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生长寿保健八要诀(论文文献综述)
魏丽芬[1](2021)在《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及方法为切入点,梳理明清养生学概况和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概况,总结明清养生学的特点,归纳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希冀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之间的关联;通过分析比较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中医养生理论的异同,甄别优劣;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养生的启示。方法本论文属于文学与养生学交叉学科文献研究,通过个案研究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重要文本作个案研究,归纳其养生理论和方法。用比较学的方法,对有代表性的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作对比研究。结果本文对涉医题材的明清章回体小说和传奇进行梳理,逐一查阅,厘定符合条件的章回体小说有12部,分别为《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野叟曝言》、《镜花缘》、《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绿野仙踪》、《医界现形记》;传奇有8部,分别为:《牡丹亭》、《邯郸记》、《性天风月通玄记》、《巧团圆》、《怜香伴》、《凰求凤》、《意中缘》、《草木传》。梳理养生理论研究概况,分别从上古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两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四个阶段概述养生理论发展情况,总结明清养生学的特点:重视药饵和饮食养生、重视老年养生、运动养生术形成体系、重视命门保养、养生方法简要易行。通过对明清涉医小说戏曲逐一研究,分析其中蕴含的养生理论与方法,归纳整理为八个方面。关于饮食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食疗、节制饮食、饭后消食、体虚调养等。关于医药的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治未病、疾病诊治和瘟疫防治等方面。关于茶酒养生理论,分别体现在:茶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养颜美容、解酒健脾等功能;酒具有疏通血脉、祛风驱寒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药引,或制成药酒后,更能增强酒的补益之功或行血之效。关于节欲养生理论,主要包括纵欲伤身、房中术等方面。关于情志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七情致病、七情调理等方面。关于运动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武术、气功、游赏等方面。关于节令习俗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节气时令养生和传统习俗养生方面。关于人生箴言养生理论,主要包含小儿喂养、读书、做人、修炼、节欲等方面。通过对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有很多相同之处,体现在药饵与饮食养生、老年养生、节欲养生等方面。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中基本不涉及命门养生;关于养生术方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主要体现在武术、气功修炼,除《金瓶梅》提及按摩导引,《红楼梦》提及导气之术,《绿野仙踪》提及导引之法,其他很少涉及导引术;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不仅注重老年养生,更注重女性养生,因为女性是明清小说戏曲描述和关注的主要对象;关于节令和习俗养生方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涉及较多,中医养生书籍中偶有记载,不够全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中关于人生箴言养生包罗万象,涵盖养生保健、做人道理、修炼等,而中医养生理论主要包含医师箴言,关于疾病治疗、养生保健。通过比较,甄别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优劣,用于指导现代养生。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养生的关照,为现代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为传承传统养生文化提供一种范式。结论从哲学的角度而言,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之间存在关联,两者之间拥有共通的哲学思维:天人合一和阴阳学说。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具有的社会功能——以文养身、以戏代药,与中医养生理论的社会功能一致。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大体一致,也有不同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偏重从中医学角度来探讨,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则偏重从文化学、社会学角度来阐发;中医养生典籍偏重专业知识,供世人潜心学习;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偏重文学艺术,供人们阅读欣赏。因体裁不同,明清小说戏曲善于描述生活、表现人生,因而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明清时期广大民众的养生状况。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比较而言,更多涉及文化层面,具有文化养生的功能,且因小说戏曲文学体裁的因素,更加具备警世、批判等社会功能,这是它的可取之处。其不合理之处在于明清时期的某些社会习性,如贪酒、纵欲等。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现代社会健康养生提供指导,为传统养生文化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对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李钦才[2](2021)在《袁了凡调息静坐养生研究》文中提出袁了凡是明代大学问家,阳明后学一员,师从王阳明得意门徒王龙溪,对泰州学派的罗近溪之学亦有研究和推崇。从其遗着看,袁了凡精通易理、儒学、佛法、道学、医道,尤其在养生学上的研究颇有造诣。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文献学研究方法,对袁了凡的着作、交往书信、个人传记等保存文献进行深入的探究,进一步挖掘袁了凡调息静坐养生的价值。归纳总结其在调息静坐上的原由和目的、哲学思想概述、调息静坐的经验感悟和贡献及调息静坐评价研究等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章,简要介绍袁了凡生平。生平包括家族变故、中举出仕、为官经历、归隐着书、致力扬善等。第二章,简要介绍袁了凡养生文献研究。主要从《静坐要诀》、《答严天池问调息书》和《答马瑞河问静坐书》、《祈嗣真诠》与《摄生三要》这些着作与书信进行介绍。简述袁了凡所要表达的养生思想和内容。第三章,主要介绍袁了凡调息静坐背景,从其调息静坐的实践原因和主张两个方面着手。调息静坐原因有四,受佛教思想、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及家族家风影响。调息静坐主张主要从两方面论述,明确目的志向和持戒调心。第四章,主要介绍袁了凡调息静坐方法体验研究,包括静坐实践经验研究和调息实践经验要诀。调息与静坐相互联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分两部分研究是主要是侧重点各不同,一部分侧重静坐,一部分侧重调息,这样更利于阐释清楚。静坐实践经验研究包括静坐姿势与气息调整、调息静坐入定前要诀、调息静坐入定中要诀。调息实践经验研究包括六妙门等调息之法。第五章,具体阐释袁了凡调息静坐的特点和养生思想总结。其特点为善心寡欲,相得益彰;汲取佛道,为儒所用;步骤有序,体系明确。其养生思想,先从其哲学思想入手,再更具实际情况从调息静坐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其所呈现的修习工夫及调息静坐所带来的修心养身和养生倾向进行总结。调息静坐可保养精气神,其可聚精、存神、养气。聚精是以先天之精的固摄和后天之精的调养为准则,使其自身精力充沛,不失其精,更有利于共养精气神。养气以胎息养元,调息静坐运行整个身体诸气,以便养气炼形存性。存神主要是对心神和元神的保聚,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养生者务实其精,养身者务违其气,养气者务宁其神,精气神得调养者,康强体健;其次,调息静坐修德养性,积善积德、寡欲清心、慈悲仁爱、兼济乡族。形成了了凡先生独特的养生思想,即精气神人身三宝的调养、修德养性、动静结合和明志寡欲,调养情志。第六章,袁了凡调息静坐的影响,主要从袁了凡晚明时期和近代蒋维乔、丁福保及现代国学大师南怀瑾等方面阐述。通过研究,系统地整理了袁了凡的调息静坐文献。得出以下结论:一、袁了凡调息静坐养生思想包括:聚精养气、存神调心、修德养性、寡欲恬静、动静结合养生、情志养生。二、袁了凡调息静坐的经验主以心体调理,从明志到持戒再到祛除欲根最后寡欲恬静,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三、袁了凡调息静坐体系完整,思路清晰,具有中医康复养生价值。同时,也值被繁忙的现代人所借鉴,去寻求心灵的安顿,从繁忙中解脱出来。
