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一中化学教师彭嘉全进行“1335”探究教学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于静[1](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私立中学校长群体 ——基于1930年数据的统计考察》文中认为论文以《全国公私立中等学校名称及分布概况(1930)》一书中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信息为基础,参证其他史料,通过历史文献法、类型分析法和量化考察法,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私立中学校长群体进行考察,剖析该群体在区域、学历、年龄、任期和性别等方面的分布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教育内涵。就任职区域和籍贯分布而言,工商业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校长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尤其与边远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工商业经济对校长群体的形成和私立中学发展的支撑作用。就学历分布而言,私立中学校长中的留学生群体、本国师范生群体、晚清士人群体在近代教育观念的引入和本土化改造中发挥着不同方面的作用,形成了私立中学办学理念和实践的丰富样貌。在对不同年龄、任期和女性私立中学校长的考察中,特别论述了一批久任校长在民国知名私立中学的发展和女子私立中学的发展中所起到的灵魂作用。结语部分从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近代教育观念的引入和实践、校长的精神引领作用等方面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私立中学校长的群体面貌和个人办学风格进行了总结。
李超男[2](2017)在《在农村中学开展《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式教学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转变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们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进行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本文以“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为例,详述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过程。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基础,以期为后期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以湖南邵阳、益阳、岳阳、娄底四地的农村中学一线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了农村中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调查发现农村中学开展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情况并不太乐观,主要原因有:1、农村基础设施差;2、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浪费时间,对升学没有帮助;3、教师不知道如何去设计探究式教学。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部分,该部分针对了宁远县天堂镇学校的具体情况,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为题,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案例,并用于课堂实践。实践证明,利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第四部分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几点建议: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2、合理选择内容;3、灵活创设情境;4、科学设计实验方案;5、发挥学生主体性;6、合理设置学习小组,以期能为农村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探究教学时提供一些帮助。
朱道元[3](2013)在《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12月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了第九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至此2012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经成功落下帷幕.在竞赛的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的精心组织下,2012年的竞赛,共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251所高校、研究所的2507队、7521名研究生,(其中包括384名博士生)参赛,规模空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众是权威的裁判员,时间是公正的法官.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九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事实说明它确实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效是显着的.2012年竞赛的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动员一批研究所组队参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王建明[4](2012)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以来,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各国逐渐意识到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在1908~1949年的41年间,中国各级政府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学习先进的军事航空技术和飞机制造技术。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派遣了3000多名留学生赴国外学习航空科学知识与军事航空技术。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之后,大多投身军事航空建设中,为我国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有四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是出于个人志愿自发地学习航空科技;第二种是海军和航空部门选派的航空留学生;第三种是赴美受训的留学生;第四种是从高校系统派遣出来的留学生。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既有中央政府派遣,也有地方政府派遣,既有军事航空部门派遣,也有由海军部门以及教育部门派遣,他们之中既有公费留学生,也有自费留学生。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长达数年,有的只有2~3月,其留学国别主要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加强了留学教育的管理,使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本文主要从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留学生与近代军事航空思想,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工业,以及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用航空教育与训练等四个重要方面着手,重点探讨留学生与中国军事航空关系。文章最后一章是整个论文的结语部分,它简单比较了航空留学生、华侨航空人员以及外国在华航空人员三者的关系,重点探讨了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史上的地位、角色与功能。笔者认为由于这些航空留学生拥有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高超的飞行驾驶技术,回国后很快成为我国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许多留学生担任航空署(航空委员会)的重要职务和空军部队的高级将领,成为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主导了近代中国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留学生在介绍引进西方的军事航空思想以及对中国传统军事理论改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运用于中国军事航空与国防建设实际工作中,并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以战争的演变来丰富战争的理论,促进了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发展。一些学习航空工程的留学生归国之后,积极参与近代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发展,积极创建航空科研机构和飞机制造厂,担任飞机制造厂的主要领导者和重要的技术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开展新飞机研制工作,为我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些赴国外学习飞行技术的留学生,成为空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空军新兵种的核心力量以及空军教育与训练的重要力量。总之,航空留学生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开创了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同时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邱少明[5](2011)在《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之所以要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其目标诉求和价值意蕴表征以下五点:第一,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我们能够洞悉马克思主义是薪火相传的,因为它透显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普遍规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苦闷彷徨,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门新科学。