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吸引与排斥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吸引与排斥的调查研究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吸引与排斥现象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鑫[1](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杨长友[2](2020)在《文化资本视域下班级边缘学生转化研究》文中认为在班级社会中,客观地存在着学生地位分层现象,无论是学业成就,还是人际交往,总有一部分学生处在班级的边缘。尽管从横向的社会分层角度看,边缘群体总是相对存在的,但是长期地或稳定地处于边缘状态,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极为不利,也不利于班级教育场域的有序运转和整体教育生态的正常发展。已有的研究更多聚焦于某一方面的边缘以及由学生性格发展、教师个体行为等因素引起的边缘,较少关注由于社会结构和外在环境对学生边缘情境的影响。本研究聚焦于由于学生自身文化资本的外在环境对学生边缘化的影响,并试图从优化外在文化环境、加强社区和校园文化建设和推进班级民主化管理等方面提出转化策略,以实现班级场域的优化,促进班级边缘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一部分,从文化资本角度对班级边缘学生的基本特征进行解读,从文化资本理论角度观之,班级边缘学生表现出与班级场域的相融性低,与群体惯习适应性弱,与制度环境互动性差等特征。第二部分,在解读班级边缘学生的基本特征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班级边缘学生在日常交往、学习基本需要以及长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边缘学生的具体困境体现为人际交往和课堂交往劣势、基本学习条件和资源缺乏以及未来发展受阻等困境。第三部分,从文化资本角度分析班级边缘学生的产生原因,其原因来源于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符号暴力和维护自身文化资本的资源和条件缺乏等方面。第四部分,以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层面提出班级边缘学生的转化意义、转化原则及转化策略。为班级边缘学生转化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为班级边缘学生的发展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可行性对策,以切实推动班级边缘学生的转化,实现其正常发展。促进班级边缘学生的正常发展,是当前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在看到学生自身性格和特征等微观因素造成边缘问题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和重视整体社会文化环境等宏观潜在因素对学生边缘化的影响,帮助实现班级边缘学生走向正常,激活整体班级氛围,促进班级整体教育教学的提升,实现每一位班级成员的正常发展,进而实现班级教育场域的有序运转和宏观整体教育生态的优化。

娄利书[3](2020)在《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人际交往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所谓人际交往是指学生个体于社会生活中,双方之间能够顺畅进行意见沟通、信息情报的互动过程。同辈群体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之一,双方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寄宿学生备受社会关注,他们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隐形劳动力,一直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因人际交往问题所引致的校园冲突事件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利于和谐平安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急需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加以重视和关注。通过查阅、研读先前文献可知,对于中学生的研究,倾向于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侧重于探究其心理健康,且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居多,而对农村寄宿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鲜见。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笔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追根溯源,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自下而上,层层分析,由外到内,发现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表征表现为6方面:交往互动少,对他人漠然;情绪善变,矛盾凸显;过于关注他人语言和神态;与异性接触困难,规避异性来往;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等。且探究出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分别为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在这四大核心影响因素之下又分别包含各自的类属,发现关联式编码有12个。通过访谈资料得出的故事线可知:人际交往困难行为影响因素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嵌入整个系统之中,其中,宏观系统所包含的社会因素既可通过家庭、学校因素间接对个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产生影响,也可直接对个体行为产生作用;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处于中观系统当中,可直接影响个体人际交往行为,亦可基于自身因素导致个体人际交往困难;个体因素主要对应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层面,是影响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重要环节。最后,在构建出相应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亓官石[4](2020)在《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形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较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有着相对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在他们宿舍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也会影响校园安全。因此提出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进程,也有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本研究用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依据,首先总结和评述有关宿舍人际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其次,以云南省四所独立学院的5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的概述,通过对于现有研究成果的整理指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以及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基于这些理解展开了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到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呈现出较为良好的状态,但是在一些变量中存在着显着性差异,据此归纳出四种宿舍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和“小团体”现象造成的排挤或对立。第三部分基于上述问题,应用归因理论从大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家庭背景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阐述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本论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首先,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他们掌握交往原则、培养健康心态、提升沟通能力以及确立宿舍群体约定;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对子女的帮助以及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第三,从健全宿舍管理体系、完善校内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以及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来倡导高校发挥其教育管理作用。

