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鸽[1](2021)在《周恩来读书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读书观是指读书主体对读书目的、内容、方法、原则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飞跃的主要国家领导人之一,读书实践伴随着周恩来献身于中国革命、建设的奋斗一生。周恩来读书观有其丰厚的理论来源,是立足于自身独特的读书实践,形成的一整套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读书理念。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系统展开对周恩来读书观的整体性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探讨周恩来读书观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展望、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周恩来读书观理论来源。该部分主要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读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思想两大角度对其理论进行追根溯源。二者对周恩来读书观的影响既有先后侧重,也有相辅相成,是周恩来读书观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周恩来读书观的实践历程。周恩来读书史在其成长、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得到发展,是其读书观形成的重要实践来源。该部分以周恩来年谱为主要史料基础,以时间顺序对其读书实践进行详细梳理。第四部分为周恩来读书观的学理内涵。本部分将从三方面系统阐述周恩来读书观的丰富内容。其一为周恩来主张读书以积极目的为指引,其二为周恩来主张读书以有效方法为保障,其三为周恩来主张读书以科学原则为遵循。第五部分为周恩来读书观的当代价值。在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周恩来读书观对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和深入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王子栩[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情况,梳理学习制度建设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保障以及学习成效等具体内容,总结特点和经验,可以为今后党内学习制度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大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从制度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历程,拓宽了中国共产党学习史研究的视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的相关内涵和外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为研究对象,将其出台背景、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演进特点和时代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方法论层面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采取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探索性研究等研究方式,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揭示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并将其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以逻辑的形式呈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制度体系。学习制度建设的学习目的更加明晰、学习内容更加科学、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资源更有保障、学习成效更加显着。党员干部通过制度化的学习,提升了能力素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创了以全党大学习推动事业大发展的生动局面。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取得的辉煌成绩的同时,学习制度建设还有着提升空间,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保障等方面需要深入进行探索。学习制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便更紧密、更充分地体现新时代特点。
侯怀银,尚瑞茜[3](2020)在《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现实图景与中国特色》文中研究说明自哈钦斯提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以降,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学者立足中国国情,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旨归,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实践路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通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绘制出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成果的现实图景:年度发文呈现出倒"V"字状并体现出"政研结合"的典型特征;研究历程凸显出从理论初探到扎根实践再到全面深入的纵深特点;研究主体以高校与协会为主阵地,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多元研究热点逐步显现,但仍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心;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多元方法意识逐渐凸显。未来为了更好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研究,应在研究逻辑上,遵循本土逻辑,切合中国实践;在研究主体上,拓展研究团队,加强多元合作;在研究内容上,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研究,不断丰富边缘主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步深化思辨研究,同时提升多元方法运用意识。
王圣男[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2019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强调指出:“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担当者,大学生理论上是否清醒、政治上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党的千秋伟业、国家的繁荣强盛,民族发展的未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立的宗旨,就在于以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在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因此,作为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团功能,不仅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织依托,而且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综合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属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研究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上了解把握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基本现状,剖析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提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明晰相关概念,论文分析概括了“新时代”和“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内涵、特征,阐述了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必要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的轨迹和特点,探究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社团发展提供借鉴。