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凝血酶-Ⅲ减少影响激活凝血时间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娟,胡秀川[1](2022)在《吗替麦考酚酯 泼尼松及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及丹参注射液治疗对其凝血和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按单盲法分为3组,各35例。A组采用环磷酰胺+泼尼松治疗,B组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治疗,C组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丹参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A组(74.29%)、B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凝血酶时间[(14.02±3.68)s]、纤维蛋白原[(4.01±0.95)g/L]、凝血酶原时间[(12.65±3.74)s]、D-二聚体[(25.36±4.86)μg/L]、活化部分凝血时间[(12.65±3.74)s]、血小板[(139.25±12.17)×109/L]及抗凝血酶Ⅲ[(870.58±5.32)%]水平均优于A组[凝血酶时间(10.72±3.36)s、纤维蛋白原(8.21±1.65)g/L、凝血酶原时间(9.40±3.14)s、D-二聚体(50.32±4.18)μg/L、活化部分凝血时间(19.68±4.11)s、血小板(226.04±15.34)×109/L、抗凝血酶Ⅲ(69.85±5.03)%]、B组[凝血酶时间(10.97±3.54)s、纤维蛋白原(7.85±1.42)g/L、凝血酶原时间(9.60±3.26)s、D-二聚体(49.69±5.01)μg/L、活化部分凝血时间(20.36±4.20)s、血小板(225.04±15.37)×109/L、抗凝血酶Ⅲ(70.11±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TNF-a[(130.26±25.04)pg/L]、IL-6[(10.02±1.24)μg/L]及IL-10[(12.09±1.11)μg/L]水平低于A组[TNF-a(203.24±34.51)pg/L、IL-6(19.01±1.52)μg/L、IL-10(18.02±2.01)μg/L]、B组[TNF-a(201.06±33.89)pg/L、IL-6(17.98±1.55)μg/L、IL-10(17.68±1.8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IgA[(2.42±0.79)]、IgG[(10.36±2.01)]及IgM[(1.65±0.43)]水平低于A组[IgA(2.70±0.86)、IgG(13.95±2.43)、IgM(1.92±0.50)]、B组[IgA(2.69±0.85)、IgG(13.24±2.66)、IgM(1.9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及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紫癜性肾炎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孙胜利[2](2020)在《凝血四项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出凝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自动凝血检测分析仪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凝血参数应运而生,这些参数丰富了凝血指标的信息,更有助于凝血相关疾病的临床监测。凝固曲线波形分析(Clot waveform analysis,CWA)是由使用凝固法透射光原理检测PT和APTT等凝血指标的凝血分析仪所绘制的凝固曲线波形图。典型的APTT凝固曲线:“x”轴表示时间(s),“y”轴表示透射光强度(%),最大透射光强度为100%,最小透射光强度为0%,在0%到100%之间,选择设定的终点(一般设定50%),并确定此终点下的凝血时间(CT(s))。透射光强度的一阶导数反映了每个时间点的凝血速度,|Min1|(dT/dt)为最大反应速度。透射光强度的二阶导数反映了每个时间点的反应加速度,|Min2|(d2T/dt2)为最大凝血加速度、|Max2|(d2T/dt2)为最大凝血减速度,CWA参数可以获得整个凝血过程的更多信息。目的:建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activity,Fbg)、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的 CWA 参数|Min1|、|Min2|、|Max2|的参考区间,并探讨凝血四项的CWA参数在血友病(Hemophilia)、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阳性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25例表观健康人来自2019年8月-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应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PT、APTT、Fbg、TT,及CWA参数,建立凝血四项CWA参数|Min1|、|Min2|、|Max2|的参考区间。2、116例同期住院患者,46例凝血因子(FⅧ、FⅨ)缺乏患者、70例LA阳性APS患者检测APTT及APTT的CWA参数。3、5例家系成员中4例(先证者及其祖父、父亲、妹妹)纤维蛋白原功能减低患者(纤维蛋白原活性减低,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和1例(先证者弟弟)纤维蛋白原功能正常者(纤维蛋白原活性正常,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7例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低患者(基础病史急性白血病、肿瘤,Fbg<1.50 g/L),检测Fbg及Fbg的CWA参数。4、使用SPSS 17.0和GraphPad Prism 5.0统计软件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hapiro-Wilk(W检验)验证,若正态分布X±2SD表示参考区间,若是非正态分布以四分位法P25,P75表示参考区间。正态分布的多个样本间比较以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多个样本间比较以Friedman秩和检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凝血四项CWA参数参考范围:PT的|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3.14±1.22、0.56±0.22 和 0.50±0.18;APTT 的|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4.75±1.71、0.78±0.29和 0.65±0.28;Fbg 的 CT(s)、|Min1|(dT/dt)、|Max2|(d2T/dt2)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7.01±1.96、1.22±0.51 和 0.15±0.11;TT 的|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0.95±0.32、0.14±0.05 和 0.07±0.03。2、血友病A、血友病B患者APTT的CWA参数|Min1|、|Min2|、|Max2|低于健康对照组,凝血因子FⅧ缺乏患者随着凝血因子FⅦ活性减低CWA参数|Min1|、|Min2|、|Max2|明显减低。