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吴超[1](2021)在《地方政府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分离机制研究 ——基于项目目标偏差视角》文中提出处于深度改革开放的当下中国,越来越需要利用系统思维来解决多级政府体制中存在的复杂公共行政问题。公共政策和政府预算是国内外公共行政领域非常受关注的两个研究面向,但现有研究鲜有将二者置于同一分析层次加以系统集成。而在现实中,政策与预算之间的协同能够助力于各级政府间良好公共行政能力的实现。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系统分析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将政策与预算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之中。基于上述,构建出一个围绕“组织环境-权力结构-资源分配”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分离机制的框架,进而通过实证分析来探究该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前因,以及其实际分离机理。首先,从组织绩效的角度出发,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分离可以视为一种政府组织中的绩效衰减现象。本研究从目标实现程度来测度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分离程度,重点关注的是地方政府部门的项目,并以项目目标偏差作为因变量。其次,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2017年至2019年浙江省体育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给市县的2815个项目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在组织环境因素方面,县域的体育彩票公益金预算变化率对因变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权力结构因素方面,拥有决策权力的政府层级和拥有执行权力的政府层级两个自变量都能显着正向影响因变量的变化。在资源分配过程方面,项目自由裁量权和体育产业类项目类型能正向影响因变量的变化。接着,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地方政府间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分离的具体机理。系统分析理论下我国地方政府中存在显着的“强政策弱预算”整体环境,政策主导的项目过程常常以一种折中式的政策目标考核与预算目标考核作为结束,这便是组织环境方面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分离的基本机理。地方分权理论下,项目过程中呈现出的“决策向上-执行向下”趋势使得权力结构发生了“纵向拉扯”,这也极大地导致了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不断分离。在省市县三级委托代理关系中,各级委托方和代理方因为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代理成本,代理者在遇到利益冲突时采取的避免高代理成本项目的策略,以及在面对信息不对称时选择低代理成本项目形式的策略,是现实中项目目标出现漂移或者项目绩效衰减的重要原因,这些都会加剧地方政府间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进一步分离。最后,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进行了未来展望。第一,在改善“强政策弱预算”组织环境方面,一是通过集成以财政部门为核心预算机构的项目运行体制,以加强政策导向预算支出项目的刚性约束。二是以项目目标为核心统一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降低出现目标漂移、目标异化等现象出现。第二,在加强“决策-执行”多级政府权力协调方面,一是要改变项目任务决策方式,多种形式拓宽市县政府层级向上参与决策的渠道。二是通过综合协调项目决策与执行的政府层级,进一步加强具体事务的决策下移。第三,在限制资源分配过程的代理成本转嫁方面,一是要为高代理成本项目引入市场机制,避免目标出现漂移。二是堵住低代理成本项目形式的可能性,通过规划融合等手段来发挥项目综合效应。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之处,未来可基于当前基础进一步拓展研究。
杨鲜[2](2021)在《荣高棠体育观及体育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解读法,对荣高棠的体育理论及实践贡献进行分析和探讨。荣高棠(1912年-2006年)原国家体委副主任,新中国第一枚奥林匹克银制勋章的获得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对其体育基本观念和体育实践的考察能更好地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基本的特征,为新时代加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本文首先从荣高棠的教育经历出发,总结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小学酷爱篮球运动;初中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平民中学就读;高中作为省级篮球队代表参加全运会赛事;大学就读于以重视体育而闻名的清华大学。就读清华大学期间抗日战争爆发,荣高棠随着清华大学南迁,在南迁过程中参加北平学生移动剧团来宣传体育救国思想。在荣高棠求学经历中可以窥见其所受到的体育熏陶和影响。其次对荣高棠体育着述和体育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表明,荣高棠的体育观及体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议、组织、筹备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加强政府对体育运动的领导;二、在全国举办体育学习会、培训班、业余体育短训班,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体育干部,积蓄体育人才后备力量;三、倡议创办《体育报》报纸和《新体育》杂志,成立人民体育出版社,开创我国体育宣传事业的先河;四、在青少年和军队中推行“劳卫制”,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发展;五、拓展体育的外交功能,开展体育外交活动,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六、利用举办和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申办奥运会等契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国化进程;七、提出“抓优势、抓重点”的竞技体育工作理念,提升乒乓球、排球、登山等竞技体育国际影响力。纵观荣高棠的一生,他自年幼时期与体育结缘,少年热爱体育,青年开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奋斗终生。梳理其体育实践,厘清其思想脉络,总结其中的影响和价值,从体育杰出个体发展的角度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揭示国家、民族的体育发展与个体生命之间互动共生的复杂关系。