薛中华[3](2020)在《道教辟谷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众对辟谷的认识往往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目前已有的研究也尚未将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系统完整的阐述。本文希望能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整体把握明晰内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整理其思想与方法,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本文以“总-分”的结构展开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解析。首先,总体上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内涵,并给出其在道教文化中的清晰定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梳理,说明其在道教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道教辟谷文化进行分维度论述,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道教辟谷文化展开系统的梳理和讨论。纵向维度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结合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对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做出清晰的分段,并就各分段关于辟谷的记载做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审视道教辟谷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必然。横向的维度,主要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形态,解析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逐条理出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思想理论及对应的辟谷方法。在整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时候,本文依据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分段,将其划分为早期道教内丹兴起前的辟谷和内丹兴起之后的内丹辟谷两个大的部分来分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道教辟谷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在此过程中,围绕本文设定的主要研究问题,从内涵定位、历史发展、思想方法等方面分别做了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然后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指出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二章是道教辟谷及其在道教文化中地位与作用。对辟谷文化进行考察时,本文区分了一般的辟谷文化和道教辟谷文化,并注意阐述了辟谷文化的层次性与丰富性。运用文献综合考察法,本文以统观的视角指出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的地位,论述了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修仙中具有核心地位、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康寿追求中具有基础地位等观点。在关于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的论述中,本文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归纳得出道教辟谷文化具有对神仙的阐释作用、对生命的保障作用和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等重要作用。第三章是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本文依据对道教历史的总体把握,把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分为起源阶段(先秦到西汉)、早期发展阶段(东汉到唐朝)、成熟发展阶段(唐末至近代)等三个大的阶段,结合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起源阶段提出了辟谷的概念,且已存在一些零散的辟谷思想和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早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道教思想理论和修仙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较完整的辟谷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成熟阶段主要表现是,在标志着道教养生修炼走向成熟的内丹修仙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基于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辟谷方法。第四章是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本文着重从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和内丹辟谷思想两个部分来论述。根据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早期的辟谷思想主要包括:节食尚俭思想、食气者寿思想、虚静无为思想、天气地味思想、除三尸九虫思想、清肠除滓思想、仿生导引思想、气药疗病思想、金津玉液思想、日精月华理论、减食增寿理论等等。内丹辟谷思想部分首先阐述了内丹辟谷理论的几个内涵,然后进一步阐示内丹辟谷思想有:绝粒为宗思想、精气神全思想、减阴增阳思想、先天自动思想等等。第五章是道教辟谷方法。本文在这一章主要论述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和内丹辟谷方法。道教早期辟谷方法主要有:代谷辟谷法、节食辟谷法、导引行气辟谷法、除三尸九虫辟谷法、存思辟谷法、守一辟谷法、服药服丹辟谷法、服水辟谷法、服气辟谷法、胎息辟谷法等等。内丹辟谷方法,主要是根据内丹修炼程序分为炼己筑基辟谷、炼精化气辟谷、炼气化神辟谷和炼神还虚辟谷。
马焰瑾[4](2020)在《基于“五劳”文献的健康生活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视”“卧”“坐”“立”“行”作为人的基本行为方式,首次在《内经》中以“五劳”的形式集体出现,《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不当的行为方式,会损伤五脏的精气,从而影响人的健康。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中指出,在所有慢性病的决定因素中,生活方式不当占到60%,由此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保持长寿的关键因素,而“视”“卧”“坐”“立”“行”作为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对于它们的研究变得十分有价值。故而本文基于中医“五劳”相关文献,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养生文化,为国人“视”“卧”“坐”“立”“行”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供可靠的文献指导依据。本文分为上下篇两大版块,上篇通过对古籍中“五劳”文献的整理与分类,系统介绍了“五劳”作为整体概念的相关内容。从“五劳”的概念辨析、病因病机、不良损伤以及历代医家对其进行的药物、方剂、针灸、食疗等四方面的治疗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类,弥补了古籍中“五劳”文献记载过于散乱的缺憾.下篇分为四章,分别对“视”“卧”“坐”“立”“行”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第一章,养目健康生活方式的探析,从眼睛与身体的关系入手,分析眼科史上着名的五轮学术、肝窍学说以及玄府学说,揭露出眼睛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借鉴四十余部着名眼科专着及中医养生学专着,从饮食与导引对现代用眼卫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卧”的健康生活方式探析,从久卧对人体气血的损伤出发,结合儒释道三家的睡眠养生方法,从卧姿、卧时、卧向、卧具以及睡眠禁忌养生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历代养生家们对于“卧”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旨在为现代大众“卧”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供文献素材。第三章,“坐”的健康生活方式探析,从久坐对人体生理诸如气血、脉、肉、脾肾等的损伤,以及对诸多疾病产生的促进作用出发,强调了久坐对人体健康损伤的严重性,并指出古人以坐治坐的养生思想,分析了儒家静坐、道家盘坐、佛家禅坐、医家静坐导引的具体养生方式,为当前不可避免的久坐行为的修缮提供新思路。第四章,“立”与“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探析,因古籍中对于“立”与“行”的养生介绍较少,故将两者一并进行探讨,“久立”“久行”对于身体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肝肾筋骨之伤。早在千年之前,古人就发明了以禹步这种简单三九步达到调神健身效果的步伐,而后逐渐销声匿迹,本文将其进行再次挖掘,因其步伐简单,值得被推广。“立”与“行”的养生文献主要来自现代人们对其的发掘,比如风靡全球的健步走及顾氏步伐,还有利于站姿健康的养生桩,这些文献的整理分析对于现代人们“行”“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大有裨益。总之,本文立足于中医古籍,积极吸收儒释道家中的行为养生理论,再结合现代养生文献,为大众挑选简便易行,贴近生活的优秀养生理论进行研究介绍,旨在为大众“视”“卧”“坐”“立”“行”的健康行为方式的养成提供可靠的文献理论基础。