王洪芳[5](2020)在《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生活的本质在于社会互动。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各种社交软件,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交往形式而且改变了人际互动模式。网络空间以其平等性、匿名性、跨时空性、身体缺场性等特点为残障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表达情感、自我认识以及社会融入的最佳平台。本文选取普通高等学校随班就读的残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符号互动论,运用实地研究的方式,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围绕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对象、内容、方式、频率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对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动机、行为过程及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在交往现状上,基于寻求群体归属感、增强自我认同、获取行动支持等因素,残障大学生更倾向于接触同为残障身份的大学生群体或陌生的非残障者,特别是异性,再根据自身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交往方式。其次,在交往过程的行为策略上,借助网络社会的虚拟特质,往往从身体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三方面进行自我塑造,然后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交往目的以及自身对残障的态度采取不同的自我呈现策略。当线上表演失败后,为了延续在网络上的交流体验,他们会通过群体发声的方式将线上的表演继续,最终目的在于使残障身份被合理化。最后,在交往行为的影响上,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探析了网络人际交往对残障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社会融入、现实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残障大学生继续社会化的新场所,也是残障大学生提高自我认同的新途径。残障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呈现策略是为了在“去残障化”身份中获得认可与接纳的表现,同时也是其传播残障文化,建构残障主体性,寻求残障身份被合理化的探索。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温雪娇[6](2020)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大学生人际适应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对象也涉及到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已有研究表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等因素导致其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适应问题。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巩固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汉合校”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以“民汉合班”为载体的教学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随着高校编班模式的改变,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交往更加密切,人际交往环境变得较为复杂,其人际适应问题更应该引起学者们的积极关注。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社会构成的重要群体,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局面的形成。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本研究选取X大学不同年级、非民族班的40名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将文化认知、文化态度、人际认知、人际信任、人际互动、人际沟通六方面作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分析维度。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进行具体资料的收集。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大部分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适应问题,而且人际适应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生干部身份、语言能力、学生成绩、班级氛围、社会支持、文化态度、人际交往技巧七个方面。促进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适应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本研究通过分析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几点教育策略:班级干部采用轮换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扩大交往范围,提升其沟通协调能力;学校应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的学习,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助学,提高其学业水平;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文化;减少偏见、增进沟通,营造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族际文化理解;关注人际交往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程文杰[7](2020)在《降低外表拒绝敏感性团体辅导对中职生社交回避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理论表明,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这种社会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个体的精神疾病。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人际关系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的主题,人际关系不良会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本研究在外表拒绝敏感性和社交回避的现状调查及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实施团体辅导干预,从而降低中职生的外表拒绝敏感性和社交回避。首先,研究对淮北市某中职院校500名学生发放量表并收集数据,了解外表拒绝敏感性与社交回避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选取两者得分高的被试46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辅干预,对照组正常授课。团辅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后测,检验干预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中职生外表拒绝敏感性的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外表拒绝敏感性及预期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均无显着性差异,焦虑维度在生源地和年级上具有显着性差异;社交回避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社交回避在性别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在地区、是否独生和年级上无显着性差异。(2)中职生外表拒绝敏感性及各维度与社交回避均呈显着正相关,且外表拒绝敏感性可以正向预测社交回避。(3)通过团体辅导可以显着地降低中职生的外表拒绝敏感性改善其焦虑情绪,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社会交往改善其社交回避现象,团辅干预效果明显。

林淑云[8](2020)在《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及教育引导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同伴交往作为初中生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社会化的重要现实途径之一。随着社会发展,近年来初中生同伴交往出现了新变化、产生了新的问题,比如同伴交往障碍、同伴欺凌等。因此,准确把握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现实状况,清醒认识初中生同伴交往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初中生学会正常的同伴交往、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阐明初中生同伴交往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选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三所学校共65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问卷并结合访谈,从初中生同伴交往的认知、择友标准、内容、方式、频率和时长、体验、影响、期待以及总体水平等方面了解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现实状态。调查发现:初中生主动进行同伴交往的意识不强,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态度影响;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内容以学习为主,具有单一性和重复性;初中生同伴交往频率低、时间短,交往处于疏离状态;男生在异性交往困惑问题上表现突出;初中生同伴关系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同伴交往中感受到的孤独感较强、欢迎性感受差;且初中生同伴关系在校际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同伴数量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初中生身心发展不成熟、教育意识薄弱、不良亚文化泛滥与交往空间狭隘等。为此,提出以下教育引导策略:(1)榜样示范,涉及树立良好同伴榜样、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2)教育引领,包括家长转变交往观念引导异性交往、教师利用教育力量转变不良同伴、学校借助学科课程渗透交往策略;(3)营造氛围,就是构建家庭融洽关系、建设和谐班集体环境、净化不良社会风气;(4)拓展空间,包括建设校园活动场所提供同伴交往平台、组织兴趣活动小组丰富交往活动类别。

