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C/MS/MS分析技术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晨曦[1](2021)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油气勘探和研究的重点地区。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成藏过程,盆地内油气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果。该盆地仍然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塔中和塔北地区是盆地内重要的产油区,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盆地内烃源岩样品开展油源研究,明确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以及碳同位素分布特征,进而进行油源对比,揭示油气混合充注过程。本研究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中原油样品的生物来源均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2)本研究中大部分地表部面烃源岩样品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来源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典型的海相藻类沉积类型;(3)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形成于还原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甾烷、萜烷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所有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规则甾烷分布模式均为C27甾烷>C28甾烷<C29,与盆地内典型海相原油的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一致;(2)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塔中地区大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奥陶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塔中地区少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寒武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3)塔中地区部分原油样品C30重排藿烷/C29Ts比值和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较高;(4)本研究中40个烃源岩样品均与前人报道的塔里木盆地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一致;(5)结合原油样品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异构化指标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大部分塔中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高于大部分塔北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塔北地区原油样品中也含有少量成熟度较高的原油样品;(6)根据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将甾、萜烷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Tm、C29藿烷和C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热稳定性相对较低;第二类包括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C27和C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热稳定性中等;第三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21甾烷和C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两类化合物浓度,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29Ts/(C29Ts+C29藿烷)和C30重排藿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是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7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和C21/(C21+ΣC29)甾烷比值是基于第二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则是基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根据138个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主要是因为塔中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多样或者塔中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变化较大;塔北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单一,或者塔北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比较均一。根据40个烃源岩样品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和34个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实验结果可知,四组烃源岩样品的沉积环境之间存在些许差异。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母源差异不大。根据研究区内原油样品的甾烷、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原油的各项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本研究认为塔中地区油藏有四期的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为生油高峰时期(生油窗)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二期为生油窗晚期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三期充注为湿气阶段生成的油气组分;第四期充注主要是高成熟天然气组分。塔北地区油藏主要经历了第一和第二两期油气充注的过程,未发现湿气阶段产生的原油组分,第四期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对塔北地区原油的影响也较小。塔中地区四期油气充注均很重要。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是伴随着后期天然气的充注进入到油藏中,由高-过成熟烃源岩直接生成、或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携带高含量金刚烷充注进入油气藏,金刚烷含量和成熟度与油气藏原油成熟度无相关关系。
林晓慧[2](2021)在《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文中认为在油气地球化学领域,描述地学信息的参数种类多样,各种参数相互影响、关联,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难以兼顾各类参数。而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可以从大量数据集中挖掘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的地球化学信息,揭示其中蕴含的地球化学意义,为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提供可靠依据。在研究中,要根据地质背景、原油特征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济阳坳陷是一个多期多源成藏的复杂含油气系统,以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油气最为丰富,它们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与沉积背景,同时各自有独特的石油地质特点和油气富集规律。本论文是在总结前人对济阳坳陷中部凹陷油气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东营凹陷、沾化凹陷的原油样品分别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原油特征,采用不同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油进行分类和混源解析。东营凹陷主要有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两套烃源岩。其中,沙四上段烃源岩沉积时期湖水盐度较高、密度分层稳定,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经历了多期生烃过程,可产生大量低熟至成熟的原油。而沙三下段烃源岩沉积时期湖水盐度降低,还原条件变弱,但水体深度较大、湖泊的生产率较高;且生烃过程单一,仅产生成熟原油。对来自东营凹陷不同油田的57个原油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选取了原油的18个生物标志物参数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东营凹陷的原油可以分为四组。I组原油主要来自于南部缓坡带王家岗油田孔店组储层,其烃源岩较为特殊,沉积于还原性咸水分层水体环境,有机质中有大量经微生物改造的陆源高等植物或特殊藻类输入,能产生大量蜡质,目前未发现与之对应的烃源岩,该组可能为来自于沙四上段和东营组烃源岩的混源油。II组原油主要来自牛庄洼陷附近和南部斜坡带东部的沙河街组,烃源岩沉积于强还原分层的咸水环境,有机质来源中真核生物(主要是藻类)多于原核生物(细菌),成熟度低于其他组,是典型的低熟油;根据地质背景和油源分析结果,推测该组原油来自于沙四上段烃源岩。III组原油主要来自于东营凹陷西部,烃源岩沉积于半咸水-淡水、次氧化-氧化的湖相环境,生源为藻类物质和原核生物或者是微生物改造过的陆源有机质,与沙三下段烃源岩呈现相似特征。IV组原油分布范围较广,原油中与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相关的参数变化较大,在生物标志物参数散点图上较为分散,成熟度相关的参数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属于混原油;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法计算发现,该组混源油有三个端元,分别对应于沙四上段低熟烃源岩、沙四上段成熟烃源岩和沙三下段烃源岩,对混原油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1%、46%和43%。