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施高血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研究

大学生实施高血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研究

一、大学生中实行高血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关旭东[1](2021)在《1140例大学生高血压危险因素中西医调查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并分析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变化趋势和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及中医症状,探讨中医症状与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制定高血压病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便指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材料与方法:研究一采用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法,收集2015-2019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新生入学体检资料,选取部分体检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血压测量值、既往病史等信息,分别计算2015-2019每个年间大学生新生高血压病患病率,并对2015-2019辽宁中医药大学新生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比较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在性别上的差异,组件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二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9年4月-6月选取沈阳大学与辽宁中医药大学两所高校,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所高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与中医症状的调查,描述大学生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分析其在性别、年级、学科门类之间的差异,并对中医症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中医症状与高血压常见证型的相关性,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1.2015-2019年辽宁中医药大学大学生新生体检人数共8496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0.6%、1.5%、1.3%、0.9%、2.0%,总体患病率为1.3%,波动范围在0.6%-2%之间,2015-2019年大学生新生高血压患病率呈略微上升趋势(P<0.05),男性患病率为4.6%,女性患病率为0.3%,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2.本次调查共完成调查问卷1140份,男性358人(31.4%),女性782人(68.6%);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1.16±2.024)岁;医学类385人(33.8%)、理工类271人(23.8%),艺术类241人(21.1%)、经济管理类169人(14.8%)、文史类74人(6.5%)。本次调查大学生吸烟率7.4%(84人)、饮酒率15.5%(177人)、高盐饮食率15.7%(179人)、体力活动不足率65.0%(741人)、超重与肥胖294人(25.8%)、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发生率为16.6%(189人)。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P<0.05),吸烟在大一、大四年级的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四年级较其它年级的吸烟率高,为11.6%,大一年级吸烟率最低,为4.5%,吸烟在医学类、文史类、艺术类专业的分布情况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学类吸烟率最低,为2.1%,艺术类专业吸烟率最高,为14.1%。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高于女性(P<0.05);饮酒在大一、大四年级的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四年级较其它年级的饮酒率高,为19.9%,大一年级饮酒率最低,为10.3%;饮酒在医学类、文史类、理工类的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学类专业饮酒率最低,为10.1%,其中文史类饮酒率最高,为24.3%,其次为理工类19.6%。女性高盐饮食率高于男性(P<0.05),医学类大学生高盐饮食率最高,为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缺乏体力活动不足率高于男性(P<0.05),体力活动不足率在医学类、理工类、经管类、文史类的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女性(P<0.05);大一年级、大四年级、医学类、艺术类在超重与肥胖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率高于男性(P<0.05)。大二年级、大四年级、医学类、艺术类在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由高到低依次为急躁易怒104(9.1%)、失眠85(7.5%)五心烦热82(7.2%)腰膝酸软81(7.1%)嗜睡80(7.0%)呕吐痰涎62(5.4%)口苦60(5.3%)便秘52(4.6%)头痛46(4.0%)头晕46(4.0%)耳鸣37(3.2%)头如裹34(3.0%)盗汗34(3.0%)气短19(1.7%)心悸18(1.6%)夜尿15(1.3%)胸闷14(1.2%)畏寒肢冷14(1.2%)口干12(1.1%)健忘10(0.9%)。通过对频次大于等于20的中医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3类症状群:C1:失眠、急躁易怒、便秘、口苦、头痛;C2: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耳内鸣响;C3:嗜睡、头如裹、呕吐痰涎、头晕。结论:1.2015-2019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新生高血压患病率呈略微增加趋势,应对大学生人群开展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2.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在高血压病的预防工作上,应加强对男性的关注。3.本次调查显示高血压危险因素在大学生时期呈现流行状态,不同性别、年级、学科门类之间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具有差异,应重视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防控。4.大学生群体中所表现的中医证候的倾向以肝火炽盛、痰湿壅盛、肝肾阴虚证为主,存在着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病理改变,具有高血压病的发病倾向。

邝佳佳[2](2020)在《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初步干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根据基线水平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健康素养变化,为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制定高校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海南某高校1517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自行设计个人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基线调查;随机选取部分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采用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不同组别干预前后健康素养变化。问卷录入采用Epi Data3.1软件,数据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x±s)、频数和百分数表示);健康素养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健康素养得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健康素养水平采用?(17)检验,干预前后健康素养水平的比较采用配对?(17)检验中的Mc Nemar Test;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1.