还可以从又一个侧面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冯加付[3](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刘玉兰[4](2021)在《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研究》文中提出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赢得新时代胜利作了报告指出“要广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分析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的构成,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的运行机制以及群众体育改革红利发展趋势,结合江西省展开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红利是源自经济领域的现象,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体现。群众体育改革红利是随着江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府群众体育职能由“大而全”向“小而窄”转变,为扩大低强制性工具选择创造现实可能性,不断推进的群众体育管理的分权与赋权制度建设,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健康体魄最直接的表现。(2)分配群众体育改革红利是利益问题。群众体育改革红利需要更多、公平地向社会共享,不同群体和个体都能从中受益,实现群众体育红利覆盖面需要政府与市场互补、创新体育体制、机制,激励社会潜力。(3)群众体育改革红利发展应当基于坚持人民健康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动摇,坚持举国体制不动摇,实施“十一种举措”,实现健康红利、市场红利以及制度红利。(4)群众体育改革红利发展立足于为政府提供更多税收,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市场提供优良体育产品和服务,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实现群众体育改革红利需要发挥群众体育多元功能和价值功能来促进红利的最大化。(5)群众体育改革红利是指通过体育体制和体育机制创新,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有益成果的总和,是江西省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成果,改革是其核心因素,惠民是其重要价值特征。推动江西省群众体育改?红利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这些因素不但可以为群众体育改革提供更集中更充分的物质基础(人力、物力、财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给群众体育改革发展以推动?,也能够影响改?红利发展的?向、速度和规模,增强其内在动力的效率和作用。
高颖洁[5](2021)在《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体育外交是指主权国家和地区以体育交流、体育赛事、体育文化等方式,促进各国家和地区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改善各国家间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对外政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正式的、多边的体育外交关系。建国初期,社会动荡,政权不稳,经济萧条,西方国家的冷战封锁,体育事业的发展处于无序状态。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三大核心外交政策,既维护了国家合法权益,又为体育外交的发展指明方向。体育外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外交的发展,通过体育外交可以改变国家外交的弱势地位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无序状态,摆脱西方国家的国际封锁,争取合法权益、实现突破性发展,体育外交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全面发展的最佳路径。本文研究内容如下:主要探讨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体育外交发展的三个重大历史时期的研究,把体育外交的发展详细划分为五个时期进行系统的研究,即:一是1949年—1958年争取合法权益的体育外交时期,二是1959年—1970年打破封锁,走出去的体育外交时期,三是1971年—1978年从恢复关系到突破发展的体育外交时期,四是1979年—2000年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体育外交时期,五是2001年—2019年走向世界、全面引领的体育外交时期。主要探讨体育外交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文以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全面论述了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主体机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主要是对体育外交发展的五个历史时期进行探讨。以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外交政策、体育外交的发展为基础,以史为鉴,并结合现状进行思考,对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探讨体育外交的表现形式和主体结构。体育外交是指通过举办体育赛事,进行体育访问,进行体育交流,参与国际性体育活动等主要形式,让外国了解中国、认可中国,进而改善各国家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媒体和个人体育外交素质成为体育外交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表现形式,具有展示国家形象,影响国家形象的作用。主要探讨体育外交发展的影响因素。体育外交的发展主要受到国际体育组织、国家领导人、外交政策的影响,体育外交的发展更离不开政策的指引、领导人的重视、国际体育组织的推动。主要探讨体育外交发展的作用。中国体育外交利用其纽带作用,促进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体育外交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壮大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用体育外交这个国际平台展示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从软实力角度出发,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主要探讨体育外交的人才培养。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体育外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体育人才梯队建设,健全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对体育外交人才进行全面培养、科学规划,让越来越多的体育人参与国际体育管理工作,是体育外交人才国际化发展的最佳路线。
