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无线技术设计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芳梅[1](2021)在《智慧教育学校实践的国际、国内发展态势与相关经验观照》文中提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航标,学校是智慧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因此探讨学校怎样以新样态迎接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于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揭示学校层面智慧教育发展态势,从学校管理、师生信息素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资源建设方面,分析国际国内相关实践经验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我国智慧教育学校实践路径的探索提供一些思路。
王赜坤,桂玲[2](2021)在《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安防监测系统》文中指出为解决利用传统无线通信技术设计的安防监测系统成本高、灵活性差、无线传输范围小等问题,基于云平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安防监测系统。将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云技术相结合,以STM32F103作为微控制器,利用传感器采集温湿度、烟雾浓度、光照强度、声音、人体等参数,采用低功耗的NB-IoT通信模块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实现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周期性上报给阿里云平台,云平台服务器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送至移动APP客户端,通过移动APP客户端设置报警阈值,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监测设备报警。经过测试和验证,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性能稳定、灵活性强、自动联网和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智能安防的应用需求,达到智能化的目的。
陈新欣[3](2021)在《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靶场环境包括飞机、导弹、运载火箭、飞船等诸多试验靶场,对于靶场试验来说,靶场背景环境参数的监测必不可少,靶场环境参数决定了试验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然而面对复杂的靶场环境,如何进行多种环境参数集中采集、对于覆盖范围广的靶场环境如何进行大范围内的组网监测、对于数据如何进行远距离传输,都是靶场环境监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LoRa无线技术、ARM嵌入式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和北斗定位技术设计了一套符合复杂靶场背景下的环境数据集成监测系统。主要内容包括:1.比较分析现有环境监测系统,并结合靶场背景环境的实际需求,进行系统方案设计。根据方案设计进行处理器、传感器和操作系统的选型。结合ARM嵌入式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和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进行环境监测终端软硬件设计,实现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大气压强、降雨量、太阳总辐射、PM10、PM2.5、风速、风向等十多种环境参数集成采集,解决了靶场背景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单一,集成度低等问题。2.对WiFi、ZigBee、LoRa等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比较,利用LoRa技术的优势,将LoRa无线技术应用于靶场背景环境监测系统。进行LoRa无线模块节点硬件电路和软件通信设计,实现环境数据的远距离低功耗传输和大范围内靶场环境的星形组网监测设计。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终端的位置信息定位功能。3.根据系统构架设计远程监测终端的上位机软件。远程监测终端通过LoRa无线模块接收各个环境监测终端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和位置信息,进而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人机交互设计,并且实现定位信息地图显示功能。系统方案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外观模型设计和系统组装,最后进行系统调试,调试包括环境终端采集测试、LoRa通信性能测试和上位机软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环境监测终端可以对环境中十多种环境参数进行集中采集,并且准确获取到终端位置信息。LoRa无线模块的传输距离、丢包率和节点组网性能都可以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远程监测终端上位机软件可以准确接收处理环境数据和位置信息。本文通过对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设计,实现了对靶场环境数据的集中准确测量、设备集成度高、数据传输距离远、组网方式灵活等目标,为靶场环境监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监测设备。
徐傲[4](2021)在《机床多物理量远程测控模拟试验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数控机床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设备,为加深科研和操作人员对数控机床的认识,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来模拟验证数控机床各种运行状态及性能,因此迫切需要研制数控机床模拟实验装置。目前市场上各种数控机床模拟实验装置的数据采集主要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容易产生信号衰减和相互干扰,大多无法实现网络远程监控。因此论文以一维工作台为对象,研制了基于ZigBee和LabVIEW的多物理量无线远程测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实现对数控机床实际工况的功能模拟。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确定硬件、软件系统的设计指标,规划各子系统的功能。为了更好的模拟分析数控机床等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设计了温度、压力、.转速、位移、振动等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并开发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程序,通过USB通信将终端节点采集信息传输至上位机。实现了综合实验装置的载物台位移、电机转速、电机温度、载物台负载、电机振动等的测量。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网络远程上位机监控软件,针对三相异步电机工作环境中的各项情况,对采集的电机振动量进行函数处理,实现了对电机X、Y、Z三轴振动时域波形、功率谱波形、倒谱波形的分析,完成了对数控机床电机工作时进行故障诊断的功能模拟。同时上位机对采集的各个物理量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显示综合实验装置各个区域的监控数据,利用LabVIEW的Web远程发布功能实现上位机远程异地登录监控,采用XY图程序对储存的传感器历史数据以曲线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测控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多传感器远程无线数据采集、显示、数据存储、振动信号频谱分析、实验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