张健聪[9](2020)在《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WZ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农村学生想要适应社会必须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由于学生恰逢成长的叛逆期和传统的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家庭、学校、教师都很少关注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与引导不足。此外,网络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削弱了中职农村学生在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给中职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新的问题。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仅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帮助中职农村学生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让他们毕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论文选取WZ市四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WZ职业学院中专部的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得出相关数据,对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WZ市中职农村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主要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对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情况现状进行调查。设计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问卷,并选取WZ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WZ市卫生学校、WZ市机电技工学校、WZ市技工学校、WZ职业学院中专部的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中职农村学生对交往意愿性较强,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会有反思。但由于缺乏社交引导,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主动性,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个人思想、心理方面,与教师有距离感,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未能客观认识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带有个人情绪,主观性明显,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学生对老师的接纳度偏低等情况。其次,对影响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原因分析。分析指出:由于中职农村学生对个人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的认知不足,学校、老师、家长对其引导的欠缺以及重视度不够,缺少实践机会,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学习环境、家庭氛围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部分中职农村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出现问题。最后,从加强中职农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加强学习社交技巧、多方积极引导、关注心理情感、改善生活氛围和增强社交锻炼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具体包括:学生个人理应正确认知人际交往的意义,客观认知自我,扩大交往圈;积累社交礼仪,多沉淀各方面知识,正确对待及处理交往冲突问题;学校加强设置人际交往课程、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和帮扶、家长针对性对学生的培养等多方积极引导;增强自信心、鼓励主动社交等心理情感;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客观认识网络提高自律意识;加大见习比重、实训操作等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提出的这些策略希望能为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陈艳清[10](2020)在《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小组介入 ——以X机构“关爱生命,呵护健康”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校园排斥事件层出不穷,处于弱势群体的小学中段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心思敏感,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同伴交往。笔者以X机构“关爱生命,呵护健康”项目为依托,以5·25心理月活动为契机,以F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等对F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出存在同伴排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被排斥者自身的缺点、不良的家庭生活环境、适者生存的校园生活,从而结合分析和访谈评估出他们同伴游戏的需要、社会化的需要以及生存的需要。基于上述情况的分析,笔者在F小学招募了12名具有同伴排斥倾向的小学中段儿童作为介入对象,开展了为期七次的同伴交往能力提升小组。在小组动力学理论、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以期能减少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出现率,提升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记录了这七次小组活动过程,并在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总结评估。之后,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服务对象自评以及与老师、同学、家长等进行追踪方式,发现服务对象在同伴排斥上有所削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同伴进行正常交往。笔者认为小组社会工作在增强同伴交往主动性、减轻同伴交往心理障碍等方面来削弱同伴排斥情况是有效的。但小组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困境,有着不足。因此笔者也做出了相应的反思和建议,认为可以从提升自身认知、注重家庭的陪伴教育以及减少校园的非良性竞争等出发,来减少同伴排斥问题的出现。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吸引与排斥现象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吸引与排斥现象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生存教育
        (二)培智学校学生
        (三)智力障碍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六、理论基础
        (一)全纳教育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工具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一)目标定位
        (二)管理措施
        (三)课程设置
        (四)教材使用
        (五)师资配备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一)家庭结构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一)资本分配情况
        (二)考试选拔情况
        (三)社会沟通情况