邵久洋[6](2021)在《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设体育强国、深化体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单项体育协会将承担着运动项目发展和推广的具体工作。随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单纯地依靠体育行政部门的力量来管理运动项目的发展已难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协会实体化改革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根据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公布的有关数据,中国跆拳道协会已被列为“脱钩”改革名单中,并在实体化改革进程中已取得初步成效。至此,江西省跆拳道协会作为江西省跆拳道运动项目的唯一合法社会组织,现已启动协会实体化改革的相关工作,在实体化改革的进程中,探求协会自身发展问题,构建实体化改革策略是当前协会所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中国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的进程分析和经验借鉴,分析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发展现状和实体化改革动因,结合江西省跆拳道协会现阶段存在的发展和改革问题,构建符合江西省跆拳道运动特色的协会实体化改革策略,为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动因是顺应中国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的必要趋势、符合江西省跆拳道运动自身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符合江西省跆拳道运动公共服务需求扩大的必然要求、适应江西省跆拳道运动市场化趋势下监督管理规范化的要求。2.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中存在改革目的不明确、改革内在动力缺失、改革风险难控的主要问题和政策落实滞后、协会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协会影响力亟需提高的具体问题。3.根据对江西省跆拳道协会的发展现状、改革动因、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具体问题研究,建议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可以试行以下改革策略:(1)加强组织领导,将支部建设作为协会发展的侧重点(2)推进协会“去行政化”改革,明确协会实体化发展方向(3)坚定协会法治化建设,提高协会法治程度(4)完善协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增强协会组织能力(5)打造综合监管体系,形成奖惩评估机制(6)拓宽宣传方式,提升协会影响力(7)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协会专业化水平(8)营造江西省跆拳道文化氛围,巩固协会软实力
黎育生[7](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郭嘉星[8](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201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家话语权”的明确要求。2016年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又一次阐述了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我国的话语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中国话语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顺应大势,深刻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树立了旗帜。中国体育话语权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中国体育赋予的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承中国体育文化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寄予的展示中国繁荣强盛的伟大形象,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时代重任。该文正是围绕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着重从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权阻碍和提升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实质内涵、本质作用、发展规律、自身特点、成就贡献、困难挑战和未来愿景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精准详实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真、柔、利、力”四个层面,主要是指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功夫、软实力、高价值和原动力。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表现效果是举办北京奥运会时的“举重若轻”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时的“巩固提高”。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规律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一脉相承,先后经历了初步觉醒阶段、另起炉灶阶段、困难挑战并存阶段、积极进取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五大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体育话语权开启新征程,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实施“六大方略”,构建“四大体制”,体现出人民性、全局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五个时代特点。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不外乎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三个方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阴谋破坏和涉台问题的干扰捣乱,国内困难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文革”期间的停滞不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遇到困难挑战等。探索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重点包括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外交流、扩大体育影响,创新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体育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等五大具体措施。总结中国体育话语权70年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对未来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笔者充满信心、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条思考建议,以冀中国体育话语权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