张晨昕[5](2019)在《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身气功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通过调心、调息、调身有机统一的锻炼,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开发人体潜能,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民族传统体育技能。长期以来,健身气功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道德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数千年来在传统道德文化的渗透影响下,健身气功修炼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无不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就健身气功修炼实践活动和文化传承来说,涵养道德自始至终都是其重要的核心问题。然而,传统道德和健身气功是两个具有历史跨度的庞大理论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思想文化的时代性、语言词义的变异性以及结构体系的复杂性都是当今人们研究和认识二者关系的难点。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气功修炼人群的空前壮大,由于人们缺乏对涵养道德的足够重视和正确认识,修炼“出偏走火”事件时有发生,而在某些有害气功组织的诱导和破坏下,气功修炼不仅没有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还发生了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定和谐的突破道德底线之事,极大地制约了健身气功事业的良性发展,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弘扬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于当下中国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其中有很多思想精髓和道德精华有待深入挖掘和阐发。健身气功作为优秀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明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之关系无疑是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如果对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关系的认识一知半解或实践偏废一隅,广大习练群众的全面健康就始终难以顺利实现,而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坚定就始终难以付诸现实,特别是有害气功偏离道德之轨而祸国殃民可谓前车之鉴。因此,对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研究无论是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还是在为广大习练群众树立全面正确的健康观和道德观的迫切要求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力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下系统全面地研究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从而深入挖掘整理健身气功修炼中的传统文化精华和道德精髓,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传承保护做出现实意义上的贡献,进而为优秀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做出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本研究选择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理性思辨法、访谈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借助中国传统哲学、传统道德观、中医养生学等研究理论,结合专家和长期习练者的访谈记录作为实证分析材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角详细辨析涵养道德概念的广狭义和不同层面健身气功修炼的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作为切入点,客观地分析涵养传统天道的基本构成;深入探讨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在道、法、术、器各层面之关系与具体表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对健身气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进行挖掘并整理,是中华文化自信落地的一种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2)对涵养道德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建构,揭示了传统养生文化中涵养道德的真义,阐明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之间的关系;3)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全国健身气功业界精英和专家们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一手实证分析材料,打破该研究领域单纯采用理性思辨方法单一的局限。本研究结论为:(1)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分析,无论狭义的道德还是广义的道德,其本质属性均为规范性,二者在调整行为对象上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关于涵养道德的概念,我们可以解释为两层意思,即狭义的涵养道德和广义的涵养道德。狭义的涵养道德是指保持或遵守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简称人道。广义的涵养道德是指保持或遵守自然万物的普遍规律,简称天地之道。(2)健身气功修炼是指大众或个人所进行的健身气功修养炼功、炼丹等活动。健身气功修炼的道是指进行健身气功修养炼功的根本原则和目标。(3)涵养道德不属于健身气功修炼“调心”的范畴,而归属于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范畴,是健身气功修炼的根本原则,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广义的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分别是气道、阴阳之道、自然无为之道、中庸之道和明心见性之道。(4)涵养气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气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表现为健身气功以气、精气神、能量作为修炼的对象和内容。(5)涵养阴阳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阴阳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表现为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之规律;遵循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之规律。(6)涵养自然无为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具体体现在健身气功修炼要效法自然界变化之道;效法自然界动植物特点和循环运转特点;由后天返还先天、不用识神用元神的修炼原则和具体方法上。(7)涵养中庸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中庸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方面则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修炼标准;练功火候的把握;育正气、尚仁爱、修至善的狭义涵养道德要求贯穿修炼始终。(8)涵养明心见性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明心见性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体现在修炼追求“三调合一”的境界;渐门修行、返观内景和“安坐收心”的修炼方法;练功生活化的修炼要求。
佟琳[6](2019)在《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筛选与评价》文中提出中医古籍中记载了大量养生保健的知识与方法,一些养生保健方法沿用至今,如太极拳、五禽戏、穴位贴敷等,这些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古籍的特殊性,导致一些与中医养生相关的古籍至今尚未被发掘与利用,使得一些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被束之高阁。对古籍内濒临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进行挖掘与整理、科学评价,进而使中医非药物养生保健方法与技术能够得到有序的抢救与发掘、保护与传承,将有助于丰富当今中医“治未病”体系。1研究目的建立濒于失传中医非药物养生方法的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与筛选养生保健方法,有序保护与传承古籍内养生保健方法,为挖掘整理古籍中非药物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提供示范。2研究方法与内容(1)养生类古籍文献资源的分析与收书原则制定基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养生之属文献,从成书年代、版本年代与类型、养生之属二级类目分布、孤本状况、收载于丛书与道藏等中的养生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考订与不同版本之间相互关系、流传过程、篇卷分合等,探寻中医养生古籍及其中非药物养生方法的发展源流与演变,为书目选取与非药物养生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2)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抽取在中医学范畴内明确界定“非药物养生方法”与“濒于失传”的概念及内涵,在此基础上制定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抽取标准与原则。