胡钦政[5](2021)在《面向室内大数据接入的多色复用可见光信号的调制及解调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发光二极管(LED)的广泛应用及其功能的日趋完善,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照明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由于LED的电光调制特性,基于LED的室内可见光通信(VLC)技术逐步成为宽带光通信接入领域的研究热点。另外,近年来随着具有多媒体功能和互联网连接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大量增加,以及各种大数据业务、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概念的推广,导致移动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而VLC技术具有调制带宽大、无电磁辐射和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等优点,支持在射频通信和毫米波通信等多个波段之间实现面向全波段应用的集中架构无线接入网络,可满足目前室内大数据传输的高速率、大带宽需求。因此,面向室内大数据接入的多色复用可见光信号的调制解调技术研究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分析了室内VLC接入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对其收发模式和信道模型进行了建模分析;介绍了开关键控(OOK)调制、脉冲幅度调制(PAM)、正交幅度调制(QAM)以及三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技术的调制解调原理;并通过数值模拟和仿真实验分析了两种多色复用VLC系统的传输特性;对多种调制解调技术在室内VLC接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结合PAM调制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设计了一个室内4发1收VLC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在接收平面上的光照强度分布和接收光功率分布,并与2个LED光发射机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了4PAM信号和OOK-NRZ信号在室内4发1收MISO系统和1发1收SISO系统下的传输误码率(BER)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个LED光发射机具有更好的光照强度均匀分布特性和提升优势;在1×1 SISO-VLC和4×1MISO-VLC这两个系统下,当SNR越高,两种信号的接收BER性能越好,且MISO系统相比于SISO系统表现出更好的收发性能。另外还发现经过格雷编码后的4PAM信号的收发及传输性能要优于未经格雷编码的4PAM信号;本文还对传统OFDM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个直流偏置光OFDM(DCO-OFDM)接入系统,以适应VLC系统的传输特性。研究了QAM信号在该系统下的传输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偏置电流情况下四种调制阶数QAM信号的传输BER性能表现。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偏置电流下的64QAM信号在DCO-OFDM系统的BER随SNR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偏置电流的增大,不同阶数的QAM信号的BER性能越好,而当到达一定程度后其BER性能又呈现降低的趋势。在相同接收SNR的条件下,随着偏置电流的降低,接收BER性能越好,并且在一定条件下,BER可低于10-3,并且在接收信号的BER为10-3时,64QAM-OFDM信号具有较为清晰的星座图。最后,本文还拓展设计了一个100km的水下光通信系统,研究了10Gbit/s 4PAM信号在该系统下的传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表现出不俗的接收BER性能,且4PAM信号相比于传统的NRZ光信号具备更高的频谱效率。
陈光[6](2021)在《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是一门涉及射频技术和光子学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其包括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微波工程、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光电融合、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及网络应用等多个方面。光载射频技术的研究初衷是在射频系统中引入强大的光子技术,从而消除电子瓶颈的同时带来诸多优点,如高速率、低损耗、大带宽、小尺寸、低功耗、轻重量、高集成度、优良稳定性、抗电磁干扰、频率响应平坦、易于混合集成等技术优势。因此,通过采用基于光子学的射频信号处理技术可实现以前在电域内很难甚至是无法完成的功能或任务。正是由于这种巨大优势,光载射频通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以来,在信号处理、民用通信、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光载射频信号处理关键技术与光载射频通信(RoF)系统应用作为微波光子学两个重要的研究分支,近些年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并成为当前微波光子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针对光载射频通信、光纤射频混合接入网络和微波光子雷达等民用和国防军事应用需求,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重点对光载射频信号处理关键技术和光载射频通信系统设计应用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一、提出了基于光串联单边带调制和光正交单边带复用的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为了解决多制式射频信号收发和传输面临的需求及挑战,提出一种采用光串联单边带调制(OTSSBM)和光正交单边带频谱复用(OOSSBM)的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方案,并在接收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辅助的相干检测,对多路相位调制码型信号的混叠信道进行识别和分离,实现了在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中的多速率信号收发、调制解调与传输。(1)设计了相干RoF系统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 RoF系统中光载射频信号的频谱结构,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接收端恢复了发射的2 Gbit/s和5 Gbit/s的BPSK码型信号,给出了信号发射前和接收后的时域波形图和眼图对比。