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且分布不均,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1.60%。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人数和比例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382人,25.1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351人,23.14%)以及健康技能素养(244人,16.08%);六个维度健康素养具备人数和比例分别为科学健康观(849人,55.96%)、传染病预防素养(382人,25.18%)、慢性病预防素养(384人,22.94%)、安全与急救素养(1094人,72.12%)、基本医疗素养(109人,7.19%)和健康信息素养(298人,19.64%)。2.海南某高校大学生三个方面和六个维度健康素养掌握较好的条目占比分别为45%和48.75%,单项最高正答率为97.8%;而三个方面和六个维度健康素养掌握稍差的条目比例分别为12.5%和15%,最低条目仅23人答对,占比为1.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类别、家庭所在地、父亲健康状况以及每周网络游戏时间是该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管理学>教育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城市高于农村;父亲身体健康的大学生高于父亲身体不健康的大学生;每周网络游戏时间0~5小时的大学生高于每周网络游戏时间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专业类别、性别、家庭所在地、吸烟和家庭月收入;而六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受年级、专业类别、性别、饮酒、吸烟、家庭所在地以及独生子女的影响。4.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的人口学特征,除父、母亲是否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总体、三个方面和六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与得分均有所提升;实验组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得分干预前后增量不同;实验组干预前后大多数健康素养得分变化量和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优于对照组。结论1.海南某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三个方面与六个维度健康素养分布不平衡,表现为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最高,健康技能素养水平最低;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最低。该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基本医疗、健康信息、传染病预防和慢性病预防等方面。2.海南某高校大学生知晓率较高的条目有食品安全、健康概念、艾滋病预防、高血压防治等;正答率较高的问题有网瘾危害、睡眠不足危害、抑郁症以及户外灾害等;但孕产知识、结核病防治、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防治方面回答正确率较低。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3.专业类别、家庭所在地、父亲健康状况以及每周网络游戏时间是海南某高校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及六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受专业类别、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年级、吸烟、饮酒以及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4.健康干预有助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依赖于从知识的学习到行为的形成再到技能的掌握,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工程。5.高校和有关部门可从健康影响因素考虑,运用“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针对高校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等方面,从完善相应制度和创造支持性环境等方向着手,不断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邱宣凯[3](2020)在《运动类APP的介入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基于感知效益/障碍变量分析》文中指出适当的身体活动水平会促进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健康,提高幸福感。中国20至69岁的成年人中,只有18.7%达到了目前建议的身体活动水平。大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有显着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肥胖率增加,身体素质下降。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最主要的方式是促进大学生的锻炼行为,这需要大学生自身、教育工作者、相关政策制定者从自我、人际、校园组织、校园相关政策乃至社会等各方面采取相关措施。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运动类APP的兴起为体育锻炼打造了一个新的场景,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健身体验。该类APP提供各类健身指导视频、帮助制定锻炼计划、辅助跑步、骑行等功能,为提高大学生的锻炼水平提供了一种方便且使用成本低廉的介入手段。对运动类APP的介入与大学生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研发人员改进相关APP产品,同时有助于提高APP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的介入效果。该研究以苏州市三所高校的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在深入探讨锻炼行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大学生的锻炼感知效益/障碍以及运动类APP介入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未达到WHO对于身体活动的建议。不同性别之间,体育类专业与非体育类专业之间的锻炼水平有显着差异。健康/体能、身体/体重、成就感、舒缓压力等是大学生普遍的锻炼感知效益。锻炼耗费精力、缺乏锻炼时间、缺乏锻炼场地/设施等是大学生普遍的锻炼感知障碍。(2)大学生运动类APP整体使用率较高,但大部分使用时间少于三个月,长期使用者比例较低。(3)运动类的APP介入可以降低大学生特定的锻炼感知障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锻炼水平。锻炼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可以降低锻炼感知障碍,同时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增加大学生的锻炼感知效益,从而进一步提高锻炼水平。

王星又[4](2020)在《河南某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知信行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非医学类大学生慢性病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现状;探索影响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知信行的因素;通过对非医学类大学生慢性病相关的认知、信念和行为三个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效应大小,探索在大学生中开展从知识宣教到行为改变的早期慢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参考吴先婷等学者的《师范和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对慢性病认知的现状调查问卷》,进行专家访谈及预调查修订而成。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于2018年11月在河南某高校随机抽取4个非医学类专业,在每个专业按年级分层,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行政班,被抽中的班级,整群进入样本,共1384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32份,有效回收率89.5%。