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如何学习及演奏小提琴的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君[1](2020)在《马思聪小提琴音乐对我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之影响》文中提出马思聪作为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他的一生致力于小提琴音乐的创作、演奏与教学中。半个多世纪以来,马思聪创作了许多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小提琴音乐,使我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巧妙地将民歌中的主题旋律与西方成熟的作曲技巧相结合,成为带有鲜明民族色彩的小提琴独奏曲。本文通过对马思聪小提琴独奏曲的两首代表作《内蒙组曲》、《第一回旋曲》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曲式结构、旋律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结合自身演奏经验,探究这两首独奏曲创作中包含的民族化特征及小提琴民族化发展对我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的几点影响。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能为日后深入研究相关课题的学者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王才明[2](2020)在《20世纪初期交响曲的“小型化”现象探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期是一个风格多元且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该期间诞生的许多交响曲作品中,尤其在乐队规模以及作品的长度上显现出一种“小型化”现象特征,开始以一种新鲜的方式重新演绎交响曲。本论文以雅纳切克《小交响曲》、布里顿《简易交响曲》以及普罗科菲耶夫《小交响曲》三部作品为例,通过对三部作品中的“共性”与“个性”化的现象特征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将20世纪初期交响曲“小型化”现象的溯源关系得出结论。本论文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包含了第一章与第二章,分别对20世纪初期交响曲出现的新趋势与三位作曲家的艺术生涯以及三部作品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个部分为三部作品中的形态分析部分,包含了第三章至第七章。这五个章节中对主题分析其中包括了主题结构、主题的轮廓、主题的展开以及主题的音高内涵这几个方面;第四章主要从旋律与和声两个方面对作品中“调式化”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第五、第六章里分别对作品中的织体组织与结构模式分别进行的分析阐述,其中对织体组织的分析包括了固定音型的使用、层次结构、节奏素材复调织体等等;结构模式则为组曲式的特征;第七章主要从编制上与音色处理上入手对作品进行的配器分析。第三个部分主要对“20世纪初期交响曲创作中的‘小型化’现象”风格溯源进行最后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本论文的主要学术成果:将三部交响曲作品与“小型化”所相关的表层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小型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内涵逻辑。
赵薇[3](2020)在《论小提琴启蒙教学法及教材在当下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也是人类表达情感,抒发个人情怀的媒介。正如在《礼记·乐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也就是说,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这里就清晰地表明了音乐的本质,在于对人心的理解,人心是音乐的内在基础。小提琴的音色被誉为“最接近人声的音色”,所以自始至终都吸引了很多人研究和学习小提琴。尤其是在幼儿启蒙阶段,如何能够培养学习小提琴的兴趣并且坚持不懈地学下去,成为了当代很多学者一直研究的话题。小提琴的特殊性也要求了学琴之路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启蒙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课题。本文分为绪论,三个章节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分别从小提琴教学法、左右手技巧运用及教材分析三方面着手,探求出在启蒙教学法指导下如何高效、科学的学习小提琴。绪论部分将结合相关文献对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对铃木教学法、加拉米安教学法和奥尔教学法等知名教育家的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第三章主要是对左右手基本技巧的分类整理;第四章主要是从当下常用的启蒙教材入手进行纵向分对比分类,结语部分将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唐紫云[4](2020)在《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民族化的小提琴教学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开始学习小提琴这门乐器。小提琴自清朝时期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大量的体现出民族音乐神韵的优秀作品,小提琴艺术也得到了相对新的发展。中西方音乐风格上的差异不仅仅是在某个乐器的演奏技巧上,还有它存在的历史背景、思维、审美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体现。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手法不仅含有西方小提琴音乐的一些特点,而且还同时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在现阶段的小提琴教学中,中西方作品的学习比例不平衡,对于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学习太少,也不够重视。学龄初期儿童的小提琴教学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对技术的练习,更需要的是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因此文章中针对这一阶段的孩子学习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的概况、特点、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学改革的策略以及对于小提琴民族化教学未来的发展与展望五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着重对其民族化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在教学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小提琴作品与传统民族音乐进行分析研究,抓住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产生民族化的音乐审美,为其未来小提琴教学的发展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并增强传承发扬民族音乐艺术的责任感,为民族化的小提琴教育发展作出合理的设想和可行的实践探究。