搭建了光载射频信号发送、传输、接收和处理的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提出的不同类型及条件(单信道与双信道;OTSSBM与OOSSBM;40 km单模光纤传输与背靠背系统等)下的复用信号,经40公里单模光纤传输后系统性能良好,均满足误比特率(BER)低于10-9,品质因数达到6以上。(2)分析了采用OTSSBM和OOSSBM时,传输2 Gbit/s和5 Gbit/s的BPSK信号,在保持能量效率适中的前提下,两种复用方案各自分别的频谱效率达到了 4.2 bit/s/Hz和4.9 bit/s/Hz,综合利用OTSSBM和OOSSBM两种方案达到7.4 bit/s/Hz。在提高光单载波射频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的同时,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辅助的相干检测进行信号解调与恢复,没有增加额外的混叠信道分离硬件或光电器件,简化了系统结构和复杂度。二、设计了基于硅基光电子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集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采用级联硅基微环谐振腔(MRR)结构,设计了具有波长选择性的高Q值、超窄带、可调谐的三通带光带通滤波器,并实现了基于MRR的光多载波产生的技术方案;设计了用于调制高速射频信号的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利用所设计的MRR滤波器和DE-MZM等硅基光电子器件,设计了一种发射多路多制式射频信号并提供多类型射频信号接入功能的光载射频信号集成发射机;利用硅基平面光波导设计了混合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并对所设计的集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性能做了系统品质因数(Q-factor)和误码率(BER)的验证和测试。(1)利用上下分插型(或称作“上传下载型”)硅基MRR设计了超窄带可调谐光带通滤波器,所设计的单微环谐振滤波器中心波长为1552.52nm,3dB带宽为0.04nm,FSR为10nm,并拥有陡峭的滤波窗口上升沿和下降沿,利用热光效应可调谐滤波通带。通过将三个硅基单微环级联,形成具有波长选择性和可重构性的三通带可调谐窄带光带通滤波器。三个通带的中心波长分别为1550.7 nm,1551 nm和1551.3 nm,其平坦度良好,通道间隔FSR达到10 nm,吸收损耗低于3 dB/cm,每个微环谐振滤波器的精细度Finesse为250,Qtotal达到38750,级联多频带微环谐振滤波器产生多载波光源,其尺寸在毫米级。(2)设计了高速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其带宽达到30 GHz,对于BPSK信号的数据速率接近10 Gbit/s。以三个频带作为光载波分别调制不同频段和类型的射频信号,以BPSK调制码型发射则每路信号达到10 Gbit/s的数据速率。设计了亚微米尺寸硅基波导可调谐光衰减器(VOA),并分析了其特性。设计了双平行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其被用于构成I/Q调制器。将有三个频带的微环谐振滤波器和三个硅基调制器串联后再并联,构成了在三个光载波上调制,同时加载多路不同类型宽带信号(如WiFi,WiMAX等射频信号,或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任意组合)的光载射频通信集成发射机,整个芯片尺寸为7.8 mm2的毫米量级。(3)为了解决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对于数字相干接收机在集成度、功耗、工作稳定性、灵敏度、响应度波动、相位误差方面的进一步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硅基平面光波导的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并测试了所设计的集成相干接收机前端模块的性能和参数指标。在1520 nm~1620 nm宽波长范围内,相位漂移在±1°,保证了相应端口良好的相位正交性。当温度在-5℃~80℃时,响应度幅度波动在±0.25 dB;相邻光电探测器端口之间的响应度偏差在0.4 dB之内。测试了对于112 Gbit/s PDM-QPSK调制码型信号的接收性能,得到了偏振正交方向X信道和Y信道上清晰且易于判决的星座图,以及品质因数(Q值)和信号光功率(光信噪比)的近似线性对应关系。三、设计基于DP-DPMZM和SOA-MZI的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技术方案为了在一个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系统中实现多项功能,并提高系统集成度及降低成本,对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三种核心技术——移相、滤波和倍频进行了综合方案设计。(1)基于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DPMZM),设计了具有倍频功能的宽带光载射频信号移相器,不仅对射频信号进行2-6倍频调控,且在光域实现了 360°相位控制。仿真验证了其相移范围和倍频效果,相移量与相位调控参量接近线性关系,多倍频与相位控制这两种处理同时进行。分析了消光比的变化、90°混合器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性对相位漂移、幅度抖动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借助MZM的单边带(SSB)调制(用于加载射频信号)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光学非线性效应(慢光效应和相干布居振荡),设计了一种滤波通带(中心波长)和3 dB带宽均可调谐的射频光子滤波器,该滤波器中心波长在15 GHz-20 GHz的频率范围内调节,并具有超过15 GHz的自由频谱范围(FSR),中心波长不同,其FSR不同,最低的FSR亦超过15 GHz。调节SOA的注入电流,实现了其频带和3 dB带宽可调,在SOA驱动电流为420 mA左右时,FSR=15.44 GHz,滤波器通带的3 dB带宽BW3dB=2.45 MHz,品质因数Q-factor>6300(对于单通带滤波器,Q-factor=Finesse=FSR/BW3dB≈6302),滤波器带外抑制比达到41 dB。(3)采用偏振分束器、偏振耦合器与两个SOA构成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结构(SOA-MZI),设计了宽带射频光子移相器,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相移的动态范围达到360°、调控精度达到0.1°、相移带宽接近30 GHz,相位变化量与SOA驱动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依照相移精度对相移量进行连续调节。这些特性均优于传统方案。此外也对所设计的射频光子移相器非线性失真原因做了初步分析。上述三个创新点不仅提升了光载射频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频谱效率和多模态应用,丰富了光载射频信号发射和接入服务的多样性,还提高了系统集成度,降低功耗、减小器件尺寸,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射频信号的相位在光域进行连续精确调控,同时进行倍频和滤波等处理,增强了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系统的综合功能。