3、LA 结果在 1.2-1.5 的 APS 患者中 APTT 的 CWA 参数|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分别为 4.89±1.70、0.75±0.31、0.61±0.30;在 LA1.5-2.0的 APS 患者中 APTT 的 CWA 参数|Minl|(dT/dt)、|Min2|(d2T/dt2)、|Max2|(d2T/dt2)分别为 4.08±1.14、0.59±0.20、0.45±0.19;在 LA>2.0 的 APS 患者中 APTT 的 CWA参数|Min1|(dT/dt)、|Min2|(d2T/dt2)、|Max2|(d2T/dt2)分别为 3.69±1.03、0.47±0.17、0.35±0.14。LA 结果>1.5 的 APS 患者 APTT 的 CWA 参数|Min1|、|Min2|、|Max2|明显低于LA<1.5的AP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先证者及其祖父、父亲、妹妹Fbg的检测时间CT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继发性低纤维蛋白血症患者,Fbg CWA参数|Max2|/|Min1|明显减低于继发性低纤维蛋白血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经基因验证先证者及其祖父、父亲、妹妹均是由于纤维蛋白原FGG-Arg301Cys突变导致的纤维蛋白原异常。结论:1、PT、APTT、Fbg、TT的CWA参考区间的建立,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2、APTT的CWA参数与血友病患者的严重程度有关,对凝血因子FⅧ缺乏患者有一定的提示价值。3、APTT的CWA参数在LA不同阳性程度的APS患者中变化比APTT检测时间CT值更敏感。4、Fbg CWA参数可鉴别因FGG-Arg301Cys突变引起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和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张清华[3](2019)在《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复发性流产(RSA)病因的分布情况,以及流产次数与流产孕周和流产因素之间的关系;2)分析复发性流产与凝血指标LA、ATⅢ、PT、APTT、TT、Fg、D-Dimer及PLT之间的关系;3)凝血因子Ⅻ(FXⅡ)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mRNA表达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1)选取2018年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患者1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流产次数、流产的孕周,并筛查患者的可能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因素:夫妻双方遗传因素、女性生殖道因素、内分泌系统异常、生殖道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流产孕周,分为早期RSA组(<12周组)(155例)和晚期RSA组(≥12周)(43例);根据流产次数分为流产2次组(123例)和≥3次组(75例)。分析RSA患者的病因,各因素的比例,以及RSA病因在不同流产孕周组和不同流产次数组间的差异;2)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选取同期产检正常孕妇198例作为对照1组以及198例未妊娠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2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行凝血相关指标检测:狼疮抗凝因子(LA)、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ATⅢ)、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计数(PLT);3)选取在2018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15例,选取同期产检正常孕妇1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RNA提取、cDNA合成、荧光定量PCR检测及DNA提取、应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测序。结果:1)分析198例RSA患者的病因,染色体异常患者9例,占4.55%;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患者11例,占5.56%;内分泌系统异常患者36例,占18.18%;生殖道感染患者14例,占7.07%;自身免疫异常患者30例,占15.15%;不明病因患者98例,占49.49%。生殖道结构解剖异常对晚期RSA患者的影响大于早期RSA患者(P<0.05),其他病因在不同流产孕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病因在不同流产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流产组、对照1组LA阳性率(17.68%、10.10%)均高于对照2组,流产组LA阳性率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ATⅢ表达低于对照2组,APTT、PT短于对照2组,FIB、D-Dimer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LA、APTT、D-Dimer、ATⅢ、FIB与复发性流产具一定相关性;3)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FX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XⅡ基因启动子区CPG1与CPG2两个位点甲基化率在病例组显着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原因较多且较复杂,本研究中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所占比例约一半,其他已知病因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可能出现的诸多异常因素、女性生殖道的先天畸形以及后天病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免疫相关异常的因素、细菌及病毒的感染、与内分泌有关的诸多疾病等等多种因素。2)复发性流产与凝血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通过监测LA、ATⅢ、PT、APTT、TT、Fg、D-Dimer及PLT,对检测复发性流产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3)本研究发现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组与对照组凝血因子XⅡ基因表达有差别,凝血因子XⅡ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升高相关;FXⅡ基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低表达,可能与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升高相关。