沾化凹陷位于济阳坳陷东北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凹陷内的渤南、孤北和孤南洼陷。对来自沾化凹陷中部和南部不同构造单元的65个原油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通过交替最小二乘法对原油进行混源解析发现,沙四上段和沙三下段烃源岩对渤南洼陷中部原油的贡献比例接近于1:1,渤南洼陷南部、西部和孤北洼陷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沙三下段烃源岩;义和庄凸起的原油埋藏深度浅,两套烃源岩对该地区原油的贡献率接近于1:1;孤岛凸起的原油多处于成熟阶段,但来源变化较大;罗家凸起和陈家庄凸起的原油埋藏深度浅,成熟度较低,主要来自于沙四上段烃源岩。孤东油田位于沾化凹陷的东北部边缘地区,油气来源复杂。在孤东油田选取了31个样品进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对原油进行分类,发现该地区原油可分为四类,I类原油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沉积于淡水-微咸水还原环境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与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相一致;II组原油的成熟度较高,烃源岩沉积于淡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中有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与黄河口洼陷东三段烃源岩呈现相似特征;III组原油的分布最广,已基本达到成熟阶段,烃源岩沉积于微咸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且经历过细菌改造,对应于黄河口洼陷的沙三段烃源岩;IV组原油属于低熟油,烃源岩沉积于咸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主要为藻类,可能是黄河口洼陷沙一段烃源岩。本研究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油进行分类或混源解析,为济阳坳陷中部油气勘探提供更多资料,对研究区的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谷元龙[3](2021)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原油油源解析 ——基于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和分子比值与浓度定量分析》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作为我国西北部陆上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是国家重点勘探区域。近十年来,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和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砾岩大油区,进一步证实了该凹陷具有非常丰富的油源基础。玛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可能是来源于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两套烃源岩的原油交汇区,准确确定中部区域原油的油源,对于玛湖凹陷油气勘探及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项研究在玛湖凹陷西斜坡选取了24个原油样品和10个含油储集岩样品,通过连续抽提的方法得到自由态、束缚态和包裹体油气组分,对原油和含油储集岩进行色谱、色谱-质谱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揭示研究区块油气藏的油源和运聚特征。依据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噻吩类(DBTs)、呋喃类(DBFs)化合物指标与浓度,将24个原油样品分为I、II两类。I类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布型式不具有“倒转”特征,而II类原油具有不同程度的“倒转”。与II类原油相比,I类原油具有:(1)相对较高的Pr/n-C17和Ph/n-C18比值和较低的Pr/Ph比值;(2)相对较高的伽玛蜡烷/(C30藿烷+伽玛蜡烷)比值;(3)相对较高的三环萜烷/(三环萜烷+C30藿烷)、三芳甾烷比值TA(I)/(TA(I)+TA(II)和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4-MDBT/1-MDBT;(4)相对较高的二苯并噻吩(DBT)和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s)、较低的二苯并呋喃(DBF)和甲基二苯并呋喃(MDBFs)含量和较高的DBT/(DBT+DBF)和(MDBTs)/(MDBTs+MDBFs)比值。依据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布型式、MDBFs含量和DBT/(DBT+DBF)和(MDBTs)/(MDBTs+MDBFs)比值能够有效区分两类原油。I类原油来源于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II类原油为来源于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与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的原油组分混合的产物。I类原油比II类原油分布于相对较深的储层,两类原油具有不同的运聚通道和分布规律。10个含油储集岩各油气组分五环萜烷含量普遍低于三环萜烷含量。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含量很低,伽玛蜡烷含量高。储集岩样品AH012自由态、束缚态和包裹体油气组分与其他9个储集岩样品相比,三环萜烷/(三环萜烷+C30藿烷)和Ts/(Tm+Ts)比值明显偏低,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偏低(轻),但碳同位素分布型式与其他储集岩样品相同,表明该储集岩样各油气组分比其他储集岩样品成熟度低。10个含油储集岩各类油气组分均来源于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
刘卫民[4](2020)在《生物降解和热蚀变叠加作用对原油组成及生烃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不少含油气盆地是典型的叠合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导致其中的油藏发生了复杂的次生蚀变,包括早期生物降解作用和晚期热蚀变作用的叠加,也即本论文中所提到的叠加次生蚀变作用。油藏中原油复杂的化学组成在生物降解和热蚀变叠加作用影响下的变化过程难以被捕捉,目前研究程度较低。本论文通过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和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电喷雾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ESI FT-ICR MS)以及其他常规的分析测试手段和方法,揭示了原油的化学组成在叠加次生蚀变作用影响下的变化过程和机理。本论文首先以江汉盆地低熟原油为例,综合运用ESI FT-ICR 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研究了原油中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原油复杂的化学组成可以被GC-MS结合ESI FT-ICR MS较为全面地表征:江汉盆地低熟原油中含有丰富的极性有机硫化物,并且其中的硫原子主要以环状结构存在。这些极性有机硫化物很可能是由沉积可溶有机质中一些包含活跃官能团(如共轭的C=C双键)的前驱体在成岩阶段早期经由分子内硫化作用形成的。本论文还通过好氧生物降解模拟实验揭示了江汉盆地低熟原油的生物降解过程和机理,发现了在轻度–中度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下,原油中富氢的正构烷烃几乎被完全移除。原油中的有机硫化物也会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不断减少,并且环状结构越少的有机硫化物会越快地被移除。这些有机硫化物的生物降解途径与正构烷烃类似,即通过侧链的末端氧化形成含硫的有机酸。本论文的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结果和前人的研究都表明原油中的富氢有机质如正构烷烃等会在生物降解过程中被优先消耗。这必然会影响残余原油在后期热蚀变作用下的生气潜力和热稳定性。为了揭示不同程度生物降解对原油生气潜力和生气时机的具体影响,本论文以同源但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样品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以及生烃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轻度–中度的生物降解会导致残余原油生气潜力的明显降低。同时,在Easy%Ro为1.6–2.5的范围内,生物降解原油的产焦率是正常原油的2–4倍,因此在利用储层残余固体沥青的量反推原油裂解气资源量时如果不考虑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就可能会造成高估。此外,生烃动力学计算的结果表明,遭受了中度和严重生物降解的原油热稳定性变差,相较于正常原油会在更早的热演化阶段二次裂解生气。一些油藏在叠加次生蚀变作用的影响下,虽然没有大规模裂解生气,但是原油的化学组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本论文还利用GC-MS和ESI FT-ICR MS分析了热模拟实验残余液态烃中烃类化合物和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的变化。在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中,常用的油源对比指标如C27–29规则甾烷的分布会在中度生物降解阶段失效,而TT23/H30和H29/H30的比值会在严重生物降解阶段失效。同时,这些参数又都会被Easy%Ro≥0.91的热成熟作用改造而失去指示油源的意义。相比之下,三环萜比值TT23/(TT23+TT24)既抗严重生物降解又耐热蚀变,适合用于叠合盆地油藏的油源对比工作。常用的热成熟度指标也会受到早期生物降解的影响。中度生物降解会导致甾烷异构化指数C29ααα20S/(20S+20R)和C29αββ/(ααα+αββ)的升高以及甲基菲指数MPI-R的降低,而严重生物降解会导致萜烷类热成熟度指标如C32升藿烷异构化指数22S/(22S+22R)发生变化。这些差异会在热成熟作用下逐渐减小。例如,中度–严重生物降解原油中的甲基菲指数MPI-R在Easy%Ro为0.91–2.11的范围内与正常原油差别不大。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中,中性氮化合物和有机酸的分布受叠加次生蚀变作用的影响最大。生物降解会导致原油中有机酸的相对富集和中性氮化合物的相对减少,而热成熟作用则恰好相反。在中性氮化合物中,生物降解和热成熟作用都会导致咔唑类化合物相对苯并咔唑和二苯并咔唑减少。此外,脂肪酸要比环烷酸更容易受到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而脂肪酸的热稳定性又要高于环烷酸。基于不同DBE值有机酸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快速区分样品间相对的生物降解程度和热演化程度。