        (四)社会就业情况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二)法律保障弱化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结论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文化资本视域下班级边缘学生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文化资本视域下班级边缘学生特征
    (一)与班级场域相融性低
    (二)与群体惯习适应性弱
    (三)与制度环境互动性差
二、文化资本视域下边缘学生困境
    (一)学业成就发展受困
    (二)个体社会化发展遇阻
三、文化资本视域下边缘学生形成原因
    (一)不同文化场域背后的观念冲突
    (二)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符号暴力
    (三)形成文化资本的必要资源缺乏
四、文化资本视域下边缘学生转化
    (一)班级边缘学生转化原则
    (二)班级边缘学生转化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发生变化
        1.1.2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凸出
        1.1.3 相关人际交往的指导缺失
    1.2 概念界定
        1.2.1 农村寄宿中学生
        1.2.2 同辈群体
        1.2.3 人际交往困难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关于青少年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理论基础
        1.4.1 人际需求理论
        1.4.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1.4.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扎根理论
        2.1.2 案例分析法
        2.1.3 文献分析法
    2.2 研究对象
    2.3 资料收集
        2.3.1 预访谈
        2.3.2 正式访谈
    2.4 研究信效度
        2.4.1 信度检验
        2.4.2 研究效度
    2.5 研究伦理
    2.6 研究工具
        2.6.1 研究者本人
        2.6.2 数字录音笔和QSR Nvivo12.0(简称N12)
    2.7 DJ寄宿制学校背景介绍
第3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特征分析
    3.1 人际交往困难的农村寄宿中学生的行为表现
        3.1.1 交往互动少,对同学漠然
        3.1.2 情绪善变,矛盾凸显
        3.1.3 过于关注他人神态和言语
        3.1.4 与异性接触较少,规避异性来往
        3.1.5 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
        3.1.6 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
    3.2 小结
第4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影响因素
    4.1 家庭因素
        4.1.1 家庭教养文化
        4.1.2 家庭结构
        4.1.3 家庭氛围
        4.1.4 留守类型
    4.2 学生个体因素
        4.2.1 学生性格
        4.2.2 “学生圈”文化
        4.2.3 个体心理障碍
        4.2.4 个体认知障碍
    4.3 学校因素
        4.3.1 形式教育的局限
        4.3.2 学校环境的局限
    4.4 社会因素
        4.4.1 社交媒体
        4.4.2 社会文化
    4.5 小结
第5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举措
    5.1 学生个体方面
        5.1.1 主动参与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1.2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
        5.1.3 控制克服消极情绪,传递正能量情绪
    5.2 学校方面
        5.2.1 设置多种类型的人际交往课程,使其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5.2.2 采取多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方式,耐心指导帮助解决困扰
        5.2.3 提供各类样式的人际交往平台,激发学生交往热情活力
    5.3 家庭方面
        5.3.1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家庭的关爱
        5.3.2 实行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培养正确的交往观
        5.3.3 关注而非全身心控制,给予适当的交往自由
    5.4 社会方面
        5.4.1 打击不良风气的传播,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5.4.2 限制中学生手机使用,加强网络道德宣传
第6章 结论、研究创新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学位论文类
    (三) 期刊类
附录
    附录一 受访学生基本信息表
    附录二 受访教师基本信息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致谢

(4)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问题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独立学院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归因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第一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概述
    第一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
        一、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计划性有待提升
        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我意识较强
        三、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自我表现能力较强
        四、竞争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及合作意识较弱
    第二节 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一、宿舍管理制度完善,执行到位
        二、内部环境舒适优雅,风清气正
        三、成员交往动机端正,心态积极
        四、宿舍成员个性融合,求同存异
        五、成员人格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六、宿舍内务分工合理,集思广益
        七、成员积极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节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确保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五、有利于实现和谐良好的校园风气
第二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第二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数据分析
        二、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在不同变量中的差异性
    第三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
        二、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
        三、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
        四、“小团体”现象造成排挤或对立
第三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宿舍成员的个人主观因素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二、人格差异
        三、生活习惯的差异
        四、大学生欠缺沟通和交往能力
        五、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较低
    第二节 家庭背景因素
        一、家庭的经济状况及氛围的差异
        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三、大学生和家长互动的针对性不足
        四、家庭变故的作用
    第三节 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
        一、宿舍管理制度不到位
        二、课程或讲座体系有待完善
        三、教育管理者的作用未能发挥
        四、宿舍环境有待提升
第四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掌握交往原则
        二、培养健康的心态
        三、提升自身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四、确立宿舍内部的群体约定
    第二节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三、加强对子女的指导和帮助