使用spss22.0以及AMO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统计方法描述非医学类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一般人口学特征及慢病认知、信念、行为现状;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大学生慢病相关知、信、行的相关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非医学类大学生慢性病相关认知、信念、行为三者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①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认知平均得分为66.04±37.75分。不同性别、年级、居住地、家中是否有医务工作者,非医学类大学生慢性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医学类大学生对慢病的信念平均得分为57.91±27.05分。不同性别、年级、居住地、父母学历、家庭中有医务工作者以及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调查对象对慢性病信念情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慢病相关行为习惯方面:19%的人有吸烟情况、24%的人有喝酒行为、38%的人很少锻炼、34%的人没有吃早餐习惯、70%的人荤素搭配不均衡、42%的人饮食口味偏咸、72%的人11点之后睡觉。④非医学类大学生慢性病知信行结构方程模型的x2值为433.425,v=461,x2/v=0.940(P<0.01)。非医类大学生的关于慢性病的认知对其信念会造成直接影响,非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51;非医类大学生日常行为受其对慢性病信念的直接影响,非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04;非医学类大学生关于慢性病的认知因素对日常行为的总效应系数为0.492,其中直接作用系数为0.377,关于慢性病的认知通过信念对行为产生间接作用系数为0.115。结论:①被调查对象慢性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信念水平较既往研究相比较高,但慢病相关行为习惯较差,需纠正影响健康的行为习惯。②性别、居住地、年级、母亲学历、家庭环境中有无医务人员是影响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认知水平的因素。③居住地、年级、父母学历、家中是否有医务人员是影响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信念的因素。④非医学类大学生对于慢病方面的认知与信念同行为之间有关联。整体而言,认知与信念对行为形成正向作用,并且认知对信念同样拥有比较明显的正向作用。信念因素在行为形成或是变化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针对不同特征的大学生,社会、学校等相关机构要制定不同的慢病预防策略,同时要从提高认知、信念的角度上去制定策略、从而改变其行为。

刘慧鸿[5](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认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颜芬[6](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宋晓鹏[7](2020)在《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患病情况,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及运动情况。以期提高人们对大学生群体高血压情况的关注度,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策略,同时为青年学生的高血压防治提供数据资料。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抽取5000名学生,由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参与学生的体检来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腹围、血压、脉搏并记录数据。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个人一般资料、生活行为方式(饮食、吸烟、饮酒)、睡眠情况、运动情况、心理状况等。最后搜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逻辑校对。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ɑ=0.05。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进行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调查总共纳入5000名不同年级的高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4830份,有效率为97%。男性有1911人,占39.6%,女性为2919人,占60.4%。汉族学生有3333人,占69%;蒙古族学生有1348人,占27.9%;其他民族学生有149人,占3.1%。调查的大学生中吸烟率为6.2%,饮酒率为21.9%。63.7%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低于7小时。42.4%的学生每周运动次数小于1次,有36.8%的学生每周运动次数在1-3次之间,仅有20.6%的学生每周的运动次数能达到3次以上。肥胖和超重的学生比例达到26.9%,其中男生肥胖和超重的比例为37.9%(725/1911),女生肥胖和超重的比例为19.7%(577/2919)。心理不适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心理不适问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烦躁、孤独五种心理不适。其中有64.3%的学生存在上述几种心理不适情况,持续时间不同。有28.6%的学生存在1项心理不适,有35.7%的学生存在2-3项心理不适。(2)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病情况调查发现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1.4%,女性为2.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学生高血压发病率高于蒙古族学生,低于其他民族的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饮酒、吸烟、运动量不足、睡觉打鼾、心理情绪障碍、超重和肥胖、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可能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睡觉打鼾、运动量<3次/周、心理不适、超重和肥胖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男性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39.7%,女性为14.5%,男性高血压前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民族、不同生源地之间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饮食偏咸、饮酒、吸烟、运动量不足、睡觉打鼾、心理情绪障碍、超重和肥胖、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前期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可能是高血压前期的保护因素,运动量<1次/周、心理不适、超重和肥胖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4830人,高血压患者有285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9%。高血压前期检出人数为1182人,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24.5%。