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当时在中国被摘译、节译、全译、出版、传播是不可避免的。毋庸置疑,颠扑不破的马克主义在中国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第二,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史,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一步一步中国化、大众化、群众化和民间化的,这为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供有益的历史鉴戒。第三,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我们可以察觉译者的政治意图、翻译主旨和学术风格,体悟他们是如何追求马克思主义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译介者提供启示,即我们需要要继承和弘扬他们的优良传统。第四,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史,我们可以从翻译学视角考量,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者留下哪些宝贵翻译经验,比如他们的文本选择、翻译理念、所用术语、表述技巧等,其中的得与失,成功与不足,为我们当下乃至以后的翻译提供有益的历史鉴戒。第五,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的着作,只是一些专着、论文、报告等论述、提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本论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翻译史属史学范畴。“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乃严格遵循史学研究的编年体例进行分期研究,乃对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进行史学考证、史学阐述、史学析论、史学实践的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共分成前后相继的三个历史时期。第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第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至1928年);第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至1949年)。由于讲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必须先提及晚清的翻译,所以本论文第一章首先述论晚清翻译概况。第二、三章分别讲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至1928年)。因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至1949年)是22年,于这一历史时期,无论共产党人士还是其他党派人士,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均相当重视,翻译成果非常之多,因而在编排上,将其划分为上、中、下三章,即分别为第四、五、六三章。第七章通章是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相互关联。第八章为结语。最后还有三个附录,附录材料或属珍贵史料或系学术前沿,有助于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有一个深广内蕴的洞察和纵横向度的思索。第一章绪论,先讲缘起: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中文报刊首次正式出现马克思恩格斯之名并翻译马克思主义,肇始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2月下旬的第一百二十二号的《万国公报》(由沪广交学会出版)中,这一号登载了由李提摩太摘译、我国教士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其中用一百余字的篇幅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关于资本的学说。晚清时我国的马克主义译介的诱因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维度。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仅仅为摘译和节译,而且错讹较多,但是有助于国人接触和认知马克思主义。再讲民国史分期,本人是依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杨天石的分法。接着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厘定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厘定以及经典作家的经典着作厘定。最后进行“翻译史”释义:“翻译史”的性质和特征,“翻译史”的对象和方法,“翻译史”的旨趣和意义,“翻译史”的掘进和创新,文献综述。关于创新,本人认为,首先,欲创新必须温史;其次,欲创新必须“论从史出”;再次,欲创新必须多维思维;最后,欲创新必须实践。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年)这一章,首先阐述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包括《泰西民法志》情况和《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不过,众所周知,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仅仅3个月,时间非常之短,众多理论翻译者这时都只顾侧耳倾听民国刚建时的隆隆政治惊雷,同时还在观察、思考、比较和观望之中,所以,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第三章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至1928年),该章内容如下:1、袁世凯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至1916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以及这一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2、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6至1920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多维考量。3、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0至1924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4、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4至1928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1920年的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当成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首种正式出版发行面世。《资本论》最早的部分中译文,是1920年10月上海出版的《国民》月刊第2卷第3号刊载的一篇署名费觉天译的《资本论自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介和传播工作特别重视。于此时期,我党培养了一大批工人阶级进步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翻译家,像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他们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介和传播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陈望道于1920年8月出版了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掀起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进步知识分子中间的传播热潮,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上)这一章,内容安排的是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1937),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大革命”惨痛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开展独立的武装革命,脚踏实地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求索中国式革命发展道路。这一深刻转换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否定了国共关系中的右倾投降主义,而且正式开始拒斥唯书(马列经典)唯上(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在该阶段,苏俄替换日本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的主渠道,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被大量地译成汉语,主要包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工资、价格和利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论》(即《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政治经济学批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节译)等等。尤须指出的是,193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正式出版(译者华岗),《资本论》亦有4个译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中)这一章,首先讲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37至1945年),接着讲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多维考量。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既为中共中央领导抗日战争的圣地,亦是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工作的中枢。