张景坤[5](2020)在《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咸化湖盆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对于认识其大分子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烃机制及规律,进而指导油气及相关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至关重要,是有机地球化学领域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与前沿问题,但相关研究因大分子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而非常困难。但当前随咸化湖盆资源开发和油气勘探不断推进,这一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最近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相油气系统为例,开展了基于分子尺度的有机–无机地球化学综合探索研究,目的一方面是为咸化湖盆大分子有机质演化这一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实例,并探索研究技术方法,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区烃源岩生烃机制不清的难题提供新的参考消息,以加深对碱湖相烃源岩生烃规律和理论的认识,为生产部署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可望兼具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意义。首先,通过对风城组及相邻晚古生代冰期(LPIA)沉积有机质的杂原子地球化学组成开展负离子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分析,对比了不同环境有机质的演化途径,以初步明确极端碱湖环境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对比于石炭系(C)—下二叠统佳木河组(P1j)与下二叠统风城组风一段(P1f1)和风三段(P1f3)有机质的低盐度沉积古环境,风城组风二段(P1f2)碱类矿物富集的高盐度环境在成熟到高熟阶段对有机大分子化合物的聚合或芳香化过程起抑制作用,结果使得其在高成熟演化阶段依然存在大量的烷基化支链,为高成熟阶段原油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初步明确烃源岩生烃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到原油能记录地史时期烃源岩不同阶段有机质的演化特征,进一步通过原油全组分地球化学分析以揭示其原油组成特征。结果显示碱湖相原油包含三个端元,分别对应于低熟油、成熟油和高熟油。碱湖相沉积有机质进入生油窗早(Ro≈0.7%),尔后随热成熟度增加进入成熟油生成阶段(Ro≈1.0%),当Ro>1.3%时,碱湖相烃源岩中的大量碱类矿物对原油的吸附作用及耐盐藻类(比如疑似杜氏藻)生烃使得其生油窗进一步延长,从而即使在高演化阶段也能生成原油,提高了生油效率。在与硫酸盐型咸化湖相(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有机质含氮杂原子化合物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因缺乏生物氮的前驱物,尤其是高等植物碎片,使得其氮循环效率降低,进而使得所生原油中杂原子含量相对降低,而以饱和烃和芳香烃为主的轻质组分相对增加,这使得碱湖相原油具有更高的品质,并更为清洁环保,这可能是这类烃源岩生烃的重要属性。在以上基于杂原子地球化学分析进而刻画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傅里叶红外官能团结构参数对有机质演化的相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本文定义的13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构参数,揭示了碱湖系统主要由中心碱湖相、过渡盐湖相和边缘咸水–淡水湖相组成。红外结构参数显示碱湖系统原油主要分为三类,端元第一类以高盐、缺氧和水生有机质输入为特征,来源于中心碱湖相富有机质泥质白云岩或白云质泥岩,端元第三类以低盐、缺氧和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加为特征,来源于咸水–淡水湖相富有机质泥岩,相比而言,端元第二类过渡相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来源于盐湖相富有机质的混积岩。烃源岩和原油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碱湖相系统烃源岩生排烃过程中无机元素的继承与差异性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无机元素丰度由源到油急剧下降,这主要受元素分异效应和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相比而言,稀土元素与非氧化还原敏感元素主要受元素分异效应的影响,由源到油呈现规律性、系统性变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相关参数揭示油与源的变化区间与趋势一致,其差异富集主要受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相对而言沉积古环境的影响较小。由于碱性环境对有机大分子聚合的抑制,使得处于碱湖中心的原油样品在高成熟演化阶段的微量元素丰度依旧较高。综合上述,碱湖系统有机质的演化除了受生烃母质和成熟度影响外,发现有机相变化大且能影响有机质的演化,主要体现在碱性环境可抑制大分子化合物聚合而延长其生油窗,使其呈“多阶段长时间生油”特征。(-)ESI FT-ICR MS、FTIR和无机(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相结合为有机质演化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咸化湖盆,特别是碱性的咸化湖盆,其高演化阶段和深层,依然可能存在丰富的原油资源,改变了依经典Tissot模式认为以天然气赋存与聚集为主的认识,资源量也大为提高,具有重要的勘探指导意义。
吴建勋[6](2020)在《原油有机硫化物分子结构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原油中有机硫化物类型丰富,结构多样,在分子层次上表征石油含硫化合物化学组成,有助于研究石油的地质成因,为石油加工过程中脱硫工艺及催化剂设计提供重要理论指导。本论文围绕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开发分离新方法;制定原油全馏程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与结构表征的分析方案,鉴定新型含硫化合物,解释硫醚类化合物的成因机理。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对含硫化合物在硅胶和氧化铝表面的吸附机理的深入认识,建立了分离和富集石油中硫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利用氧化铝吸附色谱,将硫醚组分和烃类初步富集在一起,除去大部分芳烃类、噻吩类和氮化物;再利用硅胶吸附色谱,实现硫醚组分与烃类的进一步分离。该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原油、馏分油及石油产品中硫醚类化合物的快速分离。提出一个原油硫化物分子组成与结构分析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不同性质原油及其馏分油的硫化物组成分析。基本程序为:采用甲基化-脱甲基法或氧化铝-硅胶吸附分离法分离出硫醚和噻吩类硫化物,噻吩组分用氧化铝柱进一步分离,得到不同芳环数噻吩类化合物;硫醚组分一部分进行雷尼镍脱硫处理转化为烃类。分离和脱硫组分通过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获取详细的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与结构信息。从渤海湾盆地原油中分离和鉴定出各种类型的含硫化合物,对一系列以角鲨烯和类胡萝卜素为生物前体物的新型含硫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这些新型有机硫化物中的硫主要以硫代环己烷或带一个季碳原子的硫代环戊烷结构存在,可能对该原油中噻吩类化合物的形成造成障碍,此外Lexane及其含硫化合物的存在表明成岩早期为还原环境,同时还原环境以及还原性无机硫的存在促进了非生物硫掺入和加氢过程。通过馏分蒸馏切割结合硫化物选择性分离,完成了对一个中东高硫原油中有机硫化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石脑油馏分实现单体硫化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中间馏分油中按照噻吩类和硫醚类分类,C10-C25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单环二环和三环的环硫醚以及一笼和二笼的硫代金刚烷系列是中间馏分油中主要存在的有机硫化物;渣油中能够分离出的噻吩和硫醚占总硫含量不到一半,硫化物碳数高达C60以上。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不同地质来源代表性原油的硫化物组成与分布,从地球化学角度解释了硫醚类化物的成因机理并阐述其地球化学意义。沉积和成岩早期有机质中的烃烯与硫化氢的结合形成大量硫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保留了生物分子的特征碳骨架,可以作为生物标志化合物用来研究石油的成因机理和演化途径。
杨惠[7](2020)在《《影响华中地区酸性泥炭沉积物中升藿烷低温异构化作用的环境因素研究》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日趋频繁,科技英语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科技翻译作为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科技信息、交流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对全球科技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本翻译报告基于地球化学学术论文《影响华中地区酸性泥炭沉积物中升藿烷低温异构化作用的环境因素研究》的翻译,借助美国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中所遇到的词汇和句法方面的难点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除介绍和结论外,本翻译报告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翻译任务的背景,其中含翻译任务的分配、对翻译的要求以及翻译的意义等;第二章描述了翻译过程,其中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阶段;第三章对翻译遇到的主要问题(即:专业术语、长句、名词结构句以及被动语态句的翻译)进行了梳理、剖析和总结;同时在翻译方法层面进行了探索;第四章是反思,总结了翻译中的得失,提出了对未来翻译研究的建议。本报告基于30余个典型例证的研究和分析,演绎出以下结论:第一,对于专业词汇的翻译,除了灵活使用直译、意译等策略外,查阅专业字典和学习平行文本也是必要的有用手段;第二,对于长句的翻译,拆分法、倒装法以及信息单元重组法是有效的翻译手段,长句翻译所需要的技巧不止一种,有时,需要多种技巧共同使用;第三,对于被动语态的翻译,通常使用的技巧是将被动语态译为主动语态,但也不尽然;第四,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具有指导作用;第五,为了做好科技翻译,积极积累科技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仅有助,而且必须。