遵循抽取原则,从178种养生类医籍中进行非药物养生方法相关信息的抽取。抽取信息字段包括:非药物养生方法名称、出处、原文论述、适用人群、适用疾病、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概括所抽取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共性特征。(3)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梳理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共性特点,为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文献理论基础与依据。在确立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估指标模型。通过文献查询、课题组内讨论、结合专家访谈等形式初步拟定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一级评价指标与二级评价指标,通过三轮咨询确立包括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保健方法评估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使其切实可应用于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保健方法与技术的筛选与评估中。(4)古籍中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筛选与示范运用建立的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对前期工作中抽取的频次较高且有具体名称记载的非药物养生方法进行专家问卷征询,筛选出排名前十位的非药物养生方法,并从方法源流、理论基础、具体操作等方面对其进行示范研究。(5)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发展对策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因素,为新时代背景下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研究与利用对策提供有力支撑。3研究结果(1)《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551种中医养生之属文献,着作年为1911年以前(含1911年)的文献404种,其中汉代3种、三国时期1种、东晋时期2种、南北朝时期1种、唐代23种、宋代16种、元代20种、明代155种、清代183种;版本年1911年以前(含1911年)的古代文献338种(明代156种、清代182种),版本年1912至1949年155种(民国155种),年代不详47种;版本类型主要为刻本312种、石印本19种、铅印本133种、油印本1种、稿本7种、抄本99种;二级类目包括养生通论类309种、导引气功类157种、炼丹类85种;其中孤本224种,占全部总量的40.65%;其中95种被收载于丛书之中,有109种被收载于《道藏》《道藏举要》《道藏精华录》《道藏辑要》中。(2)在中医学范畴内界定“非药物养生方法”与“濒于失传”概念,制定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的抽取标准与原则。从178种纳入的古籍中,共计抽取符合“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抽取原则”条目895条,记载于91种古籍中,记载最多的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古籍是《养生导引法》《遵生八笺》《护生宝镜》《中外卫生要旨》《老老恒言》。整理具有方法名称排名前30位的非药物养生方法,其中前五位的养生方法名称分别为:调息法、存想、服气、延年九转法、真人起居法。(3)通过采用文献调研、项目组内讨论以及专家咨询等方式,遵循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构建了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体系框架,通过两轮德尔菲问卷咨询,依照本研究所拟定的指标筛选标准,建立了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包括一级指标4个,分别为:科学性(0.1799)、安全性(0.4048)、有效性(0.3246)、可及性(0.0907);二级指标15个,分别为:中医理论支撑(0.0821)、其他科学理论支撑(0.0163)、现代科学理论支撑(0.0371)、文献记载支撑(0.0424)、预期安全性程度(0.1422)、古籍文献记载(0.1249)、现代文献报道(0.1377)、预期有效性程度(0.0971)、古籍文献记载(0.1028)、现代文献记载(0.1247)、实用性(0.0295)、经济性(0.0123)、易接受性(0.0172)、易操作性(0.0165)、易推广性(0.0152)。(4)运用本文建立的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对前期工作中抽取的频次较高且有具体名称记载的30种养生保健方法,进行专家问卷征询,评分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延年九转法(93.67)、擦面美颜诀(91.23)、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89.90)、赤松子导引法(83.47)、真人起居法(80.60)、分行外功诀(77.93)、老子按摩法(75.73)、调息法(68.93)、诸仙导引图(68.40)、天竺按摩法(68.07),并选择延年九转法、擦面美颜诀、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法三种非药物养生保健方法,从方法源流、理论基础、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研究。(5)新时代背景下,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研究与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可概括如下:①优势: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特征,大都具有“简、便、效、廉”特色,一些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②劣势:古籍承载非药物养生保健方法,一些古籍己成为孤本,亦或一些方法秘而不传,历史年代感厚重,其中文字句意古奥难解,对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的研究理论缺少创新,实践经验更是匮乏,缺乏科学评价体系,方法有待于有序整理挖掘;③机遇:大健康时代背景下,非药物养生方法迎随当前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观念,国家政策的出台确立了养生保健在一定范围内优先发展地位,对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④挑战:当前大众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较低,时代背景变迁对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挖掘研究与推广明显不足,缺乏挖掘研究与传播的特殊人才。新时代背景下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研究与利用的对策:①发挥非药物养生保健方法的特色功能优势,迎合时代背景,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②挖掘方法的文化内蕴,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③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创新创编,求新发展;④实现古籍内非药物养生方法多维度的抢救、整理、挖掘与实践;⑤提升人群中医养生保健素养;⑥加强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培养;⑦对古籍内非药物养生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⑧加强科学研究力量,对其进行专业医疗宣传与推广。4结论(1)遵循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特点,构建了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评价体系,包括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4个一级指标;中医理论支撑、其他科学理论支撑、现代科学理论支撑、文献记载支撑、预期安全性、古籍文献记载、现代文献报道、预期有效性、古籍文献记载、现代文献记载、实用性、经济性、易接受性、易操作性、易推广性15个二级指标。其中,预期安全性、现代文献报道与古代文献记载是评价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3个关键性因素。(2)筛选评价了 30种非药物养生方法,研究所筛选的延年九转法、擦面美颜诀、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等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预期安全性与有效性程度高,具有较好的科学理论基础支撑,经济实用操作简便,证实了构建的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古籍中蕴含的非药物养生方法经过科学评价后应加强推广应用,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全民健康中的优势。