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创建与探索,第二阶段是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不断规范与壮大。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山东省属高校为例,从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机构设置、发展规模、社团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透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现状,充分肯定了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并针对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机构设置比较健全、社团规模不断壮大、社团活动不断丰富、组织管理逐渐规范。但社团建设存在理论学习难度较大、社团吸引力有待增强,社团管理较松散、运作效能有待提高,社团成员流动较快、衔接传承有待完善,活动经费比较紧张、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最后,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路径探究上,在综合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实际出发,提出针对性的路径,主要从强化思想引领、完善保障措施和打造特色品牌三个维度出发,总结了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未来建设和发展的路径,为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建设和蓬勃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张方雪[5](2020)在《少年儿童学习力问题、归因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瞬息万变对教育改革和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持续提高学习力是保障个人实现全面个性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备素质。学习力是学习者通过掌握、使用和创造知识改变现存状态,获得自身充分发展的能力,有助于学习主体获得成功体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但直到21世纪,我国才开始了对学习力的研究与探讨,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领导者、企业员工、教师和大学生等群体,针对少年儿童学习力的研究相对匮乏。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学习力发展与提高的关键期。初中阶段的少年儿童,面对日益加深的课程知识和与日俱增的作业负担,自信心容易动摇、意志力比较薄弱。因此,研究这一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学习力培养与提升尤为重要。本研究从理论需要、时代发展、个体成长、研究现状四方面阐述了选题缘由,对国内外学习力、少年儿童学习力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少年儿童、学习、学习力、少年儿童学习力的核心概念,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意义,并总结了提升少年儿童学习力所需要把握的四条理念原则。在现状调查层面,研究选取河南省某市两所学校共598名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SPSS20.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少年儿童和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以期深入分析验证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部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相对偏低;少年儿童学习创造力水平普遍偏低;男性少年儿童学习毅力有待提高;有班干部经历的少年儿童学习力显着偏高;学习压力致使九年级少年儿童学习力过低;父母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少年儿童学习力;农村少年儿童学习力普遍比城市少年儿童低。基于此,研究从少年儿童自身学习品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四个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提升少年儿童学习力的对策思考,主要是:1.强化自觉学习意识,发挥自我教育效应;2.完善科学育人系统,发挥学校主导作用;3.重视父母言传身教,夯实家庭教育根基;4.加强政策监督引导,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陈虹琴[6](2020)在《小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学习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的总和。学生学习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心智模式的改进、学校经验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在目前实践当中,有关学生学习力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是较为欠缺的领域,现有的研究较多借鉴管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未依托教育研究特点和需要,形成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可操作性理论和实践方案,在教育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弱。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对学生学习力形成开展研究。首先,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界定出“学习力”的核心要义,得出“学习力”的构成要素,依据学习力的构成要素,转化为问卷调查维度,编制《学生学习力现状调查问卷》,调查了Z校2年级—6年级学生的学习力现状,共收集样本数据1213份,其中有效样本1130份。通过Spss21.0和SPSSAMOS22.0对113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合对Z校教师的访谈、课堂观察以及学生学习资料,教师课堂教学情境等实物资料,探索学生学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提出促进学生学习力形成的有效路径,丰富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归纳出学生学习力现状,发现Z校学生学习力在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发展较好。然而,在年级、性别、独生子女、班干部、父母亲学历、母亲职业类型、辅导班报名情况这七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较显着。研究者依据问卷结果并辅之以对Z校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资料,发现影响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自身、家庭、教师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并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学习力双螺旋结构理论,建构了小学生学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学习力的形成与学生个体背景变量具有显着影响;学习力的形成与学生的自主发展具有显着影响;学习力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关系显着;学习力的形成与教师核心作用的发挥紧密联系;学习力的形成与精简的活动组织具有潜在关系。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学生、家庭、教师、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要关注学生个体背景变量,以确保学习力的全面均衡发展;把握学习力形成的学段差异,以实现学习力形成的精准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控性等素养,以把握学习力形成的具体性;改善家庭育人功能,以增强学习力形成的保障性;增进相关主体间的协同性,以改善学习力形成的合作效能;优化学校活动组织,以加强学习力形成的关联性。