王佳[8](2019)在《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自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以来,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其最突出的特征包括出生率持续偏低、死亡率居高不下和外来移民人口补偿能力显着减弱三个方面。受此影响,俄罗斯人口持续多年出现负增长,全国人口总数逐年下滑。此次人口危机因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影响程度之深,已经成为事关俄罗斯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性问题,引起了俄朝野各界的普遍高度关注。当代俄罗斯的人口形势是在全球人口向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欧美国家为首的世界各国人口纷纷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传统的多子女大家庭模式逐步被少子女的现代家庭模式取代,居民生育意愿显着下降,人口生育水平降至自然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增长趋缓甚至步入负增长阶段。在全球人口转变的背景下,俄罗斯的人口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向现代人口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它既受到了俄人口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差异等传统人口因素的影响,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转型时期的激进改革对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冲击则是此次人口危机的助推器,不仅加快了危机爆发的进度,也增强了危机蔓延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并加重了它的灾难性后果。为摆脱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俄政府出台了包括鼓励居民生育、降低人口死亡率和吸引外来移民在内的一系列应对人口危机的配套措施,旨在扭转持续多年的人口负增长趋势,同时增强外来移民对人口再生产的补偿能力。上述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俄罗斯人口总数自2010年起恢复增长。2013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人口出现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的首次自然增长。尽管近年来人口危机的状况有所缓和,但就目前人口形势来看,俄罗斯未来面临的人口问题依旧严峻。居民生育意愿仍然偏低,无法保证维持人口数量稳定所需的出生率水平。随着上世纪90年代人口危机最严峻时期出生的女性逐渐步入生育年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育龄女性数量将面临显着减少的局面,人口出生率预计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人口死亡率水平尽管有所回落,但与大部分欧美国家相比依然处于高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死亡率难以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俄罗斯人口自然负增长的规模很可能将持续扩大。在外来移民对人口自然损失的补偿能力难有实质性提升的背景下,当代俄罗斯面临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本论文的研究以当代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人口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及俄政府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对其实施成效和不足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比较并借鉴世界同类国家应对人口问题的经验,为俄罗斯摆脱人口危机提出可行建议,并对俄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论文由绪论、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思路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俄罗斯的人口发展历史进行回顾,论述了旧俄时期和苏维埃时期俄罗斯人口的主要发展阶段;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严峻形势,从低出生率、高死亡率和日益减弱的移民人口补偿能力三个方面,着重对人口危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从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入手,详细探讨了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重点分析了俄罗斯政府实施的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和增强移民吸引力等应对人口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对相关措施的成效和不足进行了评价。结语部分论述了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前景,并就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解决尝试提供可行性建议。人口危机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难以一蹴而就。一方面,受人口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单纯依靠人口自身的再生产能力,已经很难维持人口数量的动态平衡。因此,俄罗斯应更加重视外来移民的人口替代效应,充分发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着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移民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进外来移民的力度,秉承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口交流,充分利用邻国的人口资源禀赋,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在吸引外来国际移民的同时,优化整合国内人口资源配置,推动区域间人口流动同样可作为俄罗斯应对人口问题的可行途径。另一方面,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居民的家庭、婚姻和生育观念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样性影响下发生了现代化转变。因此,俄政府应从文化和价值观层面入手,健全有利于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加重视培养居民对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提高家庭在社会舆论及居民思想观念中的威望,从根本上引导社会环境向有利于家庭和生育的方向转变。总体而言,鉴于俄罗斯未来依旧严峻的人口发展形势,俄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口和移民政策的财政投入,为应对人口危机措施的落实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因此,经济发展才是未来俄罗斯解决人口危机的最根本途径。

张王勇[9](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颜时姣[10](2019)在《基于社会资源理论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群体社会资源的内涵概念和测量维度,并定性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实证研究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构建大学生“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路径模型,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设计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访谈提纲,借助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对湖北省54名大学生深入访谈,采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获取资料,构建大学生群体社会资源的测量维度,初步探索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社会资源理论为指导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18所高校共10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缺失或不合格调查对象资料后,本研究最终纳入9469名研究对象。采用频数、构成比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社会资源和生活方式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大学生健康状况,包括自评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率和心理健康在不同组间的分布差异;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探讨社会资源、生活方式与大学生自评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率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构建大学生“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路径模型。结果1.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大学生群体社会资源可以从家庭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其中家庭资源包括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结构几个方面;学校资源包括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卫生服务提供等方面;社会支持资源包括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等人的情感支持。