李霄汉[9](2021)在《新中国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1949-1966)》文中认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历史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本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军队管理体制形成的历史基础进行溯源,梳理影响军队体育管理模式发展的历史积淀;其次对新中国成立后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对新中国体育发展的贡献和作用。新中国军队管理模式的历史溯源就是梳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尤其自1927年8月1日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二十余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在战斗过程中初步形成对军队体育运动的管理模式。对新中国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1949-1955)。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完善(1956-1966)。军队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可总结为:军队管理组织的多样化、军事体育训练的方法科学化、竞技体育开展的频繁化、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制度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军委、总部、总政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开展形式多样的运动会,不仅提高广大官兵的自身素质与部队的整体战斗力,还培养一批竞技体育人才,为国争光,提升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弥补新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缺乏的短板,为新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军队体育管理模式亦日趋完善,军队体育训练方法逐步科学化和正规化,群众体育锻炼的制度化等方式,为新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形成提供借鉴模式。本研究对新中国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系统梳理以及总结,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军队体育史提供一些方法的探索与资料上论争,为丰富研究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研究提供经验借鉴,为新中国体育赛事体系的理论建构提供新视角。
朱亚成[10](2021)在《藏族赛马节研究综述》文中认为目的:加强对藏族赛马节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工作,有助于厘清中国藏族赛马节研究的历史脉络、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为藏族赛马节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文献计量、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对藏族赛马节研究的历史回顾、现实反思和未来展望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历史回顾:藏族赛马节研究经历了萌芽(1981-2000)、探索(2001-2006)、发展(2007-2011)和完善(2012-至今)4个阶段。现实反思:主要成绩体现为在成果数量方面,相关研究逐渐增加;在研究方法方面,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在研究内容方面,主体研究较为完善;在研究对象方面,藏区赛马基本涉及。存在问题表现为在成果质量方面,创新性研究不足;在研究方法方面,定量和实证缺乏;在研究内容方面,拓展性研究不足;在研究对象方面,个案性研究居多;在研究背景方面,时政性研究偏少。未来展望:加强藏族赛马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研究质量和学术水平;注重藏族赛马节的定量和实证研究,完善藏族赛马节系列研究;关注藏族赛马节相关研究,深入对接经济、旅游、赛事、民俗;强化藏族赛马节的普遍性研究,深化藏族赛马节个案相关研究;提升研究者的自身水平和能力,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和人民需求。
二、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分离机制研究 ——基于项目目标偏差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系统协同要求下的体制机制 |
1.1.2 分级管理体制下的地方政府 |
1.1.3 向政策导向过渡的预算体系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拟解决的问题 |
1.2.2 整体组织环境中的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 |
1.2.3 多级权力结构下的地方政府部门 |
1.2.4 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1.2.5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基本结构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回顾 |
2.1 政策与预算之间的关联 |
2.1.1 政策与预算的基本辨别:公共行政学视角 |
2.1.2 政策与预算协调一致的重要性 |
2.1.3 组织绩效产生于二者的“协同” |
2.1.4 小结:二者整合的重要性 |
2.2 政策与预算相分离的类型 |
2.2.1 政策与预算分离的一些表现 |
2.2.2 政策不能引导预算 |
2.2.3 预算不能约束政策 |
2.2.4 小结:基本类型与相关现象 |
2.3 政策与预算相分离的成因 |
2.3.1 不同国别与发展阶段 |
2.3.2 组织环境因素 |
2.3.3 权力结构因素 |
2.3.4 资源分配过程 |
2.3.5 小结:主要影响因素 |
3 分析框架:系统分析理论下的过程机制 |
3.1 政策、预算与政治系统 |
3.1.1 一种新的局部政治系统 |
3.1.2 政策与预算分离是政府运行过程中的冲突 |
3.1.3 本研究的定位:中观层面的“过程”机制 |
3.2 基本框架:一个过程机制的提出 |
3.2.1 五种理论模型的比较 |
3.2.2 一个简化的政策与预算过程 |
3.2.3 二者分离的可能过程机制 |