仰永丽[7](2020)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高校扩招也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一趋势下研究生的贬值、水平低、就业难等问题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这些问题的存在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个人、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共同导致了这些问题。由此使得体育院校研究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这也导致了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不足。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学习动力问题更加凸显。本研究选取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基本路线为“初步调研、文献阅读、确定选题、访谈提纲、问卷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结论和建议”,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学习型社会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对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学习动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开发策略。本研究通过对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作出结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显现不足。其一,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学习动力存在时间上的波动变化;其二,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需要层次较低;其三,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在年级、学位类别以及毕业打算三个层面存在显着差异;其四,内部动力是影响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最后,体育院校研究生终身学习意识欠缺。据此,提出了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即以个体的学习追求个体的发展、以组织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动力、培养研究生终身学习意识和研究生管理方式。对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学习和体育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崔有波[8](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王瑶[9](2019)在《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深感落后就要挨打之道理,负有时代精神的先进知识分子们纷纷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理念,以图国家振兴与富强。因此,在民国时期,留美学习归来,并对近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先进知识分子们,称其为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缘由,对其进行探索分析,可以总结出群体成长的四个阶段,呈现群体的成长路径,并从社会出身视角、教育背景视角、留学经历视角、职业生涯视角概括、分析了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的构成,得出了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为群体学习观的形成奠定了社会结构基础,使他们的学习观有了共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得出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所形成的以救亡图存的学习目的论、全民参与的学习主体论、中西合璧的学习客体论、科学民主的学习方法论、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论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学习观体系。并以蒋梦麟作为个案,进一步探索了民国留美教育家们对学习价值与意义、学习方法与手段、学习心理与态度、学习环境与条件的看法,分析、挖掘了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的学习观的具体内容,概括了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以救国性、向学性、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等为核心的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体系的显着特点,探讨了对我国近代青年读书学习观的形成、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知识分子传统观念的转变,以及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同时也为我们当今青年学习观的建构,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为我们当前教育强国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最后,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将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我国近代的学习思想史研究体系。
张天明[10](2016)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教学思想是中国教学论的文化根基。对这一文化根基的研究,是基于文化传承进行的与时俱进的诠释和探索,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基础研究。而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是指从学术史角度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进行的梳理与审视,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是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百年中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只是进行了较为零星地探讨。为此,有必要从学术史视角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百年研究的变化沉浮展开系统梳理,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未来研究和现代转换提供基础与参考。百年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经历了三大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2-1949年的“沉寂与兴起”时期。该时期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在“全盘西化”、“文化本位”、残酷战争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沉寂、兴起、微弱延续三个阶段。该时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一是专题研究初步兴起。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阐释了“闻道”和“育人”,但较为零散;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学法研究初步显现;有关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机、考试等其他思想研究有所涉及,但论述不多。二是比较类研究处于“表层对比”层次。虽出现了许多比较类的研究,但主要是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思想本身的对比。三是研究视角上史观多样。研究开始运用了实证史观、进化史观、实用史观、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不过,史观之外的其他视角非常缺乏。虽然该时期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如下问题不得不让人思考: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而极少进入教学论的学科视域;研究多为解读性研究,缺乏真正的实践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难以融合样态。第二个时期为1949-1976年的“缓行与异变”时期。该时期的研究在“全盘苏化”、“中国化”、“革命化”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冷落、缓行、异变三个阶段。