本论文针对基于光载射频通信的超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微波光子雷达、光控相控阵、电子对抗系统以及其它需要高性能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领域开展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孙钰莹[7](2021)在《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获得信息控制权对世界各国是相当重要且必要的。而空间激光通信相比于其它无线通信方式具有通信带宽宽、信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可靠性高、保密性好等优点,因此成为了空间宽带信息传输的重要途径。但空间激光通信的环境十分复杂、卫星研制的风险高、投入大,所以开展在轨激光通信实验之前,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建立仿真模型,研究其各方面的性能是必要的。目前对于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没有专门的仿真软件,市面上主要有数值仿真软件、专门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软件和空间光网络仿真软件。本文针对目前对空间信息传输的需求,进行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功能分析,设计了仿真软件的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实现方法,完成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并对仿真软件的可用性进行了测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设计了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空间环境、关键技术和仿真建模理论,建立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包括光发射系模型,光接收系统型、空间光信道模型、可视化器件模型和APT系统模型。2、设计了仿真软件的功能和总体框架,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实现的数据库技术、设计模式、混合编程技术、Qt技术、事件驱动与时间推进联合仿真技术。实现了人机交互界面模块、文件管理模块、数据库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拓扑管理模块、参数设置模块、系统仿真模块和性能分析模块的开发。3、完成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并对软件进行了测试。完成了 LEO卫星激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测试,结果显示发射光功率越大,系统的性能更好。
秦伟[8](2021)在《高速移动场景下5G链路级增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承诺为用户提供大容量、低时延和超高可靠的通信服务,然而在高速铁路、商用航空等高速移动场景下,5G给人们带来的实际体验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通信终端或散射体高速移动所致的多普勒问题易造成严重的时间选择性衰落,进而恶化系统的误码性能并降低通信容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高速移动场景中的5G链路级增强技术,提出对抗多普勒扩展的有效方案以显着提升时变信道的通信质量。首先,设计了基于滤波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F-OFDM)系统的并行干扰消除(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PIC)算法。在高速移动场景中,受多普勒扩展的影响,F-OFDM系统中的子载波正交性被严重破坏。针对复杂的载波间干扰问题,本文提出时分PIC-F-OFDM方案,即通过时域分集在发送端对两路分支信号做互逆的傅里叶变换处理,接收端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对偶性对信号进行对齐,通过等增益合并增强有用信号且抑制干扰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干扰自消除算法,本文所提PIC-F-OFDM系统的性能增益显着,可有效抑制多普勒扩展的影响。其次,为了满足高速移动场景下大容量的通信要求,本文设计了基于空时分组编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的波束赋形机制,并提出空域分集PIC算法。在方案中,数据经STBC编码与互逆的傅里叶变换处理后形成两路并行信号,信号通过两个独立波束发送到接收端。相比于传统干扰消除方法,所提方案能够保证频谱效率并有效改善误码性能。综上,本文根据高速移动场景下无线信道快速时变的特征,提出了 5G链路级增强技术方案。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案能够对抗不同通信场景下的多普勒扩展问题,进而提高5G系统链路的可靠性。而且基于F-OFDM系统的算法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业务的差异化性能需求。
刘云凤[9](2021)在《基于手性的可见光室内定位抗干扰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基于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使其成为了室内定位技术中的研究热门之一。室内环境比较复杂,镜子、玻璃和屏幕等光滑物体会发生镜面反射,产生与真光源镜面对称的伪光源。在定位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伪光源的位置信息会降低定位精度,甚至错误定位,降低定位的可靠性。本文从该因素出发,着重研究如何辨别真伪光源,消除镜面干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手性光源的设计方法。保证接收机可以在自由姿态下辨别真伪光源,本文将光源设计为由多个光源构成的小光源阵列,其中子光源排列紧凑且形成闭合的凸的几何图形。同时按预设的手性顺序给光源阵列中子光源分配身份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使其可以在实际的室内环境下鉴别真伪光源。在光源阵列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向量积的光源鉴伪算法。该算法根据光源阵列中子光源的ID,利用子光源成像坐标确定两条向量,通过向量外积结果判断光源阵列的手性,进而确定光源阵列真伪。从算法正确率、算法的作用范围以及与现有算法定位成功率比较三个方面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从增加ID数量的角度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源发射序列延迟加和的鉴伪算法。该算法中光源阵列使用同一个伪随机序列,子光源发射序列由该序列循环移位不同位数得到。在接收端,获得到子光源发射序列后,按手性顺序对相邻子光源发射序列做互相关运算,得到相邻子光源的发射序列延迟。本算法通过计算所有发射序列延迟之和与序列长度之间的关系,辨别光源阵列的真伪。与向量积算法一致,本文从不同方面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满足正常照明的前提下,依据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的滚动快门特性对发射序列的可用长度进行了推导。本文为上述两种鉴伪算法设计了错误率估计方法。