当时在国统区和日占区,我党依托秘密的组织系统,坚持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出版、发行及传播工作。当时的上海,是我党出版发行的重点地区。比如,读书生活出版社于1938年出版发行了郭大力和王亚南翻译的3卷本《资本论》,同一年还出版发行了《中国问题评论集》(由沪珠林书店出版)、马恩合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译者郭沫若)及《马恩科学的文学论》。但囿于当时环境,抗日战争时期还无力将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全部翻译,并且翻译时经常出现乱删情况,导致质量上的欠缺和读者的精准理解。比如:第一,随意删节,导致了译文谬误。马列原文,只出节本时应把删节之处向读者讲清,否则会造成读者误读。第二,存在着过多的摘译,以应急需,但读者不能理解全貌和掌握全文精神实质。第三,一些转述不准确,比较断章取义。第四,翻译过程中有时随意加入自己的理解。在翻译时,一些译者有时不遵照原文,而加入自己感想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中译本的质量。第六章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下),该章内容如下:1、国共协商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45至1946年)。2、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46至1949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很多地区的出版发行机构均陆续出版发行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然而,出版、发行及传播的工作是以各大解放区为基本阵地,像延安解放社在短短的几年间出版发行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中译本。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该章内容如下:1、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脉络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3、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脉络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诉求,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八章结语,在学理层面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的基本规律,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的理论运思的基本脉络,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现实启示的基本视角。本文还设计了三个附录。附录1《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出版概述》,附录2《1949年后台湾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介研究概述》,附录3《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研究概述》。通篇论文采用“史学史体例”,不仅将“通论”、“分论”有机融合,而且在笔墨泼洒上,“史”占约70%,“论”占约30%,以规避结构失衡。同时,本论文的拾遗补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补充不为大家所熟悉的、注重的经典着作翻译情况;二是对一些名气很小的译者对经典着作的翻译情况进行补遗。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研究,仅仅看谁翻译了什么着作,而忽视多维考量,比如对译者“解读的解读”。本论文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三重维度,做好一段时期的析论和整个民国时期的析论,并指出其当代意蕴,尤其是深入反思当前今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马静[6](2011)在《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台湾与大陆同用汉语,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影响,两岸的一部分词语出现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人民的交流。本文以台湾《醒报》新闻网“今日必读”栏目的新闻稿作为语料进行词汇考察与研究,对这部分语料进行分析梳理和观察,形成了《醒报》词表,并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作对比。根据所选语料和词表,从词形的角度进行考察。在两岸用词有差别的部分中,大陆和台湾的词汇在词形上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同,即,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台湾特有词、台湾保存下来的旧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分析产生差异的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子,得出了结论,产生差异的词主要存在于外来词和新兴事物造词方面;在两岸用词相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历史传承词和行业词,以及部分词形一致的外来词上。根据所选语料,并对照词表,在对比台湾与大陆词汇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后,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探究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影响和台湾与大陆社会生活的不同。再结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一部分词汇会在两岸交流密切的领域得到融合,消除两岸交流的障碍。
张华[7](2011)在《“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大量的原始报刊书籍资料,参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和政治社会背景,对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进程进行了详实的梳理和评论。所谓“新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间的代称。所谓“新哲学大众化运动”,是指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开始,在中共中央文委直接领导下,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为组织机构,社联成员艾思奇、沈志远等作为核心骨干力量,带动一系列进步知识分子发起并推动的一场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特征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思想运动,这场运动在抗战中和建国后一直持续进行。1958年开始的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运动是整个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最后一个高潮。该运动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兴起而结束于20世纪60年代。这场运动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学理因素。1927年之后,国民党背叛革命,镇压共产党,并在全国上下推行国民党唯心哲学。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处于革命的低潮期,工人运动由盛而衰,武装革命遭遇挫折。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的《宣传决议案》确定了宣传工作中的大众化路线,向大众展开意识形态宣传,准备迎接革命高潮。而此时的苏联哲学界经过几次斗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体系,中国的学术界在此前唯物史观传播的基础上,吸纳了这个体系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热潮。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脉络在中国共产党需要向大众展开意识形态宣传的时候汇集起来,终于形成一股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潮流,冲破了国民党唯心哲学的围追堵截。中共中央文委领导下的中国社联是这场运动的主要发起组织,而艾思奇对推动这场运动走向第一个高潮的贡献最大。在社联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张如心、陈唯实、沈志远、李平心、胡绳、冯定等人。这一时期产生了《大众哲学》、《通俗辩证法讲话》等一批影响巨大的大众哲学作品。随后,日寇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形势的变化迫使大众新哲们离开上海,走向全国,并迎来了这个运动的第二个高潮。抗战时期的新哲学大众化运动,沿着“社联”时期的道路继续前进,涌现了一批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人和反映这个时代背景的新作,比如胡绳的《辩证法唯物论入门》,葛名中的《科学的哲学》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又从中外民族矛盾回复到阶级矛盾。新哲学作为工农大众的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依然需要发挥重大作用。原有的大众化哲学着作仍然在翻印重版,而新的作品也层出不穷。第三个高潮中的新作更注重新哲学的实际应用,突出了思想方法论和人生观等方面。到了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的新高潮,最终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的结束。