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的直径、线虫感染和土壤紧实度对两种高杆羊茅的产草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鲍根生[1](2015)在《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共生体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鼠虫害破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大面积退化;其中,根部半寄生入侵杂草-甘肃马先蒿是青藏高原高寒退化草地毒杂草阶段的典型代表性植物,与紫花针茅、麦宾草等植物呈“斑块”状分布。本论文通过:(1)青海高原禾草内生真菌的系统调查;(2)退化草地主要建群种-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分类地位;(3)紫花针茅退化草地主要入侵杂草-甘肃马先蒿根寄生特性;(4)内生真菌和根寄生植物互作对紫花针茅、麦宾草种子萌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14种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平均感染率低于50%。其中,缘毛鹅观草(Roegneria pendulin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微药羊茅(Festuca nitidula,and,)、毛稃羊茅(Festuca kirilovii)和紫羊茅(Festuca rubra)的平均带菌率均高达80%以上。青海高原地区禾草内生真菌分离率较低,仅从紫花针茅、麦宾草、光稃早熟禾和异针茅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依据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判断是Epichlo?属内生真菌,但菌落形态存在明显差异。2.青海地区紫花针茅样品带菌率高达100%,而西藏、四川、甘肃的样品均不带菌。分离的内生真菌从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及分生孢子形态等特征均与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形态特征相似。系统进化关系表明,紫花针茅感染的内生真菌分别为Epichlo?chisosa、E.gansuensis和E.inebrians。3.甘肃马先蒿能在同域8科18种植物根部形成吸器,易与蔷薇科、豆科、禾本科等植物形成寄生关系,而不易与莎草科和菊科植物形成寄生关系。甘肃马先蒿移除区的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生物量显着高于未移除区,而莎草科和杂类草生物量差异不显着;未移除区的草地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显着高于移除区。4.甘肃马先蒿水浸液能显着降低紫花针茅、麦宾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花序水浸液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根和茎叶水浸液,并随着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强。水浸液对带菌(E+)种子和幼苗的化感抑制效应明显低于不带菌(E-)的种子和幼苗。5.甘肃马先蒿寄生能显着降低紫花针茅和麦宾草的生物量及分蘖能力,显着增加根冠比。E+、E-植株被甘肃马先蒿寄生后,E-植株的生物量、分蘖和株高显着高于E+植株;而对照组内,E+表现优于E-;甘肃马先蒿寄生紫花针茅和麦宾草后,根部吸器总数和功能性吸器数量显着高于单种时根部吸器数量。6.甘肃马先蒿寄生能显着降低紫花针茅、麦宾草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显着增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对照组中,E+光合特性高于E-,而寄生处理后,E-光合特性高于E+;随着寄生天数的增加,共生体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持续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
高雪芹[2](2012)在《红三叶新品系种质鉴定及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红三叶新品系(Trifolium pratense L.)是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自然分布的红三叶种质为材料,经过多年的栽培驯化和系统选育,而培育出的抗寒新种质。本文对红三叶新品系以及部分国内外种质的形态学特征、染色体、SSR标记以及无性繁殖做了较为系统的鉴定评价和研究,并首次对内蒙古牙克石自然分布的红三叶遗传起源进行了探讨,为我国红三叶优异种质的利用和创新奠定了基础。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70份红三叶材料中早花型、中间型和晚花型,分别占22.86%、68.57%和8.57%。根据第二年生育期长短可分为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生育期分别64d,71.96d和84.17d。红三叶新品系属晚花型,生育期74d,中熟型,平均日增长速率为0.44cm/d,接近红三叶群体平均水平。试验材料在呼和浩特越冬率变化范围为0%~88.89%,红三叶新品系越冬率88.89%,抗寒性突出。2、形态特征研究表明,红三叶叶斑强度、分枝数、花序数/茎、种子颜色、第三茎节长、二级侧枝数、叶面积、自然高度等形态特征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枝形>叶形>种子>花部>根部。冠幅、自然高度和分枝数是划分红三叶形态类型的主要指标。红三叶新品系根系以黄褐色为主,多为绿色茎,半直立,株丛大小为红三叶群体中等水平,叶斑以中斑和无斑为主,叶面积较大,叶片形状较为宽短。花色主要为紫红色,浅紫红色次之,浅粉色出现比例约为10%,偶见白花的变异。种子颜色相对较浅,黄色种子数量较多,种子大小居中,千粒重偏小,红三叶新品系与29,35,3,41,5,19,2,67号等材料形态特征比较相似。3、43份红三叶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14,基数为7,共检测出m、sm、 st和t4种染色体类型,其中6份材料出现随体,有1A、2A、1B、2B和3B5种核型,8种核型公式。红三叶新品系核型公式为2n=2x=14=8m+6sm(2SAT),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大于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在红三叶群体中相对较高。根据Langlet染色体形态划分标准,红三叶新品系染色体类型属于相对原始的T型。4、32份红三叶材料,8对引物扩增共获得多态性条带21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1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36。Nei多样性指数H为0.1229,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2241,材料间的总变异Ht为0.1218,种群间遗传变异Hs0.0387,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179,基因流Nm1.0727,31.7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68.21%的存在于种群内。本试验获得红三叶新品系的指纹图谱,可有效区分2份国内已登记红三叶品种。红三叶新品系Nei多样性指数0.0665,Shannon信息指数为0.1065,均低于平均水平,种群多样性相对较低。遗传距离表明红三叶新品系亲缘最近的3份材料依次为来自俄罗斯的60号>西班牙的22号>俄罗斯的53号。