根据光源阵列的成像几何分布分析算法可能出错的原因,提出了算法错误率的估计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综上,本文为光源赋予手性特征,并提出了两种光源鉴伪算法,可以在自由姿态下有效排除掉伪光源对定位的干扰,提高定位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宋欣欣[10](2021)在《基于ARM的石油储存动态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石油是我国经济领域的支柱产业,在石油开采、生产、储运过程中,石油储存动态监测是石油储存区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证石油存储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目前绝大多数石油储存监测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技术,该技术存在工程布线困难、故障率高等缺陷,并且还存在数据采集不及时、数据处理较慢、监测模块单一、数据存储量小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出一款具有高效率数据采集能力、快速数据传输能力、各项功能可靠性高的石油储存动态监测系统。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石油储存监测技术总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石油储存监测系统的问题,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石油储存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以ARM-STM32F103C8T6为核心处理器,设计并构建了传感器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以及RS485转TTL模块,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Wi-Fi模块上传至One NET云平台,利用最新One NET-View3.0数据可视化模块对监测系统完成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通过PC终端登录One NET云平台,实现石油储存动态远程监测。同时在系统中加入信号滤波算法,对数据传输信号抗干扰性做了优化处理,进一步改进了信号传输效率。该监测系统的研发能够保证监测数据及时、准确收发,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方便工作人员安全高效地进行石油储存监测工作。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石油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弥补了石油储存动态监测领域的不足,对国内石油监测系统的性能提升和改进石油储存区的安全运营具有现实意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光无线技术设计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无线技术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教育学校实践的国际、国内发展态势与相关经验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概述 |
(一)学校管理 |
(二)师生信息素养 |
(三)学习方式 |
(四)教学方式 |
(五)评价方式 |
(六)资源建设 |
三、路径探索 |
(一)需求导向,理念领航 |
(二)重组生态,面向未来 |
(三)技术赋能,注重设计 |
(四)数据驱动,联结内外 |
(五)立足实际,打造特色 |
四、结语 |
(2)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安防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技术比较分析 |
(1)采用WIFI技术设计。 |
(2)采用Zigbee技术设计。 |
(3)采用蓝牙(Bluetooth)技术设计。 |
(4)采用GPRS模块设计,不但使用费用高,数据速率低,电源供电也是个问题。 |
2 系统架构体系 |
(1)感知层: |
(2)网络层: |
(3)应用层: |
3 硬件系统设计 |
3.1 主控制器模块 |
3.2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
3.3 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 |
3.4 气体传感器模块 |
3.5 人体监测传感器模块 |
3.6 NB-IoT通信模块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
4.2 云平台插件开发 |
4.3 系统数据通信 |
4.3.1 系统数据上报流程 |
4.3.2 系统命令下发流程 |
4.3.3 移动客户APP界面设计 |
4.4 NB模块子程序设计 |
4.5 报警模块设计 |
5 系统测试 |
6 结束语 |
(3)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靶场环境监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无线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整体设计 |
2.1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框架 |
2.1.1 系统需求分析 |
2.1.2 系统方案设计 |
2.2 环境术语及监测标准 |
2.3 LoRa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 |
2.3.1 LoRa技术 |
2.3.2 卫星定位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硬件设计 |
3.1 环境监测终端硬件电路整体方案设计 |
3.2 硬件选型方案 |
3.2.1 系统硬/软件平台比较选型 |
3.2.2 传感器选型 |
3.3 ARM微处理器最小系统设计 |
3.4 多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
3.4.1 IIC采集电路设计 |
3.4.2 RS-485采集电路 |
3.4.3 UART采集电路设计 |
3.5 LoRa无线传输电路设计 |
3.6 北斗定位电路设计 |
3.7 外围电路设计 |
3.7.1 显示电路设计 |
3.7.2 电源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软件设计 |
4.1 环境监测终端软件开发语言和工具 |
4.2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 |
4.2.1 μC/OS-Ⅱ系统移植 |
4.2.2 μC/OS-Ⅱ系统软件设计 |
4.3 传感器数据采集驱动程序设计 |
4.3.1 IIC总线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3.2 RS-485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3.3 UART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4 LoRa无线传输 |
4.4.1 LoRa通信协议 |
4.4.2 LoRa无线传输软件设计 |
4.5 北斗定位模块软件设计 |
4.6 ISP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
4.7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7.1 Qt开发环境 |
4.7.2 上位机软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组网调试与运行 |
5.1 系统环境监测终端性能测试 |
5.2 系统LoRa无线组网通信性能调试 |
5.2.1 LoRa通信质量测试 |
5.2.2 组网通信范围测试 |
5.3 上位机软件功能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机床多物理量远程测控模拟试验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床综合实验装置研究现状 |