整个研究时期,相关论着不多,进展缓慢。该时期出现了学而不厌、启发教学、师生关系、闻道与行道、教学活动史等方面的研究专文,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初步独立。但是,该时期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比较类研究集中于儒家教学思想与法家教学思想之间的对比。经过对这段时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该时期的研究在发展态势上处于踟蹰状态,研究总体“下沉”,但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前行;研究性质逐步走向了异变,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研究主体的整体学术心态呈现出鲜明的“纠结”特征。第三个时期为1977-2014年的“恢复与发展”时期。该时期研究在“拨乱反正”、“国学热”、“本土化”等因素影响下逐步从恢复走向发展,进而达到相对兴盛。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研究总体上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出版了多部传统教学思想的相关学术着作;二是专题研究“百花齐放”。传统教学目的研究兼有整体与细微,开始延伸到“自然”层面;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其本质观也渐受重视;传统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总体概述和纵向梳理,阴阳学教学内容受到重视;传统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研究全面繁荣,古代读书法备受关注;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了禅宗教学艺术的专门研究;教学主体研究上,教师研究集中于社会地位和德能素质,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和视角有所拓展。此外,其他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三是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到文化内层。该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看上去非常繁荣,但这种“繁荣”却令人担忧:其研究论着数量的飙升只是相对于以往研究绝对性的数字增长,这些论着在研究内容上内含大量重复,其所谓内容之丰富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且其研究话语的表达西方化,缺少中国自身话语的运用。纵观百年,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百年里,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主题未能拓展细化;研究地位边缘化,传统教学思想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材料与外延材料忽缺;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对传统教学思想做到客观审视;研究话语他者化和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鉴于此,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未来研究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挖掘原始典籍之教学本意,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加强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维运用,强调中外教学思想的融合创生。
二、论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周恩来读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目的与意义 |
2.国内外研究概况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4.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周恩来读书观形成之理论渊源 |
1.1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书思想精华 |
1.1.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读书目的之变迁 |
1.1.2 中国古代文人志士读书态度之传承 |
1.1.3 中国传统文化读书方法之相得益彰 |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读书理论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目的 |
1.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态度 |
1.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读书方法 |
第二章 周恩来读书观形成之实践历程 |
2.1 求学生涯中的读书实践 |
2.1.1 一九零二年至一九一零年在传统私塾初步学习传统文化 |
2.1.2 一九一零年至一九一七年在新式学堂初步接触西学思想 |
2.1.3 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四年在国外求学深入研究西方思潮 |
2.2 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读书 |
2.2.1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九年间的读书实践 |
2.2.2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六年间的读书实践 |
2.2.3 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间的读书实践 |
第三章 周恩来读书观之学理内涵 |
3.1 周恩来主张读书以积极目的为指引 |
3.1.1 以读书求知提升自身能力 |
3.1.2 以读书求知推动实践创新 |
3.1.3 以读书求知助力民族振兴 |
3.2 周恩来主张读书以有效方法为保障 |
3.2.1 横向对比研读法 |
3.2.2 相互交流读书法 |
3.2.3 前后对照读书法 |
3.2.4 精专读书法 |
3.3 周恩来强调读书以科学原则为遵循 |
3.3.1 坚持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3.3.2 坚持读以致用的读书原则 |
3.3.3 坚持博专互取的读书原则 |
3.3.4 坚持终生读书的原则 |
3.3.5 兼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原则 |
第四章 周恩来读书观之当代价值 |
4.1 周恩来读书观对推进新时代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启示 |
4.1.1 为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
4.1.2 为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指明实践路径 |
4.2 周恩来读书观对推进新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
4.2.1 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指引核心价值理念 |
4.2.2 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行动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 |
(二) 研究方式 |
(三) 具体方法与技术 |
四、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学习制度的理论与历史探讨 |
一、学习制度的内涵 |
(一) 学习制度的一般内涵 |
(二) 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的内涵 |
二、学习制度的重要性 |
(一) 正视过去不足 |
(二) 解决现实问题 |
(三) 谋划未来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学习及学习制度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 |
(二) 列宁、斯大林论学习制度 |
(三) 毛泽东论学习制度 |
四、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历程梳理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学习制度建设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学习制度建设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概述 |
一、学习制度出台背景 |