3.3 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分离的测度——项目目标偏差 |
3.3.1 地方政府的组织绩效 |
3.3.2 目标偏差视角下政策与预算的分离 |
3.3.3 分析单元:地方政府的部门项目 |
3.3.4 具体测量:以项目目标偏差作为因变量 |
3.4 研究假设 |
3.4.1 组织环境因素 |
3.4.2 权力结构因素 |
3.4.3 资源分配过程 |
4 研究设计:数据、方法与模型 |
4.1 数据来源 |
4.2 分析方法 |
4.3 变量解释 |
4.3.1 因变量:项目目标偏差 |
4.3.2 自变量 |
4.3.3 主要变量说明 |
4.4 基本模型 |
4.5 统计量描述 |
4.5.1 相关系数 |
4.5.2 描述性统计 |
5 实证分析:导致地方政府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分离的主要原因 |
5.1 OLS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 |
5.1.1 总体回归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5.1.2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5.1.3 拟合优度检验 |
5.2 OLS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
5.2.1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检验 |
5.2.2 自相关性问题的检验 |
5.2.3 异方差性问题的检验 |
5.2.4 模型优化的处理方法 |
5.3 逐步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 |
5.3.1 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5.3.2 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5.3.3 拟合优度检验 |
5.4 WLS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 |
5.4.1 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5.4.2 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5.4.3 拟合优度检验 |
5.5 三个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5.6 主要研究发现 |
5.6.1 研究假设与检验结果 |
5.6.2 组织环境因素 |
5.6.3 权力结构因素 |
5.6.4 资源配置过程 |
5.6.5 小结 |
6 理论解释:地方政府间政策与预算相分离的过程 |
6.1 系统观念下地方政府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交互 |
6.1.1 现实佐证:强政策弱预算 |
6.1.2 分离机理:一种折中的“输出失败” |
6.2 财政分权之多层级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决策与执行 |
6.2.1 现实佐证:决策向上-执行向下 |
6.2.2 分离机理:多层级权力的“纵向拉扯” |
6.3 多重委托代理中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冲突与信息不一致 |
6.3.1 现实佐证:目标漂移与绩效衰减 |
6.3.2 分离机理:代理成本的存在 |
7 总结讨论:整合地方政府间的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改善“强政策弱预算”组织环境 |
7.2.2 加强“决策-执行”权力结构协调 |
7.2.3 限制资源分配过程的代理成本转嫁 |
7.3 未来展望 |
7.3.1 一些局限之处 |
7.3.2 可进一步拓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荣高棠体育观及体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重要体育人物及其体育思想研究 |
1.2.2 有关荣高棠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荣高棠早期的个人经历 |
2.1 荣高棠求学阶段的体育熏染 |
2.1.1 小学:同学眼中的篮球好手 |
2.1.2 初中:平民中学重视体育课程 |
2.1.3 高中: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运动会 |
2.1.4 大学:清华体育文化氛围熏陶 |
2.2 带领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宣传抗日精神 |
3 荣高棠体育观及其实践研究 |
3.1 荣高棠的体育观念变化 |
3.1.1 体育管理观:政府的领导作用 |
3.1.2 竞技体育观:“抓优势、抓重点” |
3.1.3 体育功能观:体育与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 |
3.2 荣高棠体育实践及其贡献 |
3.2.1 加强政府对体育的领导 |
3.2.2 推动中国体育的对外交往 |
3.2.3 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中国化进程 |
3.2.4 提升竞技体育国内外影响力 |
4 荣高棠体育观念及实践历史评价 |
4.1 对社会的价值贡献 |
4.2 对个人发展的价值贡献 |
5 结语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一:荣高棠人物关系图谱 |
附录二:荣高棠年谱 |
(3)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研究内容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核心概念 |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
2.2.2 协同 |
2.2.3 治理 |
2.2.4 治理机制 |
2.2.5 理论模型 |
3 理论基础 |
3.1 协同治理理论 |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协同优势理论 |
3.2.3 资源依赖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
6.1.1 方法选择 |
6.1.2 样本选取 |
6.1.3 分析工具 |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
6.2.1 产生研究问题 |
6.2.2 资料收集 |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
6.2.5 理论应用 |
6.3 理论模型阐释 |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1 案例研究设计 |
7.1.1 案例验证思路 |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
7.2 验证案例介绍 |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3.1 办赛环境 |
7.3.2 办赛主体 |
7.3.3 参与动因 |
7.3.4 协同引擎 |
7.3.5 互动行为 |
7.3.6 协同结果 |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3:调研照片 |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理论依据 |
1.2.2 现实依据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不足之处 |