刘尹[5](2020)在《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海顿所处时代究竟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何种影响?海顿的音乐在不同身份下产生了何种变化?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海顿的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同时代作曲家中是否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社会身份转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为何?本论文旨在研究海顿社会身份,全文围绕海顿两个身份:规定性社会身份及自致性社会身份展开,分别论述海顿双重社会身份在其音乐、职业中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身份仅仅作为影响作曲家风格创作的一个因素存在,对整体风格产生一定修饰作用。质言之,本文试图阐明海顿两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其次阐明海顿身份转变的社会缘由。本论文绪论部分对所选择论题从研究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就此论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作出评价。随后的章节基于分总的逻辑展开,第一章对文内出现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海顿的规定性社会身份扮演,聚焦于海顿作为乐正的职业身份,从雇主的要求与迎合雇主两个方面展现海顿这一身份下的音乐创作;第三章为海顿的自致性社会身份的扮演,此段将抽象的自致性社会身份分为三个角色:作为乐正时的自致表现及商人、贵族身份,笔者分别选取了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进行论述:代表自主创作的《告别》、迎合公众创作的“伦敦风格”及象征个人意识表达的《创世纪》;第四章从宏观整体对海顿所处的古典时代进行审思,剖析海顿身份转变所反映的较为典型的时代缘由以及通过与莫扎特、贝多芬的对比阐述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非典型缘由。
蔡娟[6](2020)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文中指出建国后十七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以西为主”的模仿阶段渐渐转向于中国国内一众音乐家努力追求自我个性、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革新的“以中为主”的大胆创作阶段。如何既能革新本土音乐文化,又能在西方列强环伺的社会环境中不至于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还能不丢掉自己的传统,并挖掘传统音乐文化魅力,这是一众中国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所致力研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难题。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的视唱教材本土化研究为切入点,以三位音乐教育家: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为主要研究人物,以他们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视唱练习》、《单声部视唱练习》、《儿童视唱初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老一辈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编写创作本土化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本文第一章以社会人类学、哲学、传播学、音乐学四个大学科有关本土化的论述为理论基点,在梳理“本土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提炼出本土化研究的三个纬度“理念、方法和内容”,推导出视唱教材小学科本土化“理念、方法和内容”的评价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环境,对建国后十七年我国出版的东西方视唱教材做了较详细梳理;第二章对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三人生平、包含本土化元素的作品、音乐本土化思想做了简述,进一步以第一章推导出来的“视唱教材理念、方法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进行了“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第三章主要是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首先对三本视唱教材内容从谱号、调号、拍号、节奏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而后同样以第一章已经形成的“视唱教材内容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本视唱教材进一步做了内容本土化的研究,其中辅以大量的表格和谱例;第四章回到现在,精选了现当代六部经典的视唱教材,利用“视唱教材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评析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而后借鉴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探索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现当代本土化视唱教材的编创,最终提升理论高度,提出了现代视唱教材编创必须融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三化于一体的编创思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土化“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的成功推导;二是对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所做的断代史研究;三是对胡江非个人的挖掘与发现;四是对马思聪《视唱练习》、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的曲式分析等其他方面所做的研究。
蔡杰林[7](2020)在《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分析与演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让.西贝柳斯是一位以写作交响音乐着称的音乐巨匠。要说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人们往往会想到的是他的七部交响曲或者交响诗。而作为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首器乐协奏曲——《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也是西贝柳斯众多交响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乐曲在小提琴众多作品中占据了相当程度的分量。一方面,得益于西贝柳斯善于编排宏大音乐的能力,这首小提琴作品的场面宏伟,感性而大胆,彰显了雄伟壮观的交响曲风格,因此也成为了各大赛事与许多大师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另一方面,从风格而言它完全摆脱了西贝柳斯的古典音乐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如传统的小提琴协奏曲通常将它的华彩使用到第一乐章的最后,而西贝柳斯将它的所有核心放在中间,乐章之间的长度和跨度被完全中断,使第一乐章变得更加重要;而曲中种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结构与技法也使得这首作品非常具有探究价值。本文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主体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介绍作曲家的生平以及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第二章分析曲子的曲式结构与音乐片段;第三章对比不同版本的大师的演奏录音,并且通过他们的生平事迹来理解他们的演奏内涵,从而更加客观全面的来了解该乐曲;第四章将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综合并结合演奏实践,就三个乐章的演奏提出见解。本篇论文对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中所体现的右手演奏方式与技巧、左手的揉弦、力度的运用与控制,速度的变化,演奏的风格以及情感如何来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使得演奏者对于这首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胡蘅鸾[8](2020)在《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1919-1949)》文中认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往往以西方“新”音乐在我国开始传播为标志。