希望本报告能为类似文本的翻译者提供参考,也诚心希望其中的结论能够为科技翻译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利杰[8](2019)在《天然水体可溶有机质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分析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水体中,通过参与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可以产生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效应。然而DOM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仍然尚不明确。本论文基于高分辨质谱,包括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和静电场离子轨道阱质谱(Orbitrap-MS),分别建立了天然水体DOM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的表征方法,并且研究了不同来源DOM分子结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利用共沉淀法与固相萃取(SPE)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全面表征海水中可溶性有机质分子组成的新方法。通过氢氧化铁的共沉淀作用同时实现了海水DOM的分离富集过程;该方法使固相萃取DOM总有机碳收率提高了25%;与传统SPE方法相比,-ESI FT-ICR MS鉴定到的DOM分子式多出51%以上;同时,该方法对于传统SPE方法中极易丢失的类单宁酸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检测选择性。因此,该方法有望作为环境水体中DOM提取的常规评价策略。(2)系统分析了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碎片,论证了不同水体DOM分子结构的相似性。不同水体DOM的串联质谱碎片离子有非常大的比例(约75-90%)是相同的;并且有证据表明,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碎片的差异是由不同来源DOM分子组成不同造成的。因此,不同水体DOM中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极其相似分子结构。本研究从质谱分析角度为解释海洋惰性DOM难降解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3)基于串联质谱和结构预测软件(CFM-ID)建立了一种水体DOM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即首先利用UPLC-Orbitrap MS得到SRFA的分子组成,形成了包括多个化合物数据库(HMDB、Mass Bank和Pub Chem等)的联合检索数据库,其次基于母离子簇与碎片离子簇的相似性,确定母离子与由其产生的碎片离子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结构预测软件(CFM-ID)检索得到最佳结构候选化合物;同时,利用四个模型化合物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其它复杂体系样品(例如,石油、脂类等)分子结构鉴定工作。(4)将建立的分子结构鉴定方法应用于SRFA的分子结构表征,鉴定得到了一系列具有特征结构的DOM单体化合物。对于等效双键(double bond equivalent,DBE)不同的系列化合物,随着DBE的减小,化合物中的环状结构逐渐减少;而对于DBE相同的系列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结构具有很大结构相似性,即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烷基链连接苯环形成的羧酸类化合物。此外,一些亚结构单元,例如,羧基、苯环、脂键、醚键和羰基等多种官能团普遍存于SRFA分子结构中,该结果表明木质素是天然水体中DOM的重要来源之一。
崔达[9](2019)在《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分子表征与热演化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断浮动的油价给对石油依赖较大的工业化社会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将目光投向可以替代常规石油资源的其它能源,如油页岩、生物质和油砂等。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后可制取页岩油,页岩油与原油类似但不尽相同。页岩油组成结构的表征及其在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演化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干馏温度对页岩油分子组成及分子结构影响的科学问题,基于页岩油精细化分离方法与先进的分子表征方法,研究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六个地区(桦甸、汪清、抚顺、龙口、茂名、窑街)页岩油组成结构特征,探究了干馏终温对桦甸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影响及不同温度点下桦甸页岩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演化规律,从化学键形成和断裂的角度揭示了页岩油组成结构与油页岩热解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在对比分析不同地区页岩油基础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页岩油馏程切割、轻质油酸碱萃取以及中性组分柱层析等实验方法,分别获得了页岩油<300℃馏分和>300℃馏分,其中页岩油<300℃馏分再分为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六个中性亚组分,对各组分分子组成结构予以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油<300℃馏分中酸性组分主要为苯酚及羧酸类化合物,且低级酚含量明显高于高级酚含量;页岩油<300℃馏分碱性组分主要为碱性氮化合物,其中,窑街页岩油碱性组分中的吡啶和喹啉类化合物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选用合适的洗脱剂作为流动相,利用制备色谱完成中性组分柱层析分离,实现了脂肪烃、芳香烃、脂肪酮、脂肪腈等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族组分分离,系统开展了页岩油中提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基础性研究,形成了一种集馏程分离、轻质油酸碱萃取及中性组分柱层析的页岩油分离新方法。基于先进的1H、13C NMR与FT-IR等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详细表征了六个地区页岩油>300℃馏分分子结构特征,获得了页岩油>300℃馏分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各类官能团的相对含量以及分布特征等重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在六个地区页岩油样品中,桦甸页岩油>300℃馏分中具有最大的烷基碳率、取代基平均碳数和-CH2-与-CH3之比及最小的烷链支化度,由此说明桦甸页岩油>300℃馏分的化合物平均碳链最长;而与煤伴生的茂名、龙口页岩油>300℃馏分中芳碳率相对较高。1H、13C NMR与FT-IR等测试分析方法的协同利用,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了实验结果,为全面表征页岩油重质馏分的分子结构提供了新手段。基于先进的GC×GC-TOF/MS与NMR等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详细研究了干馏终温对桦甸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温度在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C×GC-TOF/MS检测分析较一维GC-MS检测分析具有极高的峰容量,检测到S/N>2000的化合物数量至少高出了一个数量级,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色谱峰重叠现象;随着干馏终温的增加,加剧了环烷烃的芳构化反应并降低烷链支化度,且页岩油中短链脂肪烃逐渐升高而长链脂肪烃减少。此项研究为油页岩热解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也为复杂页岩油分析测试开辟了新途径。基于桦甸页岩油中不同类型极性杂原子化合物可在正、负离子ESI条件下选择性电离的特性,采用了 FT-ICRMS技术对不同类型杂原子化合物进行了定性研究分析,从分子角度详细探究了五个不同温度点下桦甸页岩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结构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更高干馏温度点下发生的缩聚反应增加了桦甸油页岩热解产物中噻吩硫的含量及含吡咯结构的中性氮化合物相对丰度,更高干馏温度点下发生的裂解反应减少了页岩油中DBE为1的脂肪羧酸类O2化合物,并导致油页岩中碱性氮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更接近于N1类化合物,使页岩油中杂原子化合物向低DBE的化合物富集,这为页岩油杂原子化合物的赋存及变化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总之,本文基于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建立了页岩油不同馏分组分的组成结构的分子表征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探究了页岩油组成结构随干馏温度的演化规律,从化学键形成及断裂的角度揭示了更高温度点下二次裂解反应与聚合反应对杂原子化合物分布特性的影响情况,为油页岩干馏工况的调控和页岩油加氢催化剂的研发提供依据,并为油页岩油母质分子结构与热解机理分子模拟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王萍[10](2019)在《非常规油藏石油分子组成及形成机理》文中认为高温、高压等非常规油藏的发现突破了传统石油地质理论的认识。非常规石油的形成机理比常规石油更为复杂,目前对非常规石油的化学组成,尤其是其中的大分子和强极性、难挥发有机化合物分子组成缺少研究。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超深层石油、渤海湾盆地超高硫石油以及共和盆地烃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分离结合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其中特殊化合物进行了详尽的分子组成表征,并推测了这些化合物的来源以及形成机理。主要内容包括:发现原油含硫化合物分析中小分子烷基苯的甲基化现象。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源(ESI)模式下,烷基苯的终端甲基化产物可以与Ag+发生络合作用生成Ag-阳离子单体、同型-Ag-阳离子倍体、异型-Ag-阳离子倍体络合物,影响石油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的正确解析。