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站某些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能源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1](2004)在《2020年中国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党的十六大已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能源是奔小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生活水准低,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富裕,加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仰仗相当数量能源的投入,但是,我国又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客观条件不允许我们选择发达国家过去走过的靠拼资源、拼资
史进渊,林富生,曹汉鼎,栾广富[2](2002)在《电站某些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电站某些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 ,综述了近几年来在火电机组优化运行与经济负荷分配、电站风机和水泵状态检修、汽轮机和发电机关键部件寿命评定、电站高温部件寿命评定、过热器和再热器热偏差分析等方面研究和应用取得的一些新成就。参 4
西藏科委资料组[3](1998)在《西藏科技事业迅速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康永兴[4](2014)在《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投入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性指标。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不同领域的相对投入水平上都存在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对主导农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确立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对于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率,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农业科技发展及资源配置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历史分析、比较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深入剖析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足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基本职能和原则,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层次划分进行了经济合理性分析;设计了一系列指标体系,分别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对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政府投入优先序进行了分析和确定;并以农业部系统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通径分析模型,确定了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的主要投入方式。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而:是构建了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在揭示农业科研层次关系与演化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该模型立足政府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本职能,利用经济学分析,确立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层次划分,即:基础研究、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一个层次,提出了该类层次阶段内相关农业科研领域的技术识别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依此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进行了筛选。是采用四象限分析法确立了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投入优先序。在确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导向,采用定性分析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划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为政府全面支持领域、政府优先支持领域、政府与企业合作支持领域以及政府政策引导领域,对每个象限农业科技领域的特征和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政府投入优先序指标体系,依此进行了排序分析。三是依据全要素分析模型,确立了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投入的主要方式。通过建立通径模型对农业科研单位各项投入要素与科研成果产出之间的直接关系及投入要素内部之间的间接关系进行了全而分析,提出政府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入,是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增强农业基础科研能力,推进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研究开展的主要支持方向,并以农业部部属科研单位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有关研究结论,对于未来一段时期调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整体思路,明确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触发效应,降低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的挤山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胜杰[5](2012)在《全面贯彻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水平——在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12月29日)尊敬的孟德利副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这次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区边境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1年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工作。自治区政府高
马胜杰[6](2011)在《加快创新 突出特色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在2011年度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1月19日)尊敬的孟德利副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这次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自治区七届七次全委会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倪国江[7](2010)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三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高季章,朱耀泉,何少苓,蒋国澄,郭军[8](2008)在《水利学科发展》文中认为一、引言 1.学科定义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问世的《吕氏春秋》中的《孝行览·慎人》篇,但它所讲的 "取水利"系指捕鱼之利。约公元前104~前91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成《史记》,其中的《河渠书》(见《史记·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该书记述了从禹治水到汉武帝
马江[9](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史进渊,杨宇,邓志成[10](2006)在《电站风机和水泵优化检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电站风机与水泵优化检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一些新进展,包括电站风机与水泵的故障特征信号和故障模式、故障特征频率的计算公式、电站风机与水泵状态精密诊断专家系统、可靠性薄弱环节的统计方法、易损件的寿命管理、状态监测周期的确定、设备故障模型的识别。状态监测技术、寿命管理技术和可靠性分析技术在电站风机与水泵状态检修中的应用,为其优化检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图1参6
二、电站某些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站某些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电站某些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火电机组优化运行与经济负荷分配技术 |