2 研究综述 |
2.1 红利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分析 |
2.1.2 国内研究分析 |
2.2 群众体育改革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群众体育改革研究 |
2.2.2 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研究 |
2.3 主要概念释义 |
2.3.1 群众体育 |
2.3.2 改革红利 |
2.3.3 运行机制 |
3.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的基本构成 |
3.1 人口红利 |
3.1.1 江西省人口 |
3.1.2 社会指导员 |
3.2 江西省群众体育的经济红利 |
3.2.1 拓展经济增长点 |
3.2.2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
3.2.3 开拓体育和旅游的融合模式 |
3.3 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的社会红利 |
3.3.1 促进社会健康,增强社会动力 |
3.3.2 拓宽群众体育活动场地 |
3.3.3 促进人的社会化 |
3.3.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3.5 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 |
3.4 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文化红利 |
3.4.1 促进红色文化传播 |
3.4.2 促进地域文化特色的项目发展 |
4.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运行机制研究 |
4.1 行政体系 |
4.2 供给机制 |
4.3 服务机制 |
4.4 管办分离机制 |
4.5 保障机制 |
4.6 江西省群众体育约束条件分析 |
5.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发展趋势 |
5.1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 |
5.2 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 |
5.3 提供优良体育服务和产品 |
5.4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5)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外交 |
2.1.2 体育外交 |
2.1.3 体育软实力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改革开放前中国体育外交的相关研究 |
2.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外交的相关研究 |
2.3.3 进入 21 世纪体育外交的相关研究 |
2.3.4 建国70 年来体育外交发展的综述研究 |
2.3.5 建国70 年来体育外交发展的关节点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历史研究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4 对建国70 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 |
4.1 争取合法权益的体育外交时期(1949 年到1958 年) |
4.1.1 社会背景 |
4.1.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4.1.3 体育外交的发展 |
4.2 打破封锁,走出去的体育外交时期(1959 年到1970 年) |
4.2.1 社会背景 |
4.2.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4.2.3 体育外交的发展 |
4.3 从恢复关系到突破发展的体育外交时期(1971 年到1978 年) |
4.3.1 社会背景 |
4.3.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4.3.3 体育外交的发展 |
4.4 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体育外交时期(1979 年到2000 年) |
4.4.1 社会背景 |
4.4.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4.4.3 体育外交的发展 |
4.5 走向世界、全面引领的体育外交时期(2001到2019 年) |
4.5.1 社会背景 |
4.5.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4.5.3 体育外交的发展 |
4.6 体育外交的表现形式及其主体机构 |
4.6.1 体育外交的表现形式 |
4.6.1.1 新媒体时代体育外交的主题报道与行为表达 |
4.6.1.2 体育参与个体的外交意识 |
4.6.2 体育外交的主体机构 |
4.6.2.1 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 |
4.7 体育外交发展的影响因素 |
4.7.1 国际体育组织的推动 |
4.7.2 国家领导人的推动 |
4.7.3 外交政策的导向 |
4.8 体育外交发展的作用 |
4.8.1 从国家层面看体育外交 |
4.8.1.1 体育外交是促进各国之间交流的纽带 |
4.8.1.2 体育外交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 |
4.8.2 从软实力层面看体育外交 |
4.8.2.1 国际竞技体育赛事方面体育外交话语权的表现 |
4.8.2.2 竞技体育项目竞赛规则中体育外交话语权的表现 |
4.8.2.3 从传播学层面看体育外交的国际影响力 |
4.9 对未来的展望 |
4.9.1 体育外交人才的国际化发展 |
4.9.2 客观认识体育的话语权 |
5 结论 |
6 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
1.3.2 管理学中的“资源依赖理论”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社会团体 |
2.1.2 单项体育协会 |
2.1.3 实体化 |
2.2 关于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的政策分析 |
2.3 关于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发展历程的研究 |
2.4 关于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对策的研究 |
2.5 关于省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现状的研究 |
2.6 关于国(境)内外单项体育协会发展现状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研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国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分析与经验借鉴 |
4.1.1 中国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分析 |
4.1.2 中国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的经验借鉴 |
4.2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发展现状研究 |