1.2.2 无线传输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的总体结构 |
2.3 下位机系统 |
2.3.1 ZigBee数据无线采集传输 |
2.3.2 数据包设计 |
2.3.3 ZigBee组网设计 |
2.3.4 PLC电机运动控制设计 |
2.4 上位机系统 |
2.4.1 上位机监控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2.4.2 LabVIEW的VISA串口通信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的硬件组成 |
3.1 无线通讯电路设计 |
3.1.1 ZigBee收发电路 |
3.1.2 电源电路 |
3.1.3 复位电路 |
3.1.4 LCD12864液晶显示屏 |
3.1.5 下位机终端节点模块USB接口的硬件设计 |
3.1.6 协调器模块的硬件设计 |
3.2 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 |
3.2.1 温度采集模块 |
3.2.2 重量检测模块 |
3.2.3 槽型光电传感器测速模块 |
3.2.4 位移测量模块 |
3.2.5 齿轮振动测量模块 |
3.3 电机控制模块 |
3.3.1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
3.3.2 三相异步减速电机ZH100-20-S |
3.3.3 空气开关NBE7 |
3.3.4 变频调速器LK100-0.75G1 |
3.3.5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X1S-20MT |
3.3.6 直动型限位开关OV-156-1C25T |
3.3.7 电感式接近开关CJY118-08NA |
3.3.8 开关电源D120-B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ZigBee协议栈简介 |
4.2 下位机系统程序设计 |
4.2.1 下位机系统程序设计总体流程 |
4.2.2 ZigBee协调器节点的程序设计 |
4.2.3 ZigBee功能节点程序设计 |
4.3 电机运动控制模块 |
4.4 上位机系统程序设计 |
4.4.1 登录系统设计 |
4.4.2 分析处理程序 |
4.4.3 数据保存设计 |
4.4.4 XY图数据报告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调试 |
5.1 登入系统程序调试 |
5.2 功能模块的单独调试 |
5.2.1 温度采集模块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2.2 重量检测模块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2.3 槽型光电传感器测速模块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2.4 位移测量模块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2.5 齿轮振动测量终端功能节点调试 |
5.3 位移结果对比实验 |
5.4 电动机运动控制模块调试 |
5.4.1 PLC梯形图的编译调试 |
5.4.2 电动机运动控制调试 |
5.5 多路ZigBee通讯系统的调试 |
5.6 LabVIEW上位机程序的调试 |
5.7 网络远程监视操作及调试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ZigBee功能模块程序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 作者简介 |
2 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
3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4 获得发明专利情况 |
(5)面向室内大数据接入的多色复用可见光信号的调制及解调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色复用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 |
1.2.2 可见光通信中调制及解调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及信道传输特性 |
2.1 可见光通信简介 |
2.2 可见光通信系统组成 |
2.2.1 光发射机 |
2.2.2 光接收机 |
2.3 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研究 |
2.3.1 信道建模分析 |
2.3.2 信道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型调制解调技术 |
3.1 调制解调技术 |
3.1.1 开关键控调制解调技术 |
3.1.2 脉冲幅度调制解调技术 |
3.1.3 正交幅度调制解调技术 |
3.2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技术 |
3.2.1 传统OFDM调制解调技术 |
3.2.2 DCO-OFDM调制解调技术 |
3.2.3 ACO-OFDM调制解调技术 |
3.2.4 DMT调制解调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4 多色复用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 |
4.1 多色复用技术 |
4.2 多色复用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 |
4.2.1 基于波分复用的多色可见光通信系统 |
4.2.2 基于MIMO的多色可见光通信系统 |
4.3 仿真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PAM和 OFDM调制技术在VLC及光纤接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5.1 4PAM调制技术在4×1 MISO-VL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5.1.1 系统方案 |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4PAM信号在水下光通信接入系统的应用研究 |
5.2.1 系统方案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16QAM/64QAM信号在DCO-OFDM接入系统的应用研究 |
5.3.1 系统方案 |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技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中用到的英文缩写简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光载射频通信的发展动态及技术优势 |
1.2.1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与光载射频通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光载射频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1.2.3 光载射频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 |
1.2.4 射频光子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 |
2.1 RoF系统中光载射频信号的产生 |
2.1.1 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器 |
2.1.2 双光源外差混频技术 |
2.2 光电上变频和下变频技术 |
2.2.1 MZM实现上变频 |
2.2.2 EAM实现上变频 |
2.2.3 光电下变频技术 |
2.3 射频信号的光域调制与解调技术 |
2.3.1 光载射频信号的直接调制技术 |
2.3.2 光载射频信号的外调制技术 |
2.3.3 光载射频信号的包络检波解调 |
2.4 光载射频通信链路中的信号失真原因及分析 |