2 电站风机和水泵状态检修技术 |
3 汽轮机和发电机关键部件寿命评定技术 |
4 电站高温部件寿命评定技术 |
5 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热偏差分析技术 |
6 结束语 |
(4)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 |
2.1.2 农业科技投入 |
2.1.3 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
2.1.4 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
2.1.5 农业科技投入主体 |
2.1.6 农业科技投入领域 |
2.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 |
2.2.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及作用 |
2.2.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影响因素 |
2.2.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管理体制 |
2.2.4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特征与原则 |
2.3 理论基础 |
2.3.1 李嘉图的古典农业增长动态理论 |
2.3.2 速水佑次郎和拉坦的诱导技术变革与资源替代论 |
2.3.3 梅勒的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
2.3.4 舒尔茨的高收益投入理论 |
2.3.5 外部性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
3.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与强度分析 |
3.1.1 全社会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与强度分析 |
3.1.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与强度分析 |
3.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
3.2.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行业结构分析 |
3.2.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功能结构分析 |
3.2.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部门结构分析 |
3.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水平分析 |
3.3.1 基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统计口径 |
3.3.2 基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统计口径 |
3.4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
3.4.2 政府科技投入政策非农偏好的负面影响 |
3.4.3 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政策上的职能越位与缺位 |
3.4.4 缺乏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投入运行机制 |
3.4.5 农业科技投入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筛选 |
4.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层次划分 |
4.1.1 农业科技研发层次与演化流程 |
4.1.2 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构建 |
4.1.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层次划分及经济合理性分析 |
4.2 不同层次结构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的识别分析 |
4.2.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领域的组成 |
4.2.2 本文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划分的角度 |
4.2.3 不同层次结构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的识别标准 |
4.2.4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识别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领域中重点领域的筛选 |
4.3.1 农业装备科技领域 |
4.3.2 现代种业科技领域 |
4.3.3 农产品加工贮藏科技领域 |
4.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科技领域 |
4.3.5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领域 |
4.3.6 重大疫病防控科技领域 |
4.3.7 农业生物技术科技领域 |
4.3.8 农业信息科技领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科技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政府投入优先序 |
5.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分析 |
5.1.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环境 |
5.1.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需求 |
5.1.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目标 |
5.2 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政府投入优先序方案设计 |
5.2.1 指导思想 |
5.2.2 总体思路 |
5.2.3 基本原则 |
5.2.4 优先序象限划分 |
5.3 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政府投入优先序确定 |
5.3.1 农业装备科技领域 |
5.3.2 现代种业科技领域 |
5.3.3 农产品加工贮藏科技领域 |
5.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科技领域 |
5.3.5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领域 |
5.3.6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领域 |
5.3.7 农业生物科技领域 |
5.3.8 农业信息科技领域 |
5.4 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投入方式的实证分析 |
6.1 政府农业科研投入产出评价模型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6.1.3 模型数据选择与无量纲化处理 |
6.1.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2 基于农业部科研单位的需求分析 |
6.2.1 投入水平分析 |
6.2.2 投入需求分析 |
6.2.3 对策与措施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明确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范围为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领域 |
7.1.2 提出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识别的指标体系和筛选机制 |
7.1.3 确立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序 |
7.1.4 分析了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的投入方式 |
7.2 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 |
7.2.2 科学布局农业科技创新力量 |
7.2.3 建立政府稳定支持与灵活退出机制 |
7.2.4 创新政府对农业科技的间接投入方式 |
7.2.5 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的多种投入方式并举 |
7.2.6 强化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全面贯彻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水平——在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1年科技工作回顾 |
(一) 狠抓工作部署, “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
(二)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 |
(三) 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特色产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
(四) 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民生科技取得新成效 |
(五) 强化科技资源集成效应, 科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
(六)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
(七) 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
(八) 强化区域科技布局, 基层科技工作扎实推进 |
(九) 用好用足援藏政策, 科技交流合作空间不断拓展 |