质性研究也明晰出影响大学生健康状况的5个核心类属,分别是行为生活方式、个体因素、社会支持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2.大学生基本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9469名调查对象,其平均年龄为19.01±1.44岁,女生占54.43%,汉族居多,占87.94%,工学类专业学生占比最高,为31.79%。55.74%的大学生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男生和女生自评健康良好比例分别为58.37%和53.53%。大学生两周患病率为19.51%,男生和女生两周患病率分别为17.33%和21.3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22.25%,男生和女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分别为20.32%和23.86%。3.大学生社会资源分析。家庭资源方面:54.65%的学生家庭居住地为城市,7.80%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48.28%的学生为独生子女,58.49%的学生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最多,分别占35.44%和34.44%。学校资源方面,学生对学校提供卫生服务能力满意度和转诊满意度分别为52.15%和75.46%,而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为4.52%,79.11%的学生所在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39.31%的学生认为健康教育课程对其产生较大帮助。社会支持资源方面:大学生认为亲人、朋友和其他人对其支持程度较高的比例分别为58.51%、57.30和59.14%。4.基于社会资源理论大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研究。本研究在社会资源理论指导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别以大学生自评健康、两周患病率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状况评价指标,构建“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路径模型,各项指标均显示模型拟合良好。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自评健康、两周患病率和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效应分别为0.164、0.068和0.348,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自评健康、两周患病率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分别为0.268、0.075和0.030。生活方式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健康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自评健康、两周患病率和心理健康影响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45.12%、38.18%和2.52%。结论和建议1.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从家庭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三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社会资源测量维度,并通过大规模实证调查在大学生群体中验证了社会资源理论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拓展了社会资源理论的应用领域,对其他人群健康影响因素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自评健康接近甚至低于普通人群,两周患病率远高于同年龄段普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需要引起学生自身、高校管理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高校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探索将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3.本研究通过构建大学生“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路径模型,在验证社会资源和生活方式对人群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生活方式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在社会资源对健康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从生活方式这一视角探析了社会资源影响健康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提示应该以生活方式干预作为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优先方向,并重视优化大学生社会资源,从而为生活方式干预提供支持环境。创新性1.首次引入社会资源理论开展大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研究,构建并验证了“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路径模型,在国内首次揭示了生活方式在社会资源影响人群健康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在新理论的引入和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2.本研究首先基于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明确大学生社会资源的测量维度,并定性分析其健康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8所高校10800名大学生开展大规模实证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资源、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构建了大学生“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结构模型,在抽样过程、样本规模和代表性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方面较已有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3.本研究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从生理、心理、社会多个层面分析大学生健康现状,并对社会资源和生活方式这两个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进行影响路径分析,明确了社会资源对大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具有一定创新性。局限性本研究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外推至与武汉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差异较大地区的大学生群体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另外,本研究在社会资源理论指导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本研究是横断面调查,在因果推论上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前瞻性研究设计来进一步验证理论假设和研究结果。

二、大学生中实行高血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中实行高血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140例大学生高血压危险因素中西医调查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大学生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初步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操作步骤
    2.4 统计分析
    2.5 技术总路线
第三章 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3.1 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3.2 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初步干预效果评价