卢屹东[7](2019)在《基于《正统道藏》的两汉至隋唐时期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挖掘整理《正统道藏》中,两汉至隋唐时期道教治病养生方药及其理论实践价值,为后世正确评价及其利用这些治病养生方药提供一些可资凭信的参考。方法:本文利用文献学、历史学、哲学等研究方法,探讨道教服食治病养生文化产生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理论思想基础;并从理论思想及其实践特色角度,研究分析《正统道藏》中两汉至隋唐时期的17部道教丹经,57首治病养生方剂。结果:本文发现,《正统道藏》两汉至隋唐时期17部道教丹经中57首治病养生方剂中,以茯苓、术、天门冬、松脂、丹、甘草、大豆、白蜜、巨胜、黄精、雄黄、地黄、云母等使用频率较高。考究这些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的文化思想来源,主要有中医学理论实践经验、神仙方术家理论实践经验,以及自然崇拜、阴阳五行等知识。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些道教治病养生方药主要集中在安神、健脾、补虚、外科专药等四个方面。从实践功效看,道教这些治病养生方药主要集中在延年益寿、返老还童、断谷不食、外科、治热病、安和脏腑等6个方面。结论:本文认为,服食是人类治病养生第一本能选择。在人类历史上,药食最初是不分家的,到三皇晚期,医药开始从饮食中独立出来。中华先民最初服食治病养生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基于自然崇拜精神的神仙服食文化。此后,随着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不断提升,到汉代时期,道教在先秦自然崇拜服食文化基础上,吸收道家性命哲学,兼续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易经卦理、中医学理论实践、神仙方术家理论实际等知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食治病养生文化。《正统道藏》中两汉至隋唐时期的治病养生方药中,不乏对当今临床仍有参考价值的方药。
康艺[8](2019)在《周守忠《养生类纂》及其养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守忠纂辑的《养生类纂》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养生类书。全书汇集了宋以前诸家养生之论说,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十分丰富的实践方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全面总结《养生类纂》中的养生内容,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养生思想与价值,以更好的应用于现代养生。全书分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将其主要概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周守忠与《养生类纂》编纂情况,其中包括周守忠的生平以及《养生类纂》成书的时代背景、编排体例以及书的版本。第二章是《养生类纂》征引文献的的研究,全书引用了221种古代文献,所引古籍上至春秋战国时代,下到唐宋时代,其中唐宋文献引用最多。书中所引文献不仅有医家之言,还有文史之说,更有养生之法。其中《养生类纂》中已佚的书籍有103种,所引的文献中养生类及相关着作有89种,中医药学着作64种,非医药养生类着作68种。第三章总结了《养生类纂》的主要内容与养生方法。首先介绍了《养生类纂》的主要内容,全书分22卷,14个部分。其次从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服饵养生、因人养生、环境养生、房事养生等七个部分,对《养生类纂》的养生方法进行分析。第四章论述了《养生类纂》的养生思想与特点,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推崇道家养生思想、重视饮食,以食养生、强调综合调摄的原则,对于现代养生具有指导意义。第五章论述了《养生类纂》的价值。具体说来,一方面它不仅具有文献学价值,作为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养生类书,它保存了12世纪以前中国养生的文献。另一方面也具有养生学价值,《养生类纂》中的养生智慧不仅为古代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对现代人的养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养生类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类书。全书引用了221种古代文献,征引的内容十分丰富。二、《养生类纂》是一部十分有特色的综合性养生着作。书中详论养生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对道家的养生观极为推崇,重视饮食养生,其中摘录了265种食疗,强调综合调摄的原则。同时重视养生方法,包括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服饵养生、因人养生、环境养生、房事养生。三、《养生类纂》不仅具有文献学价值,也具有养生学价值。
熊彦棠[9](2019)在《龚居中《福寿丹书》养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明代名医龚居中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突出的成就,并且在养生学领域也有着深入的研究。《福寿丹书》这部养生学着作是龚居中的一部养生学专着,书中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够使人们延龄增寿。《福寿丹书》中四篇序言以及“安养篇”、“延龄篇”、“服食篇”、“采补篇”、“玄修篇”和“清乐篇”等章节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诸多注意事项,可以反映出龚居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养生思想,这对于宣扬中医药学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指导现代人养生和防治亚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研究《福寿丹书》,并根据龚居中的其他着作,如《红炉点雪》《外科百效全书》《外科活人定本》《幼科百效全书》等,收集其中的养生学思想,对《福寿丹书》中的养生思想加以阐释,再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古今中外文献,整理、归纳出有价值的信息,对《福寿丹书》所提及的养生思想和方法作进一步发挥。在进行龚居中《福寿丹书》养生思想研究的过程中,突出其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的实用性,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养生。研究结果:《福寿丹书》中思想包括以“道”为主,兼收并蓄;注重起居,规律适度;饮食有节,反对偏嗜;动静结合,延龄增寿;强调静心,少思寡欲;重视养老,颐养天年六个方面。其养生方法主要为道家的修身养性法门,包括起居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戒忌养生、服饵养生、导引养生、房中养生、内丹养生和老年养生九个方面。研究结论:龚居中的《福寿丹书》是总结明朝以前的养生经验和养生方法的一部专着,它记录了诸多明朝以前的养生论述,为研究明朝以前的中医养生学提供了参考资料,同时它是明朝人所编撰,也可以作为研究明朝养生学的资料,书中记载的内容惠及民众,民众学习书中的方法后可以自己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福寿丹书》虽为古代书籍,但在社会节奏加快的今天,其方法和思想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如今人口出现老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许多人处于疾病和亚健康状态,通过学习《福寿丹书》,可以从中学会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饮食、起居、煅炼,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延长人们的寿命。
王丹[10](2018)在《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养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梳理孙光荣教授个人事略,阐释其所倡导的中和养生思想之内涵,并对其独创的以养生十诀为代表的的中和养生实践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为构建一套以养生十诀为代表的孙光荣养生实践体系打下基础。方法:以国医大师孙光荣湖南工作室为支撑平台,运用文献调研法以及人物访谈法对孙光荣及其弟子、工作室成员出版的相关专书着作,各专业期刊和研讨会所发表的论文,以及未发表的文稿进行收集、整理,形成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素材。以所收集资料为素材,综合运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梳理孙光荣教授个人事略,对比古今医家的养生思想,对孙光荣中和养生思想进行凝练、对比,总结整理其中和养生思想及实践,并通过个人体悟形成论文。结果:1.孙光荣教授幼承家学师授,德业双修、勤求古训、精诚专一、文化根基扎实。孙光荣教授无论在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养生保健,还是中医教育、科研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2.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思想承国学之志,秉《内经》之理,袭丹溪、东垣之风,历史渊源颇深。其中和养生思想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根本乃扶脾以养气血,以中和为上善。总则为“合”,要诀为“上静、中和、下畅”,“德、道、学、法、术、器”为六层级;重点为养心。较其他养生理论更富含中国古代文化哲理,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孙光荣教授以养生十诀为代表的中和养生实践涉及原则总纲,房室养生、精神心态、睡眠养生、运动养生、口腔养生、饮食养生、双手保健、服饰养生、言谈养生等诸多方面。结论:孙光荣教授的治学态度造就了一代国医大师,其中和养生思想较其他养生理论更富含中国古代文化哲理,覆盖面广;其以养生十诀为代表的中和养生实践针对性强,简便易学,应当加以推广应用。
二、养生长寿保健八要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生长寿保健八要诀(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养生理论概述 |
1 明清以前养生理论概述 |
1.1 上古秦汉时期养生理论 |
1.2 魏晋隋唐时期养生理论 |
1.3 两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 |
2 明清养生理论概述 |
2.1 明清养生理论形成背景 |
2.2 明清养生理论概况 |
2.3 明清养生学特点 |
第二部分 明清小说戏曲概述 |
1 明清小说戏曲概况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背景 |