自20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兴起以来,西方音乐在我国不断传播、发展。与此同时,西方专业作曲技术理论也开始进入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民族性和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走向探寻民族化和个性化的道路。我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仿佛跟随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一场洗礼。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萌芽、成长而不断成熟。1920年,萧友梅博士将西方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与作曲技术理论带回国内,尤其是1927年国立音乐院的创建,中国专业音乐事业得以真正的展开。因此,本文选择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史的开端,将视角聚焦于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从音乐创作和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待1919至1949这三十年中国专业音乐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而阐释这一时段西方作曲技术理论是如何在中国引入、传播、发展、融合的。本文将这三十年的音乐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引入与传播阶段(1919-1929);中国作曲技术理论的探索与发展阶段(1929-1939);西乐新理论的引入与中西乐“融合”阶段(1939-1949)。共含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论六个部分。写作逻辑主要是:一、通过绪论部分将本文的写作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1919年之前中国音乐的状况等问题进行概述,并将“作曲技术理论词义辨析”和“西方音乐的引入”单列出来。其中“西方音乐的引入”并非介绍过程,而是在其他层面阐述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音乐结合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二、第一至三章,按1919-1929、1929-1939、1939-1949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研究我国作曲技术理论每个十年间的发展成果。这样划分可以归纳出每个时期在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特色,以及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脉络。具体研究方式是通过乐谱、教材等文本,客观地反映当时作曲技术理论的运用与发展状况。三、通过第四章,将一至三章的研究结论转化为实际操作,使理论反作用于实践,并对理论研究的意义做进一步的提升。4.最后,对1919-1949年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归纳、得出结论。以期实现以下研究目标:1.对这一时期每个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详细分析;2.对这一时期的理论着作,尤其是对现当代仍然有启发意义的理论着作进一步解析;3.为这一时期未及梳理各自理论体系的重要作曲家做出总结;4.对中西作曲技术理论、创作思维相融合的过程进行研究;5.为音乐创作、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刘晓蕾[9](2020)在《论室内乐演奏中长笛与弦乐的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内乐,起源于14-16世纪,在西方音乐中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中国音乐中也有百年历史。在悠久的历史中,室内乐的组合形式由固定的几种乐器发展至今已有更为丰富的乐器编制。在专业院校或普通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室内乐课程也逐渐普及,但在室内乐的课程中大多是实践教学,对于技术的讲解也是伴随着问题的出现而进行,缺乏深层的理论支撑和逻辑性。同种类或相同的乐器合奏,由于发音原理相近,技术相近,配合起来就十分容易。而在室内乐演奏中,演奏员也必然会接触到与不同乐器的合奏。长笛与弦乐分属不同种类的乐器,由于发音原理、律制、技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也存在很多配合上的问题。很多的演奏员对于即将进行合奏的乐器并不了解,所以在演奏的配合中也仅限于表面。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调查问卷法、经验总结法,通过长笛和弦乐在发音原理、演奏技法等多方面的对比中找出二者的异同,论述在室内乐的演奏中,长笛和弦乐的合作如果想要有深入的配合,那就需要演奏员们从了解即将合奏的乐器开始,对彼此的乐器进行充分地了解后,再针对合奏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逐个解决。并且在长笛与弦乐合奏训练的过程中,对于涉及到同种技术问题的不同音乐片段,也需要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年代做出适当地调整,同时在合奏训练中利用各自乐器在发音和技术上的优势为其他乐器处理好劣势上的弥补,如此才能够提高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演奏出优秀的室内乐作品。长笛与弦乐的合作研究,不仅限于两种乐器的研究,而旨在引发更多室内乐组合形式在融合技术上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在加深室内乐演奏技术的同时,丰富室内乐演奏的理论知识。
蔺锡鹏[10](2020)在《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音响处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音响处理问题,在西方管弦乐队中加入一件或几件中国民族乐器,这种形式的作品不论是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还是在近代,都得到了很多作曲家们广泛的青睐,许多中国、甚至国际上的作曲家,都为这类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以西方交响乐为载体,加入东方独特的音乐语汇,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日益为世界所接受,也有助于向世界输出中国音乐文化。中国的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结合这种别具一格的组合形式,涉及到了具体的创作技术及配器等相关领域,既包括了民族乐器的创作,又包括了西方乐器的创作,这是一种在中西器乐写作框架下的音乐创作思维的融合,要求作曲家具有丰富的创作理念与高超的创作技术,既要掌握民族乐器中丰富的演奏技法,还需要掌握西方管弦乐队的写作技术,同时还包括将二者进行结合。