5、红三叶新品系分株繁殖适宜切块6-7个,最高增殖系数为6.38,分枝期整枝扦插效率较高,最高增殖系数为6.40。组织培养研究表明:红三叶新品系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75%酒精预处理,0.1%HgCl2消毒10min;最适无菌苗培养基为不添加激素的1/4MS+1.5%蔗糖;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及根段在MS+0.5mg·L-16-BA+1~2mg·L-12,4-D培养基上都极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0.5mg.L-16-BA+1.0mg·L-12,4-D;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75mg·L-16-BA+0.5mg·L-1NAA,最高分化率为16.67%;茎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6-BA+1.0mg·L-1IBA;最佳生根条件为50mg·L-1浓度的IBA中浸泡1h后植入含0.5mg·L-1IBA的MS中,生根率达80%。1mg·L-1BA+0.5mg·L-1NAA激素配比适合红三叶茎尖和腋芽的萌发。6、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内蒙古牙克石自然分布的红三叶可能起源于俄罗斯西部,属于欧洲血统。
李会科[3](2008)在《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的生态环境效应及综合技术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绿色果品生产是当今世界果树产业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果园生草作为一种优良的果园栽培管理制度,已演变为发达国家绿色果品生产的一个主要技术系统。目前,我国的果园土壤管理仍以传统的清耕制为主,清耕果园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90%以上,果园生草在我国尚处于试验与小面积推广应用阶段,已有的研究多以生产性试验和简单的种植对比试验为主,缺乏机理研究和系统性研究;试验研究工作也不平衡,多数研究集中在南方橘园、梨园、龙眼园的生草问题上,黄土高原地区的该类研究较少,渭北苹果产区的研究更为薄弱。本研究以渭北旱地苹果园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测定了渭北旱地苹果园,行间生草微域小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土、肥、水的演变特征;分析了渭北旱地苹果园生态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了旱地苹果园生草对果树生长发育,以及对果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生草的外延利用对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品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外延利用模式的能流特征;针对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综合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摸清了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的小气候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生草调节了苹果园近地层的气温、空气湿度、照度,降低了近地层风速,调节土壤温度;在牧草的不同发育阶段上述调节作用不同,且调节程度与草种的种类关系密切,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白三叶的小气候综合效应强于黑麦草;2.揭示了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的土肥水效应与所生牧草的互动效应及其演变特征,分析了土肥水效应的作用机制。①生草改善了土壤的一系列理化性状: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生草年限的增加,其效应愈显着,主要呈现在0-40cm土层;对速效性N、P、K含量也有积极性影响,草种不同影响程度不一,随生草年限的增加,速效Mn、Fe、Zn、水溶性Ca、水溶性Mg含量有升高趋势;生草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而且增强了土壤酶的活性,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提高的程度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对0-40cm土层具有良好效应。②通过对旱地苹果园生草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的14个测定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生草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作用是促进旱地苹果园土壤肥力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生草草种土壤肥力综合影响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随生草年限的增加,果园土壤综合肥力不断提高,长期生草有利于持续改善土壤肥力,其中白三叶的效应强于黑麦草。③生草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扩大了土壤贮水库容,随着生草年限增加,土壤吸持贮水、滞留贮水演化及饱和持水量趋于增加,白三叶的作用效应强于黑麦草;显着地提高了土壤入渗性能,土壤入渗通用方程较好的反映渭北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但旱地苹果园生草果树与牧草存在水分竞争,主要发生在0-40cm土层,主要表现在春季和秋季牧草分蘖期,在干旱年份表现的尤为突出,通过对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分析,提出了渭北旱地苹果园行间生草水分管理优化模式应为“果树行间生草+清耕带覆盖”二元优化模式。3.阐明了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品产量与品质的变化特征。统计分析表明:①生草提高了苹果百叶重、中短枝比例、成花率、座果率,随着生草年限增加,趋于提高,白三叶效应较明显;②促进了果树<2mm径级根系的发育,促进根系向较深层土壤伸展,主要呈现在20-60cm土层;③改善了树体营养,叶片N、P、K、Ca、Mg、Fe、Mn、Zn有所提高,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除白三叶区叶片N,黑麦草区叶片P含量较明显外,其余营养元素变化不大;④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率;⑤改善了果品品质,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果品质量提高明显,不同生草草种改善程度不同,但生草对产量影响不大。4.定量分析了“果+草+畜+沼+窖”型果园生草外延利用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变化特征及其生产辅助能流特征,揭示了该外延利用模式运行机制,为提高果园生草的综合效益以及该模式的优化调整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外延利用促进了果树生长发育,提高了果品产量与品质,且连续施入沼肥,树势趋于增强,果品品质进一步提高;外延利复合系统生产辅助能量构成、分布、流向均发生较大变化,期中苹果亚系统有机能输入增幅较大,工业辅助能输入降低了26.69%,降低了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能流循环指数是果园生草生态系统苹果亚系统能流循环指数2.46倍,经济产出是果园生草的1.94倍,但复合系统内畜牧业子系统饲料生物能转化率及水窖子系统雨水能利用率较低,收益低,有待优化提高。5.在系统调查研究分析基础上,针对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综合技术体系。旱地苹果园生草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确定适宜生草区域、选择适宜的生草草种、关键农艺技术措施等要素;基于深层土壤水库效应,通过典型调查,初步提出了应以降水量大于550mm区域作为陕西旱地苹果园生草适宜区域;通过田间试验,基于对渭北旱地苹果园种植的几种牧草根系分布的数理统计分析,提出了渭北旱地苹果园应选择根冠比小、根系浅的白三叶、红三叶等作为旱地苹果园生草草种;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集成了旱地苹果园生草栽培关键农艺技术措施。