        四、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
    第三节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管理作用
        一、健全宿舍管理体系
        二、完善校内教育体系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四、重视宿舍文化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附录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附录三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相关文献述评
        (一)网络人际交往研究
        (二)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
        (三)简要评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残障
        (二)残障大学生
        (三)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受访者基本情况
第三章 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状及动机
    一、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状
        (一)交往对象
        (二)交往方式
        (三)交往内容
        (四)交往频率
    二、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分析
        (一)寻求情感支持
        (二)增强自我认同
        (三)提供角色扮演
        (四)获取行动支持
第四章 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自我呈现
    一、自我呈现的一般性内容
        (一)身体状况
        (二)性格特征
        (三)兴趣爱好
    二、自我呈现的策略分析
        (一)以交往对象为标准的呈现策略
        (二)以对残障的态度为标准的呈现策略
        (三)以交往目的为标准的呈现策略
    三、自我呈现的结果性展示
        (一)表演崩溃:线下亮相
        (二)线下形象:孤独的自强者
        (三)群演:共同发声
第五章 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个人角度:促进人际交往自主性
        (二)家庭角度: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学校角度:防止残障大学生边缘化
        (四)社会角度:残障身份的主体性建构
    二、消极影响
        (一)弱化人际交往信度
        (二)降低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三)现实人际关系趋于淡化
        (四)陷入自我矛盾状态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1 访谈提纲
    1-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简介
    1-3 在校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6)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高校编班模式的改变
        2.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且人际适应问题凸显
        3.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1.适应
        2.人际适应
    (五)文献综述
        1.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
        2.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六)理论基础
        1.多元文化整合理论
        2.文化适应理论
        3.人际关系理论
    (七)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对象
        4.研究维度
二、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现状与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1.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2.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态度
    (三)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
        2.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信任能力
        3.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互动能力
        4.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干部身份
    (二)语言能力
    (三)学生成绩
    (四)班级氛围
    (五)社会支持
    (六)文化态度
    (七)人际交往技巧
四、改善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教育对策
    (一)班干部采取轮换制,提升学生沟通协调能力
    (二)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学生助学,提高学业水平
    (四)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文化
    (五)减少偏见、增进沟通,营造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
    (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族际文化理解
    (七)关注交往教育,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降低外表拒绝敏感性团体辅导对中职生社交回避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外表拒绝敏感性
        1.1.1 外表拒绝敏感性的概念
        1.1.2 外表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工具
        1.1.3 外表拒绝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1.2 社交回避
        1.2.1 社交回避的概念
        1.2.2 社交回避的测量工具
        1.2.3 社交回避的相关研究
    1.3 外表拒绝敏感性与社交回避的相关研究
    1.4 团体辅导干预
        1.4.1 团体辅导的概念
        1.4.2 团体辅导干预的相关研究
    1.5 问题的提出
        1.5.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思路
第三章 中职生外表拒绝敏感性与社交回避的状况及其关系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中职生外表拒绝敏感性、社交回避的一般情况
        3.3.2 中职生外表拒绝敏感性、社交回避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3.3 中职生外表拒绝敏感性与社交回避的相关分析
        3.3.4 中职生外表拒绝敏感性对社交回避的回归分析
    3.4 讨论
        3.4.1 外表拒绝敏感性、社交回避总体情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析
        3.4.2 外表拒绝敏感性与社交回避的相关分析
        3.4.3 外表拒绝敏感性与社交回避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降低外表拒绝敏感性的团体辅导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3 研究程序
        4.3.1 团体辅导课程的理论基础
        4.3.2 团体辅导的具体内容
    4.4 研究结果
        4.4.1 外表拒绝敏感性、社交回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4.4.2 中职生外表拒绝敏感性的干预结果
        4.4.3 中职生社交回避的干预结果
        4.4.4 外表拒绝敏感性、社交回避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检验
    4.5 成长反馈记录
    4.6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六章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1 研究创新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及教育引导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网络背景下交往方式的“新变化”——虚拟交往普及
        2.青少年人际交往出现了“新问题”——同伴交往困惑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概念界定
        1.同伴
        2.人际交往
        3.同伴交往
    (五)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初中生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初中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业进步
