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普通摄像在比赛现场测量羽毛球运动参数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班沛[1](2019)在《普通高校羽毛球专选学生原地杀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羽毛球比赛中,杀球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杀球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正手杀球、劈杀、点杀等技术动作,我要研究分析的技术动作是原地杀球动作,对于普通高校羽毛球专选运动员来说,通过对原地杀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能有效避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能够使专选运动员针对性弥补其自身技术的不足之处,使他们在今后的训练中取长补短。进而对羽毛球训练理论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三名牡丹江师范学院羽毛球专选运动员进行原地杀球实验,每人进行三次拍摄,取最标准的一次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原地杀球技术的完整性较好,但是在引拍速度、转体速度和专项力量上有待提高,在羽毛球运动中,专项力量、核心力量的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是至关重要,他们通过这些力量训练可以使杀球更具威胁性,为本方选手创造有利进攻机会。所以得出建议,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重大肌肉群的训练也要提高小肌肉群的训练,这样才能使技术更加准确细化。最后的随挥动作是必不可少的,其可以防止力的骤停对人各关节造成的损伤。
孔雯雯[2](2019)在《高校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心理训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般在人体的正常活动中,心理活动很容易对人的一些行为造成影响,尤其在竞技场或者体育比赛中,心理活动对人体一些活动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这种心理一般直接决定在比赛场中的胜负。在高校羽毛球运动员中,心理状态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裁判员的判定结果,现场观众的影响,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太看重比赛成绩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
王月芳[3](2018)在《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选班学生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测试法对羽毛球后场头顶杀球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并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对学生在击球前的移动取位、击球前的引拍和挥拍击球三个阶段进行测试,对所测的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发现羽毛球后场头顶区杀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及原理,为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技术指导作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改进和学习技术动作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采用测试法对广州体育学院9名羽毛球专修班的学生,在后场头顶杀球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以及运动学分析。本研究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羽毛球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过程进行测试,拍摄对象为广州体育学院9名羽毛球专选班学生(男生均为右手持拍)。依据周宵[1]的研究结果:移动取位阶段将肩角度控制在60°到80°这样有利于在引拍阶段增加引拍距离,从而增加挥拍的速度。所以根据运动员的运动等级以及实验前所测9名学生在移动取位阶段的肩关节角度将9名学生分为三组,A组肩关节角度:70°——80°、二级运动员,B组肩关节角度:60°——70o,C组肩关节角度:60°以下,每组各三名学生。在拍摄时,每个学生拍摄十次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通过羽毛球专选班老师的评价,选取他们一致认为效果和动作最好的一次作为研究分析的动作录像,对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1.在后场头顶杀球移动取位阶段的肩关节角度都是呈增大的趋势,其中A组(肩关节角度73.66±2.15)(肘关节角度53.15±1.87)比B组(肩关节角度68.86±1.25)(肘关节角度57.29±3.30)、C组(肩关节角度56.91±0.62)(肘关节角度66.80±7.78)、肩关节角度大,肘关节角度小,前臂离身体近,挥臂时间短;移动时间短,移动距离长,移动速度快,为引拍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而B组、C组的肩关节角度小,肘关节角度大,挥臂的时间长,移动的时间长,距离短,移动速度慢,为引拍阶段的准备做的不充分。2.