C.B.WILLIAMS,C.B.ELKINS,R.HAALAND,C.S.HOVELAND,R.RODRIGUEZ-KABANA,牛志远[4](1981)在《根的直径、线虫感染和土壤紧实度对两种高杆羊茅的产草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紧实度和线虫感染对大根小根羊茅的影响已经得到确认,用平整耕层和线虫感染地为材料,进行了2阶乘的随机区组配对试验,把大根羊茅和小根羊茅分别种植在两种处理的四个组合中:1.(1)没经熏蒸的常规耕地,用甲基溴化物熏蒸处理过的常规耕地;2.(1)没经熏蒸的亚表耕层,(2)经熏蒸的亚表耕层。在水分流失和吸收土壤水分能力方面,两者没有表现出差异。在平整的耕层上,大根羊茅的扎根能力,牧草产量,持久性和复盖能力都较高,线虫喜欢寄生在大根型羊茅上而不喜寄生在小根型羊茅上。这些都说明:通过培育特殊根系特征的品种,可以增加高杆羊茅的产草量。
二、根的直径、线虫感染和土壤紧实度对两种高杆羊茅的产草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的直径、线虫感染和土壤紧实度对两种高杆羊茅的产草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共生体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其生态学意义 |
1.1.1 禾草内生真菌传播及繁殖 |
1.1.2 禾草内生真菌和宿主协同进化 |
1.1.3 种间杂交及无性态内生真菌形成 |
1.1.4 生物碱及对宿主的保护 |
1.1.5 禾草内生真菌提高宿主抗逆性 |
1.2 禾草内生真菌与其他生物互作研究 |
1.2.1 禾草内生真菌与植物互作研究 |
1.2.2 禾草内生真菌与动物互作研究 |
1.2.3 禾草内生真菌与微生物互作研究 |
1.3 寄生植物对寄主和草地群落的影响 |
1.3.1 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影响 |
1.3.1.1 寄主范围 |
1.3.1.2 寄主偏好性 |
1.3.1.3 寄主选择 |
1.3.2 寄生植物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1.3.2.1 寄生植物对草地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1.3.2.2 寄生植物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
1.3.2.3 寄生植物对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及分布的影响 |
1.4 寄生植物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
1.4.1 寄生植物和草食家畜互作研究 |
1.4.2 寄生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研究 |
第二章 青海高原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分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地点及概况 |
2.2.2 内生真菌检测及分离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青海高原禾草内生真菌带菌率 |
2.3.2 青海高原禾草内生真菌菌落生长特征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分类学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内生真菌分离和培养 |
3.2.3 DNA分离、扩增和纯化 |
3.2.4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分离和形态特征 |
3.3.2 系统发育分析 |
3.3.2.1 序列分析 |
3.3.2.2 系统发育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甘肃马先蒿寄主范围及对退化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甘肃马先蒿寄主范围调查 |
4.2.3 寄主根部吸器解剖结构 |
4.2.4 甘肃马先蒿对退化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甘肃马先蒿寄主范围及吸器显微结构 |
4.3.2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草地群落结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肃马先蒿化感作用对紫花针茅、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甘肃马先蒿水浸液制备 |
5.2.3 水浸液对供试植物种子和幼苗处理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生长特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 |
6.2.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6.2.2.1 植物材料 |
6.2.2.2 试验设计 |
6.2.3 寄生植物对内生真菌共生体生长的影响 |
6.2.4 甘肃马先蒿根部吸器解剖结构 |
6.2.5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甘肃马先蒿寄生后紫花针茅、麦宾草生物量积累的动态变化 |
6.3.2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株高和分蘖的影响 |
6.3.3 甘肃马先蒿根部吸器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
6.3.4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根冠比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处理 |
7.2.3 光合作用参数测定 |
7.2.4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甘肃马先蒿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7.3.2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甘肃马先蒿蒸腾速率的影响 |
7.3.3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甘肃马先蒿气孔导度的影响 |
7.3.4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甘肃马先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
7.3.5 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麦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甘肃马先蒿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红三叶新品系种质鉴定及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红三叶的遗传起源 |