    4.1 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4.2 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对照组与实验组健康素养得分比较
    4.3 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对照组与实验组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干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运动类APP的介入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基于感知效益/障碍变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与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身体活动概述
        1.3.2 运动类APP概述
        1.3.3 锻炼行为相关理论
        1.3.4 影响锻炼行为重要的中介变量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及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设计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一: 大学生锻炼行为及运动类APP使用情况
        3.1.1 样本特征
        3.1.2 大学生锻炼行为特征
        3.1.3 大学生身体活动情况
        3.1.4 大学生运动类APP使用情况
    3.2 研究二: 锻炼感知效益/障碍与锻炼行为
        3.2.1 大学生锻炼感知效益
        3.2.2 大学生锻炼感知障碍
    3.3 研究三: 运动类APP的介入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3.3.1 运动类APP的使用与感知效益的关系
        3.3.2 运动类APP的使用与感知障碍的关系
        3.3.3 运动类APP在感知效益/障碍和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4 讨论与分析
    4.1 讨论一: 体育爱好、性别、体育类专业与锻炼行为
        4.1.1 体育爱好与锻炼行为
        4.1.2 性别与锻炼行为
        4.1.3 体育类专业与锻炼行为
    4.2 讨论二: 运动类APP的使用情况与影响因素
        4.2.1 大学生使用运动类APP影响因素
        4.2.2 运动类APP使用粘性
    4.3 讨论三: 感知效益/障碍、运动类APP、锻炼行为三者关系
        4.3.1 锻炼感知效益/障碍与锻炼行为
        4.3.2 运动类APP的使用与感知效益/障碍的关系
        4.3.3 运动类APP在感知效益/障碍和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4.4 总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大学生锻炼情况
        5.1.2 大学生运动类APP使用情况
        5.1.3 运动类APP影响锻炼机制
    5.2 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河南某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知信行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我国居民慢病发病现状
        (一)我国慢病发病率增加,危害严重
        (二)慢病危险因素持续增加
    二、慢病知信行研究现状
第二章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二)纳入和排除标准
        (三)样本量计算
    二、研究工具
        (一)问卷内容
        (二)问卷回收整理
    三、统计方法
    四、质量控制
        (一)科研设计及调查准备阶段
        (二)现场调查实施阶段
        (三)资料录入和分析阶段
    五、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实施
第四章 结果
    一、非医学类大学生的社会人口学资料
    二、非医学类大学生对慢病相关知信行得分及影响因素
        (一)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认知得分情况
        (二)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信念情况
        (三)非医学类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情况
    三、慢性病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关系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变量赋值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四)结构方程模型的效应评价
第五章 讨论
    一、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认知、信念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慢病认知水平较既往研究有所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信念水平有待提高
    二、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认知、信念水平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
    三、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行为有待纠正
    四、提高非医学类高校学生慢病相关认知、信念从而改变行为
第六章 展望与不足
    一、展望
    二、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回顾
    参考文献
附录 非医学类大学生对慢性病知信行调查问卷
致谢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二、研究意义
        (一)学科建设意义
        (二)健康战略意义
        (三)文化推广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四、思考与启示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一、“中国”与“西方”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二)“气功”与“导引”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一、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二、比较逻辑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创新点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专家访谈法
        (三)历史分析法
        (四)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一)导引
        (二)武术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一)专门锻炼方法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二)“模糊”与“精确”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结合的可行性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二、结合的必要性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讨论
5 结论
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血压前期及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8)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俄罗斯人口发展历史概述
    第一节 旧俄时期人口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苏维埃时期的俄罗斯人口发展状况
        一、苏维埃时期的俄罗斯人口发展概述
        二、苏维埃时期俄罗斯人口发展的历史阶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严峻形势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的人口发展概述
    第二节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具体表现
        一、人口出生率持续偏低
        二、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