阐明了七甲基苯阳离子及银加合离子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抑制烷基苯甲基化及加合离子的方法,完善了基于甲基化反应的石油硫化合物分子组成质谱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结合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气相色谱结合氮化学发光检测器(GC-NCD)、电喷雾电离源质谱(ESI MS)、大气压光致电离源质谱(APPI MS)对塔里木盆地57个不同区块超深层原油中硫、氮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Michael加成反应结合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GC×GC MS)对硫醇类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分子组成表征。在来自高温储层的凝析油中鉴定出了大量的金刚烷硫醇,伴生气中H2S的34S明显富集以及含量丰富的金刚烷的存在都表明凝析油遭受了严重的热化学还原(TSR)蚀变。在来自低温储层的凝析油中鉴定出了新型多杂原子硫醇类化合物(S2、S3、S1O1、S1O2和S2O1类),较低的储层温度有利于多杂原子硫醇类化合物的保存。将硫醇的生成路径做出如下推断:由TSR作用生成的H2S与石油烃反应生成。该研究结果为TSR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有助于勘探前评估TSR蚀变程度。采用甲基化/脱甲基化方法分离渤海湾盆地晋县凹陷高硫原油中的硫醚和噻吩组分,并采用FT-ICR MS和GC-MS对其进行了表征,鉴定出C27-29含硫甾烷和甾烯系列化合物,在硫醚和噻吩组分中还鉴定出了其他结构的有机硫化合物,如类异戊二烯噻吩、类异戊二烯苯并噻吩、长链2,5-2正构烷基硫代环己烷、2,5-2正构烷基硫代环戊烷、双环萜类硫醚等;采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Orbitrap MS)对晋县凹陷和济阳凹陷原油中的强极性酸性硫化物进行了全面表征,发现了新型硫酸酯类化合物。济阳凹陷原油高丰度的有机硫化物主要为DBE=1的S1系列,硫化程度较低,而晋县凹陷原油中有机硫化物分布复杂且具有明显的生物标志物特征,硫化程度较高。结合GC-MS、FT-ICR MS和Orbitrap MS三种质谱手段分析共和盆地烃源岩中酮类化合物分子组成,鉴定出大量不同结构类型的酮类化合物,认为这些化合物来源于烃类氧化。酮类化合物与Girard T衍生化试剂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强极性的衍生化产物腙,可大幅提高其在ESI MS下的检测限。APPI MS被直接用于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表征。化学衍生化结合正离子ESI适用于痕量酮的分析,但对于高缩合度(DBE≥9)的酮类化合物有歧视作用。正离子APPI可以分析整个DBE范围内的化合物。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不同电离方法区分化石燃料中脂肪族酮和芳香族酮的分析方法。
二、GC/MS/MS分析技术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C/MS/MS分析技术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生物标志化合物 |
1.1.2 金刚烷类化合物 |
1.1.3 碳同位素与油气地球化学 |
1.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油源和成熟度研究现状 |
1.1.5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1.2.2 金刚烷类化合物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
1.2.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
1.2.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
1.3 样品信息与工作量 |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流程 |
1.4.1 烃源岩Rock-Eval岩石热解分析 |
1.4.2 烃源岩TOC分析 |
1.4.3 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
1.4.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提取和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样品的族组分分离 |
1.4.5 饱和烃组分色谱(GC)分析 |
1.4.6 饱和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
1.4.7 异构烷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
1.4.8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GC-IRMS)分析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概况 |
2.2 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发育特征 |
2.4 塔里木地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烃源岩评价 |
3.2 烃源岩样品岩石热解分析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4.1 烃源岩与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1.1 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1.2 烃源岩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2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及油源对比 |
4.2.1 原油样品 |
4.2.2 烃源岩样品 |
4.3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 |
4.3.1 原油样品 |
4.3.2 烃源岩样品 |
4.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
4.4.1 原油甾、萜烷成熟度指标对比分析 |
4.4.2 Tm、Ts、C_(29)藿烷和C_(29)Ts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3 C_(30)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4 C_(29) ααα 20R和 20S甾烷浓度、C_(29) ααα (20S + 20R)和 C_(29) αββ (20S +20R)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5 C_(27)规则甾烷和C_(27)重排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6 C_(29)规则甾烷总浓度(ΣC_(29))、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和浓度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
5.1 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特征 |
5.2 金刚烷异构化指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
6.1 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 |
6.1.1 原油样品 |
6.1.2 烃源岩样品 |
6.2 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
7.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与相应生物标志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1 20S/(20S+ 20R)C_(29)甾烷和αββ/(ααα+αββ)C_(29)甾烷比值参数与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2 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参数与C_23三环萜烷和C_(30)藿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3 Ts/(Ts+Tm)比值参数与Ts和 Tm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4 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比值参数与C_(27)重排甾烷和C_(27)规则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5 C_(21)/(C_(21)+ΣC_(29))甾烷比值和 C_(21)甾烷和 Σ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2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与原油的混合充注 |
7.2.1 金刚烷浓度和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2.2 金刚烷浓度和(Pr+Ph)/(n-C_(17)+n-C_(18))比值的变化关系 |
7.2.3 金刚烷浓度和Σn-C_(15–35)/Σn-C_(9–14)比值的变化关系 |
7.2.4 金刚烷浓度与原油密度、GOR和干燥系数(C_1/ΣC_(1-4))的变化关系 |
7.3 原油充注期次与混合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纲要及工作量 |
1.3.1 论文纲要 |
1.3.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进展 |
2.1 济阳坳陷构造发育和烃源岩特征 |
2.2 化学计量学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
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 |
3.1 谱系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 |
3.2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
3.3 多维标度(MDS) |
3.4 交替最小二乘法(ALS) |
3.5 Circos |
3.6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计算的注意事项 |
3.6.1 样品选择和数量要求 |
3.6.2 参数的选择 |
3.6.3 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4章 东营凹陷原油分类与解析 |
4.1 东营凹陷石油地质背景 |
4.1.1 东营凹陷构造形成与演化 |
4.1.2 东营凹陷油藏地质特征 |
4.2 样品与实验 |
4.2.1 研究目的 |
4.2.2 样品来源与分布 |