1.2 红三叶的发展历史 |
1.3 红三叶属间、种间关系与遗传进化 |
1.4 红三叶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 |
1.4.1 红三叶种质的保护与搜集 |
1.4.2 红三叶种质资源保存 |
1.5 种质资源研究内容和现状概述 |
1.5.1 红三叶形态学性状研究 |
1.5.2 红三叶的染色体研究 |
1.5.3 红三叶分子标记的研究 |
1.6 红三叶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 |
1.6.1 无性繁殖概述 |
1.6.2 红三叶常规无性繁殖研究 |
1.6.3 红三叶组织培养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红三叶新品系农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验材料的地理分布 |
2.1.3 试验地概况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物候期的差异分析 |
2.2.2 红三叶生长速度差异分析 |
2.2.3 红三叶越冬率 |
2.2.4 红三叶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2.2.5 红三叶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 红三叶新品系形态特征鉴定及评价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1.3 计算公式的说明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三叶新品系根系的形态鉴定 |
3.2.2 红三叶新品系茎的形态特征鉴定 |
3.2.3 红三叶新品系叶片的形态特征鉴定 |
3.2.4 红三叶新品系花部特征鉴定 |
3.2.5 红三叶种子及荚果的形态特征 |
3.2.6 红三叶形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
3.2.7 红三叶主要形态特征多样性分析 |
3.2.8 红三叶主要形态性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
3.2.9 红三叶主要形态性状的系统聚类分析 |
3.2.10 红三叶主要形态性状的逐步聚类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红三叶新品系染色体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红三叶染色体数目与倍性 |
4.2.2 红三叶染色体T型和R型划分 |
4.2.3 红三叶染色体核型分析 |
4.2.4 红三叶的ROMERO核不对称性 |
4.2.5 基于平均臂比值和核型不对称系数(As.K.C)二维进化趋势图 |
4.2.6 基于ROMERO不对称参数与染色体总长度(TCL)的三维进化趋势图 |
4.3 小结与讨论 |
5 红三叶新品系SSR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红三叶新品系SSR指纹图谱构建及特征带鉴定 |
5.2.2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
5.2.3 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4 基于SSR红三叶遗传变异及分化 |
5.2.5 红三叶种间遗传距离及遗传相似度研究 |
5.2.6 红三叶遗传分类 |
5.2.7 红三叶NEI’s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回归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红三叶新品系指纹图谱的构建 |
5.3.2 红三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5.3.3 红三叶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化 |
5.3.4 红三叶新品系SSR亲缘关系分析 |
6 红三叶新品系无性繁殖特性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红三叶分株繁殖 |
6.2.2 红三叶扦插繁殖 |
6.2.3 不定芽增殖繁殖 |
6.2.4 侧芽增殖途径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切块大小对红三叶分株繁殖的影响 |
6.3.2 红三叶新品系扦插时间和插穗部位的选择 |
6.3.3 红三叶新品系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
6.3.4 红三叶外植体的直接分化 |
6.3.5 侧芽增殖途径 |
6.4 小结与讨论 |
7 综合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红三叶种质资源遗传变异 |
7.1.2 红三叶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分类 |
7.1.3 形态标记、染色体以及SSR标记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
7.1.4 内蒙古牙克石红三叶遗传起源与传播途径 |
7.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3)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的生态环境效应及综合技术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立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果园生草概述 |
1.2.1 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现状 |
1.2.2 果园生草制概述 |
1.3 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
1.3.1 果园生草小气候效应 |
1.3.2 果园生草土壤环境效应 |
1.3.3 生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4 生草对果树叶片生理功能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1.3.5 生草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6 生草对果树产量与果品品质的影响 |
1.3.7 生草对果园病虫草害防治的影响 |
1.3.8 果园生草与果园可持续发展 |
1.3.9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旱地苹果园生草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2.3.2 旱地苹果园生草对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品生产的影响研究 |
2.3.3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研究 |
2.3.4 旱地苹果园生草综合技术构建研究 |
2.4 试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旱地苹果园生草的小气候效应 |
3.1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树冠部空气温度的影响 |
3.2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
3.3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相对照度的影响 |
3.4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近地层风速的影响 |