        三、外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日益减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历史结构原因
        一、育龄人口数量阶段性减少导致人口发展呈现周期性波动
        二、人口性别构成严重失衡制约人口再生产的良性运行
        三、人口年龄结构日益老化造成死亡率水平的控制难度增加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原因
        一、家庭生活水平下降抑制居民生育意愿
        二、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降低导致人口健康状况恶化
        三、经济实力衰退造成高技能人才大量流失
    第三节 文化和价值观原因
        一、家庭、婚姻和生育观念转变导致居民生育意愿下降
        二、不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死亡观念成为高死亡率的重要诱因
        三、民众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制约移民吸引力的提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政府应对人口危机的措施及绩效分析
    第一节 刺激居民生育意愿提高人口出生率水平
        一、出台刺激人口生育意愿的物质激励措施
        二、为女性兼顾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协助家庭改善居住条件,为居民落实生育意愿提供住房保障
        四、宣传重视家庭和生育的传统价值观
    第二节 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降低人口死亡率水平
        一、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二、推行控烟、限酒和禁毒等措施
        三、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提高移民吸引力增强外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
        一、根据移民现状与移民需求,适时调整移民政策定位
        二、刺激境外侨胞回归意愿,主动吸引侨胞回迁
        三、大力吸引高技能移民
        四、优先吸纳独联体地区移民
        五、培育包容的移民环境,促进移民融合
    第四节 人口危机应对措施的绩效分析
        一、提高出生率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二、降低死亡率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三、增强移民吸引力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阶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一) 外部动力因素
        (二) 内部动力因素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基于社会资源理论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质性分析
        (二)基于实证研究分析社会资源与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前期理论和方法学储备
        (二)质性研究
    四、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研究理论与方法学基础
    一、研究理论
        (一)扎根理论
        (二)社会资源理论
    二、研究的方法学基础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二)结构方程模型
        (三)研究理论框架
第三部分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一、资料来源
    二、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步骤
        (一)开放性编码
        (二)关联性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和模型构建
    三、模型阐释与研究发现
    四、小结
第四部分 基于实证研究社会资源与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关系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二)调查对象的生活行为方式
        (三)调查对象的社会资源情况
    二、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自评健康状况
        (二)大学生两周患病率情况分析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三、社会资源与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关系分析
        (一)社会资源与大学生自评健康的关系
        (二)社会资源与大学生两周患病的关系
        (三)社会资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四、社会资源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分析
        (一)社会资源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关系
        (二)社会资源与大学生生活规律的关系
        (三)社会资源与大学生不良嗜好的关系
    五、生活方式与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关系分析
        (一)生活方式与大学生自评健康的关系
        (二)生活方式与大学生两周患病率的关系
        (三)生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六、社会资源、生活方式与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关系分析
        (一)社会资源、生活方式与自评健康状况
        (二)社会资源、生活方式与两周患病情况
        (三)社会资源、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
    七、小结
第五部分 讨论
    一、社会资源理论对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有科学指导价值
    二、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三、生活方式是大学生健康干预管理的优先方向
    四、优化社会资源是大学生健康干预管理的重要路径
    五、质性研究提示大学生健康领域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第六部分 总结
    一、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一)创新点
        (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
    附件2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附件3 调查问卷
致谢

四、大学生中实行高血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140例大学生高血压危险因素中西医调查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D]. 关旭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初步干预效果评价[D]. 邝佳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3]运动类APP的介入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基于感知效益/障碍变量分析[D]. 邱宣凯. 苏州大学, 2020(03)
  • [4]河南某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慢病相关知信行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D]. 王星又. 河南大学, 2020(02)
  •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7]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调查研究[D]. 宋晓鹏.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8]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D]. 王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基于社会资源理论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颜时姣.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大学生实施高血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