4.2.3 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 |
4.2.4 数据处理 |
4.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原油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
4.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4.3.3 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分布 |
4.3.4 芳烃化合物分布与组成 |
4.3.5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 |
4.4 东营凹陷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
4.4.1 不同组原油热成熟度 |
4.4.2 从原油组成预测烃源岩特征 |
4.5 混原油化学计量学解析 |
4.6 地质模型推测 |
4.7 小结 |
第5章 沾化凹陷中南部原油解析 |
5.1 沾化凹陷石油地质背景 |
5.1.1 沾化凹陷构造形成与演化 |
5.1.2 沾化凹陷油藏地质特征 |
5.2 样品与实验 |
5.2.1 研究目的 |
5.2.2 样品来源与分布 |
5.2.3 实验分析方法 |
5.2.4 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 |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稳定碳同位素 |
5.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5.3.3 生物降解程度 |
5.3.4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
5.3.5 小结 |
5.4 混原油化学计量学解析 |
5.4.1 ALS反褶积 |
5.4.2 多维标度(MDS) |
5.4.3 Circos |
5.5 原油成熟度分析 |
5.6 地质模型推测 |
5.7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沾化凹陷孤东油田原油分类解析 |
6.1 孤东油田石油地质背景 |
6.1.1 主要构造单元 |
6.1.2 构造演化 |
6.1.3 地层沉积序列 |
6.1.4 油气来源 |
6.1.5 油气成藏条件 |
6.1.6 烃源岩特征 |
6.2 样品与实验 |
6.2.1 样品收集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化学计量学方法 |
6.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3.1 稳定碳同位素 |
6.3.2 原油链烷烃组成和分布 |
6.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
6.3.4 芳烃化合物对的组成和分布 |
6.4 基于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的油-油对比 |
6.4.1 不同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
6.4.2 油-源对比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认识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原油油源解析 ——基于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和分子比值与浓度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
1.4 GC、GC-MS、GC-IRMS分析条件 |
1.5 芳烃定量方法 |
1.6 实验样品与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西北缘地质概况和勘探史 |
2.2 成藏条件 |
第3章 玛湖凹陷西斜坡原油来源 |
3.1 族组分特征 |
3.2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3.3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地球化学特征 |
3.4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浓度 |
3.5 噻吩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化合物组成与浓度 |
3.6 油源对比 |
3.7 成熟度 |
3.7.1 甾、萜烷类成熟度指标 |
3.7.2 其他成熟度指标 |
3.8 小结 |
第4章 含油储集岩油气组分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 |
4.1 族组分 |
4.2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4.3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地球化学特征 |
4.4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浓度特征 |
4.5 油源对比 |
4.6 玛湖凹陷西斜坡充注模式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语与创新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生物降解和热蚀变叠加作用对原油组成及生烃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复杂原油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降解过程 |
2.1. 样品与实验 |
2.1.1. 样品 |
2.1.2. 好氧生物降解模拟实验 |
2.1.3. GC-MS分析 |
2.1.4. ESI FT-ICR MS分析 |
2.1.5. FT-ICR MS数据处理方法 |
2.2. 复杂原油化学组成的表征 |
2.2.1 负离子模式ESI下检测到的N_1和N_1S_x类化合物 |
2.2.2. 正离子模式ESI下检测到的N_1和N_1S_x类化合物 |
2.2.3 负离子模式ESI下检测到的O_1和O_1S_x类化合物 |
2.2.4 负离子模式ESI检测到的O_2和O_2S_x类化合物 |
2.2.5 正离子模式ESI下检测到的S_x类化合物 |
2.3. 极性有机硫化物的可能来源 |
2.4. 原油的生物降解过程及机理 |
2.4.1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的划分 |
2.4.2. 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
2.4.3. S_x类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
2.4.4. O_1和O_1S_1类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
2.4.5. O_2和O_2S_1类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降解对原油生气行为的影响 |
3.1. 样品与实验 |
3.1.1. 样品信息及预处理方法 |
3.1.2. 热模拟实验及热解产物定量分析 |
3.1.3. GC-MS、GC-FID和Py-GC分析 |
3.1.4. 生烃动力学参数计算 |
3.2. 原油和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 可溶有机质和固体沥青在热解过程中的变化 |
3.4. 气态烃的产率和组成变化 |
3.5. 气态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3.6. 生物降解对残余原油生气潜力的影响 |
3.7. 气态烃的化学组成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3.8. 生烃动力学模拟及地质意义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叠加次生蚀变作用对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4.1. 样品与实验 |
4.1.1.样品信息与预处理方法 |
4.1.2. GC-MS分析 |
4.2. 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及其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4.2.1. 烷烃的分布特征 |
4.2.2. 甾烷的分布特征 |
4.2.3. 萜烷的分布特征 |
4.2.4. 芳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 |
4.3. 叠合盆地中常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适用范围 |
4.3.1. 油源对比指标 |
4.3.2. 热成熟度指标 |
4.3.3. 早期生物降解程度的判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叠加次生蚀变作用对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分布的影响 |
5.1. 样品与实验 |
5.1.1. 样品信息 |
5.1.2. ESI FT-ICR MS分析 |
5.1.3. 统计学分析 |
5.2. 叠加次生蚀变作用对原油中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分布的影响 |
5.2.1. 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的总体分布 |
5.2.2. N_1类化合物的分布 |
5.2.3. O_2类化合物的分布 |
5.3. 主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
6.1. 主要结论和认识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论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基础工作量 |
1.5 主要进展与创新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和构造 |
2.2 地层 |
2.3 生储盖组合基本特征 |
第三章 碱湖相烃源岩杂原子地球化学与分子结构演化 |
3.1 样品与方法 |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 烃源岩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演化 |
3.4 烃源岩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意义 |
3.5 石油地质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湖相原油杂原子地球化学与多阶生烃及运移 |
4.1 样品与方法 |
4.2 原油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 油源对比 |
4.4 碱湖相白云质烃源岩多阶段生烃 |
4.5 多阶段油气充注 |
4.6 原油生成和运移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碱湖系统生物氮循环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原油地球化学与含氮化合物组成 |
5.3 湖相生物氮的富集特征 |
5.4 湖相生物氮的富集机制 |
5.5 湖相生物氮循环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碱湖相原油傅里叶红外地球化学与成因模式 |