(十) 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科技普及工作不断深入 |
二、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水平 |
三、2012年重点工作 |
(一) 全面推进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 |
(二) 实施“创先争优强基惠民送科技行动” |
(三) 加快科技平台建设 |
(四) 提高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普及水平 |
(五)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
(六) 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 |
(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八) 积极协调认真筹备第四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会议 |
(九) 加快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创新 |
(十) 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 |
(6)加快创新 突出特色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在2011年度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五”时期我区科技工作发展回顾 |
一、“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目标全面完成 |
二、重点科研领域取得显着成效 |
三、加大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力度, 创新攻关能力明显增强 |
四、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 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整体推进 |
五、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六、科技援藏与科技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
七、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稳步推进 |
八、基层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
“十二五”期间我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
一、着力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 |
二、着力提高战略支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三、着力促进民生领域科技应用水平 |
四、着力推进科技能力建设 |
2011年科技工作安排 |
一、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会议精神, 编制好并实施“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 |
二、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服务特色产业发展 |
三、创新管理方式,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
四、强化基层科技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五、落实援藏政策, 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
六、培育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七、推进科学技术普及, 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
八、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科技工作整体水平 |
(7)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
1.5.1 论文的贡献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基础理论综述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1.3 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 |
2.2 海洋科技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 |
2.2.1 海洋科学 |
2.2.2 海洋技术 |
2.3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方式及特点 |
2.3.1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 |
2.3.2 海洋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式 |
2.3.3 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2.4.1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
2.4.2 海洋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及制约因素 |
2.4.3 海洋科技创新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
2.4.4 海洋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科技创新营造了广阔空间 |
2.5 海洋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 |
2.5.1 海洋科技创新的双重作用 |
2.5.2 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 |
2.5.3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2.5.4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6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保障 |
2.6.1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 |
2.6.2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
2.6.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 |
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
3.1 主要国家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3.2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状况 |
3.2.1 海洋科学 |
3.2.2 海洋技术 |
3.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前景展望 |
3.3.1 海洋科学 |
3.3.2 海洋技术 |
3.4 创新系统:国际海洋科技加速创新的动力源 |
3.4.1 重视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
3.4.2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3.4.3 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巨大渠道广泛 |
3.4.4 国家科技创新法规保障体系完善 |
3.4.5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3.4.6 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深入全面 |
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问题分析 |
4.1 中国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4.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4.2.1 海洋科学 |
4.2.2 海洋技术 |
4.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状况及问题 |
4.3.1 建设状况 |
4.3.2 存在的问题 |
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设想 |
5.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1.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
5.1.2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3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
5.2.1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化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 |
5.2.2 紧密衔接"海洋强国"和"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
5.2.3 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 |
5.3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
5.3.1 总体目标 |
5.3.2 阶段目标 |
5.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
5.4.1 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
5.4.2 凸显"创新型"国家中海洋科技的重要地位 |