文中的谱例包括了作者收集的约四十首相关题材的作品,其中既包括老一辈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也包括中国当代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不论是从音响的探索、还是从音高组织与作品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多的独创性,这些作曲家新颖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民族乐器的演奏获得了全新的音响效果,大大丰富了民族乐器的表现力,这也对演奏家在音乐的控制、情感的把握、技巧的展示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也使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经本文作者对这些作品在总谱上的分析与音响的聆听,并对作品进行比较式的研究,将文章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各种组合形式,主要将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各种组合形式进行归类,主要包括四节,第一节为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的协奏曲形式,其中包括西方协奏曲的发展简述,与中国民族乐器协奏曲的组合形式,第二节为非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在西方管弦乐队中作为装饰性的音响染色,第三节为非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在作品的局部中演奏独立的旋律声部,其中包括非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在作品的局部中演奏主导地位的领奏旋律,与非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在作品的局部中演奏伴随地位的装饰性旋律,第四节为现代京剧中的中西乐器混置。第二章首先探讨了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音响融合与力度平衡的问题与中西方乐器在演奏上的差异、中国民族乐器的改良与演奏技巧的发展的问题、之后从声学与律学的角度来剖析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存在音响的差异,其中声学中的原因包括乐器起振时的噪声、乐音持续中的泛音、频谱包络线中的共振峰的不同、中西方乐器在制作材料上的多样化、中西方乐器在形制上的不同、中西方乐器在制作上的机械化程度的区分、中西方乐器演奏技术上的不同、以及中西方乐器在律制上的差异。第三章为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这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笔者对相同类乐器的作品中的音响处理的写作技术进行的一些概括性的归纳、梳理与总结,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将第三章分为四节,第一节论述中国民族吹管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其中包括民族管乐器在旋律上的领奏、民族管乐器与西方乐器在不同度数的旋律线上的结合、民族管乐器与西方乐器构成异质音色的二声部与多声部复调织体、民族管乐器与西方乐器在音响上的转接、之后又论述了笙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的若干方法,分别是作为和声效果或背景、作为流动的音响效果或背景、与西方管弦乐队构成交织式的、并置式的、分层式的、局部重叠式的和声组合,本节最后简单的论述了其他不常用的民族管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的若干作品。第二节为中国民族弹拨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其中包括民族弹拨乐器在旋律上的领奏、民族弹拨乐器演奏的单一的点状旋律与西方乐器演奏的旋律在不同音程度数上的结合、民族弹拨乐器演奏的连续的点状构成的旋律与西方乐器演奏的线状旋律在不同音程度数上的结合、民族弹拨乐器演奏的连续点状构成的旋律与西方乐器演奏的线状旋律结合的复调织体、民族弹拨乐器演奏的点状旋律与西方乐器演奏的点状旋律的结合、民族弹拨乐器演奏的单一的点状音响在西方管弦乐队中融入的几种可能性、最后是民族弹拨乐器演奏的一些装饰性的音响在西方管弦乐队中的融入的几种可能性。第三节为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首先论述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独立的声部体系、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之后论述中国民族打击乐与西方管弦乐队的结合形式,包括主奏地位的民族打击乐与非主奏地位的民族打击乐,而后论述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在西方管弦乐队中的作用,分为有确定音高的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作用,与无确定音高的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作用,最后论述了京剧打击乐与西方管弦乐队的结合中的作用,其中包括京剧打击乐的配置与色彩,以及京剧打击乐在管弦乐作品中的若干作用与京剧打击乐在现代京剧中的作用。第四节为中国民族弓弦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其中包括民族民族弓弦乐器在旋律上的领奏、民族弓弦乐器演奏的旋律与西方乐器演奏的旋律在不同音程度数上的结合、民族弓弦乐器演奏的旋律与西方乐器演奏的旋律构成异质化音响的复调织体、民族弓弦乐器与西方乐器在音响上的转接,本节最后简单的论述了其他不常用的其他不常用的民族弓弦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的若干作品。第四章为西方管弦乐队对中国民族乐器的音响模式上的模拟与结合,这一章中所论述的内容是以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思为主体,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对民族乐器演奏的旋律形态、音响形态、节奏形态、演奏技术等方面上进行模仿,以及西方乐器与民族乐器所演奏的乐思之间所产生的关联,并在彼此之间形成的结合、延伸与扩展等方面进行论述,笔者将其称之为:音响模式上的模拟与结合,这不仅是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配器手法,而是上升到了配器技术与作曲技术之间的融合,首先论述了西方管弦乐队对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单旋律在纵向上进行的多层化处理,分为叠加式的多层化处理与混响式的多层化处理两个部分,其次论述了西方管弦乐队对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点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分为单一点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与连续的点状构成的线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西方乐器对民族乐器演奏的线状音响进行的模仿与结合、西方乐器对民族乐器演奏的块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其中包括点状形态的块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长音形态的块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西方乐器对民族乐器演奏的噪声形态的模仿与结合。最后的第五章是关于东西方音乐融合中的一些思考。作者浅显的讨论了东西方音乐融合的思考,包括对中国民族乐器创作的思考,以及中国民族乐器在世界舞台上的展望。本论题既涉及了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乐器法,也涉及了西方管弦乐队的乐器法与配器法,关于这两大配器系统的理论性着作也很多,而且是各具特色,而将两者在音响上进行结合,是本课题的特点。经本文作者对这类作品的总谱研读与音响聆听,并对作品进行比较式的研究,将相同类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的作品中对声音处理的技术手法进行一些概括性的归纳、梳理与总结,希望能够呈现出一些便于运用、相对合理的写作手段,使其成为有章可循的体系来供大家指正与参考。
二、关于如何学习及演奏小提琴的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如何学习及演奏小提琴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思聪小提琴音乐对我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心材料 |
1.2.2 直接相关材料 |
1.2.3 间接相关材料 |
1.3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2.马思聪和他的音乐创作 |
2.1 马思聪的生平 |
2.2 马思聪的音乐生涯 |
2.3 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创作 |
2.4 马思聪其他音乐创作 |
3.马思聪小提琴独奏曲创作特征 |
3.1 《内蒙组曲》 |
3.1.1 《思乡曲》 |
3.1.2 《史诗》 |
3.1.3 《塞外舞曲》 |