张弛[4](2019)在《达比加群对凝血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世界上导致卒中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CHA2DS2-VASc评分≥1分的男性以及≥2分的女性患者需要抗凝治疗。目前抗凝药物层出不穷,针对的靶点也不尽相同,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物有华法林(warfarin)、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利伐沙班等。(1)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n-vitamin K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达比加群酯口服后迅速吸收并水解成达比加群(dabigatran),通过与凝血酶(thrombin,Ila)活性位点结合,抑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①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测定金标准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但测定方法复杂,本研究首先探索有无简易检测方法替代LC-MS/MS。②根据测得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分析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通过凝血常规及TG反映)。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后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最佳治疗浓度范围尚不明确,研究表明低浓度达比加群导致凝血酶生成(thrombin generation,TG)增多,但高浓度达比加群对患者凝血状态影响尚不明确,本试验予以新西兰兔不同剂量的达比加群酯,模拟人体高浓度达比加群对凝血状态的研究,有助于明确达比加群的最佳治疗浓度,精确指导患者调整达比加群酯的剂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2)传统的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上市超过半个多世纪,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在瓣膜性房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达比加群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能迅速抑制凝血瀑布,但在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对比华法林会增加卒中风险,那么了解达比加群和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第二部分收集临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测定凝血常规及TG,并根据患者年龄、肌酐清除率及CHADS2评分进行亚组分析,结合前瞻性临床试验,为不同年龄、肾功能及CHADS2评分房颤患者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实验证据。(3)蛋白C(protein C,PC)和蛋白S(protein S,PS)是初始使用华法林导致继发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初始使用华法林抗凝时,由于PC和PS的半衰期短,发挥抗凝作用的PC和PS首先被抑制,而半衰期相对较长的II、VII、IX和X因子未受到抑制,导致继发的高凝状态,并且初始华法林剂量越大,血液高凝状态越明显。与华法林抗凝机制不同,达比加群起效迅速,前期研究表明低浓度的达比加群即可抑制PC的活化,继发导致对Ⅴa和Ⅷa因子的降解减弱,最终低浓度达比加群矛盾性促进TG。PS与PC发挥作用类似,联系紧密,达比加群对PS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第三部分将研究达比加群对PS是否具有直接作用,其次在PS缺乏条件下研究达比加群对TG的影响,通过正反两方面进行验证,完善达比加群的基础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实验将18只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灌胃5mg/kg,10mg/kg达比加群酯10mL及等体积溶剂。于服药前,及服药后0.5、1、1.5、2、3、4、6、8、12、24h采集血浆样本。收集46例服用达比加群酯110mg达稳态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于下一次服药前采集血浆样本,样本以3000rpm离心10min后获得乏血小板血浆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将新西兰兔及患者血浆样品37℃水浴解冻后,通过LC-MS/MS及蛇静脉酶发色底物法(ecarin chromogenic assay,ECA)分别检测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做相关性及偏倚性分析。同时检测新西兰兔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常规和自动校准凝血酶生成实验(calibrated automated thrombogram,CAT),分析低浓度达比加群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状的影响。最后应用新西兰兔模拟高浓度达比加群对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根据不同浓度的达比加群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明确达比加群的最佳治疗浓度。(2)第二部分实验收集10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46例服用达比加群酯110mg达稳态,36例服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控制在2-3之间,22例患者暂未服用抗凝药物作组间对照。汇总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匹配。于下一次服药前抽血,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3000rpm离心10min后获得乏血小板血浆,分装后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将患者血浆样品37℃水浴解冻后,分别检测凝血常规、CAT、凝血酶原片段(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及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并根据患者年龄、肌酐清除率及CHADS2评分进行亚组分析,将结果结合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真实世界中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在不同年龄、肾功能及CHADS2评分房颤患者中对凝血常规和TG影响。(3)第三部分实验将正常离体血浆、PS缺乏血浆及PC缺乏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达比加群,检测CAT及F1+2,分析TG在正常离体血浆、PS缺乏血浆及PC缺乏血浆中的差异。