(一)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三)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四)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二、学习制度建设分期 |
(一) 学习制度建设初步探索期 |
(二) 学习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期 |
(三) 学习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期 |
(四) 学习制度建设快速发展期 |
三、学习制度建设指导思想 |
(一) 改革开放初期指导思想 |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指导思想 |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指导思想 |
(四) 新时代指导思想 |
四、学习制度建设主客体分析 |
(一) 学习制度建设主体分析 |
(二) 学习制度建设客体分析 |
五、学习制度基本分类 |
(一) 综合类学习制度 |
(二) 制度化建设类学习制度 |
(三) 思想、着作、人物类学习制度 |
(四) 集中性教育类学习制度 |
(五)阵地建设类学习制度 |
(六) 学历及专业教育类学习制度 |
(七) 经费及其他类学习制度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具体分析 |
一、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指明了学习目的 |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学习目的 |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学习目的 |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学习目的 |
(四) 新时代的学习目的 |
二、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明确了学习内容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
(三)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
(四)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方面知识 |
(五) 工作方法等知识 |
三、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规定了学习形式 |
(一)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
(二) 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学习 |
(三) 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
(四) 集中性学习教育 |
(五) 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提供了学习保障 |
(一) 学习时间的保障 |
(二) 学习场所的保障 |
(三) 学习经费的保障 |
五、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带来的学习成效 |
(一) 学习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
(二) 党员干部能力得到提升 |
(三) 各项事业发展取得进步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特点 |
一、学习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
(一) 学习制度建设的系统性 |
(二) 学习制度建设的层次性 |
(三) 学习制度建设系统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结合 |
二、学习制度建设在学习目的上坚持学以致用 |
(一) 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基础 |
(二)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
(三) 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 |
三、学习制度建设在学习内容上注重继承创新 |
(一) 学习内容的延续与创新 |
(二) 学习内容要重点突出 |
(三) 学习内容要与时俱进 |
四、学习制度建设在学习形式上丰富多样 |
(一) 学习形式与内容相匹配 |
(二) 在线学习的兴起 |
(三) 学习形式的不断创新 |
五、学习制度建设在学习保障上日益完善 |
(一) 学习保障的制度化要求 |
(二) 学习保障的丰富和完善 |
(三) 学习保障的完善是学习制度成熟的表现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经验 |
一、始终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学习制度建设的立足点 |
(一)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学习 |
(二) 学习离不开制度保障 |
(三) 学习制度建设要坚持正确方向 |
二、在学习制度建设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 |
(一)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
(二)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顶层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
(三) 发挥学习制度建设顶层设计以上率下的作用 |
三、在学习制度建设过程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
(一) 学习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
(二) 学习制度落实存在的问题 |
(三) 以“钉钉子”精神破解学习制度落实的难题 |
四、在学习制度建设过程中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
(一) 学习制度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关系 |
(二) 学习制度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
(三) 统筹推进学习制度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做法 |
五、在学习制度建设过程中与时俱进加以创新 |
(一) 坚持理论创新 |
(二) 坚持实践创新 |
(三)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统一 |
六、以全党大学习推动事业大发展 |
(一) 强化学习制度意识 |
(二) 维护学习制度权威 |
(三) 学习制度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现实图景与中国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1. 研究工具 |
2. 数据来源 |
3. 研究思路 |
二、学习型社会研究在中国的回顾 |
1. 年度发文:呈现倒“V”字状与“政研结合”态势 |
2. 研究历程:理论探索—扎根实践—全面深入研讨 |
3. 研究主体:以高校与协会为主阵地,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
4. 研究热点:多元研究热点显现,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心 |
5. 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多元方法意识凸显 |
三、学习型社会研究在中国的展望 |
1. 研究逻辑:遵循本土逻辑,切合中国实践 |
2. 研究主体:拓展研究团队,加强多元合作 |
3. 研究内容: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研究,不断丰富边缘主题研究 |
4. 研究方法:深化思辨研究,提升多元方法使用意识 |
(4)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相关概述 |
(一)新时代 |
1.新时代的定位 |
2.新时代的特征 |
(二)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 |
1.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含义 |
2.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特征 |
3.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必要性 |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历史借鉴 |
(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创建与发展 |
1.大力支持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创建 |
2.为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
3.积极发挥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重要作用 |