3.5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
3.6 小气候灰色关联度分析 |
3.6.1 计算与分析方法 |
3.6.2 生草区各处理小气候灰色关联度分析 |
3.7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旱地苹果园生草的土肥水效应 |
4.1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4.1.1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容重影响 |
4.1.2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4.1.3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2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及PH 值的影响 |
4.2.1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2.2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pH 值的影响 |
4.2.3 旱地苹果园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物理性状相关分析 |
4.3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N、P、K 养分含量的影响 |
4.4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4.5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4.5.1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5.2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5.3 旱地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状相关相关分析(n=15) |
4.6 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肥力影响综合评价 |
4.6.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路 |
4.6.2 分析的基本过程与评价 |
4.7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 |
4.7.1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蓄存特性的影响 |
4.7.2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
4.7.3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4.7.4 生草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年变化的影响 |
4.7.5 旱地苹果园生草土壤贮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
4.8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旱地苹果园生草对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品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5.1 生草对果树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 |
5.2 生草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1 生草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2 生草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5.2.3 生草对蒸腾速率的影响 |
5.2.4 生草对叶片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5.3 生草对苹果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1 生草对苹果枝叶生长的影响 |
5.3.2 生草对苹果树体根系发育的影响 |
5.4 生草对苹果果品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5.4.1 生草对果树成花率及座果率的影响 |
5.4.2 生草对苹果果品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 |
6.1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模式 |
6.2 研究方法 |
6.3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对果树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6.3.1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对苹果叶片及枝条发育的影响 |
6.3.2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对果树根系发育的影响 |
6.3.3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对果品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6.4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系统生产辅助能流分析 |
6.4.1 系统操作与实物流量及能流统计 |
6.4.2 生产辅助能流分析 |
6.4.3 旱地苹果园生草外延利用的经济效益 |
6.5 小结 |
第七章 旱地苹果园生草综合技术构建 |
7.1 旱地苹果园生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综合技术构建基本框架 |
7.2 基于土壤水分效应旱地苹果园生草生态适宜性探讨 |
7.3 适宜生草品种的评价 |
7.3.1 根系生物量分布特征 |
7.3.2 根长分布特征 |
7.3.3 有效根分布特征 |
7.3.4 根冠比 |
7.4 关键农艺技术措施的组装集成 |
7.4.1 选择生草方式 |
7.4.2 生草方法 |
7.4.3 牧草地被管理 |
7.4.4 应重视果园生草外延利用 |
7.5.5 树体管理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根的直径、线虫感染和土壤紧实度对两种高杆羊茅的产草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共生体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D]. 鲍根生. 兰州大学, 2015(03)
- [2]红三叶新品系种质鉴定及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D]. 高雪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3]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的生态环境效应及综合技术体系构建[D]. 李会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4]根的直径、线虫感染和土壤紧实度对两种高杆羊茅的产草量的影响[A]. C.B.WILLIAMS,C.B.ELKINS,R.HAALAND,C.S.HOVELAND,R.RODRIGUEZ-KABANA,牛志远.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上册),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