接着通过凝固法检测正常离体血浆和PS缺乏血浆中Ⅴ、Ⅷ、PC和PS活性,随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达比加群对PS和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的影响,对两种方法测定的P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上述结果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进行验证,检测正常离体血浆、加入达比加群的离体血浆及PS缺乏血浆中Va因子降解片段(FVa307-506)和未被降解Va因子水平(FVaHC),明确达比加群对PS的作用。结果:(1)采用LC-MS/MS及ECA检测新西兰兔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显示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提示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ECA能较好预测血浆达比加群浓度,可用于临床实践,而在新西兰兔血浆中,ECA低估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新西兰兔凝血常规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与达比加群浓度低度相关(r2=0.3468),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与达比加群浓度中度相关(r2=0.7179),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因低于检测下限,未能行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浆中,APTT、TT及PT与达比加群浓度有相关性(r2=0.5794,r2=0.7623,r2=0.6384),其中TT与低浓度达比加群相关性较高。CAT提示随着达比加群血药浓度的升高,血液凝固延迟时间(Lagtime)相应延长,然而在人血浆中代表TG的内源性凝血酶潜能(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ETP)及凝血酶生成峰值(maximum thrombin generation,Cmax)同时增多。在新西兰兔血浆中,ETP及Cmax先随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升高而升高,在150ng/mL出现峰值后逐渐降低。(2)收集的10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基线资料匹配。服用华法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T(18.5-34.9s)及INR(1.64-3.23)较服用达比加群酯组(PT:10.8-19.8s,INR:0.94-1.7)明显升高。达比加群组TT(15.9-215s)延长更明显,只有1例患者TT值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余均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并且组内差异大。APTT在两组中均有延长(达比加群酯组:27.9-86.5s,华法林组:16.2-75.4s),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及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G实验示Lagtime:对照组2.42±0.23min,达比加群酯组:4.44±1.02min,华法林组:4.65±1.5min,华法林及达比加群均延长Lagtime,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华法林较达比加群进一步抑制ETP、Cmax、F1+2和TAT。根据患者的年龄、肌酐清除率及CHADS2行亚组分析,各组中华法林较达比加群对TG抑制更显着。(3)正常离体血浆分别加入0、0.5、2、12、35、70、141、283、566ng/mL的达比加群后,CAT结果示随着达比加群浓度的升高,Cmax(TG生成峰值)和ETP(TG总量)矛盾性的升高,在70ng/mL达比加群条件下达到最高峰,该现象在PS或PC缺乏血浆中未能见到,同时通过F1+2验证了CAT实验的结果。凝固法检测正常离体血浆及PS缺乏血浆随着达比加群浓度升高,Ⅴ和Ⅷ活性降低,而PC和PS活性升高,但ELISA结果表明随着达比加群浓度升高,PS及APC水平下降,继发导致WB结果中Va因子的裂解减少。结论:(1)ECA检测达比加群血药浓度与LC-MS/MS检测结果高度相关且操作简易,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LC-MS/MS的替代实验。凝血常规能够在无法快速获取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情况下起到重要提示作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低浓度达比加群矛盾性促进TG,新西兰兔TG出现峰值后逐渐降低,患者达比加群最佳治疗窗是否在拐点之后,需要在临床上进一步论证。(2)本实验首次研究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常规和TG的影响。华法林同时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达比加群明显抑制凝血酶,两组药物对内源性凝血途径抑制效果相似。华法林对TG抑制显着强于达比加群。此外,根据患者年龄、肾功能及CHADS2评分行亚组分析,在各组中,达比加群酯可选用统一剂量,达到预防缺血性卒中不劣于华法林的效果。(3)低浓度的达比加群抑制PS,导致Ⅴa,Ⅷa因子降解减少,矛盾性促进TG生成。达比加群作为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如何作用于PS有待进一步研究,PS缺乏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时是否与正常患者有所区别需要进一步论证。
尚小强[5](2019)在《沸石分子筛与血浆蛋白的动态相互作用及其促凝血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场合下,失血过多是导致创伤性死亡的最大因素。目前院前急救中针对如大动脉出血的危急情况缺乏有效的止血措施,导致大量的死亡发生在抵达医院之前。因此,研究具有快速止血效果的紧急救生止血材料,对降低失血导致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沸石分子筛作为一类无机矿物材料,其止血功能在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Francis X.Hursey发现。2002年,以沸石为主要成分的止血产品QuikClot,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临床批准,在多次战场中作为美军列装的急救包使用。十几年来,沸石止血材料已经在多种场合下成功挽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但是到目前为止沸石分子筛的促凝机理仍未明了。近年来对材料表面的生物分子吸附层——蛋白质冠(Protein Corona)的认识,为建立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生物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论文围绕沸石分子筛与血浆蛋白的相互作用开展研究,通过分析沸石表面蛋白质冠组分及其活性的动态变化,提出沸石表面促凝机制新的模型。我们首先从材料角度研究了沸石骨架中的金属阳离子和沸石表面对促凝效果的影响。发现Ca交换的沸石以离子交换的形式释放Ca2+到溶液中,通过影响凝血酶的激活来控制凝血时间的长短。除了 Ca2+浓度以外,我们还发现凝血酶的激活对沸石材料表面具有依赖,只有裸露的沸石表面与血浆接触时能实现有效激活凝血酶。