(二)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不断规范与壮大 |
1.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组织建设 |
2.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建设 |
三、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现状分析——以山东省属高校为例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1.问卷调查的目的 |
2.问卷调查的对象 |
3.调查问卷的内容 |
4.调查问卷的回收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成就 |
1.机构设置比较健全 |
2.社团队伍不断壮大 |
3.社团活动不断丰富 |
4.社团指导和管理逐渐完善 |
(三)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
1.理论学习难度较大,活动吸引力有待增强 |
2.社团管理相对松散,运作效能有待提高 |
3.社团成员流动较快,衔接传承有待完善 |
4.活动经费比较紧张,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
四、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路径 |
(一)强化思想引领 |
1.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
(二)完善保障措施 |
1.依托党团组织建设社团 |
2.打造专业教师指导队伍 |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
4.建立完善有效的协作机制 |
5.提供必要的经费扶持 |
(三)打造特色品牌 |
1.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课程化社团 |
2.创新宣传方式,打造品牌社团 |
3.丰富活动形式,拓展学习渠道 |
4.更新活动载体,建设网络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少年儿童学习力问题、归因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践行终身学习理念需要少年儿童提升学习力 |
2.提升少年儿童学习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
3.学习力是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 |
4.少年儿童学习力相关研究薄弱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二、少年儿童学习力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少年儿童 |
2.学习 |
3.学习力 |
4.少年儿童学习力 |
(二)提升少年儿童学习力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3.成败归因理论 |
(三)提升少年儿童学习力的原则分析 |
1.指导性与主体性结合 |
2.针对性与系统性并举 |
3.理论性与实践性交融 |
4.社会与家校教育协作 |
三、少年儿童学习力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和对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二)调查的实施 |
1.调查内容 |
2.样本背景 |
3.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少年儿童整体学习力情况分析 |
2.少年儿童不同群体间学习力差异性分析 |
四、少年儿童学习力问题呈现及归因分析 |
(一)少年儿童学习力问题呈现 |
1.部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相对偏低 |
2.少年儿童学习创造力水平普遍偏低 |
3.男性少年儿童学习毅力有待提高 |
4.有班干部经历的少年儿童学习力显着偏高 |
5.学习压力致使九年级少年儿童学习力过低 |
6.父母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少年儿童学习力 |
7.农村少年儿童学习力普遍比城市少年儿童低 |
(二)少年儿童学习力问题归因分析 |
1.少年儿童自身学习品质的欠缺 |
2.学校教育对学习力培养的轻视 |
3.家庭教育对学习力培养的疏漏 |
4.社会教育对学习力培养的忽视 |
五、提升少年儿童学习力的对策思考 |
(一)强化自觉学习意识,发挥自我教育效应 |
1.强化学习认知,不断激发学习动力 |
2.改进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
3.加强自我管理,持续培养学习毅力 |
4.勇于反思质疑,形成学习创新素质 |
(二)完善科学育人系统,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
1.正确认识学习力,增强学习力培养意识 |
2.科学制定方案,系统培养少年儿童学习力 |
3.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学习力 |
4.借助少年儿童组织培养少年儿童学习力 |
(三)重视父母言传身教,夯实家庭教育根基 |
1.树立科学教育观念,重视学习力培养 |
2.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3.采取正确教养方式,优化家庭教育氛围 |
(四)加强政策监督引导,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
1.加强网络传媒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教育氛围 |
2.加大校园周边治理力度,创造和谐校园生活环境 |
3.发挥文化场所教育功能,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小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学习力的发展是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现实要求 |
2.学习力的发展有助于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 |
3.学习力的发展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学习 |
2.学习力 |
(二)学习力的内涵 |
1.学习力内涵的能量观 |
2.学习力内涵的品性观 |
3.学习力内涵的素质观 |
4.学习力内涵的能力观 |
5.学习力内涵的发展观 |
6.学习力内涵的综合系统观 |
(三)学习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1.“三要素说”和“综合体说” |
2.“四要素说”和“七要素说” |
(四)提升学习力策略的研究 |
(五)学习力评估方法研究 |
1.“蜘蛛图”动态评估方法 |
2.学习力提升的评估方法 |
(六)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反思和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学习力双螺旋结构理论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问卷法 |
2.访谈法 |
3.课堂观察法 |
4.实物分析法 |
(三)研究工具 |
1.学习力访谈提纲 |
2.学习力调查问卷 |
五、Z校学习力现状 |
(一)样本选取 |
1.调查样本主要特征 |
2.调查样本课外班报名情况 |
3.调查样本父母学历特征 |
4.调查样本父母职业类型特征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学习力总体描述 |
2.学习力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性分析 |
六、学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生自身对学习力形成的影响 |
1.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学习动力的影响 |
2.自控性与坚持性对学习毅力的影响 |
3.自我反思和学习策略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
4.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对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5.优质案例——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创造力的激活 |
(二)家庭对学习力形成的影响 |
1.家庭教育环境对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
2.家庭教育理念对学习能力与学习毅力的影响 |
3.家庭教育行为对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
4.家庭教育态度对学习能力与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5.优质案例——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
(三)教师对学习力形成的影响 |
1.教师的鼓励与帮助对学习动力与学习毅力的影响 |