5.4.3 突破"纲要"确立的海洋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
5.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
5.5.1 海洋科学 |
5.5.2 海洋技术 |
6 对策建议 |
6.1 构建高效海洋科技创新体制 |
6.1.1 成立"海洋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统筹 |
6.1.2 调整全国海洋科技研究力量布局 |
6.2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
6.3 加速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建设 |
6.3.1 推进国家海洋科学创新平台建设 |
6.3.2 强化建设以海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平台 |
6.3.3 强力提升科技创新中介平台服务能力 |
6.4 深入实施"人才强海"战略 |
6.4.1 塑造海洋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
6.4.2 强化建设海洋高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
6.4.3 大力培养海洋产业高技能人才 |
6.4.4 培育优秀涉海企业家和海洋科技管理人才 |
6.5 完善多元化融投资体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1 不断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国家投入 |
6.5.2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3 激励引导海洋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
6.5.4 拓展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 |
6.6 广泛开展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
6.6.1 积极拓展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空间 |
6.6.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合作与交流 |
6.7 重视发展海洋人文社科研究 |
6.8 塑造海洋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社会人文氛围 |
6.8.1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海洋科普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 |
6.8.2 提高社会公众海洋科技素养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 |
6.8.3 培育良好的海洋科技创新学术风气 |
6.9 建立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点 |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
1.3.3 总结 |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2.1 企业层面 |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3.1 区域社会层面 |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
3.1 单个企业层次 |
3.1.1 鲁北化工厂 |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
3.1.4 金宝公司 |
3.1.5 金骄集团 |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3 区域社会层次 |
3.3.1 贵阳市 |
3.3.2 上海市 |
3.3.3 辽宁省 |
3.3.4 江苏省 |
3.4 总结 |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
4.1.1 高原山地地形 |
4.1.2 气候高寒干旱 |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
4.2.3 水资源短缺 |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
4.4.1 历史沿革 |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
5.2 生态因素 |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
5.3 人口因素 |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
5.4 经济因素 |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
5.5 社会因素 |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
5.6.1 规模约束 |
5.6.2 认识约束 |
5.6.3 机制约束 |
5.6.4 技术约束 |
5.6.5 制度约束 |
5.6.6 政策约束 |
5.6.7 人才约束 |
5.6.8 结构约束 |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
6.2.8 总结 |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5 补充 |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
6.4.3 总结 |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
7.3.1 正式制度 |
7.3.2 非正式制度 |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
9.2.3 总结 |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
9.3.1 阿坝州简况 |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
9.3.6 总结 |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4.1 发展基础 |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电站风机和水泵优化检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故障特征信号与故障模式 |
1.1 电站故障调研结果 |
1.2 故障特征信号 |
1.3 电站风机及电动机的故障模式 |
1.4 电站水泵及电动机的故障模式 |
2 特征频率的计算公式 |
2.1 电站风机与水泵的特征频率 |
(1) 转速谐波频率的计算公式为 |
(2) 转速亚谐波频率的计算公式为 |
(3) 叶片通过频率的计算公式为 |
2.2 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 |
2.2.1 精确计算法 |
(1) 轴承内环故障频率BPFI的计算公式为 |
(2) 轴承外环故障频率BPFO的计算公式为 |
(3) 滚动体故障频率BSF的计算公式为 |
(4) 轴承保持架故障频率FTF的计算公式为 |
2.2.2 近似计算法 |
(1) 轴承内环故障频率BPFI的计算公式为 |
(2) 轴承外环故障频率BPFO的计算公式为 |
(3) 滚动体故障频率BSF的计算公式为 |
(4) 轴承保持架故障频率FTF的计算公式为 |
2.3 电动机的特征频率 |
(1) 电动机转子导条通过频率RBPF |
(2) 电动机风扇叶片通过频率MBPF |
(3) 电动机极通过频率FP |
(4) 转差频率FS |
3 状态精密诊断系统开发 |
3.1 电站风机状态精密诊断系统 |
3.2 电站水泵状态精密诊断系统 |
4 可靠性技术在优化检修中的应用 |
4.1 可靠性薄弱环节的统计分析 |
4.2 确定易损件的最佳更换周期 |
4.3 确定设备的状态监测周期 |
4.4 识别设备的故障模型 |
4.4.1 早期故障期 |
4.4.2 偶然故障期 |
4.4.3 耗损故障期 |
4.4.4 失效率变化曲线 |
5 电站风机和水泵的优化检修 |
6 结论 |
四、电站某些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中国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能源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2]电站某些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J]. 史进渊,林富生,曹汉鼎,栾广富. 发电设备, 2002(01)
- [3]西藏科技事业迅速发展[J]. 西藏科委资料组. 西藏科技, 1998(02)
- [4]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D]. 康永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1)
- [5]全面贯彻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水平——在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马胜杰. 西藏科技, 2012(01)
- [6]加快创新 突出特色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在2011年度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马胜杰. 西藏科技, 2011(02)
- [7]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8]水利学科发展[A]. 高季章,朱耀泉,何少苓,蒋国澄,郭军. 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 2008
- [9]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 [10]电站风机和水泵优化检修技术的研究[J]. 史进渊,杨宇,邓志成. 动力工程, 2006(04)
标签:海洋强国论文; 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