3.2 《第一回旋曲》 |
4.西方创作手法与马思聪小提琴音乐民族化特征 |
4.1 西方创作手法 |
4.2 马思聪小提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特征 |
4.2.1 选用民歌主题作为旋律创作 |
4.2.2 伴奏声部模仿民族乐器发声 |
4.2.3 民族化的作曲方式 |
4.2.4 和声色彩的搭配 |
4.2.5 曲式的选择 |
4.2.6 配器的使用 |
5.马思聪小提琴音乐对我国民族化发展之影响 |
5.1 小提琴音乐在我国的民族化发展 |
5.2 小提琴音乐民族化的影响 |
5.2.1 马思聪小提琴音乐民族化发展的意义 |
5.2.2 马思聪小提琴民族化创作对我国近代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影响 |
5.2.3 小提琴音乐民族化对当下小提琴音乐发展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20世纪初期交响曲的“小型化”现象探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交响曲在世纪之初的新趋向 |
第一节 交响曲“小型化”的演变轨迹 |
一、交响曲的成型模式 |
二、交响曲的缩减变化 |
三、交响曲的扩大变化 |
四、交响曲的“二次”缩减变化 |
第二节 交响曲“小型化”的扎堆现象 |
第三节 提出问题 |
第二章 作曲家与作品简介 |
第一节 雅纳切克与《小交响曲》简介 |
一、雅纳切克的艺术生涯 |
二、《小交响曲》作品简介 |
第二节 布里顿与《简易交响曲》简介 |
一、布里顿的艺术生涯 |
二、《简易交响曲》作品简介 |
第三节 普罗科菲耶夫与《小交响曲》简介 |
一、普罗科菲耶夫的艺术生涯 |
二、《小交响曲》作品简介 |
第三章 “小型化”的主题形态 |
第一节 主题的结构特征 |
一、微小的“旋律核” |
二、微小的“节奏核” |
第二节 主题的轮廓特征 |
一、音阶式 |
二、和弦分解式 |
三、音阶式与和弦分解式混合型 |
第三节 主题的展开形式 |
一、单一主题的展开形式 |
二、主题轮廓的贯穿 |
第四节 主题的音高内涵 |
一、最大限度将主题“小型化” |
二、主题的非展开型写法 |
三、扩大主题本身之外的表现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小型化”的调域展开空间 |
第一节 “调式化”音乐语言的演变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作品中的“调式化”特征体现 |
一、旋律中的调式化体现 |
二、和声中的调式化体现 |
小结 |
第五章 “小型化”的织体组织形态 |
第一节 固定音型的使用 |
一、雅纳切克《小交响曲》中的固定音型使用 |
二、布里顿《简易交响曲》中的固定音型使用 |
三、普罗科菲耶夫《小交响曲》中的固定音型使用 |
第二节 音型中的层次结构 |
一、包含多层旋律的音型 |
二、大跳音程将层次分离 |
三、将多层次的织体浓缩为单一织体形式 |
第三节 简洁的节奏素材 |
一、重复式 |
二、对称式 |
第四节 “三音列”的纵横贯穿 |
第五节 复调织体的充分运用 |
一、模仿手法的运用 |
二、对比复调手法的运用 |
小结 |
第六章 “小型化”的结构模式 |
第一节 组曲式套曲结构 |
一、舞曲风格的乐章 |
二、组曲化的乐章组合形式 |
第二节 小型曲式的运用 |
小结 |
第七章 “小型化”的乐队处理 |
第一节 多样化的乐队编制 |
一、弦乐组的乐队编制 |
二、双管的乐队编制 |
三、自由化的乐队编制 |
第二节 统一音色的配器处理 |
一、突出的纯音色配器处理 |
二、层次分明的混合音色 |
小结 |
结论 |
一、“小型化”交响曲的浅层特征 |
二、“小型化”交响曲的参照视角 |
三、导致“小型化”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 |
四、“小型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内涵逻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论小提琴启蒙教学法及教材在当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方法 |
(三)总结 |
二、小提琴教学法 |
(一)铃木小提琴教学法 |
1、铃木生平 |
2、铃木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
3、铃木教学法的理念及手段 |
4、总结 |
(二)加拉米安小提琴教学法 |
1、加拉米安生平 |
2、加拉米安教学法产生背景及成就 |
3、加拉米安教学法理念 |
4、总结 |
(三)莱奥波尔德·奥尔教学法 |
1、莱奥波尔德·奥尔生平 |
2、奥尔教学法产生背景及成就 |
3、奥尔教学法理念 |
4、总结 |
(四)三种教学法对比探究 |
三、启蒙教学的基本探究 |
(一)基本音乐常识的掌握 |
1、五线谱入门 |
2、基本节奏训练 |
(二)左手技术运用探究 |
1、左手基本手型及按指探究 |
2、左手放松训练 |
3、技巧训练 |
(三)右手技巧运用探究 |
1、握弓要领及运弓要求 |
2、运弓类型研究 |
3、运弓中的音色及情感表达 |
(四)总结 |
四、不同教学环节中启蒙教材的运用 |
(一)音阶环节中教材分析 |
1、单音音阶分析 |
2、双音音阶分析 |
3、总结 |
(二)练习曲环节中教材分析 |
1、分弓练习 |
2、连弓练习 |
3、顿弓练习 |
4、换把练习 |
5、三连音练习 |
6、双音练习 |
(三)乐曲环节中教材分析 |
(四)总结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举例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四)经验总结法 |
四、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
注释 |
第二章 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的概况 |
一、我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历程 |
二、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现状 |
三、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的价值 |
(一)崭新的教学思路 |
(二)丰富的教学理论 |
(三)多样的演奏技巧 |
注释 |
第三章 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的特点 |
一、教学内容的融合性 |
(一)与古筝曲的融合 |
(二)与二胡曲的融合 |
(三)与口笛曲的融合 |
二、教学素材的创新性 |
(一)与新疆音乐素材的创新 |
(二)与蒙古族音乐素材的创新 |
(三)与苗族音乐素材的创新 |
三、“民族乐感”的探索性 |
(一)“民族乐感”的启蒙探索 |
(二)“民族乐感”的技巧探索 |
(三)“民族乐感”的节奏探索 |
注释 |
第四章 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
一、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 |
(一)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
(二)授课过程的笼统性 |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 |
二、社会音乐教育方面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的失衡性 |
(二)教师教学的不平衡性 |
(三)授课过程的单调性 |
三、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
(一)家长心理的功利性 |
(二)孩子发展的忽略性 |
(三)培养方式的主观性 |
注释 |
第五章 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的改革策略 |
一、依靠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 |
二、加强文化敏感型的教学思维 |
三、发展智慧优选型的教学内容 |
四、形成家校社合一的教学氛围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18世纪音乐社会研究 |
(一)维也纳音乐生活 |
(二)英国音乐生活 |
(三)18世纪其他地区音乐与社会概况 |
(四)指挥与乐队发展研究 |
二、作曲家社会身份宏观研究 |
三、音乐社会学研究 |
四、与本文相关的海顿研究 |
(一)传记研究 |
(二)海顿社交研究 |
(三)与海顿有关的音乐研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一节 社会身份 |
第二节 赞助人(赞助制度) |
第三节 商业制 |
第二章 海顿规定性社会身份的扮演 |
第一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
一、埃斯特哈齐之前的任职 |