在后场头顶杀球引拍阶段,通过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A组(右踝角度116.88±4.90)(右膝角度137.59±8.36)比B组(右踝角度104.64±1.11)(右膝角度116.15±2.48)、C组(右踝角度93.82±3.77)(右膝角度127.63±1.97)踝关节角度大,膝关节角度大。踝关节角度大说明A组学生蹬伸充分,膝关节角度大说明A组学生蹬地时间短,为挥拍击球阶段做好准备;而B组、C组踝关节角度小,蹬伸不充分、膝关节角度小,说明蓄力蹬地的时间太长,时间太长会影响击球点的选择。3.在后场头顶杀球挥拍阶段,通过对三组学生挥拍击球动作的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得出:三组学生的击球过程都符合“鞭打原理”,但是三组学生之间还是有差异的,A组(28.73±5.56)挥拍速度大,击球时刻肩关节角度小(72.75±2.74)、击球点靠前,腕关节角度小(85.06±2.43)、击球时压腕明显;而B组(18.24±2.95)、C组(13.05±0.29)的挥拍速度慢,击球时刻B组(83.66±9.79)、C组(98.65±0.79)肩关节角度大,击球点靠后,B组(92.56±1.08)、C组(98.81±1.12)腕关节角度大,压腕不明显,杀球的质量较差。研究结论:1.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越好,在移动取位阶段呈现出肩关节角度大,肘关节角度小,前臂离身体近,挥臂时间短的运动学特征。2.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越好,在引拍阶段呈现出肩关节角度增大,肘关节上抬,拍头向下,髋关节角度大,右膝关节比左膝关节角度小的运动学特征。3.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越好,在挥拍击球阶段呈现出肩关节角度减小,击球点靠前,腕关节角度小,压腕明显,挥拍速度大,遵循鞭打原理的运动学特征。
苏岚[4](2018)在《对羽毛球男子运动员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运动学及肌电特征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针对不同水平羽毛球男子运动员展开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的运动学和肌电特征分析,期望能够得到健将级别运动员和二级级别运动员的运动特征以及二级运动员所存在的欠缺,对二级运动员以及其他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价值。研究方法:采用APAS三维影像解析系统与MEGAWIN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测试,从运动学和表面肌电活动两个方面同步测试,采集运动员的影像资料以及运动过程中各肌群的肌力及肌电参数,分析羽毛球男子运动员完成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肌电学特征及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1)健将组运动员在引拍阶段左侧膝关节角度为139.3°,在挥拍阶段球拍位移1.19m,球拍运动速度0.06s,在击球阶段躯干扭转角度为52.3°,说明能够储存更多的弹性势能,更有利于击球。(2)健将组各阶段肌肉贡献率:引拍阶段肱二头肌贡献率为56%,挥拍击球阶段指伸肌贡献率为31%,随挥阶段肱二头肌贡献率为74%。(3)二级组运动员在引拍阶段右侧下肢髋关节角度106.8°,膝关节角度96.8°,踝关节角度110.8°,在挥拍击球阶段肘关节角度为139.3°。(4)二级组各阶段肌肉贡献率:引拍阶段三角肌中束贡献率为28%,挥拍击球阶段三角肌中束贡献率为43%,随挥阶段三角肌中束贡献率为38%。研究结论:(1)健将组运动员在引拍阶段左侧膝关节角度蹬地发力更充分,在挥拍阶段球拍位移大,球拍的运动时间少,在击球阶段躯干扭转角度稍大,能够储存更多的弹性势能,更有利于击球。(2)健将组各阶段肌肉贡献率:引拍阶段肱二头肌贡献率最大,挥拍击球阶段指伸肌贡献率最大,随挥阶段肱二头肌贡献率最大,可以看出健将组运动员各阶段技术动作更为流畅,击球前肢体较为放松,击球阶段动作流畅,结束随挥阶段也较为放松。(3)二级组运动员引拍阶段右侧下肢跨步幅度过大,影响重心稳定。在挥拍击球阶段肘关节伸展不充分,影响击球点位置及能量传递效果。(4)二级组各阶段肌肉贡献率:引拍阶段三角肌中束贡献率最大,挥拍击球阶段三角肌中束贡献率最大,随挥阶段三角肌中束贡献率最大,可以看出二级组运动员在整个技术动作过程中,肩关节均存在严重的紧张现象,不利于流畅击球动作及回位准备动作。
霍志瑜[5](2018)在《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女单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失利,女单项目受到空前的挑战,国外运动员打法更加积极主动,竞争更加激烈。本文通过对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女单选手比赛中技术运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于提高我国女单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丰富她们的技战术体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2016-2017年7名优秀女单运动员21场比赛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7名运动员从拍数、技术、得失分以及击球位置与击球落点双因素分析,并总结出女单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女单运动员在比赛中每一分的争夺中击球拍数主要是在2-10拍,得分率和失分率最多的拍数段都是5-10拍。(2)发球主要是正手网前球和正手高远球,接网前球主要是采用推球、搓放球技术,接后场球更多的是高球下压。第三拍大多处于被动和过渡状态,使用挡网、搓放技术较多。(3)各区域击球技术的使用:挑球是前场击球技术中使用最多的,其次是搓放球、推球;中场技术中使用主要以挡网技术为主,其次是平抽技术;后场技术使用最多的是高球,其次是高球下压。(4)技术的得失分分析表明:前场技术中得分率最高的是推球,失分率最高的是搓放;中场技术中得分率最高的是中场下压,挡网是失分率最高的;后场技术中得分率和失分率最高的都是高球下压;运动员的非受迫失误是主要的失分源。(5)击球落点与击球位置双因素交叉分析表明:击球落点主要集中在网前,在击球路线上变化多样。(6)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控网突击,封锁两侧为主,打法更加积极主动,技术全面,战术多样化发展。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训练要加强前10拍的训练,提高技术的稳定性。(2)发球要注意稳定性及变换性,接网前球要积极主动抢攻,为第三拍取得进攻的机会。(3)前场积极抢高点推扑和搓放,中场实现攻防转换,后场加强动作一致性。(4)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减少非受迫失误。(5)提高对击球落点的控制,灵活改变击球路线。