2.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介绍 |
2.2 小结 |
第三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的关联 |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哲学思维的相通性 |
1.1 天人合一 |
1.2 阴阳学说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社会功能的相通性 |
2.1 以文养身 |
2.2 以戏代药 |
第四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 |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
1.1 饮食养生 |
1.2 医药养生 |
1.3 茶酒养生 |
1.4 节欲养生 |
1.5 情志养生 |
1.6 运动养生 |
1.7 节令习俗养生 |
1.8 人生箴言养生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
2.1 明清涉医小说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
2.2 明清涉医戏曲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
第五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之比较 |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之异同 |
1.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相同之处 |
1.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不同之处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优劣之处 |
2.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可取之处 |
2.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不合理之处 |
第六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当代价值 |
1.1 饮食养生——素食营养补元气,粥汤美味益健康 |
1.2 医药养生——女性保健重常识,医学美容贵天然 |
1.3 茶酒养生——常饮香茗醒胃脾,适量饮酒行血气 |
1.4 节欲养生——清心寡欲养真气,养精蓄锐利安康 |
1.5 情志养生——情志平和益身心,七情过激伤五脏 |
1.6 运动养生——舒筋活络调气血,适度运动平阴阳 |
1.7 节令习俗养生——传统佳节添喜庆,节令养生迎吉祥 |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启示 |
2.1 为现代社会养生提供范式 |
2.2 为养生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
2.3 为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开拓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袁了凡调息静坐养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袁了凡调息静坐原因和目的研究 |
2 袁了凡哲学思想概述研究 |
2.1 积善改过 |
2.2 谦逊积德 |
3 袁了凡静坐调息经验感悟研究 |
4 袁了凡调息静坐评价研究 |
第一章 袁了凡生平简介 |
1 简介 |
第二章 袁了凡养生文献概述 |
1 《静坐要诀》 |
2 《祈嗣真诠》与《摄生三要》 |
3 《答马瑞河问静坐书》和《答严天池问调息书》 |
第三章 袁了凡调息静坐背景 |
1 袁了凡调息静坐原因 |
1.1 受佛家思想影响 |
1.2 受道家思想影响 |
1.3 受儒家思想影响 |
1.4 受家族家风影响 |
2 袁了凡调息静坐主张 |
2.1 明确目的志向 |
2.1.1 因果论 |
2.1.2 “仁-中道-静坐”论 |
2.2 持戒调心 |
2.2.1 持戒 |
2.2.1.1 深达罪源 |
2.2.1.2 大心持戒 |
2.2.1.3 不住于戒 |
2.2.2 调心 |
2.2.2.1 系缘收心 |
2.2.2.2 借事炼心 |
2.2.2.3 随处养心 |
第四章 袁了凡调息静坐方法体验研究 |
1 袁了凡调息静坐实践经验研究 |
1.1 静坐姿势与气息调整 |
1.2 调息静坐入定前要诀 |
1.2.1 二心二定 |
1.2.2 十六触 |
1.2.3 十种善 |
1.3 调息静坐入定时要诀 |
1.3.1 调息静坐初禅要诀 |
1.3.1.1 五境 |
1.3.1.2 六行观 |
1.3.1.3 明师指引 |
1.3.2 调息静坐二禅要诀 |
1.3.2.1 四境 |
1.3.2.2 三法 |
1.3.2.3 三过三治 |
1.3.3 调息静坐三禅要诀 |
1.3.3.1 五境 |
1.3.3.2 苦 |
1.3.4 调息静坐四禅要诀 |
1.3.4.1 四境 |
1.3.4.2 四定 |
2 实践经验要诀 |
2.1 六妙门 |
2.1.1 前修行之数与随 |
2.1.2 正修行之止与观 |
2.1.3 修行果之还与净 |
2.2 十六特胜 |
2.2.1 息之入出 |
2.2.2 息之长短 |
2.2.3 息之体感 |
2.2.4 息之心察 |
2.2.5 息之内观 |
2.3 通明观 |
第五章 袁了凡调息静坐特点与养生思想总结 |
1 袁了凡调息静坐特点 |
1.1 善心寡欲,相得益彰 |
1.2 汲取佛道,为儒所用 |
1.3 步骤有序,体系明确 |
2 袁了凡调息静坐养生思想总结 |
2.1 静坐养精气神 |
2.1.1 调息静坐聚精 |
2.1.2 调息静坐养气 |
2.1.3 调息静坐存神 |
2.1.3.1 调息静坐养元神 |
2.1.3.2 调息静坐养心神 |
2.2 调息静坐修身养德 |
2.3 动静结合,事上磨练 |
2.4 调息静坐调养情志 |
第六章 袁了凡调息静坐的影响 |
1 在明晚期的影响 |
2 在近代的影响 |
3 在现代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语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道教辟谷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道教辟谷文化的概念和定位 |
2.1 道教辟谷文化的相关概念 |
2.1.1 一般辟谷的概念 |
2.1.2 道教辟谷的概念 |
2.1.3 辟谷文化的丰富性 |
2.2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
2.2.1 道教辟谷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
2.2.2 道教辟谷在道教修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
2.2.3 道教辟谷在道教康寿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2.3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 |
2.3.1 道教辟谷对神仙文化的阐释作用 |
2.3.2 道教辟谷对修炼过程的保障作用 |
2.3.3 道教辟谷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 |
3. 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 |
3.1 道教辟谷的起源:西汉之前 |
3.1.1 辟谷的提出 |
3.1.2 先秦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1.3 西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 道教辟谷的早期发展:东汉至唐 |
3.2.1 东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2 三国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3 两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4 唐朝关于辟谷的记载 |
3.3 道教辟谷的成熟发展:唐末至近代 |
3.3.1 内丹的兴起与道教辟谷的成熟 |
3.3.2 内丹辟谷早期代表人物 |
3.3.3 钟吕派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4 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5 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6 正史中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
3.3.7 近代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
4 道教辟谷的思想 |
4.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 |
4.1.1 节首尚俭思想 |
4.1.2 天气地味思想 |
4.1.3 食气者寿思想 |
4.1.4 城食增寿思想 |
4.1.5 去除三尸思想 |
4.1.6 清肠除滓思想 |
4.1.7 轻身疗病思想 |
4.1.8 金津玉液思想 |
4.1.9 虚静无为思想 |
4.1.10 仿生导引思想 |
4.1.11 存思日月思想 |
4.1.12 知一守一思想 |
4.1.13 闭气胎息思想 |
4.2 内丹辟谷思想 |
4.2.1 内丹辟谷思想的内涵 |
4.2.2 绝粒为宗思想 |
4.2.3 精气神全思想 |
4.2.4 减阴增阳思想 |
4.2.5 先天自动思想 |
5. 道教辟谷的方法 |
5.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 |
5.1.1 节食辟谷法 |
5.1.2 代食辟谷法 |
5.1.3 咽津辟谷法 |
5.1.4 除三尸辟谷法 |
5.1.5 服符水辟谷法 |
5.1.6 导引行气辟谷法 |
5.1.7 守一辟谷法 |
5.1.8 存神辟谷法 |
5.1.9 存思日月辟谷法 |
5.1.10 服气辟谷法 |
5.1.11 胎息辟谷法 |
5.2 内丹辟谷方法 |
5.2.1 炼己筑基阶段的辟谷法 |
5.2.2 炼精化气阶段的辟谷法 |
5.2.3 炼气化神阶段的辟谷法 |
5.2.4 炼神还虚阶段的辟谷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五劳”文献的健康生活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五劳”文献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健康生活方式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材料 |