(一)海顿早期技能训练 |
(二)成为“乐正”的职业素养准备 |
二、尼古拉斯一世统治下的宫廷任职 |
三、尼古拉斯一世逝世后的宫廷任职 |
第二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
一、赞助人的审美趣味 |
(一)审美趣味与社会身份 |
(二)赞助人的音乐审美 |
(三)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音乐趣味 |
二、应雇主要求的音乐创作 |
三、迎合雇主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形成原因 |
一、职业发展的需要 |
(一)赞助的历史 |
(二)建立赞助关系的方式 |
二、生存发展的需要 |
(一)薪资 |
(二)音乐家的地位 |
三、贵族音乐竞争 |
(一)竞争的缘由 |
(二)竞争的表现 |
第三章 海顿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诉求 |
第一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
一、商人身份 |
(一)海顿与赞助人 |
(二)海顿与出版商 |
二、贵族身份 |
三、指挥身份 |
第二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
一、狂飙突进:创作早期 |
二、公共风格:伦敦时期 |
(一)公共的含义 |
(二)假想听众到现实听众 |
(三)公共风格的确立 |
三、《创世纪》:创作晚期 |
第三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形成的反思 |
一、中产阶层的英国听众 |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音乐会生活 |
三、传统雇佣制的发展瓶颈 |
(一)意识自由的受限 |
(二)身份自由的受限 |
第四章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
第一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 |
一、民族意识的普遍化 |
二、音乐的商业化 |
三、思想的启蒙化 |
第二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非典型性 |
一、与莫扎特身份的对比 |
(一)曲折性 |
(二)继承性 |
(三)地域性 |
二、与贝多芬身份的对比 |
(一)与听众的相处 |
(二)娱乐音乐与精英音乐意识形态 |
(三)贵族赞助双方关系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期刊杂志、硕博论文 |
(二)专着 |
二、英文文献 |
三、英文文献网址 |
附录 |
(一)海顿生平年表 |
(二)海顿社会交际一览表 |
(三)海顿财政收入一览表 |
(四)海顿所获荣誉及加入协会 |
(五)海顿乐队规模变化一览表 |
(六)海顿遗嘱 |
(七)海顿时代的货币 |
(八)海顿的金钱观 |
(九)海顿创作过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会论文 |
(6)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与问题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访谈法 |
(三) 量化分析法 |
第一章 概念、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建国后十七年” |
二、“本土化”的学科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本土化”的语用 |
一、“本土化”的理念、内容与方法 |
二、四大学科“本土化”的具体维度 |
三、视唱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发展概况 |
一、建国后十七年民族音乐发展及理论着作 |
二、建国后十七年西方音乐的传入与理论着作 |
第四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整体出版情况 |
一、国外视唱教材传入中国的情况 |
二、中国音乐家自编自着本土化视唱教材情况 |
小结 |
第二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马思聪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马思聪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马思聪《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第二节 马革顺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马革顺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马革顺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第三节 胡汀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胡江非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胡江非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
二、《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二节 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单声部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
二、《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三节 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儿童视唱初步》的内容详析 |
二、《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思与借鉴 |
第一节 六部经典视唱教材与“本土化”反思 |
一、六部经典视唱教材简述 |
二、六部经典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
三、六部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对于当今本土化视唱教材编创的借鉴 |
一、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借鉴 |
二、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借鉴 |
第三节 关于现代视唱教材编创的思考 |
一、视唱教材编创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
二、立足于本土化的视唱教材的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分析与演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西贝柳斯生平及《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 |
第一节 西贝柳斯生平 |
第二节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 |
第二章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分析 |
第一节 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
第二节 第二乐章音乐分析 |
第三节 第三乐章音乐分析 |
第三章 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演奏版本对比 |
第一节 演奏家简介 |
第二节 奏风格比较 |
第三节 演奏细节比较 |
第四章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演奏技法分析 |
第一节 第一乐章演奏技法分析 |
第二节 第二乐章演奏技法分析 |
第三节 第三乐章演奏技法分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作曲技术理论”词义辨析 |
1, “作曲技术理论”在中文与英文中的含义 |
2, “作曲技术理论”在中文语境中的形成 |
(1) 语义的形成 |
(2) 内涵的形成 |
(3) 本文的用法 |
三、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引入 |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动态 |
五、本文框架与提要 |
第一章 西乐理论的引入及其与国乐的初步结合(1919-1929) |