王鑫[6](2017)在《我院二级羽毛球女子运动员正、反手发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文中认为发球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羽毛球技术不仅成为比赛及战术演变的第一步,同时发球是羽毛球所有技、战术方面完全不受对手影响可以任其发挥的一项特别的技术。在羽毛球比赛过程中,发球技术动作主要分为正手发球技术和反手发球技术两种,按照区域划分主要分为发网前短球技术和后场高远球技术。选择合理的发球方式,能够实现发球的最大化利益。研究目的:分析和总结正、反手发球技术的动作特点,从而以运动学的角度诠释“发前场短球用反手,发后场高远球用正手”这一理论的合理性以及科学依据。促使运动员在学会使用技术的同时掌握该项技术合理运用的主要依据,从而充分发挥发球技术的价值。研究方法:基于前人对羽毛球发球技术的相关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测试沈阳体育学院6名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正、反手发球技术的运动学相关参数,选取每人3次击球所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反手发球技术的各个周期以及整体时间较正手发球技术时间更短,因此在达到相同击球效果的前提下,反手发球技术更加具备隐蔽性;(2)正手发球技术的挥拍距离较反手发球技术更长,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加速挥拍的距离较长,正手发球技术更加具备力量性;(3)反手发球技术的击球点较正手发球技术更高,更靠近身体,缩短击球后球在本方区域的飞行时间。正手发球技术的击球点更低,更靠近身体右侧,增加击球后球与地面形成的角度。(4)正手发球技术动作各环节的运动时序为:右髋→右肩→右肘→右腕。属于经典的鞭打类动作。反手发球技术各环节的运动时序为:右髋→右肩→右肘→右腕,肩关节和肘关节合速度均较小,主要依靠腕关节的“闪腕”提高挥拍速度,虽然不属于典型鞭打类动作,但是同样产生了一定的鞭打效果。(5)通过对发球技术动作结构的对比,从相关运动学参数方面出发,得出反手发球技术在整个发球过程中动作结构的一致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陈立勋[7](2016)在《羽毛球运动员正手搓、推、勾击球动作一致性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8名羽毛球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完成的正手搓球、推球、勾球击球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了解三种技术的规律与特征,研究这三种击球技术动作一致性,揭示三项技术存在的联系和差异。同时可以丰富和补充羽毛球运动技术理论,为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红外光点高速摄像(250Hz)的方法对8名男子羽毛球二级运动员网前正手搓球、推球和勾球技术进行拍摄,并计算上肢动作角度、速度时间等各项参数。根据完成技术过程中拍框速度特征将三种技术均划分为出拍阶段、后引拍阶段和击球阶段。本研究使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三种技术参数的差异进行检验,后继检验使用LSD法。研究结果:出拍阶段三种技术动作在肩、肘、腕、拍各点的速度上均不存在差异,通过拍臂角的变化可以判断对手是否有推球的意向。在后引拍阶段,搓球的后引时间最短,勾球和推球的后引拍时间无差异;三个动作在肘速度、拍框速度上不存在差异,推球保持了更快的肩速度和腕速度;三个动作在肘角和前臂旋前旋后角上一致性较好,推球的肩角大于搓球,勾球的腕角最大,手腕背屈最不明显,推球的拍臂角最大。在击球阶段,三种击球动作除肘角外差异明显,推球的击球时间最短;在拍框速度上由快至慢依次是推球、勾球、搓球;推球的肩角大于勾球,勾球的腕角变化最小,推球的腕角变化最大;前臂旋前旋后角和拍面角的变化接近,搓球动作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最小;击球中推球的拍臂角变化最为明显。研究结论:1,引拍和击球动作紧密相连,不同动作在引拍上会出现差别。羽毛球运动员正手搓球、推球、勾球技术动作在出拍阶段除拍臂角外存在较高一致性,在后引拍开始后出现一致性差别。2,击球挥拍过程中,不同动作的回球落点与拍面角度、小臂内外旋存在关联。推球动作在整个过程中相较搓球、勾球动作要快,动作幅度变化更大。3,建议击球者注重引拍前段的动作一致,击球前的引拍动作小而快速集中,注重爆发力,出手要快。4,比赛中要关注击球方的腕角、拍臂角和拍面的变化情况,尤其要关注后引拍阶段的变化特征,并把这种判断能力结合到训练中。