这场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学界、政坛走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改造了几代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除弁言外,正文共有八章:第一章“导论”,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正名”,辨析了已有的术语,阐释了“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名和义;第三章“历史背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之所以兴起的外因;第四章“思想渊源”,从哲学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之所以兴起的内因;第五至七章分别是“第一个高潮:社联时期”、“第二个高潮:抗战中”和“第三个高潮:新中国成立前后”,详细解析了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和特征;第八章“结论”,总结了经验教训,阐发了这场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咸立强[8](2005)在《创造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造社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社团之一。本文从社团的角度,以人事为主,采取社团与人相互参照印证的方式,研究创造社,梳理其发生、发展和流变的历程。以泰东图书局和创造社出版部为中心,将创造社活动划分为两个活动阶段。 根据创造社同人留下来的各种文字资料,参照他们在创造社刊物上发表的文字,在创造社内进行的具体活动,对社团成员进行了清理。确认出55位创造同人,12位外围同人,分别做了小传,简略叙述他们与创造社的关系,列出在创造社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清单。 从学缘角度,描述初期创造社同人聚合离散的过程;从流浪型知识分子的角度,剖析创造社成立前后的活动特征;从投进文学圈的起因和翻译问题角度,重新探索创造社成为文坛异军的原因。 将创造社出版部视为一个完整的发展阶段,划分出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对应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郁达夫和后期创造社同人。将小伙计和郁达夫主导时期的创造社出版部独立出来,正好显示出创造社出版部与人事关系变迁的同步性。从人事变换的角度分析创造社自身变化的内在动因;同时,从经济实体的角度出发,考察出版部对创造社同人相互关系以及文学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林龙河[9](1991)在《南昌市专页》文中认为南昌十九中王运遂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确立整体观念,进行整体教学,在四轮初中语文教改实验中,通过“阅读课、写作课、批改课”三课型一条龙的教学程序,使“读写改”联为一体,带动其它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该项实验对初中三年教学内容和管理作出了总体安排,提出“读写改”及其它教学任务的具体指标,制定落实指标的措施,并分掌握方法阶段、反馈矫正阶段、自学自得阶段三步具体实施。该实验为省、市教研部门肯定,中央电视台作了报道。
龙河[10](1989)在《南昌一中化学教师彭嘉全进行“1335”探究教学实验》文中研究指明“1335”探究教学法又称单元探究教学法。它是南昌一中化学教师彭嘉全一九八五年开展的一项教改实验。其特点是将一个教学单元(1个或几个自然章节)的教学全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探练、课后进取”三个阶段,将课堂教学分为“复习引人、启发探求、小结迁移”三个步骤,将“启发探求”新知识的思路按教学内容的信息特点设计为五种课型,故称之为“1335”探究教学法。 “1335”探究教学法的要点: 1.基本思想: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入手,按照学科的知识结构及迁移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运用启发探究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遵循整体原理的公式(整体——部分——
二、南昌一中化学教师彭嘉全进行“1335”探究教学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一中化学教师彭嘉全进行“1335”探究教学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私立中学校长群体 ——基于1930年数据的统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概念说明 |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
二、私立中学 |
三、校长群体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民国时期关于中学校长的研究 |
二、当代对民国私立中学校长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区域分布 |
第一节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任职区域分布 |
一、私立中学校长任职区域分布样态 |
二、私立中学校长任职区域分布的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籍贯分布 |
一、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籍贯分布概况及其分析 |
二、南京、上海、北平等城市的私立中学校长的来源特征 |
第二章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学历分布 |
第一节 私立中学校长中的留学生群体 |
一、学士、本科或类同学历群体 |
二、硕士学位获得者群体 |
三、博士学位获得者群体 |
第二节 私立中学校长中的本国师范生群体 |
一、国立高师系统毕业生校长群体 |
二、普通高师毕业生校长群体 |
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校长群体 |
第三节 私立中学校长中的晚清士人群体 |
一、晚清士人校长群体概况 |
二、晚清士人校长办学中的文化性格 |
三、晚清士人校长办学中的观念转型和传统坚持 |
第三章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年龄、任期和性别分布 |
第一节 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年龄和任期分布 |
一、私立中学校长的年龄区间和区域分布特点 |
二、私立中学校长的任期分布与民国私立中学的发展 |
三、私立中学中的久任校长群体 |
第二节 私立中学校长中的女性群体 |
一、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与女性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形成 |
二、女性私立中学校长群体的分布特征 |
三、上海女性私立中学校长的成长和办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国私立中学校长群体(1930)信息简介表 |
后记 |
(2)在农村中学开展《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式教学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
1.1.2 实践经历证明一线教学实践中需要探究式教学理论 |
1.1.3 我国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情况分析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探究教学文献综述 |
2.2 国内探究教学文献综述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1 科学探究 |
2.3.2 探究式教学 |
2.4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概述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4.3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3 湖南11县农村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及方法 |
3.3 调查材料及来源 |
3.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5 调查结论 |
4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教学的个案研究 |
4.1 教材分析 |
4.2 学法指导 |
4.2.1 学情分析 |
4.2.2 教学对象状况 |
4.2.3 学生心理特征 |
4.3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式教学案例设计 |
4.3.1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式教学情境创设 |
4.3.2 可乐中气体成分的探究 |
4.3.3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实验探究 |
4.3.4 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对比探究 |
4.3.5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探究 |
4.4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式教学过程设计Ⅰ |
4.4.1 设计思路 |
4.4.2 教学流程图 |
4.4.3 教学设计 |
4.4.4 课堂实录 |
4.5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式教学过程设计Ⅱ |
4.5.1 设计思路 |
4.5.2 教学流程图 |
4.5.3 教学设计 |
4.5.4 课堂实录 |
4.6 实施情况的调查与访谈 |
5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建议 |
5.1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
5.2 合理选择探究内容 |
5.3 灵活创设情境 |
5.4 科学设计实验方案 |
5.5 发挥学生主体性 |
5.6 合理设置学习小组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就 |
致谢 |
(3)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提纲范文)
2012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
1基因识别问题及其算法实现 |
1.1背景介绍 |
1.2数字序列映射与频谱3-周期性 |
1)数字序列映射 |
2)频谱3-周期性 |
3)基因识别 |
1.3请研究的几个问题 |
1)功率谱与信噪比的快速算法 |
2)对不同物种类型基因的阈值确定 |
3)基因识别算法的实现 |
4)延展性研究 |
2012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 |
基于卫星无源探测的空间飞行器主动段轨道估计与误差分析 |
2012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 |
有杆抽油系统的数学建模及诊断 |
问题一:光杆悬点运动规律 |
问题二:泵功图计算 |
问题三:泵功图的应用(下面2小问选作一问.鼓励全做) |
问题四: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2小问选作一问.鼓励全做) |
附录1有杆抽油系统实图及名词解释 |