4.2.1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的组织结构和机构设置情况 |
4.2.2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 |
4.2.3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情况 |
4.2.4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会员组成情况 |
4.2.5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组织赛事和培训情况 |
4.2.6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市场开发情况 |
4.3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的动因分析 |
4.3.1 顺应中国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的必要趋势 |
4.3.2 符合江西省跆拳道运动自身发展的多元化要求 |
4.3.3 符合江西省跆拳道运动公共服务需求扩大的必然要求 |
4.3.4 适应市场化趋势下监督管理规范化的需求 |
4.4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
4.4.1 改革目的不明确 |
4.4.2 改革内在动力缺失 |
4.4.3 改革风险难控 |
4.5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中的具体问题分析 |
4.5.1 政策落实滞后 |
4.5.2 协会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 |
4.5.3 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 |
4.5.4 协会影响力亟需提高 |
4.6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与发展策略分析 |
4.6.1 加强组织领导,将支部建设作为协会发展的侧重点 |
4.6.2 推进协会“去行政化”改革,明确协会实体化发展方向 |
4.6.3 坚定协会法治化建设,提高协会法治程度 |
4.6.4 完善协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增强协会组织能力 |
4.6.5 打造综合监管体系,形成奖惩评估机制 |
4.6.6 拓宽宣传方式,提升协会影响力 |
4.6.7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协会专业化水平 |
4.6.8 营造江西省跆拳道文化氛围,巩固协会软实力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7)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8)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建国70载,体育强中国 |
1.1.2 立在新潮头,奋斗新时代 |
1.1.3 用好体育指挥棒,建设体育新强国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权力”与“权利” |
2.1.1 “权力” |
2.1.2 “权利” |
2.2 “话语”与“话语权” |
2.2.1 “话语”的概念界定 |
2.2.2 “话语权”的起源与发展 |
2.2.3 “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 “体育话语权” |
2.3.1 “体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2 “体育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
2.3.3 “体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历史研究法 |
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3.3.1 研究创新 |
3.3.2 研究不足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构成要素 |
4.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内涵 |
4.1.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 |
4.1.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柔” |
4.1.4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利” |
4.1.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力” |
4.1.6 小结 |
4.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 |
4.2.1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
4.2.2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若轻” |
4.2.3 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
4.2.4 小结 |
4.3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划分 |
4.3.1 初步觉醒阶段(1949—1958 年) |
4.3.2 另起炉灶阶段(1958—1978 年) |
4.3.3 困难挑战并存阶段(1978—1990 年) |
4.3.4 积极进取阶段(1990—2001 年) |
4.3.5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 年) |
4.3.6 小结 |
4.4 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 |
4.4.1 新时代伟大历史发展新阶段 |
4.4.2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任务 |
4.4.3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特点 |
4.4.4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道路 |
4.4.5 小结 |
4.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阻碍和提升策略 |
4.5.1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阻碍 |
4.5.2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5.3 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
4.5.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 |
5.1.2 中国体育话语权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 |
5.1.3 中国体育话语权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 |
5.1.4 小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新中国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数理统计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现状 |