缑奇锋[8](2016)在《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杀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认为羽毛球后场杀球技术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掌握正确的杀球动作能有效避免运动损伤,从而提高羽毛球竞技水平。对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杀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能够发现业余运动员此项技术的不足,使他们在今后的训练和教学培训中能够改进和提高。添补羽毛球训练理论,同时对青少年羽毛球爱好者动作的规范化和终生体育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本研究主要运用运动学研究方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甘肃省10名优秀业余和2名专业注册男子运动员的后场正手杀球动作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羽毛球运动员接触羽毛球运动晚,身体形态方面差异较小。在1分钟双摇跳绳和1分钟2.5kg负重抱头起测试中与专业运动员相比差异显着;2.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羽毛球运动员杀球过程中下蹲阶段和落地缓冲阶段完成时间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对来球的积极判断取位和落地缓冲阶段着地姿态稳定性的差异;3.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杀球动作差异较大,个别运动员在杀球过程中起跳高度不够高,躯干反弓幅度小,弹性势能储备较差。部分关节的角度、速度最大值出现时刻有差异,造成动作不够协调、连贯,影响了速度的累加效果,使得击球瞬间球速减小;4.甘肃省优秀业余运动员杀球瞬间击球点选取不合理,在杀球时刻球拍对球的速度传递上损失较大;5.通过对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杀球动作中原动肌工作情况分析可知,人体肌肉参与较多,其中下肢主要有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躯干主要有腹直肌、胸大肌,上肢主要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6.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杀球动作中挥拍速度、球速和杀球效果与2名专业运动员相比差异较大,尤其是杀球速度和杀球线路上与专业运动员相比差异显着;7.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影响杀球动作的众多因素,其中杀球力量、挥拍速度、杀球瞬间拍面角度和击球点的选取等因素是后场正手杀球动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运动员羽毛球运动起步晚,羽毛球专项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员的羽毛球后场正手杀球动作不规范,对杀球技术理解不够全面。通过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分析,进行针对性指导,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羽毛球运动水平。
王丹彤[9](2015)在《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文中指出羽毛球运动中,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在比赛中进攻得分频率最高的就是正手扣杀技术。根据羽毛球技术特征可将正手扣杀技术划分为准备阶段、引拍阶段、击球阶段和随挥阶段。正手扣杀技术属于鞭打动作的一种,完成正手扣杀技术需要运动员下肢、躯干、上肢各环节协调配合,才能产生最好的击球效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针对体育类高校大学生羽毛球二级运动员正手扣杀技术相关的三维运动学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首都体育学院4名男子羽毛球二级运动员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对象是4名运动员的后场正手原地扣杀技术和后场正手起跳扣杀技术。本次研究应用三维运动学研究手段,用星高钛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出4名运动员正手扣杀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指标和参数。希望可以用正确真实的研究结果,为我国体育类高校大学生羽毛球二级运动员的动作规范以及科学训练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三维摄像测量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表明:1、“劈杀”技术,不应归类在扣杀技术中。扣杀后球的飞行轨迹应为直线,而“劈杀”后球的轨迹为弧线。2、下肢作为正手扣杀技术发力的第一个环节非常重要。原地扣杀技术运动员膝关节经一次蹬伸,目的是将地面对身体的反作用力传递到躯干,并将重心由身体右侧移到左侧。起跳扣杀技术运动员膝关节经过两次蹬伸,一次蹬伸在地面完成,目的是起跳腾空,二次蹬伸在空中完成,目的是用屈膝动作提高身体重心以获得更高的击球点,并可以将腰腹肌肉拉长,便于转体发力击球。3、躯干正手扣杀技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髋”动作使身体形成向右后方侧弓的超越器械的身体形态,充分发挥“超越器械”原理的作用,储存肌肉被拉长产生的弹性势能。再通过“转腰”将这些力量释放。4、运动员击球之前的肩髋扭转角越大,传递给上肢的力量和速度就越大。个别运动员在转体刚刚开始就击球,即使击球之前的肩髋扭转角很大,但是因转体幅度较小,击球效果不好。在随挥阶段肩髋扭转角继续增大说明运动员右肩继续转动,利用身体来制动击球时高速运动的球拍。5、本文将关节在运动方向上的位移由大到小的点定义为制动发生的点。制动若依次在几个由近端到远端关节组成的关节链中产生,所发生制动的近端关节动量减小,速度减小;相临近的远端关节动量增大,速度增加。并且,球拍挥动距离越长,击球速度越快。6、非持拍手臂在扣杀技术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由非持拍手臂带动持拍手臂一侧运动,可更有效的拉长肩部肌肉,从而更好的发力,另一方面非持拍手臂配合持拍手臂运动可维持的身体的平衡,保证发力协调流畅。