附录2有杆抽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
附录3泵的抽汲循环及阀门开闭 |
附录4悬点运动过程 |
附录5理论悬点示功图与理论泵功图 |
附录6几点说明 |
2012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 |
(4)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其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一、 选题的由来 |
二、 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况 |
一、 相关重要着作与资料的研究综述 |
二、 重要研究论文综述 |
三、 留学生的传记与回忆录类着作 |
四、 重要的学位论文综述 |
五、 台湾和国外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其总体构思 |
第一章 我国近代军事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
第一节 清末到北洋时期我国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
一、 近代世界军事航空发展的历史背景 |
二、 清末民初我国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历史背景 |
三、 清末及北洋时期中央政府派遣的航空留学生 |
四、 广东空军的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
五、 东北空军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
第二节 抗战前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
一、 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和加强对航空留学生的管理 |
二、 抗战前国民政府派遣航空留学生的概况 |
三、 地方实力派派遣航空留学生的概况 |
四、 抗战前我国航空留学教育的特点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我国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
一、 修改一些航空留学的规章制度 |
二、 出现空军官兵赴国外受训的新军事留学形式 |
三、 赴英国和美国学习航空工程人员概况 |
第四节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特点 |
一、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四种主要类型 |
二、 我国派遣航空留学生主要国别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 |
三、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
四、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复杂性、多样性 |
第二章 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 |
第一节 推动我国早期航空机构和制度的初步建立 |
一、 促进我国早期航空机构的建立 |
二、 推动我国早期航空法规与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推动我国近代航空行政机构的统一 |
一、 积极呼吁航空行政机构的统一 |
二、 策划组织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三、 领导广东空军北飞,促进空军全国统一 |
四、 参与中央航空机构创建,促进航空行政全国统一 |
第三节 担任我国中央航空机构的重要职务 |
一、 担任航空委员会或航空署的重要职务 |
二、 担任空军部队的高级将领 |
三、 担任空军高级机械技术官员 |
第四节 主导建立近代军事航空机构、制度和法令 |
一、 主导了一些军事航空机构的组建与改革 |
二、 主导航空发展规划的制订 |
三、 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航空政策与航空现状 |
四、 主导建立一些重要的航空规章制度 |
第五节 参与空军新兵种的组建 |
一、 尝试组建海军航空兵 |
二、 参与组建空军雷达部队 |
三、 参与组建重型轰炸部队 |
四、 参与组建空中照相侦察部队 |
第三章 留学生与近代军事航空思想 |
第一节 留学生与航空救国主张 |
一、 孙中山与航空救国主张 |
二、 航空救国思想对留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三、 影响和推动航空救国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留学生与独立空军思想 |
一、 孙中山介绍和引进独立空军思想 |
二、 蒋介石的独立空军理论 |
三、 蒋百里的空军独立理论 |
四、 留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了空军独立想法 |
五、 我国陆海空三军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三节 留学生介绍和引进现代制空权理论 |
一、 留学生翻译和介绍杜黑的制空权理论 |
二、 蒋介石提出“无空防即无国防”观点 |
三、 留学生提出了许多具体夺取制空权的方法 |
第四节 留学生引进和提出许多现代化空军作战理论 |
一、 留学生对空军战略建设的构想 |
二、 留学生提出许多先进的空军战术构想 |
第四章 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 |
第一节 留学生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 留学生与中国早期飞机的研制 |
二、 留学生与海军飞机工程处的飞机研制 |
第二节 留学生与抗战前的航空工业 |
一、 留学生与海军制造飞机处的飞机研制 |
二、 留学生与上海航空工厂的创立与发展 |
三、 留学生与首都航空工厂的飞机研制 |
四、 留学生与广东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
五、 留学生与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
六、 留学生与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
七、 留学生与广西航校飞机修理厂的飞机研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留学生与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 |
一、 留学生与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 |
二、 留学生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 |
三、 留学生与垒允飞机制造厂 |
四、 留学生与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 |
五、 留学生与贵州大定发动机厂 |
六、 留学生与近代降落伞的生产 |
七、 留学生与中国航空研究院 |
第四节 我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
一、 内乱、战争以及政局的不稳 |
二、 缺乏经费,更缺乏远大航空计划 |
三、 基础工业的落后 |
四、 飞机试飞员的严重缺乏 |
五、 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
第五章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用航空教育与训练 |
第一节 留学生参与近代航空学校的组建 |
一、 秦国镛与南苑航空学校的组建 |
二、 黄秉衡、毛邦初和钱昌祚等组建中央航空学校 |
三、 汪强与空军幼年学校的组建 |
四、 钱昌祚与王仕倬组建中央航空机械学校 |
五、 董泽积极倡导筹建云南航空学校 |
六、 林伟成和陈卓林等筹建广西航空学校 |
第二节 留学生广泛任职于各航空学校 |
一、 留学生任职南苑航空学校的情况 |
二、 留学生任职中央航空学校的情况 |
三、 留学生任职中央航空机械学校的情况 |
四、 留学生任职广东航校的情况 |
五、 留学生任职广西航空学校的情况 |
第三节 充当空军基层训练教育的重要力量 |
一、 组织领导空军部队进行日常训练 |
二、 担任空军基层部队的飞行教官 |
三、 将先进的训练方法引进到空军基层教育训练中 |
第四节 编译出版航空杂志与书籍 |
一、 创办军事航空杂志 |
二、 撰写军事航空论文 |
三、 编译出版航空教材和着作 |
四、 翻译和引进西方军事航空知识 |
第六章 结语:留学生在近代军事航空史上地位作用及启示 |
第一节 留学生在中国军事航空上的几个重要特征 |
一、 与华侨、外国在华航空人员相比航空留学生的人数相对较多 |
二、 与华侨航空人员相比,留学生的地域分布较广 |
三、 留学生担任的职务较高、地位较高 |
四、 留学生在对日作战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 |
五、 留学生、华侨与外国在华航空人员存在密切联系 |
第二节 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 |
一、 开创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 |
二、 促进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三、 近代中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人和重要技术骨干 |
四、 军事航空教育与训练的重要力量 |
五、 为新中国军事航空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第三节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的启示与思考 |
一、 重视留学生派遣,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
二、 报效祖国是留学生选择回国和献身航空的重要原因 |
三、 把军事航空建设放在国防建设的突出位置 |
四、 必须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航空工业 |
五、 必须要有远大科学的航空发展规划 |
六、 构建良好的航空人才使用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5)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
1.1.2 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述要 |
1.1.2.1 受质疑的《泰西民法志》的翻译 |
1.1.2.2 学界认同的《万国公报》的最早翻译 |
1.1.2.3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翻译 |
1.1.2.4 赵必振在《近世社会主义》里对《共产党宣言》摘译 |
1.1.2.5 马君武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里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
1.1.2.6 朱执信等在《民报》的翻译 |
1.1.2.7 刘师培等在《天义报》的翻译 |
1.1.2.8 其他翻译(以时间为序) |
1.1.3 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
