的检测
        2.4.1 麻疹疫苗检定
        2.4.2 麻疹疫苗病毒滴度的检测
        2.4.3 疫苗运输方法
    2.5 血清抗体检测方法及判定
        2.5.1 血清抗体检测方法
        2.5.2 判定
    2.6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一般临床反应观察
    3.2 A 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血清 IgG 抗体水平
    3.3 B 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血清 IgG 抗体水平
    3.4 C 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血清 IgG 抗体水平
    3.5 D 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血清 IgG 抗体水平
    3.6 四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的血清抗体免疫应答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黔东南州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1.2 疫苗来源
    1.3 资料来源
2 结果
3 讨论

(5)2008年广元市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接种范围、对象和时间
    1.2 疫苗、接种器材
    1.3 接种方法及剂量
    1.4 评估资料来源
2 结果
    2.1 接种组织情况
    2.2 疫苗接种情况
    2.3 效果评价
3 讨论

(7)江苏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部分
    江苏省麻疹疫情及流行病学特点 第二部分
    江苏省正常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第三部分
    江苏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第四部分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在消除麻疹可行性预测中的应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河北省2004年实施麻疹疫苗后续免疫活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MV后续免疫对象与方法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 果
    1 报告接种率
        1.1 以市为单位报告接种率
        1.2 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
    2 督导接种率
    3 估算接种率
    4 控制麻疹发病效果
讨 论

(10)汕头市潮阳区200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流行强度
        2.1.2 季节分布
        2.1.3 地区分布
        2.1.4 年龄分布
        2.1.5 免疫史
    2.2 麻疹报告发病率与报告接种率变化分析
3 讨论

四、河北省石家庄等三市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水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分析[J]. 王志元. 中国当代医药, 2013(31)
  • [2]南京市麻疹强化免疫前后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许阳婷,徐鹭. 现代预防医学, 2013(04)
  • [3]儿童接种不同效价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D]. 田澍. 吉林大学, 2012(03)
  • [4]黔东南州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J]. 潘宏,段林李,郭豫,邓茂铭,吴念标. 实用预防医学, 2011(12)
  • [5]2008年广元市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 王晓燕,康发扬,贾永朝,孙明英,向锦华,吴运律,刘玉萍,何志军.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1(02)
  • [6]镇江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J]. 颜卫丰. 江苏卫生保健, 2010(01)
  • [7]江苏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研究[D]. 丁晓艳. 南京医科大学, 2009(03)
  • [8]河北省2004年实施麻疹疫苗后续免疫活动评价[J]. 张富斌,孙印旗,张俊棉,梁勇,李静,刘曙光,张振国. 中国计划免疫, 2006(05)
  • [9]河北省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抽样分析[J]. 梁勇,刘兰芬,柳絮婷,孙印旗,张富斌,张振国. 传染病信息, 2006(02)
  • [10]汕头市潮阳区200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 郑金成,黄小涛,赵焕杰,马菲,陈素娜. 华南预防医学, 2005(06)

标签:;  ;  ;  ;  ;  

石家庄等河北省三市麻疹疫苗初免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