孟亚丹[10](2015)在《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前四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单打前四名运动员李宗伟、谌龙、汤米.苏吉亚托、维克多.阿克尔森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具体从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前场技术、中场技术、后场技术、全场战术、击球落点情况以及得失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谌龙在发球技术方面以反手发网前小球为主,为了控制网前,接发球以搓放网前小球为主,身高臂长,打法稳健偏重防守,多拍能力强,且在多拍的相持当中稳定性非常好;拉吊战术使用较多,韧性,体力以及防守能力出众,其特点就是将拉吊与防守做到极致,主要问题是没有致命的变速突击,大部分时候靠防守获得反攻机会,且发球技术太过单一,应结合发后场球使对手措手不及的接球以打乱其节奏,导致回球质量差创造直接得分的机会。(2)李宗伟的发球以反手发网前小球为主,反手发后场平高球为辅,接发球以搓放网前小球为主,技术全面,球路丰富灵活,步伐快速灵敏,变化多端为制胜法宝,其中前场球的得分能力和得分手段较突出;控网下压是其使用较多的战术,网前意识较强,主要问题是进攻能力较弱,体能储备相对稍差,失误较多。(3)汤米.苏吉亚托在发球技术方面以反手发网前小球为主,为了控制后场,接发球以推挑后场平高球为主,后场进攻能力较强;控网下压战术使用明显,但网前球手感较差,手法不够细腻,处理不到位,失误较高,应提高手腕的灵活性,配合假动作,增加网前的得分能力。(4)维克多.阿克尔森以的接发球特点主要以反手发网前小球为主,反手发后场平高球为辅,接发球以推挑后场平高球为主,前场技术使用率最高的技术是挑球,占前场技术的39.7%;身高优势明显,中场击球点高,但技术不全面且不够稳定,进攻能力不强,且多拍后下网出界失误送分较多,而且主动得分能力也偏弱,应全面提高自身的各项技术,加强心理素质和体能的练习。(5)四位运动员在前场技术中使用比例较高的技术是挑球、搓球、放球、推球,中场技术使用比例较高的是挡球以及正反手平抽,后场技术使用较高的是杀球以及吊球,全场击球技术的得分位置从高至低依次是后场、前场、中场以及发球,全场的失分位置从高至低依次是前场、后场、中场。其中主要的得分技术是杀球、扑球、推球、吊球、勾球、搓球、放球,主要失分技术是杀球、挑球、搓球、抽球以及挡球。四位运动员的挑球技术使用比例都比较大,所以在前场技术上应从被动的挑高球转为积极地抢网,减少给对手进攻机会,中场技术都还是以挡球的过渡为主,应加强抽球技术的使用,后场的控制性杀球技术使用比例较高,但应掌握该技术的稳定性,减少在杀球技术上的失分。(6)四位运动员在回球的路线与落点上都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击球落点从传统的四点控制已逐步被网前控制所替代,为的是限制对手进攻,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未来羽毛球的发展趋势将会以多拍突击,控制网前以及平球控底线为主。
二、用普通摄像在比赛现场测量羽毛球运动参数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普通摄像在比赛现场测量羽毛球运动参数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高校羽毛球专选学生原地杀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关于三维摄像测量法的研究 |
2.3.1 关于三维摄像测量法的原理和意义 |
2.3.2 三维摄像测量法在羽毛球运动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影像观察法 |
第4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杀球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4.2 运动阶段的划分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原地杀球动作各阶段的时间特征 |
5.2 原地杀球动作过程中运动员上肢变化分析 |
5.2.1 右肩关节角速度参数分析 |
5.2.2 右肘关节角速度参数分析 |
5.3 原地杀球动作过程中运动员重心位移的变化分析 |
5.4 原地杀球动作过程中运动员下肢关节角度分析 |
5.5 力学结果与分析 |
5.5.1 原地杀球运动过程中下肢力的变化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高校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心理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意义 |
2、影响高校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的基本现象 |
2.1、在比赛中把比赛成绩看的比较重 |
2.2、裁判员发生误判情况 |
2.3、现场观众的影响 |
3、对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内容 |
3.1、高校羽毛球心理训练内容 |
3.2、高校羽毛球心理训练方法 |
4、结束语 |
(3)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选班学生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羽毛球后场 |
2.1.2 杀球 |
2.1.3 后场头顶杀球 |
2.1.4 运动学 |
2.2 实验相关参数定义以及运动阶段的划分 |
2.2.1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
2.2.2 相关参数定义 |
2.2.3 羽毛球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阶段的划分 |
2.3 羽毛球杀球的重要性 |