2.4.1 谐波失真问题研究 |
2.4.2 RoF系统光纤链路中的传输色散 |
2.4.3 RoF链路中的噪声产生原因及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
3.1 基于串联单边带调制的光载射频信号产生 |
3.1.1 光载射频信号串联单边带调制的方案设计 |
3.1.2 光载射频信号串联单边带调制的数学模型与理论推导 |
3.2 基于光正交单边带复用的光载射频信号产生 |
3.2.1 光载射频信号正交单边带复用的方案设计 |
3.2.2 光载射频信号正交单边带复用的理论推导与分析 |
3.3 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 |
3.3.1 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
3.3.2 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验平台的建立 |
3.3.3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光载射频通信相干接收与信号解调恢复 |
3.3.4 多信道高谱效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硅基光电子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集成收发机 |
4.1 高Q值超窄带的光带通滤波器设计 |
4.1.1 基于硅基单微环的波长选择性光带通滤波器 |
4.1.2 基于串联多微环的可调谐超窄带光带通滤波器 |
4.2 基于硅基滤波器和硅基调制器的集成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设计 |
4.2.1 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4.2.2 硅基集成多信道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
4.2.3 硅基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的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集成发射机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
4.3.1 集成相干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的实现 |
4.3.2 光载射频通信系统性能验证及结果分析 |
4.4 光载射频通信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设计 |
4.4.1 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的方案设计 |
4.4.2 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的设计结构 |
4.4.3 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模块的性能参数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DP-DPMZM和SOA-MZI的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技术 |
5.1 基于DP-DPMZM的光载射频信号移相与倍频方案 |
5.1.1 基于DP-DPMZM倍频相移方案的机理分析与数学模型 |
5.1.2 倍频功能的数值仿真与验证分析 |
5.1.3 移相功能的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
5.1.4 基于DP-DPMZM的倍频移相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器的设计方案 |
5.2.1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模块设计 |
5.2.2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5.2.3 射频光子滤波器的应用分析 |
5.3 基于SOA-MZI结构的光载射频信号移相器设计 |
5.3.1 光载射频信号移相的机理特点及典型设计方案分析 |
5.3.2 基于SOA-MZI结构的射频光子移相器设计方案 |
5.3.3 基于SOA-MZI的光载射频移相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成果 |
6.2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
6.3 未来展望 |
附录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7)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概述 |
2.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 |
2.1.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1.2 空间激光通信类型 |
2.1.3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4 光发射系统 |
2.1.5 光接收系统 |
2.1.6 APT子系统 |
2.2 空间环境对卫星链路的影响 |
2.3 空间激光通信关键技术 |
2.3.1 高灵敏度抗干扰的微弱光信号接收技术 |
2.3.2 快速、高精度APT技术 |
2.3.3 高功率高稳定光源 |
2.3.4 精密、可靠及高增益收发天线技术 |
2.3.5 高速率调制、解调技术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设计 |
3.0 建模仿真理论 |
3.1 系统仿真模型 |
3.2 光发射系统设计 |
3.2.1 光源设计 |
3.2.2 数据源设计 |
3.2.3 调制器设计 |
3.2.4 光学发射天线设计 |
3.3 光接收系统设计 |
3.3.1 光接收天线设计 |
3.3.2 光电探测器设计 |
3.3.3 滤波器设计 |
3.4 空间光信道模型设计 |
3.4.1 大气信道模型设计 |
3.4.2 自由空间信道模型设计 |
3.5 APT分系统设计 |
3.6 可视化器件库设计 |
3.6.1 示波器设计 |
3.6.2 光信号时域分析仪设计 |
3.6.3 误码仪设计 |
3.7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仿真软件功能设计 |
4.1.1 仿真软件功能 |
4.1.2 仿真执行流程 |
4.2 仿真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
4.2.1 软件系统模块 |
4.2.2 软件系统执行流程 |
4.3 仿真软件关键技术 |
4.3.1 开发准则 |
4.3.2 Qt开发框架及插件机制 |
4.3.3 设计模式 |
4.3.4 混合编程 |
4.3.5 事件机制和消息机制 |
4.3.6 数据库设计 |
4.3.7 事件驱动和时间推进联合仿真技术 |
4.4 仿真软件功能实现 |
4.4.1 人机交互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4.2 器件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4.3 拓扑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4.4 仿真运行控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4.5 性能分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仿真测试和结果分析 |
5.1 LEO星座通信系统仿真 |
5.1.1 场景设置 |
5.1.2 仿真总体框图及概述 |
5.1.3 链路距离变化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内成果目录 |
附录 |
(8)高速移动场景下5G链路级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速移动场景及5G链路级关键技术 |