接着,我们利用蛋白组学的技术,首次全面分析了沸石在凝血过程中其表面蛋白质冠的组分,发现沸石对血浆中的蛋白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其中,沸石表面凝血系统相关蛋白的含量从0.66%增加到3.03%;鉴定到包括凝血因子FXII、FXI、FIX、FX、FV、FII和FXIII在内的完整内源性凝血通道,由此确证了沸石引发的内源性凝血途径。在凝血过程的早期阶段,凝血因子FX与FV被发现在沸石表面累积并组装为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原酶复合物(Prothrombinase Complex),将凝血酶原(Prothrombin)激活为凝血酶(Thrombin),继而引发凝血反应。其中沸石的无机表面替代了生物体内细胞磷脂膜的功能,为凝血通道的激活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组装提供了活性界面。与经典凝血机制下溶液中激活的凝血酶不同,沸石表面生成的凝血酶具有优异的酶活性与稳定性。因此,我们提出沸石分子筛促凝过程的分子机制模型,并比较了其与传统凝血途径的差异及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的,我们研究了沸石与凝血酶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探究了其分子构象与活性变化之间对应关系。吸附在沸石上的凝血酶发生了较明显的二级结构变化,其α-螺旋和β-折叠分别减少了 7%、增加了 13%,对特异性发色底物的催化活性也降低至40%。通过预吸附BSA对沸石表面进行修饰,其结合的凝血酶活力能够显着提升,同时还增强了对抑制物(AT Ⅲ)的抵抗性。通过还原二甲基标记的质谱分析,我们探究了凝血酶中赖氨酸残基周围的局部微环境,发现吸附在沸石上的凝血酶中K345、K350和K440三个位点具有较低的空间暴露程度,可能是与沸石结合的潜在区域。最后,根据沸石表面完整的凝血通路和稳定的凝血酶活性特征,我们将其应用于对传统止血材料具有挑战的血友病和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对有系统性凝血障碍的血友病而言,沸石表面蛋白质冠中的凝血酶使其能够绕过内源性凝血通道,以旁路途径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引发凝血;相比于单一沸石组分的QuikClot,在缺乏FVIII因子的血友病小鼠断尾模型中将出血时间由1小时以上缩短至5分钟,并将存活率由60%提升至100%。对强酸性胃液条件下的止血,沸石及其表面的凝血酶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经过胃液处理后依然能够有效促进凝血。在盐酸乙醇诱导的小鼠胃损伤模型中,口服2.5 g/kg沸石的小鼠胃内损伤面积为17.8±2.0%,显着低于对照组(35.1±4.4%);同时胃内pH值由2.0±0.5提高至3.5±0.5。总体而言,本论文创造性的通过对蛋白质冠组分和活性的动态分析,从分子层面为沸石分子筛的促凝机理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探索了沸石与凝血酶之间的特异性生物-材料相互作用。蛋白质冠的形成,不仅使沸石表面性质发生改变,而且带来优异的促凝血活性,构建了一种新型生物无机复合止血材料,成功地应用于血友病和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
钱朝庆[6](2019)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肝素抵抗临床观察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体外循环建立必须充分血液抗凝,肝素抗凝效果确切、具有可逆性、起效速度快等特点,是体外循环抗凝药物的首选,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后,明显提高ATⅢ抗凝血效用和大幅度降低起效时间,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发生肝素抵抗现象,处理不恰当可能影响手术效果,严重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体外循环过程中应用肝素(400U/kg)后,ACT仍不能按预期延长达到480s以上或虽能延长到480s但很快缩短无法满足转机要求而发生肝素抵抗。因此凡影响肝素与ATⅢ结合、抗凝血因子活化等病理生理原因都可引起肝素抵抗发生,本研究旨在总结体外循环中肝素抵抗的临床诊治经验,同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针对具有肝素抵抗危险因素患者术前准备侧重点提供依据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探讨归纳肝素抵抗的处理措施及肝素替代物,为临床工作提供直观理论依据。肝素抵抗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将来科研需从多方面更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及标准,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实验,深入了解肝素抵抗易感因素与机制,力求发现更理想肝素替代抗凝血药物及相关抗凝监测办法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全麻CPB心内直视手术同时伴肝素化期间肝素抵抗现象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肝素抵抗组),男性22例,女性33例,年龄5-71岁,体重16-89kg;随机选取的同期全麻CPB心内直视手术且不伴肝素抵抗患者55例为对照组(非肝素抵抗组),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6-75岁,体重19-87千克;病例一般资料收集还包括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转流时间等;收集并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肝素平均总用量、鱼精蛋白用量、鱼精蛋白/肝素,两组ACT基础值、首次肝素、转流10分钟、复温各时段ACT。计数资料组间构成比、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均属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疾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意义的检验均为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掌握病例资料的研究显示:患者伴随有术前抗凝治疗、血小板≥200*10^9/L、抗凝血酶Ⅲ缺乏、心脏粘液瘤、紫绀型先心病感染等因素CPB心脏手术更易出现HR,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Ⅲ缺乏是CPB中发生肝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肝素抵抗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为预防体外循环中肝素抵抗,针对可疑高危患者术前行ATⅢ测定并治疗ATⅢ缺乏疾病,停用肝素抗凝或使用无需ATⅢ参与抗凝过程的其他抗凝剂替代治疗,术前务必完善血细胞计数,合并血象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者高度重视(尤其PLT>240×10^9/L时),术前合并发热感染者围手术期需经验性或根据药敏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条件如有必要可考虑延期手术。合并上述高危因素患者手术肝素化后应严格遵循ACT>350s行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插管,ACT>480s才能开始体外循环转流。术中出现肝素抵抗者追加肝素用量至大于500U/kg时一般可达到满意ACT值,假如无效时应补充ATIII的商品制剂,术前如果有条件行ATⅢ检测将为我们提供客观依据,另外还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全血300-600ml。探索肝素抗凝监测新技术可能成为解决HR的突破点,“发色底物法抗-Xa”(Anti-Xa)和血栓弹力图可用于肝素抗凝效果的描述,用于CPB过程中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具有指导意义,但还需开展更多临床实验论证其可行性、准确性、及安全性。