2.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对学习动力与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3.教师的学生观对学习能力与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4.教师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
5.优质案例——教师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
(四)其他因素对学习力形成的影响 |
1.同伴对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
2.学校活动组织对学习毅力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
3.社会对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4.优质案例——学校军训活动对学生学习毅力的锻炼 |
(五)学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
1.学习力形成影响因素模型的核心 |
2.学习力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3.小结 |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学习力的形成与学生个体背景变量具有显着关系 |
2.学习力在学段上呈先慢后快的发展趋势 |
3.学习力的形成与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具有内在关联 |
4.学习力的形成与家庭教育能力高低具有密切关系 |
5.学习力的形成与教师核心作用的发挥具有紧密联系 |
6.学习力的形成与学校活动组织具有潜在关联 |
(二)研究建议 |
1.关注学生个体背景变量,以确保学习力的全面均衡发展 |
2.把握学习力形成的学段差异,以实现学习力形成的精准培养 |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控性等素养,以把握学习力形成的具体性 |
4.改善家庭育人功能,以增强学习力形成的保障性 |
5.增进相关主体间的协同性,以改善学习力形成的合作效能 |
6.优化学校活动组织,以加强学习力形成的关联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学习力形成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习力形成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习力形成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习力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体育院校研究生相关研究 |
2.学习动力相关研究 |
(四)研究设计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5.研究工具的设计与实施 |
(五)研究假设与创新点 |
1.研究假设 |
2.研究的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 |
(一)相关概念 |
1.学习型社会 |
2.体育院校研究生及其特征 |
3.学习和学习动力 |
(二)理论支撑 |
1.学习型社会理论 |
2.需求层次理论 |
3.期望理论 |
三、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分析 |
(一)体育院校研究生对自我学习的认知情况 |
1.我为什么成为“我”:攻读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动机 |
2.我要做什么成为“我”:基于对学术和技能投入的分析 |
3.现在是怎样的“我”:体育院校研究生自我评价 |
(二)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1.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性别差异分析 |
2.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年级差异分析 |
3.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4.不同读研途径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5.不同毕业打算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三)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总体情况 |
四、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与成因 |
(一)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 |
1.终身学习理念下:“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
2.组织学习理念下: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不够 |
(二)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成因 |
1.体育院校研究生自我驱动力不足 |
2.外部合力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现象 |
五、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 |
1.以个体的学习追求个体发展 |
2.以组织学习的方式激励学习动力 |
3.培养研究生终身学习意识 |
4.改善体育院校研究生管理方式 |
六、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1.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存在时间上的波动变化 |
2.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需要层次较低 |
3.研究生学习动力在年级、学位类别与毕业打算方面存在差异 |
4.内部动力是影响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 |
5.体育院校研究生终身学习意识欠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 关于民国时期学习观的研究 |
2. 关于中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的研究 |
3. 关于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研究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五) 概念界定 |
1. 留美教育家群体 |
2. 学习 |
3. 学习观 |
一、民国留美教育家的成长及群体构成 |
(一) 民国留美教育家的成长路径 |
1. 踏出国门,游学美国 |
2. 学成归来,投身教育 |
3. 志趣相投,形成群体 |
4. 潜心学习,推动变革 |
(二) 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构成及特征 |
1. 社会出身视角 |
2. 教育背景视角 |
3. 留学经历视角 |
4. 职业生涯视角 |
二、民国留美教育家学习观群像展现 |
(一) 救亡图存的学习目的论 |
(二) 全民参与的学习主体论 |
(三) 中西合璧的学习内容论 |
(四) 科学民主的学习方法论 |
(五) 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论 |
三、个案呈现:蒋梦麟学习观论析 |
(一) 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
(二) 学习的方法与手段 |
(三) 学习的心理与态度 |
(四) 学习的环境与条件 |
四、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总体评价 |
(一) 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特点分析 |
1. 救国性:胸怀教育救国理想 |
2. 向学性:追求潜心治学生活 |
3. 实用性:坚持求真务实态度 |
4. 民主性:本着全民参与宗旨 |
5. 科学性:秉持科学求学原则 |
(二) 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历史影响 |
1. 引领青年形成正确的读书学习观,推动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
2. 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转变了知识阶层的传统观念 |
3. 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风气,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 |
(三) 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现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一)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 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 |
(三) 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 |