1.1.3.1 民国前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三重诱因 |
1.1.3.2 民国前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译学向度 |
1.1.3.3 翻译主体对马克思主义态度 |
1.2 民国史分期 |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界定 |
1.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界定 |
1.3.2 经典作家的经典着作界定 |
1.4 “翻译史”释义 |
1.4.1 “翻译史”的性质和特征 |
1.4.2 “翻译史”的对象和方法 |
1.4.3 “翻译史”的旨趣和意义 |
1.4.4 “翻译史”的掘进和创新 |
1.5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 年) |
2.1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
2.1.1 南京临时政府的正式诞生 |
2.1.2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总体概貌 |
2.2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
2.2.1 《泰西民法志》里的翻译 |
2.2.2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
第三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 至 1928 年) |
3.1 袁世凯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2 至 1916 年) |
3.1.1 袁世凯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
3.1.2 袁世凯统治时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
3.2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16 至 1920 年) |
3.2.1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
3.2.2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 |
3.2.2.1 《共产党宣言》翻译 |
3.2.2.2 《雇佣劳动与资本》翻译 |
3.2.2.3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翻译 |
3.2.2.4 《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翻译 |
3.2.2.5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
3.2.3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
3.2.3.1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快速传播的原因 |
3.2.3.2 早期国民党人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评价 |
3.2.3.3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助推 |
3.3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0 至 1924 年) |
3.3.1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
3.3.2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
3.3.2.1 《共产党宣言》翻译 |
3.3.2.2 《资本论》翻译 |
3.3.2.3 《哥达纲领批判》翻译 |
3.3.2.4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翻译 |
3.3.2.5 《工资价格和利润》全译 |
3.3.2.6 《反杜林论》翻译 |
3.3.2.7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翻译 |
3.3.2.8 《家庭私有财产与国家的起源》翻译 |
3.3.2.9 《国家与革命》翻译 |
3.3.2.10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翻译 |
3.3.2.11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翻译 |
3.3.2.12 《恩格斯〈资本论〉入门》翻译 |
3.3.2.13 《阶级争斗》翻译 |
3.3.2.14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
3.3.3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
3.3.3.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传播及中国共产党诞生 |
3.3.3.2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构成 |
3.3.3.3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
3.3.3.4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表征 |
3.4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4 至 1928 年) |
3.4.1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
3.4.2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
3.4.2.1 《列宁主义基础》翻译 |
3.4.2.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翻译 |
3.4.2.3 《国家与革命》翻译 |
3.4.2.4 《左派幼稚病》翻译 |
3.4.2.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译 |
3.4.2.6 《哲学的贫困》翻译 |
3.4.2.7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翻译 |
3.4.2.8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的翻译 |
3.4.3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
3.4.3.1 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与传播辨析 |
3.4.3.2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强烈的实践性 |
3.4.3.3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列宁着作的翻译出版述评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 至 1949 年)(上) |
4.1.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 至 1937 年) |
4.1.1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
4.1.2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
4.1.2.1 《共产党宣言》翻译 |
4.1.2.2 《资本论》翻译 |
4.1.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翻译 |
4.1.2.4 《德意志意识形态》翻译 |
4.1.2.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翻译 |
4.1.2.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翻译 |
4.1.2.7 《自然辩证法》翻译 |
4.1.2.8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翻译 |
4.1.2.9 《反杜林论》翻译 |
4.1.2.10 《哲学的贫困》翻译 |
4.1.2.11 《工资、价格及利润》翻译 |
4.1.2.12 《雇佣劳动与资本》翻译 |
4.1.2.13 《神圣家族》翻译 |
4.1.2.14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翻译 |
4.1.2.15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翻译 |
4.1.2.16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翻译 |
4.1.2.17 《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翻译 |
4.1.2.18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
4.2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
4.2.1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唯物辩证法翻译热”的深层诱因 |
4.2.2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唯物辩证法翻译热”主要表征 |
4.2.3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列宁着作的翻译出版述评 |
4.2.4 《德意志意识形态》译本的评价 |
4.2.4.1 高语罕《唯物的见解和唯心的见解之对立》译本的评价 |
4.2.4.2 杨东莼、宁敦伍《唯物的见解和唯心的见解之对立》译本的评价 |
4.2.4.3 荃麟《社会意识形态概说》译本的评价 |
4.2.5 艾思奇《大众哲学》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
4.2.5.1 与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相契合 |
4.2.5.2 首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先河 |
4.2.5.3 为抗战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做出重要功绩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1949 年)(中) |
5.1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37 至 1945 年) |
5.1.1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总体概貌 |
5.1.2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
5.1.2.1 《共产党宣言》翻译 |
5.1.2.2 《资本论》的翻译 |
5.1.2.3 《工资、价格和利润》翻译 |
5.1.2.4 《雇佣劳动与资本》翻译 |