姚丽[7](2019)在《儿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干预与转归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儿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形成后影响CRT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干预措施下的血栓转归结果,为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浙江省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20个病区发生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并上报护理管理系统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资料收集表格,查阅电子病历完善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原发病诊断;导管相关因素,包括置管时间、导管类型、型号、置管部位;出现CRT时患儿情况,包括发生时间、临床症状、CRT发生的部位、影像诊断结果、血栓大小。出现CRT后的处理,如CRT发生后导管是否拔除,应用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情况,溶栓和/或抗凝过程中患儿出凝血时间、临床出血症状,超声复查血栓的转归情况,血栓溶解的时间,患儿住院天数和疾病转归。根据发生血栓后临床的干预方法归纳为4类方案,方案1:尿激酶溶栓同时联合那曲肝素钙抗凝治疗;方案2:仅抗凝治疗;方案3:仅溶栓治疗;方案4:无药物治疗。四类干预方案的结果进行了 Pearson卡方检验。CRT溶解效果与临床各相关要素先进行了单因素回归分析,最后进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符合研究的病例资料108例。男女比例2:1。患儿年龄从出生1月到14岁,年龄中位数24.5月。本组病例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占42.59% (47/108)。55.56%(60/108) CRT发生在中心静脉导管放置后一周内。本组患儿的CRT溶解效果与临床各相关要素先进行了单因素回归分析,最后进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的要素有:性别(OR 10.400,95%CI 1.879-57.563,p=0.007);间隔时间(OR 1.107,95%CI1.035-1.184,p=0.003);血栓长度(OR 1.562,95%CI 1.033-2.362,p=0.035);治疗方案 2 (OR 11.757,95%CI 2.254-61.327,p=0.003);治疗方案 4 (OR 35.397,95%CI 3.493-358.760,p=0.003)。结论:1.血栓的大小与溶栓效果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较大的血栓不仅需要较长的溶栓时间也不易溶解。2.常规超声检查可以更客观地早期发现血栓,有条件时应动态超声监测血栓形成,越早开始干预越有利于血栓溶解。3.溶栓治疗或联合抗凝治疗血栓溶解效果确切,但是有风险,如无禁忌症应早期、规范进行抗凝治疗,应在危及生命时考虑联合溶栓治疗。
李雪雪[8](2019)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日趋增多。小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除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外,全身各系统,包括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也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栓塞或血栓的报道越来越多,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该文主要总结近年来国内外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文献,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制、监测指标、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曲晓蕾[9](2019)在《肝素剂量预测模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随着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愈发成熟,针对应用于CBP过程的各种抗凝方式及抗凝剂的研究探索也变得愈发重要,本课题组前期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之一深度置信网络模型(Deep belief networks,DBN)、以多个凝血指标参与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及以体重为参考指标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A linear regression,ALR)三种方式预测CBP治疗合理肝素抗凝剂量的模型,本研究拟进一步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估三种模型应用于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抗凝效果的优劣,探讨更加优化的精准个体化肝素给药方式及剂量,减少或避免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抗凝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对照、单盲和随机化分组的试验设计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脏内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需行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入选患者按单盲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随机选取40例,共120例,分为N0对照组(ALR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组,n=40),N1试验1组(MLR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组,n=40),N2试验2组(DB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组,n=40)。对照组治疗前给予以患者体重为主要参考指标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所需肝素首剂及追加剂量,试验1组治疗前给予以多个凝血指标参与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所需肝素首剂及追加剂量,试验2组治疗前给予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之一深度置信网络模型计算出的所需肝素首剂及追加剂量。