(四) 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 |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发展概况 |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内容梳理 |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沉寂与兴起:1912-1949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沉寂--兴起--微弱延续 |
(一) 清朝晚期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
(二) 1912-1927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沉寂 |
(三) 1928-1942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起 |
(四) 1943-1949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微弱延续 |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专题研究初兴·表层对比·史观多样 |
(一) 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零散性地阐释“闻道”和“育人” |
(二) 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与学法研究初步显现 |
(三) “边缘化”教学专题研究:简要探讨中潜含着较大发展空间 |
(四) 比较类研究: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的“表层对比” |
(五) 研究视角:史观解读的多样与其他视角的缺乏 |
三、研究初步兴起之反思 |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 |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 |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大多为解读性研究 |
(四) 传统教学思想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难以融合 |
第三章 缓行与异变:1949-1976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 |
(一) 1949-195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冷落 |
(二) 1956-196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缓行 |
(三) 1966-197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异变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专题研究细化·首着问世·儒法比较 |
(一) “元素性”研究状况:从“整体观照”走向“专题细化” |
(二) 研究初步独立的标志: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 |
(三) 研究异变集中表现: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 |
(四) 比较类研究之转向:儒与法教学思想比较“研究”最受关注 |
三、研究缓行异变之省思 |
(一) 研究发展之基本态势:踟蹰 |
(二) 研究性质之变化状况:异变 |
(三) 研究主体之学术心态:纠结 |
第四章 恢复与发展:1977-2014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恢复--发展--兴盛 |
(一) 1977-1983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恢复 |
(二) 1984-199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发展 |
(三) 1997-2014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盛 |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独立化·百花齐放·文化内层 |
(一) 研究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多部研究着作诞生 |
(二) 教学目的研究兼顾整体与细微,延伸到“自然”层面 |
(三) 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教学本质观引起注意 |
(四) 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纵向梳理和阴阳学研究 |
(五) 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全面繁荣,读书法备受关注 |
(六) 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禅宗教学艺术专门研究 |
(七) 教学主体关系研究视角拓展,教师地位和德能颇受重视 |
(八) 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文化内层 |
三、研究兴盛繁荣之忧思 |
(一) 总体繁荣景象之简要描绘 |
(二) 数量飙升之思:绝对与相对 |
(三) 内容丰富之思:真实与虚假 |
(四) 研究话语之思:西方与中国 |
第五章 特点与趋势: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总体论析 |
一、纵向观照: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嬗变的主要特点 |
(一) 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 |
(二) 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 |
(三) 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 |
(四) 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 |
(五) 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 |
二、横向反思: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重复性研究普遍,许多主题未能深入细化 |
(二) 研究地位边缘化,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 |
(三) 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和外延材料忽缺 |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客观审视 |
(五) 研究话语他者化与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 |
三、未来展望: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 |
(一) 清思待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 |
(二) 返璞归真------努力挖掘材料的教学本意 |
(三) 话语重构------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 |
(四) 立体透视------加强视角方法的多维运用 |
(五) 融合创生------强调中外思想的有机结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论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恩来读书观研究[D]. 李鸽. 山西大学, 2021(1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研究[D]. 王子栩. 扬州大学, 2021(09)
- [3]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现实图景与中国特色[J]. 侯怀银,尚瑞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06)
- [4]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研究[D]. 王圣男.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少年儿童学习力问题、归因及提升策略研究[D]. 张方雪. 河南大学, 2020(02)
- [6]小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个案研究[D]. 陈虹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 仰永丽.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9]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D]. 王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D]. 张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