一、萧友梅与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引入 |
1, 萧友梅的《普通乐学》 |
(1) 《普通乐学》的框架体系 |
(2) 时代特色与局限 |
(3) 小结 |
2, 萧友梅的《和声学》 |
(1) 《和声学》的框架体系 |
(2) 时代特点与局限 |
(3) 思考与启示 |
3, 钢琴独奏《新霓裳羽衣舞》创作分析 |
(1) 引子部分内部结构与唐大曲“散序”的关系 |
(2) 十二个独立乐段与“胡旋舞”的关系 |
(3) 其他层面的思考 |
(4) 小结 |
4, 萧友梅的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二、赵元任的音乐创作 |
1, 赵元任及其艺术歌曲 |
2,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表现 |
(4) 诗歌的韵律与曲调的关系 |
3, 混声合唱《海韵》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表现手法 |
4, 赵元任的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三、刘天华的音乐创作 |
1, 刘天华与“国乐改进社” |
2, 二胡独奏《空山鸟语》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乐形象与乐器法 |
(3) 小结 |
3, 二胡独奏《光明行》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演奏技术与音乐形象、结构功能的关联 |
4, 琵琶独奏《虚籁》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演奏技术及其运用 |
5, 刘天华的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四、1919-1929年中国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 |
第二章 作曲技术理论教育体系化在中国初步形成(1929-1939) |
一、黄自的音乐创作 |
1, 《交响序曲·怀旧》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配器技术与织体形态 |
(3) 音高组织与音乐形象 |
2, 声乐曲集《春思曲》分析 |
1) 《玫瑰三愿》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形象 |
2) 《思乡》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形象 |
3) 《春思曲》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字句描绘与音乐形象 |
4, 黄自的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1)使用“主导动机”式核心材料贯穿多个作品中 |
(2)和声进行进一步淡化功能性 |
(3)旋律结合了中西音乐的一些特征,并用动机发展手法写作歌曲,探索出更为新颖的语言 |
(4) 注重“词语描绘”之结构功能: |
二、贺绿汀的理论传播与音乐创作 |
1, 贺绿汀与普劳特《和声学理论与实用》 |
(1) 《和声学理论与应用》在中国的传播 |
(2) 《和声学理论与应用》的框架体系 |
(3) 特点、优势或局限 |
(4) 思考与启示 |
2, 贺绿汀《牧童短笛》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创作技术总结 |
三、江文也《台湾舞曲》分析 |
1 ,江文也及其音乐风格的形成 |
2,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3, 配器技术与织体形态 |
4, 音高组织分析 |
5, 小结 |
四、三十年代其他重要作曲家 |
(一) 留学法国的中国作曲家 |
1, 马思聪 |
(1) 《第一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特点简述 |
(2) 小结 |
2, 冼星海 |
(1) 《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简述 |
(2) 小结 |
(二) 旅居中国的西方作曲家 |
1, 阿甫夏洛穆夫 |
(1) 阿甫夏洛穆夫与中国 |
(2) 阿甫夏洛穆夫的创作及影响 |
2, 齐尔品 |
(1) 齐尔品与中国 |
(2) 齐尔品在中国的创作 |
(3) 齐尔品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
五、1929-1939年中国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第三章 西乐新理论的引入与中西乐的“融合”(1939-1949) |
一、谭小麟与欣德米特理论 |
1, 欣德米特理论在中国的传承 |
2, 《弦乐三重奏》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调性中心的布局 |
(3) 和声起伏的设计 |
(4) 音高组织与旋律 |
(5) 欣德米特理论在谭小麟作品中的运用 |
二、法国音乐理论、流派在中国的发展 |
(一) 王义平与钢琴独奏《恐龙》 |
1, 王义平及其师承 |
2, 钢琴独奏《恐龙》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二) 王震亚与《五声音阶及其和声》 |
1, 王震亚与“山歌社” |
2, 《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的内容与特点 |
(1) 《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的框架 |
(2) 《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的特点 |
(3) 小结 |
(三) 陈洪的理论贡献 |
1, 陈洪与《曲式与乐曲》 |
(1) 《曲式与乐曲》的内容与特点 |
(2) 优势与局限 |
2, 陈洪与《对位化和声学》 |
(1) 《对位化和声学》的框架 |
(2) 特点与优势 |
(四) 丁善德的创作 |
1, 丁善德及其师承 |
2, 《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术 |
(2) 音乐形象与织体形态 |
三、桑桐的音乐创作 |
1, 桑桐及其师承 |
2, 《夜景》分析 |
(1) 曲式结构与创作技术 |
(2) 音高组织与音乐形象分析 |
3, 《在那遥远的地方》分析 |
(1) 曲式结构创作技法 |
(2) 音高组织与织体形态 |
(3) 音乐表现与形象 |
4, 小结 |
四、1939-1949年中国作曲技术理论总结 |
第四章 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对当代的影响与启示 |
一、音乐审美的三个层面 |
1, 音乐的层面 |
2, 艺术的层面 |
3, 文化的层面 |
二、对当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启示 |
1, 音乐层面的启示 |
2, 艺术层面的启示 |
3, 文化层面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萧友梅《普通乐学》管弦乐队乐器翻译表 |
附录2: 刘天华作品目录 |
附录3: 黄自主要作品目录 |
(9)论室内乐演奏中长笛与弦乐的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长笛与弦乐的乐器发展变革 |
一、长笛的乐器改革 |
二、弦乐的乐器改革 |
第三章 长笛与弦乐乐器的技术融合 |
一、音准的融合 |
(一)律制不同情况下的音准融合 |
(二)不同客观条件下的音准融合 |
二、音响的平衡 |
(一)音色的谐和 |
(二)力度的统一 |
三、演奏技法及呼吸的配合 |
(一)演奏技法的对应 |
(二)呼吸节奏的一致 |
第四章 长笛与弦乐重奏具体作品举例分析 |
一、帕赫贝尔Canon in D |
二、莫扎特Quartet for Flute KV285 |
三、改编作品Duets for Violin and Viola KV423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音响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及研究对象所属领域、范围及性质 |
二.论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
三.国内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
四.本论题的研究方式与手段 |
1.对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乐器法进行研究 |
2.关于课题研究的特点思考 |
3.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组合形式 |