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2小时血凝常规指标,血滤治疗时长,观察体外循环管路、滤器及静脉小壶凝血及血滤机器凝血级别;患者出血及代谢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3组的抗凝有效性(血滤器有无凝血发生、凝血级别及血滤器寿命)、安全性(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凝血指标变化)、出血或代谢并发症事件(48h内股静脉/颈静脉穿刺点、消化道和皮肤黏膜等有无出血;血气及电解质变化)发生率。结果:N0、N1、N2三组间血滤器凝血级别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N2组血滤器凝血级别显着低于N0、N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0组血滤治疗时长(7.59±1.18h)显着低于N1(8.26±1.18h)、N2组(8.21±1.09h)(P<0.05),但N1、N2两组血滤治疗时长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三组间血滤治疗时长做Kaplan-Meier曲线,结果显示三组总体血滤治疗时长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N2组治疗时长明显优于N0组(P<0.05)。N0、N1、N2三组之间在肝素应用总剂量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N0、N1、N2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肌酐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0组治疗后2小时PT-T、PT%、PT-R、APTT、TT均与治疗前存在显着差异(P<0.05);N1组治疗后2小时PT-T、PT%、INR、APTT、TT均与治疗前存在显着差异(P<0.05);N2组治疗后2小时APTT、TT与治疗前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2小时PT-R、Fbg、APTT、TT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N0组共发生3例出血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为7.5%,与N1、N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0、N1组1各发生1例血小板减少,N2组0例,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N0、N1、N2三组之间相比,治疗后低钙、低钠血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计算肝素剂量应用于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以体重为主要参考指标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最优,提示肝素剂量预测模型可能成为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计算工具。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0](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二、抗凝血酶-Ⅲ减少影响激活凝血时间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凝血酶-Ⅲ减少影响激活凝血时间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吗替麦考酚酯 泼尼松及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2.3 疗效判定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凝血功能 |
2.3 炎症指标 |
2.4 免疫指标 |
2.5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2)凝血四项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出凝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建立凝血四项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参考区间并探讨其在血友病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狼疮抗凝物不同程度阳性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纤维蛋白原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FGG-p.Arg301Cys杂合突变导致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WA在临床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构成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血栓前状态之间的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4)达比加群对凝血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达比加群对新西兰兔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新西兰兔一般情况 |
3.2 新西兰兔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
3.3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
3.4 新西兰兔达比加群药代动力学参数 |
3.5 LC-MS/MS和ECA分别测定新西兰兔达比加群血药浓度 |
3.6 LC-MS/MS和ECA分别测定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血药浓度 |
3.7 新西兰兔凝血常规与达比加群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 |
3.8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常规与达比加群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 |
3.9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和CAT实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
3.10 新西兰兔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和CAT实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科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凝血瀑布机制图 |
3.2 患者基本资料 |
3.3 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凝血常规的影响 |
3.4 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TG的影响 |