2.4 羽毛球杀球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5 杀球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测试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后场头顶杀球移动取位阶段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
4.1.1 后场头顶杀球移动取位阶段的上肢角度特征分析 |
4.1.2 移动取位阶段移动的时间、距离、速度的特征 |
4.1.3 移动取位阶段下肢各关节的角度特征分析 |
4.1.4 小结 |
4.2 后场头顶杀球引拍阶段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
4.2.1 引拍阶段下肢各关节角度的特征 |
4.2.2 引拍阶段上肢各关节角度的特征 |
4.2.3 引拍阶段躯干扭转角度的变化 |
4.2.4 小结 |
4.3 后场头顶杀球挥拍击球阶段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
4.3.1 挥拍时间,挥拍距离,挥拍速度的特征 |
4.3.2 击球时刻上肢各部分的速度特征 |
4.3.3 击球时刻上肢各部分的角度特征 |
4.3.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对羽毛球男子运动员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运动学及肌电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羽毛球基本技术的相关理论基础 |
1.3.2 有关羽毛球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
1.3.3 有关羽毛球技术的表面肌电分析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测试法 |
2.2.4 羽毛球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阶段划分及技术动作时刻点界定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羽毛球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整体动作分析 |
3.1.1 完成测试动作不同阶段时间比例特征分析 |
3.1.2 不同时刻下肢关节角度特征分析 |
3.2 羽毛球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
3.2.1 引拍阶段技术动作分析 |
3.2.2 挥拍击球阶段技术动作分析 |
3.3 羽毛球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各肌肉肌电特征分析 |
3.3.1 肌肉积分肌电总值及贡献率分析 |
3.3.2 各阶段肌肉积分肌电值及贡献率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战术的研究 |
1.2.2 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术运用的研究 |
1.2.3 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术得失分的研究 |
1.2.4 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术生物力学、运动学的研究 |
1.2.5 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录像观察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击球拍数特征分析 |
3.1.1 每分击球拍数的分析 |
3.1.2 发球与接发球技术运用特征分析 |
3.1.3 第三拍技术运用特征分析 |
3.2 各区域技术运用特征分析 |
3.2.1 前场技术使用情况分析 |
3.2.2 中场技术使用情况分析 |
3.2.3 后场技术使用情况分析 |
3.3 得失分特征分析 |
3.3.1 击球技术运用与得失分规律的统计与分析 |
3.3.2 最后一拍技术得失分性质的分析 |
3.4 击球位置与击球落点的相关分析 |
3.4.1 击球落点的统计与分析 |
3.4.2 不同击球位置不同击球落点相关分析 |
3.5 技术运用的发展趋势分析 |
3.5.1 发网前球使用率逐渐提高 |
3.5.2 接发球更加积极主动 |
3.5.3 前场抢网更加积极 |
3.5.4 中场节奏加快,平抽挡使用率增大 |
3.5.5 后场更加注重线路落点的变化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6)我院二级羽毛球女子运动员正、反手发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羽毛球发球技、战术相关研究 |
1.2.2 羽毛球技术在运动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发球技术相关概念界定 |
1.3.2 运动学相关参数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创新点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测试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动作阶段划分 |
3.2 正、反发球技术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
3.3 正、反手发球技术球拍位移特征对比分析 |
3.4 正、反手发球技术击球点特征对比分析 |
3.5 正、反手发球技术整体动作运动时序对比分析 |
3.6 正、反手发球技术角度对比分析 |
3.6.1 正、反手发球技术右髋关节角度对比分析 |
3.6.2 正、反手发球技术肩关节角度对比分析 |
3.6.3 正、反手发球技术肘关节角度对比分析 |
3.6.4 正、反手发球技术腕关节角度对比分析 |
3.7 正、反手发球技术合速度对比分析 |
3.7.1 正、反手发球技术右髋关节合速度对比分析 |
3.7.2 正、反手发球技术肩关节合速度对比分析 |
3.7.3 正、反手发球技术肘关节合速度对比分析 |
3.7.4 正、反手发球技术腕关节合速度对比分析 |
3.8 正、反手发球技术角速度对比分析 |