5.1.2.5 《德意志意识形态》翻译 |
5.1.2.6 《哥达纲领批判》翻译 |
5.1.2.7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翻译 |
5.1.2.8 《从空想的社会主义到科学的社会主义》翻译 |
5.1.2.9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翻译 |
5.1.2.10 《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摘译 |
5.1.2.11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翻译 |
5.1.2.12 《帝国主义论》翻译 |
5.1.2.13 《马克思墓前演说》翻译 |
5.1.2.14 《从猿到人过程中劳动底作用》翻译 |
5.1.2.15 《哲学底贫困》翻译 |
5.1.2.16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
5.2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
5.2.1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乃时局与党理论建设之迫切诉求 |
5.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是我党一贯的理论需要 |
5.2.1.2 党迫切需要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用以指导当时斗争实际 |
5.2.2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社会条件 |
5.2.2.1 国民党反动派严加查禁 |
5.2.2.2 根据地翻译出版条件极端困难 |
5.2.2.3 我党高度重视并有效组织翻译工作 |
5.2.3 《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的历史评价 |
5.2.3.1 郭沫若摘译《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评价 |
5.2.3.2 章克标以“名着精髓”形式推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评价 |
5.2.3.3 吴恩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略评价”述评 |
5.2.3.4 周建人摘译《德意志观念体系》述评 |
5.2.4 抗日战争时期列宁着作的翻译出版述评 |
5.2.5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
5.2.5.1 延安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
5.2.5.2 重庆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
5.2.5.3 上海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
5.2.5.4 武汉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
5.2.5.5 其他地区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
5.2.6 抗日战争时期国外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阵地 |
5.2.7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类别 |
5.2.7.1 马克思主义哲学类 |
5.2.7.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类 |
5.2.7.3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类 |
5.2.7.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类 |
5.2.8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特点 |
5.2.9 抗日战争时期斯大林着作翻译概述 |
5.2.10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
5.2.10.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 |
5.2.10.2 有力促进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最终形成 |
5.2.10.3 大力促进了党的干部教育 |
5.2.11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27 至 1949 年)(下) |
6.1 国共协商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45 至 1946 年) |
6.2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1946 至 1949 年) |
6.2.1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总体概貌 |
6.2.2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 |
6.2.2.1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翻译 |
6.2.2.2 《剩余价值理论》翻译 |
6.2.2.3 《共产党宣言》翻译 |
6.2.2.4 《哲学的贫困》翻译 |
6.2.2.5 《政治经济学批判》翻译 |
6.2.2.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翻译 |
6.2.2.7 《自然辩证法》翻译 |
6.2.2.8 《国家与革命》翻译 |
6.2.2.9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翻译 |
6.2.2.10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翻译 |
6.2.2.11 马克思主义非经典着作翻译 |
6.2.3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多维考量 |
6.2.3.1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深度认知 |
6.2.3.2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的要求 |
6.2.3.3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经典着作翻译对整党运动助推 |
6.2.3.4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经典着作翻译对党自身建设助推 |
6.2.3.5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经典着作翻译对党制度建设助推及现实启示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
7.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7.1.1 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7.1.2 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回顾 |
7.1.3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7.2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7.2.1 何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7.2.1.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多维内涵 |
7.2.1.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厚重意蕴 |
7.2.1.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路径 |
7.2.2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7.3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7.3.1 何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7.3.2 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脉络梳理 |
7.3.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肇始 |
7.3.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探 |
7.3.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奠基 |
7.3.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诉求 |
7.3.4 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
7.3.4.1 马克思主义必须充分掌握群众 |
7.3.4.2 握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 |
7.3.5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7.3.5.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
7.3.5.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吁求 |
7.3.5.3 民国时期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启示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
二、中文着作(以时间排序) |
三、中外报刊论文 |
(一)建国前报刊及论文 |
(二)建国后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以时间排序) |
五、国外学者着作译着 |
(一)德国学者着作译着 |
(二)英国学者着作译着 |
(三)美国学者着作译着 |
(四)日本学者着作译着 |
(五)匈牙利学者着作译着 |
(六)其他国家学者着作译着 |
六、外文资料 |
附录 1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出版概述 |
一、全集和补卷类 |
二、选集类 |
三、选读本类 |
四、单行本类 |
五、专题文集、言论集类 |
附录 2 1949 年后台湾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译介研究概述 |
一、50 年代概况 |
二、60 至 70 年代概况 |
三、80 年代以来概况 |
四、总体评价 |
附录 3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介研究概述 |
一、近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翻译出版概况 |