3.5 亚组分析达比加群对比华法林对TG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蛋白S在达比加群抗凝中的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浓度达比加群对CAT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达比加群对F_(1+2)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达比加群对Ⅴ、Ⅷ因子、PC、PS活性及游离PS和APC表达的影响 |
3.4 PS及达比加群对Va因子及降解产物的影响 |
3.5 抗PS及PS对TG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凝血瀑布及蛋白C系统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沸石分子筛与血浆蛋白的动态相互作用及其促凝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白质-材料相互作用 |
1.1.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
1.1.2 影响蛋白质与材料表面作用的因素 |
1.1.3 蛋白质的吸附与脱附 |
1.1.4 蛋白质的吸附取向和构象变化 |
1.1.5 材料表面蛋白质冠的形成及其功能 |
1.2 血液-材料相互作用和凝血 |
1.2.1 体内凝血机制 |
1.2.2 各类止血材料概述 |
1.3 沸石及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1.3.1 沸石及其新兴应用 |
1.3.2 沸石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1.4 课题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项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沸石止血材料的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与表征技术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钙离子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
2.3.2 钙离子对沸石激活凝血酶的影响 |
2.3.3 沸石材料表面的影响 |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沸石表面的蛋白质冠及其促凝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与表征技术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沸石表面蛋白质冠的提取 |
3.3.2 沸石表面蛋白质冠的蛋白组学分析 |
3.3.3 沸石表面的凝血因子与内源性凝血通道的激活 |
3.3.4 沸石表面凝血酶的激活与富集 |
3.3.5 沸石表面促凝机理的模型 |
3.4 结论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沸石表面与凝血酶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与表征技术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沸石与氧化硅颗粒的合成 |
4.3.2 凝血酶在沸石和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 |
4.3.3 凝血酶在沸石表面的活性与稳定性调节 |
4.3.4 凝血酶与沸石结合域的分析 |
4.4 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沸石及其纤维蛋白复合物在血友病和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与表征技术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 |
5.3.2 生物相容性评价 |
5.3.3 对血友病的止血研究 |
5.3.4 对消化道出血与溃疡的治疗研究 |
5.4 结论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总结 |
6.2 生物材料界面研究的展望 |
6.3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致谢 |
(6)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肝素抵抗临床观察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儿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干预与转归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静脉、导管及血栓相关资料 |
3.3 CRT首发临床表现 |
3.4 干预方案的选择 |
3.5 血栓转归 |
3.6 溶栓效果与临床各要素分析 |
4 讨论 |
4.1 临床各要素对CRT溶栓效果的影响 |
4.2 干预方案的选择 |
4.3 中心静脉导管是否保留 |
4.4 常规超声检查的必要性 |
4.5 溶栓的风险 |
5 结论 |
6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肝素剂量预测模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四、抗凝血酶-Ⅲ减少影响激活凝血时间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吗替麦考酚酯 泼尼松及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 张娟,胡秀川. 中国妇幼保健, 2022(05)
- [2]凝血四项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出凝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 孙胜利.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3]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D]. 张清华.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7)
- [4]达比加群对凝血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 张弛. 苏州大学, 2019(07)
- [5]沸石分子筛与血浆蛋白的动态相互作用及其促凝血机制研究[D]. 尚小强. 浙江大学, 2019(07)
- [6]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肝素抵抗临床观察及危险因素分析[D]. 钱朝庆.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5)
- [7]儿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干预与转归的回顾性调查分析[D]. 姚丽. 浙江大学, 2019(03)
- [8]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J]. 李雪雪.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9(02)
- [9]肝素剂量预测模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D]. 曲晓蕾.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