3.8.1 正、反手发球技术右髋关节角速度对比分析 |
3.8.2 正、反手发球技术肩关节角速度对比分析 |
3.8.3 正、反手发球技术肘关节角速度对比分析 |
3.8.4 正、反手发球技术腕关节角速度对比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7)羽毛球运动员正手搓、推、勾击球动作一致性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羽毛球网前基本技术的研究 |
2.3 羽毛球技术研究 |
2.4 动作一致性的相关探讨 |
3. 研究方法 |
3.1 受试者 |
3.2 数据采集 |
3.3 数据处理 |
3.4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时间 |
4.2 速度参数 |
4.2.1 肩关节速度 |
4.2.2 肘关节速度 |
4.2.3 腕关节速度 |
4.2.4 拍框速度 |
4.3 角度参数 |
4.3.1 肩角 |
4.3.2 肘角 |
4.3.3 腕角 |
4.3.4 拍面角 |
4.3.5 前臂旋前旋后角 |
4.3.6 拍臂角 |
5. 分析讨论 |
5.1 出拍阶段的一致性分析 |
5.2 后引拍阶段的一致性分析 |
5.3 击球阶段的一致性分析 |
5.4 局限性分析和今后研究建议 |
6. 结论 |
7.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杀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内容界定 |
1.4.2 后场正手杀球动作各阶段运动学参数的筛选 |
1.5 羽毛球杀球动作原理 |
1.5.1 杀球动作形式 |
1.5.2 杀球动作力学原理 |
1.5.3 杀球动作特征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运动学研究方法 |
2.2.3 录像分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专家访谈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运动员的身体指标测试与分析 |
3.1.1 身体指标测试 |
3.1.2 身体指标分析 |
3.2 杀球动作不同阶段的特征 |
3.2.1 杀球动作所用时间参数 |
3.2.2 杀球动作重心参数 |
3.2.3 杀球动作下肢特征 |
3.2.4 杀球动作躯干特征 |
3.2.5 杀球动作上肢特征 |
3.2.6 杀球动作头部特征 |
3.2.7 杀球动作球拍及球的特征 |
3.3 杀球动作各阶段原动肌工作情况 |
3.3.1 E1阶段原动肌工作情况 |
3.3.2 E2阶段原动肌工作情况 |
3.3.3 E3阶段原动肌工作情况 |
3.3.4 E4阶段原动肌工作情况 |
3.4 杀球动作的整体情况 |
3.4.1 杀球技术四个阶段的特征 |
3.4.2 杀球动作出现的问题 |
3.4.3 杀球动作练习的改进方法 |
3.5 业余与专业运动员杀球动作的比较分析 |
3.5.1 杀球速度的对比分析 |
3.5.2 杀球效果的对比分析 |
3.5.3 速度传递效果情况 |
3.6 杀球动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具体操作过程 |
3.6.2 分析法研究结果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
1.4.1.1 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
1.4.1.2 羽毛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
1.4.2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重要性与特点 |
1.4.2.1 正手扣杀技术的重要性 |
1.4.2.2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特点 |
1.4.3 羽毛球扣杀技术运动学研究现状 |
1.4.4 三维运动学研究在羽毛球运动技术中的运用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三维摄像测量法 |
2.2.3.1 图像采集法 |
2.2.3.2 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羽毛球扣杀技术分类 |
3.2 动作阶段的划分与相关定义 |
3.2.1 动作阶段的划分与特征画面 |
3.2.2 相关定义 |
3.3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
3.3.1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下肢运动的技术特征 |
3.3.2 下肢运动对身体重心影响的相关参数分析 |
3.3.3 膝关节蹬伸过程的相关参数分析 |
3.4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躯干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
3.4.1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躯干运动的技术特征与肩髋扭转角相关参数分析 |
3.4.2 髋关节对身体运动状态影响的相关参数分析 |
3.5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上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
3.5.1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上肢运动的技术特征 |
3.5.2 制动对持拍手臂运动影响的相关参数分析 |
3.5.2.1 制动的直观表现 |
3.5.2.2 制动在挥拍阶段中的作用 |
3.5.3 挥拍距离对正手扣杀技术的影响的相关参数分析 |
3.5.4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中非持拍手的作用与影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前四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羽毛球运动的研究发展现状 |