6.1 样品与方法 |
6.2 原油FTIR官能团组成及参数 |
6.3 原油FTIR参数的地球化学意义 |
6.4 原油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模式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碱湖相原油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行为 |
7.1 样品与方法 |
7.2 原油与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 |
7.3 元素在原油与烃源岩间的分异 |
7.4 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
7.5 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富集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认识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简况 |
(6)原油有机硫化物分子结构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有机硫化物的认知与意义 |
1.1.1 有机硫化物认知发展 |
1.1.2 有机硫化物的结构 |
1.2 有机硫化物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
1.3 有机硫化物的分析与分离方法综述 |
1.3.1 有机硫化物的分析方法 |
1.3.2 有机硫化物的分离方法 |
1.3.3 原油有机硫化物研究现状 |
1.4 文献小结 |
第2章 基于氧化铝和硅胶吸附剂分离石油硫醚化合物新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原油中硫醚化合物的柱色谱分离方案 |
2.2.3 甲基化和FT-ICR MS分析 |
2.2.4 GC-SCD和 GC-MS分析 |
2.3 柴油硫醚化合物的分离—方法验证 |
2.4 原油中硫醚化合物的分离 |
2.5 氧化铝硅胶吸附法分离石油硫醚化合物的机理 |
2.6 小结 |
第3章 原油有机硫化物分子结构分析方法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样品 |
3.2.2 原油中硫化物的分离 |
3.2.3 氧化铝柱分离实验 |
3.2.4 雷尼镍脱硫实验 |
3.2.5 甲基化和FT-ICR MS分析 |
3.2.6 GC-SCD和 GC-MS分析 |
3.3 含硫组分硫化物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分析 |
3.3.1 渤海原油噻吩组分 |
3.3.2 渤海原油硫醚组分 |
3.4 噻吩组分的氧化铝柱分离结果 |
3.5 硫醚组分的雷尼镍脱硫 |
3.6 原油含硫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案 |
3.7 小结 |
第4章 新型硫化物的鉴定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四组分分离 |
4.2.3 甲基化-脱甲基实验 |
4.2.4 雷尼镍脱硫实验 |
4.2.5 FT-ICR MS分析 |
4.2.6 GC-MS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含硫化合物分布 |
4.3.2 角鲨烯衍生的硫醚类化合物 |
4.3.3 类胡萝卜素衍生的硫醚类化合物 |
4.4 小结 |
第5章 原油硫化物组成与分布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原油微蒸馏 |
5.2.3 GC-SCD和 GC-MS分析 |
5.2.4 中间馏分油和渣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离 |
5.2.5 甲基化和FT-ICR MS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石脑油中的有机硫化物 |
5.3.2 中间馏分中的有机硫化物 |
5.3.3 渣油中的有机硫化物 |
5.3.4 硫化物含量与结构的整体分布 |
5.4 小结 |
第6章 不同原油有机硫化物地化分布特征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含硫组分的分离 |
6.2.3 GC-MS分析 |
6.2.4 甲基化和FT-ICR MS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塔里木原油 |
6.3.2 准噶尔稠油 |
6.3.3 渤海原油 |
6.3.4 硫醚类化合物的成因机理及地球化学意义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渤海原油硫醚甾烷类化合物质谱图 |
附录 B 伊拉克原油石脑油馏分硫化物定性定量分析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影响华中地区酸性泥炭沉积物中升藿烷低温异构化作用的环境因素研究》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
1.2 Task Arrangements |
1.3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Stage |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Features |
2.1.2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1.3 Selection and Study of Parallel Texts |
2.1.4 Theoretical Guidance: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2.2 Translating Stage |
2.2.1 Establishment of Glossary |
2.2.2 Flexible Choice of Translation Techniques |
2.3 Post-Translation Stage |
2.3.1 Self-revision |
2.3.2 Evaluation by Client |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
3.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
3.1.1 Lexical Difficulties |
3.1.2 Syntactic Difficulties |
3.1.2.1 Long Sentences |
3.1.2.2 Sentences with Noun-Structures |
3.1.2.3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3.2 Solutions to the Difficulties |
3.2.1 Solutions to the Lexical Difficulties |
3.2.1.1 Literal Tanslation |
3.2.1.2 Free Translation |
3.2.1.3 Zero Translation |
3.2.2 Solutions to Syntactic Difficulties |
3.2.2.1 Conversion |
3.2.2.2 Rearranging of Information Units |
3.2.2.3 Division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Reflections |
4.1 Experience Gained |
4.2 Tips for Improvement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Appendix |
(8)天然水体可溶有机质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分析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可溶性有机质简介 |
1.1.1 水体中可溶性有机质的来源 |
1.1.2 水体中DOM的组成 |
1.1.3 水体DOM分类 |
1.1.4 水体中DOM的环境意义 |
1.2 水体中可溶性有机物分析前处理方法概述 |
1.2.1 超滤 |
1.2.2 液液萃取 |
1.2.3 固相萃取 |
1.2.4 树脂吸附分离法 |
1.2.5 色谱分离法 |
1.2.6 反渗析与电渗析法 |
1.3 水体中可溶性有机质表征方法 |
1.3.1 波谱法 |
1.3.2 质谱法 |
1.4 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DOM分子组成分析 |
1.4.1 不同离子化方法 |
1.4.2 不同提取方法 |
1.4.3 FT-ICR MS标准方法开发 |
1.4.4 不同特征仪器参数 |
1.4.5 不同数据分析方法 |
1.5 DOM分子结构 |
1.5.1 串联质谱法 |
1.5.2 化学衍生法 |
1.6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海洋DOM分子组成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样品 |
2.2.2 样品准备 |
2.2.3 -ESI FT-ICR MS分析 |
2.3 DOM组分中的TOC分布 |
2.4 亚组分DOM的分子组成 |
2.5 方法适用性考察 |
2.6 .小结 |
第3章 不同水体DOM分子结构相似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与试剂 |
3.2.2 样品前处理 |
3.2.3 Orbitrap MS/MSMS分析 |
3.2.4 UPLC-Orbitrap MS/MSMS分析 |
3.3 不同水体DOM分子组成差异 |
3.3.1 不同水体DOM分子量差异 |
3.3.2 不同水体DOM位于单质量点的分子组成差异 |
3.3.3 不同水体DOM杂原子类型差异 |
3.4 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分析 |
3.4.1 不同水体DOM UPLC Orbitrap MS分析 |
3.4.2 不同水体DOM UPLC-Orbitrap MSMS分析 |
3.4.3 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单点放大图分析 |
3.4.4 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碎片离子范式图分析 |
3.4.5 不同水体DOM串联质谱碎片统计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质谱技术的DOM分子结构分析方法开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样品 |
4.2.2 利用UPLC-Orbitrap MS表征SRFA |
4.2.3 候选化合物筛选 |
4.3 实验方法 |
4.3.1 方法概述 |
4.3.2 利用Orbitrap MS/MS分析SRFA |
4.3.3 利用UPLC-Orbitrap MS/MSMS分析SRFA |
4.3.4 利用CFM-ID预测最佳候选化合物 |
4.4 小结 |
第5章 天然有机质分子结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样品 |
5.2.2 Orbitrap MSMS分析 |
5.2.3 UPLC-Orbitrap MSMS分析 |
5.2.4 候选化合物筛选 |
5.3 分子组成分析 |
5.4 系列单体化合物分子结构表征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分子表征与热演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能源现状 |
1.1.2 油页岩资源概述 |
1.1.3 油页岩开发利用方式 |