2.1 高速移动场景无线信道分析 |
2.1.1 快时变衰落信道特性 |
2.1.2 快时变信道建模 |
2.2 F-OFDM系统基本原理与技术 |
2.2.1 F-OFDM系统框架 |
2.2.2 子载波参数配置 |
2.2.3 子带滤波方案 |
2.2.4 综合仿真验证及分析 |
2.3 大规模MIMO技术 |
2.3.1 大规模MIMO系统原理 |
2.3.2 波束赋形技术 |
2.3.3 5G大规模MIMO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IC-F-OFDM抗多普勒扩展研究 |
3.1 多普勒扩展对F-OFDM系统的影响 |
3.1.1 多普勒扩展造成的子载波间干扰问题 |
3.1.2 F-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分析 |
3.1.3 仿真结果验证 |
3.2 时分PIC-F-OFDM方法 |
3.2.1 时分PIC-F-OFDM系统模型 |
3.2.2 信干比分析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1 信干比仿真分析 |
3.3.2 误码率仿真分析 |
3.3.3 复杂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抗多普勒扩展研究 |
4.1 系统模型 |
4.2 基于大规模MIMO的抗多普勒扩展方案 |
4.2.1 波束成形与Alamouti空时码 |
4.2.2 基于STBC-TxBF的改进PIC方案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手性的可见光室内定位抗干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成结构 |
2 基于VLC的室内定位技术 |
2.1 定位技术基础 |
2.1.1 白光LED光源特性 |
2.1.2 光无线传输链路 |
2.2 基于PD的可见光室内定位 |
2.2.1 常见定位方法 |
2.2.2 基于几何测量的定位算法介绍 |
2.3 基于图像传感器的室内定位 |
2.3.1 图像传感器介绍 |
2.3.2 算法描述 |
2.4 定位中的镜面反射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向量积的光源鉴伪算法 |
3.1 光源可鉴伪特征的赋予 |
3.2 鉴伪算法原理 |
3.2.1 光源设计 |
3.2.2 基于向量积的手性鉴别算法 |
3.3 可信度分析与估计 |
3.3.1 误差分析 |
3.3.2 错误率估计 |
3.4 仿真分析 |
3.4.1 鉴伪正确率的仿真分析 |
3.4.2 鉴伪算法作用范围仿真 |
3.4.3 定位成功率仿真分析 |
3.4.4 错误率估计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延迟加和的光源鉴伪算法 |
4.1 鉴伪算法原理 |
4.1.1 光源设计 |
4.1.2 基于延迟加和的手性鉴别算法 |
4.2 确定光源发射序列长度 |
4.3 错误率估计 |
4.4 仿真分析 |
4.4.1 鉴伪正确率的仿真分析 |
4.4.2 鉴伪算法作用范围仿真 |
4.4.3 定位成功率仿真分析 |
4.4.4 错误率估计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光源阵列ID序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ARM的石油储存动态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油储存监测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石油储存监测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功能要求 |
2.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3 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
2.4 石油储存区监测节点设计 |
2.5 无线传输模块设计方案 |
2.5.1 ZigBee无线技术设计方案 |
2.5.2 Wi-Fi无线技术设计方案 |
2.6 云平台设计方案 |
2.6.1 云传输概念 |
2.6.2 云平台发展现况 |
2.6.3 云平台功能设计 |
2.6.4 云平台的选取 |
2.6.5 云平台接口协议 |
2.7 总结 |
第三章 硬件电路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硬件总体架构设计 |
3.3 主控芯片选型 |
3.4 主控板电路设计 |
3.4.1 复位电路设计 |
3.4.2 晶振电路设计 |
3.4.3 电源电路设计 |
3.5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5.1 温度采集模块 |
3.5.2 压力采集模块 |
3.5.3 液位采集模块 |
3.6 无线模块设计 |
3.7 RS485 转TTL模块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4.1 STM32 软件开发工具 |
4.2 库函数开发 |
4.3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4 采集与传输系统软件设计 |
4.5 报警装置程序设计 |
4.6 滤波算法设计 |
4.7 监测终端数据上传 |
4.8 云平台的接入 |
4.9 云平台数据分析 |
4.9.1 云平台数据分析设计 |
4.9.2 元数据配置 |
4.9.3 数据接入配置 |
4.9.4 数据分析任务模型 |
4.9.5 输出管理 |
4.10 OneNET云平台界面设计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硬件系统搭建 |
5.2 整体系统搭建 |
5.3 数据传输测试 |
5.4 云平台系统测试 |
5.5 监测节点测试 |
5.5.1 监测节点布置 |
5.5.2 监测节点范围测试 |
5.5.3 信号强度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光无线技术设计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教育学校实践的国际、国内发展态势与相关经验观照[J]. 罗芳梅. 教育科学论坛, 2021(29)
- [2]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安防监测系统[J]. 王赜坤,桂玲.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1(08)
- [3]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D]. 陈新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机床多物理量远程测控模拟试验系统[D]. 徐傲.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1)
- [5]面向室内大数据接入的多色复用可见光信号的调制及解调技术研究[D]. 胡钦政.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 [6]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D]. 陈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孙钰莹.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高速移动场景下5G链路级增强技术研究[D]. 秦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基于手性的可见光室内定位抗干扰技术[D]. 刘云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ARM的石油储存动态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宋欣欣. 西京学院,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