3 研究预期 |
第一章 古籍中的“五劳”文献的整理与分类 |
第一节 “五劳”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五劳”的病因分析 |
第三节 “五劳”的损伤危害 |
第四节 “五劳”的治疗措施 |
1 药物治疗 |
2 方剂治疗 |
3 针灸治疗 |
4 饮食治疗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目”的生理与“目”的健康生活方式探究 |
第一节 “视”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医对目的生理认识 |
1 五轮学说 |
2 肝窍学说 |
3 玄府学说 |
第三节 “目”的健康生活方式 |
1 食疗养目 |
2 导引养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久卧”所伤与“卧”的健康生活方式探究 |
第一节 “卧”的含义 |
第二节 “久卧”所伤 |
1 “久卧”伤气 |
2 “久卧”伤肉 |
第三节 “卧”的健康生活方式 |
1 侧卧以养 |
2 卧必有时 |
3 卧需有向 |
4 谨防禁忌 |
5 善用卧具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久坐”所伤与“坐”的健康生活方式探究 |
第一节 “久坐”的含义 |
第二节 “久坐”所伤 |
1 “久坐”对生理性结构的损伤 |
2 “久坐”所致病理性疾病的产生 |
第三节 “坐”的健康生活方式 |
1 坐欲端正 |
2 坐宜常练 |
3 善用坐具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久行”“久立”健康生活方式探究 |
第一节 “行”的内涵 |
第二节 “久行”所伤 |
第三节 “行”的健康生活方式 |
1 禹步调神健身 |
2 当代健康步伐研究 |
第四节 “立”的内涵 |
第五节 “久立”所伤 |
第六节 “立”的健康生活方式 |
第七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身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健身气功是我国当代宣传与推广的重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1.1.3 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迫切需要准确认识与把握 |
1.2 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健身气功修炼与传统养生原则的研究进展 |
1.2.2 关于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3 关于健身气功研究的外文文献综述 |
1.2.4 相关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方法与设计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
2.2.1 研究假设 |
2.2.2 创新之处 |
2.3 研究思路 |
2.4 研究内容 |
3 基本概念厘定 |
3.1 涵养道德 |
3.1.1 “涵养”释义 |
3.1.2 “道德”概念探幽 |
3.2 健身气功 |
3.3 健身气功修炼的道、法、术、器 |
3.4 涵养道德不属于健身气功修炼“调心”的范畴 |
4 涵养道德与天人合一之关系 |
4.1 涵养道德归属于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范畴 |
4.2 传统天道之基本构成 |
5 涵养气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5.1 通天下一气 |
5.2 精气神统一于气 |
5.3 气的本质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 |
5.4 气与健身气功修炼 |
5.5 精气神与健身气功修炼 |
5.6 能量与健身气功修炼 |
5.7 势与健身气功修炼 |
6 涵养阴阳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6.1 阴阳之道 |
6.2 阴阳动态平衡之道即是养生之道 |
6.3 阴阳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7 涵养自然无为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7.1 自然无为之道 |
7.2 养生要求合于天之时空变化之道 |
7.3 效法自然界变化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7.4 自然无为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8 涵养中庸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8.1 儒家中庸之道的本意及其思想基础 |
8.2 中庸之道与传统养生文化 |
8.3 中庸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8.4 狭义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 |
9 涵养明心见性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9.1 佛教之明心见性之道 |
9.2 明心见性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
9.2.1 气功三调出“止观” |
9.2.2 司马承祯效“北宗” |
9.2.3 行住坐卧学慧能 |
9.2.4 返观内景与健身气功修炼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筛选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养生古籍调研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成书年代 |
2.2 版本年代与版本类型 |
2.3 养生之属二级类目分布 |
2.4 孤本医籍情况 |
2.5 收载于道藏、丛书中的养生文献 |
3 讨论 |
3.1 不同历史时期养生类古籍中非药物养生方法的记载 |
3.2 选书范围与收书原则制定的相关问题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搜采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非药物养生方法”“濒于失传”概念界定 |
1.3 选书原则 |
1.4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抽取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古籍中濒于失传的非药物养生方法数量分布情况 |
2.2 分类分布情况 |
2.3 频次分布情况 |
3 讨论 |
3.1 情志养生 |
3.2 起居养生 |
3.3 顺时养生 |
3.4 运动养生 |
3.5 针灸推拿养生 |
3.6 雅趣养生 |
3.7 房室养生 |
3.8 其他养生方法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构建流程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初步建立 |
2.1.2 编制专家问卷与发放 |
2.1.3 专家基本情况 |
2.1.4 第1轮咨询结果 |
2.1.5 第2轮咨询结果 |
2.1.6 指标体系的变化过程 |
2.1.7 古籍中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2.2 构建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权重的确定 |
2.2.1 构建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2.2.2 构造层次判断矩阵 |
2.2.3 一致性检验 |
2.2.4 计算权重向量 |
2.2.5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2.2.6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 |
3 讨论 |
3.1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
3.3 评价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重要构成因素 |
3.4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3.5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与不足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古籍中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筛选与示范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专家基本情况 |
2.2 濒于失传的30种非药物养生方法评分 |
3 讨论 |
3.1 非药物养生方法濒于失传原因分析 |
3.2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共性特征 |
3.3 方法挖掘与示范 |
3.3.1 延年九转法 |
3.3.2 擦面美颜诀 |
3.3.3 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 |
4 小结 |
第五部分 新时代背景下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发展SWOT分析 |
3.1.1 优势(strength) |
3.1.2 劣势(weakness) |
3.1.3 机遇(opportunity) |
3.1.4 挑战(threat) |
3.2 古籍内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发展对策 |
3.2.1 S优势与O机遇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
3.2.2 W劣势与O机遇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 |
3.2.3 S优势与T挑战战略——发挥优势,积极应对挑战 |
3.2.4 W劣势与T挑战战略——克服劣势,积极应对挑战 |
4 小结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入选养生类古籍书目 |
附录2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第1轮) |