    (二)同伴交往有利于初中生构建自我同一性、健全人格
    (三)同伴交往有利于初中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健康心理
    (四)同伴交往有利于初中生提升交往能力、学会共同生活
三、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方法
        4.调查实施
    (二)调查结果
        1.初中生同伴交往的认知
        2.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择友标准
        3.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内容
        4.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方式
        5.初中生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长
        6.初中生同伴交往的体验
        7.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影响
        8.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期待
        9.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总体水平
四、初中生同伴交往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初中生同伴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同伴交往认知不足
        2.同伴交往内容单一
        3.同伴交往频率低和时长短
        4.同伴交往困惑问题突出
        5.同伴关系整体水平一般
    (二)初中生同伴交往问题成因的分析
        1.身心发展不成熟
        2.教育意识薄弱
        3.不良亚文化泛滥
        4.交往空间狭隘
五、初中生同伴交往教育引导策略
    (一)榜样示范
        1.树立良好同伴榜样
        2.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
    (二)教育引领
        1.家长转变交往观念,引导异性交往
        2.教师利用教育力量,转变不良同伴
        3.学校借助学科课程,渗透交往策略
    (三)营造氛围
        1.构建家庭融洽关系
        2.建设和谐班集体环境
        3.净化不良社会风气
    (四)拓展空间
        1.建设校园活动场所,提供同伴交往平台
        2.组织兴趣活动小组,丰富交往活动类别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W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二、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对象
    (三)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结果
        1.中职农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
        2.中职农村学生对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时的反应
        3.中职农村学生与父母、教师、同学及与其他人交往情况
        4.网络对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5.课外活动对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四)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
        1.对人际交往的认知不全面
        2.缺乏一定的交往技巧
        3.缺乏主动性
        4.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性
        5.缺乏适当的课外活动
    (五)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认知局限因素
        2.技能不足因素
        3.缺乏引导者
        4.心理情感因素
        5.生活环境因素
三、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对人际交往的认知
        1.正确认知人际交往的意义
        2.客观认知自我
        3.扩大交往圈
    (二)加强学习社交技巧
        1.学习社交礼仪
        2.多积累沉淀
        3.正确对待及处理交往冲突问题
    (三)多方积极引导
        1.学校增加社交教育平台
        2.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和帮扶
        3.家长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4.同龄人的影响
    (四)关注心理情感
        1.增强自信心
        2.鼓励主动社交
    (五)改善生活氛围
        1.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2.提高师生关系密切度
        3.客观认识网络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小组介入 ——以X机构“关爱生命,呵护健康”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点
第二章 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及需要分析
    第一节 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调查
        二、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分析
        一、回避—主动性欠缺
        二、中伤—言语攻击
        三、拒绝—同伴间不信任
        四、差别对待—社会地位不对等
    第三节 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需要评估
        一、激发主动性的需要
        二、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需要
        三、促进同伴间信任的需要
        四、平等对待的需要
第三章 小组介入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实践过程
    第一节 项目简介
        一、实习机构及项目概述
        二、项目内容
        三、服务目标
    第二节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过程
        一、服务背景
        二、方案计划
        三、服务过程
        四、服务评估
第四章 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小组介入实践的反思和建议
    第一节 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小组介入的总结
    第二节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同伴排斥问题实践的反思
        一、社会工作者伦理困境的反思
        二、小组工作过程困境的反思
        三、社工机构在学校工作困境的反思
    第三节 解决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二、积极引导辨是非
        三、激发学生的同理心
        四、引导换位感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致谢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吸引与排斥现象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文化资本视域下班级边缘学生转化研究[D]. 杨长友. 西南大学, 2020(01)
  • [3]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D]. 娄利书. 南昌大学, 2020(01)
  • [4]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D]. 亓官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残障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研究[D]. 王洪芳.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D]. 温雪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降低外表拒绝敏感性团体辅导对中职生社交回避的干预研究[D]. 程文杰.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及教育引导策略[D]. 林淑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WZ市为例[D]. 张健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小学中段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小组介入 ——以X机构“关爱生命,呵护健康”项目为例[D]. 陈艳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吸引与排斥的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