1.5.1 中国军队竞技体育的研究 |
1.5.2 人民解放军早期军事体育开展的研究 |
1.5.3 人民解放军不同时期管理体制的研究 |
1.5.4 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国防体育的研究 |
1.6 概念界定 |
1.6.1 军队体育 |
1.6.2 军队体育管理体制 |
2 新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管理的基本模式 |
2.1 人民解放军体育管理模式的历史基础 |
2.2 人民解放军军队发展历程 |
2.3 军队体育管理的基本模式 |
(一) 中共苏维埃政府红军体育活动的开展及管理形式 |
(二) 抗日根据地时期红军体育活动的开展及管理形式 |
(三)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体育活动的管理形式 |
3 新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1949-1955) |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体育管理体系 |
3.2 新中国初期军事训练国防体育活动 |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体育训练方法 |
3.4 人民解放军竞技体育的开展 |
3.5 人民解放军群众体育的开展 |
3.6 人民解放军体育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 |
4 新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完善(1956-1966) |
4.1 军队体育管理体系的调整 |
4.2 军队体育竞赛体系的完善 |
4.3 军事体育训练方法的改进——“郭兴福教学法”的推广 |
4.4 军队参加各类赛事成绩的取得 |
5 新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管理体制的特征及贡献 |
5.1 新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管理体制的特征 |
5.1.1 军队竞技体育的特点 |
5.1.2 军队国防体育的特点 |
5.1.3 军队群众体育的特点 |
5.2 军队体育管理体制对新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建构的贡献 |
6 结语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藏族赛马节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缘起:问题的提出 |
1.1 人民期待:举办藏族赛马节满足藏族人民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 |
1.2 国家认同:藏族赛马节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
1.3 理论创新:藏族赛马节理论研究的滞后要求加强赛马文化的创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文献计量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历史研究法 |
3 历史回顾:藏族赛马节研究进展 |
3.1 藏族赛马节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分析 |
3.1.1 相关指标分析 |
3.1.2 发文年度分布 |
3.1.3文献类型 |
3.1.4研究主题 |
3.1.4 核心作者 |
3.1.5 发文媒介 |
3.1.6 发文机构 |
3.1.7基金项目 |
3.2 藏族赛马节研究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 |
3.2.1 藏族赛马节研究的萌芽阶段(1981-2000) |
3.2.2 藏族赛马节研究的探索阶段(2001-2006) |
3.2.3 藏族赛马节研究的发展阶段(2007-2011) |
3.2.4 藏族赛马节研究的完善阶段(2012-至今) |
3.3 赛马相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分析 |
3.4 藏族赛马节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分析 |
3.5 藏族赛马节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
3.5.1 藏族赛马节的起源与意义 |
3.5.2 藏族赛马节的特征和功能 |
3.5.3 藏族赛马节的主要内容 |
3.5.4 藏族赛马文化 |
3.5.5 藏族赛马节发展现状和趋势 |
3.5.6 藏族赛马节发展的影响因素 |
3.5.7 藏族赛马节的促进策略 |
3.5.8 民俗节庆中的藏族赛马 |
4 现实反思:藏族赛马节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与存在问题 |
4.1 主要成绩 |
4.1.1 在成果数量方面,相关研究逐渐增加 |
4.1.2 在研究方法方面,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
4.1.3 在研究内容方面,主体研究较为完善 |
4.1.4 在研究对象方面,藏区赛马基本涉及 |
4.2 存在问题 |
4.2.1 在成果质量方面,创新性研究不足 |
4.2.2 在研究方法方面,定量和实证缺乏 |
4.2.3 在研究内容方面,拓展性研究不足 |
4.2.4在研究对象方面,个案性研究居多 |
4.2.5 在研究背景方面,时政性研究偏少 |
5 未来展望:藏族赛马节研究的趋势 |
5.1 加强藏族赛马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研究质量和学术水平 |
5.2 注重藏族赛马节的定量和实证研究,完善藏族赛马节系列研究 |
5.3 关注藏族赛马节相关研究,深入对接经济、旅游、赛事、民俗 |
5.4 强化藏族赛马节的普遍性研究,深化藏族赛马节个案相关研究 |
5.5 提升研究者的自身水平和能力,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和人民需求 |
6 结语 |
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分离机制研究 ——基于项目目标偏差视角[D]. 吴超. 浙江大学, 2021(01)
- [2]荣高棠体育观及体育实践研究[D]. 杨鲜.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研究[D]. 刘玉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研究[D]. 高颖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6]江西省跆拳道协会实体化改革研究[D]. 邵久洋.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8]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郭嘉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新中国军队体育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1949-1966)[D]. 李霄汉.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10]藏族赛马节研究综述[J]. 朱亚成. 四川体育科学,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