附录3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第2轮) |
附录4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第3轮) |
附录5 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评价问卷 |
附录6 查新报告 |
个人简历 |
(7)基于《正统道藏》的两汉至隋唐时期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理论基础 |
1.1 道家治病养生方药产生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
1.2 道家性命哲学对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的影响 |
1.3 自然崇拜思想对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理论实践的影响 |
1.3.1 金石崇拜及其对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的影响 |
1.3.2 仙草崇拜及其对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的影响 |
1.4 阴阳五行及周易八卦对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的影响 |
1.5 中医学对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的影响 |
1.5.1 中医学理论的影响 |
1.5.2 中药学的影响 |
1.5.3 配伍理论的影响 |
第二章.两汉至隋唐道教丹经方药整理与研究 |
2.1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2.2 道教常用养生药物研究 |
2.2.1 茯苓 |
2.2.2 术 |
2.2.3 天门冬 |
2.2.4 松脂 |
2.2.5 丹砂 |
2.2.6 甘草 |
2.2.7 大豆 |
2.2.8 蜜 |
2.2.9 巨胜 |
2.2.10 黄精 |
2.2.11 雄黄 |
2.2.12 地黄 |
2.2.13 云母 |
2.3 道教治病养生药物的功效特色 |
2.3.1 安神药 |
2.3.2 健脾药 |
2.3.3 补虚药 |
2.3.4 外科药 |
2.4 道教治病养生复方研究 |
2.4.1 延年益寿方分析 |
2.4.2 返老还童方分析 |
2.4.3 断谷不食方分析 |
2.4.4 外科方分析 |
2.4.5 治热病方分析 |
2.4.6 安和脏腑方分析 |
2.4.7 其他杂病方药分析 |
2.5 方名研究 |
2.6 配伍规律演变 |
2.7 对后世中医学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两汉至隋唐时期道家外丹文献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8)周守忠《养生类纂》及其养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周守忠与《养生类纂》编纂 |
一、编者周守忠 |
二、《养生类纂》的成书时代背景 |
三、《养生类纂》的编排体例 |
四、《养生类纂》的版本 |
第二章 《养生类纂》征引文献的研究 |
一、征引文献概况 |
二、所引文献的分类 |
第三章 《养生类纂》的主要内容与养生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养生方法 |
(一)精神养生 |
1.静心养神 |
2.七情调和 |
3.修德养性 |
(二)起居养生 |
1.睡眠调摄 |
2.沐浴调摄 |
3.二便调养 |
4.衣着调摄 |
(三)饮食养生 |
1.饮食宜节 |
2.食疗有方 |
(四)服饵养生 |
1.服饵方的特点 |
2.服饵方举要 |
(五)因人养生 |
1.老人养生 |
2.小儿养生 |
3.妇女养生 |
(六)环境养生 |
1.自然环境 |
2.居处环境 |
(七)房事养生 |
1.抑情节欲 |
2.行房有忌 |
第四章 《养生类纂》养生思想与特点 |
一、推崇道家养生思想 |
二、重视饮食,以食养生 |
三、以综合调摄为原则 |
第五章 《养生类纂》的价值 |
一、文献学价值 |
二、养生学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9)龚居中《福寿丹书》养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引言 |
第一章 龚居中生平研究 |
一、龚居中生平 |
二、龚居中着作 |
第二章 《福寿丹书》成书流传研究 |
一、《福寿丹书》的书解 |
二、《福寿丹书》的成书背景 |
三、《福寿丹书》的流传 |
四、《福寿丹书》的版本 |
第三章 《福寿丹书》内容及养生方法研究 |
一、情志养生 |
二、起居养生 |
1.居处选择 |
2.规律起居 |
3.趋利避害 |
三、饮食养生 |
1.节制饮食 |
2.饮食卫生 |
3.饮食忌宜 |
4.反对嗜酒 |
四、戒忌养生 |
1.忌穿湿衣汗衣 |
2.忌贪财利 |
3.忌多言语 |
4.忌犯日月之忌 |
五、导引养生 |
1.发汗愈病五形图 |
2.动功六字延寿诀 |
3.却病延年十六句之术 |
4.静坐功夫 |
六、服饵养生 |
1.一般服饵 |
2.辟谷养生 |
七、房中养生 |
1.四季养性 |
2.种子之法 |
3.节欲保精 |
八、内丹养生 |
1.内丹三要 |
2.内丹修炼 |
九、老年养生 |
1.接受自己,注意戒忌 |
2.药食并重 |
3.适度导引按摩 |
第四章 《福寿丹书》养生思想研究 |
一、以“道”为主,兼收并蓄 |
二、重视起居,规律适度 |
三、饮食有节,反对偏嗜 |
四、动静结合,延龄增寿 |
五、强调静心,少思寡欲 |
六、重视养老,颐养天年 |
第五章 《福寿丹书》价值研究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代价值 |
1.指导现代人养生 |
2.指导“治未病”,防治“亚健康”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养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孙光荣教授简介 |
1.1 文化根基 |
1.2 从医之路 |
1.3 治学态度 |
1.3.1 德字当先,德业双修 |
1.3.2 勤求古训,思求经旨 |
1.3.3 精诚专一,孜孜不倦 |
1.3.4 强于临证,善于体悟 |
1.4 学术成就 |
第二部分 孙光荣教授中和养生思想 |
2.1 学术源流 |
2.1.1 历史渊源 |
2.1.2 家学师传渊源 |
2.2 基本内容 |
2.2.1 中和养生总则 |
2.2.2 中和养生要诀 |
2.2.3 中和养生六层级 |
2.2.4 中和养生重点 |
2.3 优势特色 |
2.3.1 内涵幽微,富有哲理 |
2.3.2 系统全面,范围宽广 |
2.3.3 通俗普约,实践性强 |
2.4 现实意义 |
第三部分 孙光荣教授中和养生实践 |
3.1 万法归宗合则安 |
3.1.1 中医养生大道扬,阴阳平衡是总纲 |
3.1.2 顺应四时避邪毒,未病先防第一桩 |
3.1.3 内外环境需中和,气血充盈且调畅 |
3.1.4 食养药养与术养,万法归宗合则安 |
3.2 易知难行贵修养 |
3.2.1 养生重点心食性,易知难行贵修养 |
3.2.2 暴饮暴食必伤身,纵欲无度必遭殃 |
3.2.3 适口饭菜七分饱,细嚼慢咽且喝汤 |
3.2.4 人到中年慎交合,酒怒惊忧莫同房 |
3.3 养生第一要养心 |
3.3.1 养生第一要养心,心态平和万事安 |
3.3.2 世间名位与财色,合法合理合情享 |
3.3.3 过度贪求必招损,获取一分十赔偿 |
3.3.4 淡然面对浮与沉,量力而行身心安 |
3.4 睡好原比药食强 |
3.4.1 睡好原比药食强,厚垫薄盖少衣装 |
3.4.2 枕头高度莫过肩,向右曲卧最安然 |
3.4.3 睡前热水泡双足,子午必须睡得香 |
3.4.4 醒来喝杯白开水,掀被缓起慢下床 |
3.5 九九自振百骸强 |
3.5.1 晨起坚持养生操 |
3.5.2 “九九自振”操具体做法 |
3.6 一日六漱是良方 |
3.6.1 一日六漱是良方,晨起三餐与睡前 |
3.6.2 再加午间小睡后,刷牙漱口别嫌烦 |
3.6.3 清洁口腔防蛀牙,口气清新精神爽 |
3.6.4 有助保持好身材,诸多疾病亦可防 |
3.7 合理膳食在三餐 |
3.7.1 合理膳食在三餐,早饱午好晚少量 |
3.7.2 最好过酉不进食,不饿无需再加餐 |
3.7.3 三荤七素搭配好,隔夜饭菜不可尝 |
3.7.4 油炸烧烤应少食,偏食禁食难健康 |
3.8 善用双手自保健 |
3.8.1 善用双手自保健,自按自摩保安康 |
3.8.2 十指梳头防脱发,双掌摩腹六腑安 |
3.8.3 搓热双掌再搓面,皱纹减少肤发光 |
3.8.4 提肛兜肾可壮阳,按摩涌泉体自强 |
3.9 稳健从容心身安 |
3.9.1 衣饰言谈系养生,莫将小事视等闲 |
3.9.2 奇装异服遭歧义,装嫩卖萌易自伤 |
3.9.3 发声要练丹田气,声嘶力竭心肺殇 |
3.9.4 开言之前静三秒,稳健从容心身安 |
3.10 顺其自然保安康 |
3.10.1 养生方法深且广,易懂易学精却难 |
3.10.2 各人禀赋不一样,养生应用细端详 |
3.10.3 适合之法要坚持,日久必有收获享 |
3.10.4 关键保有精气神,顺其自然保安康 |
3.11 孙光荣教授中和养生实践总结 |
3.12 孙光荣教授中和养生实践的推广应用 |
3.12.1 中和养生理念进社区 |
3.12.2 中和养生思想进临床 |
3.12.3 中和养生实践微语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医师规》 |
附录3 漫画赏 |
四、养生长寿保健八要诀(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D]. 魏丽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袁了凡调息静坐养生研究[D]. 李钦才.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道教辟谷文化研究[D]. 薛中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五劳”文献的健康生活方式研究[D]. 马焰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D]. 张晨昕. 山西大学, 2019(02)
- [6]濒于失传非药物养生方法的筛选与评价[D]. 佟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 [7]基于《正统道藏》的两汉至隋唐时期道教治病养生方药研究[D]. 卢屹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周守忠《养生类纂》及其养生思想研究[D]. 康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龚居中《福寿丹书》养生思想研究[D]. 熊彦棠.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养生思想研究[D]. 王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