1.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页岩油分离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精馏法 |
1.2.2 结晶法 |
1.2.3 溶剂萃取法 |
1.2.4 柱层析法 |
1.3 页岩油组成结构研究现状 |
1.3.1 质谱法 |
1.3.2 核磁共振波谱 |
1.3.3 红外光谱 |
1.4 干馏温度对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样品的制备与基础特性分析 |
2.1 油页岩样品制备与燃料特性分析 |
2.1.1 油页岩样品选取及制备 |
2.1.2 油页岩含油率测定 |
2.1.3 油页岩燃料特性实验分析 |
2.2 页岩油样品制备与油品特性分析 |
2.2.1 不同地区页岩油样品的制备与基础特性分析 |
2.2.2 不同干馏终温桦甸页岩油制备与基础特性分析 |
2.2.3 不同干馏温度点下桦甸页岩油制备与基础特性分析 |
2.3 页岩油精细分离实验 |
2.3.1 页岩油馏程分离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1 引言 |
3.2.1 GC-MS分析方法 |
3.4.1 GC-TOF/MS分析方法 |
3.4.2 中性组分1组成成分分析 |
3.4.3 中性组分2组成成分分析 |
3.4.4 中性组分3组成成分分析 |
3.4.5 中性组分4组成成分分析 |
3.4.6 中性组分5组成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00℃馏分分子结构分析'>第4章 页岩油>300℃馏分分子结构分析 |
4.1 引言 |
300℃馏分的NMR分子结构表征'>4.2 页岩油>300℃馏分的NMR分子结构表征 |
4.2.1 NMR分析方法 |
300℃馏分的~1H NMR分子结构分析'>4.2.2 页岩油>300℃馏分的~1H NMR分子结构分析 |
300℃馏分的~(13)C NMR分子结构分析'>4.2.3 页岩油>300℃馏分的~(13)C NMR分子结构分析 |
300℃馏分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4.2.4 页岩油>300℃馏分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 |
300℃馏分的液体FT-IR官能团结构表征'>4.3 页岩油>300℃馏分的液体FT-IR官能团结构表征 |
4.3.1 FT-IR分析方法 |
4.3.2 脂肪类物质结构分析 |
4.3.3 芳香类物质结构分析 |
4.3.4 含氧官能团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干馏终温对桦甸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1 GC×GC-TOF/MS分析方法 |
300℃馏分的NMR分子结构表征'>5.3 页岩油>300℃馏分的NMR分子结构表征 |
5.3.1 NMR分析方法 |
300℃馏分的NMR分析结果'>5.3.2 页岩油>300℃馏分的NMR分析结果 |
300℃馏分分子结构的影响'>5.4 干馏终温对桦甸页岩油页岩油>300℃馏分分子结构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不同温度点下热解页岩油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正离子ESI FT-ICR MS |
6.2.2 负离子ESI FT-ICR MS |
6.2.3 数据处理方法 |
6.3 杂原子化合物的正离子ESI FT-ICR MS分析 |
6.3.1 正离子ESI电离模式下杂原子化合物数量 |
6.3.2 N_1O_x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
6.3.3 N_2O_x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
6.3.4 N_3O_x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
6.3.5 N_1S_1与O_1S_1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
6.4 杂原子化合物的负离子ESI FT-ICR MS分析 |
6.4.1 负离子ESI电离模式下杂原子化合物数量 |
6.4.2 中性氮化合物结构特征 |
6.4.3 含氧及含硫化合物结构特征 |
6.5 不同温度点下热解页岩油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演化规律 |
6.5.1 正离子ESI电离模式下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演化规律 |
6.5.2 负离子ESI电离模式下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演化规律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非常规油藏石油分子组成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非常规油气藏的定义和分类 |
1.1.1 非常规油气藏的定义 |
1.1.2 非常规油气藏的分类 |
1.2 非常规油藏石油分子组成研究现状 |
1.2.1 超深层油藏 |
1.2.2 超高温油藏 |
1.2.3 超高硫油藏 |
1.3 高分辨质谱分析石油分子组成研究进展 |
1.3.1 强极性化合物 |
1.3.2 弱极性化合物 |
1.4 文献小结及本论文研究任务 |
第2章 基于甲基化反应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石油硫化物分子组成的方法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与试剂 |
2.2.2 原油和烷基苯模型化合物的甲基化反应 |
2.2.3 Orbitrap MS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油甲基衍生化产物的正离子ESI Orbitrap MS分析 |
2.3.2 Ag-阳离子络合物的HCD MS/MS分析 |
2.3.3 烷基苯甲基衍生化产物的正离子ESI Orbitrap MS分析 |
2.3.4 Ag-加和离子生成路径解析 |
2.4 甲基衍生化反应分析石油中含硫化合物建议 |
2.5 小结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深层原油样品的收集以及分子组成分析 |
3.1 引言 |
3.2 地质背景 |
3.3 实验部分 |
3.3.1 样品与试剂 |
3.3.2 GC-SCD分析 |
3.3.3 GC-NCD分析 |
3.3.4 FT-ICR MS分析 |
3.3.5 Orbitrap MS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塔里木盆地不同区块原油的GC-SCD分析 |
3.4.2 塔里木盆地不同区块原油的GC-NCD分析 |
3.4.3 塔里木盆地不同区块原油的ESI FT-ICR MS分析 |
3.4.4 塔里木盆地不同区块原油的APPI Orbitrap MS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深层原油中硫醇的发现及来源解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与试剂 |
4.2.2 原油中硫醇的Michael加成衍生化反应 |
4.2.3 FT-ICR MS分析 |
4.2.4 GC×GC-TOF MS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凝析油和凝析气的整体性质 |
4.3.2 原油中硫醇类化合物分子组成表征 |
4.3.3 硫醇和金刚烷硫醇来源解析 |
4.3.4 杂原子硫醇来源解析 |
4.3.5 硫醇和TSR作用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渤海湾盆地高硫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及来源解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与试剂 |
5.2.2 原油甲基衍生化反应及弱极性硫化物的分离 |
5.2.3 GC-MS分析 |
5.2.4 FT-ICR MS分析 |
5.2.5 Orbitrap MS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原油饱和分及芳香分分析 |
5.3.2 高硫原油弱极性硫化物分子组成分析 |
5.3.3 高硫原油强极性硫化物分子组成分析 |
5.3.4 高硫原油含硫化合物来源解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共和盆地烃源岩中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来源解析 |
6.1 引言 |
6.2 地质背景 |
6.3 实验部分 |
6.3.1 样品与试剂 |
6.3.2 芳香分的Girard T衍生化反应 |
6.3.3 GC-MS分析 |
6.3.4 FT-ICR MS分析 |
6.3.5 Orbitrap MS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泥岩抽提物及其族组成 |
6.4.2 饱和分和芳香分分析 |
6.4.3 芳香分Girard T衍生化产物的正离子ESI FT-ICR MS分析 |
6.4.4 芳香分中酮类化合物的正离子APPI Orbitrap MS分析 |
6.4.5 共和盆地酮类化合物分布以及来源解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GC/MS/MS分析技术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D]. 周晨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D]. 林晓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3]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原油油源解析 ——基于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和分子比值与浓度定量分析[D]. 谷元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生物降解和热蚀变叠加作用对原油组成及生烃行为的影响[D]. 刘卫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5]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D]. 张景坤. 南京大学, 2020(10)
- [6]原油有机硫化物分子结构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D]. 吴建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7]《影响华中地区酸性泥炭沉积物中升藿烷低温异构化作用的环境因素研究》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杨惠.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8]天然水体可溶有机质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分析方法与应用[D]. 李利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分子表征与热演化特性研究[D]. 崔达. 东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非常规油藏石油分子组成及形成机理[D]. 王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