二 羽毛球技战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萨尔森的技战术特点与得失分分析 |
一 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特点分析 |
二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克尔森的发球技术特点分析 |
三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萨尔森的接发球技术特点分析 |
四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克尔森的前场技术特点分析 |
五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克尔森的中场技术特点分析 |
六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克尔森的后场技术特点分析 |
七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克尔森的得分位置及技术对比分析 |
八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萨尔森的全场失分位置及技术对比分析 |
九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克尔森击球落点的统计与分析 |
十 李宗伟与维克托.阿克尔森的战术特点分析 |
第二节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技战术特点与得失分分析 |
一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发球术特点分析 |
二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接发球技术特点分析 |
三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前场技术特点分析 |
四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中场技术特点分析 |
五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后场技术特点分析 |
六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得分位置及技术对比分析 |
七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全场失分位置及技术的对比分析 |
八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击球落点统计 |
九 谌龙与汤米.苏吉亚托的战术特点分析 |
第三节 谌龙与李宗伟的技战术特点与得失分分析 |
一 谌龙与李宗伟的发球技术特点分析 |
二 谌龙与李宗伟的接发球技术特点分析 |
三 谌龙与李宗伟的前场技术特点分析 |
四 谌龙与李宗伟的中场技术特点分析 |
五 谌龙与李宗伟的后场技术特点分析 |
六 谌龙与李宗伟的得分位置及技术对比分析 |
七 谌龙与李宗伟的全场失分位置及技术对比分析 |
八 谌龙与李宗伟击球落点的统计与分析 |
九谌龙与李宗伟的战术特点分析 |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用普通摄像在比赛现场测量羽毛球运动参数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校羽毛球专选学生原地杀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 班沛.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2]高校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心理训练研究[J]. 孔雯雯.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03)
- [3]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选班学生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D]. 王月芳.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
- [4]对羽毛球男子运动员后场反手击高远球技术运动学及肌电特征对比研究[D]. 苏岚. 沈阳体育学院, 2018(06)
- [5]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D]. 霍志瑜. 沈阳体育学院, 2018(05)
- [6]我院二级羽毛球女子运动员正、反手发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D]. 王鑫. 沈阳体育学院, 2017(03)
- [7]羽毛球运动员正手搓、推、勾击球动作一致性的生物力学分析[D]. 陈立勋.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8]甘肃省优秀业余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杀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 缑奇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9]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D]. 王丹彤. 首都体育学院, 2015(07)
- [10]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前四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 孟亚丹. 郑州大学, 2015(01)
标签:羽毛球论文; 羽毛球反手高远球论文; 羽毛球培训论文; 奥运会羽毛球论文; 谌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