第一节 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的协奏曲形式 |
一.西方协奏曲的发展简述 |
二.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的协奏曲形式 |
第二节 非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在西方管弦乐队中作为装饰性的音响染色 |
第三节 非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在作品的局部中演奏独立的旋律声部 |
一.非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在作品的局部中演奏主导地位的领奏旋律 |
二.非主奏的中国民族乐器在作品的局部中演奏伴随地位的装饰性旋律 |
第四节 现代京剧中的中西乐器混置 |
第五节 对一首特殊作品在中西乐器组合形式上的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存在音响差异的若干问题 |
第一节 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音响融合与力度平衡 |
第二节 中西方乐器在演奏上的差异、中国民族乐器的改良与演奏技巧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在音响上差异的若干原因 |
一.声学中的原因 |
1.乐器起振时的噪声 |
2.乐音持续中的泛音 |
3.频谱包络线中的共振峰 |
二.乐器形制上的原因 |
1.民族乐器在制作材料上的多样化 |
2.民族乐器形体上的多样化 |
3.中西方乐器在制作工艺上的不同 |
三.民族乐器演奏技术上的多样化 |
四.中西方乐器在律制上的差异 |
本节小节 |
第四节 独奏中国民族乐器在西方管弦乐队中融入的表现形态 |
一.线状形态 |
二.点状形态 |
三.连续的点状构成的线状形态 |
四.点状形态的块状形态 |
五.块状形态的长音 |
六.各种装饰性的织体形态 |
1.滑音形态 |
①.吹管乐器上的滑音 |
②.弓弦乐器上的滑音 |
③.弹拨乐器上的滑音 |
2.弹拨乐上的“轮” |
3.吹管乐中的花舌 |
4.吹管乐中的颤音 |
5.笛子的历音 |
6.笙的呼舌音 |
7.弓弦乐器上的揉音 |
本节小节 |
第三章 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 |
第一节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 |
一.旋律上的领奏 |
二.旋律线上的结合 |
1.同度线条的结合 |
2.八度线条的结合 |
3.和声性线条的结合 |
三.民族管乐器与西方乐器构成异质音色的复调织体 |
1.对比复调 |
2.模仿复调 |
四.音响的转接 |
五.笙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 |
1.作为和声效果或背景 |
2.流动的音响效果或背景 |
3.交织式的和声组合 |
4.并置式的和声组合 |
①.静态化的并置式组合 |
②.动态化的并置式组合 |
5.分层式的和声组合 |
6.局部重叠式的和声组合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弹拨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 |
一.旋律上的领奏 |
二.点状旋律与线状旋律的结合 |
1.单一的点状构成的旋律与线状旋律的结合 |
①.同度线条的结合 |
②.和声性线条的结合 |
2.连续的点状构成的旋律与线状旋律的结合 |
①.同度线条的结合 |
②.相隔八度的线条结合 |
③.连续点状构成的旋律与线状旋律结合的复调织体 |
三.点状旋律与点状旋律的结合 |
四.一些装饰性的织体形态在西方管弦乐队中的融入 |
1.点状后的延音 |
2.对旋律线上的个别音进行装点与强调 |
3.流动的线条构成和声性的音响背景 |
4.其它装饰性的音响效果 |
第三节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 |
一.独立的声部体系 |
二.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 |
三.中国民族打击乐与西方管弦乐队的结合形式 |
1.主奏地位的民族打击乐 |
2.非主奏地位的民族打击乐 |
四.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在西方管弦乐队中的作用 |
1.有确定音高的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作用 |
①.演奏旋律声部 |
②.色彩性的背景 |
③.装饰性的染色 |
2.无确定音高的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作用 |
①.稳定节奏的作用 |
②.音型化的背景 |
③.营造氛围、烘托气氛 |
④.装饰性的染色 |
⑤.力度变化的强调 |
⑥.自然音响的模拟 |
⑦.风情与时代的展现 |
五.京剧打击乐与西方管弦乐队的结合 |
1.京剧打击乐的配置 |
2.京剧打击乐的色彩 |
3.京剧打击乐在管弦乐作品中的作用 |
①.引导与结束的作用 |
②.段落连接的作用 |
③.营造戏剧氛围 |
4.京剧打击乐在现代京剧中的作用 |
①.配合演员表演 |
②.渲染戏剧情节、制造舞台气氛 |
③.刻画人物形象 |
第四节 中国民族弓弦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若干结合方法 |
一.旋律上的领奏 |
二.旋律线上与西方乐器的结合 |
1.同度上的结合 |
2.相隔八度的结合 |
3.相隔十五度的结合 |
4.和声性线条的结合 |
三.与西方乐器构成异质化音响的复调织体 |
四.音响的转接 |
第四章 西方管弦乐队对中国民族乐器的音响模式上的模拟与结合 |
一.单声旋律纵向上的多层化处理 |
1.叠加式的多层化处理 |
2.混响式的多层化处理 |
二.点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 |
1.单一点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 |
2.连续的点状构成的线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 |
三.线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 |
四.块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 |
1.点状形态的块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 |
2.长音形态的块状音响的模仿与结合 |
五.噪声形态的模仿与结合 |
第五章 .关于东西方音乐融合中的一些思考 |
一.对东西方音乐融合的思考 |
二.对中国民族乐器创作的思考 |
1.关于东西方乐器的结合 |
2.关于民族乐器音响的开发 |
三.中国民族乐器在世界舞台上的展望 |
结语 |
鸣谢 |
参考资料 |
四、关于如何学习及演奏小提琴的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思聪小提琴音乐对我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之影响[D]. 刘子君.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20世纪初期交响曲的“小型化”现象探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D]. 王才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论小提琴启蒙教学法及教材在当下的应用[D]. 赵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学龄初期小提琴民族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 唐紫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D]. 刘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D]. 蔡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分析与演奏分析[D]. 蔡杰林.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8]中国近代作曲技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1919-1949)[D]. 胡蘅鸾.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9]论室内乐演奏中长笛与弦乐的合作[D]. 刘晓蕾.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队结合中的音响处理[D]. 蔺锡鹏.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