二、近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若干具体话语 |
三、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译介与研究 |
四、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译介与研究 |
五、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核心课题 |
致谢 |
读博期间所发文章及所获奖励 |
一、发学术期刊论文(29 篇) |
(一)发核心期刊论文(8 篇) |
(二)发其他期刊文章(21 篇) |
二、发各级报纸的学术论文(22 篇) |
三、发报刊的言论、散文等(10 篇) |
四、获奖统计(13 项) |
五、发中央级等最重要媒体并引较大反响的论文和散文(38 篇) |
(6)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醒报》词汇统计与分析 |
2.1 《醒报》词表 |
2.1.1 《醒报》词表的获取 |
2.1.2 《醒报》词表分析 |
2.2 《醒报》词表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对比分析 |
2.2.1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存在差异的部分 |
2.2.2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相同的部分 |
第3章 《醒报》与大陆存有差异的词汇的分析 |
3.1 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 |
3.1.1 使用范围有大小之别 |
3.1.2 所指对象有别 |
3.1.3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3.1.4 由缩略语产生的词形相同的词 |
3.2 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的词语 |
3.2.1 外来词的差异 |
3.2.2 词序相反 |
3.2.3 语素相近 |
3.2.4 新兴事物命名不同造成词形不同 |
3.2.5 由于缩略造成的词形略有不同 |
3.3 台湾特有词 |
3.3.1 社会制度的不同产生的特有词 |
3.3.2 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产生的特有词 |
3.4 台湾保留下来的旧词语 |
第4章 《醒报》新闻用词中与大陆普通话用词的相同部分 |
4.1 历史传承词 |
4.2 使用一致的外来词 |
4.2.1 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
4.2.2 来源于日语的词 |
4.3 行业词采用一致的用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弁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为何研究新哲学大众化运动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的情况 |
二、国外研究的情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难点 |
第二章 正名 |
第一节 新哲学 |
一、作为专有名词的新哲学 |
二、新哲学之风行 |
三、新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
四、新哲学一词的时代性 |
五、使用新哲学一词的标志性事件 |
六、国内外学界对新哲学一词的使用 |
七、新哲学之新 |
八、余论 |
第二节 大众 |
一、“大众”的多质性在语境中消解 |
二、“大众”的最初使用 |
三、“大众”的阶级性 |
四、“大众”的远源 |
五、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中的“大众” |
六、“新哲学”和“大众”的关系 |
第三节 大众化 |
一、对“大众化”的误解和误用 |
二、“大众化”最初使用 |
三、“大众化”和“学术化” |
四、新哲学的“大众化” |
五、“大众化”和“通俗化” |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形态 |
第四节 大众化运动 |
一、运动 |
二、大众化运动 |
第五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 |
一、对现有术语的分析 |
二、“新哲学大众化运动”这一术语的优点 |
三、主要历史文献 |
第三章 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国民党党治文化的哲学思想 |
一、党治文化的推行 |
二、民生哲学 |
三、唯生论 |
四、力行哲学 |
第二节 国民党唯心哲学的“大众化” |
一、代表书刊 |
二、对新哲学的歪曲和攻击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形势的逆转 |
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低潮中寻求路线转变 |
二、上海工人运动由盛而衰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中大众化路线的发展 |
一、六大以前 |
二、六大以后 |
三、文委和社联 |
第四章 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 |
一、二、三十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
二、两次论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确立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对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影响 |
四、布哈林、郭列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创性工作 |
第二节 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 |
一、二十年代唯物史观的传播 |
二、瞿秋白的首创之功 |
三、三十年代唯物辩证法在学术界的传播 |
第三节 新社会科学运动 |
一、兴起 |
二、社联纲领的指导和推动 |
三、社联骨干力量的身体力行 |
四、贡献巨大的出版社 |
五、新社会科学着作对新哲学的介绍 |
第四节 大众化运动 |
一、大众化运动 |
二、中国共产党对大众化运动的领导 |
三、向通俗化的进展 |
第五章 第一个高潮:社联时期 |
第一节 张如心 |
一、生平 |
二、《无产阶级底哲学》 |
三、《辩证法学说概论》 |
四、《哲学概论》 |
第二节 艾思奇 |
一、生平 |
二、《大众哲学》 |
三、其他“哲学讲话” |
四、《如何研究哲学》 |
五、《民族解放与哲学》等 |
第三节 陈唯实 |
一、生平 |
二、《通俗辩证法讲话》 |
三、《通俗唯物论讲话》 |
四、《新哲学世界观》 |
五、《新哲学体系讲话》 |
第四节 沈志远 |
一、生平 |
二、《现代哲学基本问题》 |
三、《妇女社会科学常识读本》 |
第五节 李平心 |
一、生平 |
二、《社会哲学概论》 |
三、《社会科学研究法》 |
四、《青年的修养与训练》 |
五、《自修大学》上的“哲学知识座谈”专栏 |
第六节 胡绳 |
一、生平 |
二、《新哲学的人生观》 |
三、《哲学漫谈》 |
四、其他文章 |
第七节 冯定 |
一、生平 |
二、初露锋芒 |
三、《青年应当怎样修养》 |
第八节 其他 |
一、《哲学座谈》(《通俗哲学讲话》) |
二、温健公《现代哲学概论》 |
三、李正文《唯物辩证法讲座》 |
四、王健“通俗社会科学讲话” |
五、《青年文化》的“哲学讲话” |
六、李石岑 |
七、其他 |
第六章 第二个高潮:抗战中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孤岛上海 |
二、延安 |
三、重庆 |
第二节 胡绳 |
一、《辩证法唯物论入门》 |
二、《思想方法》 |
三、新“哲学漫谈” |
第三节 艾思奇等 |
一、艾思奇《哲学讲座》 |
二、艾思奇《哲学选辑》等 |
三、陈伯达和陈唯实 |
第四节 新锐作者 |
一、黄特 |
二、巴克 |
三、平生 |
四、麦园 |
五、葛春霖 |
第七章 第三个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 |
一、沈志远 |
二、胡绳 |
三、冯定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
一、马特 |
二、新哲学通俗题解 |
第三节 工农兵学哲学 |
一、概述 |
二、哲学家的工作 |
三、工农兵的代表作品 |
四、历史的教训和意义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意义 |
一、意义 |
二、大众化和中国化的关系 |
第二节 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 |
一、新哲学大众化的内容 |
二、新哲学大众化的形式 |
第三节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创造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寻觅创造同人 |
第二章 创造同人名录 |
第三章 聚以学缘 |
第四章 成以泰东图书局 |
第五章 流浪型知识分子群 |
第六章 初期同人的离散与转向 |
第七章 前期创造社出版部(一)上海出版部 |
第八章 前期创造社出版部(二)广州分部 |
第九章 中期创造社出版部 |
第十章 后期创造社出版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南昌一中化学教师彭嘉全进行“1335”探究教学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私立中学校长群体 ——基于1930年数据的统计考察[D]. 于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2]在农村中学开展《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式教学个案研究[D]. 李超男.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3]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J]. 朱道元.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14)
- [4]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D]. 王建明. 南开大学, 2012(07)
- [5]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D]. 邱少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
- [6]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D]. 马静. 河北大学, 2011(11)
- [7]“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D]. 张华. 扬州大学, 2011(07)
- [8]创造社研究[D]. 咸立强. 复旦大学, 2005(07)
- [9]南昌市专页[J]. 林龙河. 江西教育, 1991(02)
- [10]南昌一中化学教师彭嘉全进行“1335”探究教学实验[J]. 龙河. 江西教育, 1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